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交警美女是谁:沈阳张氏帅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27:56








 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朝阳街少帅府巷48号,是原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千古功臣张学良父子的官邸和旧居。又称“大帅府”、“少帅府”。始建于1914年(民国三年),1933年建成。全部面积达三万六千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占二万七千平方米。分为东、中、西三座院落,以及部分院外建筑。内有仪门、会客厅、书房、花园、大青楼、小青楼、赵四小姐楼、胡仙堂、边业银行等建筑。
  大青楼是帅府中心,它是一座三层罗马式青砖洋楼,内有供少帅起居、会客、办公之地,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常荫槐(史称杨常事件)的老虎厅,即在大青楼一楼。帅府其它建筑也各具特色和历史内涵。仅就其建筑风格言,即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壁式、北欧式、东洋式等等;从雕刻艺术言,又有各种砖雕、石雕、木雕以及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堪称是汇集近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是研究建筑工艺难得的实例。由于该处曾是本世纪初左右东三省政局的枢纽,这里的许多决策、许多重大事件均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从而使它声名远播,四海皆知。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保护张氏帅府这座重要历史遗址,1985年将其列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公布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拨出巨款将其修复。1988年12月“张学良旧居陈列馆”在此成立,为向世人展示其丰富的历史内涵,陆续举办了“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览”、“帅府文物展览”、“帅府复原陈列展览”以及为张学良将军八十八岁寿辰、九十岁寿辰举办的祝寿书画展等等多种形式的陈列。目前已接纳海内外观众数百万,成为海内外著名的观光胜地。





杨常事件
  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后,时隔7个月零6天.即l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张氏帅府老虎厅处死杨宇霆、常荫槐。它既是张氏帅府中的大事。也是震动中国时局的一个重大事件。
  杨常其人
  杨宇霆字邻葛,辽宁法库人,卒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第八期。初任奉天兵工厂副官,之后职务虽有变动,但“总参议”、兵工厂督办两职始终未变.东北三省军政人士均称其为“杨督办”。
  杨督办自视甚高,择字邻葛,自诩才华出众与诸葛亮相似。其为人确是干练,张作霖对其宠信并非一般.言听计从,甚至将个人名章交其掌管。常荫槐字翰襄,吉林省梨树县人,卒业于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一直在黑龙江省任事,曾任许兰洲的参谋长.1925年任军警执法处处长,后兼任京奉铁路局局长。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常被指派往来总部办理事务,经常和杨宇霆打交道,过往密切。






张学良与杨、常之间的矛盾
  张学良将军与杨、常间的矛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杨字霆从第一次直奉战争至奉军第三次进关参战,他一直处在奉军核心地位,是左右东北军政的总参议,甚至和张作织一块起事的元老,诸如张作相、吴俊升等都没看到眼中。何况小字辈的张学良。杨宇霆目中无人,埋下了张、杨矛盾的根苗。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军失败告终。张作霖总结失败原因,决心整顿李军。进设陆军整理处,以孙烈臣为统监,姜登选、韩麟春为副监,张学良为参谋长。同时决定以张学良的陆军第二旅和郭松龄的陆军第六旅为试点。奉军经过这次整顿后.以正规军校的毕业生代替了行伍出身的下级军官。整军过程中,逐渐形成以郭松龄为首的“陆大派”(代表陆军大学和保定军官学校、东北陆军讲武堂出身的中下级军官)。因此郭松龄是张学良将军的左右手,所以陆大派得到张学良将军的善视.另一派足以杨宇霆为首的日本“士官派”,这一派人数虽然较少,但是居上层幕僚军官较多,能量甚大,有参与决策的机会。两派平时尚可相安无事,一遇到麻烦,双方矛盾却尖锐地显露出来。这种矛盾突出表现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取得胜利后,奉军论功行赏不均.造成后来郭松龄在滦县通电反奉的原因之一。原来这一仗,是以姜登选为首、韩麟春为副的第一军和以张学良为首、郭松龄为副的第三军组成联军对直作战.第三军主攻直军据守的山海关主力,攻守之战异常艰苦激烈;姜、韩的第一军在山海关侧翼九门口另辟战场,而其参战部队又是从第三军临时调拨的部分军队,形成两个战场均有第三军将士参战,奉军取得胜利,实质是郭松龄出力最多。战后,第二军李景林被委任为直隶军务督办.第四军的张宗昌为山东军务督办,杨宇霆、姜登选分别任江苏、安徽两省的军务督办。张学良、郭松龄竞置于功劳薄外,张学良是者帅的亲儿子,到无可厚非,郭松龄不晋一职不加一级,显而易见秉事不公。郭松龄反奉以失败告终,但是张学良将军所率第三军的武器装备损失、军队士气受挫。加之郭松龄被杨宇霆进谗言遇害.张学良将军和杨宇霆之间的鸿沟无疑加深了。






 奉系张宗吕叛变,杨宇霆起到了支持作用。张宗昌在滦州被国民革命军击溃后,即率残军要退到关外。对此,奉方一致反对,因为东北情势需要休养生息.而且正在酝酿易帜,加上张宗昌平素所为,奉方多不满意,因此决定拒绝张宗昌出关。张学良乃派杨宇霆率兵去迎击张宗昌。杨出兵前曾问及张学良:“如果捉了张宗昌怎么办7”杨的意思如捉了张押回来,你张学良把他放了做人情,岂不陷我于不义之地.因此要问个明白。张学良和张宗昌曾磕过头,拜过把子,杨这一问,张很难作答。当时袁金铠在旁.极力主张“杀”。杨乃问张是不是照袁金铠的意思办,张点头答应。杨宇霆出兵后果然活捉了张宗昌。因为张宗昌没有想到奉方会真的打他,张被俘后,杨对张说,“汉卿叫我杀你,你赶快跑吧!关外不是你的庇护所了。”张宗吕听了大为恚愤,逃至大连写了一封长信痛骂张学良,张学良接到张宗昌的信,才发现杨宇霆故意挑拨的阴谋。
  杨宇霆老谋深算,在军政两界安插心腹,扩充自己在奉系的势力。在王永江代理奉天省长期间,省内官吏任免,杨无从下手,为此杨宇霆挤走王永江,为自己扩充权利,扫清道路。王去任后,刘尚清、莫德惠继任省长期间,杨挟威势.不失时机地大量安插党羽。凡牵天省内各县县长、税捐局长、警察署长,有缺即补。尔后,又向吉林、黑龙江两省渗透,如法炮制,东三省政治、人事大权几乎全部落入杨宇霆手中。杨宇霆随后又在军权上打主意,想在奉军中安插士宫派军官,置心腹于东北军内。吴俊升、张作相是张作霖创家起业的伙伴,他无法渗透。素有东北军精锐著称的第三、四方面军,为张学良和韩麟春所统率,杨企图安插军官也不可能。于是杨宇霆采取迂回战术,他引用日本士官同学于珍,建立预备军,大量储备日本土官派的青年军官,又用盖有张作霖图章的命令.通知各军:凡军官出缺,一律不得擢升填补,必须由预备军中调入补充。此举被郭松龄识破,密告张学良将军,竭力阻止。杨自然衔恨郭松龄,欲除之而后快。杨宇霆抓军校之心不死,一方面鼓吹张作霖第三次进关参战;另一方面起韩麟春1927年回奉天,突然患中风病,短期不能痊愈之机,取代韩出任三、四军团首脑。杨有了军校,更加骄纵益甚。杨赴任军团长,从奉天登车出发.携带“张神仙”、“马神仙”等四名占卜术士,向关内进发。杨凡有举动都经术土占卜,选吉日良辰.然后才行动。张学良对其迷信举动曾有过婉言规劝,杨仍陋习不改。张学良轻其为人,而杨宇霆也不把张学良放在眼中,两人间的芥蒂越结越深。 张作霖死后矛盾日趋激化。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炸死后,为稳住东北大局,张学良一切行事,都慎重进行。但是执掌东北军政大权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东北向何处去”?经过分析,唯一可选择的路,那就是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合作。国家统一,安定百姓生活又是张学良的信念。当时蒋介石以孙中山先生的合法继承人自居,又据有较大实力,蒋为促使东北易帜,曾不断派人到东北。向何处去的大政方针既定,首先要稳定内部人心,他把武将中的父执前辈诸如冯玉麟、张景惠、张作相均作了妥善安排;同时,裁撤各军军部.原任军长均改任军事参议宫并晋升上将,给予优厚待遇;文官中的名流耆宿如袁金铠、王树翰、刘尚清、莫德惠、刘哲、翟文选等.均安排列东北最高行政机构的东北政务委员会任委员.可调各得其所。常荫槐就其资历而言,不能与上述昭穆并列,但有杨宇霆的提携和大力推荐,乃任黑龙江省省长。使张学良将军最费心思而又最难安置的是杨宇霆。张回奉天后,为了能顺利接管乃父政权.曾想与杨摒弃前嫌,这种势态亦在情理之中。张想安排扬任黑龙江省军务督办。据王树常说:“张曾就此事征求过我的意见,并嘱咐我从旁多作工作。结果遭到杨的拒绝。又请王劝其出国到欧美考察,依然道到杨的拒绝。
  张学良将军接替父任,对杨既不能命令,杨对张也不受命。这种尴尬局面东北要人有目共睹。此时,杨只在小河沿杨氏府即接待八方官僚政客,大有“今日天下舍我其谁”的局面。张、杨之间已呈剑拔驾张之势。






杨对军权始终没能如愿。但在人事、交通等方面,均获不同程度的伸展。为了向警界渗透,他以哈尔滨中东铁路地亩局局长出缺为由,向张学良推荐,并经张同意,调张的嫡系警务处长高纪毅去继任。高的空缺杨用其兴有章接替。高去哈到职仅有两个星期,突然接到张学良的电报,命高见电后立即返奉。见面张嘱高仍任警务处职务。当时,奉系新老派人士对张学良.一如老帅在世一样,几乎全无二心。杨宇霆对张作相等老派,基本不放在心上,唯独对围在张学良将军左右的新派,如鲁穆廷、张振鹭、荆有岩和高纪毅等人,视为眼中订、肉中刺,想方设法要逐一敲掉。高的调动职务一幕,就属于杨宇霆既要“清君侧”,又要在张周围安插亲信。此后人事安排问题,双方都分外敏感。
  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对张学良将军以父执辈自居,视张为后辈,年轻经验不足。遇事自作主张.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汇报,甚至对张提出的不同意见,也不予理睬。军长以上的军事参议官参加参议官会议时,每次会议虽然由张学良主持,但是他此刻吸毒嗜好已深,中途就退场上楼去吸毒过瘾,会议委托杨宇霆主持。当张学良从楼上再下来,问及会议情况及研究结果时,杨宇霆则说:“你不知道,你不要管,我们会作决定。”在大庭广众之下.目无长官,置张学良于尴尬境地。
  在张学良酝酿东北易帜过程中,杨宇霆持反对态度。就是在易帜典礼那天,留影纪念的环节上,大家都参加照相,杨宇霆拒不参加集体留影,一甩袖子,杨长而去,既表达他反对易帜,又给张学良一个难堪,这样张对杨的不满已经发展到言谈形色之间。





杨宇霆在1929年1月6日为其父贺寿。杨的同乡密友李友兰,深知杨的为人和张、杨之间的过节。此举必定招惹议论,恐对杨不利,背地劝杨为老太爷祝寿到老家法库县办.李自荐愿为其操办一切。杨不听,坚持在串天办。寿庆之日,地处小河沿的杨公馆张灯结彩,盛况空前。蒋介石、阎锡山、白祟禧等郎派各省的实力派人物代表纷纷前来祝贺,对杨颂扬备至。当张学良偕夫人于凤至来杨府祝贺时,方步入客厅,听差喊:“司令到!”厅内闲唠者、搓麻将者,仅半起半坐略一欠身,表示欢迎,张旋即加入牌局,不久,又喊:“杨督办到!”全体肃然起立,相互对比,差距十分明显。杨在请客中周旋以及对张学良的迎送,均以普通贺客一样。尤其是观赏戏曲节目时,张氏夫妇亦杂坐诸宾客中间,戏文没终场,张即离座而去。
  一次,杨、常两人同见张学良,谈及扩充奉天兵工厂一事,张表示财政拮据,不能再扩充。即或扩充,财源从何而来?杨不假思索地表示,铁路可以调拨若干。张转过身问常,常当即首肯。此情此景令张学良联想起不久前,向常要求铁路筹拨款项,以补军费不足之事,曾遭到常的拒绝。
  杨宇霆对各部请领武器弹药控制极严,有时借故拒拨。可是,常荫槐在黑龙江省新成立的几团山林警备队所需武器辎重,却不推不拖,如数发放。常在这里招兵买马,扩充军力,并对万福麟予以刁难,因为常是黑龙江省省长,万是黑省督军.军队应由万管,常有军队已不正常,万多次找张学良哭诉被常所欺之事。鉴于杨、常不择手段地扩充自己实力,杨、常阻挠张学良与国民党合作,有识之士对东北局势变化均有猜测。







处死杨、常经过
  1929年1月10日下午,杨宇霆、常荫槐晋见张学良,提出要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拟任常为督办。理由是中东铁路自恃中苏合办,不愿接受东北交通委员会的指挥。如果成立铁路督办公署,就可以使铁路就范。张表示此事涉外应慎重从事。杨宇霆同以往一样,不容分说,拿出早就写好的便条,要张立刻签字。张推说已到晚饭时间,容饭后再议。并挽留杨、常一道用饭。杨表示临来已经告诉家里回去吃饭,饭后再来。于是杨、常辞去。
  杨宇霆刚走,张学良立刻用电话紧急召高纪毅进府。高到帅府正好下午五点半,马上被召到内室见张学良。张沉静地对高纪毅说:“杨宇霆,常萌槐二人欺我太甚,他们想尽办法阻挠全国统一。今天又来强迫我成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并要让常荫愧为公署督办,说是能统管中东铁路。事关同苏联的外交问题,要办也要请示南京政府的意见。但他们要我立即签字发表。太不像话了,现在他们正回去吃饭,少许便回来。我命令:‘立刻将他二人处死,你率领卫土执行好了’。”高问在何处行刑,张说:“在老虎厅。”张又嘱咐说:“要小心.他们二人都带有手枪。”高立即配备六名卫士由高和侍卫副官谭海率领;另由刘多荃担任帅府内外的警卫任务,只许人进来,不许人出去。
  晚八时许,杨、常二人再次来帅府在者虎厅等候,此时高纪毅、谭海带领卫士持枪闯入老虎厅。进厅后,面对杨、常宣布:“奉长官命令,你们两人阻挠国家统一,着即将二位处死,即刻执行。”杨、常闻言,顿时木然,脸色苍白,一句话也没说出来,当即由六名卫士分两组执行。杨、常二人分别被两名卫士按住,一名卫士开枪,结果了性命,当夜陈尸老虎厅。
  张学良指示处理善后步骤,一方面用长途电话指示驻天津代表胡若愚,让他立刻向蒋介石报告处死杨、常的原因;另一方面以文字写出军法会审形式布告,罪名是 “妨碍统一,阻挠新政”,检查官由高纪毅署名。1月1日清晨,张学良召集张作相、翟文选、王树翰、臧式毅、郑谦、孙传芳等东北保安委员会成员进府,宣布此事经过。与会者初闻,皆惊楞不止,面面相觑。张学良当场指派郑谦在另室起草电报,正式报告南京,并昭示东北百姓。郑谦是跟随杨宇霆多年的亲信,提笔落不下,只是摇头沉吟,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过了片刻,他将笔放下,起身要走.高纪毅警告他;“从现在起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能离开。”他只得重新坐下,本然不动。最后,还是改由刘鸣九执笔,拟好电稿。这时方将杨、常两人尸体用地毯包裹拾出,装车送往小南关的姜公祠装棺,由家人和亲友吊祭。
  杨、常两人吃饭后二次进帅府,家里人直到下半夜仍不见归来,心中没底,要求术士张神仙用法术探听杨的行止。张神仙作了法术后,告诉杨家人说,已派天兵天将到张府看过,杨督办正在帅府打麻将,可能要打个通宵。杨家人都深信不疑,直至翌日陈尸姜公祠,始明真象.这就是后来不明真相的人们以讹传讹,“张学良借邀请杨、常进府打麻将而处死杨、常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