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常工作温度:来论 工程行贿为何“明着来” 对造假书记不能止于免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6:12:29
来论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8日   09 版)
新闻背景:据报道,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呈现蔓延态势。在江西、吉林等地,将行贿成本按一定比例纳入工程预算成为一些建筑企业的“明规则”,甚至发展到有行贿者与受贿者公然签订“受贿协议”。
工程行贿为何“明着来”
行贿由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说明腐败现象正由偶发向常态蔓延。腐败干部敢于并且能够从建筑商手中“分红”的唯一筹码,正是不受约束的权力。这一点,在“一把手”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由于一些部门的“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往往手握工程发包、支付工程款等大权,是左右工程项目安排、工程款结算的关键人物,成为商人和企业争相拉拢的对象。比如被称为“赣南第一贪”的江西赣州市公路局原局长李国蔚,就被同事评价为“权力很大,甚至无边”。因而,工程腐败的“七寸”在于干部权力的滥用,亟须通过制度、法律、社会监督等手段,分其权、察其行、问其责,建立对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手中权力的有力约束。
(北京 周奕辰)
新闻背景:日前,山西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免去沈庆华临汾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职务。此前,沈庆华被举报年龄造假,“13岁参军,15岁入党,‘档案年龄’比真实年龄小了5岁。”
对造假书记不能止于免职
查阅个人档案,考察德能勤绩廉,是选拔任用干部时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令人奇怪,“小了5岁”是如何一次次冲破层层关卡的,当地组织部门究竟是如何考察把关的?这样一位涉嫌年龄造假的官员,为何在仕途晋升上一路绿灯,甚至以全票连任临汾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职务?凡此种种,显然比“年龄造假”更值得关注。
因此,免去“年龄造假”纪委书记的职务,固然体现了有关方面的勇气和决心,但对这种严重损害干部形象、社会诚信和政府公信力的造假之事,是否也该顺藤摸瓜、一查到底,让那些包庇袒护者乃至参与造假的人无所遁形?是否该从制度层面认真反思,不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更不给“造假冲动”以滋生蔓延的土壤?
(云南 陈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