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办幼儿园一览表:美媒感叹:中国在全球独树一帜,美国没法比 俄罗斯曝:中国令人惊讶,俄没法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6:16:45
对于人类社会面临的无数似乎难以处理的问题,人们不断在热议:什么才是“最佳”统治制度?

    弗朗西斯·福山在最新巨著《政治秩序起源》以及相关论著中指出,中国一党制的显著成功没有解决“坏皇帝”的问题:如果当皇帝变“坏”,你如何让他离开?

    一位新闻评论员甚至断言,尽管中国共产党享有广泛的民意支持,中国体制的致命伤是一旦共产党失去人民的支持,没有办法促其放弃权力。

    但这是一个伪命题。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今天,民族国家已经更替了帝国和王国。在这个比喻中,水依然是人民,但舟不再仅仅是帝王和他的王朝,而是组成现代民族国家的更庞大、更复杂的政体。

    与美国的选举民主制一样,中国的一党制是载入宪法的。如独立民意调查一贯所显示的,中国人民对共产党领导压倒性和持续性的支持是以中国一党制政治组织结构为背景的,因此只能被解读为对这一基础政治体制的支持。

    有些人提出在共产党失去民众支持的假设情况下它应该下台,并认为只有确保这一点人民对党目前的支持才是合理的。按照这一观点的逻辑,那么在目前美国的选举制失去人民支持的假设情况下,美国必须取消选举,废除人权法案,建立独裁或其他形式的政体。

    这显然是荒谬的。统治者可能和平地被继承或更替,但政治体制本身无法顷刻更迭。几乎无一例外地,政治体制的迅速变化只有通过革命才会实现。

    很多人指出,西方民主政权更优越是因为选举产生的政党交替令政府拥有足够的灵活性,制定不同的政策来适应变化的时代,从而更好地反映人民的意愿。相反,中国的一党制是僵硬的,共产党对权力的垄断将其与人民分离。

    只要稍稍思考就能证明这种说法有多荒谬。自从1949年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在同一个政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的政策和政治环境变化之大有目共睹。从土地改革到文化大革命再到市场改革以及“三个代表”,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内政治简直翻天覆地。

    在外交政策上,中国20世纪 50年代曾是苏联的密切同盟, 70、80年代与美国建立事实上的联盟关系。今天,中国在日益多极的世界里寻求一条独立路线,在全球独树一帜。

    60年的历程中有过错误也有相应的路线修正,中国从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家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事实证明一党制拥有卓越的适应变化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另一方面,全球选举制政权的记录显示,党派通过选举轮换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灵活度或自我修正。

    在美国,选举可能选出了新的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但他们似乎没有为应对美国的长期挑战做很多事。

    在欧洲,没有任何选举提供解决这些国家最大麻烦所需的最低限度修正。在首相一年一换的日本,选举和党派更替未能将该国带出20年的停滞期。

    在这个全球政治更替的季节,在中国、西方、日本和阿拉伯世界,水是载舟还是覆舟?水真正希望载哪种舟?少一点意识形态的偏见,多一点诚实的思考,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简单事实:选举轮换制不一定产生灵活性或合法性:一党统治不意味着僵化或缺少民众支持。
 

许多俄罗斯人在思考国家走向光明未来的道路时,认为中国可以成为我们的楷模,中国令人惊讶的经济腾飞和陷入僵局的俄罗斯改革形成鲜明对照。

然而,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旁人看到的那样一帆风顺。经济腾飞以来,中国的现代化隐含着许多重大矛盾,这不仅对继续实行现代化,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构成威胁。这指的是,社会分化加剧,千百万人依然生活贫困;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水平差距拉大;环境恶化;包括水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匮乏。还有,腐败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可是,我们还是有可以向中国学习的东西。在中国经济机制的许多具体层面中可以找到许多有益的东西:投资环境、国家和企业界的关系等等。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一些虽然在经济领域之外,但确保了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强大而专业的国家政权,它可以控制和引导企业界的活动为社会服务,使民众支持改革。中国领导人善于构建真正具有这些优势的发展模式。现代化不仅吸引了国内的资源,也吸引了国外的各种资源,包括海外华人的投资和经营实力,以及台湾丰富的经济改革经验。

许多专家理由充分地认为,目前的俄罗斯政权在现代化方面效率低下。现代化需要创造性力量。中国式的专制政权可以成为这种力量的载体,执掌这个政权的是有国家思维的政治家。而民主政权要考虑一系列制约和平衡,还有公民社会和自由媒体。

第二个因素是,执政当局十分迫切地希望实行现代化。这同样需要两个条件,这两个条件中国都具备,而目前俄罗斯不具备。其中一个是,在国家重要利益问题上面临切切实实的挑战。促使中国领导人实行现代化的是他们的重大使命:必须确保每年还在大量增加的人口实现就业;许多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严重短缺;不断出现的经济问题等。

而俄罗斯不存在资源方面的挑战:生态问题不像中国那么尖锐;人口急剧减少也不像中国人口饱和对经济有那么大的影响,反而要通过外来移民来弥补人口不足;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储量丰富,所以俄罗斯并不急着实行现代化。

决策人物决定进行改革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命运与整个国家的命运密不可分。这种思想激发了当权者对国家前途的责任感,迫使他们采取实际行动应对挑战。而在俄罗斯,精英们在国外为自己建立的“储备”淡化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

中国官员中饱私囊的现象至少现阶段不像俄罗斯那么严重。在中国,腐败和权钱交易已经或者正在出现,这些现象或许会妨碍现代化,但不会制止现代化。

第三和第四个因素则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的任务。第三个因素是,提高人民的福利,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一靠增加居民收入,二靠改善社会福利。俄罗斯自认为社会型国家,觉得在这方面没什么。但是,仅在平均预期寿命方面,2010年中国就已经超过俄罗斯4.5年。

第四个因素是,中国领导人把改革目标确定为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争夺新的空间。因此,他们认为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是提高科学教育水平以及创新发展,不惜在这方面投入重金。俄罗斯在科技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方面并不畏首畏尾,但是缺乏必要的科技、经济和社会条件,因此无法推动发展国家的知识潜能。

如此看来,强大的国家政权,实行根本性改革的政治意志,以及特别重视人民福祉和发展科教,是实现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对俄罗斯来说,这就是中国的重要经验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