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科百特地址:贵人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5:55:27

贵人在哪里?

(2011-03-24 09:45:3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生感悟



贵人在哪里?

杨仁寿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有起有落,落难时我们希望有人情义相挺,有贵人相助。但是贵人在哪里?

 

不是每个人生命中都会遇到贵人。有些人遭遇不幸时,旁人心里想“罪有应得!”;有的人遇到财务困难时,亲戚朋友避之惟恐不及。他们会怨天尤人,哀叹生命中没有贵人。但也有人在灾祸降临时,却能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也有人事业失败时,却即时得贵人相助。或许他们会说“我真是幸运!”

 

但是,一个人是否会遇到贵人,其实是有迹可循的。一般人如何决定要不要对他人伸出援手呢?第一个考量是关系。当你求助的对象与你有亲戚或朋友关系,对方通常比较愿意回应请求。但也决定于平日是否有频繁的往来,互动愈多则请求愈容易如愿。例如远亲的请求不见得比近邻来得能打动人,因为近邻互通有无的互动关系可能更深。

 

其次,是他人是否觉得你曾经有恩于他,或曾经亏欠于你。“报”是人的天性,人们对于曾经帮过他们的人会心怀感激,想要报恩;人们对于心有愧疚的人,也会想要弥补。因此,一个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在他面对困境时,就会有很多人想要帮忙;一个凡事忍让他人的人,在他需要协助时,便会有很多觉得平时亏欠他的人愿意伸出援手。

 

另外,是你是否在他人心目中是一位值得协助的人。有些人受惠而不懂得感恩,当然在求助时会被拒绝;有些人平日做事不负责任、不守信,难免被列为拒绝往来户;有些人平日喜欢计较、为人不诚实,也会被认为不值得同情。那些懂得替别人着想的人,真诚对待他人的人,或是说到做到的人,累积了许多个人正面的形象,当有困难开口求助时,他人会觉得这个人值得为他出钱出力。

 

事实上,无论是与他人建立亲密互动关系,成为他人想要回报的对象,或是被认为是值得协助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付出。愿意付出的人才有真心的朋友,曾经付出的人在他人身上储蓄了潜在的回报,不吝于付出的人有着好人的形象,大多数人会不忍心一个好人受难。

 

每个人都不可能遗世独立于这个世界,都有机会需要他人的协助,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各个都有贵人。一个人是否值得他人伸出援手,端视平日的为人处事,多起善端、真诚待人,自然朋友多,自然感恩的人多,自然在他人心目中是一个非帮忙不可的人。

 

所以,贵人在哪里?其实是自己。

 

   生 命 之 灯  

转载

 

        一个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个荒僻的村落中。街道上,穿梭着络绎不绝的村民。


  苦行僧走到一条巷道.他看见一团昏暗的灯正从巷道的深处慢慢地移过来,旁边的一住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人,生活在没有白天与黑夜的世界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甚至连灯光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还挑着一盏灯茏,岂不令人耻笑?那灯光渐渐近了,那僧人走过去说:“敢问施主真的是位盲者吗?”那挑灯茏的盲人告诉他:“真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没有见过外面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只有用双方去感触,用耳朵去听外边的未知世界。”


  僧人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要挑一盏灯笼呢?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满世界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点燃了一盏灯笼。”僧人若有所悟说:“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的?”但那盲人却说:“不。我是为自己。”


  “为自己?”僧人又愣了。盲者慢慢地道来:“你是否因夜色漆黑,被其他行人碰撞过,”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还被两个人不留心碰撞过。”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是我没有,虽然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也更让别人看到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到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他仰天长叹说:“我天涯海角奔波找佛,却没有想到佛就在我身边。哦,众生的佛性就像一盏灯,只有点亮了,就会破除我们心中无明的黑暗。


  是啊。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盖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这样我们生命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