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事业单位编外:外媒看中国:冷漠引发众怒,说明还有希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9:11:22
作者:翟华

在国外,有关中国的新闻是常常上得到媒体头版的,这不,昨天《国际先驱论坛报》的头版上就有这么一篇,题目是In China introspection over a lack of compassion(中国:对冷漠的反思,by Michael Wines,Edy Yin and Mia Li contributed research),不用说,这是关于佛山那起18个路人见被女童碾压而不救的报道。  



Michael Wines这篇报道认为中国社会缺乏同情心并非这几十年来的新生事物,证据是一位美国传教士Arthur H. Smith(中文名明恩溥)写过的一本题为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人的特性)的书。文章中特别引用了这本书中The Absence of Sympathy(缺乏同情)一章中的一句话: 

 “Unwillingness to give help to others, unless there is some special reason for doing so, is a trait that runs through Chinese social relations in multifold manifestations” (除非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没人愿意帮助别人,这个特点反映在中国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 

我手头正好有这本书的中文版,译名为《中国人的素质》(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21章就是“缺乏同情”,这里引用几段,各位看看在100多年前外国传教士如何观察出中国人缺乏同情心这一“民族特性”的:

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中国的人口是密集的。这个帝国几乎所有地区都会周期性地发洪水,闹饥荒…中华帝国的芸芸众生陷于深深的贫困之中,他们经常为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艰难求生。对于他人所遭受的各种可以想见而又令人同情的苦难,他们都已经司空见惯了。一个中国人,无论怎么具备仁慈之心,实质上都无能为力,哪怕是减轻时时见到的苦难千分之一,他都做不到——而荒年的苦难又要成倍地加重。一个善于思考的中国人肯定会意识到,减轻苦难是绝不可能的,不管是靠个人的善心,还是靠政府的干预。

…… 

没人愿意帮助别人,除非有特别的理由。这个特点反映在中国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住在中国的外国人都很吃惊,中国人对落水的人一般是不救的。几年前,一艘外国汽轮在长江起火,成群的中国人目击了这个事件,他们几乎没有营救乘客和船员。当落水者尽快逃到岸边之时,许多人连衣服都被抢走,有的还被当场弄死。

…… 

在中国旅行,人们对陌生人缺乏帮助和友善,这极为明显。一场夏雨之后,地面道路无法行走。不得不起身赶路的人会发现“天、地、人”联合起来同他作对。没有人会告诉他,他走的这条路前面马上就是泥沼。如果你陷在里面,也不管旁边纳税人什么事。我们已经谈过中国的官道没人关心。所有这样的路在一定季节里都泥泞难行,每当出门人一头栽入泥坑而又无力自拔之时,便会发现不知从哪儿围拢过来一大群人“袖手旁观”,简直就如这句成语形容的完全一样。但不管人数有多么众多,只有等到与他们谈成条件之后,这些旁观者之中才会有个人出来尽这个举手之劳。更有甚者,这种时节里当地人还经常在难走的地方挖个深坑,特意让出门人陷进去,因为这样,出门人就不得不出钱来雇他们帮一把!如果对这样地方的道路有任何疑虑,也不妨照直往前走,不要去理会当地人的劝告,因为你永远都吃不准,他们给你指的路是有意让你绕道呢,还是在真心帮助你?

…… 

这就是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笔下的中国人的“特性”,也可以说是一种“缺德”。应该说,今天国人表现出的冷漠与100多年前的“缺乏同情心”无论是内在原因还是表现方式都有很大不同。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有能力自我审视和反思。正如德国《世界报》在10月18日对小悦悦事件所作的报道中所言: 

"中国公众激烈地讨论,在今天尔虞我诈不公正的中国社会里,人们不再帮助别人究竟是因为人变得铁石心肠、自私自利呢,还是仅仅因为缺乏关爱他人的教育以及被糟糕的经验吓退了而做出的'聪明举动'。……中国人怒火冲天,这说明还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