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司 番号:民国时期的人与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4:07:05

 

第二章 千疮百孔的满清王朝

 

1866——1878年清朝大事年表

研究民国的兴起,必须要了解清帝国为什么衰落。

1866——1878年,有哪些人和事对清帝国产生深远影响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这一期间的大事年表:

1866 左宗棠设福州船政局;清政府允许汉族妇女到边疆垦荒

1867 崇厚设“天津机器局”;阿古柏侵略新疆,建立“哲德沙尔国”

1871 俄国侵略新疆伊犁;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修好条约》和《通商章程》

1872 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清政府首次派留学生出洋;慈禧太后决定重新修建圆明园,1874年止。

1874 日美合力侵占台湾,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台事北京专约”,日军撤离台湾,清赔款50万两白银。

1875年,光绪帝继位;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清政府决定设北洋、南洋和粤洋水师。

1876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 左宗棠出兵新疆。

1877年,阿古柏服毒自杀。

1878年,左宗棠收复南疆;开平矿务局正式出煤;清允许汉族妇女出关,设立吉林垦务局。

从这个大事年表来看,这一时期,最活跃的人物无疑是左宗棠;最重大的事件无疑是收复新疆;给中国造成危害最大国家的无疑是日本;清政府最有力的自强举措无疑是现代水师的建立;最形式主义的权力变更是光绪帝继位。

我们来评说这些事情。

 

“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得以而为之的“运动”

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清政府设立北洋、南洋和粤洋水师,这一系列事情都属于一个运动——洋务运动的范畴。

说起洋务运动来,真是清政府不得不干的一件心不甘、情不愿的事儿。

在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资产阶级政体已经确立,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兴起,迅速蔓延到欧洲其它各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带来的重要后果之一便是: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攫取生产资料和开拓市场。

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国内的生产资料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国内的市场也不能消化成倍成长的商品,英国开始疯狂开拓市场,以攫取利润。

应该说英国最初到华确实是为了贸易,但在中国却碰了个软钉子,我们从一封让人羞惭不已、苦笑不得的圣谕说起。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清乾隆帝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上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互通有无”;“兹因尔国使臣归国,特颁敕谕,并赐赍尔国王文绮珍物”。

这段话,能在现在的中学历史课本中找到,不难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我大清是天朝帝国,物产丰富,天下之物无所不有,根本不指望跟你们野蛮的外族人(夷在这里很有贬意的意思,不细说了)做贸易。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因为你们国家不远万里,远渡重洋派使臣来朝贡我大清,所以赏赐给你们国王一些宝物。

学过近代史的我们看到这封信,(实际就是一封信,英国又不是清的藩属国,乾隆凭什么给英王颁上谕?)会觉得乾隆帝妄自尊大,是井底之蛙,但如果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形来看,乾隆对英王持这种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满清政权靠武力夺取天下。从一个落后、野蛮的游牧政权(类似于奴隶社会晚期),打败了明帝国之后,迅速向封建社会过渡,汉族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都是最先进的。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满清人进关后,面对富饶的中原和繁华的江南,颇像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眼花缭乱了。

汉族的一切都好,他们只有拼命地学习、拼命地消化的份,一点儿都没感觉到此时的世界已经兴起了更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方式。

经历了康熙和雍正两代,清朝统治已经稳定,加上乾隆本身的文治武功,外患内乱大致平定,中国历史进入了少有的繁荣时期——康乾盛世。

此时的乾隆王朝真可谓国富民强,自诩为天朝大国并过份;乾隆本人也春风得意,说出夜郎自大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个人得意之时,便是他顶峰之时,也是开始走向衰落的时候。

乾隆后期,重用奸臣和坤,官吏腐败,贪污成风,土地兼并严重,已种下衰亡的种子。乾隆死后,嘉庆继位,国运便一天不如一天。

此时的嘉庆帝,仍然没意识到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先进的西方,始终陶醉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继续实行愚蠢的、长达二百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清朝更加闭塞、更加专治、也更加落后。

所谓的闭关锁国,就是不和外国人做贸易,不和外国人接触,闭门造车。

乾隆的这份所谓的上谕,实实在在的是一封不知天高地厚的反面教材,很快就尝到了“闭关锁国”的恶果。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疯狂扩大生产规模,国内市场早已饱和,开始大规模的在世界范围内推销价廉质优的工业品。17世纪初,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后,开始垄断东方贸易,把侵略矛头对准了地大物博的中国。清朝统治者却依然麻木不仁,沉溺在“天朝上国,万邦来朝”的梦呓之中,不仅不积极地学习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反而先是禁海,后来闭关,再后来锁国。来一个任你外面世界变革天翻地覆,我天朝国内特立独行。

清朝的经济体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非常的稳定。农民如果能吃饱饭,是绝不会闹事的。所以这二百多年,虽然政治日趋腐败,但君主独裁的统治却不断地巩固。闭关锁国政策在另一方面来说,也对西方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

但这种抵御力是如此被动、如此的弱小,就像一层薄薄的窗纸,不堪一击。这一丁点儿的抵御作用绝不能掩盖闭关锁国的愚蠢和危害。

英国觊觎富饶的中国已久,涎水都已成河,搭载着贪婪的野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开始所谓的贸易。

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商人努力地开展对华贸易,但出人意料的是:十八世纪中后期,英国对华贸易中,始终处于入超地位。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1765 年至1768 年间,中国对英贸易出超白银997704 两;1795 年至1799 年间,出超346957 两;1830 年至1833 年,更出超2615263 两。

入超的意思是:在国际贸易中,入口总额超出出口总额。通俗点儿讲就是贸易逆差,出口挣的钱还不够进口花的钱,每年政府要补贴大量的白银。

不远万里,远渡重洋,辛辛苦苦地开展对华贸易,到头来却是赔钱,这是英国商人和政府不能接受的。

傻瓜才会接受这样的结局。

英国人是精明、贪婪的强盗,绝不是傻瓜,但精明的他们却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的原因是:英国工业品虽物美价廉,但中国农民却不需要也买不起。

不需要的原因是:自给自足经济的特点是自产自用。农民吃的、穿的都是自己生产的,不需要买别人的。再便宜的商品也没销路。

买不起的原因是: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规模非常小,所生产的产品能够养家糊口就不错了,根本没余钱买其它商品。事实上,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看着洋货眼馋却买不起。

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即不能大规模地生产,英国人生活又离不开,英国人只得用硬通货白银来买。白银于是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就不可避免了。

为了弥补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无耻地把毒品——鸦片输入到中国。

说这些自诩“文明”的英国人无耻,是因为鸦片贸易在英国本土是禁止的,它却输往到中国及其它殖民地,这不是无耻是什么?就象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把重污染的生产基地从国内迁到发展中国家,是何居心?

英对华的鸦片贸易始于18 世纪60 年代,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一般不超过200 箱,60 年代以后上升到1000 箱,1786 年达到2000箱。19 世纪以后,增长更加迅猛。1800—1801 年,为4570 箱;1830—1831年增至21849 箱;而在1838—1839 年竟高达35000 箱。

鸦片贸易的危害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体质大降;不少官员和士兵吸食成风,不仅使官场黑暗,军队战斗力也大大下降;吸毒使很多人家破人亡,无钱后开始偷盗、抢劫,造成社会动荡。用林则徐的话来说是“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实在是很有道理的。他与龚自珍最早看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野心,他们反对空洞的八股文,主张学习“西学”和一些实用的治世学问。

林则徐后来把在广州时搜集、翻译、出版的一部分外国资料及《四洲志》的手稿交给了魏源,魏源以此为素材,撰写了近代思想巨著《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一书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成为日后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海国图志》一书出版后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一番情形。

《海国图志》一书出版后,在国内无人问津,大量滞销。这也难怪,当时的读书人都在攻读八股规定的“圣贤”书,致力于攀登自己的仕途,自然把它归为不登大雅之堂的异类打入冷库了。但这部书传到日本,被日本的思想界视为奇书,争先传阅,终于在思想上为轰轰烈烈的明治维新奠定基础。

林则徐不仅是思想家,而且是实干家,他领导了禁烟运动的胜利,打退了英军在广东的进攻,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最终输掉了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揭开了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卖国苟全的黑暗篇章。

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开始,清政府在炮声中日益沦为列强在华的统治工具。

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像一大盘美味的佳肴,闭关锁国政策像扣在上面的一层薄薄纱罩,而西方列强就像一群纱罩外争先趋腐逐臭的绿头苍蝇。鸦片战争把这层纱罩撕开一个口子,无数苍蝇便蜂拥而至,争食这盘美味。

令人气愤的是英、法、德、美、俄等列强侵略也就算了,比利时、瑞典、挪威等一些小国也闻着气味飞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侵略清朝的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纱罩的口子越撕越大,终于关不能闭,国不能锁,任洋人在中国大地横行霸道。清政府对列强战争屡战屡败,成为惊弓之鸟,只要见到黄发碧眼的洋人发怒便两股颤颤,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

清政府的上层统治者只知道玩弄权术,争权夺利,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束手无策。一些开明、有远见的大臣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其中最有成就的代表人物便是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他们仨人被誉为“中兴三名臣”,第三章单独表述他们,先略过不提。

洋务运动的领导人认为:天朝大军打不过列强的原因是西方船坚炮利,武器凶猛。所以,要想抵御外国人的侵略,必须学习西方的技术,购买和研究外国人的船炮。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就是学习外国人的长处(武器)来治理外国人。

甲午海战,北洋舰队的实力强于日本舰队,却全军覆没,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武器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和懦弱。

这种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也局限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洋务运动说白了就是学习西方的近代生产方式,发展近代的军事和民用工业。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近代的企业要求有近代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这样企业才能壮大。但清政府兴办近代企业的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什么?

清政府开办企业,最初一律采取官办模式。经费由政府拨给,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和军饷等。产品不是商品,不参加市场交换,不计算价格,也不愁销路由清政府调拨给湘、淮各军,以及沿江沿海各省使用。如此不计成本、不愁销路的管理模式,必然造成贪污浪费,企业严重亏损,最后举大清全国之力,也无法维持。有一个数据能说明问题:外国企业制造一把枪的平均成本是十两白银,洋务派的企业却需要白银十七点四两,而且质量还打折扣。

后来,洋务派改变经营模式,开始官督商办。企业由私人经营,进行派总办、帮办、坐办等官员经营管理。这些官员都是靠八股文走上仕途,懂什么经营管理;他们个个是结党营私的能手,把官场贪污受贿的“传统”作风带到企业,大搂特搂,哪里管企业的死活。所以这种模式的近代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三种经营方式是官商合办。不仅阻止不了企业管理者饱中私囊,营私舞弊,反而使这些企业合法地成为大官僚的私人企业。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及最大的水师北洋水师都是李鸿章的私人财产,所以才有“宰相合肥天下瘦”——富可敌国李鸿章。

李鸿章是合肥人,他成为洋务运动中最富强的人。

洋务运动前期打着“自强”口号,兴建了一大批军事工业,后期提出“求富”的口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但并没有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真正从洋务运动中强盛起来的是以曾国藩、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淮军。他们对内镇压人民起义尚可,对外攻打列强则成了纸老虎。李鸿章自己也说:“以剿内冠,尚属可用,以御外患,实未敢信。”

洋务运动中的强硬派左宗棠也在天津教堂案后感慨:“数年以来,空言自强。稍有变态,即不免为所震憾,可询忧也。”

外国人的一席话,或许更能说明洋务运动的作用。外国人希望清政府“强大”,清政府不强大,怎么能镇压国内叛乱,保障列强在华利益呢?外国人也希望清政府“富裕”,清政府不富裕怎么会有钱买洋人的“器物”呢?

如此看来,洋务运动确实“自强”了一批人,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军阀头子。尤其是李鸿章缔造的北洋军阀,其继任者袁世凯后来不仅操纵了清帝国的军国大事,而且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洋务运动也确实让一批人“求富”了(求得富裕了),如富可敌国的李鸿章,已经成为晚清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代言人。

这里有必要把“买办”这个词解释一下。买办阶级一般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依附于帝国主义势力并直接为其服务的大资产阶级。通俗点讲就是代表帝国主义利益,是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说难听点儿就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买办的名声虽然很臭,但他们是群很有能量的人。他们中许多人,依靠“洋人”这个靠山投机倒把,一夜暴富,因此为洋人卖起命来争先恐后,唯恐洋主子不满。

洋务运动失败的标致是北洋舰队的覆灭。它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也没能挽救清政府灭亡的命运,更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洋务运动在历史上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首先,它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开办了一大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洋务运动兴办了新式学校,选派留学生到国外,这些留学生回到国内,把西方先进的思想、技术和生活习俗带到国内,开启了国人留洋风潮。洋务运动共派遣一百二十名幼童留学生,他们除早夭十二人,有个别人从商之外,其余近百名人员回国,在实业界担任中坚力量。粗略统计,在铁路、电报任技术和管理者有四十四人;外交官和翻译十六人;海军、海关人员、医生和教师约二十人。他们这些人有众所周知的詹天佑,还有著名思想家严复,担任津浦铁路总经理的黄仲良等等……

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了,清帝国的统治更加岌岌可危,人们思想更加活跃,各阶层都在以自己的形式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清政府统治者对这种变化感到恐惧,拼命巩固自己的专治统治,变本加厉地实行独裁,出现了女独裁者——慈禧,大清帝国进入最黑暗、最腐败时期。。

 

光绪继位,不改慈禧掌权的格局

1875225,载湉继位,史称光绪帝,年仅四岁。

让人惊奇的是:光绪帝的父亲奕譞刚听到儿子当上皇帝的消息,大吃一惊,跪在地上连连叩头,继而失声痛哭,直到昏迷倒地,众人上前搀扶,出现“掖之不能起”的局面。

醇亲王奕譞当时三十岁,权倾朝野。为什么自己儿子当上万乘之尊的皇帝,他却如此痛心呢?这事儿不得不从一个女人讲起。

这个女人便是慈禧,统治中国长达47年的慈禧。

1852年,清王朝按惯例开始选秀,慈禧被选入宫,称为兰贵人。

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兰贵人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宠幸,甚至见一面都很难。一般女人孤零零独处皇宫,多半会自怨自艾地自叹命苦,但工于心计的兰贵人没有,她积极的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而且办法居然被她想到了。

兰贵人的办法说起来一点儿也不新奇,那就是行贿。

兰贵人行贿的目标让人可笑,是地位远比自己低的太监。这太监包括伺候自己的太监和皇帝身边的太监。

主子行贿奴才,这听起来有些可笑,但却是事实,也很有成效,这证明了兰贵人拿得起放得下,的确与众不同。

兰贵人用银子收买了太监,不断地给他们小恩小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他们通报皇帝的消息,有目的的把皇帝引向自己的身边。

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得了钱的小太监们开始为兰贵人效力。

咸丰帝有散步的习惯,小太监们便有意识地带咸丰帝兜圈子,把他引向兰贵人住的寝宫。兰贵人早得到小太监们的线报,经过精心准备,假装无意地在宫内清唱江南小曲——宛转旖旎的爱情小曲。

美妙的歌声果然吸引了咸丰帝,急急走近,万种风情的兰贵人更是假装惊了圣驾,伏地请罪。

咸丰帝不仅没生气,反而细细端详兰贵人,并很快被这个妩媚的妃子吸引,让她再唱小曲,并于当夜宠幸了兰贵人。

兰贵人不知用什么后续手段逐步巩固咸丰帝对她的宠爱,很快生下皇子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

由得宠之事可见慈禧是个颇有心机之人,可怕的是她还有着强烈的权力欲。心机加权力欲加太后的地位,注定慈禧是个要弄出大是非的人物。

慈禧专权始于1861年咸丰帝病死,成于1862年同治帝继位。同治帝继位时年仅6岁,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开始垂帘听政,用毒辣手段镇压了八名顾命大臣,掌控国家大权。1875112日,亲政才一年的同治帝又死去,刚刚形式上退到幕后的慈禧再次走到前台,开始第二次垂帘听政。比起第一次垂帘听政,慈禧更加专制,手段更为毒辣。

奕譞听到儿子被立为帝的消息后,之所以那么痛苦,是因为他知道儿子这个皇帝不过是个傀儡,实质是慈禧操纵权柄的工具。儿子从此不仅将失去父母之爱,而且处于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非常危险,自己的一举一动也受到很大束缚。奕譞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光绪帝最终的死跟慈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清廷至今末解的一大疑案。

奕譞是有自知之明的,没有实权的高位实在是危险!

光绪的继位,只是形式上的政权更迭,清帝国的权力核心没发生什么变化。有些清朝大事年表,连光绪帝继位这件事儿都没写,这也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但也可见光绪的继位多么无关大局!

第二次垂帘听政的慈禧,政治更加独裁,生活更加腐化,局势更加危机。18661872年这12年间,清政府虽出现很多名臣,也出现很多近代企业,但统治的根本已经烂掉,实在不可救药。

同治年间,有权势的汉臣有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他们被人称作“中兴三名臣”,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但他们的努力,不过是拖延了这个腐朽王朝的灭亡时间,而他们也因此成为腐败王朝的统治工具,遭到后人诟病。

可惜了,可惜三人经世之才,却未逢盛世,毕生精力放在救火方面,成为清廷忙碌的救火队员。哪里有叛乱,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狡黠的李鸿章倒也罢了,以曾国藩之气节,左宗棠之壮志,竟被人是是非非地议论二百多年,而且很有可能再争论下去,这完全是因为他们辅佐的对象是荒淫无耻、卖国独裁的慈禧。

每每想到这儿我都愤愤不平,像看见威风凛凛的雄狮被一条母狗驱赶一样,真是件郁闷而无奈的事儿!

母狗的后面是一大群凶残的饿狗,雄壮如狮又能如何?

牢骚不发了,我们来看这三位仁兄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