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采广场舞dj信天游:解放军必须改革(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31:11

解放军必须改革(续)

纸上谈兵   2010-01-18 04:24   阅读2449   评论15   字号:    

解放军的改革中,改革军官和士官制度是一个大头,也是一个难点。 

传统上,军队里的军官是管人的,士兵是被管的。但在现代军队里,除了要管理士兵,还要管理技术装备和非战斗业务(维修、行政、装备管理等),这部分事情是落到军官的头上,还是落到士官的头上,这是士官改革的焦点。事实上,传统军队里不是没有这个问题,孙悟空在天界当弼马温,这就是介于天兵和天将之间的一个角色,难怪孙悟空不满,大闹天宫。《西游记》当然是小说,但反映了古时候中国军队的现实。

军官和士兵之间还需要一个层次,这个问题在中国古代军队里就有。孙悟空被封了一个弼马温,因为不是官而大发脾气,最后大闹天宫,这是神话故事,但也是古代军队里的现实

军官的职责是指挥。不具备指挥资格或者能力的军官到底在军队中有没有空间,这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但不具备指挥资格或者能力的军官在军官队伍中不应该占大头,这应该没有争论,但在解放军中,确实存在着太多的技术军官、职业后勤军官、职业行政军官和其他非战斗军官。而如果欲对这方面进行改革,则涉及到了中国军队现在所存在各种方方面面的问题。

 

军队机构建设和人员裁减

在解放军的指挥部结构里,有司政后装四个部分,但“政”实际上叠床架屋有好几层,除了政治部系统,在司后装里也有相应部门。就以四总部来说,除了总政外,还有总后和总装的政委和政治部的编制,总参没有政委,但也有政治部。各大军区也是一样。党指挥枪是要的,但这样的叠床架屋就没有必要了。支部要建在连上,司政后装是“连”的从属,不是独立机构,不必搞小而全。

另一个可以考虑改革的是人民武装部系统和省军区系统。武装部主要是征兵机构,需要常设机构,但可以考虑收缩到主要城市,而且只需要少量士官一级的军职人员负责,主要行政工作可以由文职人员担任,无需军官(尤其是高级军官)管理,在征兵季节可以从部队临时抽调士兵充实征兵队伍,这也是普通士兵开拓眼界和公关的机会。现在很多武装部成为过剩中高级军官的安置处所,这个做法不能持续下去。省军区也是一个过时的概念,这是野战军和地方部队分别管理的结果。今天的解放军早已全军野战军化,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地方部队,即使北京、上海的卫戍区、警备区部队也是野战军规格,实际上归入野战军指挥系统,没有必要保留这样的过时模式。各地用于整肃军纪的警备部队不足以维持省军区的编制。

征兵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这不等于只有军官才能做好。西方征兵从来是军士的事情,这是一个美国陆军军士正在向高中生做宣传。

军队的院校和科研机关也可以考虑缩编,部分“一般”军官的培养可以考虑转入地方院校代培加军校集训的体制,毕竟很多基础课是一样的,没有必要重复建设。换句话说,这是类似美军的西点军校加ROTC的体制。这样的体制对成本、效益、军官个人“中期退役”后的前途都比较有利,应该承认不是所有军官都有在军队发展一辈子的潜力和愿望。技术类的院校更有条件并入地方院校,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设立保密院系,这也是西方的通行做法,和地方院校共享基础设施有利于缩减专用技术军校的建设开支。和地方院校没有共同之处的专业还是只能由专业军校解决,但这依然可以有地方院校完成一般培养,而专业军校只需要负责专业技术培养就可以了。比如核武器发射专业自然不适合在地方院校,但地方有核动力方面的专业,和核武器发射一直到高级基础课都是通的,这里毕业后或者修完高级基础课后,只需要少量专业培训,就可以担任核武器专业的工作。军事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也可以并入地方院校和研究机构,专设没有必要。

ROTC是一个很好的体制,有利于和地方高校共享基础课。但由地方高校部分代培不是放手不管,ROTC的结果是合格的军官,军事训练绝对不能放松。

军队干休所的军职人员应该取消,由文职人员管理就足够了。军医院也应该大量缩编,日常门诊在营区保留门诊所就足够了,需要住院或者手术治疗的转地方医院,只有在战斗行动中受伤的和军队特有病例(可能涉及保密)才需要转送军医院。医院就是医院,战争时期征用地方医院,民转军,这本来就是正常的事情。至于平民医务人员拒绝从军,战争时期就由不得你了,不光医务人员,谁都一样。和平年代紧急情况下(如非典)平民医务人员不顾职业道德的可能性只能通过法制解决,医务人员的就业应该受到誓言和契约约束,不能因为瘟疫流行而拒绝,这就和消防队员不能因为火情严重而拒绝一样,否则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因为可能的瘟疫而保留大量的军医院不是合理的做法。

野战救护有特殊性,但没有特殊到地方医生不能担任的程度。地方急诊室医生具有足够的急救经验,可以很快胜任野战救护职责。白求恩就不是专业的军医。

 

军官培养应注重流动和轮岗

军官指挥打仗是一门大学问,但这门大学问不是永久性担任指挥军官就能学到的,在各种岗位上滚一遍,湿一湿鞋,对提高指挥艺术大有帮助。

政工军官应该包括进指挥军官的行列。政委应该懂打仗,军事主官也应该懂得鼓舞士气和凝聚人心。政工军官和指挥军官可以有所侧重,有所专长,但都应该在政工链和指挥链里交替晋升,获得两方面的能力、经验和资格。这原本是解放军的老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林彪、彭德怀、陈毅、杨成武和更多的将领都有同时担任军事主官和政委的经历,罗荣桓、谭政这些政工军官也是打出来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指挥军官和政工军官从来不是截然分开的,彭德怀就曾经是野司司令兼政委,有过类似经历的老一辈将领大有人在。

“外行打战术,内行打后勤”,说明后勤的重要,对于现代化的空地一体战更加重要,补给链的运转直接关系到高技术部队的战斗力。指挥军官担任后勤是有先例的,廖锡龙在总后上就干得很漂亮。后勤军官担任指挥岗位,对理解前线和官兵的实际需求更是有直接的帮助,洪学智是打仗打出来的,然后才有朝鲜战场干后勤的事。另一个问题是装备研制,使用经验有助于改进装备,这个道理谁都知道;另一方面是科研经验有助于使用单位理解科研单位的能力,常常就是点破一层纸的事情,但在毫无科研经验的人来看,这无异于一道石墙。指挥军官和科研项目负责人或者工厂军代表之间的岗位轮换也是十分重要。

由此看来,军官队伍的活力在于流动,流水不腐。现代军事早已超过了熟读一两本兵书的境界,新技术,新概念,新条例,新做法,只有在实践中滚一遍才知道。从军校毕业到具有完整的指挥经验的中高级军官只有不长的20来年时间,没有在同一个岗位上一呆十几年、几十年的功夫。另一方面,军官频繁流动也有助于铲除山头和小集团,增加腐败成本。下级军官配备给高级军官做助手,把高级军官从繁琐的杂物中解放出来,也有利于下级军官开拓眼界。但长期跟随做助手,一方面限制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容易滋生私人关系和裙带风。人都是有私心的,都容易在面子问题上下不来,只有在制度上限制,加速轮换,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下级军官人数多,经常轮换助手,也有利于更多的人有接触和了解高级指挥层运作的机会。

 

军人个人利益分配和军内腐败问题

军人待遇应该提高,但军队里要是有太多的寄生虫,军人待遇越高,越是吸引这些寄生虫,而在荒山野岭、边疆高原流血流汗的真正军人反而得益不多。军队的封闭性使得军内腐败的危害更大,蔓延更深。去除军内寄生虫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极端重要之举,也是吸引有志优秀青年从军的最重要的举措。

裁减冗余军官,增加军官流动性后,有助于强化军官队伍的活力。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一个说法是代职借调,名义上人到A单位,工资关系也在A单位,实际上人还是在B单位。这样一来,名义上该要的经验都有了,实际上还是在一个地方经营小山头,架设关系网。这有三个坏处:

1、 应有的流动没有形成

2、 A单位实际上缺人手

3、 形成山头主义的土壤,而山头主义对军队的危害可以是致命的,国民党军队在解放战争中互相见死不救,实际上是山头主义的一种表现

如果代职借调现象不解决,裁减军官实际上导致干实事的人手短缺的问题,最后只能再增人,前功尽弃。对于这种现象,只有真正实行岗位负责制和杜绝借调现象,编制和人手一致起来,由负责人对所有差错担当起责任来,而不准推卸责任。如果这个岗位没人也能完善运转,那就根本不需要这个岗位,更加应该裁撤。

军内腐败的另一个源泉是分房。地方上已经不分房了,但军队内还是分房。这有军内特殊性,但也是腐败的一大来源。除了寄生虫们把持分房权谋私外,有功单位受到嘉奖,可以大造一批房子,结果从莫名其妙的地方一下子调来很多不相干的人“加强领导”,占掉了很多房子,真正有功人员反而被挤掉了。

在世界任何地方,住房都是一个大问题。军队由于流动性,住房应该有高度补贴,但所有权应该归军队,军人只有在职期间的使用权。这是符合各国惯例的。

军队的住房应该归军队所有,军官只有任职期间的居住权,而没有产权或永久居住权。军官住房受到高度补贴,退役后的住房可以用军内期间的积蓄购买,如果国家财政容许,也可以在退役时适当贴补。当然,具体做法上可以有一个过渡,应该考虑历史因素,但不正常的东西不应该永久化,不合理的现状不改就永远是不合理的,不能听由积重难返。军官需要经常调动,分永久性的住房也不符合实际需要。军官住房不拥有永久居住权,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分房腐败的动力。现在的分房制度是军官流动的一大障碍,好不容易等到分房了,又要调防,房子怎么办?还有就是,分房如果是永久居住权,几代人之后,房子里的人早就和军队没有关系了,继续住在军队大院里,也不合适,不管从作战保密和基地保安来说都不好。

军人子女教育的问题可以由基地学校解决,也可以和附近居民同等,就近入学,由国家保证军人子女入学权益。至于大价钱的贵族学校,老百姓要交多少钱,军人子女也没有减免,国家只保证基本教育,不保证精英教育。

 

军官和士官制度改革

技术军官是一个特殊问题,只能和士官制度一起谈。

士官制度是解放军体制里的又一个大问题。解放军开始有士官了,也试图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士官的地位,建立士官文化。但士官制度说到底是一个军事文化的问题。

军队里需要一个凝聚人气的稳定力量。在东方军队里,这是军官;在西方军队里,这是士官。这本来没有优劣之分,但要是军官频繁调动,继续以军官为凝聚核心就成问题了。

传统上,解放军里最接近士官的就是班长了,这是《士兵突击》里的老班长老马,相信看过的人都不会轻易忘记这个好班长

解放军每年都要复员很多老班长,是不是能让他们留下来,给军队和国家做更大的贡献呢?

传统上,解放军里的士官就是资深士兵,或者义务兵转的志愿兵,但还是有不长的服役期限。电影、小说和现实中,老班长依依不舍离开部队的情节很多,就是例证。资深老兵的军事技能过硬,身体依然强健,但到社会上,由于技能不对口,教育程度不够,反而成为弱势人群。资深士官是军队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凝聚基层部队的人气,还是部队传统的传承人。军官要带兵,但军官实际上是通过士官带兵的,缺了这中间的传动轴,军官这台发动机就只能空转了。多留一点优秀的老班长,让他们在军队扎下根来,对军队,对个人,都是好事。

现代人的营养和体能不比从前了,常年保持锻炼的话,40-50岁的人照样可以举得起、跑得动,何况他们不是没有年轻的帮手。现代军队的装备使用和维修需要高度的技能,没有一点时间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熟练的程度的。即使在最尖端的工业行业里,50-60岁的熟练技工也绝对是宝贝,没有年龄太大的说法。高级士官的体能要求不比军官高,士官服役年限应该大大延长。50-60岁的技术士官是黄金时代,根本没有年龄太大不能胜任的事情。40-50岁的步兵士官完全可以胜任,年龄更大的步兵士官可以担任新兵训练、军校训练、征兵和行政工作。

取代技术军官是士官的另一个强项。技术军官顾名思义是专长技术、不管指挥的军官。军衔制度本来就是用来标识级别的,一群陌生军人在一起面对意外的紧急情况时,军衔最高的自动担任指挥。但技术军官没有这样的本事,他们的军衔标识的是技术能力,而不是指挥或组织能力。军衔也是军队礼节的基础,下级首先向上级敬礼。但要是专长修发动机的中校归上尉机修队长的管,两人因为工作相遇,到底谁向谁敬礼呢?这种混乱没有必要。

机械、电子系统的维修是士官的强项,没有必要使用军官担任这样的职务

雷达和电子系统的操作也是士官的强项

厨师军士不是一个笑话,但厨师上校就荒唐了

用高级士官代替技术军官既可以保留级别和技术专长、待遇的关联,又避免了指挥和组织能力及上下级关系的尴尬。机修、电子、武器操纵、特种部队、甚至照相情报判读、翻译,会计、档案这些都可以由士官担任,甚至所有需要长期固定岗位的位置都可以考虑由士官担任,这样也避免固定岗位的需要和军官流动要求的冲突。只要有需要,高级士官级的大厨也是可以的,但“上校厨师”就荒唐了。所谓“再大的士官不过是兵而不是官”,因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是陈腐的观念,就和再高级技工也得不到工程师一般的尊重一样愚蠢。如果在令行禁止的军队都不能消除这种陈腐观念,那中国真的没有希望了。美军三军都有总军士长的位子,和将军一样的级别,负责全军的士兵事务。各级部队的士兵事务由专职军士长而不是军官管辖,包括调动、培训、一般福利等。解放军没有必要照搬美军体制,但在极大地提高士官地位和作用这一点上,美军经验值得借鉴。

资深士兵不能自动成为士官,要有一个挑选过程,应该有所培训。外军有士官学校和各种专业培训班,士官晋升前要经过相应的训练,或者直接跳级考试。

队列和基本战术动作训练更是士官的本分

技术军官不应该和技术行政军官混淆,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依然应该由军官担任。技术行政军官当然应该懂技术,否则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是干不长的,但技术行政军官也应该加入到军官轮换体系中,作战部队的军官应该有机会接触技术部门的业 务,技术部门的军官也应该有机会接触作战部队的实际,这是开阔眼界和培养业务能力全面性的一部分。轮换的重点不是什么都要万金油来一点,是可以有重点的, 但需要从象牙塔里拉出来见见世面,知道路是怎么走的。

技术军官的另一个问题是军官是有服役年限的,到了时候没有晋升到下一个等级的话,只能到点走人。士官就不一样了,和熟练技工一样,级别有天花板,到顶了就是到顶了,但不等于不能干到退休。这更是技术军官应该士官化的一个理由。随着军队里技术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不可替代的高级技术人才只会越来越多,现行体制的问题只会越来越大。

士官地位提高和服役年限延长也到来的士官家属随军的问题。士官也应该容许结婚,家属随军,待遇等同下级军官。家属随军是一个敏感问题,因为部队很难解决所有随军家属的工作问题,尤其是偏远连队。这牵涉到一个军营建设思想的问题。小单位分散部署在过去可能有历史原因,在机动性极大地提高的现在是否还有这个必要,值得重新考虑。将部队集中驻扎,便于营房管理和训练、维修设施共享,也便于一般福利设施共享和随军家属的安排。只有少量人员驻扎的边远哨所可以考虑加强轮换,苦乐均沾。解放军现代化了,观念上也要跟上。说到军营,军营花园化一点必要也没有,军营就是军营,没有一点孔武之气怎么行?但军营不必封闭化,军营墙外就有花园,军人应该在作训间隙容许有更多的自由出入营区,接触平民世界。我们的军队连自己的老百姓都不放心,怕把纯洁的小兵带坏了,这还行?到底是谁保卫谁?

 

军队精兵化要求提高军人待遇,增加军人地位,但这一切只有和军队消肿驱虫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解放军的现代化不仅是装备和战术的现代化,也是军队组织和观念的现代化。革命战争时代没有这些花花名词,但我军在组织和观念上高度有别于旧军队,是我军战斗力的核心。没有“支部建在连上”、“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官兵平等”、“官兵同吃同住”这些观念上的改变,解放军的小米加步枪早就被敌军的飞机坦克大炮碾碎了,不可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今天的解放军鸟枪换炮了,但在观念和组织上退步了,赘肉多了,蛔虫多了,有向旧军队看齐的苗头,该消肿驱虫了。

本文专供网易军事(http://war.news.163.com/),禁止商业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