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灭回后回族人口:烟标收藏简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43:32

烟标收藏简史  

2007-12-18 16:04:1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

 

 

   中国烟标的收藏历史没有烟片的收藏历史长,如果不考虑烟片的收藏历史,仅就集标而言,它在中国经历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也叫民国时期,其代表人物是钱化佛先生。钱先生乃收藏大家,在许多收藏领域里均有建树,有“收藏怪杰”之称。尤其在烟标收藏方面,他不仅多次办展,开了国内的先河,而且著书立说,为倡导和普及民间集标活动做出杰出贡献。

  早在1932年,钱化佛就参加了在波兰举办的首届国际烟标展览并荣获金奖,为中国人争得荣誉。1939年正值抗战初期,上海已沦为孤岛,钱先生在上海南京路的大新公司四楼书厅举办个人展览时,附有烟标藏品展览。展出别开生面,他利用不同香烟牌号组合成抗日救国的口号和标语进行爱国宣传,同时还将冒牌烟盒与真品进行对比陈列,借此打击奸商,维护消费者利益。40年代,钱先生在《30年之上海》一书中著有《香烟壳之集藏》一文,为宣传烟标及烟标收藏摇旗呐喊。

  在这个时期内,烟标收藏只是少数人的业余爱好,很不普及。况且这些人和钱化佛先生一样,多项收集,且以邮票、钱币、火花为主,收集烟标为辅。正因为如此,当时的邮刊、泉刊、花刊比比皆是,而介绍烟标的刊物闻所未闻。有趣的是,时常能在报刊上见到和烟标有关的趣闻逸事,例如1926年《民国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香烟牌集对》的文章,现摘录于此:

  “公毕归舍,默坐无味。遂握笔按纸,喜将香烟牌名,集成巧对数则,录刊闲话,以饷读者

  诸君一粲。

  联珠、天门、仙女;钻石、长城、美女。

  宝塔、金鼠、玉蝶;天桥、红狮、七星。

  双喜、银行、佛手;全福、富国、僧帽。

  金马、梅雀、统一;白熊、画眉、和平。

  中美、老头、司令;大喜、小囝、强盗。

  飞船、红金龙;马车、黄飞鸿。

  紫禁城、麒麟;哈德门、骆驼。

  梅兰芳 吕美玉(即美丽牌)。”

  从该文看,作者应是烟标收藏爱好者,否则此君无法一次罗列出这么多的香烟牌名。由此可见,当时的烟标收藏还处于一种原始状态,集标者并非唯收藏而收藏,如这位作者仅是从文化欣赏的角度去收集烟标。据介绍,包括钱化佛先生在内,许多人从欣赏图案的角度收集烟标,喜欢将烟标多余的部分剪去,仅留下正版的一部分。这种做法如今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岂有自毁容颜之理?

  第二个时期为六十年代初期,也叫复兴时期。著名烟标收藏家沈梦笔先生曾在《漫话烟标》的文章中,介绍这个时期烟标收藏为何日益红火,节选如下:

  “五十年代后期,由于邮票纸币来源渐趋枯竭,火花烟标代之因运而起,大部分集邮集钞者纷纷转以收集火花烟标为业余爱好。

  当时收集烟标全国或以无锡为中心奉为主臬。尤以华寿椿兄创办《烟标目录》起到宣传集标意义,丰富各项知识,传播新标讯息及同好收藏动态之功能。遂使烟标爱好者日众,直至‘文革’前夕,实为标坛鼎盛之期。斯时,南京集标情况亦极闹猛,集者已达一、二百人,每届星期天,新街口人民广场大厅内,内庭若市熙熙攘攘盛况空前。然经十年之后,集标已寥若晨星,仅三、五人尚在坚持收集中,前后兴衰,沧桑不堪回首。

  收集烟标实较火花为难,因火花出入均以套计算,且系全新品,集得故万种不足为奇;而烟标则须一枚枚收集起来,能集到五千种新标已属不易,越万关尚未闻之。偶得一枚称心满意之标,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其乐趣,决非局外人所能领略哉!”

   这篇文章就是这段时期烟标收藏史的写照。文中有几处需要略作说明、解释。

  其一,沈老提及的华寿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尤其是他创办的《烟标目录》小刊,在烟标收藏历史上,是面猎猎飘舞的旗帜。正是由于《烟标目录》中的集友广告,使原先单枪匹马从事烟标收藏的各地集友逐渐汇聚到一起,一批烟标收藏家的大名始为人知晓。如郝九川、俞大雄、窦莲荪、赵梦梅、林木森、陈松歧、巢妹、居洽群、钟韵玉、任尔勤、刘畏三、樊阿达、张之愚、赵书年、陈志钧、曾广璋、骆应棋、吴榕、向文基、杨应雄、曹爱葆、沈梦笔、余晋麟、李基建、张永亭、俞聚宝、张筱庵、李骏、任福田……不过,这批收藏家中,像华先生一样专心致志收集烟标的人不多。他们和第一代烟标收藏家类似,大多有其他收藏爱好,有的人甚至就是从第一代开始收集烟标的。

  其二,沈老文中提到的收集“全新标”,是中国集标界的一大进步,是烟标从无意收藏转入有意收藏的标志,是唯收藏而收藏的典型。因为烟标乃烟草制品的包装物,过去人们收集它是在烟草制品消费之后,它可能是被有意留用的,也可能是无意留下的。“全新标”指没有包过香烟的烟标,它只能在包烟之前收集方可得到,获取的途径只能向烟厂或有关印刷厂索要,如不是专门收藏烟标的人,不会想到这种收集方式。

  其三,沈老文中提到南京集标活动的情况,据至今仍坚持集标的收藏家梁民生回忆,当初新街口每周例行的交流比南京烟协成立后的历次活动都要热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六十年代烟标收藏的红火。扑灭这场大火的是另一场“文革”大火,绝大多数收藏家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所好,有的将烟标藏品付之一炬,有的将其扔进厕所、垃圾堆。但也有例外,这里介绍两位著名的烟标收藏家,他们是第二代与第三代的承上启下者。

  最著名的当数朱大先,这位与倪志福同时代的劳模虽然滴酒不沾,却是烟标收藏界的大师。朱大先爱好集标纯属偶然,作为全国先进刀具推广队队长的他经常奔波在外,有时给妻子写家书手边没有信纸,就用队员抽完的烟盒替代,而朱夫人是有心人,将这些烟标细心收藏。当朱大先在重温旧信时发现烟标的朴素之美,便爱屋及乌地开始收集烟标,一发不可收拾。由于他的特殊身份,加上他的执着,感动了许多人帮他收集,连梅兰芳出国访问也不忘朱大先的业余爱好。况且五十年代末期正是集标的大好时期,他的藏品与日俱增,在国内遥遥领先。但他此时期的收藏仍属于自闭式,没有参与交流,直至“文革”后始和集标界沟通。由于朱先生能在“文革”期间坚持不坠收集烟标,终成集标界的泰斗。

  另一位系无锡的曹爱葆,他是第二时期的一位特殊人物。当年他还在小学读书时,却因喜好集标加入了《烟标目录》集友的圈子。曹兄收藏悟性极高,曾一封又一封信向全国各地烟厂索要各种香烟商标,以至他的藏品、复品数量当时在全国首屈一指。无锡由于华寿椿和他的存在被奉为全国的集标中心。“文革”期间他也没有停止收藏,1981年10月1日率先在上海市淮海公园举办烟标装潢展览,轰动全国。当第三代烟标收藏家们活跃之时,他却将主要精力转向集邮,直至前两年重出江湖,返回集标界。

  需要强调一下,第二个时期和第一个时期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烟标收藏有宣传阵地了,无锡华寿椿先生于1964年创办了《烟标目录》烟刊,一直出刊到1968年。而第三个时期和前两个时期相比,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烟标收藏有组织了。

  第三个时期始于八十年代,其到来的第一枚信号弹由江苏宿迁的王心杰发出。他于1982年10月在《青年一代》杂志上发表了《集香烟壳子的甘苦》一文。文章中,王心杰不仅介绍了自己收集烟标的苦与乐,而且留下了自己的通讯地址,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

  “编辑叔叔,我家住在江苏宿迁县仰化公社同仪大队第二生产队,地处农村,你们住在上海大城市,能帮助我收集香烟壳子吗?若能,我就太感谢了,太高兴了,太幸福了!”

  正是这个通讯地址,唤醒全国各地集友的侧隐之心,大家纷纷和王心杰联系,帮助他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帮助。一批有志于烟标收藏的入登上了历史舞台,这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常州的李春林。

  李春林在集标界做了三件大事。第一,创办“文革”后第一份烟刊《烟标集锦》并发行全国。

  第二,通过该刊编写《中国烟标收藏爱好者通讯录》,将分散在各地的同好联系在一起;第三,筹建常州烟协,这是国内较早成立的烟标收藏组织,使集友们有了自己的家。由于李春林的影响,加上戴伯春、管伯根、包金贵、周惠忠、陈卫民等人的努Γ耸甏┑某V莩晌泄瘫晔詹氐闹行摹?BR>  导致烟标收藏如火如荼的还有以下这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事件。

  南京余晋麟率先在国内成立市一级的烟标收藏组织,由于余老的组织能力,一大批烟标收藏家齐聚摩下,烟标收藏从此不再是散兵游勇的游戏了。

  山东王永成在德州举办标展,中央电视台予以报道。这是烟标收藏家及烟标收藏活动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亮相,启发了一批集标爱好者加盟。

  河北张全义在国内最先成立家庭烟具、烟标展览馆,在收藏界、新闻界掀起一股烟标收藏浪潮。

  苏州张家伟从1980年开始集标,由于独辟蹊径,烟标收藏最早走出国门,所以其藏量后来居上。张先生非常注重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领导中国烟标收藏的新潮流。

  上海朱国权子承父业,最先和烟草系统合作出版了《中国烟标总汇》及《中国早期烟标集》,使中国没有烟标书籍的历史成为过去。

  杭州居洽群以“烟霞过客”的笔名在《收藏》杂志上连载《烟标史话》,是烟标收藏史上的第一本专著,倡导了烟标研究之风。

  吉林张云才万里走单骑收集烟标,从北国到南疆,体现的是烟标收藏集友百折不挠的执着精神。

  浙江洪林潜心烟标收藏,坚持不懈,以其毅力与人品,使自己的藏品达到难以逾越的高峰,成为烟标收藏家的楷模。

  陆水平、刘洪利、杨清俊、戎国荣、丁家富、周继烈、毛启国、方修清、刘忠民、孟志勇、刘建军、程自功等人为烟标收藏摇旗呐喊,将集标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

  王安珠与何继来长期合作,撰写了《烟标收藏入门》、《烟标设计概述》等书,并编印了多种烟文化画册,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杨苏成与扬州烟协的同仁一道,率先举办“中国烟标文化节”,将地区性的烟标收藏活动升格为全国性的烟标文化活动,无论品位和档次都上了新的台阶。

  戈小兴在烟草系统的支持下,成立了个人“中外烟标烟具博物馆”,并制作了第一部反映烟标收藏的VCD光盘。

  烟标收藏界1993年、2001年两度和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学会合作,分别在深圳、合肥举办大型烟标展览,宏扬了烟标文化,扩大了烟标收藏的知名度,使集标界扬眉吐气。

 烟标收藏的第三个时期仍在继续着,仍将有新的高潮出现,它是烟标收藏的真正春天。这个春天之所以这么明媚,这么艳阳高照,和烟草行业的发展以及烟标设计水平的提高密不可分。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套标的出现,数以万计的烟标收藏爱好者加入了集标队伍;八十年代后期,中国烟草工业成为世界烟草工业的大国、强国,我们的烟标收藏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九十年代,中国烟草学会为提高烟标设计的质量,采取了多项措施,并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中国烟标设计水平之高,印刷质量之精,烟标材料之好,烟标题材之广,均居世界领先水平。再加上中国烟厂数量世界第一,中国真正是烟标收藏的沃土,在国际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里顺带介绍一下外国烟标收藏情况。国外集标起步比中国早得多,各国都有烟标收藏协会和集标刊物。比较著名的是英国烟标收藏家俱乐部(The Cigarette Packet  Collectors Clur of Great Britan)和美国烟标俱乐部(The American Cigarette Packet C1ur)。需要说明一下,国内集标界一度流传的世界烟标收藏家协会总部在荷兰海牙的说法是以讹传讹,子虚乌有,根本就没有这个组织。日本全国各地都有集标组织,每年均有定期活动。烟标收藏最为活跃的当数巴西与捷克,这两国均有许多烟标收藏爱好者。

  中国烟标收藏界和国外同行联系密切。张家伟先生在日本集标界很有影响,日本的桥谷万智子更是中国通,她对中国烟标的了解与研究令许多中国收藏家汗颜。洪林、陆水平、孙其敏是英国烟标收藏家俱乐部的会员。有“四大金刚”之称的张家伟、洪林、何继来、陆水平的烟标藏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这表明中国的烟标收藏已达到国际水平。这样的成就在其他收藏领域是很难想象的。我们集标界的全体同仁应该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在烟草行业的帮助下,加强对烟标的理论研究,使烟标收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