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报警图片:《读者》2010【卷首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1:31:02
《读者》年2010【卷首语】
2010-01
人脉真的那么重要吗
刘燕敏
博恩·思希是位社会学家,主要研究人脉学,他有一套著名的理论——1:25裂变定律。即:你如果认识一个人,那么通过这个人,你就有可能再认识25人。这套理论曾被西方商界广泛采用。后来,这一理论又被引入到成功学领域,成了事业成功的黄金律。
人脉真的那么重要吗?2004年7月,博恩思希到中国访问,回国后,他忽然对自己的人脉理论产生了怀疑。在中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有人送给他一本书——《中国历代帝王传》。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对中国帝王的死法产生了兴趣。他发现中国帝王的死法有16种,依次为:臣杀;兄弟互杀;宦官杀;子杀;叔杀;父杀;外公杀;岳父杀;兵杀;俘杀;自杀;病杀;母杀;妻杀;祖母杀;寿终。在这16种死法中,中国的皇帝有一半以上的是被自己身边的人害死的。同时,他还发现,欧洲及亚洲其它国家的帝王在死亡的形式上,也与中国帝王类似。
皇帝是一国之君,也是最具人脉的人。可是,他们为什么大多是非正常死亡?博恩思希经过反思,认为人脉学存在“二律背反”也就是说,运用哲学的辩证分析,就会找到人脉理论的谬误之处。至于它的谬误在哪里,他没有说。
后来,我在其它书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话:无论你的产业有多大,人脉有多广,你一生所面对的,说到底就是身边的那几个人。相互琢磨和提防的,迫切需要处理和对付的,也是你身边的那几个人。当然,能真正给你爱和你真正能爱的,也是那几个人。这也许是博恩思希想说,而没有说的。
2010-02
美丽的坚持
作者:徐新
在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海拔4000多米人迹罕至的地方,生长着一种花,名叫普雅花,花期只有两个月,花开之时极为绚丽。然而,谁会想到,为了两个月的花期,它竟然等了100年。
100年中,它只是静静伫立在高原上,栉风沐雨,用叶子采集太阳的光辉,用根汲取大地的养料……就这样默默等待着,等待着100年后生命绽放时的惊天一刻,等待着攀登者身心俱疲时的眼前一亮。
对普雅花来说,等待是一种美丽的坚持。现实世界里,人们缺乏的正是普雅花的毅力,表现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只重成功后的辉煌,忽略或忽视成功前的努力和等待。
19世纪,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基尔大学的学生威廉·奥斯勒对人生感到困惑,他有远大理想,渴望成功,优越的身边的小事没什么意义,平凡的生活枯燥乏味,因而成绩每况愈下。
威廉·奥斯勒的老师推荐他阅读哲学家卡莱里写的一本启蒙读物。在漫不经心的浏览中,他突然发现书中的一句话:“首先要做的事不是去看远方模糊的目标,而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他顿悟,是呀,不论多么远大的理想,都需要一点点实现;无论多么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砖一瓦垒起来。年轻的威廉·奥斯勒开始埋头读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到一家医院做医生,认真对待每一个患者,很快成为当地的名医,并被授予爵士爵位。
生命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因为人生不会是一马平川,不会总是春风得意。在太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甚至挫折沮丧面前,我们需要的是平和的心态,想普雅花那样,在等待中积聚力量,最后实现灿烂的绽放。
2010-03
受人欢迎的四句话
星云大师
自古就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讲话确实是一门艺术。
如何说话才能受人欢迎?以下是我的四点建议:
一、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助人不只是金钱、劳力、时间上的付出,说话也可以帮助别人。例如,有些人处在尴尬得不知如何下台的窘境时,你及时说出一句帮他解围的话,也是助人的一种。
二、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西谚云:“言语赋予我们的功用,是在我们之间做悦耳之辞。”什么是悦耳之辞?就是说好话。说好话让人如沐春风,让人生发信心。遇到因受挫而心情沮丧的人,给他一些鼓励,一些鼓舞信心的话,就是以言语给他人力量。
三、为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荀子说:“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遇到徘徊人生路口的人、对生命有疑惑的人,及时用一句有用的话点醒,有时会改变他的一生,甚至挽回一条性命。
四、为无助的人说一句支持的话。无助的人信心不足,需要他人给予肯定才有力量。这样的人经常生活在别人的善恶语言中,一句言语可以决定他的心情好坏。面对无助的人,我们应该多讲给予支持的话,让他对自己生发信心、肯定自我。
《说苑》曰:“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话不在多,而在贴切与恰当。孟子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如果所说浅近,但是用意深远,就是一句好话。所以,话要谨慎说,才不会让人觉得轻薄,甚至招怨。
2010-04
成熟,从不抱怨开始
文/苇笛
遇见他,是在一个饭局上。
一落座,他就喋喋不休地抱怨起来:怨公司不好,拼死拼活一个月,拿到手里的工资没多少;怨上司不公,谁擅长拍马就重用谁;怨同事不善,成天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终于,在他暂停抱怨的间隙,我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既然工作如此不称心,为什么不跳槽呢?他一愣,奇怪地看了我一眼,似乎在看一个外星人。“跳槽?现在经济这么不景气,往哪里跳?”这下我算明白了,原来他的工作并非一无是处啊。
散席后,尽管他热情地与我道别,并且特意留下他的电话,但我,却再未联系过他。对我来说,一个怨气冲天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诚然,他的工作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哪一份工作堪称十全十美呢?要想拿高薪,就得承担超负荷的劳动量;要想出人头地,就得迎接周围挑剔的目光;就算你安分守己不惹是非,也会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指责~~~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一个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至于个人无能为力的部分,那就坦然接受吧。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是一段从青涩走向成熟的旅程。而我相信,真正的成熟,是从不抱怨开始的。
2010-05
大气
作者:简媜[台]
看到一个大气的人,好比行走于莽莽野草之地,忽然撞见一棵森茂大树,当下的喜悦,是带着感动的。不独在烈日之下找到一处凉荫,可以憩息;也在微风习习中,聆听了千叶万叶相互的交谈。
它导引人进入平安的心境,去分享栖息于树内的鸟啼或不知躲于何处的蝉嘶。树并不因为群鸟在此结巢而失去光华,也不会因孩童任意地采花摘果而枯萎,它仍是一棵大树,昂然而无憾地尽一棵树的责任,它使前来的生灵都不约而同地展现它们优美的一面。
大气的人也如此吧!
他甚少在公众场合振臂疾言他的理想、抱负,因为他知道过多的言论若不能落于实践,无疑是污蔑了自己。他也避免将别人的隐私当作茶余饭后可供谈兴的资料,以润滑个人的人际关系。
在竞逐名利、不择手段赢取利益的社会风潮里,他总有分寸,懂得替前人后辈留一席空间。他深知人之一生不应只是一场征伐的过程,而是淬炼自己精神人格的唯一机会。当他思索生命,常常放在时代的转盘里拟定前路,他乐于将一生耕耘的成果与众人分享,作为对人世的报答。
一个大气的人,也是一个稳若泰山的人,不必夸耀其臂膀雄厚,自然生出令人向往的信任感,犹如众鸟归巢。他不曾提起显赫家世,以引起他人艳羡,也不必提清苦门楣,变相夸耀自己奋斗的能耐。
他只是他,无从得知他的靠山在哪里,犹如地面的人不得测知地底根柢。对大树而言,靠山就是它的磐根,大气的人亦如此吧!
大气的人也是平凡人身,自有七情六欲的缠缚,但他多了一层自省沉思的功夫,懂得返回内在的明镜灵台,拔除人性中粗糙的成分。他愿意独自与生命的纯真本质对谈,把一生当作是对它的盟誓。
2010-06
一辈子两件事
作者:武宝生
有人说,人一辈子只做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我认为,人一辈子只做两件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因为,人一辈子能把饭吃得很香,把觉睡得很甜,确实是不容易的事。
年轻时,林清玄因为失恋而痛苦不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禅师告诉他:“人,需要修炼。”
林清玄问:“怎么修炼。”
禅师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林清玄反问:“难道吃饭、睡觉也得修炼吗?”
禅师说:“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睡觉,却有不一样的结果。凡人吃饭时,左顾右盼,想这想那,千般计较,万般思索;睡觉时,颠倒梦寐,梦这梦那,思绪万千。修行者,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别无他念啊!”
“可是,怎么才能做到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呢?”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心!心,应该是一池清水。心水清澈了,山鸟花树映在水面上才是美丽的。那样,日日是好日,夜夜是清宵,处处是福地,法法是善法,就没有什么可迷惑、污浊我们的了。”
林清玄陡然开悟。
梁漱溟也说过,人一辈子首先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最后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只是,最后一条最难。
在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是完全用不着的,比如名利、贪心、虚荣、嫉妒、仇恨等等。这些,都是负担,应该果断地删除它!就像电脑中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一样,及时删除,操作才能顺利进行。人生,就是一步一步走,一点一点扔。走出来的是路,扔掉的是包袱。这样,路就会越走越长,心就会越走越静。
2010-07
不完美的完美
文/刘墉
我有一个朋友,单身半辈子,快五十岁时突然结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龄差不多,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窃窃私语:“那女人以前是个演员,嫁了两任丈夫,都离了,现在不红了,由他捡了个剩货。”
不知道是不是话传到了他耳里。有一天,他跟我出去,一边开车、一边笑道:“我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就盼开奔驰车,没钱,买不起;现在呀!还是买不起,买辆三手车。”他开的确实是辆老奔驰,我左右看看说:“三手?看来很好哇!马力也足!”
“是呀!”他大笑了起来。“旧车有什么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个四川人,又嫁个上海人,还在演艺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场面见多了。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讲句实在话,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都被我遇上了。”
我说:“别人不说,我真看不出来,她竟然是当年的那位艳星。”
“是啊!”他拍着方向盘:“其实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吗?我还不是千疮百孔,有过许多往事、许多荒唐,正因为我们都走过了这些,所以两个人都成熟,都知道让、都知道忍,这不完美?这正是一种完美啊!”
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我们老了、锈了、千疮百孔了。隔一阵子就去看医生,来修补我们残破的身躯,我们又何必要求自己拥有的人、事物,都完美无暇,没有缺点呢?看得惯残破,也是历练、是豁达、是成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啊!
2010-08
你只有一个胃
文/马晓伟
每年“股神”巴菲特都举办“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活动。这一吸引眼球的盛事,理所当然的会被众媒体争相报道。餐会结束一个月后,将评出一篇最佳报道。届时,巴菲特将亲自为获胜者颁奖。
这天,史密斯与沃伦斯基牛排馆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菜肴一一呈上来了,果真是一场每位绝伦的盛宴......3个小时后,餐会结束。接下来关于午餐的新闻满天飞,但都写得千篇一律,无非是渲染餐厅是多么美轮美奂,菜品是怎样烹龙炮凤,用餐的人是如何奢侈高贵......
可想而知,这些都落选了。脱颖而出的是篇不足两百字的小稿子。作者名叫艾格伊,供职于曼哈顿一家地方小报。他只字未提巴菲特,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一名流浪汉。
“史密斯与沃伦斯基牛排馆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我实在挤不进去。正准备打退堂鼓,忽然看到一名流浪汉,他衣衫褴褛,却怡然自得。此时他正在餐厅外的垃圾桶里翻拣食物。突然他一阵欣喜,显然他发现”战利品“了!大快朵颐之后,他抚着鼓囊囊的肚子,打着饱嗝,自言自语地嘟囔着“过期的三明治和沙拉酱,也照样能把肚子填饱。”
巴菲特说,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他。接下来,他把奖杯颁给了艾格伊。回家途中,艾格伊发现奖杯底下有这样一些字:对一个人来说,生理需求是非常容易满足的,而永远都填不满的,是无边的贪欲。其实,人生在世,所需无多。因为,你只有一个胃。
2010-09
消失的纪念
文/徐百柯
1958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这样开头:不知为什么,最可怕的事情竟是布热津卡那明媚和温煦的阳光。这便是新闻史上著名的《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记者写道:“现在,关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报道,仅仅是由于有着不可抗拒的冲动,才想写一些有关集中营的事。这种冲动是因为出自一种不平静的感情,到集中营参观后,如果对那里的情况不置一言,不写一字,就这么离开了,那将是对在那里死去的人们极为痛心的不敬。 ”
如今,我们看到一篇新的报道,《正在消失的奥斯维辛》。作者说:“1991年,我第一次参观集中营时,被害者留下的头发还保存着鲜明的色彩,或黑或棕或红或金……而当我于2009年重返这里时,却发现这些毛发已然变成一团团灰色的毛球。 ”
这里揭示的是一个尴尬的局面。来奥斯维辛参观的游人不断增加,2009年比2001年翻了一番。与此同时,营区的保存状况却不断恶化,墙壁开裂、地基下沉。这里的负责人表示,日渐残败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正一步步滑出历史的记忆。
最深重的罪行记录和那些最伟大的文明遗存一样,反讽着盲动式的人群旅游狂潮:不断增加的观瞻后,是真正严肃的纪念性的游移甚至失落。这,也是一种令人痛心的不敬。
2010-10
分享信任的时刻
文/(美)沃伦·克里斯托弗
有天晚上,我以近100公里的时速驾车行驶在一条两车道的高速公路上。这时,一辆车以同样速度向我迎面而来。在我们相擦而过的时候,我看到了那位司机的眼睛,但那仅仅是一秒钟的事情。
当时我在想,他是否跟我一样也在想着,那个时刻我们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对方。我依赖他不打瞌睡,不被电话分心,不驶进我的车道令我的生命突然终结。尽管我们互相没有说过任何一句话,但他肯定也是这样依赖我的。
我相信世界也是这样运行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要互相依赖。有时候,这种依赖只是要求我们不要穿越双黄线,就是这么简单。而有时候,这种依赖需要我们合作——与朋友合作,甚至是与陌生人合作。
早在1980年,我参加了在伊朗举行的释放美国人质的谈判。伊朗方面拒绝与我见面,坚持要通过阿尔及利亚政府在我们之间传递信息。尽管我此前从未与阿尔及利亚外长有过接触,但我得依赖他来准确地接收和传递我的信息,在他的帮助下,50多名美国人质都安全回家了。
科技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因此,国家之间的合作需要日益加加。2003年,多个国家的医生迅速行动起来,对SARS病毒进行确定。这一行动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命运已经无法仅靠我们自己来控制了。
我是非常注重个人责任的。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也终于相信,在某些时刻,一个人必须依赖其他人的诚信和判断。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这样想:迎面而来的灯光也许不是一种威胁,而是表明这是一个分享信任的时刻。
注:沃伦-克里斯托弗,1993年——1997年任美国国务卿
2010-11
如果犯错,记得幽默
文/朱晖
谁都无法想象,如果一届世界性的体育盛会在开幕式上出现重大的纰漏,组委会将承受怎样的压力。这样倒霉的事,偏偏让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赶上了。
2010年2月13日,温哥华冬奥会隆重开幕,为了让本届冬奥会给全世界一个惊喜,组委会试图打造出一个让世人惊艳的点火仪式。原计划是:火炬由残奥会冠军汉森坐着轮椅传入体育馆,再由4名加拿大著名运动员依次传递,然后4人站在广场四周,等待4跟欢迎柱缓缓升起,再用火炬点燃欢迎柱,火光上升的同时4跟欢迎柱中间的巨大冰柱将被点燃,奥运圣火将就此熊熊燃烧……虽然准备工作万无一失,但在欢迎柱上升的环节,预设的4根欢迎柱只升起3根,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余下的那根,遗憾的是,他终究“千呼万唤没出来”。
如此重大的失误令组委会颜面扫地,成为全世界的笑柄。一位老者的话颇具代表性:“我们都祈祷闭幕式上千万别再发生什么差错,再也丢不起人了。”
3月1日,温哥华冬奥会闭幕式如期举行。大幕拉开后,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火炬台竟然以“残缺”的状态搭建着,开幕式上“失误”的一幕被复制到了全世界观众的面前。更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在随后发生:一个电工模样的小丑蹦跳着来到没有竖起的欢迎柱前,左拍拍、右看看,表情诙谐地检查着,最后将电源插好,并试着将那根硕大的柱子从地下拉起来。在小丑的拉动下,欢迎柱渐渐上升,缓缓地和其他几根搭建在一起。这时,小丑欢快地请出主火炬手勒梅·多恩,由她点燃了奥运火炬,奥运圣火熊熊燃烧。
看到这儿,全场沸腾了。加拿大人用一种自嘲的方式轻松化解了此前的尴尬,不仅无损于他们的形象,反而成就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两次点火”的经典画面。
生命中没有多少不可饶恕的错,就算错了,也还可以幽它一默。
2010-12
不肯绝望,也不敢奢望
文/董桥
米尔本太太是英国乡下的一位家庭主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的儿子艾伦入伍到前线参战,她和丈夫杰克留在家里,过着烽火中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他们一面天天照常作息,一面苦苦等候儿子从前线寄回来的家书。米尔本太太从儿子入伍的那天开始写日记,天天写,写到战争结束儿子回家的那天。她的日记后来被编成一本374页的书,书名叫“米尔本太太日记: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五年一位英国妇女的日思录”。有一次,艾伦好久没有音讯,前方传来的消息说,他所在的那支部队被德军歼灭了,大概凶多吉少。米尔本太大跟丈夫杰克不肯绝望,也不敢奢望。直到有一天——
七月十六日星期二……大约五点三十分,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带着小狗到田野散步,走了好一段路,突然听到杰克在叫我,回头看到他站在老远的树篱前向我招手。“不会是关于艾伦的电报吧!”我不敢往下想,很快就跟杰克在田野中间会合。“国防部来电话说收到一份电报:艾伦现在是德军的战俘。”他说,“谢谢天!”我们紧紧抱在一起,欣喜之情不可名状。他到底还活着,没有战死……
2010-13
大器
文/琴台
在电视上看到小提琴的制作流程,心有所动。
制作一把精美的小提琴,木料的选择是关键。匠人在选择木料时,非常在意树木年轮的多少。在他们看来,每棵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中都藏着一个精灵,而这个精灵正是一把提琴的灵魂。
选准木料之后,木料要在阳光下风干两年,使其含水率低于10%。风干的木料被切割成木板之后,放入一个黝黑的、终年不见阳光的房间,好像大师的闭关修炼,根除杂念,凝聚精魄。这段静默岁月要持续四到五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韬光养晦,本来混沌的木板逐渐有了灵异之气,凝聚在木头中的精魄变得纯净而空灵。万籁俱寂中,那些曾经在大自然中吐纳的自然之气、收藏的百鸟之声,沙漏一样滴滴答答地从木头中渗透出来。老练的工匠这时可以从一块普通的木板中,听出一把小提琴的音质。
这样的修炼,极易让人联想到世人眼中的“大器”。
舍得放弃纷繁红尘中的诱惑和热闹,舍得放下你依我侬中的情深和意长,舍得让自己从一个八面玲珑、颇受欢迎的“人精”锐变成呆若木鸡、衣锦夜行的隐者,除此,还要忍受漫长的寂寞和孤单,面对随时来袭的彷徨和绝望、讥讽和嘲笑……唯有如此,才可能炼成“大器”。而这样的人,注定是不多的。他的内心,时刻都有灵魂的清越之声在激荡,这是命运赐予追梦人的最崇高的现世享受,而这样的清越之声,有的人一辈子都无从知晓。
2010-14
那点痛,算什么
作者:朱国勇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残疾人。其中几千万人是盲人,他们很多人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看清妈妈的样子。
但是我要说,这些盲人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们还有亲人来牵挂。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数千万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其中又有一部分是孤儿,从记事起就没见过父母的样子。如果有个人,能让他们叫上一声妈妈,便足以让他们幸福得热泪横流。
但是,这些孤儿也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们很健康。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3/10的人患有慢性疾病。还有2000多万重症患者,整天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在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8万名儿童被人贩子拐走,打折双腿,弄瞎或是弄哑,沦为乞讨的工具。
但是,这些死者也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们死后不会受到唾骂。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每年还有3万人,死于冤案。他们被人以“正义”的名义杀掉,死后,还要为不是他们犯下的罪行背负骂名,甚至遗臭万年。
但是,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至少他们还有生命。要知道,全世界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饥饿或相关疾病,另外,平均每天还有160人死于飞来横祸。比如坐在家里,被天上落下一架飞机砸死,或者被晴天一个响雷劈死,或者看流星时被一颗陨石击毙。每天早晨穿着整洁的衬衫,提着公文包精神抖擞去上班的人当中,有1/10000的人晚上进不了家门。
但是,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终于死了,再也不用受折磨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的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他们当中,有的人身体已经溃烂,有的要靠一根导管,借助机器维持生命,有的成了植物人......据报道,一名英国男子被他的妻子斩去四肢,关在地下室里生活了13年,朋友们还以为他失踪了。
现在想想,你遇到的那点痛,算什么!
2010-15
善良是一种传染病
六六
新加坡人的友善,让我迷恋。爱上这个城市,是因为她的质朴——虽然是大都市,但很多人清纯得就好像来自山野。
我刚到新加坡时人生地不熟,经常问路,每次被问的人都恨不得亲自带我去,也真有送我到目的地的。孤身在外,一有困难,不用张口就会有人主动上前来帮忙。下雨的时候没带伞,几次被人邀请共打一把,伞不大,分享的却是温暖。
有一天下午去逛街,我不小心坐过了站。大概方位我是知道的,只是不晓得到底在哪站下比较近。就跑上前去问司机,司机正在等红灯,很热心地给我指路,说你如果下站下,路会走得比较远。并且特地打开车门让我快下,他反复指给我看,直到我下了车,还看见他隔着玻璃向我指方向,我深受感动!
我跟我的中医医生刚认识的时候,曾经为钱的事情发生过不快,我发现她每次都收我22块诊费,却只收别人8块、10块。问她的时候,她很诚恳地告诉我:“我看病是量力收钱,有些附近的居民我认得,知道他们景况不好,我就少收一些,这样,他们有了病才会来看,否则他们不是只有苦捱?医者父母心,我父亲一直这样教我的。不要计较钱多少,关键是人人都看得起。其实我很多时候连草药的本都收不回来。我收你的价钱是合理的,因为我大约估算得出你的收入,我收得多的,是那些有钱人的,如果有效果,我就叫他们捐善款。”我听了便觉得很愧疚。
善良与感冒一样,是一种传染病,一接触就会散播开来。我带着感恩的心,开始留心这世界。
以前我总是行色匆匆,根本不会多看一眼周围的人;现在我学会了放慢脚步,学会了关怀。比方说为别人按着电梯的钮并耐心等待,比方说主动快走一步拉开商场的门方便身后的人进来,比方说过天桥的时候帮着母亲抬婴儿车,比方说把行李多的外地人送到车站。这一切,是我在报答别人曾经给我的帮助,希望这样的感动像常青树一样经久不衰。
2010-16
印第安人的墙
刘墉
沙漠的气候非常特殊。白天,火红的太阳经过沙石的反射和热量的累积,能把人活活烤死;夜晚,荒寒在一无遮掩的旷野中泛滥,又能把人冻僵。
尽管沙漠的气候如此可怕,可印第安人却能颇觉安适地生活在那里,这是什么原因?
在沙漠里,印第安人的墙是经过特别设计的,它的厚度恰到好处——白天,炽热的艳阳晒不透那向阳的墙壁,因为正将热透时,夜晚就已经降临了。寒冷难耐的夜里,那被晒热了的土墙,正慢慢地散发出它白天储存的热量,使室内变得温暖。
如果那墙薄一些,白天室内就会变成烤箱,夜晚它也不能散发出足够的热量;如果那墙再厚一些,白天固然不至于炎热,夜晚却会因为透不过热量,而变得寒冷。
这一切的奥妙就在于那不厚不薄的墙。
无论是否住在沙漠,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要有这么一堵墙——把得意时别人的赞美,留在失意时用;把敌人射来的箭接住,作为我们兵器短缺时的武器;把别人攻讦的言语,化为有用的建议;把多余而只能造成罪恶的钱财,留给日后可能的贫困……如同印第安人将那焚人的日光,留给寒冷的夜晚一般。
2010-17
真正智慧的人
伊 然编译
门萨是一个聪明人云集的组织,成员的智商都在140以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顶级智商俱乐部。几年前,美国旧金山市举办了一次门萨大会。会议期间,几名门萨会员来到当地的一家小餐馆吃午餐。在吃饭过程中,他们发现,餐桌上一个标志为“盐”的瓶子里装的却是胡椒粉,而标志为“胡椒粉”的瓶子里装的却是盐。怎样在没有任何抛洒的情况下,只借助餐馆现有的工具,将两瓶调料调过来,成为大家必须面临的一个小小挑战。他们自然不会畏惧这个挑战,而是满怀欣喜和热情地接受了这个挑战,因为,他们是门萨的会员!
几个人热烈地讨论着,一个个主意和方法被提出来。最终,他们选定了一个最充满才气的方案,这个方案仅仅只需要一张餐巾纸、一根吸管和两个空碟子就可解决问题。他们将服务生叫了过来,打算在她面前炫耀一下他们绝妙的解决办法:“小姐,餐桌上的盐和胡椒粉装反了,不过,我们已经为你想出了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只需要你为我们拿来一张餐巾纸,一根吸管……”
“噢,对不起。”服务生没等门萨会员将话说完,拿起盐瓶和胡椒粉瓶,将上面分别写着“盐”和“胡椒粉”的瓶盖拧下调换后,盖在了各自的瓶子上。
如同拥有士兵的多寡不是判定一个将军英明与否的尺度一样,智商的高低也不是衡量智慧与否的标准。真正智慧的人,关键之处不在于他总能解决问题,而在于它总能正确地做事情。
2010-18
忘忧石
姜桂英 编译
我注意到,凯伦把一块石头放在茶几上好几个月了。石头上画着一张笑脸,谁看到它,都会忍不住发笑。我仔细的看着这块石头,发现石头下方写着几个字“不要烦恼”。
我好奇的问凯伦:“你是从哪里弄到这块石头的?”凯伦说:“在我压力最大的时候,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朋友告诉我,每当看到这块石头,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过于烦恼。朋友把它叫做忘忧石。这块石头还附有一篇文章呢。”
凯伦把文章给我看,文中写道:
我们所忧虑的问题,40%不会发生,因为忧虑是大脑疲劳过度的产物。
我们所忧虑的问题,30%是因为懊悔从前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是无法改写的。
我们所忧虑的问题,12%是因为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论,而这些评论大多是不客观、不正确的。
我们所忧虑的问题,10%是因为我们过于担心,而这种担心只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除了这些庸人自扰,我们所忧虑的问题,只有8%是正常的,因为生活中确实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凯伦接着说:“我原先对什么人、什么事都感到忧虑。现在,我以石头为警钟,每当发现自己在忧虑,就会问问自己的忧虑属于哪一种。大多时候,我都发现自己是在庸人自扰。”
人生并不全是烦恼和忧虑,但愿每个人心中都有颗忘忧石。
2010-19
四壁雪
羽清雪
古时苏东坡曾有一间雪堂,绘雪于四壁之上,这是文人的一份雅致。我也有小屋一间,四壁粉刷,不曾装饰瓷砖或实木,虽则异曲同工,但到了咱这里,其实只是懒人的闲致。于是一人一屋,持本来面目,素面相对。
时间愈久,愈爱这一室虚白。像画面上的大片留白,情味隽永。世界至繁,天地至简,这小小一室,容得下一个人的万千思绪。坐在这简单的四壁之间,无琐事之烦,独品一刻之闲。
我们需要的生活,其实比想象的更加简单,所谓:“广厦千间,夜眠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三餐。”身无长物,是一种让人羡慕的状态。也许我们本来就无须为太多的念头买单,美丽的风景,看过就好。
庞杂的愿望中往往夹杂着太多的奢想,付帐时常常随着别人的风向,有时忘了自己本来的初衷。
加法生活里充满太多多余的对比和向往,不如试试减法生活,如这四壁白雪,保留天生的一点纯真和质朴,放轻松,抛开重负,世界还是一样美好。
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追逐,没有什么不能停下的急驰。我们需要一个小小的角落,简单而宁静,可以放松自己;我们需要一段留给自己的时间,想一些事情,过去的或者未来。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只是静静地坐在这里,发一会儿呆。便觉得无限美好。
四壁雪,澄静一刻时光。
2010-20
终点
罗伯特·J·哈斯汀
我们的下意识中常常藏有这样一个田园般的梦幻,我们乘坐火车作横跨大陆的长途旅行,陶醉于窗外高速公路上如水的车流,孩子们在路口招手致意,奶牛在远远的山脚下吃草,发电厂冒出浓烟,成排成行的玉米和小麦,平畴深谷,山峦起伏,城市的轮廓,乡村的庄园,都让我们如此沉迷,如此心醉。
可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想的还是终点。某天某时,火车进站,鼓乐齐鸣,彩旗飘扬。一旦到达终点,心中千种梦想都会成真,人生的缺残都会重圆——就像拼版玩具的最后完成。我们在车厢过道中踱步、徘徊、焦灼不安,诅咒时光的流逝如此之慢,只是在等待、等待终点的到达。
“到了终点,那就妥了。”我们嚷道,“我到18岁的时候”“我买到一辆新的奔驰450车的时候”“我供最后一个孩子念完大学的时候”“我还清欠债的时候”“我升官晋级的时候”,甚至“我退休之后会安度晚年的”。
然而迟早我们必须认识到,世间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终点和归宿。生活的真正乐趣在于旅程,在于过程。终点只是梦幻,它常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逝水年华细斟酌”,多好的箴言!不是抱恨前朝,恐惧来日,也不是今朝的重负使我们忧虑不安。悔恨和恐惧是劫夺我们美好今朝的孪生窃贼。
所以,不要在过道里徘徊踯躅,不要时时计算里程度日如年。去爬山吧!去吃冰激凌,去赤足奔走,畅游江河,去欣赏朝霞夕阳。多一些大笑,少一些哭泣。生命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这时终点就会倏然而至。
2010-21
只要有梦想
张世普
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心头顿时充满温馨。
一位日本老妪,在99岁生日的时候,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在诗歌衰落的日本引起了极大轰动,销量突破了23万册。在日本国内,这是个奇迹。因为即便是专业诗人,经过出版商包装策划出版的诗集大多也只能卖出几千册。而这位近百岁高龄的老太太的诗集,首印1万册竟然一售而空,连续加印了8次仍供不应求。
她从92岁那年才开始写诗,原因很简单,儿子怕她感到孤独,希望她写点文字免得寂寞。而她恰好喜欢诗歌,于是就拿起了笔。诗写得多了,就向报社投稿,她的诗并不华美,近于白话,简短易读,都在14行以内,但是充满了彩色的梦想,字里行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朝气。编辑们被这位特殊的作者感动,《产经新闻》特意为她开辟了专栏。她的读者从14岁到100岁都有,出版社收到了近千封读者来信,很多读者读了她的诗都流下了热泪。
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就算是九十岁/也要恋爱呀/看似在做梦/我的心已经飞上云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写的诗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喜欢,或许就是因为她心里永远保持着纯真和浪漫。这是命运赐予追梦人的最崇高的现实享受。而这样的心境,有的人或许一辈子都体会不到。
梦想成全了人生。一个人有了梦想,活着才觉得有意义、有趣味。一个忠实于梦想的追求者,不知道什么是老之将至。梦想是与岁月的较量,只要有梦想,就能征服岁月。否则,历尽沧桑的近百岁的老妪,怎能写出青春少女情怀的诗歌?她虽不能拒绝岁月的流逝,却拥有了超越岁月的青春。
2010-22
天才与柱子
修·麦克雷德 黄佳瑜 编译
林肯的盖茨堡演说稿,写在他从暂时居住的朋友家中借来的普通信纸上。
海明威用一枝普通的钢笔写作。
梵高作画时,调色盘上很少超过6种色彩。
总之,你拥有的工具与创造力之间,根本毫不相干。
事实上,当一位艺术家在自己的领域钻研得愈深、技巧愈熟练时,他愈会知道什么工具用来顺手,将精力花在物品上太浪费时间了。花俏的工具,只是让二流角色多一根藏身的柱子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二流作家使用顶级笔记本电脑。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蹩脚摄影师使用顶级数码相机。
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平庸画家花大钱在闹市区开画室。
这些人都是为了藏在柱子后头。但柱子帮不了忙,只会碍事。柱子愈大,心理上对它的依赖愈深,就会造成愈大的阻碍。
成功的人──无论是不是艺术家,他们不需要柱子也能干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柱子,他们会立刻摆脱。
然而,我们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不可能过毫无依赖的生活,我们都有自己的柱子。所以,我们只能针对我们的生意、我们的行业、我们存在的意义等各个层面不断质问自己:“这是根柱子吗?”然后由此继续前进。愈常质问自己,愈懂得如何找出柱子,柱子就愈快消失。
质问,不断质问,然后再度质问。一旦停止质问,你就完蛋了。
2010-23
服从的意义
尹玉生 编译
1976年6月27日,巴勒斯坦游击队劫持了一架法国航空公司的大型飞机,并将机上105名以色列人扣押在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的候机大厅。为了解救人质,以色列特种兵展开“雷电行动’,长途奔袭乌干达。
在采取营救行动之前,一名以色列士兵手持扩音器,用以色列人的母语——希伯来语大声喊道:“我们是以色列士兵,前来接你们回家,请你们立即就地卧倒,趴在地上别动!”
以色列人质全都清清楚楚地听懂了这段希伯来语,并迅速地卧倒在地上。而巴勒斯坦士兵却一点也没听懂喊话的意思,他们仍然站立着,警惕地注视着外面。
一颗颗子弹向所有站着的人飞去,以色列士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大厅内发起了攻击,站着的人一个个全都倒在了地上。在这场战斗中,除了巴勒斯坦士兵之外,还有三个以色列人也丢掉了性命。有两个是年轻的以色列男子,他们在听到并完全明白己方士兵的指令之后,凭着自己的胆量和勇气,想再等一等,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再服从指令。遗憾的是,他们已经没有服从指令的机会了。第三个遇难的人质也是一名男子,他在听到士兵的“卧倒’指令后,倒是毫不犹豫地服从了指令,但是在他看到以色列士兵冲进大厅后,忘记了刚刚那句“趴在地上别动!’的指令,兴奋地站起身来,准备冲向己方战士,与他们拥抱,结果被士兵们当作隐藏在人质中的敌人射杀了。
名将巴顿是美国历史上最张扬、最强悍、却又最懂得服从的四星上将。关于服从,他曾说过:“服从不止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如果你不懂得服从,或者打了折扣去服从,不仅会损害团队的利益,甚至会成为潜在的杀人者或自杀者。(生如夏花摘自《新周报》2010年第38期)
2010-24
向着天分努力
麦家
这些年来,我很注意整理身边的物件,譬如时刻保持鞋架和书架的整洁。我没有洁癖,也绝非爱做这些与趣味或诗意毫无关系的事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细节,善待它,它就能成为阳光或氧气,滋润自己,让心沉下来、慢下来、静下来,令坚持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我赋予的习惯,一种应被祝福的习惯。
是的,坚持理应被祝福。
在我看来,光有天分是不足以成事的。天分是飘忽云端的锦彩,是闪耀水面的流光,虽然能够感觉,但并没有真正被你攥在手心,成为你的奖杯或者存折。当你蓦然想起它的存在,也许它早已随着时光流走,如同女人神秘的睫毛,秋蝉声中,含不住任何一滴眼泪。
当你发现某种天分洋溢,请攥紧它,如同攥紧你的生命。然后朝着它不朽的方向前进,以疯狂的坚持,歇斯底里的坚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坚持。我们不惮于进展缓慢,亦不惮于走向极端。沿途风恶浪险,反复出现的全是诱惑。当我们的目光一丝不动,当肌肤变成古铜色,背影沉重,当我们的宿命干净,请牢记,这一切应非苦吟,而应是“未到江南先一笑”,因为那时,丰收与呼吸一样清晰,触手可及。
勤能补拙,拙有何用?固执地补拙等于南辕北辙,等于哪壶不开偏去提哪壶,等于发现天分之后偏偏逆向而行,等于自己谋杀自己。人倘不能循天分而动,则越是坚持“补拙”,越是自我损耗,伤害也就越大。可偏偏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追求“全面发展”的美名:学中医的英文不好,不能毕业;工程师记不清流派,不能继续深造……字典燃烧,哲理哭泣。唯有愚蠢和狡黠笑得开怀。
是故,坚持还是固执,这不是修辞的问题,这是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而关键的第一步,在于认清自己。(辛普摘自《今晚报》2010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