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知名品牌:丽江危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55:50

丽江危局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09年06月24日 15:48  共有26条点评 对投资商和游客来说,吃光了一地,可以换个地方接着吃;而对于一座古镇来说,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是极难的
□《LENS.视觉》记者 张策/文

  商人们自我陶醉地给丽江起着名号,“艳遇之都”、“小资天堂”,他们的努力让丽江显得庸俗不堪。就在丽江发生着外地商人置换原住民的同时,原本热衷于丽江的西方游客,也被附近省份的大众游客迅速置换掉了,他们热衷的是拍照和留影。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德国女士告诉《LENS.视觉》,她觉得丽江是个彻头彻尾相当“boring”的地方,她会告诉她的朋友,“丽江已经没什么可去的了”。

 


  玉河里的水从黑龙潭溢出,到丽江古城的西边一分为三。九个世纪前,纳西人通过人工开掘,把这三条河流分成数十条溪流,让它们流遍整个古镇。从那时起,古镇的居民一直饮用他们房前屋后溪流里的水。

  但在五年前,这些水不能喝了。

  水系污染,只是丽江成为“世界遗产”12年后看得见的变化中的一个。大量游客涌入、原住民迁出、泛滥的商业气息,都让这座古镇越来越不像自己。

  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要求当地政府作出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在中国文化部官员陪同下,两次进入丽江。为了迎接那些专家的到来,古镇的青石板路被清洗一新,所有的红灯笼被勒令摘下,纳西族的老人们被组织起来到四方街跳舞。但这些专家知道,他们走后,假装关门的酒吧就又开业了。

  今年六月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将对丽江问题进行讨论。丽江当地政府被要求提交新的《丽江古城保护现状的报告》。现在距这次大会的召开仅剩两个月,古城的官员们格外沉默。

  对于几乎没有工业的丽江而言,“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身份至关重要。要真正留住这个“名份”,古镇必须是它自己。

  “如果丽江将来只是一个卖东西的地方,一个开饭馆的地方,那肯定会丢了他们的‘遗产’。丽江现在处在一个严峻的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高级专家白海思(Heather Peters)博士对《LENS.视觉》说。

  留不住的原住民

  1989年,丽江在新中国建立后第一次对外国人开放。白海思博士跟着一些纳西族学者回到他们的故乡,她看到,“四方街上是卖肉、卖菜的市场,城里都是原住民,商店很少,街上人都说着纳西语。外国人能够住的,只有城外一个叫丽江第一酒店的地方。古镇就是纳西人的古镇。”

  在之后的19年间,白海思每年都会到丽江小住。她记得,1996年申报世界遗产之前,四方街原有的市场被要求搬出,旅游用品商亭进入。不过,那时候传统的手工艺品还可以在那里买到。又过了几年,这些商亭也退出了四方街。

  在联合国的监测报告中,也举了四方街的例子:这个上个世纪80年代纳西人日常贸易的集市,变成了一个游客聚集区。这被认为是对古城“原真性”的破坏。

  让白海思感触很深的,还有古城里人的变化。每年重回丽江,她看到的都是新面孔。有当地纳西人这样告诉她:“我现在走在丽江的街道上,倒觉得自己是个外来人!”

  1997年,申报世界遗产时,古城居住着纳西原住民3万人,6000户。十年后的2006年,主要街道上的1600多家户主开起了店铺和客栈。

  2007年7月,丽江第一次受到来自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的警告,理由之一,就是“商业化对古城人文环境的破坏,原住民的不断搬离”。丽江政府组织了四个调查组,一名成员在与白海思闲聊时告诉她,估计50%的原居民已经搬走了。

  联合国监测组2008年5月16日发自巴黎的报告中说:“监测组本次得到的人口数据,目前居住在古城的有6200户,2.5万原住民,其中67%是纳西人。”

  有人指出,这个数字可能无法反映在古城内居住的原住民的真实数量,因为现在很多老屋主人还是原来的主人,但里面住的早已是外地人了。

  “越来越多的游客使这个地方更加商业化。如果年轻人都离开了,丽江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就变得非常小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项目官员卡贝丝(Beatrice Kaldun)对《LENS.视觉》说。

  实际上,丽江古城原住民迁出古城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在旅游发展中获益甚微。他们的生存环境并未因旅游发展而得到实质改善。有一些当地人也告诉白海思,他们不愿意与外地人在商业上进行竞争,因为外地人过于“不诚实”。他们更愿意出租老屋给那些外地人,自己拿着钱搬进新城,而不是留下来做生意。

  “如果古城的人都还住在古城里面,那世界遗产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就荡然无存了——所谓的好处就是增加收入嘛。”宣科,这个古镇最知名的老人这样认为。

  流失中的文化

  2009年3月4日,宣科的“八十大寿”在他位于茨满的庄园中举行。他看上去很时髦,上身唐装,下身牛仔。这是由政府筹办的生日庆典,因为宣科已经被当做丽江的一块“宝”,一个最有价值的文化符号。

  2008年1月14日,宣科曾经对联合国监测组的官员说:“我们纳西古乐的价值,就在于它没有改变。”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民族歌舞、摩梭风情等,都已不断转化为各种抢手的文化商品,但真正掌握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对纳西族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掌握较多知识的老师和学生,也越来越少。

  “一方面,不少民族的传统知识、文化艺术正成为旅游市场和商贸市场上热卖的商品;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蕴和知识缺乏足够了解。”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说。

  走在丽江的街头,处处可见卖得红火的各种东巴文化衫、壁挂,但上面的图案错误百出。一位游客在古城买了一件印着东巴文的文化衫穿在身上,杨福泉告诉他,“吉祥如意”四个字中,有三个写错了。

  从四方街通往木府的关门口一带,卖葫芦丝的乐器店随处可见。实际上,葫芦丝并不是纳西的乐器。纳西地区的传统民族乐器,是芦管和胡拨;纳西人世代传唱的,是洞经音乐《山坡羊》《到春来》和《浪淘沙》。

  丽江古城内开设东巴文化课的学校仍然寥寥无几,丽江地区中学不久前才开设纳西文化传习特色班,但只有50多个学生参加。会说纳西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至于越来越多的外地商人的子女,他们更不需要学习纳西语言。

  “再这样下去,丽江古城的火把节、清明节、祭祖节、春节,那些自然的日常生活状态下的民俗,可能会随着原住民不断地迁出完全葬送。”杨福泉很担忧。

  一位丽江官员曾说:“纳西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历史上将进入丽江的其他民族都融入其中,所以将来不是别人同化我们,而是我们同化别人!”持这种自信的人,乐于用这套理论反驳“原住民流失、人口置换将带来文化丢失”的看法。

  “这是不一样的,”杨福泉博士说,“旧时代由于交通不便,外来人进入丽江后很可能就定居下来;他要生存就要入乡随俗,要学当地的语言、文字,了解风俗,要融到里面来。今天的情况完全不同,很多人可能赚够了钱便离开,把问题留给原住民。现实是,太多东西处于濒危状态,需要抢救。”

  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2008年11月再次来到丽江时,把纳西文化的流失写进了最新的报告。 一个“大超市”

  宣科形容,现在的古城像一个大型超市。

  “变了相的文化产品充斥着古城的旅游商品市场。走在古城街道上,看到的是一幅与真实纳西人无关或变异了的旅游商品交易图。”生态学者李波说。

  34岁的农民和春廷每天往返于古镇和丽江机场。他住在离古城数十公里的七河,开出租车已经八年。他告诉《LENS.视觉》,在他所在的村里,一名壮年农妇一个上午汗流浃背地劳作,也只能创造出一元钱的产值;而跑到古镇里卖一碗米线,少说可以赚八元钱。

  “跑旅游”,让和春廷这样的农民不再需要以种地为生。拉一名外地客人到拉市海骑一次马,他可以挣至少30%的回扣。从束河到大研只需要12元,但对外地人,他们可以要到50元。丽江的很多农民挤到这条致富路上,一张出租车营运证可以卖到40万元人民币。

  外地的商人们也兴高采烈地涌入丽江。在古镇的小巷里,随处可见写有房屋“出租”“转让”字样的广告。已经几次易主的老屋继续更换着主人。

  丽江老宅大多数是土木结构,房屋的框架完全由16根柱子支撑,最怕受到外力冲击或水的侵蚀。2006年,《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将古城的保护提到省级层面进行规范。同一年,丽江当地政府还批准实施了由朱良文主编的《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将古城建筑的样式风格制度化,规定维修必须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

  不过,由于没有细化的装修规则,不少旅店经营者都进行了一些危险的改建工程。某些较大规模商业项目的建设,更严重地威胁着古城风貌。在联合国2008年5月撰写的监测报告中,对始于2003年位于束河的“茶马旅游中心”、批准在建的“丽江古城世界遗产论坛中心”等项目提出质疑。

  “这些准建项目是否能缓解大研古城游客集中带来的压力,并不清楚。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也未被提及。”报告称,“一些试图美化古城的商业项目,实际上是在毁坏它。”

  古镇的房租水涨船高。一个面积1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一年租金达14万元。若加上人工成本和货物成本,每天的营业额至少在1000元才能保本。商户们都觉得压力不小。

  崇文巷95号寸氏银坊门前那块“假一罚十”的招牌,让店主显得很自信。不过,3月6日,三名北方游客还是和他们产生了纠纷。游客发现,从这家“假一罚十”店买回去的“银”手镯,居然也掺了大量锡、铜。游客要求店主退货赔钱,店主夫妇则认为自己很无辜。“在古城,这种含量的银子就被叫做925银。这个属于古镇标准,现在所有银店都是这么做生意的。”他们说。

  古城里的每一间客栈,都贴有各种旅游景点的线路图。一位当地人告诉《LENS.视觉》,客栈每推荐一名客人去旅游景点,都可以收到一笔回扣。一般来说,每位客人在旅游景点全部花销中的三分之一,是回扣给客栈的。

  按照古城管理局的规定,玉石、现代服装、桑拿按摩等行业不允许进入古城。不过,这些规定似乎没有发挥作用。现在的七一街上,就有不少玉石铺子,假冒的冰种翡翠手镯售价500元人民币。

  古镇越来越远

  对投资商和游客来说,吃光了一地,可以换个地方接着吃;而对于一座古镇来说,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是极难的。恢复丢失的文化,几乎没有可能。一旦古镇丢失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将只剩下一具躯壳。

  “我真的很担心丽江,坦率地说,我不知道接下来丽江会怎样。”采访结束后,白海思给《LENS.视觉》写信说,“我觉得当地政府需要严肃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把原住民留下来。我的建议是:1.降低赋税;2.降低纳西人租住古城房屋的费用(不是所有纳西人都拥有房屋);3.开发一些针对纳西人小型发展计划,等等。”

  根据她的了解,目前丽江并没有针对当地人经商的税收优惠政策。一位当地研究人员还告诉她,丽江有些居民表示,现在政府是不是治理水源,是不是把酒吧街搬出古城,都已经不再重要——他们就是想搬走。还有一些居民说,他们就是想等着旅游发展,把房子出租。

  4月末,宣科在电话里说,“现在游客特别多,走都走不动。”丽江又到了它人头攒动的季节。

  不过,最近三年中,丽江游客中的外籍游客——所谓高端游客——数量正在大幅缩水,商人们已经感到生意难做。

  每年接待丽江60%以上境外游客的白鹿旅行社,去年接待量比前年下降了50%以上;以前到丽江的游客以来自西方国家为主,这几年则以四川、云南等周边省份的中国游客为主。

  高端游客的减少,是一个危险信号。一名外国游客说:“如果你拥有过去的美好记忆,千万不要让现实破坏了它。尤其是在中国,情况更是如此。”

  消失的宁静

  80岁的宣科曾经对着台下黑压压的听众说:“丽江已经死了!”

  据古城管理局主任和仕勇介绍,2007年,丽江游客达531万;在申报世界遗产的1997年,游客数是173万,而1995年只有84万。最多的时候,400平方米的四方街曾一下聚集了4万名游客。

  “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丽江迅速从一个安静的纳西聚集区变为异常繁忙的旅游目的地。”教科文组织在监测报告中写道。

  每年5月到8月是丽江旅游旺季。导游们挥舞着手里的小三角旗帜,摩肩接踵的游客让古城显得热气腾腾。

  丽江纳西族作家白郎指出,丽江的高速发展是以当地原生文化遭破坏为代价的。被钢筋水泥裹在夹缝中的丽江古城,现在完全处于一个全新的摩登时代。到处是莺歌燕舞的旅游者、花里胡哨的假古董,以及故作风雅的红灯笼。昔日的纳西古城,变成了一座“伪纳西古城”。

  夜晚,酒吧亮起门口的灯笼,音乐声震耳欲聋地响起来。“每天晚上叮咣叮咣,闹得全城的人睡不着觉,一天比一天厉害。”宣科说。五年前,他躲进了位于茨满的占地86亩的庄园,他在古镇的家现在是一间客栈。

  所谓“丽江酒吧一条街”,北起古城北口大水车,南至四方街科贡坊,由一座座木质老宅改造,一座座简易木板桥相连,沿新华街玉水河两岸分布。所有的酒吧都是红灯笼与黑木头,也几乎是一样点缀着黄玉米、红辣椒、葵花盘、猪槽船、晒谷架、破斗笠、旧蓑衣。

  丽江最早的酒吧开在1996年。在那之前,丽江少有客栈,游客住的是居民家的地铺;没有现代化的卫生间,只有茅坑,洗脸刷牙就着河水解决。到2002年,用纳西作家白郎的话说,丽江已经变成了“全中国最大的酒吧”,“它的灵魂正在一天天褪色,在削弱”。

  禁止古镇的商业化行为,对古镇的人显然是不公平的,但问题在于程度。

  “你们在过度地使用你们的遗产地,发展和保护没有平衡好。保护并不意味着要阻止发展,而是如何平衡;遗产和传统并不代表完美,而是代表原真性。”卡贝丝说,“丽江不应该成为一个为游客准备的城市。”  附:《最特殊的遗产地》

  偏处西南一隅的丽江,自古就和喧闹无关。正是因为地处偏僻,古镇才得以保持着自己的格调和节奏。

  一支南迁的古羌族后裔已经在这里居住了近千年。他们把城镇叫做“巩本芝”,也就是仓廪、集市之地。统治这里的人最早没有姓氏,到了明朝,皇帝赐给这个家族“木”姓。“木老爷”先后修建有三个住处,也因此先后形成了三处纳西族人的聚集区——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

  由于地处藏族、白族和汉族贸易往来的交接地带,而居民既通晓汉地风俗,又熟悉藏地的语言和习惯,藏区与内地的贸易中转和交互慢慢转由丽江的纳西人完成。

  旧时两地的马帮走到丽江,就不再继续前进。丽江古镇因此演化成茶马古道上的货物中转集散地,这条古道一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渐渐衰落。

  丽江的统治者在修建古镇的时候,遵循了“先理水,后建城”的原则。工匠们根据玉河的脉胳,疏河理水,布街辟路。古城的水系,以中河、西河、东河为骨架,派分脉引,密如蛛网。

  古城中心,由铺面围成了一块方形街面,即四方街,主街有四条,向四周辐射。每条街道又分出许多小街小巷,街巷相连,四通八达。每条街巷,都由五彩花石铺就。

  每当集市散去,便有人关闭西河上游的水闸,利用古城西高东低的自然落差,用西河水洗涤四方街,再用扫帚清扫,马匹留下的污迹就全部消失。这些垃圾污渍又被漫流的河水冲进中河,正好灌溉城南郊区的农田。这就是所谓的“冲街”。

  丽江古城中有大大小小的五口“三眼井”。“三眼井”是纳西人以地下泉水为源、依照地势修建的三级水潭,约定俗成地对三个水潭的功能和用途进行严格区分:上潭饮用,中潭洗菜,下潭漂洗衣物。下潭的水会排入水沟,居民可以在排水沟中洗涮拖把。

  除了独一无二的水流系统,古城还保留了大片的明代民居建筑,均为土木结构、青瓦石墙的小楼。“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

  1921年,奥地利人洛克成为第一个发现丽江的西方人。洛克是生物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在此后的28年间,这座古镇的最初影像被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

  抗战期间,俄国人顾彼得住进丽江,这是一位远比洛克多愁善感的贵族,他忧伤又多情地把丽江写进《被遗忘的王国》:“在我动荡的人生中,我没有在任何地方享受过像丽江那样宁静、那样幸福的生活。对我来说,那是天堂。”

  洛克与顾彼得,把这座偏僻的古镇带进了西方,丽江成为和希尔顿的“香格里拉”齐名的东方符号,世外桃源。

  1986年,国务院将丽江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丽江被中国官方认为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

  1997年12月4日,这座“世外桃源”与庞贝古城一起被写进了《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丽江古城,是“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与自然美妙结合的典型”,是传统人类居住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或者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特别是由于不可逆的变化影响而变得易于损坏。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福泉博士表示,丽江是中国目前惟一一个还需要保护它的非物质遗产的遗产地。他说:“古城的灵魂,不在小桥,不在流水,而在人家,以及存在于这一民族中的文化。所以,丽江不仅要保护建筑、水系,更要保护活着的文化。”

本文见于《LENS.视觉》双月刊2009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