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豪男装衬衫:距“以人为本”还差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12:28:07
距“以人为本”还差多远?(原创教育论文) 

  

江苏省莫名市奇妙县无名小学 梦里的故事——黄明 

  

新课程理念满天飞,其中“以人为本”唱得又响又远。熏倒了多少教师,无论是在职的还是不在职的。 

然而,当你真正用利眼审视教育现状的时候,当你重新反思中国教育教学的时候,总是有那么一些存在令人堪忧,让人隐隐心痛。 

一、都是“考试惹的祸” 

虽然近些年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一句颇有影响的顺口溜就道出了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抄抄抄,学生的绝招。”如果,老师真的把“考”作为一种检测学生的手段,那学生的“抄”也就是“考”的必然衍生物。更有甚者,是老师也要卷进“抄”的漩涡,特别是地方教育大搞质量抽测的时候,一些教师开始玩起了手段、耍起了花招:或是调动几个考生的座位,方便交流;或用鼓动学生抄袭的暗语,美其名曰“互相帮助”;或是班级里瞒报几名学生,提高均分;或是电话预约监考老师,嘱咐“松”一些;或是得到了抽测质量试卷的信息……总之,为了考试,师生是竭尽全力,目的是赢得自己在领导面前大红大紫的地位,而且还有一笔可观的奖金。 

为了能让几门考试的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能有较高的质量,当地的一些学校中存在又一些可悲的现象:任课表的安排,为了有利于多上几节考试的科目,其他科目少上,甚至不上。笔者所在的一所小学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如此可笑的一幕:某一日升旗仪式,要求学生唱《国歌》,只有高年级的几个班级唱,而且唱得找不着调,接着唱《少年先锋队队歌》,整个学校近1000名学生中,会唱的基本没有……体育课上,六年级的学生竟然不会助跑跳远,不会投掷铅球,不会打排球,不会打乒乓球……诸如此类情况,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领导手中高举着全面发展的大旗,但真正进入一所农村小学的时候,旗帜已经倒下了。面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时,学校不得不从事“片面”发展的行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教育丧失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这可能离笔者的主题有些偏颇,正因为如此,我才要问:这距“以人为本”还差多远? 

二、上课也要设圈套 

上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绝非以考试来论“英雄”,笔者所在的学校上课的目的只有一个——考试。能考出一个好成绩,学校之间的排名就能显示出领导在教育教学上的成绩突出;班级若能考出个好成绩,那老师在领导的眼中、心中就是教育教学能手、红人紫人,各种外出学习活动的机会就多。然而笔者认为“以人为本”,那就更应该多关注弱势教师群体,提升弱势教师群体的能力,整所学校的形象、质量才能提升,从而也能体现学校真正的“以人为本”,各尽其职、各尽其能。否则,一个学校就只能是个别“优秀”教师的学校了。师资力量雄厚了,那到底怎样的上课才是“以人为本”呢?杜威指出:“教育并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 

好一个“无人不违反”,这不也是笔者所在学校的映像吗?在考试的指挥棒下,我们的授课方式还是以讲授式为主,进行知识的灌输,探究式的教学只是徒有虚名而已。哪个孩子成绩不好,很多老师就冷言恶语,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有的为了追求成绩,竟想方设法为难这些学困生,最终导致这些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以致辍学。即便是学生的好成绩,也是在硬逼硬压的方式下取得的。试问:这样的教育教学又距“”以人为本还差多远呢?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真是困难重重,也就无怪乎理论与实践差异之大了。在新型教育时代,每位教师都是以实践者的身份攀越教育高峰,以探索者的身份渡涉教育之水的。 

记得江阴第二实验小学的副校长沈志荣说过:“考高分,是需要花费时间的,上好课,是需要动动脑筋的。”笔者认为,一堂好课不是浮华的表现形式,而是真实地实现师生互动,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主动自我发现与探索知识真理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自己的个性充分张扬,让课堂生命本色彻底回归,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唠家常”的大茶馆。也许有人会说:那样纪律何在?老师的地位、尊严何在?那么请提出这种质疑的老师放宽心。其实学生是很懂事的,尽管自觉性不是很强,这就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有地位、有尊严,那么教师就应该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并且要长此以往,那学生的心中就播下了爱的种苗,随着时间的推移,爱的花朵会散发芬芳,感染自己、感染他人,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这种教育效果比起那暂时取得高分的利益要来的长远吧!老师们,请收起你那僵怒的面孔,面带微笑对待每一位学生;请放下你那狠毒的手中,去温柔地抚摸孩子的头,给他一个关爱的眼神,送他一句温馨的话语,要真正做到“蹲下来,和学生说话。” 

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才的机会,在引导与启发中不要设置条条框框来加以约束,不要在教学中老是设下圈套“引生入瓮”。否则,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将渐渐被教者磨灭掉,个性也就不能凸显了,那教育也必将是一潭死水。试问:我们眼前的教育又距“以人为本”还差多远呢? 

三、生活”与“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然而,当我们的学生真正走入生活,便发觉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笔者曾在《由学生割草想到的》一文中提到:现在的学生什么也不会了……会的只是享乐……常言道:“不会生活,就不会学习,不会学习也不会生活。”真可谓:游戏人生,碌碌无为啊!那又如何做到“生活即教育”呢?陶行知先生也告诉我们:“用生活老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让教育从书本中走向人生,从狭隘的空间走向广阔的世界,从字面到手脑相长,从耳目到身心全顾的。” 

老师们啊,教材只是一个范例,我们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了孩子能自信地走向社会,为了孩子能迅速地适应社会,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多让孩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深入社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真知,才能根深蒂固。 

虽说,我们的教育体制尚不完善,但教师们要利用好现有的教育资源,尽量地“以人为本”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