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京师未来学校位置:像外行那样思考,像内行那样做事。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站在员工角度做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5:11:24
成功的老板有一个共同特征:像外行那样思考,像内行那样做事。

  外行心态 带动创新

  对此,我体验颇深。从来没有涉足过酒店管理的我,2002年受邀任郑州一家刚刚组建的三星级酒店老总,也正是这时,我发现自己的决策过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科学与程序化。当时由于是外行,我不得不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同时,由于不专业,对每个人提出的意见,我都要问一个“为什么”。结果却发现,有些事情专业人员们天天在做,已经习以为常,往往是不加思考地去做,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对我这个外行所问的小儿科问题,他们常常回答不出来。最后,我这个外行对所有问题的不断追问,带动了管理团队的思考,并带动了酒店的创新。

  结果,由于我的外行,这家新创建的酒店被称为“非典型酒店”,有些资深酒店人员把它视为另类,还有人对此大加抨击。但消费者接受,因为大多数消费者不是内行,不知道所谓的酒店行规。

  举个例子来说,低星级酒店经常提出这样的概念:“三星级酒店,五星级服务。”我不赞同此观点,我认为三星级酒店就应该是三星级服务,但要真正把三星级的服务做到位,千万不能提出“五星级服务”,却让顾客感受到二星级甚至无星级的服务。

  住三星级酒店的客人,付的是三星级的价钱,对服务的期望也是三星级的。如果我们真的提供五星级的服务,那么人员素质应该是五星级的,薪水应该是五星级的,有些服务设备也应该是五星级的,最后的服务成本必将是五星级的。三星级的价格能够长期支撑五星级的服务吗?显然不能。

  “像外行那样思考,像内行那样做事”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模式和决策方面要敢于突破创新,要不受传统思维的约束;而在具体做事时,要做得专业精细。

  外行能否参与决策,甚至做最高决策者?我认为完全可以。决策主要需要判断力,即使决策者是外行,只要有足够的判断力,也能够对内行们所提出的方案进行有效的判断并做出决策。初进不熟悉的行业,可能并不内行,也不了解情况,但只要决策程序不错误,有足够的判断力,依靠决策程序进行判断,就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只要没有框框,敢对小儿科问题问“为什么”,就容易做出创新的决策。

  保持可贵的外行心态

  在一个行业浸淫3~4年后,可能感觉对所有问题都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决策也都是在习惯思维的惯性下快速做出的,更可能失去了对小儿科问题问“为什么”的勇气。

  以前是“像外行那样思考,像内行那样行动”,现在是“像内行那样思考,像外行那样做事”。做事效率无疑提高了,但做事的有效性却降低了,创新点少了。如果环境有所变化,在原来环境下内行的行为,在新环境下就可能成为外行的行为。

  我们在研究企业成功经验与挫败时经常发现:有些企业成功的经验竟然就是以后失败的教训。初进行业时的外行心态通常是促使其成功的因素,也正是外行心态下的创新,塑造了企业的竞争力。但当成为内行后,反而会把新的创新之举当作外行而予以排斥,结果固守内行的做法就成为了企业失败的根源。

  对内行心态而诱发的创新之举——外行做法的排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警惕。华西希望集团总经理陈育新讲要“始终保持一个外行心态”,是多么发人深省之语。

  但有多少人能够始终如一地保持外行心态呢?然而,不能保持外行心态,又怎能持续创新发展呢?

  职场思维的本真无非在于:老板思维是全局,员工工作是流程。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站在员工角度做事 文/刘春雄

  思维方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了知识的使用方向和使用方式。

  思维方式的创新比知识的创新更重要,只要思维方式有所创新,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知识。

  思维方式的创新是一个很重要却很少有人研究的课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像外行那样思考,像内行那样做事。”现在,我提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站在员工角度做事。”

  外行心态为什么能够形成思维方式创新?因为外行不懂规矩和方圆,不清楚什么是习惯和惯例,不知道什么是现状,不了解什么是禁忌,而规矩、习惯、现状、禁忌都是创新最大的障碍。在营销领域,我们一直提倡“跳行”而不是“跳槽”,因为“跳槽”可能还是跳到相同的规矩、习惯和禁忌领域,“跳行”就是跳到其他行业,就可能打破规矩、惯例和禁忌。我们发现,很多行业的突破都是因为有几个“外行”的介入。在营销缺乏创新的时代,“外行”的价值可能比内行更重要。对于那些相对封闭的行业更是如此,一定要引入领先行业的人才进入,才能激活行业。希望集团的创始人陈育新提出“要永远保持外行心态”,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心态。笔者在十多个行业的服务经历表明,跨行业的经验非常重要。因为跨行业的经验本身就是创新,并且已经经过其他行业检验,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创新。当然有很多人可能提出“隔行如隔山”的理由,但我们认为“隔行为隔理”。

  孩子们的思考算不上思维方式创新,因为成人都经历过孩童时代。我发现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学历较高的人总体上讲成功率较高,但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往往学历并不高。知识既可以是创新的平台,也可能封闭创新的心灵。

  成人总是害怕问看起来很幼稚的问题,而幼稚的问题可能恰恰回到了最本质的问题。在一个企业,我发现每个人的月度方案中都有促销计划,我就问所有营销人员:“为什么一定要促销?促销的前提是什么?促销的本质是什么?促销的目的是什么?促销有什么替代方案?”我发现很多人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我,因为对于已经习惯于促销的营销人员们而言,这些问题太幼稚了。但如果连幼稚的问题都回答不了,又如何做好促销工作。

  我曾经在一家酒店企业任职,对那些“老酒店”们提出的已经约定俗成的工作和问题,我都要问为什么。初期,大家非常不习惯。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不思考这些问题,因为他们的师傅就是这么教他们的。我的好处就是从来没有师傅教过我。慢慢地,酒店的管理者们学会了对习惯进行思考。就这样,一个没有酒店管理经验的人做酒店反而有了很大创新。

  创新要挑战幼稚,孩子们的问题正是如此。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为什么那么受人尊重?因为他的思考往往是从被人们称为“公理”的地方开始的。比如,什么是管理者?“公理”是“有职有权”的就是管理者,德鲁克正是挑战了“公理”,从而演绎出了一部部经典名著。

  伟大的创新通常在问题的根部开始。孩子们的思考往往就是如此。

  现在,我提出的“站在老板角度思考,站在员工角度做事”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是管理者的思考方式,而多数的人思考是站在自己角度思考。

  “站在老板角度思考”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站在老板或上司的角度思考”。为什么强调“站在老板或上司的角度思考”,因为每个人的工作都要服务或服从于更高层次的工作,个人的工作做得再好,如果不能与上司或老板的目标协调也没有价值。我强调“站在老板或上司的角度思考”,就是要以上司或老板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

  “站在上司或老板的角度思考”,就是站在上司或老板的角度思考自己的工作的内容和工作价值。除了上司或老板明确提出的工作目标外,还要认真领会上司或老板没有明确提出来的目标,全方位地为上司或老板实现更高的目标服务。很多营销人员认为,完成销量就是自己的工作目标。其实,这只是营销人员的最低工作目标。在完成销量目标时,老板更高的目标可能是新机会新模式的发现,次级目标可能还包括新市场拓展、薄弱市场升级、建设基地市场等。

  上司或老板在下达工作任务时,一定有比工作任务更高的目标,有时甚至上司或老板对这些目标也只有朦胧的感觉。悟透了这些目标,才能在完成工作目标的同时,实现上司或老板的目标。

  完成了工作目标,上司或老板会很满意。悟透了上司或老板的目标,上司或老板会很赏识。老板提拔的人不一定是完成任务的人,通常是受老板赏识的人。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更是能体现管理玄机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实际上解决的是以什么标准要求员工的问题。一般管理者习惯于按照管理者标准或优秀员工的标准要求员工,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因为多数员工是难以达到管理者标准和优秀员工标准的,如果达到了,企业就会提拔。所以,一定要把员工当做普通人管理,管理设计一定要让普通人能够做好,这就是“站在员工角度做事”。如果一件事情普通人做不好,那么最有效的办法不是培训提升员工的能力,而是把工作设计得更简单一点。如果像麦当劳一样能够把员工的工作“傻瓜化”,那么招聘和管理员工就变得非常简单。

  我常常听到管理者骂部下“很笨”,如果他们不笨,你能成为他们的上司吗?管理的前提就是“部下比自己笨”。因此,骂部下很笨的管理者其实更笨。“站在员工角度做事”就是以“部下比自己笨”为管理前提,而在部下比自己笨的前提下还要做好工作,这就是考验管理者“笨不笨”的问题。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就不需要“高标准,严要求”,而是要“低标准,严要求”。“低标准”做事就是要把复杂的工作流程化、标准化、程序化,让比自己笨的部下很容易学会。

  “站在老板或上司角度思考”很难,因为没有达到老板或上司的高度是很难按照他们的角度思考的,但只要以这种方式去做,总比不思考效果好。当然,我并不是主张部下去揣摩上司或老板的心思,而是告诉大家老板思考才是全局思维。

  “站在员工角度做事”更难。这样做的结果是员工工作简单化,但管理者的工作却复杂化了。把简单留给员工是正常的,把复杂留给管理者是符合逻辑的。

  “刘春雄” 的文章共 45 篇

  http://www.emkt.com.cn/cgi-bin/author.cgi?author=% C1%F5%B4%BA%D0%DB

  营销是艺术,更是科学

  优秀企业总是注意发掘营销中的规律并加以科学化,比如,业务员拜访多少家客户或怎样送货才能提高效率?研究表明: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可以提高效率。因为在内地,顺时针行走可以减少过马路闯红灯的机会,可以减少等待时间,可以降低事故概率。

  在普通企业,POP通常由业务员或经销商随意张贴,但可口可乐却在标准作业手册中告诉业务员:在不同的终端,必须按照公司的统一要求,将POP张贴在相应的位置。差异正在于此:普通企业只有精英才可能将POP张贴在最合适的位置,而可口可乐的普通人员只要按照标准化手册的要求,就能够将POP张贴在最佳位置。

  如何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优秀企业之所以能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关键在于它们做好了专业分工、培训和营销标准化这三项工作。这些是支持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支持平台”。

  在普通企业,业务员既是调研员、企划员、市场开发员,又是铺货员、收款员,还是促销员、培训员。要同时承担这些职能,确实需要多专多能的精英人才,而且最好是通才。而优秀企业通常进行严格的专业分工,专业化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熟练程度、更高的效率,还意味着只需要专才即可,无需通才式的精英人才。因此,在专业分工的条件下,平凡的人更容易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标准化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最有效手段。的确,营销活动难以像生产管理那样标准化,但只要仔细研究,总是可以在某个层面发现共性,只要是共性的东西,就可以标准化。在优秀企业,总可以找得到很多“标准化手册”。笔者在做营销管理或咨询时,总是要为每个营销岗位制定标准化手册。营销培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标准作业流程。营销人员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地拿出手册找答案,答案也常常就在手册之中。

  标准化的营销程序与标准化的营销管理,通常是在对营销各方面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并借鉴优秀企业和优秀营销人员的“经验”与“教训”而编制的。它的最大优点就是避免营销人员反复“交学费”,避免由于营销人员个人经验、能力、悟性等不足而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一个平凡的营销人员,只要按照标准化的营销程序从事营销工作,就能尽可能地避免失误,并取得超乎个人能力的业绩。

  营销培训,大多数企业都在做,但优秀企业与普通企业的目的和做法不一样。普通企业为了培训而培训,为了“长知识”而培训;优秀企业为了具体工作事项而培训,如新品上市,企划部就会对上市的所有环节进行研究,并拿出动作方案,然后有针对性地培训,培训的内容就是操作的内容。

  支持平台,是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的基础条件。当优秀企业的人员跳槽到普通企业时,没有了平台的支持,平凡的人只能做出平凡的业绩。这就是从优秀企业挖人才总是失望的原因所在。

  中国式管理:警惕八大“光荣的错误”

  作者: 刘春雄

  为什么有那么多光荣的错误?是我们心中的崇高情绪在作怪,总想占领道德的制高点。于是,“言义”比“言利”崇高,理想比现实崇高,“长存”比生存崇高,品牌比价格崇高,创新比模仿崇高,信任比控制崇高,敬业比效率崇高,超人性比人性崇高。挟持着崇高的价值观,营销管理的基本逻辑已经居于次要地位。现实的逻辑是“低标准”更容易做到“严要求”,但崇高的价值观需要“高标准”,于是,“高标准,严要求”更容易获得喝彩。面对这些挟崇高名义之下的“光荣的错误”以及不合逻辑的习惯行为,我们是否有像孔子那样的反思传统的勇气?

  但如果错误披上了崇高的外衣,错误的本质就会被掩盖,犯错者反而觉得很崇高,不禁洋洋自得。这就是光荣的错误。2500年前,在“子贡赎人”的故事中,孔子就批评过他的学生子贡犯的一个光荣的错误。

  当时鲁国有一条法律:如果能把沦落到国外做奴隶的国人赎回来,可以从国库获得补偿。子贡赎了人,却不愿意领补偿金。做好事不取报酬,这难道不够崇高吗?子贡认为自己做了件大好事,等着老师的表扬。然而,圣人就是圣人。孔子剥下了子贡崇高的外衣,直击问题的本质:子贡实际上在帮倒忙,恰恰无助于鲁国规律的实现。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国民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赎金可补偿)。可子贡拔高了此事的道德标准,谁赎回同胞后再去领补偿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以后谁还愿意去赎?在营销管理领域,类似“子贡赎人”这样的光荣错误比比皆是,许多人还以此为傲。“高标准”还要“严要求”,这难道不够崇高吗?但事实上,“高标准”的结果通常只能是“不要求”或“低要求”。

  1984年,张瑞敏刚到海尔上任时,立即规定“不准随地大小便”。这个标准真够低的,这也是当时管理混乱的现实。但正是从“低标准,严要求”做起,海尔才达到了现在的“高标准,严要求”。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在于标准有多高,而在于要求有多严。“低标准,严要求”做到了,自然会进化到“中标准,严要求”乃至“高标准,严要求”。老板讲这句话,一定很自豪,等着众人的赞誉。然后,这句农业社会的用人观是不适合现代商业社会的。

  现代人活动半径很大,人口流动频繁,社会身份变换速度快。真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结果可能是无人可用,或只有亲信可用。“用人要疑,疑人可用”才是现代社会的用人观,它通过制度、制衡、监督、控制,避免“好人”经不住诱惑而犯错误,让“坏人”找不到犯错的机会而成为“好人”。“用人不疑”的往往是小老板——他身边只有几个人是“不疑”的,最终无人可用;奉行“疑人可用”的往往是大老板,因为“疑人可用”,所以人才很多。你被称为上司的“左膀右臂”或“少不了的人”,通常意味着由于你过分杰出而掩盖了上司的无能和组织的缺陷。

  二战时期美军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只要听到谁是“少不了的人”,一定会及时将其调离。站在个人角度看,“少不了的人”确实是荣誉;而站在组织角度看,“少不了的人”恰恰反映了组织上存在问题。调离“少不了的人”,就是为了避免个人弥补组织的缺陷,从而强化组织功能。这句经典台词也是个光荣的错误。人才真的很重要,为什么那么多从优秀企业挖来的人才最后一事无成,变成了“废才”?人才固然重要,但人才表演的舞台更重要。没有舞台,人才就不称为人才。微软在中国招聘的员工是人才,难道进入微软之前就不是人才吗?微软的舞台成就了所谓的人才,而不是相反。常见到业绩不断下滑的企业人才济济,快速成长的企业反而人才捉襟见肘。优秀企业之所以有人才,是因为他们有人才培养体制,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管理力量。

  我参加过很多企业的招聘,发现一个普通的营销岗位,却设定了很多限定条件。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他们是按某个最优秀的营销人才的模板设计的。于是,这个岗位成为“不可能岗位”、“坑人的岗位”。彼得。德鲁克提出过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设计原则,“一个职位,如果先后由两人或三人担任都失败了,就能肯定这是个常人无法胜任的职位,必须重新设计。”员工不胜任岗位工作,多数企业的做法是培训员工。但这是很困难的。比较简单的办法是重新设计岗位,让普通人也能胜任。

  比执行力更重要的是企业的管理力、控制力。执行力的初衷是让管理变得简单,执行变得复杂,这不符合现代管理的趋势。真正的趋势是组织流程变得越来越复杂,一线岗位的执行动作日益标准化。近几年与《执行力》同时流行的还有《把信送给加西亚》、《自动自发》、《没有任何借口》。执行力的流行,隐含的基本逻辑是:员工没有执行力,所以业绩上不去。可是道德上像雷锋一样、能力上像上尉“罗文”一样的下属,到哪里去找?

  管理的前提应该是:在道德上把员工想象为“自私自利”的普通人——这是人的本性;在能力上把员工想象为平凡的人——普通岗位留不住高水平的人。在此前提之下,企业要通过有效的管理,让员工的“自私自利”不损害企业和他人的利益,让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央视曾经举办过一个以“创新前沿”为主体的栏目,主持人提出了与创新有关的30个词汇,其中包括背叛、摒弃、超越、改良、颠覆、发现、妥协、模仿、实践、学习、整合、执行、不破不立、成功破坏、与众不同等。与会的100多位企业家、经济学家、职业经理人对他们心仪的词汇进行点击。结果,超越、与众不同、打破框框,分别以60%、40%、40%的点击率成为最受欢迎的词汇。

  这又是一个光荣的错误。如果这就是创新,那么,创新就只能是少数技术人员、经理人和“聪明人”的“专利”,普通人从此绝缘。

  他们说的其实是创造,而不是创新。

  创新为何不可以是模仿(创新性模仿)、整合、改良、妥协、尝试?彼得-德鲁克提出创造性模仿以及创新的源泉和流程,认为创新不是“缪斯的宠儿”,而是从概念、制度和流程角度把创新变成普通人的工作,这样的创新才是最有价值的创新。

  你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产品是什么?我做过无数次小调查,答案不外乎计算机、手机、复印机、航天飞机、互联网……总之,一定是复杂的、高科技的。

  这又是一个光荣的错误。伟大的产品不在于是否是高科技,高科技产品不代表就有大市场,而在于它是否给生活带来福祉。比如,拉链带给人们生活的方便几乎无处不在,它难道不是伟大的产品吗?

  《财富》杂志评选的20世纪最伟大的产品是哪些呢?包括曲别针、拉锁、胸罩、创可贴、尿不湿、粘贴式便条等等,几乎都没有什么科技含量。

  刘春雄:中国的经销商的新环境新机会及新变革

  http://business.sohu.com/20090821/n266139060.shtml

世人总是等着别人来做自己的知己,从没想过要做别人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