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集团军防空旅旅长:中国需谨防“改革异化”倾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23:15:21
中国需谨防“改革异化”倾向 作者:王龙 2010-3-26 13:50:26 发表于:博客中国

继三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在北京创出了新的“地王”之后,保利公司又出大手笔,以50.4亿元的价格拿下了两块“非黄金地段”。在社会舆论愤怒谴责声中,人们终于看出了中国房价之所以疯狂的病灶。很多人没想到,关乎民生的房地产业在中国成了一块“唐僧肉”,竟有如此众多的央企涉足房地产,甚至包括军工、烟草、石油、中邮这样的垄断行业都毫无例外在“捞外快”。

房地产业畸形发展,“地王”无疑是最重要的推手之一,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涉足房地产市场竞争,自然有足够的优势成为这一行业的龙头。尽管市场竞争不需要求证资金的属性,但利用国家资金参与民营市场不外乎与民争利。这方面的声讨近期媒体上应有尽有,就事论事也毫无新意,需要追问的是,炼成“地王”的主要元素究竟是什么,这个貌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才是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

房价能演绎成一个敏感的话题,究其原因应归于各地执行的“土地财政”和饮鸩止渴式的发展模式,次之就是公权的逐利行为导致了“GDP主义”的泛滥。众所周知,当今的中国教育、医疗、电力、交通、通讯等与民生相关的行业无不追求利益最大化,各地不但看不起病、住不起房、读不起书的大有人在,有些地方甚至连人都死不起。每个垄断行业都像一部高速运转的敛财机器,财富的高度集中使社会公正天平发生了严重倾斜。

有国资委资料显示,目前中国中央直属企业涉及房地产业务的达100家以上。这意味着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的房地产业不仅是地方政府的经济支柱产业,同时还成了央企捞取“外快”的主要途径。而当房价与地方政府和央企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指望房价回落自然是痴心妄想,因为资本一旦附着于权贵就注定了其掠夺性,不论进入任何空间都毫无公平可言。

但在很多时候,又不能不佩服某些人的智商,以学者使用的术语为例,把国资进入房地产市场叫“改革”,也把限制其参与市场竞争叫“改革”,文字相同,语境相似,其中作用力却截然相反。而就在这样的一次次“改革”中,社会发展越来越没有了方向感。几十年的房改非但没有实现居者有其屋,反而培养出了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尽管有人甘愿为实现社会公平而努力,也难以左右其身后整个集团的意志。

曾有域外评论认为,中国社会亟需解决的不仅是利益分配公平,更主要的是能不能有效地消灭既得利益集团,否则就会重蹈权贵资本主义覆辙。此言虽有些骇人听闻,也必须承认,一些“国字号”企业占据着资源、政策、市场优势却割据一方,已具有了“财阀”的雏形,一个鲜明的实例就是“两会”要求平抑房价,会后不过三天就冒出三个“地王”,可见他们财大气粗到了几乎不受中央政府节制的地步。

不过,央企的能量仅用经济实力还不足一论,据说国家发改委设计的“收入新政”又一次被搁浅,原因是涉及到了国有垄断行业收入过高问题,以致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说:“阻力很大”、“需要时间和智慧”。言外之意虽然不言而喻,但纵有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也很难相信,国家的大政方针会因少数人阻挠而反复修改,更不会想到某些时刻标榜“为人民服务”的人,竟然对民众的诉求置若罔闻。

客观地说,国有企业争取最大利益空间本无可厚非,关键是其行为能不能向国家负责。只要看看近期沪深两市年报就会发现,原来看似富有的房地产业早已是债台高筑,尽管一年利润可达282亿,但负债总额已高达5100亿。如此巨额债务均与银行有关,而大多数银行又归国家所有,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中国将没有赢家。极为可悲的是,这样的道理谁都明白,但针对既得利益集团的改革方案却总是在“阻力很大”中销声匿迹。

上不利国,下不惠民,这样的垄断资本能否在短期内消除是另一个问题,至少假国之名谋取民财的行径当厉行禁止。要知道,历史上从不乏以“替天行道”名义窃取天下的利益集团,就算高喊“纣无道,起而伐之”的周王朝,在背“道”而驰后也没有逃脱被“伐”的下场……只要翻读《二十四史》,很难不为中国的社会管理者汗颜,无论怎么改朝换代,要么外戚专权,要么太监治国,掌权的人总认为身边的人最可靠,却鲜有人去想为什么政权总会断送在赵高、李莲英之流手中。

其实,改革原本是个极其神圣的词汇,谓之“神圣”,是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社会进程,没有30年的改革,中国就不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但也必须看到,近年来改革有了严重异化倾向,许多权力部门将改革当作了敛财和争斗的工具。表现在央企跑马圈地的行为上,无论赋予多么堂皇的理由也没有存在的正当性,若不消除这样的沉疴弊制,实现社会利益分配公平就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景,用《左传·闵公元年》的说法就是“不去庆父,鲁难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