中国联通清远分公司:道家养生之五養秘訣(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2 01:44:22
道家养生之五養秘訣(2)2010-09-26 21:51

[]
然精有有形之精,有无形之精。
阴阳相媾,万物化生,此精之有形者也。
得天之气,流而不息者,此精之无形者也。
人至六十四岁,卦数已尽,真精已竭。
然欲此真气流转吾心,复已竭之精,总不外「存无、守有」四字。
「存无」者,存吾先天之炁也。
要在大静真空。
静忘其静为大静,空无所空为真空。
如此静空,则识消,识消则性见。
还我无极,浑浑穆穆,寂寞无朕,乃为存吾先天之炁也。
「守有」者,守吾后天之气也。
照前四层固精之法做去,又照前养心之法,炼得心如铜牆铁壁。
当静坐之时,将此灵明之心提起,威武奋扬,使心如金刚降魔杵,光光亮亮,一有魔念起处,无论是理是欲,一挥而尽,不令此精消耗,乃为守吾后天之气也。
即以后天补先天,氤氤氲氲,俾吾之元神,聚而迴风,散而溷合,则神能运气,气又生精。
此种妙理,此种妙理,子则不能邃解,恒每日静坐时,使神不散,气不溢,久则神气交感,坎离溷合,精自充满矣。
存无守有之说,真乃要言,尚其勉之。
[除魔]
谈道言玄有万千,
人人自谓得真诠。
那知大道无多语,
静里修参一字禅。
[]
昔广成子传道有十五字,老子传道减成六字。
予只以一字授尔,一字为何?『静』而已矣。
益静则无欲,无欲则无扰,一切魔念不得乱吾方寸。
吾方寸最易动也,方才坐下,即有百魔来攻。
却之之法,亦日忍而已,很忍而已。
儒家于念头起处,是理则存,是欲则去。
道家于念头一萌,无论是理是欲,一齐扫除。
炼得心如太虚,内外洁白坚贞,方是无极大道本来面目。
[]
其很忍之法,生死二字而已。
当万端交错,总不过声色货利,喜怒哀乐诸大魔。
此时当以真我为主,外物为仇,自思曰,我若死时,则此具皮囊委诸黄土,此声色货利皆造孳之具,喜怒哀乐皆虚假之境也。
形已无存,留此造孳之具、虚假之境,何所用之?
念及此,魔安得逞其技乎?
[]
然魔力甚锐,我之心虽如此明照,而魔之坚刚勇勐,有时能夺我之明,扰我之心,每每不觉不知,入于魔境中。
又须养得心如铜牆铁壁,严防密护,魔念一起,刚刀立下,方不为其所摇。
再思曰,我若得道,上可以朝玉阙、作真人,天下尊贵不朽,有如真人者乎?魔安得胜?
不但不为敌,而且反为援。
盖其始也,魔为吾之贼寇,及其后也,魔为吾之功臣,所谓无魔不成道也。
[]
尔由勉强而纯熟,由纯熟而自然, 则坐定之时,开眼见道,阖眼见圣,天地万物尽现吾前。
迎接不暇,何魔之能乱其心哉!
到此地位,心火静,肺金融,脾土旺,肾水足,肝风永息,可以身轻遐举矣。
此乃传心秘诀,莫大焉。遵而行之,心心相印,继吾道脉,予必接而引之。


[总论]
静中妙处要须参,
莫把真言作等闲。
但得功夫无断续,
一身炼就大还丹。
[]
天得一炁生人,分之为阴阳,列之为魂魄。魂属阳,故清轻而上居玉楼。魄属阴,故重浊而下沉瑶宅。知来记往,各司其职,乃吾精气神所运也。
[]
修养之士,必使魂不离魄,魄不离魂,负阴抱阳,而成圣胎。入列守宫,出游八极,合之为一,分之成万,神通变化,不可端倪,所以称仙也。其用功之法,只在清静二字。勿起淫念,使魂魄散;勿起贪求,使其荡;勿多营谋,使其消;勿起疑惑,使其巨阻;勿多执着,使其滞。戒之数者,则魂魄相交,精气神亦相融洽,而大丹成矣。是法上士全得之,可以脱质而成仙。即下根之人,得其一,亦可临终不乱,随意觅宅,作过来人。岂曰小补之哉 !


[外功]
为此些些日夜求,
任人呼马又呼牛,
世间多少劳劳者,
受尽风霜白了头。
内功既行,又当力行外功。大上曰:「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此修真至言,非虚语也。盖内功自可延己之命,不能感上帝之心,必内外交修,功成行满,方能玉清下诏,众神保迎,立地升霄矣。
一曰存忠孝心。忠孝,乃人立身之大节,万善之根源。古圣贤垂训谆惇,载在典册者,可考而知,而 《忠》、《孝》二经,尤为包括无遗。实心体之,实力行之,毋再赘也。
一曰存好善心。见人之危,则扶持之,见物之危,则救活之。自己力量能为即为,如不能为,必委曲设法周旋,使好心满足而后止。不仅在施财好义,谓之善也。
一曰存去恶心。恶念初起,人虽不知,己独知之。当此起时,用戒方力责之,务使恶念淨尽,不留一丝,不存一点,心中皆是天理流行。自然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一曰存广大慈悲心。天下人虽不齐,皆吾一体。禽兽昆虫草木,亦属同此生机,必须爱而护之,怜而惜之,不可损伤。所谓尽己性,尽人性,并尽物性也。何况宗族亲戚以及奴婢,而不加意待之乎?
一曰存平等心。贫富一视,贵贱无殊,则势力之见消除殆尽,而和气周流矣。
一曰存博爱心。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也。
一曰存教化心。见人之善,则诱掖奖劝之,以扬其善。见人之恶,则苦口规诫之,以遏其恶。成人之善,如成己之善;去人之恶,如去己之恶,岂可歧视耶?
一曰存忠恕心。推己及人,视人犹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斯言宜三复之。
一曰存和蔼心。见人皆要亲近,如苏东坡晚年,见眼前人无一小不是好人也。
一曰存勇勐心。凡事当为者,自己立定主见,竟一直做去,不必等待。又勿为人所阻,所谓见义必为也。
一曰存忍耐心。动气生火,最足害道。忧患之端,竟能含忍,方是胜贤襟怀、菩萨度量。
一曰存坚固心。凡修养大道,需要有恒心,愈行愈力,弥久弥坚,不可中道而废。若一暴而十寒,隳于半途,再转一世,本性更迷,机会难得矣。
总之,有内功,以复其本性;又有外功,以养其天机,若出三年,而不白日飞升者,吾未之见也。所言外功,皆不奇异,而收效自大,务期遵而行之,不可间断。将来功成行满,吾与子逍遥蓬岛之间,作知心道友,岂不快哉!否则,吾不知也。

[接引]
[]
大丹成后一身轻,
勐虎山中读道经,
我欲与君同跨鹤,
双双飞去入瑶京。
[]
此我接引之志也。
今日谈道,并订后日蓬山作伴之乐,不得以他事营营也。
第思人生有大关,罣碍是也。
眷属戚族,总是罣碍之人,富贵功名,皆罣碍之事,以及喜怒哀乐,无非罣碍也。
渡得此关,则立地成真矣。
佛经云,无罣碍,则究竟成佛。非虚语也。
子年已全,则数不为小矣,所处之位又尊矣,乘此可为之时,急寻本来面目,虚其心,实其腹,勿贪勿恋,可久可贞,身虽居罣碍之中,心却超罣碍之外。
凡大君父母,即师尊、眷属、亲朋,均为道友。养廉俸禄,足供道粮,大厦高堂,就係蓬岛。
岂曰抛弃一切,另觅他端,枯坐深山,云游天下,方得成仙哉?
子力行之,不三年间,则六六宫中春意满,三三鼎内宝光腾。
吾将来与子携手同行,共赴瑶京,永朝永夕,吾愿慰矣,子亦何快如之。
[]
总之,因尔有根柢之人,故授以捷径。
不可狃目前之小安,忘将来之大计。
勿存好高骛远之心,勿怀见小欲速之念,勿姑待而苟安,勿浅尝而中辍。
遵而奉之,勉而行之,功成德满,飞入仙班,岂不乐哉!予所谓理甚近而不远,事至易而不难者此也。有志者勖之。


[转授]
[]
愚授李诂坐法--五养之功,证见否?
尔果能依此做去,即可成真。
但恐心不定,性乃躁,未知其妙,已觉志大言大耳。
今诂既给尔看,可谓成人之美,尔当一切勉励,对友更可对吾,不然,吾既难对,汝又何面对友乎?
况尔自己成全,与人何涉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