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到上海多远:百病生于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12:31

百病生于氣

(2009-04-01 10:01:05)转载 标签:

杂谈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一语,言简意赅,涵盖了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以及对治疗的指导作用。    1  外感邪气或内伤不和之气是疾病发生的原因

  六淫之气、七情之气均可伤害机体,造成机体功能紊乱而发病。气之在天,和则万物荣,不和则灾害起,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协调和顺,寒暑应时,燥湿适宜,风和日丽,则万物生长收藏,人则健康无病。如六气变化异常,发生太过或不及就成为6种侵害人体的邪气(六邪或六淫),使人产生疾病。

  张景岳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致,故百病皆生于气。”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正常思维活动所表现的精神状态。但如果突然、长期或强烈的情志刺激,则使机体气机紊乱,产生内伤七情的病变。

  2  气机紊乱是百病丛生的重要病机

  “百病生于气”,说明无论何种原因致病,均影响机体气的功能活动,使机体脏腑经络之气紊乱,功能失调。

  正常情况下,气机的升降出入是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成,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惟升降有顺,气机畅达,经脉气血才能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机体才能九窍通利,血脉平和,生命不息。无论内伤七情或外感六淫,均可致气机失调,逆而为害,郁闭滞塞,出入不利,久而累血,影响脏腑表里、上下、内外而生诸变,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由于病因不同,所伤脏腑和气机失调的形式各异,可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七情刺激,多引起五脏之气病变,暴怒则肝气疏泄太过,气随血升,可见呕吐或吐血等症;过喜则心神涣散而不藏,发为狂乱或笑不休;悲哀太过则宗气失调,肺气宣肃失常,心肺之气郁结,营卫不通,郁而化热,灼烁津液,耗伤气阴,可见喘、闷、太息、短气诸症;卒恐则伤肾,精气下泄,虚而不足,无济于心肺,孤留于下,精关不固,而见遗、泄等症;卒然惊骇则神失所守,气机逆乱,而出现痴呆或僵仆之症;思虑太过,精神过度集中,久则脾气结滞,运化无力,可见不思饮食、精神倦怠等症。

  六淫之邪所致者各有不同,寒邪侵袭,阳气收引,阻遏不畅,腠理闭塞,卫气不能宣达则恶寒发热,寒凝气滞,则疼痛、畏寒;阳热亢盛,腠理开泄,气随汗越,则见发热、汗出、神疲乏力等症;风为六淫之首,善行数变,来去悍疾,多发病迅速,变化突然,易患风疹、风痹等症;暑邪太过,耗脱正气,可见神昏、喘渴、肢厥等症;湿邪过甚,则气机遏滞,升降失常,可见胸闷、脘痞、呕恶、二便不利等症;燥则气涩,燥气太过,津气不能滑润流行,故见脉搏艰涩不畅、皮肤干燥粗涩等症;火气太过,火则气涌,火热蒸腾,阳气亢极,涌跃冲荡,可见脉洪数,甚则有生风、动血之变。
  3  调理气机为治百病的通用法则

  诸多病因造成机体气机紊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变化,因此治病之法,首先应着眼于调理气机,宣达表里,总约升降。现举张仲景六经之法以示之。张仲景六经之法,实为外感、内伤诸病而设。医理精髓无不在于调理气机,使紊乱之气达到平衡调和。太阳主表,为人体藩篱,邪袭太阳,则太阳经脉气机阻滞,营卫之气不能调和,用麻黄、桂枝诸方发汗祛邪,舒展卫气,调和营卫,以达营卫气机协调,卫外功能正常。邪入少阳,则少阳气机阻滞,疏泄失常,少阳经气怫郁,枢机不利,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畅达气机。邪在阳明,则内热已盛,经证因内热蒸腾,阳气泄越,气机失常,用白虎汤辛凉清解,使热清气和,渴、汗自消;腑证则实热糟粕结于肠中,升降不得,腑气难通,故以承气汤之属泻热通便,荡涤实邪,腑气得通,升降正常。邪入太阴则脾阳虚衰,寒湿不化,气机凝滞,用理中汤之属,散寒除湿,振奋中州,使脾气健运,运化正常,寒湿自散,气机得常。病到少阴,有寒化热化不同,寒化为心肾阳衰,气化推动功能减弱,阴寒阻滞,气机滞塞,故用四逆汤之辈,振阳气而化阴,展气机而强机能;热化为肾水不足,心火独亢,阴阳水火升降失常,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降火,调和上下,交通心肾。病入厥阴,气机失调之象更趋明显,出现四肢厥逆、厥热交替等阴阳气不相顺接和厥热胜复等情况,故用寒热并用之剂,调和阴阳,疏理气机,以平为期。

  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经络的气机失调,可通过外在表现反应出来,如汗之有无、二便之利否、耳目之聪闭等。通过临床不同表现和体征,可了解体内气机的不同变化,再根据气机失调的不同情况,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使经典理论在提高临床疗效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