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会议室桌子尺寸:威震敌胆“谢团长”与刘少奇的战火情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37:35

她从16岁起就在中共高层领导身边工作,她是参加中央红军长征的30位女性的幸存者,她是抗日烽火中威震敌胆的“谢团长”,她是新中国第一代法学教育家,她还曾是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夫人。这位尚健在的传奇女性的名字叫谢飞。虽然她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磨难,但她无怨无悔,信念不改;更难以忘怀长征路上与刘少奇的初识,陕北窑洞里的缔结良缘,出入白区患难与共的峥嵘岁月……
初识少奇

   长征中,红军女干部谢飞被编在干部休养连。休养连干部大约有60人坐担架,每个女红军负责二三副担架,马匹多、担架多,这都是敌机投弹的目标。紧急情况下,担架来不及疏散、隐蔽,女红军们就得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病员,还要给伤员抢救包扎。
    1935年8月,中央红军要穿越茫茫无边的水草地,女红军们又病又饿,实在走不动了。谢飞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我们几位女同志又病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就一同商量想请少奇同志批准我们雇一民伕,大家推举我、钱希均和另外一个女同志去请示少奇同志。
    刘少奇当时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长征开始时,先后任红八军团、红五军团中央代表,在遵义会议上,他支持毛泽东的正确意见。会后,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我在中央苏区见过刘少奇,但和他直接接触还是第一次。
谢飞继续写道:
    我们到了少奇处,一紧张竟结结巴巴怎么也说不清我们的要求。少奇看着我们,笑着问:“你们是不是想雇一个民伕?
    我们连忙点头,称“是”。少奇同志爽快地答应了。

    过去我一直认为少奇同志很严肃,通过这件事,我感到他很平易近人。现在回想起来,这算我初识少奇同志。
    刘少奇对同志很关心,对自己要求严格。刘少奇有一匹老白马,为了减轻马的负担,他经常自己步行,只让马驮一些行李和干粮。
    在以后的长征途上,刘少奇看见谢飞不畏艰险,忙前忙后,常常鼓励、称赞谢飞。有些女红军病得很重,就提前一些时间走,不致掉队太远。谢飞生病时,也用这个办法。
    这一天,刘少奇又遇见谢飞了。刘少奇以为谢飞一个女同志生病可能走不动,会掉队的,没想到谢飞竟走到行军队伍的前头。刘少奇惊奇地问:“阿香!你怎么走到前头来了,我还以为你会掉队呢。
    谢飞说:“首长,您好!就是怕掉队,所以走到前头来了。”刘少奇微笑着频频点头。

结为伴侣

    中央红军摆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结束长征,胜利到达了陕北根据地。
    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和部队首长已超过该结婚的年龄。刘少奇自从1932年冬进入江西中央苏区后,妻子何宝珍留在上海坚持党的地下工作。1933年3月,不幸被捕。1934年秋,何宝珍在南京英勇就义。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根据地后,刘少奇痛失妻子已有一年多。
    对于红军指挥员的婚姻大事,大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热心牵线。不久,女红军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刘英嫁给了张闻天,钟月林嫁给了宋任穷,谢飞也出嫁了,她嫁给了刘少奇……
    谢飞在回忆文章中说:

    一天,邓颖超拿给我看一封信,信是刘少奇写给邓颖超的,大意是邓大姐曾许诺帮忙解决个人问题,现在自己心目中有了对象,是阿香,请大姐做媒。
    谢飞在中央苏区就知道刘少奇,见过刘少奇。过草地前夕,初识刘少奇,第一次和刘少奇讲了话。在以后的长征路上,经常遇到刘少奇,得到他的关心帮助。谢飞目睹了刘少奇关心同志、严于律己的品质,敬爱之情油然而生,但战事频繁,无暇顾及个人的婚姻大事。
    如今,听到邓大姐提出婚事,谢飞还是有点害羞,双颊绯红,有点顾虑,她说道:“刘少奇外表似乎很严厉,又比我大14岁。”邓大姐笑了:“大点有什么不好,主席还比贺子珍大17岁呢,不也很好吗?”谢飞听了邓大姐的话,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碧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这一天,刘少奇和谢飞凑了四五元钱,买了一点酒和花生,在邓颖超主持下,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毛泽东、李维汉和周恩来等十多位中央领导非常高兴地前来道贺。她和刘少奇结婚后,改名谢飞,但人们仍习惯叫她阿香。
    中央红军的八千精英终于在瓦窑堡有了一个家。谢飞分配在工农检察部工作。瓦窑堡位于延安城北95公里的咸榆公路上,原是安定县(今子长县)的一个集镇。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瓦窑堡就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所在地。
    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日寇的铁蹄正在践踏中国的东北,继而对华北地区虎视眈眈,侵略野心更加疯狂,企图灭亡整个中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成为全国人民的最高呼声。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12月中下旬,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认为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越来越露骨,中华民族到了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挽救民族危亡的重担落在中国共产党肩上,中共中央决定组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北方局工作。会议决定派少奇同志去华北,名义是中央驻北方局代表,任务是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
    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中央决定谢飞陪同刘少奇重入虎穴。临行前,谢飞想到几件破旧的衣服已不能再穿,匆匆做了几件衣服,又做了一些简单准备就出发了。重入白区1936年1月中旬,刘少奇、谢飞夫妇在贾拓夫、张德生等同志护送下,从瓦窑堡出发了。路上,刘少奇穿着旧皮袄,谢飞谐谑地说:“这个皮我看是狗皮,一点也不柔软啊!”“阿香,你是不识货哟,这是纯狼皮的,挺保暖哩!”刘少奇笑着指正,年轻的妻子腼腆地笑了。
一路上跋涉奔波。为了节省开支,刘少奇一行买了最便宜的、没有暖气的硬座火车票,辗转到了北平。刘少奇又买了凌晨一时多的硬座车票,清晨抵达天津。
    刘少奇化名胡服,与妻子谢飞住进了天津北方局机关工作生活的旧址北洋饭店。
    刘少奇夫妇在北洋饭店住了两天,每天2元5角的房费,觉得太贵,便转到一家普通旅馆,生活条件比较简陋,房费是1元6角。他们在那里住了十多天。华北地下党负责人柯庆施几乎天天来,有时也隔天来汇报商量,谢飞在门口放哨,观察四周动静。

    经过调查了解后,刘少奇夫妇决定在法租界石教士路隆泰里住下,他们租用了惠兴德成衣铺(现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楼上的一间住房。法租界虽然环境复杂,但交通便捷,水路、公路、铁路都有,既适于隐蔽,又便于转移。
    白区地下党组织的工作环境险恶。在这里,刘少奇公开身份是“教授”,谢飞是“太太”。为安全起见,夫妇两人单独从楼下后门进出,不与周围邻居聊天。
    刘少奇运筹帷幄,管辖北平、天津、山西、山东、河北、热河、察哈尔等黄河以北各个省市党的工作。刘少奇写文章写累了,就站起来,来回走动着,谢飞悄悄地给他沏上一杯新茶,他还在沉思着……一支烟吸完了,又点燃一支烟。他夜以继日,写下了《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等20多篇文章。
    这其间,在谢飞的精心照顾下,刘少奇出色的战略、策略思想充分展现出来,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华北抗日局面的形成,也扩大了党在全国的影响,党组织和左派爱国团体迅速发展。毛泽东称赞刘少奇领导白区工作“有丰富的经验”,系统地指出了党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所害过的病症,“是一针见血的医生”。
     “西安事变”发生后,刘少奇连续收到中央的电报指示。
    为贯彻中央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刘少奇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解释。谢飞对不杀蒋介石有点想不通,刘少奇耐心地解释说: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是很复杂的,派系之间的利害冲突非常尖锐。何应钦要杀蒋介石,是为了和汪精卫勾结起来搞亲日政权。而日本帝国主义则是想利用西安事变,煽动中国内战,加速中国的灭亡。
    刘少奇日夜埋头工作,谢飞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护刘少奇的人身安全;替他抄写管理机要文件,照顾好他的生活。刘少奇生活节省,从不计较个人待遇的高低、衣食住行的好坏。刘少奇夫妇每人每月的生活费是10元,吃、穿、用都在内。为了节省开支,夫妇俩一天只吃两餐,不吃早餐。谢飞在邻近的一家小饭店订一份饭,两人同吃。谢飞担心刘少奇吃不饱,影响身体,常常自己吃一小半,大半份给刘少奇。
    不久,谢飞特地到杂货店买了一只煤油炉、炊具和餐具,自己买菜、做饭、烧菜,既节省伙食费,又能给刘少奇做些可口的菜。当时,这所房子既是刘少奇的办公室,又是他们夫妇的卧室、饭厅和厨房,夜里还要当厕所。谢飞幽默地称之是“五合一”工作室。

谢飞还肩负一项重任,刘少奇交给她的文件,谢飞都按约定时间、地点安全送到,与柯庆施爱人李超接头,转递刘少奇给柯庆施的信,从未有过闪失。
    刘少奇有胃病,平时不能吃硬的东西。谢飞就想尽办法,做一些较软的食物。刘少奇日理万机,持续劳累,病倒了,谢飞焦急万分,刘少奇安慰她说:“不要紧,阿香,你到中药店,请大夫来。”大夫来了,给刘少奇把脉后,开了药方。谢飞到中药店买来药,回家按医嘱熬药。刘少奇服了几剂药后,病稍稍好点,又继续埋头工作了。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长期敌对的局面开始松动,北平的紧张局势也随之缓和。1937年2月下旬,元宵节过后,中共北方局机关迁往北平。
    “卢沟桥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军的侵略。为不失时机指导华北地区抗战,刘少奇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于8月初在太原重新组建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刘少奇为书记,杨尚昆为宣传部长,彭真为组织部长,朱瑞为军事部长。同回延安1937年11月下旬,刘少奇接到毛泽东让他回延安开会的电报。12月初,刘少奇夫妇离开临汾抵达西安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两天后,八路军办事处派了一辆旧大卡车,彭德怀和司机坐在驾驶室,刘少奇夫妇和一些年轻人坐在后面的车厢里,向延安驶去。
    刘少奇夫妇抵达延安,风尘仆仆先来到凤凰山李家窑院看望毛泽东。毛泽东看到刘少奇,高兴极了,两人都站立着,两双大手握得紧紧的。谢飞向毛泽东握手问好。毛泽东握住谢飞的手说:“好好,阿香这一路跑得辛苦哇。坐,你们两位请坐。
    刘少奇对谢飞说:“阿香,你去看看子珍。”毛泽东说:“子珍到西安去了。

    刘少奇向毛泽东介绍了北平、天津、西安的一些情况后,夫妇俩向主席告辞了。几天后,刘少奇参加中央召开的会议,谢飞进中央党校学习。

    谢飞长期在白区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渴望学习知识。在中央党校,她如饥似渴地学政治、哲学、时事政治。春暖花开时节,1938年5月,谢飞在中央党校毕业,来到马列学院深造。
    5月15日马克思诞辰120周年之际,中共为培养高级干部创办了马列学院。谢飞是马列学院的第一班学员。一班学员共110名,其中有李先念、徐海东等参加过长征的干部、老地下工作者和抗战爆发后参加革命入党的知识分子。学习时间8至10个月,分两个学期进行。
    院长张闻天讲授《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慢条斯理,把问题讲得既深刻又清楚。他反复阐明为什么“必须党指挥枪,而决不能枪指挥党”的道理,批判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
    张闻天还多次邀请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中央领导人,以及各根据地回延安的领导人到马列学院作报告,向学员讲当前重大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和工作经验,使大家能及时了解到国内外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
    马列学院的师生们心情舒畅,过着平等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一天两餐小米干饭,一餐小米粥,蔬菜也不少,除了青菜比较少外,萝卜、白菜、土豆、豆角常有。南方人吃小米不习惯,但小米养人,小米锅巴大家抢着吃。时间一久,人人脸上红扑扑的。师生们学习之余,经常组织唱歌、游泳。当时敌机常飞到边区上空,谢飞和大家一起唱着:
    保卫边区,保卫边区,边区是我们抗日的根据地……
    第一班学员毕业时,宋平、邓力群、马洪等作为教育和理论骨干留校,谢飞和大部分学员上抗日前线,成为抗日战场上的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