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英文翻译:初探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2:06:09
 

 

摘要: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农村人口的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通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来提升农村人口的素质,迅速提高农村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是现实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这无疑加大了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的难度。通过分析研究,找到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顺畅发展的策略,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完善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农村问题尤为突出。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因此,必须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做足功课,其中,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在农村地区,以农村居民为主要对象,对农业和二三产业中的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和培训。

 

    笔者认为,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区域性概念。它应该是专为广大农村学生和农民群众以及即将在农村地区发展事业的人群所进行的从业前、转岗前、就业中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发生在农村,是县和县以下的职业教育。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学校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民工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又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三个层次。本文将就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展开论述。

 

    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通过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转变受教育者对待家庭、社会和事业的看法,无论他们是从事农业生产,还是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作,都会对社会和自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真正做到“有业、敬业、乐业”,让更多的受教育者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培养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观通过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让广大受教育者看到生活的美好前景,增强信心,互相协作,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家庭成员互助关爱,关心国家和集体事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讲究生活质量,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注重教育投资,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业的基础是农村,农村的核心是农民,农村人口的安全和富足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十一五”期间是新农村建设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国家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职业技能、较强就业和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可以直接在农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工作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他们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结合地方实际制定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加大监督和实施的力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各级地方政府要在国家制定的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建立、健全各项有关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法规,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督和指导。如制定针对于学生管理的制度,毕业生必须具有“双证”,即毕业证和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证书,并且资格证书要在获得毕业证书之前取得,否则不予发放毕业证。用人单位必须查验两证方可聘用,如发现违规操作即给与相应的处罚;如果学生自己创业,也需两证俱全方可申办各种手续。这样就会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评估机制,使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和农村发展需要,及时添加和调整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对评估不合格或成绩较差的学校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效果不好将停止招生,确保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宏观上调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进程、规模及质量,从微观上规范、指导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促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有序地发展。政府职能部门还要监督文件、法规、制度的实施,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监督其实施,最终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农民、农村、农业服务的目的。

 

    拓宽经费投入渠道,加快民间资本融入速度,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的有效性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6倍。要想提高农村职业教育对社会服务的能力、提升办学水平,最直接、快捷的方式就是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有效投资,或采取减少收费及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相关政策,让每一名受教育者都有可能接受优质、高效的职业教育或培训。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部门始终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重点,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现有的助学政策的成效,继续实施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地区、按比例安排专项资金,逐步使免费政策惠及进入中职学校的所有农村学生。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经费投入上还要积极吸纳民间资本,鼓励公有和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条件较好的乡镇企业)参与办学,走校企结合、厂校合作的办学之路。本着“谁用人、谁投资”的原则,缓解办学经费紧张的矛盾。同时,在资金使用中要健全相关的制度,确保资金足额、高效地运用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中去。这是保障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加快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步伐,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文化水平,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输送合格人才国家义务教育的状况对于整体教育格局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从2007年开始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是一个好的开端,能够使更多的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随着农村义务教育步伐的加快,新生代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快速提高,为更快、更好地掌握农业先进技术和相关的职业技能提供了保障。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建立教师交流平台和校外师资库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和其他类型院校的教师有所不同,他们一方面是理论教学的讲授者,另一方面又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因此,国家要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各种人才流向农村的政策,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来发展,对进入农村职业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师优先发展的条件,吸引大批有识之士关注农村、热爱农村、学习农业、献身农业。同时,逐步完善现有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积极开展校内教学观摩赛,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进一步深造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不断扩大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规模;选派一些优秀教师到企业和农户中去,并规定每名教师每年的实践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助,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在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把先进的知识带给企业和农户,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接轨。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为社会、企业和农户服务的功能,践行“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建立校外师资库,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专业设置,充分利用校外的教师资源或企业专家资源,降低办学成本的同时,还能获得最先进的经验。可以从企业引进一批技术专家或岗位能手担任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交流要拓宽渠道,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既可以是城乡交流,也可以是校际交流,甚至还可以是国际交流。总之,通过交流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根据社会和农业发展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面向农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一定科学文化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应该是生产上的能手、经营方面的能人、特殊行业的能工巧匠和乡村工作专业人员。毕业生是否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岗位,关键要看求学期间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能否满足社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紧密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深入探讨和研究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由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规格委员会,进行广泛的人才市场调查和新时期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须具有满足农业和其他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转业、转岗能力。

 

    利用舆论力量,宣传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双重作用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首先要获得社会的认同。一方面要切实认清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于真正形成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开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了农村经济,改变了受教育者的生活。当受教育者的生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以后,他们自然会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另眼相看,在心理上形成共识,在行为上保持一致。另一方面,要用与时俱进的态度来认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范围,采取多种宣传手段,积极转变观念,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通过广泛宣传,让受教育者看到职业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让社会其他阶层人员同样重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认清这一工作开展的程度与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关系。

 

    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从事农业生产的准入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快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国家应尽快完善面向农村就业市场的准入制度,使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所获得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成为就业市场的专业与权威的凭证。持有职业学校毕业证或培训证书者为优先就业对象,为职业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此外,还应出台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如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劳动收入与职业资格级别、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相挂钩,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从事基本农业生产,如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等工作时,也应具有相应的准入制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中有一部分人还是要从事基本的农业活动。因此,要想更好地规范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的产品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市场提供健康、绿色、无污染的食品,有必要建立农业生产准入制度,把好入口关。最初阶段可以适当降低门槛,鼓励毕业生积极从事这些行业,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最大的收益。应适当给与优惠政策,坚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业的信心。

 

    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调研工作,使农村职业教育工作有序、顺畅地进行,并能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调整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将向何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工作应放在什么位置?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制度还需做哪些改进?制约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健全覆盖城乡的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怎样形成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要通过调查研究才能获得答案。所以,要想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进入良性运行的快车道,其理论研究必须跟上,有必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全面、细致的调研。丰富农村职业教育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使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个国家的富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国民受教育的水平。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农民为主的国家,快速、全面地提高全体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各级政府应当把农村职业教育列入其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施协调发展、加强合作,做好农村职业教育的规划,着力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把社会、经济、教育一体化作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使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变农村人口资源为人力资源优势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生玲,曹晔.农村职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仕松,黄梅.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1).

 

[3]苏成荣.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4]皮讲红.农村职业教育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8).

 

[5]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职业准入制度建设[OL].大农网,2007-05-09.转载于教育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