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4攻略:武汉城市圈欲建生态城市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2:23:00
#TRS_AUTOADD_1219329580243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9329580243 P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9329580243 TD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9329580243 DIV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TRS_AUTOADD_1219329580243 LI {MARGIN-TOP: 0px; FONT-SIZE: 12pt; MARGIN-BOTTOM: 0px; LINE-HEIGHT: 1.5; FONT-FAMILY: 宋体}/**---JSO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margin-top":"0","margin-bottom":"0"}}--**/

  武汉城市圈是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验区”,圈内9个城市近日召开首次环境保护联席会议,统筹环境保护,深化环保合作,携手打造国家级生态城市群。在这次环保联席会上,9座城市的环保局长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城市群。

    九城市联手推进环保深度协作
  武汉城市圈9市山水相连,唇齿相依。潜江、仙桃、孝感、天门和武汉共享汉水,武汉与咸宁、鄂州、黄冈和黄石同饮长江水,但是,受行政区划的限制,9城之间的环境信息交流和环保协作十分有限。建立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是9城市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武汉召开的首次联席会上,9城市的环保局长签署了环保合作协议,共同发布了环保合作宣言,联手推进环保深度协作。
  9城市签署的《武汉城市圈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内容涵盖面较广:
  确立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目标——统一编制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优化城市圈产业布局。2012年,9城初步达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城市(群)。
  建立环境监管一体化机制——统一制定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现流域共保,上下游共治。建立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测、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区域环境安全保障系统。建立城市圈污染物总量指标的调配和置换机制。
  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共建、共享污染处理处置设施。建立健全环境与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全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合理布局整体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城市间转移,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城市圈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
  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推行企业违法排污公开道歉、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并建立环境奖励基金,鼓励群众举报。
  武汉城市圈9城市代表聚首武汉,围绕“加强城市圈沟通合作,共建生态文明”的主题,进行了友好磋商,发布《武汉城市圈环境保护合作宣言》,决定加强环境保护合作,构建生态支撑体系;加强区域联动,改善城市圈环境质量;加强联合监管,保障城市圈环境安全;加强区域交流,搭建环保合作平台。
  9市确认环保联席会每年举办两次。城市圈今年第4季度将在黄石召开第二次联席会议,共商城市圈污染物总量指标的调配和置换、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及环保基金的建立等合作具体事宜,共同争取国家和湖北省政府的政策支持。
  城市圈环保规划正在报批
  与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相比,武汉城市圈有着较为明显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除对自然资源实行节约和优化配置使用外,还要在城市圈内制定统一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共同目标,建立跨领域和跨地市的环境协调机制,包括水质考核制度、污染排放市场交易机制、生态补偿及监管机制、治污设施优化配置与资源共享等。
  “武汉城市圈之间要构建城市群一体化的生态系统格局,最终将武汉城市圈建成为生态城市圈。”湖北省政府强调,省直部门和武汉等9市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
  对此,湖北省环保局给出了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统筹的具体方向:已初步拟定《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要求到2012年底,9城市均初步达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城市(群)。《规划》提出建立跨领域和跨地市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统筹城市圈环境保护立法、规划、功能区划、环境综合整治、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并开展城市圈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规划》正在报批,有望在年内通过。

    力争2020年实现生态宜居目标
  根据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经过5年努力,到2012年,城市圈将初步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制度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五个一体化”格局。同时,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3%,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0%、12%,水环境和城市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化率达到5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力争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努力使武汉城市圈在科技发展、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保护环境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走向中西部前列,武汉市的集聚、辐射、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
  而作为远景目标,力争2020年,武汉城市圈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人均生产总值、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构建良好的自然生态、高效的经济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武汉市率先在中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全国最宜居的生态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