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mv 女主角:中国的财政赤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8 21:13:21

赤字中国!

2008年财政赤字1110亿元,2009年8000亿元

     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影响,我国2008年财政赤字总计达到1110.1亿元,继2007年财政转为盈余后重回赤字状态。财政部昨日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08年财政收入增幅呈前高后低、逐月快速下滑态势。其中去年12月财政收入同比仅增3.3% 支出大增30.8%。

去年12月支出环比增长一倍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实现财政盈余1739亿元;去年前11个月,实现盈余1.224万亿元。随着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的演变,为抵御经济下滑,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构性减税对财政增收影响明显。

  去年11月,我国推出了总额4万亿元的以基础建设投资为主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些投资将在2010年前完成,而去年四季度已落实了计划中的1000亿元。

  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我国财政支出16601.69亿元,同比增长30.8%,较11月份的5254亿元增长一倍以上。

  不过,受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放缓等不利因素影响,12月份我国财政收入仅较上年同期增长3.3%,为3248.7亿元。从分税种看,12月份除国内消费税同比增长17%和营业税同比增长7.7%外,企业所得税、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的同比降幅均超过35%,反映了去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放缓和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的现状。

  去年财政收入逐月快速下滑

  2008年,财政收入增幅呈前高后低、逐月快速下滑态势。数据显示,我国去年财政收入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1316.9亿元,同比增长19.5%;全国财政支出执行初步统计数为62427.03亿元,同比增长25.4%。由这两者数据可得,我国去年财政赤字达1110.13亿元。

  对于去年我国财政运行情况,财政部分析认为,上半年经济增长快,企业效益比较好,同时受汇算清缴2007年企业所得税入库较多、税收政策调整翘尾增收等特殊因素影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3.3%。下半年,这些特殊因素没有了,尤其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幅下降,企业利润减少,并且在企业所得税税率大幅下调基础上,为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全国财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据统计,去年各项减税政策造成减税规模将高达3000亿。

  与此同时,去年下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2%,其中中央本级收入下降0.9%。

  今年财政预算赤字8000亿

  据报道,将于2009年3月送交全国人大审议的财政预算,赤字总额高达8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预算为60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2000亿元,如果这一预算方案经人大审议通过,将创下中国财政赤字水平的最高纪录。

  与此前历年的财政预算方案不同,此次财政预算方案的赤字包括两部分,其中中央财政赤字预算为60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2000亿元,总计8000亿元。

  2008年11月,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曾表示,为刺激经济,到2010年底中央财政将安排投资11800亿元,并带动约4万亿元的总投资规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期间,曾有中央高层智囊向决策层建议赤字水平推高至5000亿元,得到了当时决策层的认可。不过,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本省的投资计划,到2009年初加总已经高达18万亿元,几乎三倍于2008年全年的财政收入。如是情况下,财政部与最高决策层请示后,认为有必要再度对财政赤字预算进行修改。记者了解到,这一次的两处修改,即是在5000亿元规模的赤字的基础上,再增加1000亿元,达到6000亿元水平,同时,由于财政部代发地方债已经获准,因此又增加了2000亿元规模的地方财政预算赤字,总计高达8000亿元。

  此前,东兴证券发布的报告也预计,今年财政政策力度还将增大,财政赤字将扩大至8000亿左右,以此实现GDP增长8%左右的政策目标。报告认为,2009年的经济形势严峻,财政政策将再度力挽狂澜。

中国财政赤字的现状与政策取向

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下国家宏

观调控的必要手段。从理论上分析,一定时期的赤字和债务政策既应考虑国家

调节经济运行的需要,也需考虑财政风险。关键是应根据国民经济形势的变化

,适时适度地运用这一政策,并将财政赤字及其债务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

围之内。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财政赤字的发展变化和成因,与此

同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应对财政赤字的政策取向。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赤字的发展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财

政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在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财政问题十分突

出,财政紧运行的矛盾愈益尖锐,一个明显标志是在财政收入占CDP比重不断

下滑的同时,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却不断膨胀。虽然不同年份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有其特定的宏观经济背景,但从总体发展趋势判断,对中国当前财政赤

字状况不能掉以轻心。

  1、财政赤字长期化,而且增幅加快

  在改革之前的1950---1978年,我国财政运行一直坚持收支平衡、略有节

余的政策,其间除10年出现少量赤字外,其余19年均为财政盈余。改革以来,

传统的经济体制开始变化,以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的放权让利的经济体制打

破了统收统支的原有经济体制,这是必要的。但在国民收入总量分配中,出现

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持续下降的态势。在这一宏观分配格局的制约下,加之

其它一些政策性原因等,改革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平衡的局面已基本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财政赤字长期化,赤字额日益增大。

  统计资料表明,从1979年到 1999年的21年间,中国有19个年份出现赤字

,累计赤字6348.15亿元。特别是进入90年代,财政赤字迅猛扩张,“八五”

期间(1991—1995)财政赤字达到 1945.36亿元,比“六五”期间 

(1980---1985)的80.43亿元增长了23.2倍,比“七五”期间(1986--- 1990)

的585.07亿元增长了2.3倍。财政赤字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亦表现为上升趋势

,“六五”为 1.1%,“七五”为4.5%,“八五”为8.0%。进入“九五

”期间,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需要,财政赤字进一步攀升

,1996--1999年累计为3532.98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也随之上升到8

.8%,其中1999年为12.2%。现将改革以来历年财政赤字的有关情况列表如

下:

    还需指出,中国财政赤字计算口径与国外有差异。中国的计算办法是:财

政收入中不包括债务收入,财政支出也不包括债务支出(即还本付息支出),以

此计算的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为财政赤字。国外大多国家的计算办法是:财政

收入不包括债务收入,这与我们相同;而差异在于他们的财政支出中包括了国

家债务支出中的利息支出。这就是说,如果按照国际上一般计算口径,以上计

算的财政赤字规模小了,还应当把每年国家债务支出中的利息支出加进去。

  2、地方财政虽然从总体讲是平衡的,但县级财政赤字问题相当突出

  中国财政级次分为五级,即中央级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财政、县级财政

、乡镇级财政,其中后四级财政统称为地方财政。

  中国地方财政历来收支平衡,但具体分析,在地方各级财政中,县级财政

赤字问题比较突出。中国有2000多个县,赤字县占全国县级单位比例1985年为

22%,1995年增加为50%左右。近几年赤字县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高达 30%

以上,如1998年为32%,1999年为35%(详见表2)。

    从地区分布看,以中西部赤字县占的比例最大。以1995年为例,赤字县占

县级单位比例超过 60%的省有山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西藏,超过

70%的有陕西,超过80%的有云南、贵州、青海、新疆。1997年新疆赤字县比

例提高到92%,内蒙古为45%,陕西为79%。

  3、由于财政赤字增加较多,现在国家债务规模日益庞大

  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具有互相联动效应,因此,在财政赤字的带动下,现

在中国的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中国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到1998年底,累积发

行国债近12600亿元,到1998年底国债余额(即尚未归还的国债)已达 7796亿元

。从这一时期国债的发展变化来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80年代,由于

赤字水平相对较低,并主要通过向银行透支或借款解决,所以,国家债务规模

增长平缓,当年发债额1981年为48.66亿元,1985年为60.61亿元,到1990年

尚未超过200亿元。进入90年代,财政赤字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政策规定

切断了由银行透支和借款弥补赤字的渠道,加之财政还本付息支出的大幅度增

长,由此导致国家债务规模以更快的速度上升。1994年同债发行首次突破1000

亿元, 1996年接近2000亿元,到1998年已达3891亿元(详见表3)。

  中国财政赤字的原因分析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赤字之所以不断增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国家财力集中程度过低,而且呈长期下降趋势,这是财政赤字增加的

主要原因

  财政收入、财政赤字、国家债务存在着内在联系。国家财力总量不足,财

政收入比重下降过速,势必会加剧赤字债务规模的扩大。改革20年来,我国财

政收入总量已经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1998年达9853亿元。但财政收入增长与

经济增长相比,十分滞后。1979—1998年,GDP增长了18.7倍(按现价计算),

财政收入增长了7.6倍,前者年均递增16.1%,后者年均递增11.4%。由于

二者的增长幅度相去甚远,由此导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1979年

为28.4%,1985年为22.4%,1990年为15.8%,到1995年已下降为10.7%

。近几年财政收入比重虽有所回升,但1998年也仅为12.4%。这个比重仅相

当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1/3—1/4,也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低一半。

  深入分析,当前中国财政收入增长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其一,宏观经济效益不佳,制约财政收入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

直处于粗放外延型,高投入、低产出、速度快、效益差的经济增长格局,一直

没有根本的改观。特别是由于受体制性因素影响,地方和企业盲目投资,重复

建设,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和效益的下降。资料表明,中国国有工业企业

固定资产利税率,1990年为13.52%,到1997年下降为9.64%;资金利税率

1990年为12.2%,1997年为6.92%,产值利税率1990年为10.41%,到1997

年下降为8.40%。显然,上述效益指标的下降,不利于国家财政的增收。不

仅如此,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日益严重,1995年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总

额367亿元,到1997年上升为830亿元,这些亏损企业不仅减少了对财政的贡献

,而且还需财政给予补贴。

  其二,财权分散,分配秩序混乱,非财政部门参与GDP分配现象越来越严

重。近年来我国政府分配中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即几乎所有的部门都

要参与分配。目前,部门和地方擅自收费、集资、摊派,建立各种基金,甚至

截留财政税收,游离于国家预算之外的各种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越来越多,

严重地分散了国家财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种基金及行政事业性收费,

1990年为352亿元,1994年增加到2100亿元,到1997年已达到4187亿元,相当

于当年GDP的5.6%,占当年财政收入的48.4%。如果再加上一些地方和部门

的各种乱收费,预算之外的资金总量就更加庞大。这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而

且侵蚀了税基,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其三,现行税制结构与当前经济结构、分配结构的变化不相适应。现在非

国有经济发展很快,在经济总量中已占到50%左右,但国家来自这方面的税收

不到30%,二者的增长格局很不相称。此外,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已发生了

重大变化,居民个人分配比重已由改革初期的51%增加到现在的70%左右,但

个人所得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微乎其微,目前只占到3.4%(1998年)。

  总之,由于种种因素,当前我国的财政收入增长受到极大的制约,使得国

家财力集中度日益降低,根本满足不了政府履行职能的最低财力需要,由此导

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大。

  2、财政支出总量增长缺乏有效控制,支出结构调整滞后,增加了财政平

衡的压力 

  1998年全国财政支出比 1991年增加7385亿元,其中 1993—1998年期间增

加了6000多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000亿元。财政支出的过猛增长也是财政赤字

和国家债务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其中有一些客观因素,如工资改革推动了

人员经费增长,国家的一些重点支出增长(如农业、教育等)需要保证,但与财

政支出管理不严、支出改革和结构调整滞后也有关。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

  其一,在过去长时期中,我国机构膨胀的问题不仅未能缓解,而且日益严

重,财政供养人口不断增加,到1996年底已达3673万人,大大加重了财政支出

负担。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从1993年到1996年,财政供养人口每年增加 100多

万人,财政每年需增加的工资性支出就达600亿元,占国家当年新增财力的60

%以上,在不少地区新增财政收入约有80%以上用于人员经费。由此可见,机

构膨胀、人员增多是导致财政支出扩张、财政困难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

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已正式启动,从长远看,这不仅有利于缓解财

政支出压力,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政府运转效率。

  其二,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机制尚未健全,预算约束软化。政府预算本是

规范支出管理最重要、最有效的一项法律制度,是支出管理的基本依据,但预

算执行中的随意性与长官意志太大,预算约束软化的状况相当严重。我国自

1995年起已正式颁布了《预算法》,但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依法理财、依

法进行支出预算管理的氛围尚未形成。有的地方未经法定程序随意调整预算,

支出预算追加频繁;有的地方随意开增收节支的口子,以人代法的现象屡屡发

生;一些部门和单位不按规定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擅自扩大开支范围,

提高开支标准,改变支出用途。此外,还有一点需引起注意,即财政支出中法

定支出膨胀,“以法压法”、法与法“打架”的现象十分突出,财政无所适从

,平衡压力加大,这本质上也是财政支出管理控制机制不健全的一个突出表现

  其三,现行财政支出结构分配格局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改革以来

,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被打破,但国家大包大揽的传统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

局面依然存在,财政职能范围及其支出责任未能进行相应的调整,许多应由市

场提供的商品和社会负担的支出仍然背在财政身上,如对国有企业的大量亏损

补贴、对城镇居民普遍的福利性待遇、对社会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参与等等

。这说明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出分配仍在相当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与计划经济相适

应的供给制分配方式,明显滞后于经济形势的变化,不仅扭曲了分配关系,而

且加重了财政负担。

  3、其它有关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的扩大,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它

因素的影响,这主要是:(1)从1994年开始,财政赤字弥补方式发生的变化,

即财政发生赤字不允许再向银行借款或透支,而只能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这就

相应扩大了国债发行规模。(2)我国国家债务的期限一般较短,以中短期为主

,而且在90年代初期严重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国债利率相当高,因此,随着国

债余额的不断累积,还本付息的压力骤然增大,这就进一步推动了赤字和国债

规模的扩张。(3)1998、1999这两年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的进一步攀升有其特

定的宏观经济背景,这就是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相当严峻的情况下,国家通过适

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进行反周期操作,以扩大需求,拉动经济。

  中国今后应对财政赤字的思路和建议

  根据中国财政“十五”规划,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要建立稳固、

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这就客观上要求避免财政赤字的过度扩大,而应该采

取措施,完善政策,逐步控制和适当压缩财政赤字规模。

  1、运用好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发展 

  财政和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财政的基础是经济,没有经济的发展,财政

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研究财政发展思路,最重要的是需要考虑如何运用好

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发展,这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

  财政政策要作为反周期的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即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

,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以抑制需求,防治通货膨胀;在经济增长低迷的时候

,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扩大需求,防治通货紧缩。这是市场经济国家相

机决择运用财政政策的一般做法和理论概括。近几年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实质就是需求不足状态下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次成功实践。近期我国经济增

长仍然面临通货紧缩趋势的困扰。因此,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仍然是必要

的,从中长期考虑,根据宏观经济趋势再相应决定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性问题

  推进结构调整是财政政策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重点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以增强农业发

展后劲,促进农业稳定健康发展。要积极支持科技进步和创新,一方面切实加

强基础科研,另一方面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而使科技发展真正成为我国

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外,国家已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是

关系到缩小地方发展差距的重大问题,而且是关系到中国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

一个宏观问题。为此,国家财政政策要积极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在国债

资金分配上,而且在转移支付制度方面,都要向西部地区倾斜。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

  1994年出台的税制改革是一次重大的税制结构调整,在规范税制、公平税

负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税制本身还需要作一些调整

和改革,其着力点是强化税收的组织收入和调控经济的功能。一是完善流转税

体系。要深化增值税的改革,其改革方向是由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

,使企业购置设备投资能够予以抵免,以减轻企业税负,扩大企业投资。同时

,要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可考虑将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建筑

业等行业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以解决目前这些行业税负偏低的突出

矛盾,亦可以适当增加财政收入。二是强化国家来自个人方面的税收。随着国

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个人所得税会日益成为一个很有发

展前途的税种。当前最紧迫的是需要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建立覆盖个人全部收

入的、源泉代缴与自行申报、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同时要适

时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财产税等,以调节富裕阶层过高的收入。三是从资源

合理配置及国际惯例的角度讲,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势在必行,包括税率的

统一、税基的统一、税收减免政策的统一等。今后对企业所得税政策的优惠应

主要体现在产业政策方面,对国家急需发展的产业可酌情给予所得税优惠,对

一般加工工业,属于控制发展范围,则不应优惠。四是深化地方税改革,完善

地方税体系,合理配置地方税税权,这也是我国今后中长期税制改革面临的一

项重要任务。

  3、在规范政府分配行为方面迈出大的改革步伐

  国外政府分配行为有一个显明特征,这就是历来以财政税收分配为主,收

费分配为辅,而且将政府收费纳入政府统一的预算管理。而我国特别是在地方

一级,收费项目和收费规模日益膨胀,并游离于财政预算管理之外,这从本质

上讲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一种非规范分配行为。鉴于目前的状况,现在当

务之急是需要切实认真贯彻和执行中央有关政策精神,对各级政府的各行政管

理部门的各种收费以及设立的各项基金,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不合理的坚决

取消,有必要保留的则统一纳入各级政府的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由财政部

门统一管理,取消部门自收自支的不合理做法。此外,从中长期考虑,在市场

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国家与企业、个人的

分配关系应主要通过税收的形式反映出来,由此出发,需要研究确立政府部门

的某些收费收入要逐步过渡到纳入征税范围的新思路。今后结合税制改革,可

考虑将养路费、排污费、教育费附加、市政建设方面的收费以及对农民的各种

统筹提留费用等,纳入征税。

  4、深化支出改革,强化支出管理

  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下一步财政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构建我国公

共财政框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着力推进公共支出预

算管理的制度创新。要实行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的透明度;要实行综合预’算

,提高预算的完整性;要实行零基预算,提高预算的准确性;要实行国库单一

帐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

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力争做到竞争、择优、公正;政府采购范围要拓

宽,包括使用国家财政资金购买、租用、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的货物、下程

或服务;要切实搞好政府的采购招标工作,注重把竞争机制引入招标中;财政

作为社会综合的经济管理部门,应在政府采购中发挥主导作用。三是随着市场

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支出结构需要调整和优化。财政要着力强化

那些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社会公共性开支,但传统的“由国家包下

来”的方式也需要改变;财政投资要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投资项目,集中财力

支持国家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调整

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


什么叫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国家当年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经济现象。理论上说,财政收支平衡是财政的最佳情况,在现实中就是财政收支相抵或略有节余。教材上已经对财政赤字的危害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现实中,国家经常需要大量的财富解决大批的问题,会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这是现在财政赤字不可避免的一个原因。不过,这也反映出财政赤字的一定作用,即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当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的做法就是加大政府投资,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是这决不是长久之计。


朱总:我不是“赤字总理”

朱鎔基:请大家提问题,分秒必争。

  中央电视台记者: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测目标7%,请问总理,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主要措施是什麽?

  对於下任总理的答案,

  “连我都不知道”

  朱鎔基:今年国民经济发展的预测的目标定为7%,是经过我们周密考虑,考虑了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包括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等等因素来考虑制订的。我想是可以实现的。那麽具体的措施呢,我已经在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简述,我就不再重复了。根据今年一季度的执行情况来看,比我预想的要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长率,GDP的增长率比去年同期增长7.5%。因此,我对此更有信心,也就是说,完成7%,有信心。谢谢。

  德新社记者:今年对中国来讲,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要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包括下一任的总理。对於您的继任者您有什麽样的建议?

  朱鎔基:我觉得你提这个问题的时机恐怕是太早了一点。因为你提的问题的答案,连我都不知道。所以我就没办法告诉你了,很抱歉。谢谢。

  新华社记者:今年我国财政赤字3098亿元,佔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请问总理,如何看待我国的财政风险,这对下届政府有没有影响?

  “我留给下届政府的

  是25000亿优质资产”

  朱鎔基:前天我看到香港有一份报纸,送给我一个荣誉称号叫“赤字总理”(註①)。我从来不接受荣誉称号或者荣誉学位,因此,对这个问题我需要解释几句。

  我查了手头的资料,我只查了二十几个国家,2000年,19个国家都有赤字,包括一些发达的大国。因此,问题不在於你的财政有没有赤字,而是你这个赤字的水平是否在承受能力以内,特别是你这个赤字是用在什麽地方,你赤在什麽地方。

  中国今年预算的赤字3098亿元人民币,相当於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国债发行的馀额总计25600亿,佔国民生产总值的18%左右。这两个数字都在公认的国际警戒線以内,还差得远呢。至关重要的是我这个赤字不是用在弥补经常性的预算方面,没有把它吃掉,是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本届政府5100亿国债,带动了银行资金和其他资金渠道,一共完成了2万亿的工程,这2万亿的工程包括十万公里的公路,其中13000公里是高速公路,5000公里的干線铁路,如果包括电气化、双轨、改造在一万公里以上。建设了95000万千瓦的电站,全部改造了农村的电网,中国的移动电话将固定电话的数额里面增加了3亿2千万门,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摆在那个地方的。

  因此,我留给下届政府的不只是债务,而是25000亿的优质的资产,在将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将长期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更为重要的是,这是5100亿的国债加上银行配套的贷款,拉动了整个工业生产,带动整个国民经济高速地发展,财政的收入每年大幅度地增加,这才使我们有可能大力地改善职工的生活。最近几年,职工的工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使我们构筑了一个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也使我们有大量的资金投入教育和科技战線。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银行储蓄存款在最近几年里面,不断地增加,保持每年增加七千亿到八千亿人民币的水平。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是採取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国经济也许垮了。所以对不起,我不能接受“赤字总理”这个荣誉称号,奉送回去。我为我们国家能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影响,而且利用这个机遇空前地发展了中国的国民经济,我为此感到自豪。谢谢。

  “中国的两极分化或者说存

  在着贫富差距在加大的这种

  现象,我认为是存在的”

  韩国记者:昨天20多个北朝鲜人进入西班牙驻华使馆,请问中方怎麽处理这件事?谢谢。

  朱鎔基:中国的外交部门已经跟有关的大使馆进行了协商,达成了协议,将按照法律予以解决。请你稍微等一等,也许很快就解决了。

  日本共同社记者: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日中关系,今年的复交30周年,所以领导人,还有高层的往来比较多。我听说中方通过外交渠道表示过希望皇太子和太子妃来中国访问。您认为如果他们来的话,能够推动日中关系的发展?另外,他们会受中国老百姓的欢迎吗?第二个内政问题,我认为中国现在的社会阶层两极分化比较厉害,所以有一些中国人的专家也认为,要改善这个现象,培育和扩大中层阶层,就是中产阶层是必要的,你同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如果同意,应该採取什麽样的措施来培育这样的中产阶层?谢谢。

  朱鎔基:今年是中日复交30周年,去年我和小泉首相会面的时候,就确定了今年是中日友好年,双方将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复交30周年,包括加强沟通和往来,在中国举行日本文化年,在日本举行中国文化年等等。关於邀请皇太子和太子妃访问中国的问题,我们早就予以推动,我们当然希望他们能够接受邀请来访问中国,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在中国受到热烈地欢迎。

  关於你提出的中国的两极分化或者说存在着贫富差距在加大的这种现象,我认为是存在的。我想你也大概记得邓小平先生讲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麽必然有一部分人现在还没有富起来。因此,贫富差距的扩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面,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我们在执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同时,在不断地扶持低收入的群体或者说弱势的群体。比方说农民,提高农民的收入佔了我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很大一部分,可以说成为我们的一个中心的工作在加以推进。例如还对於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视,来扶持下岗的、失业的、离退休的职工,这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除了我们政府通过财政预算来缩小这种贫富的差距以外,最重要的手段也就是税收。我们通过税收的政策、税收的改革来扶持这一部分还没有富起来的人民群众。我相信,在一个时期以后,这种贫富差距扩大的现象最终会得到解决。

  “只要对香港有实惠的事情……

  中央政府一定全力以赴”

  香港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现在香港跟内地正在商谈类似自由贸易区的更紧密的经贸关系。我想问一下,中央有什麽政策,想继续巩固香港的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另外一个,香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可以怎样继续帮助国内的经济发展?谢谢。

  朱鎔基:从特区政府成立以来,也就是亚洲金融危机开始以来,香港碰到了暂时经济的经济困难。但是,我始终认为香港具有非常优势的地位。它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於广东。没有任何一个大城市在近期以内能够超过香港。它这种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我相信一定能够克服当前所面临的暂时的经济困难,对此我们是有信心的。至於中央政府对香港能够提供什麽样的帮助和合作,我们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的官员正在进行紧密的协商。只要对香港有实惠的事情,有好处的事情是可行的。中央政府一定是全力以赴。我相信香港完全能够保持它的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特别是在中国参加了WTO以后,机遇更大。谢谢。

  俄通塔斯社记者:总理先生,您好。您今年要和俄罗斯总理再次举行会晤,请您评述一下中俄关系现状?包括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前景?谢谢

  朱鎔基:中俄的战略合作夥伴关系,最近几年进行得非常好,特别是去年江泽民主席和普京总统签订了中俄友好睦邻合作条约,更加巩固了我们这种友好合作的关系。表现在经济领域里面又发生了实际的效果,去年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这个贸易统计是不完全的,因为有很多边境贸易没有统计进去。就拿公布的贸易额来讲,贸易额比前年增加了33.3%,增加了三分之一,这个发展是非常巨大的。去年中俄两国总理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举行定期会晤,我们商定在经济贸易和各项领域里面进一步加强合作,我们预期在两年也许三年之内,我们要把现在的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水平提高一倍。今年两国总理定期会晤将在上海举行,我们将进一步地商讨共同努力推进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和在各个领域里边的合作迅速地发展。

  “最头痛的……主要是

  增加农民的收入”

  CNN记者:总理,跟1998年您第一次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相比,现在看起来,您虽然同样的帅,但是略显疲劳。我的问题是,操持一个有13亿人口国家的大事,我难以想象是一个什麽样的情景?您能否谈一下,在您管理国家大事的时候,最让你头痛,最让你难以入睡的问题是什麽?在您担任总理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有一些事情,可能现在还没有完成。您能否讲一下哪方面是否做的还不够?另外,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还要再干一任?

  朱鎔基:我比1998年是不是显得疲劳,我不知道在座各位作何评论。不过我想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了,人总是要老的嘛。但是,我想这四年以来,我始终毫不感疲倦的在进行我所担负的政府的工作。我想这四年本届政府做成了很多事情,特别是刚才讲的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而且利用这个机遇,空前的发展我们自己。当然,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令我最感头痛的是什麽?我一天到晚头都痛,如果你说最头痛的,我想在目前讲起来,主要是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为这四年里,国家的公务员差不多增加了一倍的工资,而物价没有涨。国有企业在三年里面已经脱困,他们的很多企业职工的工资也有很大的提高。离退休的职工由於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也提高了他们的待遇。我想他们都是很高兴的。但是,比较起来,就是八亿农民,他们的收入提高得不快,个别地方还有下降。对这个问题,这几年中国政府做了巨大的努力,在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用了大量的篇幅,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容易的。最根本的措施,是要靠农业种植或者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中国现在的粮食已经供过於求,农产品越来越多,种什麽什麽多。价格上不去,农民的收入也就增加不起来。

  特别是中国参加WTO以后,美国的农产品还要大量地在中国登陆,我的农产品价格还要下降,农民不是很困难吗?这就是我很头痛的事情呀。你知不知道,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已经相当於中国全部的产量:1500万吨。当我们想採取一个转基因农产品管理的办法,实行国际上很多国家实行的办法的时候,你们美国的领导人就来跟我们谈到大豆的问题,影响我们美国十亿美元的出口,你们要慎重一点儿。但是你们对中国出口的钢铁产品,你们却宣布要加税8%到30%,这样就影响中国三亿五千万美元的钢材没法向美国出口。因此,我可不可以像美国领导人关心大豆一样也关心我们的钢材,我也把大豆加税30%行不行呀?

  我再回到头痛的问题,我想虽然头痛,它还是会得到解决的。因为现在粮食库存有五千亿斤,我可以开仓济贫,这是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湖的政策,使农民的收入渐渐地得到增加,同时我们也在实行农村费改税的政策,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因此,我相信这些措施能够缓解目前农民困难的局面。再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的收入会增加起来。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谢谢。

  “(对本届政府政绩),

  我可以说我们问心无愧”

  人民日报记者:本届政府开始时间指定的目标是“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请问总理在本届政府任期内这些目标能否全部实现?

  朱鎔基:我想我在1998年的时候所提出来的“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在这四年里面就已经基本完成。一个确保我是说确保8%的速度,人民币不贬值。人民币没有贬值,速度嘛,7.8%,比我讲的8%少了一点儿,大家也知道,1998年中国遭受了空前的水灾,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稍微差一点。

  “三个到位”,第一个指中国的国有企业在三年里面大中型企业实现扭亏为盈,这个目标在三年的时候就已经完成。如果没有这些国有企业交税的话,中国的财政状况不可能这麽好,不可能每年以超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一倍的增长幅度在增加。

  至於金融改革,我们已经对商业银行进行了很大的改革,我们借鉴美国的RTC的经验,把不良贷款分离出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有很大转变。光去年一年,不良贷款的比例就下降了3个百分点。

  至於精简国务院的机构,在当年就已经完成了,减少了一半的人员。这一次的精简现在已经推行到省、市、县政府,正在进行。其他五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住房体制的改革、医疗体制的改革以及财税体制的改革,我可以说这五项改革,有的已经完成,有的正在进行,我对於改革的进展还是满意的。

  因此,我认为本届政府实现了对全国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作出的承诺,要不然为什麽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以大比数通过了,我可以说我们问心无愧,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好,我们要继续做好。谢谢。

  “至於连任不连任……你耐

  心等待一段时间,答案马上

  就有了”

  路透社记者:自您担任总理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改革。中国即将召开党的十六大,在十六大以后,中国是否再一次会强调在政治领域进行改革?

  朱鎔基:我想中国的政治改革,也就是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今后我想还会以更大的力度来进行。至於连任不连任,我已经回答过无数次这样的问题,每一次都引起无端的猜测,所以还是我刚才讲的,你耐心地等待一段时间,答案马上就有了。

  台湾记者:总理您好。在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有关对台湾的部分,我们注意到你并没有提到以前常用的一些词语,例如绝不承诺放棄对台湾使用武力,也没有使用最近常听到的渐进式“台独”这样的词,请问您是出於什麽考虑?是不是反映大陆对台湾有一些新的思路?例如接受民进党在台湾执政的这麽一个事实?

  朱鎔基:中国关於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我们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所提出的八点具体解决措施。那我没有强调的问题不等於我就放棄了,“不承诺放棄使用武力”这个话主要是对那些坚持“台湾独立”的顽固分子讲的,这个话没有变,但是也不需要我天天讲、月月讲。

  “分支机构发生这种违规事件

  ……不会影响中国银行将要在

  国内或者在国外上市的目标”

  美国彭博金融信息社:在几个月以前,我们看到中国银行有一些海外分行有一些腐败现象被揭露出来。他们有一些违规的贷款等等。我想问的是,在中国的银行界是否还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问题有多严重?中国正在採取什麽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另外,既然已经有了这些报道,这是否影响你过去一直提倡的一种做法,就是你鼓励中国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要到外国去进行海外上市。现在出了这些问题,有了这些报道,是否影响这方面的考虑?

  朱鎔基:四大国有银行有十几万亿人民币的资产。在个别的分支机构发生违法事件,我想这不是什麽太奇怪的问题。你们美国不是也出现了安然事件了吗?

  由於你们在认真的处理安然的事件,中国的报纸、杂誌、舆论界没有大肆渲染这件事情。同样,中国的个别分支机构发生一些违法的事件,也不值得大家渲染。

  问题是我们对这种事件的态度是非常严肃的,是依法处理的。我想个别的支行,分支机构发生这种违规事件,不会影响中国银行,中国金融界的信誉,也不会影响中国银行将要在国内或者在国外上市的目标。

  “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

  只吓唬贪官污吏”

  法新社记者:朱总理,您好。关於连任,朱总理刚才好像不太想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我们想请问,无论下一个总理是谁,你觉得他应该有什麽优点呢?如果下一任总理不是朱总理的话,你觉得他在哪个方面应该向你学习?在哪个方面不应该向你学习?

  朱鎔基:我是很佩服你们新闻记者的执着和毅力,总是要把这个问题追个水落石出,但是我刚才已经讲过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我怎麽回答你呢。

  至於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地干工作以外,我没有什麽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特别是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櫈、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但是这个报纸说得不对,拍桌子是拍过桌子,瞪眼睛也瞪过,不能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嘛,捶板凳绝对没有捶过,那捶起来是很痛的。(註②)

  至於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个贪官污吏。谢谢。

  “我想香港的地位

  应该做一些调整”

  亚视记者:总理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刚才你也提到香港比起内地的其他城市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事实,就是现在内地很多大城市发展得很快,也追赶得很快。尤其是他们在国家整个经济的战略发展里找到自己的定位。但是香港在这方面还不是太确切自己应该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请教一下总理,能不能具体跟我们讲一下,您觉得香港在未来可以扮演一个什麽样的角色?因为我们都很担心,像过去20多年引入外资的角色可能要失去了。

  朱鎔基:香港曾经扮演着亚洲金融中心地位的作用,同时,也在其他领域里是一个文明的国际城市。我想这种优势香港并没有丧失。特别是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香港对於中国的改革开放所作出的贡献是第一位的。今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想香港的地位应该做一些调整。所有香港的精英都在为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我们也愿意和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人民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但是,我始终坚信,香港的优势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它将来的地位是不可限量的。我刚才已经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内地的城市可以在近期代替香港。我希望我们都应该有信心,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