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量英语怎么说:让教育成为真价值的守护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41:49

谢勇

关于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减少的争议还未平息,引人关注的中国大陆高校“政治课”改革悄然启动:据凤凰周刊报道,不久前,中宣部、教育部等部委组织数十家高校开会,决定启动新一轮高校公共政治课的大改革,此次改革重心放在近150万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学上面。

与相对尚有谈论空间的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以及大学行政化问题不同,高校政治课的改革实际上是一个更为触碰核心价值的敏感问题,高校政治课已经成为中国衡量教育自由尺度和能否焕发生命力的晴雨表。除了人们经常诟病的不断膨胀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方式,实际上,制约中国教育的另一重要羁绊正是高校政治课以及课程背后的权力和控制。可以肯定地说,不解除这个羁绊,所谓现代大学制度、教授治校、合理的学术生产机制、完善公平的评价体系乃至看起来更为关键的投入主体,均无法在根本上解除中国高等教育之困,而另一方面,没有政治课以及背后权力结构的真正变动,这些具体的措施也无从谈起。

尽管学生没有兴趣听,老师实际上也没有太多兴致讲、通常只是靠点名维持到课率,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不能不承认,在中国的大学里,政治公共课很重要。政治课的背后是价值观,是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实际上,政治课的困境反映出的是一个困扰整个社会的大问题:价值缺失,虚无主义蔓延。

无论怎样强调灵活的授课手段或者教师的个人魅力,都无法解决今天高校公共政治课的困境,原因很明显,因为我们的社会本身并没有建立起一套真正站得住的主流价值体系。在今天,究竟何谓公平、正义、公正,所有这些在社会内部也没有明确答案和共识。

在某种意义上,高校政治公共课的存在可以视为致力于社会共识的一种尝试,但是,如果这种尝试仅仅是主流权力将自己的逻辑、话语和价值观念灌输到未来社会精英阶层中去,那么,一方面,权力本身的性质就取代了价值观念本身的属性。另一方面,一旦在权力本身合法性受到质疑或其陈旧的话语方式说教无效的情况下,课程的合理合法性就会一并被质疑、被摒弃。

更让人忧心的是,由于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在灌输的同时裹挟了日常伦理与世俗道德,并且仇视其他超验伦理,这反而又使受众对主流权力的质疑蔓延到整个伦理体系中,加剧了年轻一代整体性的虚无主义倾向。这也是为什么今天大学中,成功学、厚黑学等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近日发表言论称,“现在许多学生对成功的理解非常偏颇”,“不惜投机、只求成功的学生,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或者当官、做事,恐怕都不能让人放心。”连堂堂复旦大学都已经如此,其余学校情况恐怕亦难令人乐观。

今天的高校政治公共课改革,步履谨慎而缓慢,甚至让人怀疑是强化了所谓“中国模式”和“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细观其改革内容:将现行硕士研究生必修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改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博士生现行公共政治课课程,文科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与理科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更名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这些改革内容,与其说是为了建设合于中国当下现实的伦理原则与价值观,还不如说是为了寻求灌输的有效路径。改革后的政治公共课真能回答学生甚至老师从生活中真实体验到的困惑挣扎吗?

贺卫方先生曾直言,中国需要的不是世界一流的大学,中国需要的是一所真正的大学。

何为真正大学?除了我们常说的“思想独立、学术自由”、现代大学制度等,大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守护价值。而这一使命通常是通过通识教育和公民素养培养等方式完成。守护价值并非是将一种单一价值观念强加于受教育者,而是将正常文明社会所形成的相对共识的价值观念告知传授于学生,培养参与社会的公民文明,并通过知识分子的批判与建构来捍卫那些基本价值。

中国大学在今天的溃败,与其无法承担传递主流价值这一使命不无关系。而承担这一使命,亦成为大学完成自我救赎之道。从这个角度看,不妨将高校政治公共课的改革朝重塑社会主流价值的方向努力,进一步厘清通识教育、公民教育与政治灌输的显著差别和不可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