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家认证:2011作文与时评素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8:46:31

作文与时评素材一

高考作文素材

 一、用生命展示才华

  当袖管两空的刘伟走上舞台时,没人能想象他究竟要怎样用双脚弹奏钢琴。而当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之后,优美的旋律从他脚下流出,十个脚趾在琴键上灵活地跳跃着,全场陷入了一片安静。刘伟表演结束后,所有观众和评委都起身鼓掌。在宣布最终结果时,评委们表示已经无法用“YES(赞成;赞成票)”“恭喜你”这样的话语来评价刘伟,他们只能说一句:“祝福你!”这是发生在“中国达人秀”舞台上的一幕。这一次,我们在选秀节目中感受到了少有的感动。

  刘伟童年时因意外电击失去双臂,在“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很多人用手练钢琴都连连叫苦,他却用脚趾弹奏出动听的音符,演绎出动人的旋律。选秀节目究竟要选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探讨了好几年,刘伟的出现让悬着的问题有了答案,答案即评委伊能静说的那句话“真正的达人是用生命展示他的才华”。

  解读:刘伟这个年轻人的出现,已经很明白地表明:一档真正受欢迎的选秀节目应该是什么样的,真实、真诚、真情实感,让观众能感受到什么叫理想,什么叫坚持,这就足够了。

  适用话题:追求 理想 精彩 走出困境 目标

二、感谢“倔老头”给我们上了一课

  暑假里的一天,宜宾8路公交车起点站前发生了令人难受的一幕。

  “老人不松手,有10多分钟了。”据现场市民介绍,一名白发苍苍、手拿拐杖的老人,上了8路公交车后,看到公交车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已经坐了人,其中还有一些年轻人,但没有人主动站起来让座。当公交车准备开动时,老人突然走到车门前下了车,口中说了句:“没有人让座位,就不准公交车开走。”

  公交车司机看到后,叫一些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的人让一个座位出来,但是没有人理睬。直到110赶到现场,并协调一名30多岁的妇女让出了一个座位后,公交车才得以开走。

  此次老人拦车事件发生后,该公交公司教育驾驶人员,在年轻乘客上车时,一定要提醒他们,不要占据“老弱病残孕”专座。

  解读:抢占社会给老人优待的资源,这种贪图小利的心态与尊老爱幼道德的缺失,会让人变得恬不知耻,值得警醒。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教育的缺失,还是社会中不择手段的竞争得利造就了这样的社会心理?这值得我们反思。

  适用话题:尊老 美德 文明 反讽

三、“菲律宾人质事件”中的人性美

  在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人质事件中,劫匪在劫持人质大约两小时后,开始同意释放部分人质,原本劫匪只准备释放一位曾姓女士和她的两名10岁、2岁的子女。在非常时刻,曾女士看见车上有一名12岁大的男孩,便冒险向劫匪诈称该男孩是自己的亲戚,要求也将他带下车,劫匪同意了她的请求。于是,曾女士带着3名孩子安全逃离。当劫匪从当晚8点以后开始漫无目标地朝人质开枪时,有丈夫以血肉之躯作防弹墙护住妻子,虽然挡住了劫匪射向妻子的子弹,但他本人却死于劫匪的屠杀;也有3个孩子的父亲勇敢地冲出去,阻止劫匪杀人,却不幸牺牲了自己……这种人间真情与大义,无疑令人肃然起敬,其大美无言,大爱无声,却永留人间,令人于无力中有力,擦干眼泪,重新直面明日生活。

  解读:在人世间,丑恶的东西毕竟是少数的,美好与善良的品质才是永远的主流。当我们谴责劫匪丧心病狂,指责其人性之恶时,请铭记这些非常英雄的非常之举,并让人性之美温暖世界,让人性之爱感动世界。

  适用话题:美与丑 大爱 感动 关键时刻

四、为白海豚多花36.7亿

  2010年的整个春天、夏天听到的都是大旱、大涝。旱得、涝得让人不知道老天爷怎么了。在这些自然灾难横行的时候,听到农业部对港珠澳大桥在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施工方案论证报告进行评审,建议每年4月至8月白海豚繁殖期内禁止施工,为保护白海豚,施工将至少延长3年,相应增加工程造价36.7亿元。

  港珠澳大桥的施工方为保护白海豚做出了重大牺牲,我们的社会能不能也做出一点让步,能够绕道航行的就绕道航行,能够尽量慢行的就慢行,能不向海里排放污染物的就不排放,这一举措并不是单纯保护海洋环境,而是提醒我们应该想到在海里生活着的不仅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更是我们人类的尊贵客人。

  解读:白海豚能在茫茫大海中选择了我们这里,这是我们的荣幸与骄傲。而保护它们,让它们能够安全、快乐、健康地成长,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从这件事上,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希望。

  适用话题:敬畏自然 环保 野生动物保护 和谐 生态文明

五、《挟尸要价》获奖

  中国新闻摄影最高荣誉、有“中国荷赛”之称的“金镜头”奖近日颁出,共颁出9类40个奖项以及3个年度大奖。曾震惊舆论的《挟尸要价》以全票赢得本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冷漠的船主用两根牵尸绳拉着救人英雄半沉于水中的遗体讨价还价的场景,把人性善恶强烈的反差暴露得淋漓尽致。

  该照片把人性的善和恶展现得一览无遗:照片中一方是见义勇为的大学生,正气升腾,勇者牺牲让人心痛;另一方却是捞尸者,挟尸要价。两方道德的高度差距立判。这样的碰撞让人思索——人何以为人?人之价值何在?“头上三尺有神明”,神明就是那把道德的标尺。放之现实社会,除了法律法规的约束,还有道德的警示。《挟尸要价》获奖诠释了道德尺度的必要与现实渴求。

  解读:《挟尸要价》不仅仅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更给人以道德上的思考。除了物欲,社会的同情心难道丢失了吗?《挟尸要价》以全票获奖,想必投票的人都会有同感,也算是最好的发问。

  适用话题:真实的力量 道德 公益 震撼 道义

六、明星代言惹风波

  洗发产品因成龙代言而声名鹊起,成龙却因霸王系列洗发产品而陷入明星代言风波中。

  在代言“霸王”洗发水中,成龙的广告词是这样的:其实第一次听说要拍洗发水的广告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拍,我就马上去拍,第一我要试一下,因为我不愿意拍完了以后再加一些特技上去,头发“咣”一下,很亮、很柔,这样观众出来一定会骂我,根本没有这样的头发,就证明上面那个是假的。后来我也经过证实他们确实是中药的,我用了大概一个月左右,感觉还不错,后来我在拍的时候也要求他们不要加特技,因为我要让观众看到,我用完之后是这个样子,你们用完之后也会是这个样子。

  然而广告词就是广告词,成龙到底有没有真的用过霸王我们却不得而知。据香港《壹周刊》报道,“霸王”品牌旗下的中草药洗发露、首乌黑亮洗发露以及追风中草药洗发水,经香港公证所化验后,均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可能对肝、肾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急性中毒时可能导致死亡。

  解读:近年来,明星代言产品广告接二连三地被曝出问题,从食品到药品,从保健品到化妆品……明星们在广告中极力吹捧、鼓动的产品屡屡出现问题,虚假宣传、欺诈广告、丧尽天良等各种骂名也就接踵而至。我们不去过分奢求明星们回报社会,我们只希望他们能像普通公民那样遵纪守法,保持良知,不要唯利是图,见利忘义。这是我们公众对明星们的期待,这个要求应该不算高。

  适用话题:道德 明星 虚假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与颁奖词

1、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 奖 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人物介绍】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其重要贡献有: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经典之作。1947年,在正则摄动理论方面创建了以中心挠度wm为摄动参数作渐近展开的摄动解法,在国际力学界被称为“钱伟长方法”。1948年,在奇异摄动理论方面写出有关固定圆板的大挠度问题的渐近解,称为“钱伟长方程”。解放后,致力科学理论和工程力学领域,成为我国近代应用数学与力奠基人之一

2、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获奖名片】信义
     【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人物介绍】
      孙水林,男, 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3、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
     【获奖名片】铁汉
     【颁奖词】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人物介绍】
      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才哇,你们家的房屋全塌了,人被压了,你快去看看吧!"一名村干部带来的这一噩耗如晴天霹雳。然而,才哇继续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作文与时评素材二

4、"雷锋传人"——郭明义
     【获奖名片】 传人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人物介绍】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5、舟曲之子——王伟
     【获奖名片】砥柱
     【颁奖词】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人物介绍】
      王伟,27岁,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2010年8月7日晚11时20分,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27岁的王伟正在单位值班,不敢一个人住在家的妻子当晚睡在娘家。屋外的雨越下越大,王伟立即向中队领导汇报雨情,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哨响起,73名**战士带上雨披和应急灯开始清点人数。**完毕不久,营房开始晃动......
   11时48分,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天像裂开了口子,雨水砸在王伟脸上,周围一片漆黑,即使打开应急灯,能见度也不足5米。扶着倒塌的碎石,凭借着记忆与呼救声,王伟与救援队战士搜寻着生还者。没有任何工具,王伟和救援官兵徒手掀开瓦砾,他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和岳父母一家四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救灾的那几天,王伟总会习惯性地掏电话、看妻子的未接来电。"不知道她最后会说什么……"王伟拭去眼泪又说:"我现在就想多救人,多救出一个人,心里才能好受一些!"。

6、草原曼巴——王万青  
     【获奖名片】仁者
     【颁奖词】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流年似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吧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人物介绍】
      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2003年退休。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玛曲人民、对Z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他视Z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书写了一段Z汉水**融的民 族团结佳话。

7、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
     【获奖名片】 炽爱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人物介绍】
      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到来。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
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江西省人民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

8、三栖尖兵——何祥美
     【获奖名片】神兵
     【颁奖词】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9、最美洗脚妹——刘丽
     【获奖名片】姐姐
     【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人物介绍】
      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37个。
      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10、警界保尔——孙炎明
     【获奖名片】活着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人物介绍】
     “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摘自孙炎明语录6年前,他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动过三次大手术……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事迹传开后,在各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对学生应该多培育公民意识 

2011年02月22日 来源: 人民日报 

    1名班长、10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1名文体委员和16名小组长……新学期开学,湖北黄陂前川六小四(1)班的63名学生中就诞生了32个班干部。

    从班级管理角度说,一个班级一般需要设置班干来协助班主任管理,维系班集体正常运转,但63人班级竞选出32个班干部,未免太夸张了,就好比几天前被曝光的福建省龙岩市政府有13个副秘书长一样。无怪乎网友嘲笑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已从娃娃抓起,“官本位”已渗透校园。

    这种焦虑并非杞人忧天。如何确保庞大的班干队伍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不是人浮于事、尸位素餐;如何避免孩子因此从小养成“官瘾”;如何让那些没有当班干的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不会受到打击,这些都需要考虑。

    其实,换一种眼光,此事也未必有那么糟。众所周知,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人人都想当班干很正常,这说明他们热心“公共事务”。再说将来这些孩子中一部分人肯定会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导。因此,孩子们对竞选班干感兴趣不宜打压,可借机鼓励、引导,培育他们“为官”的现代服务意识。

    家长和老师要告诉孩子,要摆正学生与干部的关系,要渗透服务意识。学生干部不应欺压他人,经常背地打小报告,拍马屁,而应乐于服务同学,为班级集体做事,团结他人,协调矛盾,应做师生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做学习榜样、标兵。

    家长和老师要正确引领,让学生明白竞选班干不仅是竞争荣誉、身份,而且是选择吃苦、选择服务、选择担当。这样竞选不仅不应禁止,而且多多益善。在竞选中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公平、民主,在服务中让他们走出自我、乐于奉献,在管理中培育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

少儿私塾,成人童话的投射

    国学热不是新话题,但国学热与产业运作结合,演变成儿童私塾热、读经热,这倒一直是个有争议的社会现象。可以说,这种来自理想主义的运动,既是一种对东方道德的怀旧,也是一种对现代性的反叛。它既是一种民族精神生命的回归,最后又不免要在全球化和商业化中寻找定位。

    倡导国学私塾的人士,看中的是经典古籍带给现代人修身养性的优势。国学其实博大精深,从天文地理到中医易理,但私塾里的国学被浓缩为“古法修养学”。作为家长一辈,也因为看到了当今社会的无序沦落,期待精神救赎,让孩子活在真善美中。国学热正是市场经济催生下的一种副产品。

    值得玩味的是,历朝历代的古人都是在私塾读四书五经古籍长大的,除了言谈更多的伦理秩序之道外,也不见得个个都成了仁者圣人。甚至整个国家到了近现代还与民主科学背道而驰,变得落后而封闭。可见四书五经只能是修养教化,这种东方哲学无法回答当今复杂的现代性问题。

    现代人对经典的过度诠释,往往是出于对现今生存状态的一种反叛。希望经典能照亮人生的所有问题,这就有点把国学当神学了。主推私塾教育的人,其实没有谁敢取代现在的教育体系。对于小孩长大后如何继续中等高等教育,也无法给出科学规划。读几年私塾后,该学数理化外语艺术的,统统不敢怠慢。况且至今也没有统计表明,凡是常年背诵经典的小孩,就一定很聪明。

    确实,国学热也就这几年,谁都看不到将来这群孩子实验的长远结果。总之现在孩子读得高兴,不受应试教育的毒害,以后想干嘛就干嘛,出国留学做生意都行———这倒是家境殷实的富裕人士的理念。至于普通家长,把小孩送去短期浸润,就像书法班、绘画班一样,陶冶性情而已,能背诵一些名篇名句,倒也不必求解。

    现代的教育体系源自西方,与私塾自然格格不入。现代教育是循序渐进训练人的思维,并逐级注入专业化知识与逻辑。遗憾的是,这在中国被扭曲成了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如果抛开考试不看,现行教育与少儿心智发展同步,也是参照了国外教育而形成的模式,是近百年的实证科学。相比之下,诵读经典,以中国哲学统领人生观,这只能是教育体系大屋下的一个素质支柱,还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这就像一个每天跑步的人,身体素质不错,但不等于所有的体育项目不用培训,就能无师自通。

    让孩子无忧无虑地学习,这才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动力。东方偏重输液式教育,西方偏重激活式训练。现行教育让人不快乐,这要深刻检讨。至于私塾教育是否就能给孩子快乐,也是需要时间证明的。如果私塾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具有统一性格,统一思想,统一秩序的乖孩子,那会不会又成了现行模式教育的翻版呢?

英国4名小女孩开网店卖玩具 为亡父筹集安葬费 

2010年12月15日 来源: 国际在线

    据英国《每日邮报》15日报道,英国4个小女孩近日在网上开店卖自己的玩具,为父亲3000英镑(约合3.15万人民币)的葬礼费筹集资金。

    在这4个女孩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仅仅3岁,她们的父亲因患皮肤癌而去世,年仅30岁的妈妈多娜痛不欲生。在父亲患病三年期间,为了给父亲治病全家花光了所有积蓄,现已无力支付父亲的葬礼费,四个懂事的孩子决定在网上拍卖自己心爱的玩具。

    母亲多娜哭泣着表示:“圣诞节就要到了,我真很感动孩子们愿意以这种方式来帮助我,对我们来说3000英镑是一笔大数目,我一直担心自己会因此而病倒。孩子们不得不卖掉对自己而言弥足珍贵的玩具,我的心都碎了,她们父亲在天之灵也不愿意看见这一幕,他会伤心欲绝的。”

    多娜担心她们唯一的住所会被收回,因为丈夫去世时,他们结婚还不足四周,这间排屋的按揭并不在她的名下。多娜曾找过借贷人,想把按揭改在自己名下,但没得到许可。为了节省家庭开支,多娜甚至切断了网线及电话线,她说:“我们可能失去这个小屋,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悲痛了,我为自己和孩子们的生存感到担忧,我试图坚强地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但是很艰难。”

    一家网站的负责人了解到他们的困境后,帮助孩子们建立了网上拍卖栏,并命名为“父亲的葬礼基金”,网友可以在那个网站购买玩具或者捐款。该网站还联合威尔士当地的一家豪华酒店主办了一场以"金钱无法买到"为主题的拍卖活动。(

 

作文与时评素材二

反思黄山门当冷漠与市侩成为传染病 

2010年12月20日来源: 人民日报

    复旦学生黄山遇险引质疑“整整七天就像一场涅槃”

    冷漠与市侩气,都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症候,症状在学生,病根在社会环境,在教育缺失

    包括复旦学生、校友及校外人员在内的18人黄山遇险事件,由于一位民警在救援中的不幸罹难以及有媒体反映获救学生的“冷漠”、网民曝光个别获救学生忙于社团夺权与急于控制媒体的市侩气,遂招致群情激愤和接踵而来的理性思考。

    为贸然犯险的年少无知搭上一条杰出的生命,这些天以来,已经让我们痛楚万分,而随之而来的冷漠与市侩气,更让我们齿冷。当然,获救学生成为万炮齐轰的焦点时,想来也有满腹委屈,虽说相比牺牲民警张宁海而言,这点委屈如过眼烟云。不过,如果舆论的炮火仅仅集中在18名遇险者身上,确实未必公平,这次由偶然事件引发的浩大舆论声浪,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大学生的言行,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看他们熟谙地运用“协调关系”、“危机公关”、“利用资源”、“控制媒体”这样的语言,悚然而惊之余,也不由想,如果这类对话,发生在两个负责干部之间,是否就更顺理成章、见惯不怪呢?近年来,一些地方每逢发生恶性事故或群体性事件,某些主政官员习以为常的做法,不就是和这些大学生的私下对话异曲同工吗?被扭曲了的官场文化,不但渗入高校,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中小学。就在中小学,不少老师甚至公然在教学生说谎,上级领导来视察,要学生谎称“作业很少,体育活动很多”;作文课,要学生为了高分“合理想象”,千万别写“离谱”的真话;竞选学生干部,也有家长掺和其间,教孩子拉票甚至“贿选”……试想,当“名利+权势=成功”的公式成为无需证明的公理之时,那些一路参悟应试教育真谛的“优秀生”,难道还悟不透这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市侩文化吗?这样沉重的责任,真的能只由这18名遇险者来承担吗?这些招数、这样的语言、这类的行为方式,是从何处习得,冰冻三尺是一日之寒吗?究竟该谁来负其责?

   还有冷漠。

   当孩子们从小到大被灌输除了对自己的分数负责、其余一概漠视的观念时,当不少平民的生命在不该发生的事故中失去而一些官员还在扯皮推诿责任时,当基础教育中生命教育仍然醒目地缺席,使长期耳濡目染的学生患上“爱无能症”,对他人的生命抱持漠然态度时,这难道只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吗?

   显然,冷漠与市侩气,都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症候,症状在学生,病根在社会环境,在教育缺失。当我们嘲骂这18名遇险者之际,谁真的敢说自己对冷漠与市侩就有极其可信的免疫力吗?

   普通警察张宁海的牺牲,不但换回了学生的“活”,更唤醒国人对“病根”的深刻反思,或者还将成为向冷漠与市侩文化宣战的契机,他的生命,的确重于泰山……(李泓冰)

 孔明≠诸葛亮折射教育之殇 

2010年12月16日 来源: 广州日报  

    上海作家叶开的女儿乔乔今年上小学三年级,一次遇到一道题目,问谁是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的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孔明和庞统”。答案得到古典文学博士妈妈的认可。结果,语文老师说错了,标准答案是“诸葛亮”。(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看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可能许多人会发笑。但这便是典型的中国教育模式。老师解释说,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我想,老师指的是教材标准答案,学生“偏离”标准答案,老师便判错。

    千百年来,中国的教育,是一种“我说你听”式的教育,老师告诉你的东西,你只需死记硬背,也就“学”会了。如果“我说你想”、“我说你也说”,那就不对。学生“想”,也要按要求去“想”,按照别人的“想”来“想”。学生的答案和老师不一致,就不正确。

    尽管我们也在标榜现代教育,但实际上离现代教育还有很大差距,倒是距离传统的教化式教育非常近。这样的教育,往往都是在告诉你“正确的东西”,不需要你思考“不正确”的东西,或“异端”的东西。于是,闹出“孔明不是诸葛亮”的笑话。

   “孔明不是诸葛亮”,如果仅仅只是笑话也就算了,可怕的是,这是教育原则,是按照教育原则实施的教育方法,这就会阻碍未来中国人的智慧发展。当外国都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质疑的时候,我们却继续坚持标准答案式的灌输教育,扼杀中国学生的思考天性。这样下去,我们靠什么来赢得未来的世界竞争?

    现代教育是一种心灵启迪和开发教育,许多情况下,学生是不是拥有正确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思考、质疑和创新。会正确思考质疑的人,他们自己会找到正确答案。(赵光瑞)

别让刷票堵塞了公众表达 

2010年12月14日 来源: 人民日报

     刷票问题不仅是个技术问题,也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事关民意表达与公众参与的严肃问题

     职业“刷票”成网络黑产业 法律监管为空白

    时下,一些评选活动开始采用网上投票的方式,希望借助网络的开放和互动获得真实广泛的民意。但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出现了网络水军“灌水”的现象,几名“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以短时间、本地化的得票方式顺利“突围”。虽然此事件是否为恶意刷票还没有定论,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网上投票已催生出一个新的网络产业——“刷票业”。

    网络投票被认为是民意表达和公共参与的一种快捷方式。有人曾总结“超女”红火的重要原因:进入的低门槛与民意的决定权。人们之所以如此踊跃投票,除了对偶像的痴迷之外,还与决定胜负的方式有关——由得票数而不是评委决定最终结果。因此,网络投票既是一种投票方式,也是一种表达和参与的渠道。

    然而,在网络媒介逐渐壮大、网络受众日益增多之后,也出现了违背自主表达的被组织的“伪选票”:或是通过权力组织的方式,要求权力管辖范围的人积极投票、选择性投票;或是通过经济购买的方式,花一些钱找专门的机构刷票。人们曾经期待的网络民意,在这种干扰下面临蜕化成“电子乌托邦”的危险。

    从其对待民意的态度和做法看,网络刷票的实质无疑是对民意的直接嘲弄——不是评价的结果交给公众决定吗?干脆弄一个假民意来给自己“贴金”。当民意可以伪造,可以“量身定制”时,它就只能成为装扮造假者的工具。

    也就是说,那些组织投票和购买选票者根本没有把公众放在心上,也根本没有把民意表达看成是自我调整的反馈。他们认为,只要耍耍手段,就可以将民意玩弄于股掌之中。所以,无论刷票的方式是什么,刷票的原因除了表面的自私自利外,还与对民意的嘲弄和操纵有关。而一旦民意被嘲弄,公众也就难以相信舆论有力量、参与有价值。

    因此,刷票问题不仅是个技术问题,也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事关民意表达与公众参与的严肃问题。对其防范,必须在技术预防和法律制止之外,培养人们对民意的尊重,以及对公共问题参与的自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民意是需要敬畏的,嘲弄民意者必然要付出代价;同时,参与公共生活应该积极而审慎,不能因懈怠而给刷票留下可能。(李劭强)

千里走单骑,谁解其中味 

2011年01月20日 来源: 羊城晚报

“摩托妈妈”数千里探子感动全国 网友赋诗相赞

    重庆黔江一年轻母亲李春凤在浙江打工5年,因梦见儿子满身是血,冲动下独自骑摩托车,奔走2000多公里回家。为了安全,她女扮男装,一路上,只喝了半瓶矿泉水、住了4小时旅馆,耗时6昼夜后终于见到儿子。(《重庆晚报》1月19日)

   “千里走单骑”,只为见儿子。跟“暴走妈妈”一样,它用坚强而朴素的亲情书写,再度刺痛了我们心灵的柔软面;“母爱伟大”背后,父母漂泊与子女留守的尖锐断裂,更让人心酸。

在传统的亲情叙事里,“儿行千里母担忧”“慈母线,游子衣”的感人情节,总引发着人们的共鸣:儿女总像风筝飘摇,亲情是那根牵系的线,割不断情意绵绵。现实演绎,虽颠覆了细节,“母子情深”的情感线却不改:母亲在外奔波,儿子浑是思念,历经万难终一见,让人泪下潸然。

   “千里走单骑”的艰辛不堪想象,也映衬出李春凤情感羁绊下的惊人勇气。2000多公里的遥远距离,竟阻隔不了一颗牵挂的心,爱子情切,化成了风雨无阻的动力。个中坚强与勇毅,阐释了人性的美好、亲情的温馨。无怪乎网友感叹,母爱迸发的力量难以设想,应该把该母亲选为“感动中国人物”。

  “ 千里走单骑”,或许是个催人泪下的传奇。李春凤的际遇,只是万千个“留守家庭”的缩影。只不过,也许大多数母亲是在默默承受煎熬,思念无处诉说。因贫困而家人分离,已是许多农村家庭的写照。据2008年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报告》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这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父母又何尝不是对子女梦牵魂绕,日夜想念?分离之痛,既是印在父母心上的疤痕,也是子女难以承受之重。然而,举步维艰的生活境遇,阉割着“合家欢聚”的平凡愿望;打工奔劳,谋于生计,成了父母们的不二之选,也拧断了厚重的感情线。谁又能纾解如此悲情的困境?

    “千里走单骑”,是亲情断层的止痛剂,却终究止不住留守家庭的贫穷与清寂。生存厄境无以纾解,“情之切”就会沦为“痛之深”,徒增家人难聚、民生多艰的悲怆。

"孝"是道德总部 把"孝"变成一种时尚 

2010年12月11日 来源: 人民日报 

    中国人讲究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从四世五世同堂中追求天伦之乐。中国人的逻辑顺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齐家,然后治国,再平天下,是这么一个顺序。它讲共体。所以儒家的那个“仁”字是“两个人”,什么意思?在我看来,就是干任何事的时候都先想到别人,如果儿子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想到父母这就是仁,父母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能想到儿女,还是仁。最后,不但想到父母,还想到非血缘关系的人,就是真正的仁了。

   在古代,哪个县要是发现一个逆子,县长要把城墙砍去一角。为什么?他没有教育好这一方人民,以此忏悔,以此警示。一个社会把孝如此公约,如此维护,哪一个儿女敢不孝敬父母?

   现在,孝之所以式微,一如诗经所云,“式微式微,胡不归?”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把孝狭隘化,肤浅化。大孝是什么?建功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父母觉得脸上有光、开心。而现在软硬件都出问题了。硬件方面,没有祠堂了。祠堂是什么?是家族资质。一个人,如果他不好好做人,作奸犯科,被双规,将来就没有资格进入祠堂。没有资格进入祠堂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他的亲族系统在这儿断代,意味着他的后代将来没有脸面进入祠堂。想想看,一个人在祠堂找不到祖父、父亲的牌位那是一种什么感觉?所以仅仅凭着祠堂这个天然的教育场所,好多人都不敢做坏事了。为什么过去有家谱?家谱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功用?它是天然的教科书。祖上的光荣被一路记录下来,一路传诵下来,对后人当然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激励,它是一个天然的传承。

    所以在过去,孝是一个道德总部。我们常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一杯水中包含着多少滴水?我们每天又要使用多少水?如果以滴计量,那真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些以天文数字才能计算的水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报答不完。

    父母是养育。如果我们把养育我们的一切视为我们的父母,那么这个父母可以说是整个宇宙。因此,培养一个孩子的孝心,其实是培养他对整个宇宙,整个大自然的一份感恩和敬畏。就拿普通的一天来说,我们要活下来,需要粮食、水、空气、电、温度、空间、时间,等等。

    因此古人从孝着手进行道德建设,真是太聪明了。过去讲举孝廉,其实孝和廉是统一的,如果一个人真有孝心他就会有廉心。他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知道粮食是养活我们的,所以不敢浪费。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廉,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孝子。不尽孝就是一种浪费,贪污就是一种浪费。

   最大的节约是道德的节约。如何重建孝的体系,我觉得至少应该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社会主体或者说政府要有一个倡导,选用干部、公务员、评选文明城市,应该把孝作为第一指标。一个孝顺的孩子他不会学坏,不会杀人越货,不会去犯罪。一个孝的孩子他不会浪费光阴,他一定会好好学习。一个孝的孩子他不会给父母丢脸,当然会做一个好的公务员。就拿评选文明城市来说,如果把孝的风气作为第一指标,如果一个城市出现了一个不孝顺的孩子,评委会则一票否决,那会对政府和社会一个怎样的督促?第二,孝的教育要跟上去,特别是学校教育要跟上去。现在的学校唯分数论,唯高考论,老师平常给孩子只讲考高分,很少有老师给孩子讲孝道。孝应该进学校,把它作为一个评价学生文明程度的指标。因此,在孝道大断层的背景下,要想恢复孝,制度应先于引导。第三,整个社会要行动起来,化民成俗,把孝变成一种风尚。以孝敬为美,以孝敬为乐,以孝敬为荣,以孝敬为风尚,要追就追孝敬星。当孝成为一个民族的美德和高度,你想那个民族怎么会不其乐融融?小家是大家的一个缩影,是大家的一个细胞,当一个小家其乐融融,那么无数个其乐融融最后会变成一个大的其乐融融,那就是和谐社会。

重奖救人少年留住滑坡的见义勇为精神 

2011年01月14日 来源: 齐鲁晚报 

    中国有句老话,救人如救火。老奶奶跌倒在地,满脸是血,无疑需要及时救助。然而老人倒地的现场只有人围观,没有人上前帮扶。两名高三学生挺身而出,不仅扶起老人,还将老人送进医院包扎并垫付医药费。学生救人是一面镜子,既照出了学生的淳朴、善良,也照出了成人的素质与道德。少年的义举既值得学习,也令人汗颜与警醒。

    两名少年的义举无疑值得肯定与褒奖。学校给予了奖励,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给每人颁发1万元奖励慰问金。罗湖区教育局授予两位学生“助人为乐阳光好少年”的荣誉称号。

    在网上,尽管学生的义举受到了广泛赞誉,但是仍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不会这么做。有网友说,万元奖金诚可贵,自保更重要。也有网友表示,渴望人际关系回归真诚,防止好心人被诬陷。

    毋庸讳言,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见义不为、各扫门前雪的人确实存在,但这种人毕竟不能代表社会的主流。更不等于大家都认同这种做法,这种做法不仅不应被提倡,更应该受到谴责。

    应该承认,当今社会确有人恩将仇报、“倒打一耙”,讹诈好人。但是我们在反思如何避免好人被诬陷,鼓励公众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同时,也不能因为有好人被诬陷,就忘记了自己的道德责任。

令人庆幸的是,两名学生挺身而出,矫正了我们的习惯看法,挽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深圳市重奖救人少年在帮我们驱散心灵深处的冷漠阴霾。虽然一个两个人的道德力量,一次两次重奖行动不足以改变舆论取向,但是我们都有义务坚守道德底线,建设自己的灵魂家园。只有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文与时评素材四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 

2011年02月24日 来源: 人民日报  

  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语境中,科学素养作为一项基本公民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个意义上,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应该引发我们足够的深思。

  公民科学素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科学技术持积极态度。但是否就必然意味着科学素养的提高?

  这让人想到过去的一年里,那些备受关注的科学话题:从“吃绿豆能治百病”的张悟本神话、道长李一的“盖世神功”,到媒体炒作“地球遭遇千年极寒”、“世界末日将来临”,再到“引渤入疆”让新疆变江南、禁止添加面粉增白剂等争议……面对其中一些明显的科学谬误,很多人不加质疑地相信、追捧、盲从,媒体不加选择地跟进、扩大、炒作。

  在专业层面,我国已是科技论文和专利数量的“创造大国”,但以衡量质量的论文引用率和国际专利来看,远谈不上“创新大国”。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的60%—80%存在很大差距。

  公众层面的现象与专业层面的表现,看似相距甚远,实则紧密相连。不从事专业研究的社会公众固然不会参与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但实际上,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在经济高速发展、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如何与之同步?

  一个公民是否具有科学素养,并不仅仅看他能否正确判断“声音是否只能在空气中传播”这样的科学问题。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测试公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更考察公众对科学技术是否持怀疑态度,是否认为科学技术需要控制,期望科学技术解决哪些问题,希望所纳的税费使用于科学技术的哪些方面等。甚至还有国家专门测试公众对于媒体信息是否具有质疑精神和过滤功能。

  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不仅应该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需要强调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精神,理性认识科技应用到社会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具备学习、理解、表达、参与和决策科学事务的能力。

  不久前,科技部公布了中国科技实力“清单”:中国科技投入年增20%,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基础研究取得多个“首次”或“第一”,部分领域比肩国际前沿。如果说,科技创新成果体现科技发展的“硬实力”,公民科学素养则是科技发展的“软实力”。而通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激励科技创新、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我们任重道远。(记者陈星星)

 莫让孩子的琴声掺杂功利音符 

2011年03月01日来源: 中国教育报

     一名钢琴过了10级的孩子,当被问到怎么读琴谱时,却结结巴巴,说不清楚。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媒体报道的、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实。有人会说这只是个例,不具代表性,但只要稍加留心便可发现,这种高“级”低能的琴童随处可见。人们不禁要问:我国的钢琴教育怎么了?为何会出现这种令人无语和汗颜的现象?

    学钢琴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音乐素养,促进孩子身心协调发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坚持性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琴童行列。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超过3000多万人在学习钢琴。对钢琴教育的重视是好事,但钢琴教育中的浮躁和急于求成令人担忧。

    近些年,郎朗、李云迪等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中国杰出钢琴家不断涌现,学钢琴成为家长疯狂追逐的目标。一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第二个郎朗”,重金投入,用高压手段强迫孩子学琴,严重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自由选择。著名钢琴家傅聪先生就曾告诫说:“99%的‘郎朗梦’都是白日梦!”要知道,学琴是需要有天赋的,当为数众多的对音乐没兴趣、并不适合学琴的孩子被家长逼进琴房时,他们所能收获的只是压力和痛苦。

    钢琴考级制度原本是为增强孩子荣誉感、激发其音乐兴趣而设立的,但目前的钢琴考级过分强调弹曲目、机械复制式的学习。为了考级成功,有的家长让孩子一年专攻几支曲子,证书一到手,琴就不弹了。为迎合家长的功利心态,考级机构也愈发泛滥,一些考点为争夺考生、赚取费用,不惜降低考级标准。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应试学琴,只会让孩子的学琴兴趣逐渐磨灭,变成关在琴房里的畸形的“弹琴机器”,丧失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

    一旦钢琴教育被注入了浮夸和功利的元素,家长就会盲从、攀比,相关人等就会借此疯狂圈钱。钢琴教师、钢琴比赛和考级的相关组织者赚得是盆满钵满,家长获得的是孩子钢琴级别提升的荣耀感,以及对造就未来钢琴大师的虚幻期望。在功利与浮躁的背后,很少有人真正关注钢琴学习的主体——儿童,他们的真正需要和兴趣被漠视,他们的声音没人去倾听。很少有人去反思:学钢琴是不是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孩子快乐吗?现有的钢琴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真正有好处?

    要从根源上破除钢琴教育中的功利和浮躁,就必须对现有钢琴教育中的种种乱象进行梳理和反思,真正树立以儿童为本位的钢琴教育观,并以此指导钢琴教育中的各种行为。如果家长和钢琴教育工作者都能俯下身来,树立“儿童第一”的价值取向,想儿童之所想、急儿童之所急,在钢琴教育中遵循儿童的身心成长规律,一切活动都以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激发儿童对钢琴的热爱、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为要务,当前钢琴教育中的功利病便可根除。■苏令

 童年,别掉入金牌梦的陷阱 

2011年03月02日 来源: 钱江晚报

    湖北仙桃被誉为中国的“体操之乡”,因为杨威等四位奥运冠军毕业于当地的李小双体操学校。有些家长自己无暇照顾孩子,又被冠军梦诱惑,将儿女送去学体操,但有九成的孩子无法进入省队,成不了职业运动员,被淘汰后又一时适应不了普通小学的正常生活。学校里6岁学员杨可渴望着将来为母亲赢得金牌,但当有人问他金牌长什么样时,分不清金牌、奖杯区别的他说:“像个杯子一样。”

   《新京报》的报道里说,体操学校140多个小孩,80%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自己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80%的孩子还来自外地。这些千里迢迢,带着三四岁的孩子从全国各地专程赶到体操学校的家长,当然知道金牌是金牌,奖杯是奖杯,但或许,在他们眼里,金牌更像是金子,孩子更像是老天给自己的奖杯。

   这样说他们当然有点刻薄,也有点偏颇,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又有几个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送幼小的孩子去接受严酷而枯燥的身体训练,与送孩子进各种超前班接受沉重而繁琐的智力培训,本质上并没什么两样,只是一个折腾的是体力,一个折腾的是脑力,对孩子来说,两样都受伤。

    我说的“受伤”主要还不在于“体”与“脑”,更在于“心”,是家长的“遗弃”对孩子幼小心灵的伤害。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因为血浓于水,无论是情感成长、心理发育还是人格养成,父母之于孩子的影响力是他人无法取代的。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为人处事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绝不是古人瞎掰,台湾学者郑石岩说:“人是否生活得成功幸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的禀赋,二是后天的努力。家庭是这两个因素的函数,它能改变先天,也能孕育后天。”那些忙于生意的家长虽说很可能是因生计所迫,但无论有多大的理由,把孩子往寄宿制的体操学校一塞,一两个月见一次面,空出两双手全去为钱打拼,实在是得不偿失。

    更何况体操学校的训练是何等程式化、机械化,对孩子活泼的天性无疑是种戕害,对孩子自由的发展是种束缚,对这么小的孩子来说,原本也谈不上对体操“爱不爱”,在一心想支配他们的家长眼里,他们只能麻木地成为“棋子”。

    古希腊躺在木桶里的哲学家第欧根尼,对亚历山大帝说:“请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孩子不会跟家长说这句话,但家长真的要时时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挡住孩子的阳光。

   别说体操学校里九成的孩子成不了职业运动员,就算能成职业运动员又怎样,如果这么小的孩子就戴上了名利的枷锁,不能跟别的小朋友一样淘气、快乐地度过童年,那么金牌梦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陷阱。

 起跑线理论忽悠人,谁在帮忙忽悠 

2011年02月25日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教育部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忽悠

    事实上,所谓的“起跑线”,基本就是以应试和分数为标准划定的。如果教育资源能够均衡分配,学校不再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城市和农村的孩子,教育条件不再有天壤之别,家长就失去了择校的动力,没有了攀比的必要,那些不切实际的忽悠,也就失去了土壤

    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但有的比喻尤其不靠谱。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有一个说法深入人心,那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原本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既经不起推敲,也很难通过实践检验,但很多家长都自觉不自觉相信了。“起跑线”理论,俨然成了择校、补习、上各种高价特长班的“理论基础”。

    不过,权威部门也开始批判这种观念了。在教育部近日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不值得进行大肆的宣传和推广,“在我看来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2月24日《京华时报》)

    人生不是一场赛跑,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要走的路也不是一条,怎么会有同一个起跑线?尤其对孩子来说,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尊重天性,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不应从小就把他们丢进残酷的淘汰赛。“不要输在起跑线”这样的说法,说是忽悠,其实已经很客气了,往重了说就是误人子弟。尤其是那些受到利益驱动的误导,违背正常的教育规律,吞掉了无数孩子的童年,天下家长苦其久矣。

    被忽悠的对象,首推那些可怜的家长们。有的家长是自己没主见,相信那些五迷三道的成功学和育儿之道,愿意拿自己的孩子往各种班送;有的则是被大环境裹挟,虽然心疼孩子,也心疼钱,但总怕孩子落后,也只能咬牙从众。攀比是没有尽头的,好的还想更好,标准节节上升,最后孩子大人都不堪重负。

    那么是谁在忽悠,为什么人们忽忽悠悠就信了?最明显的推手,当然是那些以盈利为目的的补习班、占坑班、各种辅导机构及上下游的利益链。利用人们望子成龙的心理,甚至以“绑架”孩子的方式赚钱,虽然生财有道,却未免取之不义。

    当然,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攀比心态也不可能完全去除。但是,“起跑线”的忽悠之所以被广为接受,还有现实的社会基础,比如,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事实上,所谓的“起跑线”,基本就是以应试和分数为标准划定的。如果对教育成功的评价标准,不再单纯以分数和学历为主,孩子的世界就会丰富多彩得多。至少那些以考试为目的的补习班,要少了很多生意。这个导向不改,学习目的就会变得功利化,原本是快乐的体育、游戏、科技发明,也会异化为加分的工具。

    同样,公平的起跑线,应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来划定。如果教育资源能够均衡分配,学校不再有重点非重点之分,城市和农村的孩子,教育条件不再有天壤之别,家长就失去了择校的动力,没有了攀比的必要,那些不切实际的忽悠,也就失去了土壤。丁永勋(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数字化成长中提升网络素养 

2011年03月15日来源: 人民日报 

  “易班”在增加微博等网络新兴技术应用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围绕班级这一核心特色开展服务,并以此区别于以个人为中心的商业化社交网站

  风靡全球的社交网站Facebook,最初是哈佛大学校园花名册的电子版,大学生们频繁地登录该网站,希望借此认识更多同学,拓展朋友圈。在这个贴上数字化、信息化标签的时代,作为感知时代风云的活跃人群,当代大学生在传统的知识获取体系与人际交流体系之外,自然会通过新兴媒体来拓展信息渠道、使校园生活更为多彩。

  被称为“上海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的“易班”(E—class),便满足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网络化的现实需求。大学生群体不仅因此拥有“数字化成长”机会,也多修了一门有益于提升网络素养的课程。

  虚拟世界中的“万事万物”,似乎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对应。“易班”和大学里的班级也可相辅相映。“易班”是大学生交流情感、结识朋友、增进人际关系的网络新途径。比如,中国大学生中很有影响力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常常需要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通力合作,在“易班”提供的兴趣小组中,他们可以寻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

  网络社交已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但因其“虚拟”特点,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易班”作为非商业性公益网站,注册人员为在校大学师生,这样的网络环境和人员构成,有助于减少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因不慎交友所造成的伤害。

  实际上,“易班”的出现,也可看作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培养公共意识的网络新平台。大学是个小社会:在“易班”网站上,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个“小房间”(个人空间),一个班的人共用一个“客厅”(网络班级主页),而一套套房组成一幢楼(学校主页),一幢幢楼又拥有一个“公共广场”(全市平台)。“易班”为每个同学建立个人主页,供他们在此展示个人魅力,还通过类似“社区红人”的评比,促进个人发展和彼此熟悉。而在“小房间”以外公共空间活动的人,便学习着如何尊重他人权利,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培养着自己的集体意识、公共意识,建立并遵从相应的行为规范,进而实现自我管理。

  当然,作为网络中的新鲜事物,以融合、便捷、共享为基本特征的“易班”,还处在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中,仍需在贴近大学生实际需求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为此建议,“易班”在增加微博等网络新兴技术应用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围绕班级这一核心特色开展服务,并以此区别于以个人为中心的商业化社交网站。同时,可以在制定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尝试向大学生开放更多可以实现自我管理的环节,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张梓轩)

 

 

 

 

 

 

 

 

 

 

 

 

 

 

 

 

 

 

 

作文与时评素材五

春晚神秘女后的质疑综合征 

2011年02月11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1年的春晚早结束了,可话题并没有随之落幕。一个看似随意切入的镜头,让“台下神秘女观众”成为各大论坛和网站的关注焦点。李小冉送出“动漫兔”贺图的时候导播给出的一台下女观众的特写,其实就是贺图的作者夏达。随后网络上又出现关于“神秘女观众”的讨论,于是夏背上了“炒作”的恶名,甚至有人怀疑这是有人花巨资进行的网络炒作。(新华网2月9日)

  炒作,已成为当前这个时代规避不了的热门话题。从“木子李”到“芙蓉姐姐”,从“犀利哥”到“凤姐”,从“贾君鹏”到“小月月”,不可否认,在很多社会事件或者网络名人的背后,都有着商业炒作的魅影。炒作泛滥,自然就导致了对于炒作的审丑疲劳——社会习惯性的质疑就应运而生。

  社会需要这种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理性精神。“正龙拍虎”尘埃落定,就可以视为社会质疑精神闪光的标志性事件。但“质疑”却不等于“乱疑”,不可以怀着一种“必疑”的心态,什么都去怀疑、什么都要怀疑、什么都乱怀疑——而时下的种种迹象表明,我们似乎已经患上了某种无所不疑的“质疑综合征”,许多人和事成为质疑综合征的牺牲品。

  就事论事,女漫画家夏达作为春晚“动漫兔”的作者,受节目组邀请出席春晚演出现场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而当李小冉送出“动漫兔”时,导播给出了一个作者夏达的特写镜头,也属于正常的镜头语言。但就是如此一个几秒钟的镜头,竟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性格内敛不喜抛头露面的漫画家背上了炒作的恶名,令人“无语凝噎”。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公共的自由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和渠道,但同时也为社会阴暗情绪的宣泄创造了载体。恐怕谁都无法否认,真正掌握和运用质疑精神并站立于理性立场的人,目前仍未占主流。不少网民,仍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品质。他们围绕在少数“网络哄客”的周围,可悲地沦为法国人勒庞笔下那种“乌合之众”,人云亦云,话语跟风,质疑一切,诋毁一切,变成“话语的流氓”,炮制着另一个极端的“舆论专制”。

  真实与虚假总是对立的,而真实总是在虚假的破碎中不断浮现,故而我们需要质疑,但不需要或者迷失自我或者鹦鹉学舌的“乌合之众”。

  这种盲目而浮躁的“质疑综合征”,是社会文明的大敌,同时也是公民社会成长的大碍。(陈一舟)

 方舟子的较真与朱学勤的豁达 

2011年01月25日 来源: 羊城晚报

方舟子:朱学勤的性质比汪晖的严重

    针对复旦大学12日公布的“对朱学勤涉嫌抄袭指控不成立”结论,近日,方舟子表示将以个人名义向复旦实名举报,要求复旦重查抄袭案。百余网友也联名发布“公开信”,认为该案结论是学术规范的严重倒退。

   本以为,喧嚣一时的“抄袭门”将归平静,没想到波折再起:方舟子较真的举报,网友穷根究底的质疑,都让它难以关上“门”。抄还是没抄,舆论的聚焦点,再度回到这个基本的事实判断上。

   学术抄袭,不是能“大事化小”的学界家丑,不容掩耳盗铃。它关乎学术道德底线的坚守,也维系着学界公信。基于此,较之汪晖的“鸵鸟政策”,朱学勤在面对抄袭指控时的打破沉默、积极应对的姿态,饮誉颇广。正因他不讳疾忌医、敢于自证清白,抄袭风波才不至于一地鸡毛,沦为学术派系之争;“依靠权威学术机构独立调查”模式的纳入,也让“朱学勤事件”极具标本意义,为今后廓清“学术腐败”提供了良性参照。

   朱学勤愿做“中国坦面学术抄袭争议的第一人”,胆识可嘉。但正视之态,并非厘清真相的关键;公众的赞誉有加,也无法取代对是非的追问。还原正义,终究需要依据事实基础上的程序化审核,甄别学术产品的真伪,并公之于众,经得起拷问。

   学术理想国若想不覆灭,就要“开胸验肺”。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涉入、调查,得出“瑕不掩瑜”结论,固然推动了学术裁决机制的确立,也让当事人如释重负。但遗憾的是,利益关联,让调查结果疑窦丛生:调查组成员与朱的私交甚笃,让公正性大打折扣;论证过程重“专家表述”轻缜密考据,也让结论无以服众。起码的“回避原则”都没遵守,调查也失之严谨,所谓权威性裁决,注定难逃“亲亲相隐”的嫌疑。

   朱学勤可以“身正不怕影子歪”,学术机构可以消释众疑,方舟子也可以“大胆怀疑,小心求证”。众所周知,正是方舟子秉持“不依不饶”的求真精神,坚持打假,唐骏们的骗局才被揭破,许多伪科学得以“验明正身”。这次,他又不甘沉寂、公开质疑,既检验着复旦大学调查的可信度,又在倒逼学术不端“零容忍”原则的复归。

然而,“炒作论”与“刻薄说”又沉渣泛起。对方舟子“借机炒作,无理取闹”的指斥不绝于耳,“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待人太刻薄”的劝告也比比皆是。言下之意,就是权威机构既已发话,无需再刨根问底、较以锱铢,抓人“小九九”不放。说到底,“炒作论”是对“学术打假应不问动机”的常识的僭越;而合理质疑,牵涉着对真理的孜孜以求,与个人肚量无关,不应对其抡起道德谴责的大棒。相反,方舟子们的较真,或许能驱动学术规范修补罅缝,避免学术伦理底线的下滑。

   抄袭或污蔑,真理或谬误,明辨是非,需要规范独立的学术裁决,无需利益掺杂下的“口水战”。因而,方舟子的“眼里容不下沙”和朱学勤的“身正不怕影子歪”,都一样值得赞许。求真无错,有错的是讳疾忌医的消极姿态,疲软松懈的学术规范。□佘宗明

 杂谈:还有多少XX之父 

2011年01月31日来源: 人民日报  

  采访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最高奖的师昌绪先生已经是20多天以前的事了,但其中的一个细节至今还在脑海徘徊。

  那天上午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有记者问师先生:“称您为‘高温合金之父’可以吗?”

  “这个不对,因为国外早就有人研制高温合金了。”师先生断然否认。

  “‘中国的高温合金之父’总可以吧?”

  “中国的也不对,因为国内也有比我早的,只能说我做过比较重要的贡献。”他纠正说。

  师先生严谨求实的作风,令在场的记者肃然起敬。

  诚如钱学森先生生前反复强调的,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导弹、卫星等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的独立创造。由此可见,“××之父”的说法,本身就不够科学,有违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

  令人遗憾的是,“××之父”之类的高帽,至今还在满天飞。其中让许多业内人士腹诽的,就是“嫦娥之父”。众所周知,领衔“嫦娥一号”工程的科学家共有三位,分别是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和月球科学应用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因此,即使有所谓的“嫦娥之父”,那应该是三位,而不是其中的哪一位“首席科学家”。但令人费解的是,自“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至今,上述“铁三角”中的一位就一直独享“嫦娥之父”的美誉,而且屡屡用在各种场合,时常见诸各类新闻报道。

  类似的例子还不在少数。就说去年因雇凶伤人而被获罪的肖传国吧,此前他一直自诩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而据科技部的声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研究项目有很多,因此并不存在笼统的“973首席科学家”,只有某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就是某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也只是项目执行期间的负责人,而非荣誉称号,项目一旦结束,就不再是什么“首席科学家”了。事实上,肖传国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的973计划“神经损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早在2008年11月就结题了,此后他再未承担任何973计划项目。然而,肖传国“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桂冠,一直戴到科技部2010年10月出面澄清。

  实事求是是做任何工作的基本原则,科学研究尤其需要坚守这一原则;科学家更应洁身自爱、行为世范,对不符合事实的各种桂冠主动请辞,不该来者不拒,甚至是常戴不让。

  当然,“××之父”、“首席科学家”之所以满天飞,除了少数科学家的虚荣心作怪,也与有关部门、单位的管理不到位和媒体记者的作风不严谨大有干系。特别是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收视率,动辄给采访对象戴上诸如“××之父”、“首席科学家”之类的高帽子,好像非如此不能彰显报道的分量。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不仅违背了事实、误导了公众,而且也对采访对象造成得不偿失的负面影响。(柏木钉)

温室里培育不出生命力顽强的花朵 

2011年02月01日来源: 荆楚网  

    前段时间,南京夫子庙农贸市场内,一个卖菜的小女孩成了网络红人,网友们看过后都很唏嘘,可怜孩子苦命。不过,在她看来,卖菜并不是什么苦差事,而是一种乐趣。远离父母兄长,在喧闹的城市里学习生活,趁着闲暇做起小菜贩,让小小的她坚强和乐观,这种精神还影响着周围的人。而她的亲人也觉得,让孩子早早接触社会,对其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大多数人都认为应该在父母的臂弯里撒娇,应该在温暖的室内学习,应该按照父母设计的成长路线图,开始积蓄成长所需要的准备,而不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中,孤守着菜摊子,帮着亲人料理生计。所以,这么一个被称为新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出现,引发网友们一阵唏嘘,似乎是再正常不过,毕竟同情弱者是大众共有的心理。

    正所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对此,小女孩并不买账,在她看来,卖菜并不是什么苦差事,而是一种乐趣。趁着闲暇做起小菜贩,让小小的她学会适应生存的环境,学会了坚强与乐观,谁能说这不是收获呢?而这,又何曾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呢?笔者也是做了父亲的人,孩子的年龄也与这个小女孩相仿,每每想起自己以及大于自己的那一代人,谁的生活处境都不会比这个小女孩强多少,谁都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庭生计的帮衬上,谁也不会觉得自己苦。

    其实,真正的成长没有“路线图”,只有目的地,路只能靠孩子自己一步一步去走。网友的唏嘘,只能说明卖菜的小女孩只是其眼中异样的成长“路线图”,推己及人的那种痛感,也只是孩子间差别比较的感叹,殊不知温室里并不能培育出生命力顽强的花朵。对于家长而言,教会孩子走路,放手让孩子自己走路,让孩子学会选择与思考,也许是为孩子成长所作的最好准备。(楚天金报房梓)

从孔子雕像说到史铁生雕像 

2011年01月14日 来源: 北京晚报  

    1月11日上午,一座总高9.5米的“孔子”塑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中新社记者潘旭临 摄

    总高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本周二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媒体说,这是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也许过若干年之后,人们蓦然回首,发现孔子雕像的耸立,是中国当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绝非只是“文化新地标”。

    不是什么人物都可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更不是“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物就能够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长安街上,遥望对面6米高的毛主席画像。在过去的九十多年,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批林批孔、评法批儒,孔子和他所代表的儒家学说在经历了从汉代以后越抬越高抬到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地位到被亿万中国人民“打翻”在地之后,终于以高山仰止般的巨人形象回归,其深远意义和影响,不是可以仅仅用“文化新地标”来估量的。从尊孔、反孔又回到尊孔,这是一种“返祖”现象,还是“认祖归宗”,自有后人评说。不管怎么说,当代中国需要孔子,这是确定无疑的。否则,他老人家就不可能享受如此尊崇的待遇。

    近日,刚刚去世的作家史铁生能否建一座雕像“落户”地坛公园,成为一些文化人热议的话题。孔子雕像未经热议就立上了,立上了也暂时未引来热议。史铁生的成就自然不能与孔子相提并论,因此,不管他的立像问题如何热议,也还是需要从长计议,不急于一时。

    有几个问题是需要讨论的。一、为刚刚去世的当代人物立像与为死去两千多年的古人立像,这是不一样的。我说的是在公众场所立像,私人场所就无需讨论了。二、安放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一般性公园或街心公园、广场也是不一样的。固然,因为《我与地坛》的大作,史铁生先生与地坛公园有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但是否就一定要把他的雕像放在地坛公园内,大可商榷。有人以去年10月龙潭公园落成“时传祥纪念馆”并建立时传祥铜像为例,企望以此证明“前有车后有辙”。其实,这可能与许多人不真正了解地坛有关。地坛公园是一座皇家园林,从保护其完整性来说,不要说史铁生先生,任何人都不适宜在里面存放骨灰和安放雕像。倘若让我提个折中的办法,以我对地坛公园及其周边环境的了解,我以为西门外两侧绿地或南门外的街心花园,可以考虑作为安放雕像的地方。

    不要误以为我们厚古薄今,只尊崇古代文化名人,对当今的文化名人缺乏应有的尊崇。孔子雕像的建立是一个开头,史铁生先生雕像的建立也是一个开头。古代文化名人毕竟有数,当代和未来的文化名人大概会越来越多。文化名人不仅是作家,其他门类的艺术家也应当包括在内,比如知名导演、知名演员。你说史铁生有恩于地坛公园,他说张艺谋先生有恩于鸟巢,或冯小刚先生有恩于唐山,这二位百年之后要不要在鸟巢或唐山立雕像呢?文化名人要立雕像,像钱学森这样的众多科学家是否也应当立雕像呢?对什么人立雕像的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做一个通盘考虑,包括立雕像的时间、地点、资金及其保护等问题。纪念已故的各类名人,立雕像只是一种方式,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他永远活在活人的心中。

边。(

袁隆平的雄心壮志与学术断茬的悲凉

2010年09月09日来源:中国青年报

     喜迎80大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称:“我这个‘80后’还有个愿望,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依然有信心继续工作下去,等我90岁的时候,还要争取实现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达到亩产1000公斤,更多地造福人民!”耄耋之年的袁院士雄心依旧,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深为感动。(《新京报》9月8日)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国学大师季羡林。季老生前,虽然年事已高,但仍不知疲倦地醉心于超越民族的“大国学”研究。随着季老仙逝,其未竟事业,尤其是吐火罗语的研究,国内能胜任者寥寥。虽然袁隆平雄心不减,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袁老百岁后,其杂交稻研究事业,会否步季老事业后尘,不免让人颇感悲凉。

有论者艾瑞予曾如此慨叹,“曾照亮了中国学术天空的那批大学者,竟然都是民国时期的‘出产’,而随着岁月的滚滚向前,他们已经渐次凋零。令今人难堪的是,他们所留下的位置,竟然找不出有谁可以代替,甚至稍稍与之比肩”。虽然袁隆平奋发的年代比“那批大学者”稍晚,但也是国家历经磨难之时,无论比什么条件,他们远不及今天的专家学者群体,但他们努力进取所取得的那些成就,已然撑起了一个令人骄傲的时代。

而今,如果仅从数字来看,中国已经“人才辈出”。比如,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600万,同年全国提交7946项专利申请,增长29.7%,位列世界第五。与之相伴的,是人才的外流。清华和北大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由于将近九成的中国高科技专业博士会选择留下,美国有媒体把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而截至2008年,我国留学人员总数大约139万人,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归国留学人员只有39万人,回国总比例为28%。(《羊城晚报》8月16日)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艾瑞予所描述的“那批大学者”,当年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在一贫如洗、百废待兴的艰难困境中,却创造出卓越成就。

 老一代学者身上的精神,在今天的一些学者身上已荡然无存。他们为了利益不惜放弃学术原则,俨然已无知识分子的风骨。一项针对专家公信力的调查显示,79.6%的人觉得“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中国青年报》6月25日)。这还不谈频频出现的论文和学术成果抄袭之类的丑闻。如此学术环境之中,我们又如何期待大家?

毫无疑问,今天的学者群体与前辈们的未竟事业出现了明显断茬,这种断茬表现在理念、抱负、成果,尤其是学术精神的寂寞坚守上。没有什么比学术精神的坍塌更令人沮丧。我们祝愿包括袁隆平在内的“那批大学者”们身体健康,有生之年为国家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但我们更应扪心自问,“那批大学者”擎起的那片历史天空,以及现有的机制和环境,是否能激励后来者沿着前辈们铺平的道路,竭力前行?(禾刀)

作文与时评素材六

 怎样避免摔倒的老人没人扶? 

2011年01月20日 来源: 半月谈网

    12月29日,福州六一北路与湖东路交叉路口附近,一位8旬老依伯摔倒在人行道上。围观的五六人,没人出手。就在两名女子试图将其搀扶起来时,旁人的一句“善意提醒”,又让她们缩回了手。老人孤独地躺在冰冷的马路上,老人最终在“围观”中死去。事后,某网站推出的“在街上看到老人出事你是否会去帮忙”的调查中,近七成网友将票投给了“不会,给自己添麻烦”。

    去年11月份,在杭州南宋御街上,一位八旬老人突然倒在闹市区,很多好心人都想方设法帮助老人。有帮忙打急救电话的大姐,有递出羽绒衣的商店店员,还有在老人不愿去医院而让老人进店休息的老板……但在这些人施援手的同时,现场也有人“善意”提醒:“别去扶他,当心赖上你,到时后悔都来不及了”。

    近年来屡屡由扶老人引来的纠纷,已经让“怕惹麻烦”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曾轰动一时的“彭宇案”,出手相助的好心人反被告上法庭,人们似乎由此得出结论:面对摔倒的老人,每一次伸手都意味着危险,每一分“自私”都是出于自我保护。

    这无疑是对“好心无好报”的一种误解。死生事大,人命关天,及时帮扶和救助任何一个有希望的生命是一种崇高本能,全社会也会对救人者以最大程度的支持和礼赞。具体到福州“围观猝死”案,事发现场围观者众多,大家共施援手,事后即便遭遇质疑,也完全可以互相作证,避免麻烦。

    如果以此借口对摔倒老人视而不见,那么碰到车祸受伤者、孕妇紧急生产等困难中人,同样可以袖手旁观。应当看到,助人为乐才是社会主流和常态,河北邯郸那位“我不讹人”的长者、江苏南京那位“我自己跌倒”的老汉,抑或更多不被提及的被扶起后真诚的道谢,这样的场景才更应该让我们记取、珍惜和效仿。

   “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从小就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拷问着传统美德,也拷问着社会信仰。在物质文明日益富裕的今天,我们要懂得精神文明的可贵,不然“老人摔倒无人敢扶” 将是对礼仪之邦最尖锐的讽刺。

    有评论认为,“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不是人们良知泯灭的表现,更不是人性的缺失,而是社会道德沉沦的产物,是信任危机下上演的“杯具”,“杯具”不仅仅在于老人生命的陨落,更在于伴随老人而死去的社会道德。

   我们不能将“围观”的每一个人送上道德的审判席,因为也许你我就是其中的一个,2010年,有人说“围观改变中国”,而这次面对摔倒在地上的老人,我们的“围观”却显出的是冷漠。

 删节经典删不出世外桃源 

2011年01月04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山东禁止全文推荐三字经续:学校不知如何取舍

     因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山东省教育厅日前下发通知,严禁该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向学生“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和《神童诗》等。这一消息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记者近日采访发现,此前湖北已有部分学校专门对《三字经》等经典文本进行了删节,重新编排后再发给学生学习。(《成都商报》1月3日)

    所有经典都有其局限性,不加选择地将经典灌输给学生确实是缺乏教育责任的表现。但将经典进行删节,然后将支离破碎的“洁本”教给学生,就一定能给学生营造出理想的“世外桃源”吗?

   删节总是不缺乏理由。比如担心“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念,腐蚀了中小学生的心灵”等,虽然冠冕堂皇,其实不乏杞人忧天。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所以遭删节,是因为此句暗示读书且考取功名,是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但现在应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投身社会和服务社会……这是哪儿跟哪儿,现在的学生难道不知道读书并不能考取功名吗?

    经典是否一定要“去其糟粕”,才能让学生阅读?这本不该成为问题,但在教育者的有意删节下,竟成为难以回答的问题。理解经典,显然不能靠删节版,而教育者更不能抱有洁癖之心,“世外桃源”是不可能靠删节经典删出来的。教育的责任并不在于删节,而在于给出真相,在于告诉学生哪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给学生以全面的知识。如此,学生才有“抵抗力”,才会从容面对社会现实,而不拘泥于经典。

    其实,“去其糟粕”同样是学习的过程,更能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反而是温室中长大的孩子,很难经历风雨。

    推行删节版经典,看似是为了学生,让学生不受经典某些部分的负面影响而变坏,看似是只选择优良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殊不知,这其实是欺骗学生,是在推卸应有的教育责任。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复杂的现实中,现实中的许多东西已经是“酱缸”,如果再不给学生全面的现实,学生将变得无所适从。在现实中,“官二代”的嚣张,学生不知道吗?为何学生喜欢“当官”,喜欢竞选“市长”、“局长”?

    现实就是现实,我们周围至今还没有一个“世外桃源”。如果几句古文旧诗,就能毒害学生心灵,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太过脆弱与无用了?(

 读国学会吃亏与经典本身无关 

2011年01月05日 来源: 工人日报

     据《山东商报》报道,近日,山东省教育厅要求加强对传统文化等专题教育内容的管理,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受到广泛关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表示,讲《三字经》、《弟子规》最大的难处是,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

    其实,山东省教育厅与钱文忠对待国学经典的态度并不一样。前者认为这些经典中混杂着糟粕,实在不能因为精华的存在而一股脑吸收;后者则认为,这些经典中的内容其实有些脱离现实显得理想化,如果真的做到了,在现实中可能反而吃不开、碰钉子。因此,并不能拿钱文忠的观点来论证山东省教育厅的做法,当然也不能拿山东省教育厅的做法来说明钱文忠的观点。

    对于山东省教育厅的做法,近来媒体已经讨论颇多,而对钱文忠的说法,却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其实,钱文忠所说的并不是新鲜观点,学者吴思在其《潜规则》一书中就说,中国的文人通常要经过两次教育:一次是圣贤书上所说的礼义廉耻;一次是现实社会所教授的生存法则。结果,很多人就在这两重相距甚远的教育中产生了人格分裂。如果有些人就是“一根筋”,只按照圣贤所说处事,就可能“吃亏”。

    对这种吃亏,有人将原因归结为圣贤骗人。但根本的问题并不在此,即使是一个再世俗的社会也需要道德底线和价值标杆,难道整个社会流行厚黑学,人们就能够生活得幸福?因此,即使国学经典有一些内容看似是与现实脱节的,但根本的问题并不是国学教诲的过时和错误,而在于潜规则流行所造成的文化的变异。

    真正的文化应该体现在人们的生活细节中。以孔子教诲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例,如果人们只是嘴上说说诚信,生活中却把诚信放两旁、“利”字摆中间,诚信又怎会成为公众的一种普遍品质?这与经典本身无关。

    因此,要想避免国学经典误人,最需要做的不是不读,而是如何净化社会环境,让国学经典中的优秀内容从文本走进现实,成为人们真正的行动指南。当然,光是强调国学经典的价值是不够的,还应该让社会的秩序和规则运行得更加清晰,让人们感受到,圣贤的说法也并不是远离世俗的幻想之词。(乾羽)

支教钉子户致敬 

2010年12月23日 来源: 工人日报

     近日,据媒体报道,貌似柔弱的80后女青年孙影,放弃在深圳的高薪工作,全身心投入支教事业。4年来9赴黔西北深山,没有工资,花光积蓄,还得了心脏病……她还通过在网上写博客等方式积极联系社会募捐,募集200多万元为贵州大方县、赫章县建起6所希望小学。当地群众疼爱地称其为“撵不走的支教钉子户”。

    这是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故事——情节尽管稍稍有些老套,内容却十分真实;志愿服务的模式看似传统,其中却嵌入博客互动、网络募捐等崭新元素。尤其在富二代、官二代、问题二代等伪命题纷扰,“恨爹不成刚、生女怕成凤”等冷幽默大行其道的社会语境里,孙影们的支教事迹,无疑是一份富含精神营养的心灵鸡汤。

    孙影之“影”,并非她自己的孤单身影,而是一个可敬群体共同的时代剪影。自2003年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启动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来,共有10万多应届毕业生奔赴西部,积极参与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的“三支一扶”。每个人都是一支燃烧和保存科技文化火种的火把,加起来足以照亮数百万西部贫困儿童荒芜贫瘠的精神世界;每个人都是一汪流淌爱心的清泉,汇集起来就能润泽所有干渴的山川和心灵;每个人都是一本青春大书,以理想追求装帧封面,将汗水和足迹化为一行行厚重文字、闪光标点……

    撵不走的支教钉子户,身上体现的才是真正的雷锋式“钉子精神”——将青春与责任牢牢钉进脚下大地,将爱与奉献深深播入孩子们的心田,将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美丽的柔情铁骨,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报国济世情怀,一笔一画刻入西部热土。对于这样的草根英雄,无论在现实世界抑或虚拟空间,多数人油然生出深深敬意。

    较之现实世界,虚拟空间的网民表达更为朴素、炽烈和真诚。当孙影入选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被推荐入选2010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时,网民们并没有用“感动网络”之类的夸张措词向她致意。长长的跟帖和清且涟漪的灌水,就是汪洋恣肆无拘无束的网络民意,大家更多是从个体感受角度表达仰幕和敬畏。从歌颂其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精神的“大山深处最美女支教老师”,到肯定其边教学边当监工建起希望小学的“最美女包工头”,再到“平凡而伟大的女孩!我们永远支持你”等火辣辣的留言,网络捧红孙影,完全出自网民自发。网络民意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孙影身上的熠熠光彩,展现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与心灵趋向。

    以有力臂膀撑起社会大厦和国家民族未来的,不可能是生于富贵之乡、吮着特权奶瓶长大的富二代、官二代和垄二代们。我们所稀缺和期待的,正是带着爱与责任,扎根基层、服务民众、报效社会,咬紧未来目标毫不放松的钉子一代和钉子N代。孙影于此时此际走红,为整个社会重塑了道德坐标。她和更多青年志愿者的支教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发,堪称涤荡公众灵魂、净化国人心灵的“精神浴”。

评:小人物入镜国家形象彰显进步与文明 

2010年08月31日 来源: 羊城晚报

    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经常劝记者多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看看,你到那里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上海北京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思维指向和“打工子弟小学入镜”,从深层次上来说,有一定的契合逻辑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起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目前正在紧张拍摄当中。宣传片由30秒的《人物篇》和15分钟的《角度篇》组成。执行制片人苏明霞说,30秒钟的《人物篇》就是要展现最普通的中国百姓状态,他们都在做什么,他们是如何生活、工作的。(《京华时报》8月30日)

    什么样的片中人,更能代表中国?什么样的情境,更符合当下中国的真实一面?这无疑是“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首先要面对的问题。而就日常经验的判断来说,在关乎国家形象这一重大问题上,宏大叙事策略的运用曾经是不二选择。但是,这次,我们看到了不同:“中国有富人,也有穷人,有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们就是要拍摄一个真实的中国”,“只有我们自己先有感动,拍出来的东西才能够感动外国人”等观点的表达,让我们体会到了更贴近民众的“国家形象”。

    也正因为如此,“打工子弟小学入镜”引发了舆论的聚焦。“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当然是一种宏大叙事,而把闪亮的一面和各类精英人士大面积纳入其中,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社会的真实性在于,我们不仅仅有李嘉诚、杨利伟、姚明、刘翔、章子怡、袁隆平,还有很多社会的边缘人物,他们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他们是不是只能被宏大叙事所遮蔽和粉饰,属于他们的“小人物形象”难道只能被忽视吗?

   曾经,遮蔽是我们唯一的“正确选择”,但是,“打工子弟小学入镜”的出现告诉我们,“小人物”和“小叙事”同样是“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一部分。从一定意义上说,小人物的“小叙事”更值得关注。

    宏大叙事具有集中的主题、明确的目的,叙事具有连贯性和自身内在的统一性。借助于这样的叙事,所有与之不合的事物、方式、人,都被排斥出去,这个“大叙事”带有垄断性、强制性,似乎拥有天然的合法性。就我国的现实来说,不单单是在有关国家形象的宣传中,就是在地方和单位的相关形象宣传中,采用的都是这种叙事策略,大人物是历史舞台的主角,抽象的“群众”仅仅作为陪衬,其中隐藏着严重的集体无意识,而其弊病也是鲜明的,那就是主题永远先行,并且任意对表达对象进行“剪裁”,由此制造出来的“形象”,往往在某个方面是真实的,但是,就整体来说,存在瑕疵乃至缺陷,甚至是在呈现一个想象中的“形象”。

    温家宝总理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经常劝记者多到中国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看看,你到那里看就知道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上海北京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思维指向和“打工子弟小学入镜”,从深层次上来说,有一定的契合逻辑,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看到上海北京,还要看到西部和农村,不仅要看到“重点学校”,还要看到“打工子弟小学”,这些都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不遮掩,不粉饰,直面现实,才能在提醒我们之余,感动社会,感动更多的国外人士。这难道不是“国家形象宣传片”所应追求的效果吗?

    公众不被“抽象”的“国家形象”更契合公意。诚如论者所说:国家形象在画家罗中立看来是《父亲》;在作家史铁生看来,是广袤的黄土高原。而对更多的个体来说,“国家形象”来自于切身的体验,来自于“小人物”的“小叙事”。在这个意义上,“打工子弟小学入镜”不但是更真实的国家形象展示,更是能激发公众共鸣的载体。在笔者看来,宏大叙事让步真实关怀的“国家形象宣传片”蕴涵着进步和文明,意味着一个民族的自信不再维系于“宏大”,更表征着公众不再被“抽象”存在。

校园需要史铁生的作品 

2011年01月16日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我和我的学生们与老史的会面最多的是在学习教材的时候,他的《我与地坛》曾经打动过许许多多的师生,这份感动已经融入了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的青春记忆里。

    2010年,刚进入12月,我教的两个班正式启动了我们的“图书漂流”活动。我们自己做了一本书,在每页内容中间插入了空白页,以方便同学们在阅读时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感想或疑问。书会每隔三四天“漂流”到下一位同学手里。这样大家在阅读时就可以既与作者对话,又能与同学交流了。我们选的第一本漂流书就是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写得很认真,应该说想得很认真。大家还期待着把自己的心得给老史看呢,不想他就这么突然地离开了。

    老史最爱对孩子们说的话就是:“诚实、善思”。

    当很多人简单地用“有用”还是“没用”来评价知识与思考,用“值得”还是“不值得”去衡量情感和行为;当有人乐于去揣度高尚背后是否还藏着利己的动机,或习惯用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测算利弊,我们就越活越现实了,现实的社会也在把孩子引向现实,而过早地走进现实的孩子,是否也就过早地走向了平庸?

    还记得去年的初夏我带了几个学生与老史在朝阳公园会面,大家围坐在草地上,学生于松乔仰着小脸天真地说起自己关于时空关系的遐想,当时老史由衷地赞叹道:“想的多好啊,这才是四中学生该想的事呢!”人在年轻的时候,总该拥有些超越现实的追寻吧?校园就该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敢想、愿想、有时间有心情遐想,才是青春该干的事。同时,学校也该培养人内心的一份坚定吧?相信人性中有爱、有美、有高尚、有勇敢、有尊严,是这些才令他们在未来的风雨中能站立不倒。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史铁生的作品,他超越绝望,借诚实的思考唤起的深情和希望格外有力量。因此,在过去、现在、将来,把史铁生的作品介绍给我的学生们,将是我要坚持做下去的事。我们会在老史的作品中继续与他对话,一起分享爱的辽阔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