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吉康怎么样:餐桌上植物史(五谷、蔬菜、水果篇) / 陕西一条龙 / 第15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34:54
餐桌上植物史(五谷、蔬菜、水果篇)共37页 
作者:陕西一条龙 提交日期:2007-07-20 23:26  蔬菜系列三十四 生姜
  
  一四二一年的正月,虽已过立春,但天依然很冷。这几天刘家港(江苏太仓)长江江面上北风刮个不停,那风夹杂着一股海上带来的潮气,吹在人身上,让人感到刺骨。虽然如此但整个刘家港依然是热闹非凡。因为三宝太监(郑和)要第六次下西洋。人们争相恐后的去看下西洋的宝船。
  
  宝船很大,最大有四十四丈长,宽十八丈(折合成现在尺寸,船身长约138米,宽约56米),船底到甲板有十来米高,宛如一个庞然大物,此大船可以乘坐一千来人。随行共有四百多条船只,二万七千余人(七十多年后达•伽马远航印度一共才4艘船和170人)。这些船只组成一个巨大舰队。光给船上装补给品和各种货物就花去半月有余。趁着这瑟瑟北风,舰队浩浩荡荡从刘家港起航。
  
  舰队途径夷州(宝岛台湾)。船员登上宝岛补充淡水,船员见高山族同胞饮食很单调,就把随船的大陆的特产送给他们。其中就有生姜,高山族人开始吃感觉到辣,不习惯。船员们就告诉他们,生姜可以治病。习惯了就觉得好吃了。船员还教授了生姜种植方法。当地人民就把生姜种在土里,并把生姜称为三宝姜。台湾凤山县还继续种植这种三宝姜。
  
  有人会问生姜放时间长了,不是变干不能种植了吗。其实郑和船队就种植着生姜,时常都有新鲜的生姜。他们在船上饲养家畜,种植蔬菜。在蔬菜里面,比较重要就是生姜。海上航行,海风很大,人容易伤风感冒。生姜可以治疗风寒感冒。海上颠簸,人长长呕吐不止,生姜还可温胃止呕,有很好抑制晕船的疗效。生姜就成了船队的必备品。
  
  郑和船队把生姜作为调理身体良药。民间也这样认为,有一句谚语这样说“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现在发现生姜提取物具有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以及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见长吃生姜对很有好处。
  
  生姜原产中国,中国食用生姜的历史很悠久,在《论语-乡党》中有:“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这几句话意思就是 街上买来的的酒和肉食不能吃,因为它的来历不明,谁知道是好肉还是坏肉。不要撤去带有生姜的食物,但也不要多吃姜物)。
  
  古人认为食用生姜有长寿的作用,据《东坡杂记》所记载:苏在浙江杭州任通判(通判是州郡官的副职起到监察官作用)时候,曾经在钱塘江旁游玩,路过净慈寺。在寺庙有个僧人号称聪药王,年纪八十多岁,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苏轼问他长寿的秘诀,僧人回答到:“我每天把生姜切片服用,已经有四十年,所以才不显得老。”
  
  也许受此影响,何许苏东坡自己本身喜欢生姜。苏东坡写到:“后春莼茁滑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他送些土产给朋友,有鲫鱼,螃蟹,莼菜还有那生姜。他说:“那新春姜芽比肉都好”。可见他对生姜的喜爱。
  
  生姜作为重要调味品,也受到欧洲人追捧。阿拉伯商人从生姜、桂皮、豆蔻等香料贸易获得巨大的收益。为了防止欧洲人知道香料来源何处。阿拉伯商人告诉欧洲人:“生姜和桂皮从尼罗河直接自天堂浮载而来,由埃及渔夫在洪水中洒网捕获。让欧洲人长久以为那神气的香味是从天堂飘来的。
  
  生姜既能生吃当调味品,也可用糖,盐等腌制食用。糖姜是一种长见的零食。俗语云:姜是老的辣,老姜驱风效果更好。它可以用来暖和身体,冬天的时候母亲长让我喝红糖老姜汤,因此我很少感冒。所以我很感谢生姜。
  
作者:陕西一条龙 提交日期:2007-07-21 18:12  蔬菜系列三十五 蒜
  (一) 蒜苗
  喀喇昆仑山是亚洲著名的大山脉,平均海拔六千米。这里冰川很多。但也有些的牧场散布高峰之间。
  
  二十多年前昆仑山上一个边防哨卡里来了一些人,他们是军区(乌鲁木齐军区,那时没有被撤)测绘大队的。执行边境地区的测绘任务。带队的是我父亲,他是队长。
  
  这个哨卡条件比较好些,周围有牧场。可以提供丰富的肉食。哨卡的排长就8块钱买一只羊,款待父亲他们。
  
  排长三十来岁,山东人。性格很豪爽。他对炊事班老刘说:“你那蒜苗长的长的怎么样。把它割了作菜把”。老刘有些舍不得那些蒜苗,海拔这么高,见不到什么新鲜蔬菜,好不容易才长了一寸来长蒜苗。吃了实在可惜,他告诉排长蒜苗实在太短了,而且就那一小面盆。排长一听这样,就说:“那好等几天把,等他们要走的时候再吃把”。
  
  哨卡准备的午餐很丰盛,有大块羊肉,还有不少罐头。吃饭的时候,排长告诉了父亲这里情况。本属于我们的山口被北极熊R国占领着,他们还霸占我们50多平方公里土地,那里可是一个相当好的高山牧场。山口大概驻扎一个排老毛兵,要过山口去测绘,恐怕不太好办到。
  
  父亲告诉排长,测绘任务必须要执行,望他能给予配合。排长点点头,告诉父亲,第二天派一个班的兵力(10个人)去陪父亲他们一起去测绘。
  
  第二天早上父亲他们出发了,然后开始爬山,虽已经五月,但早上天气依然很冷。大家都穿着的棉衣。爬了一会就看到冰雪。下午两点多时候,他们到了离山口五六百米的地方,他们看见好像有一群乌鸦站在山口附近,不过又不象,因为乌鸦是黑色,而那一群的颜色是棕色的。再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排老毛子兵。大概有一百来号人。整齐的立在那里。他们穿着呢子大衣,手里拿着各式武器。
  他们手中武器以冲锋枪居多(那时候R国有钱)。而相比而下,父亲他们就寒酸很多了,身上穿的衣服是棉布做的与呢子衣服相比不是一个档次。战士拿的武器多以步枪为主,而且只有一半人有武器。
  
   领头R国军官体毛很长,褐色的,有些类似传说中野人。他用俄语喊叫,让父亲他们停止前进,要不就开枪。父亲让翻译告诉他,:“这是中国土地,我们有权决定怎么做。” R国军官听后说:“这是R国土地,不是中国的,你们不得侵犯。”。父亲回驳到:在过去R国地图上并没有包含这个地方。这是你们在三十年代时候强占的。”
  
   R国军官并没有理睬父亲的反驳,而是让手下把子弹上好膛。准备随时应战。父亲见如此只得让大家下山。
  
   回到驻地后,大家窝了一肚子火。排长气的直拍桌子。排长说道:“你以为你人的多啊,我们也有一个排那。明天我把整排拉上去和他们对一对。炊事班的老刘你们也去。”老刘说:“没有给我配发武器啊,我去管用吗?”排长说:“你不是有剔肉剁骨的刀吗,你的刀法不错。能派上用处。”老刘说:“那好”。
  
   第二天,排长亲自带队,拉上一百来号人,向山口进发。老刘最威风,腰间别了六七把长短不一的刀。旁边的人开玩笑说:“你这样去,人家以为你是卖刀的。” 走到一半的时候,来了一架R国直升机,在行进的人们头上盘旋,但一会就飞走了。快到山口的时候,又看到一群棕色的乌鸦站在那里,数量比上次多得多。
  
   到达山口,大家看到山口大概站着一个连的老毛子兵(三百来人),此处没有那么多人。估计是从别的地方调过来的。领头还是那野人军官。他对着父亲他们笑着,并且笑的很灿烂。
  
   野人军官环视一圈,忽然收起笑容,楞了起来。他目光落在老刘身上那几把刀上。他很诧异,来这儿带这么刀作什么。
  
   R国军官手一摆,意思是你们下去把。排长没理他那一套,他把眼睛一瞪,盯着R国军官。R国军官也瞪着眼睛看着排长。他盯了一会,有些受不住。眨巴一下眼睛。而排长依然盯着R国军官,R国军官心里不由起了一些寒意。
  
   双方对立一会后,没办法,排长只得带大家下山。
  
   排长回去更窝火,父亲告诉他这不是办法。父亲说:“半夜爬山,快天亮的时候到山口,借一点光,半个小时能完成数据的纪录。父亲再说:“去的人不要多,三四个就可以,多了容易就被发现”。排长一想只能如此,但叮嘱父亲夜里上山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山上路滑。父亲于是带一个技术员,一个纪录员,一名战士。战士拿一个冲锋枪,以防以外。
  
   半夜父亲他们开始上山,快天亮的时候到达山口,很快就测绘完数据。等到老毛子兵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下山了。
  
   此时炊事班里小盆里的蒜苗已经被齐齐割掉。老刘在包羊肉包子,皮很薄,馅调的很香。
  
作者:陕西一条龙 提交日期:2007-07-21 22:41           苏联就苏联吗,还写个R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办法,呵呵中国国情
  
-
作者:陕西一条龙 提交日期:2007-07-22 20:22  蔬菜系列三十六 蒜
  (二) 大蒜
  
  公元304年对于晋惠帝来说是一个不平静的一年,在长安他被河间王司马颙逼迫的实在忍受不了。于是正月里他偷偷下旨意给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让他们讨伐司马颙。刘沈举兵攻打长安,但是很快司马颙打败。
  
  司马颙还好没有处理这个名义皇上。他要求封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未来储君),晋惠帝只得答应他的要求。于是河间王司马颙与成都王司马颖成了晋王朝实际执政官(司马颙为太宰、司马颖兼任丞相)。
  
  晋惠帝对身边这两条狼十分痛恨。六月晋惠帝趁两位执政官不在的时候,让右卫将军陈让带百官觐见皇上。晋惠帝发布了讨伐司马颖命令。
  
  晋惠帝勇气很大,动员了十几万军队御驾亲征。讨伐军队到达安阳后,司马颖派他的大将石超与皇上对战。结果晋惠帝的军队在荡阴大败,晋惠帝脸颊受伤,身上中了三箭。还当了司马颖的俘虏。司马颖率自己部下在邺城迎接晋惠帝,晋惠帝下车后眼泪不住下流。
  
  不久安北将军王浚从乌丸借来骑兵,在邺城大败司马颖。司马颖挟持晋惠帝逃往洛阳,行走时候匆忙,只有皇上乘坐一辆车,其余人都是步行。
  
  大家一路奔波,都饿的头昏眼花。想吃点东西,可是大家走的时候都没有带盘缠(平时大家都没有考虑到这些)。只有一个宦官藏了三千钱,于是皇上下令没收,让人赶快拿这点钱买东西吃。
  
   晋惠帝饿的肚子咕咕叫,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宫女端一个瓦盆过来。瓦盆里面放着糙米做的饭,里面还有几个大蒜,一点咸豆豉。晋惠帝赶紧拿过来,狼吞虎咽的就着大蒜吃下糙米饭。他感到从来没有吃过如此好吃的东西,他嘉奖了给他送饭的宫女。
   晋惠帝也许会想起他说过那句话。天下大乱,粮食困乏,百姓饿死。别人向他汇报此事。他回答“何不食肉糜”。而此时他一点米饭和大蒜都让他都很满足了。更不要说肉了。久在深宫里的他不了解外面的事情。可惜现在就算他知道了,也有些晚了。
  
  在西晋时,老百姓已普遍食用大蒜。所以晋惠帝能吃到大蒜是很正常的。大蒜原产在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有纪录表明公元前3000年巴比伦人与埃及人就已经食用了大蒜。后来大蒜传播到中亚地区与南欧。张骞通西域,把它传入中国。它在中国普及很快,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和调料。
  
  《广五行记》记载唐朝的时候。:"洛阳司户唐望之为人豪爽,经常款待过往僧人。一个僧人闻此前去拜访:“他说自己是出家人,平常得到布施少,难得吃一顿饱饭。能不能给我做一盘鱼。(那时戒荤腥的禅宗没有占主要地位) 。司户爽快的答应,就在给僧人做鱼吃的时候。僧人问:”有没有蒜?“家人回答:”蒜已经吃完了。”僧人说:“蒜已经完了,我再吃鱼就没什么意思。说完就走了。家人再留也留不住。这个僧人要鱼吃,但是没有蒜做佐料。他就不吃鱼了。可见可见大蒜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地位。
  
  大蒜按蒜头颜色来分,有白皮蒜和紫皮蒜两种。按大小分有大瓣和小瓣两种。大部分蒜都抽薹。也有少部分没有薹。
  
  北方人喜欢生吃大蒜,凉菜中多放它。吃饺子的调料水也少不了它。凉皮,凉面中也多放蒜泥。《清稗类钞》就记载:“北人好食葱蒜,亦以北产为胜,不论富贵贫贱之家,每饭必具,此言不为过之语”。南方人也吃蒜,且多做熟吃。但远没有北方人那么爱吃,所以产量和栽种面积远不如北方。
  
  大蒜的医药价值很大。大蒜可以杀菌、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抗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它可以刺激肠胃,慢性胃炎、溃疡病人忌食。
  
  在德国大蒜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市场可见随处可见各种大蒜食品。在德国的达姆施特市每年都要举行大蒜节,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节日期间,从用的到看的,从吃的到穿的,统统带有大蒜特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大蒜美食家来到此地。组织者还评选美貌少女作为“大蒜皇后”, “大蒜皇后”戴的“桂冠”也是用大蒜编制成的。而这位“皇后”的任务,就是在全德国巡回宣传吃大蒜的好处。
  
  在西方传说中,大蒜还有克制吸血鬼的作用。。去吸血鬼的城堡,大蒜是必备物品之一。因为大蒜有一种刺激气味。吸血鬼嗅觉特别灵敏,所以吸血鬼对大蒜敬而远之。吸血鬼大多是邪恶的,但也有少数和人友好的。吸血鬼、城堡、伯爵是西方电影常见的题材。吸血鬼往往忠于于爱情,为了爱情他们可以守候数百年,而有些正常人对爱情却以玩世不恭态度对待,相比而下他们还不如那些吸血鬼。

本文由<贴库网>脱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20019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