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新瓦工招聘信息:到底有没有命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12:32:56
到底有没有命运 之一(2007-03-01 10:45:21)   分类:八字命理 陈一阳

到底有没有命运到底有无命运?这不是一个纯思辨的问题,而首先是一个体验问题。

人不但生活在自然之中,体验着自然界的变化,也生活在社会之中,生活在人与人的各种关系之中。人类在长期体验着人在自然生理上有生老病死的同时,也逐渐体验到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着富贵贫贱、吉凶休咎、起伏沉浮的变化。一般来说,经历越复杂,这种体验也就越深。“命运”就是人类世世代代对这种体验的思考的结晶。人类最关切的是命运,人类体验最深的是命运。人类体验中最大的谜,也是命运。

人们对“命运”的体验,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出来。首先,是大量地表现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之中,象祝你“幸运”、“碰碰运气”、“死生有命,富贵有天”、“命中注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等。其次是表现在大量的文献之中,无论是历史传记、宗教、哲学、文学,都留下了人类对于“命运”体验的深刻表述。

一.不信神仙信命运

柏杨是大家熟悉的作家,他一生相当坎坷,坐过十年牢。他对命运问题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柏杨先生不相信神仙,但却相信命运。命运跟神仙无关,它只是人生过程中不受人自由意志控制的一种事件的总和。所以,问题不在信不信,而在于它存在不存在。如果它根本不存在,信不信是宗教范围,打一百次架也说不清。如果它存在,那就超过了宗教而成为人生的态度问题。是向它双膝下跪听候宰割凌迟乎?还是烧香拜佛,求它手下留情乎?还是破口大骂,三字经倾盆而出乎?抑是面对面地向它挑战?

柏杨说得好:“问题不在信不信,而在于它存在不存在。”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1964年,日本《每日新闻》举办的一次民意测验:“全日本最值得尊敬的人物是谁?”结果,压倒包括日本当时的首相在内的许多佼佼者而独占鳌头的,就是松下幸之助。他所创办的松下电器事业,在日本实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他从创业开始,就很认真地工作,热心经营,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他对自己的成功怎么看呢?1979年,他在回答一份杂志专访时这样说:

不管怎么说,我是比较偏向宿命论的,不论如何努力,若不是幸运相陪,绝对不能成功。因此每逢难题发生时,我总认为命运会作最后的裁决,所以不会特别的担忧。我经常告诉别人,说自己的运气很好,这是事实而非谦虚。象我这样身体虚弱、又无资金的人,纵使能勉强创业,也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而我却能如此顺利地拓展事业,或许可以说是命中注定……虽然人类最终的结果是取决于命运,但应该努力之处还是得全力以赴,不脚踏实地,老是叫唤“听天由命”是没有用的。
到底有没有命运 之二:宗教(2007-03-01 10:48:00)   分类:因因果果 二.宗教:对“命运决定者”的信仰

柏杨先生提到命运与宗教,我们在第一章里也说到“命运热”必然伴随或导致“宗教热”,那么,命运与宗教到底有怎样内在的关系呢?

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人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自身的生存。首先是现在的存在,同时还想到明天以及未来的存在。现在为什么会这样呢?明天会怎样呢?以后会变得怎样呢?这就涉及到对命运的焦虑和关注了。

古代几乎所有的原始民族在发明形形色色的图腾的同时也发明了种种占卜术,即使在今天,不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还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中盛行占卜,而且在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先进的民族中,占卜不仅没有销声匿迹,而且又兴起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新的“命运热”。这说明,费尽心机希望了解未来的命运正是人们苦苦追求的东西。

在人类诞生以来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各种民族都不同程度或以各种形式体验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不能不受制于某种异己的力量,存在着某种决定人的命运的力量。这种力量自然使我们的祖先感到神秘,由神秘而崇高,由崇高而神圣,由神圣而导致普遍而久远的社会崇拜,于是就形成了各种宗教。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可以简单地说,宗教就是对“命运决定者”的社会性的信仰体系
到底有没有命运 之三 西方哲学(2007-03-01 10:49:25)   分类:因因果果 三.西方哲学:神灵为自己保留了最重要的东西

哲学是来自西方的术语。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称之为“最聪明、最温雅、最优秀的人”;黑格尔称之为不仅是古代哲学中最有趣味的人物,而且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我们则可以称苏格拉底为西方的孔子,因为,他像孔子影响东亚两千多年一样影响着西方哲学。

苏格拉底自己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苏格拉底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

“认识你自己!”

在某种意义上,整个西方哲学史都可以归纳为这一句话。
到底有没有命运 之4 马克思主义的看法(2007-03-01 10:50:59)   四.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人无疑是马克思。马克思也讲命运么?

年青的马克思写过许多诗向燕妮表达自己的爱情,其中就包含着在“热烈的期待”中对命运的体验,例如:

我被紧紧地缚住,
但是我的眼睛还看得清楚;
因此我才发现
什么是我的渺茫的心愿。
命中注定我不能希求的事物,
只因为你望了一眼,
它自己就钻进了我的心间!

马克思不仅在爱情上,而且在事业上也表达过对命运的期望。1843年5月,马克思给卢格的信中这样写道:

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但愿我们的命运也同样如此。
毛泽东读《南史·梁武帝记》时作了一个批注。梁武帝在位48年,《南史》作者李延寿评论梁武帝说:他即位后,除军事、经济上有建树外,还“制造礼乐,敦崇儒雅”,但他“留心俎豆,忘情干戚,溺于释教,驰于刑典”,最后终于因宗室子弟相互做轧残杀,错误地接受北魏侯景,引狼入室,导致梁朝的覆灭。开国创业贵为天子的梁武帝,竟卑微地饿死于侯景的囚室。(按梁武帝萧衍崇信佛教,曾几次舍皇位出家,但都被大臣们请回。中国和尚不吃肉食的戒律,就是由萧衍倡行的。梁武帝本人持戒严格,所以被囚后宁愿饿死亦不进肉食。)

毛泽东在《南史》这一页的天头,用红铅笔写上: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是唐代李商隐《筹笔驿》诗中的两句。筹笔驿,古地名,相传诸葛出师曾驻军于此,这两句表达诗人对孔明的崇敬和惋惜之情,毛泽东随手拈来用以评价梁武帝,同样表达了他对梁武帝这个历史悲剧人物的磋叹和感慨。

尽管马克思主义者们对社会历史以及他们个人的命运有深刻的体验,但总的来说,对“命运”这一概念本身,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我想,这也许是由于他们着重的是紧张的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马克思仅在早期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过“阶级决定个人命运”外,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再去深入思考这个过于玄乎的问题了。因此,就象恩格斯对“存在”所说的那们,“命运”也只能作为“悬而未决”的问题,留给了后人。
 
 到底有没有命运 之5 中国哲学(2007-03-01 10:52:22)   分类:八字命理 五.中国哲学:乐天安命

中国哲学主要分为儒、道、禅三家,无论哪一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区别,都离不开讲乐天知命。

在人为的沉重的“命运金字塔”之下,中国哲学上的“乐天知命”遭到了极大的扭曲,异化为现实生活的“求天保平安”。中国人最理想的生活就是“安居乐业”。出门送亲友是“祝一路平安”,格言中有“平安二字值千金”等。求“平安”简直可以概括中国人普遍的心理状态。

孔夫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而他自己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自己是50岁才知天命,可见“知天命”之难了。既然知命很不容易,那么,孟子的话则反映了多数“君子”(儒家知识分子)的心态: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
到底有没有命运 之6文学(2007-03-01 10:53:51)   六.文学:猜不完的斯芬克斯之谜

希腊神话中的斯芬克斯之谜,是世界各国都熟悉的一个故事。斯芬克斯有美女的头,狮子的身,她蹲在一座悬岩上面,要求过路的人猜一个谜,猜中了,她就自杀,猜不中,就要给她吞吃。她已经吞吃了许多人。这一天,俄狄浦斯爬上了斯芬克斯所蹲踞的悬岩,斯芬克斯问他: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两只脚走路,晚间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的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生物,脚最多的时候,正在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这是什么?

俄狄浦斯听了这个谜语,好像全不觉得为难:“这是人呀!”他回答说,“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而无助的孩子,他用两脚两手爬行;在生命的当年,他成为壮年,用两脚走路;但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着杖,作为第三只脚。”听了俄狄浦斯的回答,斯芬克斯失败了,于是不得不从悬崖上跳下摔死。

伏尔泰在提到《荷马史诗》时说:“荷马终归是最早的一位在作品中表现了命运观念的作家。”

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那一代中国诗人,其命运的体验更显得深沉,这是北岛写的《一切》: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到底有没有命运 之7:历史伟人(2007-03-01 10:54:59)   分类:因因果果 七.历史伟人:充满使命感

有一点必须先说明,正如尼克松所说的,那些被公认为“伟大”的人物并不一定都是好人。俄国的彼得大帝是个残忍的恶霸,凯撒、亚历山大、拿破仑之所以被人们铭记在心,是因为他们曾经是征服者。伟大人物之所以伟大,主要是他们能在相当宏大的规模上行使权力,以致能相当大地影响他们国家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影响千千万万人的命运。

丘吉尔是尼克松称颂的“我们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丘吉尔年轻时跟他的一个朋友谈到过生命的意义,他说,“我们大家都是虫子,不过,我认为自己是一只萤火虫。”担任首相后他在一次演说中说:“具有雄狮之心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遍居全球的民族(指英国)。我应召出来大吼一声,感到荣幸。”尼克松因此而评论说:

丘吉尔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所向,而且对此深信不疑,这成了他毕生的动力。
 其实,不仅丘吉尔如此,可以说每一个历史伟人都是如此,他们充满了使命感,无论正确与否,他们人人都相信自己在为一个伟大的事业效荣,都相信自己对推动历史前进应承担的使命。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一切伟大人物的显著特征。拿破仑在滑铁卢失败后被囚在圣爱兰岛,他曾经口授了一个“给儿子的遗训”,在“遗训”中,他特别强调历史使命感就是“心灵深处的神圣火焰”:

我的儿子应成为一个具有新思想的人,一个忠诚于我在各种赢得胜利的那个事业的人……但是,如果他在心灵深处没有那么一股神圣的火焰,没有那种唯能实现伟大事业的对于善的热爱,那么你对他所说的一切,或他自己所学习的一切都将对他没有多大用处。我希望他能无愧于他的命运。

正因为“伟大人物”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所以他们都如普列汉诺夫所说的那样“孜孜追求”权力。权力就是创造历史并推动或阻止其向某一方向发展的历史机缘。以致尼克松,这位自己担任过美国总统,又详细研究当代各国伟大人物、写了很有影响的《领导者》一书的作者,也不禁写了这样的一句:

导致领导人成功的还有种种运气的因素,其中机缘是最关键的因素。

德国历史学家海因茨·赫内提供了希特勒上台前一些鲜为人知的有关“运气”情况,其中还谈到了“算命先生”的影响和作用。1932年12月,希特勒在写给他的一位亲信的信中说,他的对手过于强大,他对于争取组阁“几乎失去了胜利的信心”、“放弃了一切希望”,这时,他求教了一位算命先生,这位算命先生在1933年元旦写了一首预言诗给他:

通向目标之路仍未畅通,
合适的助手尚待集中。
但在3天后,
形势将通通变样。
而在月底前的那天,
你将时来运转,目标在望!
不会有雄鹰领你上路,
只有蛀虫给你开道。
腐朽、凋谢的一切都将倒地,
屋梁已在劈啪作响!

3天后,1933年1月4日,希特勒与巴本会晤,果然开始了转机,而到月底前即1月30日,这个年方43,年青时一事无成的流浪汉,这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只是无名小卒,这个留有卓别林式胡子有点滑稽的煽动家,而且根本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人的希特勒——真的令人不可思议地担任了德国总理!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一开头就强调了自己的命运和使命感:

今天在我看来,命运竟然选择莱茵河畔的勃劳瑙作为我的出生地,似乎是一种天意。因为这个小小的城镇座落在两个日耳曼国家的边境上,而我们年轻一代的人至少已把竭尽全力统一两国作我们毕生的工作。在我看来,这个边境上的小城市成了一项伟大使命的象征。
到底有没有命运 之8 科学与迷信的交点(2007-03-01 10:58:02)   分类:八字命理 八.在科学与迷信的交点

这实在是个奇怪的小孩。他一点也没有其他儿童的那股热闹劲。教师送来的成绩报告单,他父亲看了很痛心。教师告诉他的父亲说,这孩子智力迟钝,不喜欢同人交往,老是糊里糊涂地在自己的梦呓中游荡,以致大家叫他做“孤独的小老头”。

这个迟钝、孤独的小老头,就是后来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1930年,他50岁,即孔夫子所说的“知天命”之年,写了一篇概括自己基本信念的文章《我的世界观》。这篇影响深远的文章,第一句话就是惊叹“命运多么奇特”!可见,他对命运的体验之深: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

自从西方文艺复兴反对中世纪宗教迷信而提倡崇尚理性以来,科学界的主流对于神秘的宗教体验一直是作为“宗教迷信”来对待的,而爱因斯埋不但公然表明自己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而且说明神秘体验与真正科学并非水火不相容,甚至还是真正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感情”!我认为这对于科学发展史是又一个影响深远的事件。是否可以说,科学是对宗教神秘的一个否定,而爱因斯坦的观点体现了“否定之否定”呢?我想,无论怎样,我们对神秘的经验或现象,应该采取一种科学的研究态度吧!
爱因斯坦既然对“命运”感到“多么奇特”,那么,他对于占星学抱有兴趣则是很自然的事了。法国1985年出版的《星座与你》一书的扉页,就印有爱因斯坦的一段语录:

占星学是启迪自我的学问。由于它,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对之深深表示感激。地球物理学讨论了恒星和行星对球的作用力,反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讲,占星学着重表述了恒星和行星(对人)自身的力量。正因为这样,对于人类生活,占星学是生命的一种有益配剂。

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逊1986年71岁时在以第三者口吻所写的“自述”中,也是一开头就是表达对自己“幸运”的喜悦:

萨缪尔逊真是一生幸运,总是待遇优厚、工作轻松。聪明的少年时代,深得父母的赞赏宠爱。他天生就适合做学问,经济学好像是为他而生。他热望的每项荣誉都很早降临到他身上,在大学时代就获得社会科学奖章。1970年(55岁)成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位美国人。他在学术上所获的各种奖,是在神奇森林中所得到的不可思议的猎物。

被西方史学界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恩比晚年和一位电台主持人厄本进行了广泛的对话,当厄本称颂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说“你的好奇心就是寻求一种统率一切的观点”时,汤恩比说:

我的好奇心引导我对自然、对命运的含义(假如真有命运这种东西的话)、对整个存在的好奇。换句话说,对我来说,历史是进入宇宙和试着理解宇宙的途径。每个人都有生活是神秘的感觉,每个人都在某种范围内试图理解不可理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