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到芜湖的汽车票价:留隍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6:51:59
        客家乡镇的墟日与留隍的“二五八”墟
        在客家民间的口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墟日到了,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墟场高声叫卖;需要购物的村民们早已把袋里的钱捏湿了,蹩足了讨价还价劲头往墟场赶,这是叫“赴墟”。买卖双方完全了交易,带着胜利果实回家离开墟场,叫“散墟”。墟日的第二天叫“墟背日”,是最没有生意做的日子,一般墟里商贩都在这个时候进城采购或补货,为下墟的好生意做准备。

  各乡镇的墟日有不同的日子,一般是分为“一四七”墟、“二五八”墟、“三六九”墟,两个相邻的墟镇,它们的墟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这样就能让卖买双方都有较会的交易机会。各墟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如新陂墟的“鸡哩行”有“鸡里好卖墟墟来”的民谚;岗背墟的“石灰行”远近闻名,连江西省都有客户。一般把人流量大、交易量多、散墟晚的墟,叫老虎墟,反之叫帕哩(一种身体很小,游得很快的鱼)墟。

  “墟日”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商品的内容分类,如粮食方面的有:“米行”;牲畜类的“鸡哩行”、“猪哩行”;服装类的“布行”等。一般墟日最热闹的要数另类的小商贩,如卖老鼠药、卖蛇药、卖跌打药的,还有算命的。他们或编成顺口溜高声叫卖,诸如:“老鼠药,家家用得着,一家买到了,十家都安乐:上夜吱吱叫,下夜硬翘翘。。。唔吃就灌,唔死就摔。。。”之类,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卖跌打丸的则早早就把砖头摆在摊位上要给各位表演单掌开砖,功夫带解了又系,劲运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见他开打;算命的故作神秘,摆开了八卦生辰,要给你指击一条富贵之路。关于他们的圈子有个很酷的说法,这就是金庸笔下常常出现的“江湖”,只是江湖少见侠客而已。客家人通常也把这些人叫做走“江湖的”。

猪麻髻石洞

        旧志称作“朱麻屺石洞”,在大坪村猪麻髻山腰上。民国《丰顺县志?胜迹》载:
        朱麻屺石洞,一称三十六灶,在东留乡朱麻屺山腰石洞。深十丈许,洞外斜坦,富水泉,周遭悬崖峭壁,仅东南一路可通。明季李隆武殉国,瑛南公冯玉成、冯亚六等据险集兵,编分三十六灶,谋匡复。遗迹犹存。
        南明唐王朱聿键,受郑鸿逵等拥立于福州,因郑芝龙降清,逃到汀州被俘,死于福州。武南公冯玉成、冯亚六等来到猪麻髻石洞扎寨,凭借险要的地势,招兵买马,把军队编成36灶,图谋反清复明。今仍保留遗迹。

留隍农家三件宝——磨、砻、臼

        过去,留隍农村家庭一户或几户自置或合置有磨、砻、臼。因为这3件加工工具跟农民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合起来的功能相当于现在的一家小型碾米加工厂,故美称为农家之“三宝”。但对现在青年人来说,却成为稀奇的“古物”了。
        磨,是把粮食弄碎的工具,如磨麦粉、磨豆浆、磨米浆等。磨由两个石头制成的圆形的“磨盘”合成,下面用木制“磨架”支撑起来。磨盘规格不等,大的直径约为0.45米,厚度0.15米;小的直径约0.4米,厚度0.10米。上下磨盘交合面凿成许多浅糟,上磨盘顶面有一个直径为0.05米的小“圆孔”,高度侧边还安装有一条短“磨手”。下磨盘正中凿成边长约为0.04米的小正方形,深度0.02米的凹形,配上一块用上等木材做成规格相同的“磨心”,上端突出凸形,与上磨盘吻合。上磨盘是围着磨心转动的,而下磨盘被磨架牢牢固定着。要推动磨盘旋转,还必须配上一条长约2米,钩长0.4米的“砻背钩”,砻背钩构成丁字形,套在磨手上,操作时用力推行即可。要加工时,将谷物倒进圆孔,用砻背钩逆时针方向推动上磨盘,谷物通过槽与槽之间的磨合作用,便成了粉末或浆液流入“磨糟”。如果是加工浆液时,必须先把谷物(如米、豆等)浸透再磨。
        砻,是去掉稻壳的工具,是用竹篾制成上、下两个框架,形状略像磨,其结构、原理跟石磨差不多。不同的是砻通过齿与齿之间相互的作用,夹在中间的稻谷就会磨出谷壳和糙米,溜入砻斗的缺口下,装在预先放好的大箩筐内。“齿”长约0.2米,宽0.05米,是由一种名叫“苦肚树”(又叫“山猪坜”)的上等木材做成的,为使齿不易磨损,坚硬耐用,所以它的制作十分精细,先把做成片的齿经过烈日晒干后,抹上猪油,再放进热锅里炒,约10多分钟,最后把它们镶进用无数竹条围起来的黄泥里。使用砻时,只要人们一圈又一圈地不断推拉,稻谷自然就“脱胎换骨”了。磨、砻不用时,放于屋角,用时搬出;或者有的院落小厅作磨、砻间。
        “臼”,即碓,为本地俗称,是舂成白米的器具。碓由臼、臼嘴和“踏对”组成。“臼”用石块制成,周边约1米,中部凹下,样子像盆子。“臼嘴”用金属铸成的圆柱体,牢牢套住在一节短木桩上。“踏对”,即脚踏板,因可供两个人一起使用,但每个人只能用一只脚踏板,故成对,因而村民为它起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名称。臼一般是多家人合用,固定置于檐下或院旁瓦屋里,这个地方村民称它为“踏对脚”。不论是“踏对”还是“踏对脚”,这个怪名称外地人是难于理解的,为万江人所专用。“踏对”类似翘翘板,与短木桩组成十字形。舂米时,先将糙米放进臼里,用脚一上一下奋力踏板,随着踏板上下启动,糙米在臼嘴与臼中间渐渐被粉碎,就慢慢变白起来。        旧时农家“三宝”,看起来各自独立,但实际是连锁作业。要想吃一顿香喷喷的白米饭,首先将谷子放在砻里碾去谷壳,然后经过“风柜”(风车),用于摇动风柜把手,利用风柜的风力,吹去谷壳,再筛一筛,便是“错米”(糙米)了;接着,把错米放进臼里舂去米皮,但这时的白米和米糠还在一起;再用“米箩”把混在米里的糠筛出去;最后用“播箕”筛米,把小粒的碎米(小米)筛出,便成了干净的白米,可以用来做饭或煮粥吃了。如果想吃万江美食粿品,必须先把白米用清水浸湿,再放在臼里舂碎,然后用“筛斗”(筛子)筛,就成米米志;米米志越细腻越好,炊甜粿的米米志要筛两遍以上。如果要炊的是盐水馃、菜头馃,那么,就另请磨代劳了。
        每逢时年八节,村妇们天未亮就起床,都争先恐后地前往“脚对脚”舂米米志,有的人一直等到晚上才轮到,便点起煤油灯操作着。一天到晚,宁静的小山村不停地响起了有节奏的清脆声音,像奏起悦耳动人的乐曲。可是,乐曲背后却隐藏着村民们的酸甜苦辣之歌。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昔日万江农村把稻谷变成雪白大米的复杂过程,印证了古人所说的这个深刻道理。
        民国时期,留隍圩镇开始有人用机械碾米,俗称“火砻”。建国后,碾米机械逐渐普及城乡,代替了以前笨重的古老工具。自此,美称为农家“三宝”的加工工具已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们都在老一辈万江人的缅怀之中,因为它们记录了先辈的沧桑历史。本文来源:留隍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