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山汽车上牌流程:柏杨谈酱缸文化:中国人为何对国人不善 对外国人很亲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13:47:44

何谓酱缸文化?

我知道许多来台湾研习中国文化或专程来作学术研究的外国留学生,常常会以您的作品作为他们的论文报告对象,“酱缸文化”自然是论文里的第一号大目标。而我一些年纪较轻、喜欢看书的朋友,也经常在见到我时,会很热烈、兴致勃勃地问我,晓不晓柏杨讲的“三作牌”“酱缸”是什么意思?往往一面回答他们的问题,却一面偷偷地想:一般人描述里的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物庶民丰,充满人情味的国家。

中国文化也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化之一,在哪都无所诟病,为什么柏杨却有这么出乎意料、令人惊奇的认为呢?难道他观察到了什么?

悬疑呀始终是悬疑,直到今天终于有机会可以知道答案了。

您一直认为中国文化是酱缸文化,为什么?

中国人在酱缸酱太久了,没有一点应变能力,且僵得刺猬一样。记得我一个美国朋友,有一次在中国大陆跟他太太到北京市场里买东西,两个手上都拿了一大包东西,他们的小孩不小心跌倒,但他们没有办法扶他们的小孩,他说:“这时候中国人围起来看,却没有一个人过来帮我扶孩子。”他要我给他分析是什么原因。

当时,我回答是中国人没有一种应变的能力,中国人有一种恐怕感,所以事情一发生之后,只会呆在那儿,明知道应该扶,可是不敢。为什么不敢?因为大家都没有扶。还有一件事情是我太太张香华亲身的体验。小时候,她的继母心中充满了恨与猜忌,常虐待她。后来,香华结婚生子,她的父亲希望香华把孩子交给他照顾,香华不肯,她父亲就问她什么原因,香华说她不愿意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猜忌和愤恨的环境下成长,并举出了小时候受继母虐待的事。

她父亲的反应是:“唉呀,这件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你还记得?事情过去就过去了。”香华的父亲只是责备她“记恨”,却没有想到这个幼年的创伤是多么严重。这两个例子就是我们酱缸文化的一种特质。两个人在一块儿看起来都是一个样子,实际他们内心的思想观念的不同,我们看不出来。什么地方可分出来?看他对事情的反应,文化背景不同,对事情的反应也就不同。前几年香华的脊椎不舒服,她特别做了一个靠背,到哪她都带着这个靠背,那时,我们到美国去,在美国各地的飞机场或机舱里面,只要香华走过,他们都会马上站起来说:“我是不是可以帮助你?是不是可以让你坐到我这里比较舒服?我愿意跟你换个位子。”这让我感觉人生蛮温暖。只有我们的酱缸文化,人与人像长了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