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志龙在线试听无题:从清代官箴看古代县令的“亲民”工夫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30:45


在中国古代,官箴原是规劝从政为官者的一些思想原则与规范内容,以后逐渐演化成带有自我约束功能的准则与规范。

清代官箴创作数量之多,为前代所罕见,成为候补及初任州县官的必读书。其所倡导的施行德化、亲民工夫、清廉公正、仁爱慎刑等思想尽管难脱古代“官与民”二分社会结构的阶级局限性,但做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今消除腐败的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在清代官箴中,州县官为亲民之官,他们除了将官箴以对联、匾额形式悬挂衙门警示自勉外,还以“勤清慎”为基本施政原则,做足了亲民工夫。现摘录片断与大家共飨。

一、重德化身先率之

德治是中国传统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强调官员应该是道德的楷模,官员必须本人是仁人君子,才能去去教化民众,使民众和谐相处,无争无讼,达到儒家所向往的理想境界。如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中而众星拱之”。又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德是治国的根本,优越于刑罚的作用。在清代州县政治中,特别强调州县官个人的作用,尤其是州县官的个人道德素质,所谓“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田文镜说:“亲民之官,得其人则百废兴,不得其人则百弊兴,所谓人存政举,有治人无治法也。”“牧令为亲民之官,一人之贤否,关系万姓之休戚”。谢金銮说:“县令者,一邑之主也。一县令坏,则一邑之民心去矣,众县令坏,则众邑之人心去矣,其祸将谁归哉!”这就把州县官的道德修养看做是一切政治行为的基础,州县官首先应该是道德良好的仁人君子,有以德化民的资格。袁守定说:“天姿仁厚,居官第一美德。”

二、重亲民教之以道

作为亲民之官,州县官在施政中要亲民、爱民,同时把民意、民心作为衡量州县官政绩的标准。

一是要求州县官亲民,必须亲身接触民众,对民众进行道德告诫。谢金銮说:“州县乃亲民之官,为之者别无要妙,只一 ‘ 亲 ’ 字认得透,做得透,则万事沛然,无所窒碍矣。下乡之时不厌其多,必轻骑减从,一箪食、茶炉、酒楹,行馆即住民居。遇耕民,则问晴雨相慰劳,与谈辛苦,察其家口,子妇能孝顺否,兄弟能友爱否,地有遗利、人有失业否;遇秀才则与语读书行谊,入书斋察童子孰聪颖可成就,询所读书,为正句读,提讲解。当说则说,当劝则劝,当骂则骂,杂以戏谑戏笑,使相浃洽。遇食则山蔬脱粟皆可食,遇坐则土茎芦席皆可坐。如此,所至闻风相率而来,遇小事便与立断,不用告状。行之一二年,则诸乡之是非贤不肖皆了然于心目。如此者,何利不可兴,何弊不可除,何凶不可缉,而又何贫之足患哉”。这种亲民工夫是州县官心目中理想的施政方式。

二是要畏民。民本观念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早在殷周时期际,民本思想就基本形成。《尚书·盘庚》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唯邦本,本固邦宁。”周人从殷亡的教训中看到了民众的力量,认为民意就是天意,提出了“天畏菜忱,民情大可观”、“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 等观念,周朝的统治者把敬天与保民联系起来,把民众看做统治的基础。后世儒家完善了这种观念,强调民的重要性,甚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在传统的民本政治中,民只是被治理的对象,没有参与政治决策的可能性,但民意对州县官的官声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官箴认为州县官要畏民,也就是要认识到民意的重要性。方大湜说:“民不可不畏官,民不畏官,是谓乱象。官尤不可不畏民,官不畏民,是谓乱阶”

三是要察民。州县官应该保持与民众的密切联系,要亲自体察民情,以避免为吏役所蒙蔽。袁守定说:“凡上下之情,通则治,不通则不治。如官有所行,不为吏役所隔,得达于民;民有所诉,不为吏役所隔,得面达于官,此上下之情通也治也。如官有所行,不能达所行之意于民;民有所诉,不能面达所诉之情于官,此上下之情不通也不治也。 ”

四是要教民,《大清会典事例》载:“州县嗣后讲圣谕 … 除每月二次宣讲外,或于听讼之余,以及公出之便,随事随时,加以提命。” 司法审判是州县官亲民的最佳机会,也是实施教化的基本途径之一。汪辉祖说:“内衙听讼,只能平两造之争,无以耸旁观之听,大堂则堂以下伫立而观者,不下数百人。只判一事,而事之相类者为是为非,皆可引申而旁达焉。未讼者可戒,已讼者可息,故挞一人须反复开导,令晓然于受挞之故,则未受挞者潜感默化。纵所断之狱,未必事事适惬人隐,亦既共见共闻,可无贝锦蝇玷之虞。且讼之为事,大概不离乎伦常日用,即断讼以申孝友睦姻之义,其为言易人,其为教易周。,,在州县司法中,州县官应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乌尔通阿说: “刑以弼教,政在养民。教养二字,诚治民之全策。州县为亲民之官,此二字亟应讲求,不可以为迂阔而置之也。”汪辉祖说:“为地方官者,以地方为己任,悉心抚字,与民休养,雪民冤抑,民之于官,无不可白之隐,自无不乐从之令,而民气尚或不靖者,未之有也。”

案件的及时审理是州县官得民心的基本方法。方大湜说:“欲得民心,全在听讼,随到随审.可结便结,毋令拖累,日久以致荡产倾家,即此便是养民,惩一儆百,即此便是教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