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保存方法:西周出土铭文:贪腐文化由来已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21:05
 



西周出土铭文:贪腐文化由来已久

贪官污吏可以喘口气了!原来贪腐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并非他们诚心要贪,皇皇数千年文化使然,能怪他们麽?

陕西扶风近日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有一个大口尊上刻写着100多个字的铭文,详细地记载了一个名叫做“琱”的贵族向司法官员“召伯虎”行贿的原因和过程,其“政务公开化和透明化”令人吃惊,连贪腐贿赂也可以大大方方地写在青铜器的铭文里,昭示着贪腐文化是如何源远流长。

铭文没有亲见,据报载,大意是:琱(diao)生利用职权大量非法占有土地,并超额收养奴仆,因多次被人告发,“中央政府”就派了九世召公“召白虎”去调查处理。这个琱生害怕了,就给召白虎的母亲送了一个青铜壶,同时给召白虎的父亲宗君幽伯送了一个大玉璋,在召白虎父子的亲切关怀下,这个案子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彻底被平息了,琱生躲过这一劫后,为了表示感谢,又给召白虎送去了一些朝觐用的礼器――圭。

周朝实行的是奴隶主分封制,等级森然,每一级奴隶主占有多少井田、多少奴隶,那是有严格规定的,超过了就是“违法”,要治罪的。那麽,为什麽召白虎敢于明目张胆的“徇私枉法”替琱生开拓呢?

原来这些大小奴隶主从根子上说“都是一家人”,不过是周王根据远近亲疏分封的诸侯而已,大奴隶主要保护小奴隶主,小奴隶主要保护比他们更小的奴隶主,这样才能在家族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政治、经济的稳定,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不但整个家族面子上不好看,也直接影响到奴隶主阶级内部的和谐与利益。他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仅仅收了人家几件玉件青铜器,俱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召公家族,竟敢不惜暗箱操作、徇私枉法,为不法小奴隶主琱生保驾护航,平息事端。

这个召白虎可不是一般人,召公家族也不是一般奴隶主。

据《史记》载,武王伐纣,分封天下,周公与召公是大功臣,召公封于燕,但是“陕西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召公竟然与摂政周公平起平坐,而周公就是孔子崇拜的不得了的《周礼》的制定者,于史赫赫有名,可见召公家族了不得!

这第一代召公“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就是很受老百姓欢迎的意思。他经常巡行乡下,在乡村棠树下处理老百姓的狱讼、政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所以当召公死后,“民人”怀念他的功绩,作了一首《甘棠》之歌,反复歌唱以纪念,这首《甘棠》现在仍保留在《诗经》里: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说!

传至第九代召公,就是这个召白虎了。这个召白虎也不简单,那时正是周厉王昏庸无道之时,“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就是说老百姓都不敢讲话了,只能以目示意了,这厉王高兴的不得了,告诉召公说啊,你看看,召公啊,我已经有办法不让那些不知趣的家伙说三道四了,“得巫医,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于是,“其谤鲜矣,诸侯不朝。”

呵呵,召公回答说,“是障之矣!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这就是现在大家经常引用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最早的由来和出处了。这召白虎不简单吧?几千年前,他就有这个了不起政治思想水平了。

但是,厉王不听召公好心劝告,一意孤行,后来就引来一场动乱,厉王吓跑了,这召公,就是召白虎啊,为了保护周朝皇脉,用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瞒过了动乱者,把太子私藏保护起来。然后和周公一起收拾残局,共同摂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召共和”,共和共和,原来就是这麽“和”起来的,呵呵。

“共和十四年”,就是说,周、召联合摂政14年,厉王死于彘,在召公家长大的太子静即位,就是周宣王。

你们看看,这召白虎伟大不伟大?他不但有光辉的革命家史,自己也“无私地”为周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个人品质和道德没得说了。可是,就是这麽一个为了“国家”连身家性命也能置之度外的政治家,却接受小奴隶主琱生的贿赂,将一个违法乱纪的案件私下“米西”掉了,怪也不怪?!

其实如站在奴隶主立场上思之,则一点也不奇怪。召公掩藏太子,保护朝廷延续,是为了奴隶主统治的稳定和利益,他受贿枉法,保护违法乱纪的琱生,也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和稳定。因此,行贿与受贿者,都感到是从“大局出发”,没有什麽理亏的地方,这便是琱生敢于把这件现在看来是臭不可闻的“丑事”,刻在青铜器上“从而流传千古”的原因!

不是麽?直到今天,一些贪官污吏的非法行为,依然要打着“维护国家利益”等等冠冕堂皇的旗号,藏垢纳污,其来有自,大私如虹,裹胁名器,难怪贪官在法庭上都要叨叨“把自己降低到一个普通老百姓”,好像老百姓就可以贪污似的,原来他们从来不把自己当成老百姓的,他们心底里仍然是“老百姓的主人”,“拿”点老百姓的财富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

注释
1, 本文参考资料:《诗经》,《史记》,有关周原大墓考古报道。
2, 蔽芾(fei):树木葱茏状。
3, 伐:砍伐。
4, 茇(ba),与憩、说,同为滞留的意思。
5, 败,折枝;拜,屈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