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胜浦街道官网:剃头旧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0:27:40
        很早以前,乡间的剃发店是移动的。

   剃头师傅提着小木箱子,在村子之间行走。剃头所有的家当就装在那个木箱子里了。带了徒弟的,木箱子就自然在徒弟手里提着,做师傅的就可以在乡间的田野上散手散脚地走。

   村里人说起剃头,都说是件挺享受的事情:夏天凉水,冬天热水;晴天不晒,雨天不淋;还可以提人家的耳朵,摸人家的头,不管多大的官,也得在你面前低头,多神气。但是说法归说法,到底还是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门手艺,在我们家乡有一句俗话,叫“剃头抬轿没有好料”。人们从小时候起,就接受了这种观念。所以那时的剃头师傅很难找到徒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是很值得庆幸的。

    对剃头手艺的偏见,并非丝毫没有理由。除了剃头的师傅,其他的手艺人上门很受人尊敬。好烟好酒好吃好喝小心地招待着,师傅前师傅后地客气着。无非是希望那些师傅能够把自己家的活计干的好用一些,或者好看一些,或者结实一些,反正,总能得点好处。但是,剃头就不同了,即使是没有剃好,那也没有关系;更何况没剃好是给师傅自己丢丑,所以不用那样小心伺候着。再说,一个师傅在一个上午可以剃完一个村子的男子甚至包括孩子的头发。剃完头之后,往往就到了吃饭的时候,那时候,外面没有小卖部,而且人一般都很穷,除了逢时过节的,根本不乱留人家吃饭。对于全村的公用师傅,谁也不会主动开口留请吃饭。

   于是,清早师傅到了一户人家,便对那家的主人说,今天在你家吃早饭。一般是轮流来的,人们也就答应了。后来师傅就形成了自己的习惯,清早到了谁家,把东西放在那里,就在那里吃饭,心照不宣。

    如果没有徒弟,这些事情都是师傅自己落实的,有了徒弟之后,自然就是徒弟的事情了。有的女主人很吝啬,家里孩子多,本来就比较困难,就会说,我们家的粮食很紧张,一天都吃粥。于是师徒也只好跟着吃粥,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已经足够让年轻敏感的徒弟难受一阵子了。

   徒弟学成之后,师傅就得分一些户头给他去做,至于徒弟的范围是越来越大还是慢慢地缩小,那就不再是师傅所能关注的事情了。剃头师傅也有他们的行规,一个村子的师傅往往是一个人,大年初一,师傅们会上门,到他们剃头的村子里,给一些年长者免费掏掏耳朵,修修面,表面上是走动一下,其实是把这一年的生意定下来,所以过年的时候,剃头的师傅是比较忙的,大年初一还要看人家的脸色行事。人们看不起,自然也有些道理。

   给我们村剃头的是一个老人,不知道他的具体的岁数,只是觉得他很老,这个老的形象便也原封不动地存在着,很多年之后我再次见到他时,觉得他还是那副老样子。他来我们村剃头的时候,总是在一个月的具体的几号,大致是晴天,定好了派饭,便在我们村中间的一块空地上放好了一把椅子,然后就让村里男人轮流着剃。说来也怪,当他来到我们村的时候,其他的小商小贩也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我们村,在那片空地上摆放开了。好像他们之间有什么约定交流一样。

  货郎担的打着小鼓,换薯片的吹着横笛,村里人纷纷往那里跑。男人们很神气地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非常享受的样子。剃头师傅一把剃剪,卡扎卡扎地剪着,头发纷纷坠地。妇女们围着货郎担在挑选着,孩子们则围着那个挑着薯片的小贩,羡慕不已,纷纷把平日里收集起来的破塑料拿来,多多少少的换一点。大人剃完了,轮到小孩,小孩子剪起来很方便,头顶平平的,额前稍微向前伸一点,像一个土篼底板。等到男人们小孩子都剪完了之后,一些妇女就上来了,说,师傅帮个忙,剪一下,于是师傅便给她们剪了。给她们剪头是不收钱的,仿佛是赠送的零头。

    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吃饭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但是,年轻人还是不大愿意学剃头。人们开始有些担心剃头的不便,这种担心还没有完全产生,外面的剃发店多了起来,而且大多是妙龄女郎。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是难以适应,一个男人的头,让一个大姑娘的手在头上摸来摸去,不习惯;而到了现在,有一种相反的现象,如果剃发的不是大姑娘,可能生意倒不是很好。于是,在一些人的眼里,剃发的地方也似乎带着一种其他色彩,当然这个时候,剃发店也早已更新换代,不再叫做剃发店了,美容美发的各种各样的名字到处都是,而且一家比一家华丽,一家比一家朦胧。

   但也有一些老人办的理发店,设备简单,一把转椅,手动的剪子,半空中吊着一个灯泡,地上堆满了头发,还别说,这样的剃发店生意往往还特别的好。当然,去那里的,大多是中老年顾客,或者是学生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