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类可燃液体:【佳片U约】美国二战经典:《被遗忘的193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2:03:31
雨中笠翁图书馆更多精彩请您欣赏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美国二战经典:《被遗忘的1937》.
[海报剧照]




[热诚推荐]
流着眼泪看完了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南京》。影片采用原始纪录片与中、日见证人讲述的形式向观众展示了南京大屠杀,而当年救人的那些包括德国友人在内的“观音菩萨”因已谢世,则由演员装扮。南京大屠杀,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中、小学时从未有人向我们讲过,我们听到的是:日本鬼子在根据地搞三光政策,蒋介石是卖国贼,国民党不抗日。只是到了80年代,我和同龄人们才从史书、课本、文艺作品和媒体上知道了抗战时期的一系列真相。同胞,让我永记这段痛史,同时祈愿那些惨死在日本侵略者手中的冤魂在天国安息!
[剧情资料]
导演: Bill Guttentag / Dan Sturman
编剧: Bill Guttentag / Dan Sturman / Elizabeth Bentley
主演: Hugo Armstrong / 赵家玲 / 斯蒂芬·多尔夫 / 约翰·盖兹 / 玛瑞儿·海明威 / 杨雅慧
类型: 纪录片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汉语普通话 / 日语
上映日期: 2007-07-03
片长: USA: 88 分钟
又名: 被遺忘的1937 / 南京大屠杀
南京的获奖情况
2007年 香港国际电影节(Humanitarian Award (Documentary)) Dan Sturman
2007年 香港国际电影节(Humanitarian Award (Documentary)) Bill Guttentag
2007年 Sundance Film Festival(Documentary Film Editing Award) Charlton McMillan
南京的剧情简介
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南京,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二十万人成为冷血日军刀下亡魂,数以万计的妇女被强暴凌辱。影片采访了南京大屠杀期间,在南京的外国传教士、医生、记者,幸存的中国人,以及参加大屠杀的日本士兵,收集了珍贵的信件、日记、照片、影像资料,真实再现了1937年日本军队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种种暴行,客观地告诉世界:历史不容隐瞒和更改,南京大屠杀真实存在
[精彩影评]
历史的尊严是客观
南京是一座伤城。
我记得很久以前有人对我说,南京这座城市不吉祥。它承受了太多苦难。它就是一个巨大的坟场。
前几天在旅顺的时候,我听别人在说,真正的旅顺人?只有36个。当年被留下来抬尸体的。
我也忘记我有多久没有在电影院里哭了。从中间开始几乎都是用手压着嘴唇的。眼泪先于我的意识涌出来滚了满脸。上一次这样的哭是在白居寺。看见那些古老的壁画残破冷清的样子。
结束散场的时候我们没有站起来。后来电影字幕上打出来“献给张纯如女士”。
有人在灯光亮起来的时候喊“打倒日本”。但是我不想讨论这个。
我也不想谈政治。不想谈这部美国记录片是不是打着真相的旗号进行文化输出贩卖美国的人道主义。也不想谈对日本的仇恨。我知道一个词语叫“勿忘国耻”,我也知道另外一个词语叫“愤青误国”。
网上的大多数自以为是的评论让我苦笑中国真是一个盛产愤青的国度。愤青丧失的仅仅是两个字。客观。
客观。不管这部美国的记录片多么的“居心叵测”,最起码它与张纯如的书一样告诉了全世界,南京大屠杀是真实存在的。历史是客观存在的。
而我们也只有保持客观的态度,历史才有它的价值。而不是在影片结束之后大喊一声打倒日本,不是在每次小泉又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砸掉城市里的味千拉面的落地玻璃。
我对日本是有仇恨。但是仇恨的载体是二战的战犯与抹杀历史者。而不是日本无辜的人民与日本的文化。让这种仇恨肆意而盲目的蔓延的结果就是让我们在仇恨施暴者的同时也变成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施暴者。迁怒本身就是一种不客观。
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都避免不了血腥,避免不了屠城这种残酷。远的项羽火烧阿房宫又或者是走不出童年阴影的慕容冲血洗长安城,近的就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农民起义的觉悟也就局限在攻城之后许诺手下恣意抢劫财富女人。曾经有个英国人看见中国无知青年穿着纳粹符号的TEE招摇过市的时候把这种愤怒比喻成“成吉思汗当年杀了你们那么多汉人”,可是我告诉他成吉思汗在中国的历史书里是一个正面人物。因为蒙古被认为是中国的一部分。
自己人之间的杀戮可以被原谅被姑息,民族自尊告诉我们对于异族的侵略是耻辱是仇恨。在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同时,我只是想说,对于那些战争中的无辜百姓对于那些缺乏反抗能力的平民,面对的蹂躏与暴力是一样。都是杀戮都是鲜血与生命。
我只是想说我恨的是战争。
对于被剥落生存权力的无辜百姓来说都是一样的,不管施暴者是异族还是同类。正如有人说的广岛那些百姓也不是死有余辜的。
在此之上我们可以谈民族的尊严,谈家国仇恨,谈我们必须把侵略从我们的国土上赶出去。可是这不是这本电影的高度。它的立场是第三方没有带着属于我们的民族的仇恨,它的受众也不是中国人民而是全世界,它的性质也不是主旋律的爱国主义教育片而是记录片,它只是客观地告诉世界,南京大屠杀是存在的。
电影的最后一位外国讲述者说他并不恨日本人,他恨的只是当时日本的政策,假如哪天日本人也遭遇了这样的悲剧,他们也会采取相同的措施去救助受苦的日本人。
我讨厌愤青着眼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生命的尊严才是高于一切的。电影站在的是人道主义与人性的立场。百姓是无辜的,生命是平等的。
列侬唱,你们说着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我只是想说,请给和平一个机会。
导演说。怎么能够把‘大屠杀’和‘遗忘’放在同一个句子里?
电影里的华女士说,我忘记不了血腥的味道,即使我回家洗手消毒喷香水,我也消除不了那种味道。即使过去很多年,那种味道依然没有散去。
后来她精神崩溃,1940年回国之后自杀。
张纯如公开誓言以“挑战社会的不正义”为职志而奋斗,但最终却选择了自杀告别世界。
这样沉重的历史与苦难是一种不胜负荷之痛终身难醒的噩梦。因为它挑战的是人性的底线——电影里的救助者之一说沦陷之前他曾经安慰百姓要对日本军人的人性有信心,被中国人笑成幼稚。后来,在他叙述的沉痛的语气里他也狠狠嘲笑自己的愚蠢了。
这个世界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侵略。而所有的不义之战都打着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幌子。在信息不对称又或者站在各种不同利益所驱使的立场里,能够做到震撼人心是因为面向无辜百姓的残忍杀戮蔑视了起码的人性,践踏了人道主义。
我承认我流眼泪是因为那些难民恐惧的表情,因为孩子无辜而清澈的眼神,因为那个白发老人回忆的时候泣不成声的样子:他在说他母亲身中数刀依然抱着他的小弟弟喂奶,小弟弟不懂事不知道这是母亲最后一次给他乳汁,喂着喂着母亲头一歪就这样死去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哗啦一声彻底冲下来止都止不住。我想我哭是因为伟大的母爱。对的,母爱也是人性里最光辉最美好的一种。
撇开爱国主义,如果置换成一个波兰人民与德国纳粹,同样的苦难与邪恶,我想我也会哭的。
黄药师可以蔑视繁文缛节可以无视礼法,可是他说他最尊敬的是忠义仁孝。因为这是人性的底线。
就像一个人可以贫穷可以无知但是只要是一个人品没有缺陷他就值得尊敬。因为这也是底线。
电影里的外国的救助者没有把自身上升任何国际主义的崇高里去。他们只是知道做为一个内心有良知的人在面对苦难众生面前决不能坐视不理。如果我说我的理想是拯救全人类又或者是保卫地球一定没有人相信,可是如果让我亲历这样的历史坐标,我也一定会那么做。这不是因为我这样的顽劣小孩有多么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而仅仅是因为人性。
我负不了太多的责任,但是我仅仅知道我要对我的人性对道德的底线负责。
电影里展示马吉奋不顾身换来的那些史料照片。那个时候我很想再次向那个在枪林弹雨里说过“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离的不够近”的英雄致敬——永远的罗伯特卡帕。
很喜欢影片开始与结尾那一段在城墙上的长镜头。黄昏并且逆光。慢慢移下来的时候是与记录片黑暗影调对比鲜明的光线明媚的现在的南京。恍如隔世。
这让我想起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就因为这一段城墙而爱上这座城市。曾经中国的首都。
那是某年是12月12号。他们说第2天全城会拉警报,以示勿忘国耻铭记那个苦难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
心灵捕手—《南京》
看上去很土的一个美国大款泰德·莱昂西斯,独立制片了一个记录片似的电影《南京》。我看到他接受NPR电视采访的新闻画面,那土老冒说制作《南京》是为了让10亿中国人看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即使盗版我也不在乎”。
我大吃一惊。美国AOL的副总裁说出这样的话来,跟知识产权保护背道而弛,纵容犯罪,于他的声名有损。可是,我到盗版摊上找过,有《300》有《海盗》有《变形金刚》,没有《南京》。我问摊主,答曰:不知道,没听过。电影院小厅里稀稀拉拉的上座率,这么没有市场效应的赔钱货,谁盗?
莱昂西斯该高兴,还是该沮丧?
知道张纯如,和绝大多数人一样,是因为她自杀的新闻。一个36岁的母亲的死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她的书《南京暴行—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我看到这本书的中文版时,当时正逢新春。我以为当代不会有能跟《雪白血红》比肩的纪实文学,而且题材类似也是战争,信手翻了翻。看着看着,就觉得胃里在抽筋纠结。大过年的不合时宜,本应该放下却怎么也没放得下。好多天才看完。
很久之前,我看书就快得不得了了。不敢说过目不忘,但一目十行也不会让我丢掉整本书的灵魂。这久违的境状再出现,是因为看的方式。放弃了惯常的一气呵成,砍成一段一段地。这是不得不的选择,因为如果不采取断断续续地读,真读不下去啊。那时就想,如果1937年12月我在南京,我…………我不知道。因为压根儿就没敢往下想,没答案。
读《南京暴行》以前。小时候上历史课,很少的段落,寥寥数笔,只需要记住时间、地点、事件、死亡人数,就OK了。考试顶多是个填空题,连简答题都不是,最常见的是选择题,排队法就OK了。瞎扯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大言不惭,纷纷说:要是我,拼一个值了杀两个赚一个。我听得一愣一愣的,因为当时想说:实在不行自杀呗。于是便很惭愧,最终也没好意思讲出去丢脸。
可读完了《南京暴行》,忽然幼稚。自杀是奢侈品,少数人才能享用。
有个纳粹约翰·拉贝,在南京建立了最大的安全区。一个纳粹。他的《拉贝日记》里,也能看见人道主义的闪光。这本书看得比张纯如的早。可是拉贝38年就离开了,他的记录是中断的。《魏特琳日记》因为女记者米妮·沃琴的女性身份,明显地对于性暴力的受害者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同情。这几本书构成了比教科书或是国内绝大多数干巴巴的罗列本角度更全面、记录更客观的平面框架。
牧师约翰·马吉用16毫米胶片偷偷拍下了长达400英尺的影片。比尔·古登塔格把它们直接用到到了电影中。这些冒着极大风险得到的影像资料据说吓坏了所有影片参与者。古登塔格2003年的作品《世贸双塔》,能从众多同一题材的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他的导演功力可见一斑。整个电影以西方亲历者的视角审视这场浩劫。好就好在,一般的纪录片往往是把照片和幸存者的讲述堆砌成积木,大空而泛。这个纪录片是请演员来扮演曾经亲历过这一事件的当事人。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让一切都直观生动鲜活起来。《兄弟连》、BBC的纪录片,也采用了这种手法,效果惊人。
《南京暴行》后面还有一个小标题〈被遗忘的二战大屠杀〉。遗忘,大屠杀也能遗忘?
其实与其说是遗忘,更准确的说是简单化、数字化,公式化。见得多听得多,习以为常,跟当时被屠杀却不会反抗逆来顺受一样,麻木了。
是的,麻木。这个词的心理层面就是情感冷漠。1937年连年烽火见怪不怪,2007年是声大雨小不了了之,早起茧了。
刻意的信息屏蔽,集体的记忆压抑,根源于自己。建国之后热火朝天的干劲怎么可以用黑色的记忆来抹灰?小米加步枪把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和美国大兵打得抱头鼠窜的英雄战士,大建设大跃进大炼钢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才合时宜。可以控诉不可以叙述苦难;可以雄纠纠气昂昂不可以惨兮兮情切切。80年代之后的反思潮忙着拔乱反正,意识形态更重要。新世纪经济大潮也不允许有什么事实结果出现,所以讨论苍白得没有力量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
二战中另一个大屠杀的亲历者犹太民族也有过一样的历史。以色列建国15年以后才有大屠杀的幸存者缄默讲述屈辱的经历。咱们也一样,从小被灌输的英雄主义光辉形象突然被羞辱凄惨侵占,出于本能地反抗不承认。真的假的?那些人傻啊?等着受死?
人,都是一样的。我们和他们也是一样的。
从奥斯威辛这样的集中营出来的人,全部受到严重的精神伤害。大量的人从此记忆受损,智力下降。这种伤害比肉体伤害更持久、更难以痊愈,绝大多数人终身笼罩在其阴影下,表面精彩内心苍白,只是压抑得更为深远罢了。
南京也是一样,因为那个城市在那个时间段里就是一整个儿的集中营。
心理上的崩溃比日本人的刺刀更早杀死了他们。
《南京》的第三方视角或许与我们平日接触到的不太一样,但无可否认这样更有冲击力,更有真实感。数字固然重要,但是一味纠缠于这个问题,只能造成真实深刻的历史抽象化的结果。结果就是历史学家、政治家、学术研究全部淡淡地浮在一个一个情感存在上。如同蒙在历史车轮上的蛛丝,轻轻地却遮蔽了我们的眼。
《卢旺达饭店》里引用了当时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话:当卢旺达陷入疯狂时,世界却闭上了眼。1994年4月7日开始的种族灭绝,100天里屠杀了100万人,几乎全是用大刀砍杀的,尸骨如山。
那个影片尽管难免有美式英雄主义的影子,但绝对瑕不掩瑜,出类拔萃。
这场以种族灭绝为目的大屠杀,居然还会发生在二战50年之后的现代信息社会。很多当时战争罪犯现在依然身居高位权钱依旧,或者流亡海外逍遥自在。是反思不多么?联合国04年纪念卢旺达大屠杀10年祭不隆重不热烈么?国际研讨会参与者不踊跃么?结果怎么样呢?足够影响结果的既定事实太多了,伦理人道显然不是最重要的那杯茶。
思考的本质是为了学习,避免再出现同样的灾难。
可惜许多人忘了。
可惜很多人根本没兴趣。
可惜太多人了解的闪念都没有。
电视、电影、纪录片,一切的影音资料,从理论上说是最容易直达心灵的快车道。
用得好就像吃了巴豆的机关枪,淋漓痛快。
用得烂就是肠梗阻十年的臭弹,除了切,别无他法。
《南京》关于真相的真相
七十年前发生在南京的那场大屠杀从来就不曾被掩埋在历史中,也许有些亲历过那场灾难的当事人已经老去或离开人世,但那些残存的文字和影像总能一次又一次唤醒人们沉睡的记忆,并将这些记忆复制流传。
那些当年在南京被屠杀的冤魂不会想到在半个多世纪那座沦陷的悲情之城正在上映着一部直接就叫《南京》的电影。七月的南京,炽热的让人简直无法忍受,与同档期热映的《变形金刚》相比《南京》显得低调了,只有少数媒体三三两两不占篇幅的报导和介绍,相比媒体,也许百姓们的热诚要更高一些,在某个炎热的午后我与许多南京人以及非南京人一同观看了这部电影。
也许是因为在南京本地上映的缘故,虽然只有少量的拷贝在不多的影院的几个厅放映,但是就我看的那场所见能容纳一百多观众的电影厅里座无虚席,甚至有观众因为没有座位而倚靠着影院的墙或者直接就坐在两旁座位的走道上观看,观众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半大的孩子都有,回忆与知晓都显得那么重要。
影片改遍自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作品《被遗忘的大屠杀——1937年南京浩劫》,但却是由美国人以记录片的形式改编的,也被宣传为中国的《辛德勒名单》。
在影片放映的过程中,偶尔能听见一些观众跟随着影片中那些惨痛的场面的出现而发出阵阵悲叹,那些讲述那些画面那些音乐总是恰到好处的揪扯着观众的心,一次又一次。观看完影片,我与几个同去看电影的朋友沉默着走出影院,看着阳光下车水马龙繁华的南京想到《南京》那些黑白的影象,顿感恍若隔世。
其后有朋友拒绝评论《南京》,因为太沉重,有南京本地人的朋友说:“这段历史怎么看都是太过于惨痛了,足以震撼每一个人。”有位身为工科博士的朋友发表的见解更是让人深思。他说影片不过是借用南京大屠杀这一背景衬托出西方世界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好象说南京大屠杀这一悲惨事件只是个盒子,而西方的人道主义精神才是装在这个盒子里面要贩卖给世人的东西,张纯如女士以及她的书中也只不过是这个盒子的外包装而已。在影片的后面,一位外国讲述者说他并不恨日本人,他恨的只是当时日本的政策,假如哪天日本人也遭遇了了这样的悲剧,他们也会采取相同的措施去救助受苦的日本人。这一段话无疑印证了他的观点。
或者,在《南京》这部电影的背后除了讲述三七年南京大屠杀这一真相确实还隐藏着另外一个真相,不容置否影片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体现的淋漓尽致,并且某种程度上也巧妙的取得观众对西方社会的认同,因此,该影片在西方社会获得了非常多的赞誉。
朋友更是说这部影片可以被视为西方世界对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同化工具,就像可口可乐和好莱坞一样,让中国人接受和认同西方思想,用尖刻一点的话来说,就是希望用文化侵略这种软力量征服西方以外的世界,把西方人当作救世主。而且当前的美国国内有一种企图重新建立全球帝国的思潮,美国人的自我感觉出来就没有象今天这样良好,他们认为美国人就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上帝派美国人来拯救这个世界。从第二次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就可以反映出这一事实。小布什因为第二次海湾战争获得了国内奇高的支持率能说明问题,美国学者也认为当今美国所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和维持国际次序的责任要远远强于过去的罗马帝国。小布什在反恐战争和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前曾多次提到基督派美国去拯救那些受苦受难的人们,以基督的名义来发动战争,还有比这更可笑的事情吗?
影片快结束的时候还提到了美国传教士秘密拍摄的照片并没有引起美国政府和西方世界的关注这样一件事。不约而同的是,希特勒也强迫拉贝不许把这些事情公开。众所周知,美国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才对日宣战。这也正说明,任何国家都是把他们的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只要没有触及到他们的根本利益,其他国家是不会根据什么道义来关心别人的死活的。那些道义或者更多的时候是存在于个人身上的。
也许我们都想的太多了,《南京》这部电影的制作者们只是单纯的想把那段历史重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就好像影片的导演之一比尔"古登塔格所说:“怎么能够把‘大屠杀’和‘遗忘’放在同一个句子里?”,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感谢《南京》以及更多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不管创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从什么角度出发,他们都是在唤醒和告知世人那些在战火中死去的冤魂不应该被遗忘,那些惨痛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那些曾经在战火中救助人们免于死亡的人们他们都不应该不遗忘,拉贝、约翰"马吉或是华小姐以及更多的人他们救助了大量的中国人,使得他们幸存下来并揭发日军的暴行,他们的历史功绩理当值得我们赞美并感恩。
一个人的死亡是个悲剧,一群人的死亡那只是个数据,30万,是个怎样的数据,一个个剥离开来绝不仅仅只是30万个悲剧,这是任何人都无法统计的,如何把这样一个抽象的数字客观公正的还原成具像的画面,也许,这对每一个导演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请您观看]
',1)">
http://www.tudou.com/v/-7DNjOXP9-k/v.swf
编辑于2011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