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瑞沃170最新款:1966年乌鲁木齐粮票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3:15:49
从1961年到1983年这二十多年时间里,乌鲁木齐市共有五个年份发行过粮票(1976年发行的是工种粮票)。其中,最难收集的是1961年的乌鲁木齐粮票,恐怕没有人能集齐全年192枚粮油票;最让人赏心悦目的是1983年的乌鲁木齐粮票,这15枚一套的粮票以其独特的设计、优美的画面、双文字印刷使多少人想拥有它;而最使人感到神秘的则是1966年的乌鲁木齐粮票。

        1966年的乌鲁木齐粮票,犹如云雾笼罩的博格达峰(注),难识其真面目。 其一,1966年1月-5月的粮票,至今一片空白,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其二,1966年6月的粮票是用1961年6月的乌鲁木齐粮票加印而成,分粗粮、细粮两类。1961年的粮票难寻,这种加印的粮票更难找。原票票幅约为横版4厘米×2厘米,双面、双文字(维吾尔老文字、汉字)印刷,正面右侧的图案为拖拉机在条田上耕耘背景上的麦穗图,左侧为面额,下端装饰纹中间为“1961”(年份),票中央有高为1厘米的阿拉伯数字“6”(月份);反面有三条说明;无章。加印的文字均在正面:“粗粮”(或“细粮”)、“1966.6月”、“过季作废”,其中“粗粮”(或“细粮”)上方印有维吾尔新文字。为便于区分粗细粮票,加印时粗粮为黑色字体,细粮为红色字体。目前已发现的有1公斤、5公斤等面额。
      其三,1966年7月—9月的粮票采用的是新版,名曰“乌鲁木齐市居民定量粮票”。该票为单面双文字(维吾尔新文字、汉字)印刷,正面印有底纹,由带色的有规律的半圆形图案组成,上方印的是粮票名称,并印有直径为8毫米的“乌鲁木齐市粮食局”的双文字圆章;下方印的是“过季作废,遗失不补”的字样;中间的中央为面额,左侧为高5毫米的阿拉伯数字“1966”,字下有高1毫米的“年度”两字,右侧为月份,如高5毫米的阿拉伯数字“8”表示8月份;票的四个角印了双文字的面额。该票不分粗粮细粮,估计是凭票按当月粗粮细粮的比例购买。票的背面和邮票一样,带有背胶,这在全国发行的粮票中是极为罕见的。据说是因为这种粮票票幅小,当粮食部门回收使用过的这种粮票后,有背胶则可把粮票方便地粘贴在纸上,以便于统计。目前已发现的有半斤、1斤、5斤等面额。
      其四,1966年10月—12月的粮票采用的也是新版,名称也叫“乌鲁木齐市居民定量粮票”,这是1966年粮票中最规范的一套票。票面设计基本与1966年7月—9月的粮票相同。不同处仅在于:中间左侧印年份“1966”处改为“细粮”(或“杂粮”)(“杂粮”与1966年6月粮票中的“粗粮”是一回事,维吾尔新、老文字中为同一词汇);而“1966年度”则印在“过季作废,遗失不补”的下方,字仅高1毫米,不注意还不易看见;仍带背胶。10月—12月的粮票相对较易收集,“粗粮”、“细粮”的面额各为半斤、1斤、5斤、10斤、20斤五种,分别印有带黄、蓝、橙、紫、绿底色的图纹以便于区别。还发现10月—12月的面额为1两、5两的“乌鲁木齐市居民定量油票”,竖版,票幅仅2厘米×3厘米。另外,1967年1月—3月的“乌鲁木齐市居民定量粮(油)票”均套用这种版式,只是把正面最低处的“1966年度”改成“1967年度”。
      1966年的乌鲁木齐粮票,有的月份没发现,有的月份是用旧票加印而成,还有的月份是新版票;虽都用双文字印刷,但有的月份用的是维吾尔新文字,有的月份则是旧文字;有的月份面额单位用公斤,有的月份又用市斤;有的月份票上的年份用大字体,有的则是小字体;有的写了“当月使用”,但又注明“过季作废”;还有粮食品种有细粮、粗粮、杂粮,也有不标明品种的……以上种种问题,有的答案明确,有的答案模糊,还有的答案正在寻找之中。愿能克服随着时间推移带来的种种困难,用我们不懈的努力去一层层揭开1966年版乌鲁木齐粮票之谜。


      注:博格达峰为东部天山第一高峰,海拔5445米,三峰并起,巍峨壮观,天池位于博格达
      峰下的半山腰。秋高气爽的季节,在乌鲁木齐市区可清晰地看到博格达峰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