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车身抖动怎么回事:黄芪桂枝五物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57:33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
开放分类: 医学、中医、草药、药方、汤药

【功效】

辛温发表

【药物组成】

黄芪、桂枝、芍药各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药方用法】

水煎分三次温服(成人常用剂量: 3剂)
【主治】血痹证。症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者。
【方解】由于营卫气血不足,已不能濡养肌肤,加上风寒入侵血脉,使血行涩滞,运行不畅,肌肤变得麻木不仁。本方中黄芪益气实卫;桂枝温经通阳;白芍和营养血;黄芪、桂枝相伍补气通阳;生姜、大枣合用既可调营卫,又可健脾和中,重用生姜可助桂枝以散风寒通血脉。全方配伍起来,既可温养卫气营血以扶正,又可散风寒、通血脉,祛除邪气。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金钱:+10(守真)
  •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0:39 | [楼 主] -10-18 小 中 大

     

    〖方源〗
    《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
    〖组成〗 黄芪三两[9g]  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g]  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歌〗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攻效良。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本方立法:以益气通经,和血通痹为立法。]
    〖病机〗
    营卫气血不足 ── 阴阳俱微。
    阳气不足,阴血涩滞 ── 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方解〗
    君 黄芪 ──  甘温补气,补在表之卫气。
      ┌ 桂枝 ── 散风寒而温经通痹。
    臣 ┤
      └ 芍药 ── 养血和营而通血痹。
    佐 生姜 ── 辛温,疏散风邪。
    使 大枣 ── 甘温、养血益气。
    ◆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可与风痹证鉴别]

            血痹证由素本“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素问·痹论》说:“营气虚,则不仁。”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
    2.若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用于产后或月经之后,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3.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可加味用之。
    4.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

    〖摘要〗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0:39 | 1 楼 小 中 大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方解]:血痹证由素本“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素问?痹论》说:“营气虚,则不仁。”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
        2、若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用于产后或月经之后,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3、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可加味用之。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0:40 | 2 楼 小 中 大

     

    [主治] 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方解] 血痹证由素体“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 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之区别,而脉微涩兼紧,说明邪滞血脉,凝涩不通。《素问?痹论》说:“营气虚,则不仁。”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而立法。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校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本方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旨在温通阳气,驱风散邪,调畅营卫,而通血痹。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

      2.若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用于产后或月经之后,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3.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可加味用之。

      [文献摘要]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 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方歌]

      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0:41 | 3 楼 小 中 大

     

    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新用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由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组成。功能为益气温经,和经通痹,用以治疗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之血痹证。笔者临床运用此方治疗冠心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冠心病

        李某,男,65岁,退休工人,2003年5月19日初诊。患者于2002年冬季洗浴时感胸闷气短心悸,休息后缓解,未予诊治。2003年3月晨练时,突然出现心前区闷痛连及后背,呈压迫状,心悸气短,汗出肢冷,送至我院急诊。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ST?睺低平。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住院给予扩冠、抗凝等药物治疗3周,症状缓解出院。近半月又觉心前区闷痛不适,经西医治疗2周无效,遂转中医诊治。症见:痛如针刺,入夜尤甚,劳累后加重伴气短心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涩。证属胸阳不振,气虚血瘀,心脉痹阻。治宜温阳益气,化瘀通痹。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药:黄芪30g,桂枝15g,白芍12g,川芎、苏木、香附、降香、生姜各10g,甘草6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服三十余剂,症状消失。

        按:冠心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病机系胸阳不振,阴乘阳位,阳微阴弦,为本虚标实之证。本案为老年患者,系胸阳不足,气虚血瘀,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所致。治当温心阳,益心气,通心脉。药用桂枝温阳通经,畅脉止痛;黄芪甘温补虚,助阳益气;白芍、生姜、大枣和营宣经;加川芎、苏木、香附、降香以增强活血开痹,化瘀散结之力。全方温中寓补,补中寓通,冀阳气旺而血行,瘀阻祛而脉畅,标本兼治。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刘某,女,69岁,2005年4月21日初诊。右侧胸乳连及右腋窝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月余,患处痛似针刺、刀割样,不能触碰,局部畏冷,入夜痛甚,常因此夜眠不佳。诊见:患处肌肤无灼热感,有色素沉着呈带状分布,曾予理疗、针刺及中药治疗,疼痛无明显缓解。所服中药为清利解毒之剂,舌质淡黯苔薄白,脉弦略迟。证属阳虚寒凝,脉络瘀阻。治宜温阳散寒,活络止痛。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药:黄芪25g,桂枝12g,白芍、当归各10g,鸡血藤、珍珠母(先煎)各30g,全蝎、生姜各6g,大枣3枚。每天1剂,早晚分服。服药5剂后疼痛减轻,夜间已能入睡,局部已不觉冷。继服12剂,痛能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中医痹证范畴。患者年近古稀,正气不足,邪羁肌肤,迭加寒凉之药,戕伐生机,终成阳虚寒凝,脉络瘀滞之候。方以黄芪扶正补虚,使气旺以促血行;桂枝辛散通经,功专温阳散寒,通痹开结;白芍、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化瘀止痛;生姜、大枣和营解肌;珍珠母潜镇止痛;全蝎走动不居,善行经络瘀滞。

        3  前列腺增生

        孙某,男,56岁,2003年10月15日初诊。半年来尿频,尿线变细分叉,尿后滴沥不尽。近1月加重,排尿时间明显延长,入厕努挣,小便点滴而出,常尿湿内裤,小腹及会阴部重坠不舒,阴囊凉而不温,伴腰膝酸冷,健忘耳鸣,就诊时情绪低落,叹息连作,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肛门指诊:前列腺大如鸭卵,中央沟略突,质地稍硬,有轻触痛。超声波检查:前列腺体大小为62×44mm,诊断:前列腺增生(Ⅱ度)。证属肾气虚亏,膀胱瘀阻。治宜益气补肾,化瘀行水。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方药:黄芪30g,桂枝、白芍各12g,山药15g,炮穿山甲、土鳖虫各10g,生姜8g,大枣5枚。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分服。服药20剂后,症状减半。继服25剂,诸症消失。

        按:前列腺增生,为中老年常见病。中老年后,肾气渐衰,气化不及膀胱,久则膀胱气机壅郁,瘀结内生,阻塞尿流,发为本病。故肾虚是致病之本,膀胱瘀结是发病之标。方中以黄芪、山药扶正固本,补肾益气,桂枝、生姜禀性辛温,专于温阳助气行水,开窍宣闭,白芍、大枣益阴和血,炮穿山甲、土鳖虫化瘀散结。全方开合相融,标本兼治,相得益彰。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1:00 | 4 楼 小 中 大

     

    妙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戴廷荣
      
      中医名著《金匮》里面写了许多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便是其中的一种。它由五种药物组成:黄芪12克、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2克、大枣4枚。这一妙方主要治疗血痹,即现在常说的关节酸痛病症。经临床应用,这一妙方还可治疗以下几种现代病———
      颈椎病:这种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颈部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病情严重时可产生头痛、视觉模糊、四肢无力伸举。治疗时可用本方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姜黄。
      肩周炎:这一病症是由肩关节软组织引起,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患者,严重时无法抬起双臂,穿衣梳头都感觉困难。治疗时可用本方加羌活、秦艽、防风、灵仙、姜黄。
      坐骨神经痛:这一病症由风寒所致,重症患者无法坐下。治疗时可用本方加丹参、当归、草乌、川牛夕、蜂蜜、炙甘草。
      脑血栓:这一病症主要因血管狭窄使得血流迟缓所致,严重时患者将会半身瘫痪。治疗时可用本方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心绞痛:这一病症是由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发病时前胸有异常疼痛的感觉。治疗时可用本方加瓜壳、薤白、红花、三七粉。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1:03 | 5 楼 小 中 大

     

    治疗 感觉神经异常所致的病症, 疗效显著,兹举例如下。

      1 幻觉痛



      某妪,64岁,1998年1月15日初诊。双下肢幻觉痛 6年。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导致股动脉栓塞,于1992年3月行双下肢高位截肢术,术后刀口愈合良好,唯感截肢处疼痛,夜间较甚,影响睡眠。西医诊为双下肢幻觉痛,给予谷维素、维生素及布洛芬、消炎痛等治疗,疼痛暂可缓解,但疗效不持续,要求服中药。诊见:二尖瓣面容,神疲气怯,倦怠乏力,饮食尚可。截肢处刀口愈合良好,局部无红肿压痛,唯感疼痛,时轻时重,尤以夜间为甚,舌淡胖、苔薄白,脉弦细。辨证为气血虚弱,营卫空虚,不荣则痛。治以益气养血,调和营卫,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处方:黄芪、鸡血藤各 30 g,桂枝、白芍、当归各12 g,生姜3片,大枣5枚。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服2剂后,疼痛明显减轻,夜能安寐。守方续服3剂,疼痛基本消失,神疲气怯、乏力等症减。守方加党参、桑寄生各15 g,红花12 g,5剂,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幻觉痛在截肢患者中常见,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不甚明了,故无特效治法。中医学认为,由于手术损伤经络气血,导致气血亏虚,筋脉肌肉失养,而出现疼痛,即“不荣则痛”。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通阳,调和营卫,加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活血通络、调和营卫之功。

      2 不宁腿综合征

      某女,45岁,1997年5月7日诊。双小腿深部不适感2年,加重半年。2年前劳累后出现双小腿深部不适,?胀麻木,休息及按摩后可缓解。后每因劳累或受凉则发作,经多间医院检查治疗,疗效不佳。近半年来病情加重,双小腿?胀麻木,终日坐卧不宁,夜间较甚,伴心烦乏力,眠差,饮食尚可,月经衍期量少,色紫暗有血块,舌淡红、舌边尖有瘀点,脉弦细。诊为不宁腿综合征。证系阳气不足,脉络瘀滞,营卫不和,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调和营卫。方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处方:黄芪45 g,鸡血藤、白芍各30 g,桂枝、怀牛膝各15 g,桃仁、红花各9 g,生姜5片,大枣5枚。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服3剂后,腿部症状明显减轻,睡眠好转。守方去桃仁、红花,继服3剂,症状全消,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不宁腿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腿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代谢产物蓄积有关,具体病因尚不明了,各项检查多无阳性表现。故无特殊疗法。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于阳气不足,脉络瘀滞,营卫不调,气血不畅所致。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方中黄芪益气温阳,桂枝温通经脉,白芍、鸡血藤养血柔筋,且桂枝、白芍相伍能调和营卫,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亦可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桃仁、红花活血通络,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之效。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1:05 | 6 楼 小 中 大

     

    中医古代名著《金匮》就像一个中药的宝盒,里面装了许多治病的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便是其中之一。
      黄芪桂枝五物汤由五种药物组成:黄芪12克、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2克、大枣4枚,加水煎煮,一日一剂,分数次温服。本方主要治疗血痹。所谓血痹,相当于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关节酸痛症等病证。医生根据寒热虚实进行加减应用,一般都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对于黄芪桂枝五物汤,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还可以治疗许多现代病。
      1.治疗颈椎病:颈椎病始终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是颈部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疾病,病情缠绵,时轻时重,颈部和肩背部的肌肉酸麻、疼痛,四肢伸举无力,甚至可产生头痛、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心前区疼痛等现象。治疗时可用本方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姜黄等,疗效较好。
      2.治疗肩周炎:肩周炎是肩关节软组织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多发生于50岁左右。早期肩关节周围持续酸痛,往往抬举上臂或旋转上臂,即出现一种刺痛样剧痛,疼痛可影响上臂活动,使其抬举、外旋、后仰受限,病人穿衣梳头都感到困难。治疗时可用本方加羌活、秦艽、防风、灵仙、姜黄等。验诸临床,屡用屡效。
      3.治疗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者多由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继发者多由腰、骶椎骨节病变所引起。临床表现为:疼痛常始于腰椎或臀部,沿股后侧、膝后侧、小腿后外侧而辐射至足背。对于原发者,可用本方加丹参、当归、川乌、草乌、川牛膝、蜂蜜、炙甘草等,疗效较可靠。
      4.治疗脑血栓形成:形成本病的主要因素为血管狭窄,血液成分改变,以及血流迟缓。其临床特点,多在夜间或休息时出现半身瘫痪。治疗时,可用本方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疗效较满意。
      5.治疗心绞痛:心绞痛由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的缺血与缺氧引起,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迫或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可用本方加瓜壳、薤白、红花、三七粉等,疗效甚佳。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1:07 | 7 楼 小 中 大

     

    《素问·痹论》说:“营气虚,则不仁”。故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为立法。 
      血痹证由素体“骨弱肌肤盛”,劳而汗出,腠理开,受微风,邪遂客于血脉,致肌肤麻木不仁,状如风痹,但无痛,是与风痹证之区别。 
     黄芪桂枝五物汤  ▲▲ 
       〖方源〗
    《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
    〖组成〗 黄芪三两[9g]  芍药三两[9g]  桂枝三两[9g]  生姜六两[18g]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药,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方歌〗黄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攻效良。 

     
      〖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本方立法〕
    〖病机〗 
    营卫气血不足 —— 阴阳俱微。
    阳气不足,阴血涩滞 —— 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 


     
    君 黄芪 ——  甘温补气,补在表之卫气。

      ┌ 桂枝 —— 散风寒而温经通痹。
    臣 ┤
      └ 芍药 —— 养血和营而通血痹。

    佐 生姜 —— 辛温,疏散风邪。

    使 大枣 —— 甘温、养血益气。

    ◆方药五味,配伍精当,共奏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效。 〔可与风痹证鉴别〕 



      1.本方为治疗血痹之常用方剂。以四肢麻木,或身体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无力为证治要点。
    2.若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用于产后或月经之后,可加当归、川芎、鸡血藤以养血通络。
    3.对于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均可加味用之。
    4.不仅适用于血痹,亦可用于中风之后,半身不遂,或肢体不用,或半身汗出,肌肉消瘦,气短乏力,以及产后、经后身痛等。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黄芪桂枝五物汤,在风痹可治,在血痹亦可治也。以黄芪为主固表补中,佐以大枣;以桂枝治卫升阳,佐以生姜;以芍药入营理血,共成厥美。五物而营卫兼理,且表营卫里胃肠亦兼理矣。推之中风于皮肤肌肉者,亦兼理矣。固不必多求他法也。” 
     祝大家都成为铁杆中医 Posted: 2008-07-13 11:11 | 8 楼 小 中 大

     

    从黄芪桂枝五物汤看经方的现代应用研究

    2003级硕士研究生 古求知  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为黄芪3两,桂枝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白芍3两,用以益气温阳行痹。主治血痹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紧涩。本方为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
    《金匮要略》这样描述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又曰: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本方是桂枝汤的加减方,桂枝汤的作用在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其中甘草中因含有抗利尿成分如肾上腺盐、糖皮质激素样物质等,而且中医素有“甘者令人中满”的说法,所以那种所谓“脾虚湿胜”的肥胖或水肿患者是不宜使用的。有人报道过将甘草及其制剂大量或小量长期服用的患者,其中约有20%的患者出现水肿、四肢无力、头晕头痛、血压升高、低血钾等症状,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及患有心血管病和肾脏病者,很容易导致高血压或充血性心脏病。还可能出现肥胖症、便秘、胃酸过多等副作用。可见本方不用甘草原因主要在于适宜本方的患者多有腹满、身肿、肥胖等这一体质倾向;另外本方重用生姜至六两,为黄芪、芍药、桂枝的二倍。生姜可以促进周围血液循环,服后全身温暖,引起发汗、能够驱风散寒,故通血痹;所加之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肌无力,具有强心、扩张血管、利尿等多重作用。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的实际病例,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具体地探讨一下本方的传统方证和它的现代应用。
    颜面麻木
        王某,男,81岁。1990年10月27日诊。二月前,不慎摔倒,碰伤头部,当时皮破流血,因离医院远,辄用牙膏敷其伤口,当即血止。10天后忽感颜面及受伤处如虫蚁行走,后现麻木,用手重按局部肌肤,方有知觉,兼见头昏目眩,纳谷不香,干呕不出,大便2日1行。舌质微现:青紫,舌:苔薄黄;脉沉涩。证属气血瘀滞,胃之经络痹阻。治拟益气活血,通络和胃。投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刺蒺藜30g,川芎20g,陈皮15g,三七粉(冲服)、酒\大
    黄各10g.嘱服2剂。药后局部麻木减轻,颜面虫行感消失,大便转溏。药证合拍,继守原方去酒军,加路路通30g,再进2剂,诸证悉愈。
    腓神经麻痹

    王某.男.30岁.1994年9月4日初诊。患者1周前劳动后.在地头睡觉。醒后觉左下肢足背及小腿外侧面感觉减退.发凉.足及足趾关节不能伸直,舌淡,苔薄白,脉沉迟。给予黄芪桂枝

    五物汤加减:黄芪30g,桂枝10g,白芍20g,当归15g,鸡血藤30g,附子10g,肉桂10g。6剂。
        9月11日复诊:药后下肢已不凉,感觉恢复,足可屈伸,行走自如。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产后末梢神经炎

    李某,女,30岁,1994年9月3日初诊.患者产后洗衣,始感双手麻木,持物时双手无
    力,并伴有针刺样疼痛,症状逐渐加重,舌淡苔白,脉沉.证属气血不足,脉络空虚,复感寒邪.血脉凝滞。治当温阳益气,调和营卫。处方:黄芪30g,桂枝10g,

    白芍20g,当归15g,鸡血藤30g,姜黄10g。7剂.

        9月11日复诊:药后诸症悉轻,唯觉四肢末梢发凉,上方加附子10g,继服7剂。9月20日专程前来告知,痛麻消失,双手红润、温暖.
    特发性水肿
    陈某某,女,48岁,干部,1991年3月1日来诊。自诉近5年来,全身水肿伴腰背酸痛,胸腹胀满,身重,动则气短。晨起活动后,水肿加重,睡卧后减轻,小便夜多,且清长,昼则短少。曾经某医院诊为特发性水肿。延医数诊,诸药周效。拟黄芪、桂枝各30g,芍药20g,升麻、苡仁、丹参、白茅根、益母草、冬瓜皮各30g,沉香、五灵脂各20g,大枣、生姜各15g。煎服,每服加白酒少许。连服30剂,诸证平复,4年来追访未再复发。

    方证探讨:  由此我们可以把黄芪桂枝五物汤方证可概括如下:


    1.肢体麻木、无力沉重,活动不利,酸痛等。
    2.浮肿,自汗,恶风;舌质暗淡。

    现代应用:
    1.以肢体麻木不仁、感觉减退或异常感觉为主证的疾病。如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硬皮病、皮肌炎、面神经麻痹、腓总神经麻痹、雷诺氏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又称无脉症)、肢端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

    2.以肢体疼痛、无力、僵硬、阵挛、运动障碍及肌肉萎缩为特征的疾病。如坐骨神经痛、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质增生症、原发性脑萎缩、中风后遗症、局限性癫痫、不宁腿综合征、面肌震颤和面肌痉挛、低钙抽搐、低钾性周期麻痹等。
    3.产后多血虚,因此产后的诸多病症也多见本方证。如产后尿潴留、产后痉证、产后身痛、产后自汗盗汗、产后指掌麻胀、产后足痿不用等。
    4.还可用于各类水肿性疾病。如肾炎、肥胖症、心功能不全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