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车周末进京规定:智慧100——消除烦恼的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1:52:39

  

  第一部分 1.处处如来

  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仅能事事洞烛先机,还能时时超越当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观,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结果。一般人则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烦恼、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见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环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环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间的地狱,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净土

  ·处处如来·

  十方空无异,众生起分别;如是取如来,虚妄不见佛——

  《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遍宇宙的空间,到处都是一样,人类心量小眼光浅,所以有四面八方上下前后的界定差别;如来的智慧广大如虚空,如果也用一般人的心量去认识如来,根本就见不到如来。

  《金刚经》中也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是说,如来的功德作用,遍于一切时空,也超越于时空,有智慧的人随时随处见得到他,没有智慧的愚人,仅把如来的肉体、形貌、音容当做是佛,那就是认错了对象,走错了路,当然也无法见到佛了。

  此所谓"十方",含有虚空和空间两种意义。虚空之中不留一物,八方上下,没有任何阻隔障碍,而空间是由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间距所形成的。此二者名异、义异而实同。空间不离虚空,虚空之中含有空间的事物;万物由虚空幻现而成空间,又必幻灭而复归于虚空。任何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就像天边的晚霞,一下子像许多动物,一下子又像群山叠翠,形形色色,幻化莫测。其实这些形象都是出于人的想象罢了。晚霞仅是云层而已,并没有一定要变成什么,由于人的感情丰富,可以美化这种幻景,也可以丑化这种幻景,那与幻景的本身毫不相干。

  可见空间本身就是虚空,活动在空间中的人类也不过是幻起幻灭的景象。人人认为自己是真实的存在,其实本来不存在,最终也不存在,并非真正的有,所以人人都会说:"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地去。"只是为了现实的生活,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争取生存空间的。如果能在生存的过程中,多一些为他人设想的心,少一些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间会更大一些;如果遇到无法突破的困境时,就告诉你自己:"虚空广大,何必分别。"你就觉得是处身于海阔天空的内心世界了。此时,纵然没有见到如来佛,也不要紧了。其实,当你心中已放下了痛苦的感情世界,还需要佛来帮你什么忙呢?

  第一部分 2.心的画家

  ·心的画家·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

  《六十华严经卷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此偈是说,我们的心,就像一个非常高明的画家,能够极其细腻地画出身心活动的一切现象,甚至于我们的环境世界,也都是由这个内心的画家创造出来的。五阴是人生现象,世界是宇宙现象。

  这是一种唯心论的观念,粗看不容易理解。例如说,人在心情烦闷时感受到身体状况不会爽快,接触到各种环境现象也不会舒服。如果心情愉快时,就觉得一切都是这么美好。不过,若说我们的身体、家族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所造,恐怕就很难体会出来了。

  所以必需说明,这不仅仅是从心理现象来解释的,即如"我思故我在"的理论,是由自己的心理活动感受到自我存在于这个世界;心理先有活动、有主宰、有计划,因而才有外在世界的活动出现。这样的唯心论,不曾考虑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全宇宙,也是自己内心创造的。因为无法想象这个环境是他所造,何况人生短短数十年,怎么可能造出已有几十亿年乃至千百亿年寿命的宇宙世界?

  若以佛的智慧说明人生宇宙,每一个人的人生宇宙是各有因缘的,而且是随着时空的变迁及其心念的变动,经常都在变化。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同一个时段,每一个人的环境世界,也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绝对不会完全相同。

  宇宙世界及人生的际遇,每一个人都是由心所造,由心感受,处身同一个时空的许多人,各有各自的宇宙人生,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世界为你自己所有,若不珍惜它、爱护它、美化它,你的世界就可能是人间地狱;如果你能全心努力于身心世界的保健培养,你的世界就是人间的净土。当你这一期生命终了之后,你的这个宇宙人生也就随着你消失。虽然其他的人还在照常生活,但那已不是你的世界了。

  第一部分 3.火宅清凉

  ·火宅清凉·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此偈是说,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论好坏,都像是火宅一般,充满各种危险,实在恐怖可怕。但是众生无智,没有警觉,都活在醉生梦死当中。

  何谓"三界"?根据人心的体验、感受和认识,而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三种范畴。欲界是五欲或名为七情六欲的层次,色界是禅定的层次,无色界是只有自我执著而已,没有意识活动的深定层次。欲界耽恋于官能的享受和追求;色界执著于生命的贪恋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无色界已没有对于身心的贪恋和爱惜,心理活动已终止,但仍有潜在的自我中心,维系着对于"我"的执著。

  三界都是水深火热的环境。

  若以一般人的判断,所谓眼不见为净,耳不闻为净,到了色界、无色界的程度,应该已是安乐的境界,怎么说也是火宅?住于定中的人,人间的烦恼、自然的灾害、社会的困扰,都不会影响到他,好像已得解脱。事实上凡有自我中心,出定之后,仍在欲界,依旧要接受人间环境的种种干扰,依旧有水深火热似的烦恼。故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火宅是失火的房子,充满了危险恐怖,但有幼儿、愚人及盲人,身陷火宅,却不知失火的危险恐怖。因此在《法华经》中有一寓言,以火宅为喻,是讲一群贪玩的稚儿在失火的大宅院中,看见失火了还拍手大笑,看见小动物仓皇逃窜还当成好玩。可怜这些愚痴无知的孩子,站在父母或成年人的立场,要想办法赶快把他们救出来。佛是众生的大慈悲父,所以告诉一切众生不要苦中作乐,赶快离开。

  其实,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环境随心,没有一定的安危,若是人心浮动,环境即混乱,便成三界火宅;若是人心安定,环境即太平,便见世外桃源。因此,我在访问名刹五台山时,曾写了这样的两句话:"凡夫以烦恼制造了苦乐无常的三界火宅,圣者以慈悲建设了广度众生的清凉世界。"

  第一部分 4.自我圆融

  ·自我圆融·

  若有诸菩萨,不厌生死苦;具足普贤行,一切莫能坏——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六·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三》

  此偈是说,如果有人发了要学做菩萨的心愿,便不该厌离生死之苦,应当学习普贤菩萨那样,一边常随佛学,一边恒顺众生。不论有多艰难的逆境困扰,也不会让他退失救度众生的大菩提心。这是描述菩萨行者的信愿坚贞,难舍能舍,难忍能忍,难行能行。一般人如果厌苦离苦,便想逃避现实世界,菩萨行者则是知苦、耐苦,救度众生脱离苦难,所谓"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菩萨不厌生死之苦。

  有一对老夫妇移民到美国纽约,依靠一位做护士的女儿生活,住在医院附近,隔邻是教堂,教堂的后院是一大片墓场。因此逢人就说,他们的家是在生老病死的娑婆世界,精神上相当困扰,很希望搬出那个环境。他们的女儿却持不同的意见说:生老病死,正是她所服务的工作项目和工作场所。这两种心态,正好反映出厌离和不厌离的两种想法。很多人希望后世再来做人再来相会,也有好多人希望这一生过了之后不再来到人间受苦,也有很多人希望活久一点,以为好死不如歹活,活着虽然有许多麻烦,还是不希望死亡。

  但是发了大愿的菩萨,不贪恋生死也不厌离生死。他们为众生而来,在生死的世间帮助在生死中受苦受难的众生。他们好比进入监狱帮助受刑人,跟他们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难。这样才能使众生亲近、信赖、接受,才能对众生有所帮助。

  "具足普贤行",普贤菩萨具足万行,发了十个大愿,愿学佛法、愿成佛道的目的,乃是为愿一切众生同出苦海、同成佛道。凡是开始信佛学法的人,就是初发心的菩萨,就当学习普贤菩萨广度众生的大悲愿行。

  "一切莫能坏",是由于菩萨有信、愿、行三种心的坚贞不拔,所以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他们失望、退却、后悔、中止,他们会再接再厉。如何才办得到呢?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发愿要学习普贤菩萨,不恋生死,也不厌生死,便能做到。如果迷恋生命,就会贪生怕死;如果厌倦生命,就会逃避责任。生命的可贵,不在于贪求一时的享受;死亡的价值是在于完成了奉献的任务。就在一生又一生的生死过程中,成长了自我的悲智,消融了自我的得失,便是生命的大圆满及大圆融。

  第一部分 5.智者多闻

  ·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己明智慧增;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法句经卷上·多闻品》

  "多闻"是博闻强记、博学勤学的意思。在佛的弟子中,多闻第一是阿难尊者,他只要有所听闻,就会牢记不忘,且能条理分明。此处所讲的多闻是指一方面经常追求新知识,一方面又不断地温故知新,对自身专业的知识要求深入,对各种不同领域的学问要求广泛,然后加以贯穿通达,自成一家的创见。不会读书的人,一旦多看了几本书,讲出来的话就可能陷入自相矛盾的窘境。真正多闻的人,却能把各家各派的知识化成自己的学问,这才是智者。所以多闻可以确定自己的方向和志趣,不会因为看多了书反而迷失自己。

  明了自己思想的道路,确定努力的目标和处世的原则之后,智慧便会日日增长。智慧可以从读书而来,同时也会从体验中开发。若无体验,智慧欠踏实,不过是人云亦云,东扯西拉,不能成为与自己生命相结合的学问和见解。有了智慧才能像名厨那样五味调和百味香,高明的厨师能善用种种材料变化出风味独具的佳肴。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风格,便不是真有智慧,也不能称为多闻。

  智者博解众义,有智慧的人都能一门深入,又能门门

  相即相容。不仅通达佛经,而且对一切学问也有如探囊取物,顺手拈来皆成妙谛的功夫。

  理解真实的义理之后,必然要即知即行,并且如法而行,自安安人。以他自己所理解的义理去实践,继而从实践中体会更深一层的道理。其思想和行为既能安顿自己,也能安顿他人。

  第一部分 6.三无漏学

  ·三无漏学·

  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

  《法句经卷上·诫慎品》

  这四句话讲的是道德的生活、精神的安定、智慧的修养,也就是戒、定、慧的三无漏学。"以戒降心"是以道德纲领,轨范身口两类的行为;"守意正定"是以止观的方法达成定心安心的功夫;"无忘正智"是以正知正见正念正思的修养,达成开发正慧的目的。用此戒、定、慧的三种功能来对治人的贪、瞋、痴等根本烦恼。

  许多人听到"戒"这个名词就会害怕,觉得是些教条式的约束,不受戒还没事,一旦受戒就这也不能那也不行;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戒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说,也不是叫我们什么都不要做,而是不说不做有损于己、有害于人的事。杀人、窃盗、邪淫、妄语等不善的行为,都是先由心中产生不满足、贪求、嫉妒、愤恨,才会去做的;如果有了戒,就可以降心。所谓降心是降贪心、降瞋心、降痴心。降心之后,不平衡的心理现象会越来越少,心灵越来越安定。

  把心安定之后要守住它,不让它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起波动,渐渐就能入定。正定与邪定相反。正定是从正念而来,对于物质环境的引诱,当以少欲知足的心态,运用止观的方法修行。"止"是心念止于一境,"观"是观照心念的动静状态,在同一个焦点上不断地反复地止与观,便能定心安心。换言之,妄念不起叫作"止",念念分明叫作"观"。心无邪思即是正念,以正念修止观,便得正定。

  由正定能产生正智,正智和邪智不同。邪智是用心思、走歧途、经偏门,取不义之利,争虚浮之名;正智是洞烛先机,明因果曲直,能够安定人心,不受诱惑,并能恰到好处地面对、处理、化解各种人我的问题,其立场绝非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这四句话可以说是佛法的基本原则。"戒"能保护自己身心健康。"定"能使人心平气和、情绪稳定,乃人生一大享受。"慧"能使人经常保持清明的观察力和明快的决断力,以客观态度处理问题。三无漏学在使人活得更幸福,即使未信仰佛教的人也可以运用得益。

  第一部分 7.智慧之眼

  ·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

  《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世人没有慧眼,不见正道,就如盲人见不到光明。这个偈子勉励我们当以培养善意来开智慧之眼。

  "世俗无眼"是说一般人囿于一己之私,没有深见和远见。有智慧的人,则已放下了私利的追逐,所以凡事都能从小处着手,并且从大处着眼;从近处着力而且从远处着想;不从个人看得失而从整体论成败;不是从自私自利的立场出发,而是以全体人类的幸福为起点。有智慧的人明察秋毫,不仅能事事洞烛先机,还能时时超越当下,不但看清正面,也能了解反面,且能超越正反两面,落实于绝对的客观,这才能看得到真正的事实、真正的原因和真正的结果。一般人则因自私自利而蒙蔽了眼心,看不到正道真理,老在烦恼、黑暗中跌跌碰碰。有智慧的人,所见的日日是好日,所遇的人人是好人。愚人被环境捉弄,智者能改造环境。愚人看世界是人间的地狱,智者看世界是光明的净土。

  如何培养智慧?即当培养"善意"。有两个方向:一是透过智者的观点来认识世界,一是用修养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心向,先使身心平衡,然后以平常心看待世界。前者是知识的,在观念上疏导;后者是实践的,在方法上练习。如此双管齐下,可培养出智慧的眼睛。

  当我们说世间差劲之时,那表示我们是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如果培养善意,即使无法立刻看到佛国净土,也会心平气和一点,不会那么愤愤不平。

  第一部分 8.面对现实

  ·面对现实·

  观诸法生灭,一切本来空;知世间成败,从业而有生——

  《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

  此偈是说,以智慧的观点来观察一切现象的生生灭灭,就会体悟到一切现象的本性是无生无灭的,本来就是空的;也知道世间的一切现象之所以有成败起落,是因为众生所造种种业而产生了种种现象。

  有一次,一位居士要介绍一位女士来见我,说她有名有钱有地位,有公有婆有父母,有儿有女有丈夫,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快乐,所以希望我能指点她几句话。见了面,我问她,要我告诉她什么?她说她已不少什么,只是感到缺少一些自由,也好像一辈子都在为他人而活,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幸福。我告诉她:"你不是没有自由,也不是没有幸福,只是少了一点智慧,缺了一些慈悲。也许最近太累了,你需要休息几天吧!"

  我告诉她:智慧与烦恼相对,不快乐是因为太在乎自己的存在,也太在乎周遭环境的存在,这是很累人的。慈悲与怨瞋相对,不幸福是因为自己不想付出太多,相反地,他人却还嫌你付出太少,这是很烦人的。如果你有智慧,就知道一切世间的事物,起起灭灭、来来去去,都是暂时有而本来空,何必那样地在乎自己、在乎他人。如果你有慈悲,就不会计较付出的多少,不会在乎他人的反应如何,只是为了爱护环境、照顾他人而做奉献。有智慧者能够放得下,因为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有慈悲者能够提得起,因为有世间就有业,多造善业,多结善缘,正是菩萨的心怀。如果既有智慧又有慈悲,就会发现你是天天都在自由自在地生活,天天都在心甘情愿地奉献,当然不会累也不觉得烦了,连休息几天也用不着了。

  此偈告诉我们的消息是:因为一切的人、事物以及人的观念和想法,都在起起灭灭,所以从空而有,由有归空,不必为了成败得失而起烦恼。可是,既然生活于此世间,一定是在成败得失的现实之中,不论是苦是乐、是成是败、是得是失,都是由于自作自受;不论你记得不记得,通过三世因果的观点来看,你必须面对现实,改善未来。

  第一部分 9.现在主义

  ·现在主义·

  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

  《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

  此偈是说,以菩萨的智慧,发现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交错而不可分割的,所以说过去就是未来,未来也就是过去,现在就是过去及未来。这对一般人的常识世界的认知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这儿绝对不是玩文字游戏,颠三倒四,事实上,它有既深奥又浅显的道理在里面。

  在现实世界里,一切动物之中,人类居于最高等的层次,因为有记忆,能思辨,累积经验,形成了文化。这都是时间感的反应所造成的结果。记忆着过去的经验,变成生活于现在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过去的记忆加上现在的事实,便能展现出未来的景观。

  正因为人类具备在时间上的条件,朝向正面发展,便是不断地改正过去、更新未来;朝向负面延伸,便是对过去的眷恋与追悔,对未来的梦想与忧虑,对现在的不满与不安。这就为人类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苦恼。

  因此菩萨慈悲,告诉我们:时间虽然是有的,而且也是人类所需要的,但是不要被时间所骗,不要以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一定会来,现在的永远不变。站在你现

  在的立足点上,你是带着从前走到现在,你又立即带着你的过去和现在,走出未来。所以不论你的记忆力如何,也不管你的推想力如何,现在的你虽不等于是过去的你,也不就是未来的你,但确实是和你的过去及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曾经有一位禅师,离家数十年,再度回到家乡时,他的亲人都认不出他了。经他自我介绍后,他的亲人便惊讶地问:"变成这么老了,你真的是我家那个人吗?"

  禅师回答说:"那个人的确就是我,我这个人的确不是他。"这两个人的对话,点出了时间的前后,虽不可分割,但又历历分明。

  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第一部分 10.现在主义

  ·现在主义·

  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

  《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

  此偈是说,以菩萨的智慧,发现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交错而不可分割的,所以说过去就是未来,未来也就是过去,现在就是过去及未来。这对一般人的常识世界的认知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这儿绝对不是玩文字游戏,颠三倒四,事实上,它有既深奥又浅显的道理在里面。

  在现实世界里,一切动物之中,人类居于最高等的层次,因为有记忆,能思辨,累积经验,形成了文化。这都是时间感的反应所造成的结果。记忆着过去的经验,变成生活于现在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过去的记忆加上现在的事实,便能展现出未来的景观。

  正因为人类具备在时间上的条件,朝向正面发展,便是不断地改正过去、更新未来;朝向负面延伸,便是对过去的眷恋与追悔,对未来的梦想与忧虑,对现在的不满与不安。这就为人类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苦恼。

  因此菩萨慈悲,告诉我们:时间虽然是有的,而且也是人类所需要的,但是不要被时间所骗,不要以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一定会来,现在的永远不变。站在你现

  在的立足点上,你是带着从前走到现在,你又立即带着你的过去和现在,走出未来。所以不论你的记忆力如何,也不管你的推想力如何,现在的你虽不等于是过去的你,也不就是未来的你,但确实是和你的过去及未来,联系在一起的。

  曾经有一位禅师,离家数十年,再度回到家乡时,他的亲人都认不出他了。经他自我介绍后,他的亲人便惊讶地问:"变成这么老了,你真的是我家那个人吗?"

  禅师回答说:"那个人的确就是我,我这个人的确不是他。"这两个人的对话,点出了时间的前后,虽不可分割,但又历历分明。

  不用牵挂过去,不必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就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第一部分 11.求学要诀

  ·求学要诀·

  夫学有二,常亲多闻,安谛解义,虽困不邪——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求学有两个要诀:第一是常亲近善友,第二是遵守真理。"学"是指圣人之学、解脱之学,也就是离烦恼之学、安心安身之学。

  "多闻"是多多学习待人接物,与人共处,化解烦恼,增长智慧的观念和方法。简言之,多闻者是学问渊博、知识丰富的人;在佛教界称之为"善知识",指的是良师益友,能为我们传递经验、解惑纾困并授以正确实用的方法。

  "解义"是指对理论的了解,对学问的洞悉。"多闻"是多听、多学、多读书;"解义"则是对听到、读到的任何学问都能了解其内容。这又可分成两个层次:第一种是从语言文字的表面去理解,望文生义,却不一定是真正的意思。第二种则是以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及对佛法的修行来通达、识透文字的内涵,根据实际经验,根据证悟层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认。

  懂得这两个名词之后,知道求学要常亲近、请教、请示博闻强记的人或见多识广的人,由此可以获得智慧的启发和学识领域的开拓,然后便能安住于正确的、正当的、真实的道理。若能如此,即使遇到思想上、生活上、身心上、环境上的任何困难,皆可迎刃而解,也不会被错误的观念或不良的环境所诱惑而走上邪道,像一些人在平常时候,仁义道德都听得懂也讲得出口,一旦面临利害关头,却可以出卖良心,追求不正当的利益去了。

  第一部分 12.不如无知

  ·不如无知·

  诸法无自性,一切无能知;若能如是解,是则无所解——

  《六十华严经卷十·摩天宫菩萨说偈品》

  一切现象没有固定不变永恒的本质,也没有一定不变永恒的真理让我们认知。假如有谁能理解到这样的事实,也就没有什么大道理可以被了解说明的了。

  所谓"诸法无自性",是说任何现象没有不变的恒常性,任何现象都会由于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变迁而产生变化,任何物质现象及精神现象都是如此,故世上并无永恒的真理和不变的事物。

  然而,一般人即使在观念上有此认同,事实上却难以体会;总在茫然迷惑、不明所以的情况下,对一切现象在心理上产生正负两面的反应。正面反应是想迷恋它、追求它、占有它,形成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苦恼;负面的反应是,想要的追求不到,无法占有;已经到手的,担心失去,真的失去了,那就产生了永远没有安全感的苦恼。这是非常辛苦的,天天忙忙碌碌,居然就是为了自寻苦恼而忙。有人说是为了生活,为了事业,为了成就感。其实只是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或似有实无的事物而忙。

  一般人是被物欲牵累而辛苦。知识分子的思想家们,则为对于某种想法或所谓意识形态的坚持而辛苦一辈子。

  有人认为他们的理念、想法和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其实,世间任何事物包括思想观念在内,没有一样能够不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一成不变的,现实情况经常改变,思想观念也就无法不让它随之改变。所以,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只能代表你自己的现在,说不定你到明天就会修正你自己的见解。但往往有些人为了意见的出入,争得脸红脖子粗,形同水火。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但也该尊重他人的立场,否则,不仅困扰自己,也困扰他人。

  正因为任何东西都会变化,于是求知就仅是一桩比较的行为,而不是造成独断行为的手段。求知是为了生活的方便,不是为了要抓住一样东西不放,否则知识反而成了生活的累赘,那又何苦来哉。现代人的资讯发达,消息来源丰富,大家一方面希望知道得更多,另一方面又被想要知道的东西冲击得头晕目眩,忘了自己是谁。

  第一部分 13.战胜自己

  ·战胜自己·

  千千为敌,一夫胜之,未若自胜,为战中上——

  《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这个偈子是说,若以一个人的力量去战胜成千上万的敌人,当然是够勇猛的战将了,但是,还不如战胜自己的烦恼心来得有价值。这四句话意味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的一生,总是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做着适应及克服的努力。因此有人形容人生如战场,勇者胜而懦者败;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中,所遭遇的许多人、事、物,都是战斗的对象。其实,自己的心念,往往不受自己的指挥,那才是最顽强的敌人。

  一般人认为,如果没有危机感、竞争力或进取心,可能会失去生存的空间,所以许多人都会殚精竭虑地为自己、为孩子安排前途,以作为发展的战场。

  人生的战场上,千军万马,杀气腾腾。一位在作战时能够万夫莫敌,屡战屡胜的常胜将军,功勋彪炳,使得敌军望尘披靡,但他内心是否平安、自在、欢喜,就大有问题。例如拿破仑在全盛时期几乎让整个地球震颤,战败后被囚禁在一座小岛上,相当烦闷痛苦,难以排遣,因而说:"我可以战胜无数的敌人,却无法战胜自己的心。"

  可见能够战胜自己的心,才是最懂得战争的上等战将。

  要战胜自己很不简单。一般人得意时忘形,失意时自暴自弃;人家看得起时觉得自己很成功,落魄时觉得没有人比他更倒霉。唯有不受成败得失的左右、不受生死存亡等有形无形的情况所影响,纵然身不自在,却能心得自在,才算战胜自己。

  平常人很难不受环境影响,矛盾、冲突、挣扎,经常发生,如何调伏烦恼非常重要。发生在心外的事比较好应付,发生在心中的事则较难处理。这需要做自我排解、自我平衡的功夫,在观念和方法上都要努力。在观念上要想到这是种种因缘配合之下所产生的结果,自己仅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无法掌控,情绪自然会安定。在方法上则要做些自我约束与宁心安心的功夫,若能随时随地安心安身,便是真正战胜了自己。

  第一部分 14.用佛智慧

  ·用佛智慧·

  如来智如是,众生悉具有;颠倒妄想覆,众生不知见——

  《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五·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三》

  此偈是说,人人都具备跟佛相同的智慧,可惜一般人的心智被痴迷的颠倒妄想所蒙蔽,所以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能力。

  很多人以为自己非常优秀,头脑快、见识广、懂得多、学得勤,就觉得很有智慧。另有不少人以为自己非常愚笨,头脑钝、手脚慢、理解力低、记忆力弱,就觉得没有智慧。其实,如果依据此偈做判断,这两种人都还不曾知道佛的智慧是什么。

  三年前有一对夫妇遇到婚姻危机,先后都来请我指示。两人都是出身于农村,结婚已二十多年,当时都只二十来岁,男的初中毕业,女的小学文化程度,后来男的由工读而出国留学,回国后升到了一家中小企业公司的总经理。太太老是怀疑丈夫在外面有了姨太太,男的便来告诉我,本来他没有想到要娶姨太太,反正太太天天都在冤枉他,他就真的交了女朋友。太太知道实情之后,也来告诉我说,既然丈夫无情,她也要另外去找男朋友了,反正她的丈夫嫌她愚笨,大不了迟早离婚算了。

  这对夫妇,受的教育程度有差距,知识水准不相同。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人都没有如来所说的智慧。妻子冤枉丈夫已是错的,丈夫岂可将错就错?丈夫有外遇已是错的,妻子岂可也去找外遇?两者都已四十多岁,还不珍惜患难夫妻,竟来互斗意气,把幸福婚姻的营造,当做儿童的游戏,是多么的愚痴!幸亏两人都来见我,被我各骂一顿,避免了家庭的破碎。

  这个例子,正好说明此偈所谓被"颠倒妄想"覆盖了心窍,不见了智慧,任由情绪奔放,惹得烦恼不已、痛苦不堪。

  请不要误认为佛的智慧,要等到成佛之后才有份儿,那是一些学问家们的高论。事实上,佛在人间,就是要帮助一般的凡夫俗子,告诉你本身就有佛的智慧,不一定要等到成佛,只要能于生活中少闹一些无意义、无道理的情绪,少为自己制造烦恼,常以心平气和的态度,谅解人、包容人、帮助人,你就是一个能够生活在如来智慧中的人了。

  不要指望等你成了佛,才有佛的智慧,你应当马上开始运用佛的智慧。否则,你是永远没有机会体验到智慧的,你也永远不会成佛了。

  第一部分 15.提起放下

  ·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大智度论卷三·释初品中四众义》

  此偈的表面是说,孔雀虽有华丽的外表,但是不如鸿雁能够远飞;在家人虽然富贵而有势力,但不如出家人的功德殊胜。好像是说,从外表上看,在家人比出家人高贵,其实恰巧相反。

  这是出家与在家两种生活形态的比较。很多在家人一生中所追求的不外名利权势,即使不一定受人尊敬,但却要受人瞩目,才算成功。可是很少有人在成功之后不被牵累,直到晚年,他们仍在名利场中打滚而不能脱身。这好比披着华丽羽毛的孔雀,是众目的焦点,受人赞美欣赏;但孔雀尾巴太长,身体太重,飞不高也飞不远。鸿雁是一种候鸟,长得并不漂亮,但在夏季来时向北国去避暑,冬天到了往南国去避寒,翱翔于沧溟,一飞就数千里,如此海阔天空的大胸襟,绝不是孔雀所能比拟的。

  这不是说,在家人有了财势富贵,便不能远走高飞,而是因为有家有室、儿孙成群,加上田产房产,要想说走就走可就不容易了。纵然年老退休乃至临终之时,还对眷属产业牵肠挂肚地放心不下。由于不自在,所以患得患失。富贵者更求富贵,有权者希望权加一级,有势者力求巩固势力并加以扩张。自古以来,许多尊贵权势人物,往往至死不愿让出权位,要待子女逼下台,要等后起者赶下台。提得起放不下,是非常痛苦的事。

  出家人的功德在于随遇而安、随缘奉献。没有一定要做的事,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没有一定要在世间扬名立万或完成大事业的心愿。如果事实需要,也没有一定不愿见的人和不想做的事。有一位海外回来的学者见我们法鼓山的计划不小,远景庞大,对我说:"圣严法师,你的野心不小。"我说:"阿弥陀佛,我哪敢有野心?随缘而已!如果因缘许可我就做,而且不逃避、不后人;因缘不许可的话,我是不会强求的。野心是想要追求、想要征服、一定要达成什么;我没有野心,佛法要我做的、众生要我做的,在不违背智慧和慈悲的原则下,只要我能做,一定尽力而为。"出家人没有私人的事业和财物,一千家饭,孤僧万里游,在任何地方落脚乃至一晚,就把那个地方当做自己的家来照顾;遇到任何一个人乃至一面之缘,也把他当做自己的家人那样来看待。情深礼隆而不存占有之心,所以能随缘结缘而又能随时放下。此偈虽然是以在家和出家的两种身份做对比,其实,有大智慧的人,不论在家出家,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所谓置名利权势于度外,乃至也置生死于度外。如果是非常愚痴的人,不论在家出家,他们的心中也都被名利权势占满。不过出家人的生活方式,若非已经拥有寺院及徒众的大和尚,要想占有名利权势,相当不易。所以,若非道德修养已有相当火候,担任丛林道场的方丈,是要特别留心的。有道的出家人,处处努力建寺,随时可以离开。

  第一部分 16.知识智慧

  ·知识智慧·

  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暗中,有目无所见。

  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目——

  《大智度论卷五·释初品中摩诃萨埵》

  智慧是心地无染,多闻是博闻强记。如果心地光明而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学问,便不能用适当的语言工具来向人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如果仅有渊博的学问,而无明净的智慧,便等于睁着两眼的盲人,所说所见,都像盲人摸象。

  一般人所认为的智慧大概是指聪明或博学。这种人见多识广,反应敏捷,分析和观察深刻而独到。其实,从佛法的观点来说,聪明人不等于有智慧,学问家也不等于智者。离开了自我中心的分别、执著,才是离烦恼而得解脱的有智慧者,那是亲自体验到了真我无我、实相无相的究竟空相。

  在这个偈子中,"多闻"的意思是懂得很多佛法,不一定用耳朵听闻,也可用眼睛阅读和用心分析研究经典。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阿难尊者是多闻第一,他把佛在各个时段所讲的佛法都记得清清楚楚,被形容为"如瓶泻水",从佛的口中进入阿难耳中,一字不少、一义不漏地全部承受。但他直到释迦牟尼佛涅槃时,尚未悟入智慧。

  尚未成阿罗汉。可见多闻和智慧并无绝对的关系。只有多闻而无智慧,虽然身在光明之中,但好比没有眼睛,看不到光明,无从知道光明是什么?反过来说,有智慧而无知识、学问,只能说自己没有烦恼,但无法用智慧来帮助众生,这好比在黑暗之中,有眼睛却看不到东西,不知道佛法是怎么说的,不会说开悟的境界是怎么发生的。所以佛陀时代有些已证阿罗汉果而没有学问辩才的弟子,遇到请他们说法开示的场合,只好表现几下神通来感化人。可见有智慧而无多闻,多闻而无智慧都不够好。

  第一部分 17.如法实践

  ·如法实践·

  如法应修行,非法不应受;今世及后世,行法者安稳——

  《大智度论卷十六·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七》

  此偈是说,若合于正法的道理,应该照着去做,违背正法的观念,便不该接受;不论今生或来生,如法修行的人,都会获得安稳的心境。这四句话中,有四个名词是重点:如法、非法、行法、安稳。

  一般人讲"如法炮制",是依照正确方法炮制药材,才能使人药到病除。此偈是说照着佛所说的道理和方法去做,便是"如法"。"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讲解除苦难的原则,便是从因果的事实而说有,从因缘的现象说空。佛所说的每一部经,都是为了适应不同时地及听众的情况而方便说法,从不同的角度谈同一个问题,或对同一个问题向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因此,原则只有一个,修行法门则有无量。合乎此原则的道理,不论出于何人所说,都是如法;若不合原则,纵然大家说是佛法,也要视为非法。

  佛法的原则是因果法及因缘法,佛法的实践是以戒定慧的三学为基准。"戒"是应该做的必须做,不该做的不得做;自利利他的事应该做,让自己产生困扰、让他人受到伤害的事不该做。"定"是心不受环境的刺激诱惑而动摇,不受内外的困扰所影响,随时随处能使自己的心,处于安乐、安适、安稳的状态,不仅自安,也能安人,使得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安定。"慧"是既能提得起也能放得下,提得起责任,放得下权利,提得起是帮助他人,放得下是心无牵挂。放下以后,心中清清朗朗,提起之时,心中毫不拖累。此叫做如法。

  "非法",是身口意三种行为,不合因果及因缘的观点,违背戒定慧三学的基础。

  如果照戒定慧的原则努力修行,便可避免、预防产生非法的行为,则今世后世都会得到利益。现生如法修行的人,身心会平安,即使环境不如意,有种种打击阻碍,但内心不会受影响而产生怨天尤人的烦恼。何况存善心、说好话、做善事的人,多半会受大多数人的欢迎、爱戴和信任。假如今生并未得到外在环境的回馈,也没有关系,还有无穷的来世、无限的前程。

  "安稳"是安乐稳定,不受干扰,不愁得失,超越于善恶有无的解脱自在。

  第一部分 18.剑及履及

  ·剑及履及·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如是之过失,皆由懈怠心——

  《大智度论卷十五·释初品中埵梨耶波罗蜜义第二十六》

  此偈是说,如果你在听了很多微妙的道理,却对自己的身心没有多少帮助,问题就在于没有身体力行地照着去努力。

  世间的许多知识分子,读了大量的图书,写了不少的文章,仅在贩卖学问,

  口维生,光在坐而言,不能起而行,对人也许有用,于己等于无益。有些学佛的人,读了许多经论及祖师的语录,却不能开悟,也无法减少烦恼。懈怠不精进,能说不能行,是其关键所在。

  此处所谓的"妙道法"是佛所说的离苦法、解脱法、成佛法,即是成熟众生的大乘菩萨法。有人听了佛法之后,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奋不顾身,全心投入,深怕时机难再。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很不简单!听到了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心境立即豁达,觉得死而无憾。可是对佛教来说,仅仅闻道又能悟道,虽也可以死而无憾,如能不死而将经验与其他尚未闻道悟道的广大众生分享,那就更好。作为一个菩萨,听了佛法之后,如果尚未悟道,当然要自己修行自己用,同时也要介绍给别人。这是"自身未度先度人,是为菩萨初发心"。

  "闻诸妙道法,不能以益身",是说听到佛法却不能拿来利益自己,即如禅宗语录所比喻的,走在江水边结果渴死,坐在饭锅边结果饿死,这都是懈怠心在作祟。连举手之劳都不肯,难怪渴死饿死。佛法称这些人为睁眼的瞎子、有耳的聋子、有嘴的哑巴,佛法对他们水泼不入心,听是听到了,但跟他们的生命不相应。

  凡事因循,得过且过,虽然手中握有无价宝库的钥匙,却懒得打开宝藏之门,懒得运用库藏的财宝,那就等于没有财富的乞丐。知识学问,贵在学以致用,不用便无用,无用便无

  益。凡事剑及履及,精勤不懈,必能利人,也能利己。

  第一部分 19.禅的力量

  ·禅的力量·

  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虽未得无余,涅槃分已得——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禅定是最坚固的铠甲,可以抵挡烦恼的利箭,纵然尚未达到无余涅槃,但已在走向涅槃之路了。

  禅有两种意思:第一种是四禅八定;第二种是禅定和智慧不二,也就是《六祖坛经》的"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是中国禅宗所讲的禅。印度的禅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与外道相通的层次,即瑜伽派,修四禅八定,浅的时候心止于静,心无杂念;深定时,自己就是存在于无限的时空,这是世间禅,因为自我的价值执著还在。另一个层次是释迦牟尼佛的禅,在四禅八定之上,另加第九定,名为灭受想定,便是超越于时空的执著,名为解脱定,又叫罗汉定,这已是由定发慧的禅了,如果有定无慧即不解脱,定中无烦恼,出定之后尚不能无惑。第九定后,一了百了,烦恼尽、生死断,虽在世间,已超越世间的束缚。

  此偈讲的禅是即慧即定的大乘的禅,这种禅可以用打坐进入定境,但有了功夫之后,不一定是在打坐的情况下得智慧。出定之后只要心不受外在干扰、诱惑,也是在定中。所以禅宗说,坐也禅,立也禅,吃饭、喝水都是禅,日常生活即是禅。

  "铠"本是古代武士在战场两阵打仗时用来护身御箭的战袍,此处以"金刚铠"比喻禅的力量,就如金刚做成的铠甲,可以保护心的清净和稳定,不会受到心内和身外射来的烦恼箭所伤害。有些烦恼箭看起来是来自身外,其实箭和弦都是出于内心。倘若心定如金刚,身外纵有千军万马的烦恼之箭,也是奈何不了你的。如果心有禅的力量,虽尚未得无余涅槃,仍有一些微细烦恼,但已不起作用;虽仍未得究竟解脱,但已得到若干部分的涅槃功德,尝到了一些烦恼不起的味道。

  一般人或刚学佛的人不易到这个程度,但在生活之中多保持一份宁静的心,多保持一份向内看的心,就会少一点被外境困扰的可能。我常告诉人,如果烦恼当前、逆境当道,要向内看自己的念头,不要看对方的情况;或者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觉,不要注意使你烦恼的现象,否则烦恼不易平伏。这实际上就是禅的力量,也是一种定的方法,可使烦恼减轻。

  第一部分 20.禅能离欲

  ·禅能离欲·

  欲乐着无厌,以何能灭除?若得不净观,此心自然无——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此偈是说,淫欲之乐往往使人沉迷,无法自拔,如果能使用不净观的方法修行,贪着于淫乐的心,自然会如釜底抽薪,无薪火自灭。五欲之中以男女的性欲最强。男女的性欲之乐是非常令人着迷的,只要是正常的男人或女人,都会有兴趣。即使是出家人,在未离欲之前,多多少少也有这种倾向,因为有戒律保护,所以不会去做。

  佛经中说,人间的五欲以淫欲最乐,仍不如天上的欲乐,则因没有肉体负担,故也没有疲累厌恶感。经中又把五欲之乐和禅定之乐相比,禅定之乐远胜于五欲之乐。禅定是从身心得到松弛、解放,身轻而心安;欲乐只是一时间的刺激、陶醉,而不是神经肌肉的放松,没有轻安之乐,两者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有禅定经验的人对性欲就不会那么地迷恋了。而修禅定的方法中,不净观是专门对治淫欲重的。性欲强烈,一方面表示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显出气质粗浊;也有些人,由于体质虚弱,火气上升,性欲的反应亦强,这是要命的现象。人非禽兽,切勿让性欲奔放,造成严重的后果。

  不净观是观自身的不净和观他身的不净。性的冲动或反应很强烈时,观察身体,每一个毛孔都在不断地分泌,只要一段时间不清洗,臭不可闻。用这个观点看自身不净,欲念会下降;再观他身不净,欲念即平息。有人看到特定形象的男人或女人时,会特别有兴趣,这时就宜想象:掀开这个人的头发之下是头皮,头皮之下是血肉筋骨。如果喜欢他的眼睛,眼睛内部是神经,是脂肪,没有任何可爱的东西。再进一步观想:害病时如何?我见过一位本来很妖娆美艳的女士,当她生病时便非常憔悴,口有胃臭,身有体臭,一点也不美了。再往下想,当美女死了之后又如何?死了几天将如何?死了几个月又如何?只剩一堆骨头,最后连骨头也没有了。修不净观观到这种程度时,就不会再有欲念产生;观到最后,身心没有了,心外的境界也没有了,便入了禅定,其最高境界是离欲,证阿罗汉果。

  不过,不净观不容易学,须由有经验的老师教。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欲念产生时,不妨观自己和他人的不净,这样也有用处,至少不会放不下、离不开、不断想追求欲乐。

  第一部分 21.摄心入定

  ·摄心入定·

  摄心入禅时,以觉观为恼;是故除觉观,得入一识处——

  《大智度论卷十七·释初品中禅波罗蜜》

  本偈是说,进入禅定所遇的障碍,是觉和观,若不离开觉观,就不能进入深定。

  "觉观"是心理活动现象,又被译为寻伺。粗思绪为觉,细思绪为观;寻求事理的粗性作用,及伺案事理的细性作用,合称为寻伺。这是思考性、探索性的心念,与专注性、集中性,乃至统一性的禅修心态是相违背的。进入禅定时,如果还有觉观,就打搅了定境的完整和宁静;若能把觉和观的心相彻底摆下,就能进入深定。觉观对于分辨好坏善恶而言,是善的心理现象,对于禅定的修行者来说,却是不善的心相。因此《大智度论》说:"觉观虽善,而是三昧(禅定)贼。"

  摄心是把散乱的心和攀缘的心集中起来。散乱的心,是天南地北、胡思乱想。攀缘的心,是对外在的环境,不论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嘴所尝,只要是喜爱的就追求、贪取,不顺意的就讨厌、排斥。若要集中这个散心,需要使用摄心入定的方法。有的直观实相无相,念头无物可缘,念头无立足处,便是三昧定境。有的用数息观,把杂念妄想用数呼吸的方法排开,唯一的念头就是数呼吸,等时间长了,功夫深了,就能进入禅定。禅定有深浅之别,入深定之后即进入"一识处",只有一个自我识存在,其他一切分别识都不起作用了,这个自我不是对外攀缘的意识,也不是对内寻伺的意识,而是还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存在于禅定之中,可见若不除我执,禅定再深也未必解脱。

  另在禅修的现象和方法上,也用"觉观"二字,不过不是此偈所用的寻伺心。

  觉是禅修者的觉受,凡打坐时会产生种种觉受,如冷、暖、呼吸顺畅或不顺、身体清凉轻安等。由身体的现象产生心理的反应,如果执著这些反应就不能入定,必须放下才能入定。

  观是观想的方法,如因缘观、数息观、慈悲观、不净观、界分别观等,合称五停心观,我们必须经过这些修观的方法才能入定。如果在入定之后尚有观的方法可用,则表示未入深定。正如坐船过河,若不肯离船,即使到了彼岸也是不能登岸,所以执著觉受及观法,也是禅定的障碍。

  更进一步,倘若入了深定而耽着定乐的享受,也不得解脱,必须先将觉观放下,才得入定,然后必须将定境也得放下,方为无私无我的自在解脱。

  第一部分 22.事实如此

  ·事实如此·

  般若波罗蜜,实法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得到般若的智慧之后,所见到的才是不虚妄、不颠倒的真实法,那已不是思想语言所能形容的境界,通常称为不可思议。

  梵文的般若是"智慧",波罗蜜是波罗蜜多的简称,是"超越"。但般若无法仅用"智慧"两字来表达,因为一般人认为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凡有创造性的人,都有智慧。但这跟般若不一样。般若的智慧,也有一般人的智慧的功能与作用,但无一般人的自我中心的执著,这才能从烦恼的苦海超越而成为大解脱、大自在的智者,叫做"波罗蜜多"。因此,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不会再有颠倒意见了,因为他已体验到了真实的佛法。

  什么叫"颠倒"?共有四种: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以无我为我,以不净为净。这是人间凡夫对于身心和环境所持的正常心态,但从佛法的立场看来,却叫做颠倒。因为世法无常,所以身心世界皆非真我;因为一切现象无法永久保持或保证不变,所以有生老病死等诸苦;因为有烦恼的心念,所以不清净;有血肉的身体,所以是臭皮囊。

  然而开发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人,便已超越了烦恼的分别执著,也可以说般若波罗蜜多就是真实的佛法。而真实的佛法,必须是得到般若波罗蜜多的人才能体会到的。这样的真实,已非言语、思想所能说明思考的领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所说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也就是指的"般若"的事实。

  通常,几乎人人都曾有过"尽在不言中"的体验。有人形容大智若愚,其实不是装成憨厚笨拙,而是根本觉得用任何方式辩论、解释说明,都是不必要的。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多说不如不说,否则离事实真相就会越来越远。

  第一部分 23.无私无我

  ·无私无我·

  般若之威德,能动二种人;无智者恐怖,有智者欢喜——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能使两种人震撼:一是使得没有智慧的人恐怖,二是使得已有智慧的人欢喜。

  梵文"般若"的意思是无私无我的智慧。在没有智慧之前,不知般若是什么;有了智慧之后,没有自我、没有执著,因为警悟到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身心,都不是永恒的自我。不过在般若的智慧尚未从心中显现之时,纵然在认知上能够接受无私的观念,却无从体会到无我的状态。甚至一听到般若是空,空即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命,就会恐惧惊怖。因为既然无我,自己的身心究竟又是谁呢?可是对于已经有智慧者,认为达到这种境界实在太好了,能够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所以盼望协助那些无智的众生,在尚未断除烦恼之前应当断除烦恼,未得大智慧之前应当开发智慧。因此要用种种观念、种种方法,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并且鼓励大家,总有一天会大彻大悟,显现出大智者的功能。

  然而,一般人害怕失去自我,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害怕在体验到无我之后,就会像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失去了记忆,不认识自己,当然也不认识亲人;没有了自我,当然也会失去本来属于自我的一切,那该是多么悲惨可怕的事了!他们以为,如果没有了自我,比起失魂落魄的幽灵更加寂寞。我的弟子中还有不少是这样的人,甚至随我打了几次禅七的人还有这种心态。一讲到无我,他们就说:"不能没有自我,一旦没有自我之时不知会发生什么事。现在这个我已很习惯了,我有我的身体、环境、家庭、财产、事业等,偶尔虽有困扰,但还不觉得有多少不好。如果没有了自我,实在不堪想象,可能我会发疯,也可能会变成一个植物人那样的行尸走肉了。"

  事实上,无我的经验,是以无私的般若智慧,超越了主观客观,超越了时间空间,超越了相对绝对的自我中心,除了没有自私的立场,所有的一切都还照常。如果你是在家人,由于禅修而开了悟,那就是获得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无我智慧,因为没有出家,所以太太(先生)、孩子、事业等原有的一切,还得由你去照顾。所不同的是:开悟之前,是你的私有,所以被你在心理上占有;开悟之后,是属于各人所有,你已没有自我的私心,在心理上是尽慈悲关爱奉献的责任。这种心境是很难说明的,唯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当你欢喜地获得般若的智慧之时,自然就知道了。

  一般人也可以练习着用智者的观点来放下自我,特别是在被烦恼所苦的时候,学习着暂时放下自我,也会有益于身心的健康。

  第一部分 24.不用议论

  ·不用议论·

  若人得般若,议论心皆灭;譬如日出时,朝露一时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如果一个人得到了般若智慧,从我见、我执所生出的议论心就没有了,好比早晨太阳一出来,露水都不见了。

  般若本身不是用语言讲的,即使说是得到了文字般若、语言三昧,还是以语言来表达,用文字做工具。但以文字语言做工具,是为了利益众生,因材施教,不是为了自己要申述什么真理。所以,得到般若的人,心中朗朗乾坤,对任何现象皆不需揣摩,当下就明白。若是哲学家及科学家,则需靠理论表达,分析实验。彻悟以后的圣者,对于宇宙人生,都是如实观、如实知、如实说。是直观而不是直觉,无相无不相,是如实相;无念之念,即是般若。既然如此,已不需要议论、辩论、争论,因为一切都已清清楚楚,还要议论什么?但是未得般若智慧的人,仍需要思辨的逻辑,才不致陷于盲从、迷信、迷惑。

  凡是辩论的、讨论的、争论的、计较的、衡量的、分析的、综合的,都叫议论心。这些都会因无我智慧的出现而消失,好比太阳一出来,朝露就被蒸发了。佛见人就说法,但不要认为他喜欢议论。佛的大弟子中有议论第一者,他是为了使大家对佛所说的法理解得更透彻,是为了帮助别人而不是表现自我。因此直到今天,西藏的喇嘛对议论依然很重视,用议论达成消灭议论的目的,使讲的人不会似是而非,听话的人也容易进入主题。所以,已得般若的人,本身不需议论,若是为了他人,则仍然需要议论。

  第一部分 25.智慧无痕

  ·智慧无痕·

  若不见般若,是则为被缚;若人见般若,是亦名被缚。

  若人见般若,是则得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两偈是说,不论你以为已见到般若或者没有见到般若,都是未得解脱,相反地也就是已得解脱。

  这两个偈子,乍看之下是彼此矛盾的。第一个偈子说,不论见不见到般若,都被烦恼束缚。因为未见般若的人,不知道有般若,也没想要见到般若,因此是在烦恼之中。另一种人已知有般若,并且在追求般若,这本身就是执著;或者他自认已得到般若,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这也是个笑话,因为般若是无我的,怎么会把有了智慧当成我了呢?所以自认得到般若,也是束缚。

  第二个偈子说,见到般若是得到解脱;相反地,不见般若也是得解脱。这是对智者或悟后的人说的。悟后的人即使告诉别人他见到般若,自己心中并不会执著般若。比如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已放下了自我中心,但他为了帮助他人,依旧处处说到"我是佛"、"我是大觉者"、"我是世尊"、"我是法王"、"我度众生"。这究竟是执著,还是解脱呢?这是为了让众生起信心,所以告诉人他是佛,他已得解脱,借此让众生知道,他是值得依靠的人,是能让众生得解脱的人,要跟他学习。这些"我"字,是为众生而说的假名,不是为了凸显佛的自我而说。

  "若不见般若,是亦得解脱",对于大彻大悟之后的人来说,般若也是因为众生需要而立的假名,在他们悟者的心中并没有任何痕迹叫做般若,这才是真正得解脱。倘若某人自己认为有智慧,自己认为已解脱,自己认为于众人之中高人一等,这是固守着自我价值、自我成就的心相,乃是傲慢自大,不是解脱自在。

  我常对修行已有一点心得的人说:不要执著悟境,不要等待开悟。如果真的开悟了,不要大惊小怪,逢人就显示自己已经开悟。真正开悟的人,心中了无痕迹,如果有开悟的感觉和开悟的傲气,那就证明你不是真悟,未得解脱。

  世间有些人自称他们是解脱者、大师、大禅师,或者自谓最高最究竟的自在者,很难讲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如果是方便法,让人起信,那没有问题;如果骄慢自大,自认为解脱者,那绝不是解脱。该如何判断呢?但看他们在平常生活中是否有傲慢心,是不是和光同尘地平易近人。如果是在从事神化自我及个人崇拜的活动者,就可能是骄慢,而不是般若了。

  第一部分 26.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诸法之实相,则是众生相;若取众生相,则远离实道——

  《大智度论卷二十·释初品中四无义》

  众生相就是诸法的实相,二者没有差别。但是此偈又说,如果执著众生相,那就离开了真实的佛道。

  这是般若的辩论法,也是《大智度论》的句法。首先说这个就是那个,然后说若取那个当成这个,就已离了这个。以此偈为例,不要执著莫须有的名相叫实相,但离开名相又如何知道实相呢?

  实相是实际的、根本的形象、现象,原来就是这个样。但真有实相这个东西吗?从语言上、思想上讲是有的。若从实相的本身来说,实相是无相,无相不离一切有的现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叫实相,可知世界一切现象都没有离开实相。

  佛学所讲的空,永远不会被破坏,是最可靠的。什么叫空?只有空中才能出现种种有的现象,但这些现象不断迁流变化,因此,一切的有,也从未离开空的真实相。佛说不要以空洞的名词或形而上的哲学理念,来错认实相这个东西。

  众生相就是实相。众生相是以人为主,但除了人之外,还有其他类别的众生,众生开悟,即见自性是空,自相也空,所以本来是空的实相就是众生相。但你如果以烦恼的众生相便以为等于已经体验到了实相,那又是颠倒的看法了。众生相只是实相的一部分。实相不离世间的任何现象,但不能把世间的任何现象当做全体的实相,因为它是一直在变化的幻相,岂是实相?

  第一部分 27.没有异端

  ·没有异端·

  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

  《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

  此偈是说,般若智慧虽没有二相,佛却随着对象及时地之不同,而以各种名称来称呼它,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它。

  "般若是一法",更深一层来看,般若之中不仅没有异端,也可以说,般若并无一法。但对一般人不能这么讲,否则佛就无话可说了。佛为了度众生,还是要用种种名词、语言、方式、技巧等,来让不同的人接受到同一个来源的讯息,并为大家指出相同的方向,勉励他们去努力。也就是说,发源于般若智慧,归向于般若智慧。到底有没有般若这样的东西呢?未悟的人不知有,已悟的人不居有。

  不过,此偈中的般若,是指佛的大觉智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不论悟或未悟,人人心中也都有与佛相同的般若,只是未悟之时只见烦恼不见般若,悟了之后离去烦恼即是般若。悟后的人,用般若智慧来自利利人;未悟的人,如金在矿,不能自利也无法利人。般若的智慧,如灯照暗不照明。凡夫迷时不知有般若,无从用般若;智者悟后用时则有,不用则无,是随众生而有,众生无边,所以从般若产生的佛法也是无边。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说了四十九年的法,遇到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众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人和鬼所听到的都是指向相同的目标,那便是开发众生心中的般若智慧。用智慧的剑斩烦恼的贼。

  《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一名、一语,演说同一法,而众生所理解的各自不同。《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则说,佛只说一种般若法,但给它种种名,不同的人听到之后的结果,却是相同的般若。可见佛法是从般若出发,最后又是回归般若。正像水从海面升空为云、为雾、为雹、为雪,化而为雨、为露,降而为霜、为冰,最后都成为水,入湖川,进江河,而回归于海;水性未变而作用万千。般若也是这样,只有一味,为了因应种种人而有种种作用、种种名称。

  世间也有许多的智者,能够活学活用,不拘一格、不限一侷。遇高则高,遇低则低;当简则简,须繁即繁;见深则深,见浅即浅。不论大小方圆,总是恰到好处。不论是兼善天下,或者独善其身,都能过得称心如意。

  ·不喜不忧·

  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

  《大智度论卷二十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于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如果已知无我的道理,即知"我"这样东西,不过是由身、心、环境的三种因缘结合而成的,我是暂时的假相,不是真实持久的存在。一旦达到这个境界,听到有什么可得,不会欢喜;听到没有什么可得,也不会忧愁。

  法的另一种含义是佛所说的种种道理及修行的方法。如果已知无我,对于有没有佛法,都不会有问题。此偈的"法",是指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也是任何一尊佛成佛之后所传授的修行理论和修行方法。

  台湾今日虽有不少佛教徒,但仍有很多人听不到佛法,有的即使听到佛法也听不懂,有的听到了却加以拒斥,有的到民间神庙去求签问卜而没想过去寺院听闻佛法。佛在世时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是指闻法的因缘不容易。闻法是向谁闻呢?最好是听大善知识说法较可靠。闻法是闻真实法,闻究竟法,闻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法。但对已得无我智慧的人而言,有法可闻或无法可闻都没有关系,因为不论鸟鸣、虫叫、风声、水声、红花、绿树,乃至一举一动都是法,也都不是法。若把这些当成佛法,对他们来说,有没有都一样;若当成非佛法,对他们而言,执著这些没什么意义。但为了众生需要,还是得说法。

  第一部分 28.最高智慧

  ·最高智慧·

  行者舍诸法,亦不依止慧,亦无所分别,是为决定智——

  《大智度论卷四十五·释大庄严品》

  此偈是说,一个人若能不执著种种现象,也不执著智慧的追求,在他心目中,也不分别诸法的现象和智慧的功用,达到这种境界他就是有了最高智慧的人。

  行者是指修行菩萨道的人,是以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来自利利人。所谓"行者舍诸法",这个人应该把世间的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不挂在心上。甚至凡是以自我为中心所见的种种现象,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及其互相的关系,都该放下来。这本身虽然就是智慧的功能,但在放下一切之后,连你有智慧这样的观念,都该放下来。《大智度论》不断讲智慧、讲般若,似乎应该依靠智慧来帮助自己,或拥有智慧作为自己的皈依处,这是错的。因为菩萨行者不应执取世间现象,也不可依赖执著出世间的般若智慧。

  未大彻大悟之前,的确需要依靠种种形相,包括言语文字所介绍的正知、正见、正信、正行的道理和方法来帮助我们,也就是用这些设施作为工具,让我们来体会自在解脱的智慧,同时又用智慧来帮助我们如法修行。一旦彻悟之后,就不用再依赖智慧了。若把所得的智慧力当成本钱、靠山,就会变得狂傲、骄慢,那就等于没有智慧。

  "亦无所分别",是说彻悟之后的人不再需要把入世与出世、智慧与烦恼、众生与佛、有与无、善与恶、多与少、美与丑等看做不同的事象,那才是清净无染的智慧,也就是最高的智慧。

  普通人能如此吗?很难!但若能理解《大智度论》这个偈子,就能帮助我们减少很多烦恼。当面对取舍之间、权衡之际的两难情况,不妨用这种态度来做判断,一定有些用处。

  第一部分 29.永不疲倦

  ·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

  《大智度论卷三十三·释初品中见一切佛世界义》

  失眠时觉得长夜漫漫,疲倦时觉得路途遥远,而愚痴的人生死无尽,是因为不明正法。

  这四句话以夜长、路长来比喻愚昧的人,走在生死的道路上也是很长。梦多的时候,失眠的时候,有病痛、有心事的时候,辗转反侧,还见不到天亮。走远路的时候,越走越疲倦,举步维艰,拖着一具笨重的死尸,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夜长、路长大家都体验过,但很少人知道,生与死的道路也很长。

  人的生命过程,佛经中形容为生死苦海,或比喻成漫漫长夜,噩梦连床。生死之中虽也有欢笑,但苦难的时候居多。不论有钱没钱,不论有势无势,一样有苦有难,却还不知道苦难是来自各人的内心,这是愚痴。愚痴是指不知道出离生死的范围,也想不到要改变内心的方向,于是无可奈何地继续不断地受苦受难下去。

  其实,有很多很好的路可以免于生死的苦难,关键在于能不能知道正知、正见、正行的人生方向;有没有明了因果、因缘的人生原理;是不是有了智慧、慈悲的人生修养。知道因果的人一定不会逃避现实;知道因缘的人一定会用努力来促成现实的转机;有慈悲的人一定会以心平气和的关怀心包容他人、尊重他人;有智慧的人一定会照顾自己,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随着魔鬼的音符起舞。这样的人,便是知道正法,便不致将人生的过程视为失眠状态的长夜漫漫,不会把人生的经历当做疲倦的长途跋涉,也不会永远沉湎于生死的苦海。他应该是不会疲倦的,而是乐观、积极、健康、愉快的人了。

  第二部分 1.七佛通诫

  ·七佛通诫·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法句经卷下·述佛品》

  这个偈子相当通俗。唐朝鸟窠道林禅师说它"三岁儿童虽道得",可惜八十岁的老翁也做不到。实际上这四句话在很多经典中皆可看到,乃是有名的"过去七佛通诫偈",这是过去的七位佛用来教诫弟子们的话,亦可说这四句话已涵盖全部佛法的精义。

  "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持戒,"诸善奉行"是积极的持戒,"自净其意"是定慧并重、定慧双修,"是诸佛教"是说一切诸佛都用以上三句话来教导弟子。某些译本把"诸善奉行"译成"众善奉行",意思是相通的。

  有人批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天方夜谭,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一点过失也没有,而善行无边无数,怎么可能做得完?也有人批评"自净其意"是脱离现实的梦想,因为人心充满七情六欲、恶念,不善与生俱来,连婴儿也不能免。所以有人怀疑这三句话有问题,其实这是劝勉我们学着去做,做一点算一点。

  "诸恶莫作",不论什么恶,都不要做。有人认为大恶不做,小恶无妨,然而大恶是从小恶扩大养成的。此外,若不以小恶为恶,会逐渐失去警觉和反省心,对大恶也就不以为意了。如果知道小恶是什么,更会知道什么是大恶。能够不做尽量不做,能够少做尽量少做。

  "众善奉行",道理亦同。善不论大小,凡在手边、在面前,需要做而能够做的,即应随喜、随分、随力、随时去做。但好事也分层次:没饭吃的人马上给他饭吃,这是一般的好事;较高的好事是使他经常有饭吃,以后永远有饭吃;最高的好事,则不但使其物质生活没有问题,而且提升其精神生活,有智慧、有慈悲,净化自己、净化社会。

  "自净其意"更难,但不是做不到,要随时随地觉察自己的心念是在什么状态下。如果出现烦恼,要用观念及方法来帮忙。在信仰的立足点上,当然有佛菩萨来帮我们,在心理转移的功能上,也有化解烦恼的作用。然在理性的疏导方面,可以使心灵渐渐明净,贪瞋邪见之火渐渐消灭,便是无私无我的伟大人格显现。

  第二部分 2.知不如行

  ·知不如行·

  虽多诵经,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法句经卷上·述千品》

  这个偈子提醒我们,诵经不如解义;了解经义,又不如踏实地奉行。实践经义,哪怕只有一句,就可以得道。

  此偈训勉我们不要贪多诵经功德,而要明了经义,才有实益。诵经不在卷数多寡,而在如法实践。《六祖坛经》中有一位法达和尚,曾诵三千部《法华经》,自认功德很大,来礼六祖,头不至地。六祖见其高慢,便告诉他:"纵然诵经万部,解其经意,亦不为胜。"可见诵经而解经义固然重要,但了解经义而照着去体验,则最为重要。佛经不仅是让我们诵的,更是让我们用的。

  这个偈子是不是告诉我们不要诵经?不是。经可以多诵,但亦务须了解其义理。即使经典不易全部了解,但多诵之后若有人指点一下,整部经就可能豁然贯通,这仅算是解悟,仍须如法修行,使得理论与生活相契相印,体会更深一层,才是证悟"得道"。

  这四句话对一般人也有用处。世间的学问太多,如果什么书都看,博杂而不精,只能拿来聊天而不能实用。知识学问及技术,贵能专精,再参考其他直接相关及间接相关的学问,便可以把心胸扩大,眼光放远,这才是最好的读书态度。

  第二部分 3.有大方向

  ·有大方向·

  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此偈是说,小乘的声闻跟大乘的菩萨一样,听到佛所说的法,甚至只要听到一个偈子,都一定可以成佛。

  佛法虽分小乘和大乘,目的都是大乘,就像学校有小学、中学、大学,大学生是从小学、中学升上来的一样。其实问题不在于小乘的声闻愿不愿意成佛,重点是《法华经》所说的都是成佛的大法,不论声闻或菩萨,只要有缘有心听到《法华经》的,就必定可以成佛。就像是一个学生,不论他愿不愿做医生,只要他有缘有心接受了医师的教育训练,就有做医师的资格。

  "声闻"的意思是听到佛说法而开悟解脱的人。佛经中有小乘声闻,是自了汉、是出世者。他们独善其身,他们得解脱后,不再受生死烦恼所苦,进入涅槃之后,不愿再来世间广度众生。

  也有大乘声闻,那就是自在的菩萨,意思是"觉有情"。他们在听闻佛法之后,就能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自己悟道解脱之后,希望其他众生也能悟道解脱;自己有修行成佛的方法,也帮助其他众生修行成佛的方法;自己脱离烦恼的苦海,也协助其他众生脱离烦恼的苦海。

  听了《法华经》的一个偈子,就会种下成佛的远因。菩萨根性的人,本来就已发了成佛的大愿。成佛是果,菩萨的自利利人,是成佛的因。至于小乘的声闻,本来只想早日解脱,无意要成佛,一听《法华经》,便发成佛的心,就要修菩萨行了。

  因为《法华经》除了肯定发了菩萨心的人,菩萨不断地来往世间,广度众生,也肯定小乘根性的人听了成佛之法,也会转小乘为大乘。所以《法华经》比喻先得解脱的小乘人就好像在中途站休息一下,这时再告诉他们,大乘的菩萨道,才是悲智双运的大路,让他们继续往前行,菩萨道的终极点,便是圆满的佛。

  我们立身处世,也当如此,不要因为天资不好,基础不够,便自我菲薄而自暴自弃。不可没有大志愿大方向,宁可先从小处着手、近处着力,坚定大方向,站稳立足点,步步迈向大方向,虽不能立即到达,总是有一个大目标,遥遥在望。

  第二部分 4.步步成功

  ·步步成功·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从字面看来,诸佛灭度后,具有善软心的人,皆已成佛道,这是什么缘故呢?

  当佛住世时,亲自听到佛说法的人将来一定可以成佛,这是《法华经》所做的肯定;但是佛的肉身也会死亡,称为灭度,怎么办?所谓"灭度"是佛住世度众生的时间已圆满结束,佛的精神、佛的心,便进入了涅槃,进入了不生不灭的不动境界。释迦牟尼佛在将要进入灭度之前,预先告诉后来的众生,不要担忧,不要失望,不要没信心。佛涅槃之后,他的色身虽已不在世间,只要他的遗教留于世间,即是法身仍在世间;只要用佛法如法修行,等于亲自见佛住世。这是安慰并鼓励佛灭度之后的众生还是要依照佛法修行。这是说,人类需要的是圣人的思想学问,圣人是否常住世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圣人之学尚在世间,等于亲炙圣人的教诲,那才是最实际的。

  "善软心"的"善"字,是慈悲,也是智慧的意思。以无我的智慧和平等的慈悲关怀众生,便是菩萨的善心。"软"是柔软柔顺,是菩萨以随顺众生之根性,需大则大,需小则小,恰如其分地给予不同的教化。柔能克刚,众生多是刚强难化的,有傲慢心、恨心、嫉妒心、怀疑心等,佛以善软的智慧和慈悲来适应众生、调伏众生,摄受、感化他们。

  众生学佛能使自己的心善,使自己的心软,这便是成就佛道的方法,将来一定能成佛。"皆已成佛道"不是成佛之路已全部完成的意思,而是多少完成了一部分。走出第一步叫成佛,走完最后一步也叫成佛。成佛不是一步即成或一下即成,而是每一步都是成佛的功德。如果我有这个信心,念念都能成就佛道,随时随地皆能成就佛道,只要有与佛的悲智相应的行为,就是做了成就佛道的功德!

  这四句话是鼓励我们要有信心,也可以用于一般人。很多人希望成功,害怕失败,其实一生中,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人根本不曾有过,多数人是失败的时间多,成功的机会少。但若记取教训,不断重新出发,每次的失败也就是成功的过程。经验本身就是成功的条件,人格成长、品格提升,岂不是成功?不一定要财富增长、名位攀升才是成功。做事做不成,做人也成啊!因此,也可以说,一旦有心于成功,就已跨出了成功之道的第一步,然后是步步成功、时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