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满净水器如何拆滤芯:品味谈吃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2:51:36
  明张岱《夜航船》记:“汝作粽。”汝是汉人,可见粽子汉已有之。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称粽子为“角黍”:“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叶裹粘米煮熟,谓之角黍。”在《齐民要术》中,有《风土记》这一段文字的注: “俗,先以二节日,用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
    古时包粽子用黍。黍乃稷之粘者,有赤白黄黑数种。许慎《说文》:“黍可为酒,从禾入水为意也。”魏子才《六书精蕴》:“禾下从氽,象细粒散垂之形。” “黍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后乃成也。”黍是中国古代五谷之一,夏至之日,新黍成,古人早有尝黍并以黍祭祀之俗。《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是月也,农乃登黍。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这里,雏是指鸡,桃指樱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就是说万物生长茂盛,开始成熟。崔灵恩《三礼义宗》:“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意思是:夏至之日阳气至极阴气始生。所以《礼记·月令》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这是说,夏至正是阴阳交错之时,物之感阳气而方长者生,感阴气而已成者死,所以又是死生分判之际。在这种时候,齐戒以定其心,掩蔽以防其身,不要轻躁于举动,不要御进于声色,薄其调和之滋味,节其诸事之爱欲,凡以定心气而备阴疾也。天地之气,顺则和,竟则逆,所以百官都不要动刑罚之事。因为刑是阴事,举阴事就是助阴抑阳。总的说来,就是阴阳交接也是阴阳明显相争之时,一切都要谨备,为的是消灾。晏,安的意思,晏阴也就是要让阴安静。
    夏至日祭祀,周代已有之。《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物,以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冬至日阳气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阴气升而祭地物。:百物之神。致人鬼于祖庙,致物于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皆出。”祭天地人神,都为顺其为人与物也。在周代,夏至日祭地物,黍只是其中之一,刚开始只是用黍米而非角黍。后人发明角黍,取角形是因为上古人有以牛角祭祖之俗,取其角形包以菰叶,是因为黍又称“火谷”。《尔雅翼》:“黍之秀特舒散,故说者以其象火为南方之谷。”火属阳,而菰叶水生而属阴,这就成了“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
    其实,角黍原是用以夏至节祭地物的,与屈原并无关系。
    古时,其实夏至与端五是两个节日。端五,端,初也,五月的第一个五日,古“五”与“午”通用。端午节,最原始的说法,认为它起于上古三代的兰浴。《大戴礼记·夏小正》记:五月,“煮梅。蓄兰、颁马”。《大戴礼记》中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为什么要蓄兰沐浴呢?“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楚辞》因此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续汉礼仪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荆楚记》:“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风俗通》:“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浴兰、悬艾,都是为避毒,用五彩丝线绕臂、缠筒,俗称“续命缕”,为益人命。应该说五月端午作为天中节,刚开始并无祭人的意思。因为阳气至极万物茂盛于是要避毒,因为防身避阴疾,于是要绕“续命缕”,还是为顺应天时地和。 端午祭祀先祖,其实是后人赋予的内容。古人对端午,其实有种种说法,一说是祭介子推。东汉蔡邕《琴操》:“介子绥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重耳。重耳复国,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惊悟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史书上,介子推曾割腓股帮助文王。文王复国后,赏赐随从臣属,介子推独无所得,因此怨恨,与母亲隐居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山中。传说文王请他出来,他终不肯出。文王烧山求他出山,他抱木而被烧死。邯郸淳《曹娥碑》说是祭伍子胥:“五月五日,时迎伍君。”史载伍子胥尽忠于吴,后反被吴王夫差杀,抛尸于江,化为涛神。民间传说,伍子胥死于五月五日。《会稽典录》记,则为纪念曹娥:“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溯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因纪念曹娥,又称“女儿节”。当然,最响亮者,自然为纪念屈原。纪念屈原说,始见于梁吴均《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回,忽见一士人,自云三闾大夫。谓回曰: ‘闻君当见祭,甚善。常年祭物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当以楝叶塞其上,以彩丝缠之。此二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皆汨罗之遗风也。”《异苑》因此说,“粽,屈原姊所作。”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彩丝。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却说:“,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因李时珍此种说法,故闻一多有“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说。
    而端午龙舟竞渡之俗,其实起于春秋越国,古说勾践于此日操练水军。《事物纪原》引《楚传》:竞渡“起于越王勾践”。而到了《荆楚岁时记》,则记曰:“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汨罗,人伤其死,并将舟楫拯之,因以为俗。”《岁华纪丽》归结说:“因勾践以为成风,拯屈原而为俗也。”
    五月五日其实又是“地腊节”。《道书》:“五月五日为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
    肉盛衰,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端午节其实包容比较丰富。最早以角黍祭地物应该说是夏至之俗,后按《风土记》,端午与夏至俗同,所以把夏至的祭祀搬到了端午。祭祀的内容与方式,应该说随时代的推移,不断增加内容。但粽子祭祀的原意,应是取阴阳相裹之意。据《风俗通》,古时此节还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菹黾’”。菹黾黾甲表肉里,阳外阴内之形,也是阴阳包裹之象。痛悼屈原之说,其实只是后人因屈原之伟大而日益发挥的说法,与粽子原意其实相去甚远。
    粽子的异名,有称为“裹蒸”者。《表异录》:“南史大官进裹蒸,今之角黍也。”有称为“不落荚”者。《戒庵漫笔》:“镇江医官张天民在湖广荣王府,端午赐食‘不落荚’,即今之粽子。”元稹诗称为“白玉团”:“彩缕碧筠粽,香白玉团。”陆游诗:“白白筒美。”诗后自注:“蜀人名粽为筒。”
    粽子其实有锥形,有秤锤形,有菱角形,也有枕头形的。包裹材料,有用茭叶、粽叶,也有用芦叶、竹叶的。其馅,甜者如赤豆小枣、豆沙枣泥、桃仁芝麻松子;咸者如火腿咸肉、鲜肉鸭肉,以至干贝虾仁。《酉阳杂俎》记:“庾家粽子,白莹如玉。”今庾家粽,已不可考也。《西湖老人繁胜录》:“角黍,天下唯有是都城将粽凑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元天宝遗事》:“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于此戏。”
    古人包粽子,甜者,还加入些许薄荷末,还有用艾叶浸米的,叫做艾香粽子。顾仲《养小录》记,粽子蒸熟后,可以剥出油煎,称油煎者为“仙人之食”。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则告诫:凡煮粽子,一定要用稻柴灰淋汁煮,也有用些许石灰煮者,为的是保持粽叶的青而香也。 米线在早时的烹饪书《食次》中,记为“粲”。《食次》大约就是《隋书》中所记的《食馔次弟即次第。古时“弟”同“第”。法》,此书南宋时已散佚。
    《齐民要术》引:“《食次》曰‘粲’,一名‘乱积’:‘用秫稻米,绢罗之。蜜和水,水蜜中半,以和米屑。厚薄令竹勺中下——先试,不下,更与水蜜。作竹勺,容一升许,其下节,概作孔。竹勺中下沥五升铛里,膏脂煮之。’”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糯米磨成粉
    后,用蜜和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有孔的竹勺,看粉浆能不能通过孔流出来。要是不能流,就再加些蜜和水。粉浆流出来成细线,入锅中以膏油煮熟。这就是早期的米线。
    “粲”,其实本意是精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稻粟二十斗为米十斗,其米甚粗。”“米一斛舂为九斗曰是也,即。禾黍言,稻言。米九斗而舂为八斗亦曰。八斗而舂为六斗大半斗则曰粲。犹之禾黍米为七斗则曰侍御也。禾黍米至于侍御,米至于粲,皆精之至也。”也就是稻粟二十斗为米六斗大半者称粲。粲字的引申义是精制的餐。《诗经·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绶子之粲兮。”傅训:粲为餐。这两句的意思就是:“我要到你的馆舍去,送给你精美的饭食。” 用精米磨成的精粉,又用精粉制成精制的食品,所以早时米线被尊称为“粲”。因为它流出煮熟后,乱如线麻,纠集缠绕在一起,又称“乱积”。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另记有“粉饼”法:“以成调肉汁,接沸溲英粉。若用粗粉,脆而不美。不以汤溲,则生不中食。如环饼面,先刚溲,以手痛揉,令极软熟。更以汁溲,令极泽铄铄然。割取牛角,似匙面大,钻作六七小孔,仅容粗麻线。若作‘水引’形者,更割牛角,开四五孔,仅容韭叶。取新帛细两段,各方尺半。依角大小,凿去中央,缀角著。以钻钻之,密缀勿令漏粉。用讫,洗,举,得二十年用。裹盛溲粉,敛四角,临沸汤上搦出,熟煮,浇。若著酪中及胡麻饮中者,真类玉色,稹稹著牙,与好面不殊。一名‘搦饼’,著酪中者,直用白汤溲之,不须肉汁。”
    这段话翻译过来,意思是:用煮好的肉汁和粉。如用粗粉,饼粗涩不美。肉汤又须沸时调和,不然和出的粉是生的。要把粉和到做环饼的面一样,先可以和得干些硬些,用手用力揉,一直揉到极软极熟,然后再加些汤汁,把粉和成稀状,可以流动。然后割一个牛角,钻六七个可以容粗麻线通过的孔。如果要做成水引饼的形状,就把孔钻得稍大一些,容韭菜叶通过。然后用两段新织的白色细绢,每段一尺半见方,按牛角之大小,把中间剪去一块,在牛角上钻孔,把绢密密缝牢在上面,要不让湿粉从钻孔中漏出去。这白绢用过洗净,收藏好了可以用二十年。牛角缝好后,就把和好的粉倒在绢袋里,在一锅煮沸的开水上边,提着绢袋,让粉浆顺牛角孔漏出来,煮熟后用肉汤浇。如放在酪浆或胡麻糊里,真像玉一样白,而且吃起来既软又韧,与上好的麦面一样。此种粉饼又称“搦饼”,如是捞在酪浆里吃,则干脆用白水煮,不需用肉汤。
    这种“粉饼”显然是米线。当时,凡面点都称“饼”。
    至宋代,米线称做“米缆”。楼钥《攻集》有《陈表道惠米缆》诗:“江西谁将米作缆,卷送银丝光可鉴……如来螺髻一毛拔,卷然如虿都人发。新弦朱上尚盘盘,独茧长缲犹轧轧。”当时的米线已可干制,洁白光亮、细如丝线,可馈赠他人,也称“米”。陈造《江湖长翁诗钞》之《旅馆三适》:“厥初木禾种,移植云水乡。粉之且缕之,一缕百尺缰。匀细茧吐绪,洁润鹅截肪。吴侬方法殊,楚产可倚墙。嗟此玉食品,纳我蔬蔌肠。七筋动辄空,滑腻仍甘芳。岂惟仆饵,政复奴桄榔。即今弗洎感,颇思奉君王。”自注曰:“予以病愈不食面,此所嗜也。以米代之,且宜烧猪。客有惠清白堂酒者,同时餐。作三诗识之。”陈造《徐南卿招饭》诗中有“江西米丝作窝,吴国香玉为粒”之句,可见当时的米线干品是制成鸟窝状的。
    明清之际,又称做“米”。宋诩《宋氏养生部》:“米,音烂,谢叠山云‘米线’。”其制法记有两种。其一:“粳米甚洁,碓筛绝细粉,汤溲稍坚,置锅中煮熟。杂生粉少许,擀使开,摺切细条,暴燥。入肥汁中煮,以胡椒、施椒、酱油、葱调和。”其二:“粉中加米浆为糨,揉如索绿豆粉,入汤釜中,取起。”
    今米线以云南生产者为最好,米线吃法,可煮可炒,亦以云南“过桥米线”之吃法最为有名。
    “过桥米线”发明于云南蒙自,至今有两百年历史。据民间传说,云南蒙自有南湖,湖心有岛,岛上有茂林修竹。传说昔有一位秀才天天到岛上读书,其贤妻天天送饭上岛。丈夫埋头苦读,常常饭菜凉了还顾不上吃,日见消瘦,妻子就杀了家中老母鸡为其补养身子。母鸡炖好后,妻子上岛送给丈夫,就回家了。过了好久,妻子上岛,见丈夫埋头读书,饭菜没动一点,鸡汤却还是热的。原来,鸡汤上一层厚厚的鸡油把热气给盖住了。聪明的妻子因此发明了把米线下进油汤的方法。此事传为美谈,人们就纷纷仿效食用。因妻子送饭上岛要经过一座石桥,这种吃法就叫做“过桥米线”。“过桥米线”的原料甚多。其汤用壮鸡、肥鸭、鲜猪排骨、筒子骨等入一锅炖五至六小时,要使汤面上的油有铜钱厚,汤中不冒一丝热气。将鸡脯、猪脊、肝、鸭子、肚头、乌鱼、鱼肚等都切成均匀薄片。作料则有豌豆尖、菠菜、弯葱、芫荽、草芽、姜丝、豆腐皮、豆托、笋片、鹌鹑蛋、鸽蛋等。吃“过桥米线”要用高深的大碗。碗内先放入熟猪油、鸡油、鸭油、鹅油和胡椒面,然后把炖成的沸滚的汤舀入碗里。汤上桌后,先要将鸽蛋、鹌鹑蛋打入汤里,然后依次放入各种生肉片,用筷子轻轻拨动,霎时就熟。肉熟后再入各种鲜菜,淋
    以辣椒油、芝麻油,最后再下米线。吃“过桥米线”所用的米线,最优良者是云南富民所产,其用长颗白米制成,极其洁白细软,在沸汤中烫即刻就熟。入米线后,碗中红白绿黄交映,颜色十分好看;各种主配料调和成浓郁的香味,米线在浓汤中呈半透明状,在浓汤中被泡透后鲜美无比。“过桥米线”在各类风味小吃之中滋味独特,品格高雅,实在可称各类小吃中独领风骚、独占鳌头者,应评为各类传统风味小吃之首。
 馄饨,又写做“肫”、饨”。广东人称为“云吞”,四川人称“抄手”,山东人又有称“”的。
    张岱《夜航船》记:“石崇作馄饨。”石崇是西晋人,曾官至荆州刺史,因劫掠客商而致财产无数。《晋书》记他:“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尽水陆之珍。”石崇风流一生,曾以蜡代薪,做锦步障五十里,与王恺斗富
    。情史中吹笛美女绿珠,就是石崇之爱妾。石崇好精舍,好美婢,好鲜衣,好美食,有可能赋予馄饨偃月之形态。但馄饨之发明,应该不晚于汉代。
    馄饨之名,最早见文字者,是汉扬雄的《方言》:“饼谓之,或谓之、饨。”三国时魏人张辑《广雅》已注明:“肫,饼也。”据《事物纪原》考,饼始于七国时代,馄饨是饼的一种。早时的肫,就是饼中夹馅,入汤煮之,所以也称“煮饼”与“汤饼”。《李固别传》:“质帝暴得疾,云食煮饼,腹中闷遂崩。”这里的“煮饼”,有可能指“肫”。
    馄饨之成形态之记载,最早见于颜之推,唐人段公路称馄饨为“馄饨饼”,崔龟图注曰:“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颜之推是南北朝时北齐人,可惜他只说明了当时馄饨之形态,而没记当时馄饨之大小。
    唐宋时,都市内多馄饨店,馄饨作为一种面点,已成为重要食品。当时的馄饨,讲究汤清馅细。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肥汤,可以瀹茗。”北宋陶谷的《清异录》中有“建康七妙”,说“齑可照面,馄饨汤可注砚,饼可映字,饭可打擦擦台,湿面可结带,醋可作劝盏,寒具嚼者惊动十里人”。可研墨,可泡茶,多少有些夸张。倪云林《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中记“煮馄饨”法为:“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下汤煮时,用极沸汤打转下之,不要盖,待浮便起,不可再搅。”可见,非常讲究。难怪陆游有诗:“春前腊后物华催,时拌儿曹把酒杯。蒸饼犹能十字裂,馄饨那得五般来。”喟叹的是精致的馄饨,一般居家难做。
    唐宋以后,冬至日有吃馄饨之俗。冬至之日阴极而阳始,古人称为冬节。所谓“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冬至节,周代起就有祭神仪式,至唐宋,有过小年之称。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还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陆游的《剑南诗稿 ·岁首书事》中有“中夕祭余分,黎明人起唤钟馗”之句,陆游自注:“乡俗以夜分毕祭享,长幼共饭其余。又岁日必用汤饼,谓之‘冬馄饨年’。”以馄饨祭祖,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清代。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绅耆庶士,奔走往来,家置一簿,题名满幅。……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馄饨)奉献。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明人宋诩《宋氏养生部》和高濂《遵生八笺》所记馄饨法,与今之馄饨大抵相同。《宋氏养生部》记其方为:“取盐水或乳饼、鸡子匀面,轴开薄,切小方片,内之以馅料,摺为兜,抵其尖而缄,有露缘,则煎齑汤中煮浮熟,漉起,以冷水淋。此种则今之凉拌。其底以油润,夏蒸蒸食。。有宜以甘草、葱、醋调和,汤深瀹。有宜以油煎。”馅料除猪肉外,还可各种鱼去骨,还可解熟蟹肉、脱鲜虾肉,还可鸡肉、野鸡肉加去皮胡桃、松榛仁,还可竹笋、菠菜、荠菜、紫藤花、金雀花杂之。《遵生八笺》中记其方为:“白面一斤,盐三钱,和如落索面,更频入水,搜和为饼剂,少顷操百遍,拗为小块擀开。绿豆粉为,四边要薄,入馅,其皮坚。膘脂不可搭在精肉,用葱白先以油炒熟,则不荤气。花椒、姜末、杏仁、砂仁酱调和得所。更宜笋菜过,莱菔之类或虾肉、蟹肉、藤花,诸鱼肉尤妙。下锅煮时,先用汤搅动,置竹筱在汤内,沸,频频洒水,令汤常如鱼津样滚,则不破,其皮坚而滑。”清人《调鼎集》中,有对此方做说明与补充:“白面一斤,盐三钱,入水和匀,揉百遍,掺绿豆粉擀皮,以薄为妙。馅取精肉(去净皮、筋、膘、脂),加椒末、杏仁粉、甜酱调和作馅。开水不可宽,锅内先放竹衬底,水沸时便不破。加入鲜汤(凡笋、蕈、鸡、鸭汁俱可)。馄饨下锅,先为搅动,汤沸频洒冷水,勿盖锅,浮便盛起,皮坚而滑(馅内忌用砂仁,葱花下用)。”
    《调鼎集》中记,苏州馄饨擀做圆皮。苏州馄饨,又叫做“绉纱馄饨”,袁枚《随园食单》中记,扬州小馒头如胡桃大,一筷子可以夹一双,小馄饨则小如龙眼。而相映成趣的是清人陆友仁在《砚北杂志》所记。陆友仁记:“一日作馄饨八枚,召知府早食之。其法每枚用肉四两,名为‘满江’,知府不能半其一。”馅用肉四两,成馄饨后,一枚大约需要半斤了吧。
    自唐宋起,除有馄饨铺子专营外,就有沿街串巷担馄饨挑子卖馄饨者。《一岁货声》中记馄饨叫卖声:“馄饨——开锅啊!——”注云:“前锅灶,后方柜,杂卖面、元宵,煮炸货类略同。偏于晚间卖,或赶或当,以其担设摊。”其挑子,前面有一块晾盘,中间圆洞处坐锅,下面是小炉子。盘四周可放碗、酱油壶等。后面方柜上层放肉馅,中间有抽屉,可放皮子、汤匙和各种作料,下层放一桶水,随时加汤,可边包、边煮、边卖。
    近世馆子里卖的馄饨,北京致美斋的双馅馄饨极为精致。清人杨静亭在其同治年间所作的《都门纪略》中,曾有赞誉曰:“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馄饨之名,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曾考曰,此为虏中浑屯氏所创,因此而命名。虏人:胡人。此说未必可信。《鼠璞续·释常谈》引《资暇录》云:“馄饨,以象浑沌。”
    《不正书》:“混沌从食,不载故事。《事物纪原》并无此名件。《唐逸史》载:李宗回客,知人饮馔,将同谒华阴令。客曰,与公五般馄饨。及见果然。”钱绎《方言笺疏》因此认为:“混沌又并与馄饨相近,盖馄饨叠韵为浑屯。”
    不管怎么说,馄饨作为面与馅料之合和,似朵朵飘浮不定之云,在沸汤中浮沉,其名多少与浑沌之意有棒打不开之关系。昔阿英先生因此作文论曰:“浑沌乃浑之一气,阴阳不分之象亦作‘混沌’。按:《庄子》‘中央之帝为浑沌’,释者诸家中,以简文(帝)的‘浑沌以合和为貌’之说,最能切合馄饨之义。良以这种食物的特色,就是把若干种作料混集在一个小天地中,使之合和,故称之为‘浑沌’。食旁是指明为食物。”
清代汪汲的《事物原会》记,周代已有豆腐,可惜在先秦古籍中,至今未找到证据。现今较普遍的说法,豆腐乃前汉淮南王刘安所创。刘安,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之孙,一生好招致宾客方术之士,袭父封为“淮南王”,曾聚集数千才子共同编写《淮南鸿烈》即《淮南子》。,宣扬自然天道观。刘安好与八公八位方士。精研炼丹之术,豆腐据说是在炼丹之闲无意中创成。因刘安当年炼丹地在安徽淮南八公山北山。珍珠泉,因此也叫“八公山豆腐”。
    刘安是儒家的死敌。他活着时一直攻击儒家为“俗世之学”,他死后,孔庙祭器因此而绝不用豆腐。
    豆腐原名叫“菽乳”。菽就是大豆。《广雅疏证》:“《吕氏春秋·审时篇》云‘大菽则圆,小菽则抟以芳’。是大小豆皆名菽也。但小豆别名为,而大豆乃名为菽,故菽之称专在大豆矣。”元代江阴孙司业有诗《菽乳》云:“淮南信佳士,思仙筑高台。入老变童颜,鸿宝枕中开。异方营斋味,数度见琦瑰。传羹传世人,令我忆蓬莱。茹荤厌葱韭,此物乃奇才。戎寂来南山,清漪浣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大釜气浮浮,小眼汤洄洄。顷待晴浪翻,坐见雪峰皑。青盐化液卤,绛蜡窜烟煤。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适吾口,不畏老齿摧。蒸豚亦何为,人乳圣所哀。万钱同一饱,斯言匪俳诙。”从这首诗中看出,当时豆腐的制作已与现时基本相同:先磨豆浆,后入锅上灶煮,然后用青盐点卤,使豆浆凝固。豆腐之名据说则始于北宋,乃从寇宗 《本草衍义》中来。《本草衍义》中说:“生大豆炒熟以枣……又可,就是石磨。为腐食之。”豆腐在古时有许多别名。汪日桢《湖雅》:“今四川两湖等处设豆腐肆,谓之甘脂店。”陶谷《清异录》:“邑人称豆腐为小宰羊。”陆游《豆腐》诗:“拭盘堆连展,洗釜煮黎祁”,“新舂滑如珠,旋压黎祁软胜酥”。自注:“蜀人名豆腐为黎祁。”
    古人对豆腐,有很多赞颂。元人郑允端有很著名的豆腐诗:“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玉食勿与传。”清人褚人获在《坚瓠集》中,归纳豆腐共有十德:“水者柔德。干者刚德。无处无之,广德。水土不服,食之则愈,和德。姚可成《食物本草》:“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则渐渐调妥。”一钱可买,俭德。徽州一两一,贵德。徽州八公山豆腐,一两银子一碗,故又贵德。食乳有补,厚德。《本草求真》:“豆腐,经豆磨烂,加以石膏或卤汁而成,其性非温。故书皆载味甘而咸,气寒无毒,而谓寒能动气。至云能和脾胃,正是火去热除以后安和之语。可去垢,清德。《食鉴本草》: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投之污则不成,圣德。建甯糟者,隐德。”清人尤侗还专门作文《豆腐戒》,借豆腐之清廉安贫,论儒者立戒修身。文中说,儒士须立大戒三小戒五,总名为豆腐戒。大戒三指味戒、色戒、声戒。小戒五指:赌戒、酒戒、足戒、口戒、笔戒。为何总名为豆腐戒?因为“非吃豆腐人不能持此戒也”。
    好豆腐须用泉水,以清泉细磨,生榨取浆,入锅点成后,软而活者胜。讲究者还用好磨。明代李日华《蓬栊夜话》:“歙人工制腐,皆紫石细棱,一具值二三金,盖砚材也。菽受磨,绝腻滑无滓,煮食不用盐豉,有自然之甘。”制好豆腐,在大豆中还须加一点绿豆。明人吴氏《墨娥小录》:“凡做豆腐,每黄豆一升,入绿豆一合,用卤水点就,煮时甚是筋韧,秘之又秘。”淮南八公山珍珠泉之豆腐,大约至今乃是豆腐中之佳品。别地,一斤大豆可制豆腐三斤,八公山豆腐可一斤制四五斤。别地豆腐做汤,豆腐均沉于水;八公山豆腐做汤,豆腐则都浮于水。
    再好的豆腐,关键还在制作。清代的大才子袁枚袁子才是好做豆腐的。《随园轶事》中记有他两则佳话。一则,说他与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在扬州程立万家吃煎豆腐,惊异于程立万能把豆腐做成这般精绝。其豆腐做得两面干黄,无丝毫卤汁,微微有些车螯的鲜味,而盘中却全无车螯或他物。次日告诉查宣门,查说:“我能做,到时候一定特请。”过两天袁枚与杭堇浦同食于查家,一拿起筷子就大笑:盘里“豆腐”纯是鸡、雀胸脯做成,不是真豆腐,肥腻难耐。其费钱十倍于程立万,味远不及也。另一则记当时蒋戟门观察能做佳肴,做豆腐尤其出名。一天问袁枚:“吃过我做的豆腐吗?”袁枚说:“未也。”蒋观察当场下厨,过好大一会儿端出一盘豆腐菜,果然一切盘餐尽废。袁枚因此而求他告知烹饪方法。蒋观察让他向上作三个揖,袁枚如是照办,获蒋观察方回家试做,宾客都夸奖。毛俟园因此而作诗:“珍味群推郇令苞,黎祁尤似易牙调。谁知解组陶元亮,为此曾经一折腰。”
    查《随园食单》,记有“蒋侍郎豆腐”方:“豆腐两面去皮,每块切成十六片,晾干。用猪油热灼,清烟起才下豆腐,略洒盐花一撮,翻身后,用好甜酒一茶杯,大虾米一百二十个。如无大虾米,用小虾米三百个。先将虾米滚泡一个时辰,秋油一小杯,再滚一回;加糖一撮,再滚一回。用细葱半寸许长,一百二十段,缓缓起锅。”另记有“杨中丞豆腐”:“用嫩腐,煮去豆气,入鸡汤,用鳆鱼片滚数刻,加糟油、香蕈起锅。鸡汁须浓,鱼片要薄。”还记有“王太守八宝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箸。”据说此方乃当年康熙皇帝赐给尚书徐健庵,让他告老还乡后享用的。徐尚书当时去御膳房取方,还被敲诈了一千两银子。此方后被徐尚书门生王楼村得到,王楼村传到其孙王太守而流于民间,因此就叫 “王太守八宝豆腐”。 古人传下豆腐制作妙方极多。有“玉琢羹”:“豆腐切碎,酌加豆粉,以水和匀如稀粥状。以油炒之,开即起锅,用勺不用箸。或以煮熟山药代豆腐,亦佳。”(《素食说略》)有“隔纱豆腐”:“豆腐披薄片,夹火腿绒,松子仁、豆粉粘住,如此两三层,蒸熟,切条再焖或烧。”“芙蓉豆腐”:“豆腐脑撇去黄泔,和鸡蛋清,加鲜肉丁或火腿丁,衬青菜心三分长,起锅时加虾仁、紫菜。”(《调鼎集》)也有“寿星豆腐”:“切泥,加肉泥、蛋清豆粉做元子,蒸煮鸡蛋底,清汤上。”“活捉豆腐”:“冷豆腐切小方块,加冬菜、豆豉、辣
    子面各料配合,先下作料,后下豆腐,挂支子(滋汁)上。”(《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
    古时豆腐做法,最有名气的,要数“菠菜豆腐羹”。关于它的传说,一说是乾隆南巡,到浙江海宁陈家,吃菠菜豆腐羹而欣赏其色味,欣然题名为“红嘴绿鹦哥烧金箱白玉嵌”。另一说是乾隆南巡过镇江,有一位农妇献菠菜炖豆腐,名为“金镶白玉嵌,红嘴绿鹦哥”。乾隆品尝后,极为赞叹,赐农妇为皇姑,此菜名“皇姑菜”。
    豆腐色洁柔滑,鲜嫩爽口。豆腐菜中现时最著名者,乃川菜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据说创始于清同治年间,是一位陈氏老妇专为过往脚夫制作的麻辣豆腐。制作时用一些零星牛肉,因为老妇的脸上有一点麻子,戏名为麻婆豆腐。正宗麻婆豆腐须在成都北门外万福桥南岸陈麻婆老店才能吃到,又叫做“黄牛肉督豆腐”。麻婆豆腐的制作要配红海椒提辣,又要用香而麻的青绿花椒抑其辣味,再用成都口同嗜豆豉调味。正宗的麻婆豆腐麻、辣、烫、酥、香、鲜、嫩,被文人们称做典型的象征女人的菜:又白又嫩又辣又烫。与它相衬,象征男人的莱,则是蚝油牛肉。
    豆腐中还有一道名菜,就是凤阳瓤豆腐。瓤豆腐是凤阳一位姓黄的厨师所创,至今有四五百年历史。相传朱元璋幼时乞讨而吃出了瓤瓜豆腐的滋味,天天到黄家饭铺讨食。后来当上了皇帝,他就把姓黄的厨师接去皇宫当御厨,宫内酒宴常常少不了这道菜。这道菜的制作,先把豆腐切成铜板大小的片,每两片中夹入蚕豆大小由猪肉虾仁和调味品做成的馅米。然后用蛋清打成飞糊,裹住豆腐入油锅初炸至金黄。然后初炸好的豆腐再下油锅,氽至橙黄。最后糖汁在火上熬成稀糊,入醋,浇在炸好的豆腐之上。成菜后外表金黄,外脆里嫩。
    豆腐菜中最普通者,大约是小葱拌豆腐。拌豆腐最好用腐脑,在井花水中泡三次,使井花水之清凉渗入其中,与小葱相拌,更显清莹。豆腐菜中最有趣者,则是泥鳅豆腐。此菜据说乃一位渔民所创。渔民以捕鱼为生,捉到一些小泥鳅上不了卖市,只能自己加些作料煮熟了吃。一次,据说这位渔民买了些豆腐,想与泥鳅同煮。因泥鳅太小,不好拾掇,又是在盆里已吐净了泥的,他就把活泥鳅直接捞到了锅里。煮熟以后,他发现泥鳅都钻到豆腐里去了,只有尾巴露在外面,味道鲜美。以后再煮时,他就不盖锅盖,看着水热后小泥鳅都往豆腐里钻,觉得非常奇妙。做这道菜,一定先要使泥鳅将泥吐尽,俟泥鳅钻入豆腐后,入葱、姜、蒜、花椒、胡椒、板油丁和盐,汤汁浓白时入香油与香菜。
    现时,辽宁有豆腐宴,专吃豆腐。菜单是:1.吐丝豆腐(豆腐制泥,入猪肥膘茸,与蛋液搅匀,抹于面包托上,入油锅炸);2.千层豆腐(豆腐切片,夹以虾茸、猪肥膘茸等,三层豆腐三层馅料,入笼蒸透,浇汁);3.莲蓬豆腐(豆腐制泥,调以虾泥、猪膘油泥、鸡蛋清,以酒盅做坯,炒好的肉末加茸泥再用豌豆成莲蓬状,入笼蒸,浇汁); 4.煎酿豆腐(瓤豆腐法);5.箱子豆腐(豆腐先切块炸黄,再从切口入三鲜馅蒸透,勾芡浇汁);6.八宝豆腐(豆腐制泥入碗,中间夹以八宝馅,入笼蒸透浇汁);7.翡翠豆腐(豆腐成泥加虾泥鱼泥等,入菠菜汁后挤成丸子);8.九转豆腐(豆腐成小圆墩,炸成金黄,肉末、榨菜末、干椒末炒熟后,与鸡汤豆腐同炖,有酸甜香辣咸五味);9.沙锅老豆腐;10.鳝鱼干丝。
    《食物本草》记,豆腐还可依偏方治饮酒过度:“饮烧酒过多,遍身红紫欲死,心头尚温者,热豆腐切片,满身贴之,冷则换,苏醒乃止。”
    烹豆腐最忌者:铜铁刀切,合锅盖烹也。
    清人苏雪溪有诗,最终描述豆腐最得体且最意味深长。诗曰:“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褪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浆,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