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6s管理:个性五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7:42:02
个性五

  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现象一:某小学的门口,接孩子的家长将大门口围得水泄不通。一位爷爷快步走向刚到门口的孙女面前,蹲下来,仔细地问孙女:"孩子,饿了吧,爷爷给你带来了甜牛奶,来,快喝点。"孙女接过牛奶,又把它递向爷爷:"爷爷也喝。"爷爷摇摇头:"爷爷不喝,你爸爸妈妈也不能喝,咱们家只有你才能喝。"

  现象二:一天早上,上小学二年级的小龙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们大扫除,老师说我个子高,让我负责用一把长扫把扫屋顶。"母亲急忙说:"扫屋顶尘土飞扬,吸入肺里不好,你就说你不舒服,老师就会让别人扫了。对了,你也别擦玻璃,会有危险的,等别人扫完地你可以去擦擦桌子。"

  专家分析

  常听有些家长抱怨,"我家孩子太霸道了,好吃的东西只能他自己一个人吃,别人动一点,他就闹个不停。"还有的说,"我为孩子洗衣做饭,问寒问暖,唯恐照顾不周。可是我生病的时候,孩子不但连问都不问,甚至连杯水都不给倒。你说,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呢?"

  以上父母的抱怨,都是孩子没有责任感的明显表现。这样的孩子做事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因此,不要说让他们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就连自己的父母生病他们也会置若罔闻。

  其实,这和家长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和引导有很大关系。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在苦海中长大,现在可不能让孩子受苦了。于是他们愿意为孩子做一切事情,洗衣、做饭、收拾书包、打扫房间,有时,他们甚至会为孩子做作业;有些家长在吃饭时,把好鱼好肉都留给孩子,却把鸡头、鱼尾夹到自己的碗里,还真诚地对孩子说:"我们爱吃这些。"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呢?

  佳佳从小在奶奶家长大,当佳佳该上小学了,妈妈把她接回家,却发现她吃饭时还需要大人来喂。

  琳琳12岁了,妈妈经常说她,看到家里的油瓶倒了,她都不会去扶起来。

  朋朋上小学三年级了,无论是孕妇或是老人站在他身边,他从来没有给对方让过座位。

  事实证明,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对待周围的人或事有两种倾向:

  一是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冷眼视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连最起码的责任心都没有。因此,他们不会去关掉滴水的水龙头、不会去搀扶老人过马路、不会去扶起碰倒的自行车。
二是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处处以自己为中心,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此,他们长大后不但不会有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而且有时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甚至去偷、去抢,或者去做其他违法的事情。

  因此,家长们不但不应该过分地溺爱孩子,还要有从小培养孩子责任的意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自私一点没有关系,树大自然直,等他们长大懂事了自然就会好起来。然而,他们会失望地发现,被自己从小一直娇惯的孩子长大后,不但没有变得有责任感,反而越来越自私,甚至有些不讲情理了。因此,很多对此有感触的家长都深切地呼吁:千万别再溺爱孩子了,孩子的责任心需要从小培养!

  给妈妈的建议

  责任感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理解、体谅别人,养成合群的好习惯。生活中的无数事实都证明,那些很会关心别人、很懂事,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孩子,往往都有很强的责任感。

  另外,责任感的培养还有助于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养成良好的自治、自理能力。例如,一个孩子上小学了,妈妈给他买了一个小闹钟,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妈妈没有帮孩子把闹钟定好,而只是告诉孩子:"什么时候起床由你来定,迟到了会挨老师批评的。"结果,这个孩子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从来没有让妈妈费心。

  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是以自己为中心,对生病的你不闻不问、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妈妈也不要着急。只要你有了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意识,并采取恰当的方法,孩子的责任心会通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慢慢培养起来的。

  方法一:妈妈要给予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

  小孩子是没有是非观念的,他只能从家长的眼神和语言中了解到是正确还是错误。因此,妈妈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给予他正确的是非观念。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别去擦玻璃,很危险的。"

  "别跟隔壁的小阳阳一块玩了,他父母整天大吃大喝,还赌博,他家的孩子也好不到哪去。"

  "晚上放学后早点上楼,别总是听楼下的老爷爷们讲故事了,你不嫌他们脏呀!"

  如果父母总是这样教育孩子,那孩子不但不会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而且也很难有责任感。试想,一个在劳动中偷懒的孩子怎么会有集体荣誉感?一个嫌老人脏的孩子怎么会搀扶老人过马路?

  如果妈妈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要体谅别人,要多给无助的人提供帮助,不定哪一天,当你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时,放学回家的孩子就会从门口探进头来问:"妈妈,需要我洗菜吗?有垃圾要倒吗?"那时,你心里肯定比吃了蜜还甜。
方法二: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就要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纠正他的不良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生活上,妈妈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去做。如妈妈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洗小手绢、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打扫房间。另外,妈妈还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妈妈可以规定,周末刷碗的工作由孩子负责,并从头到尾引导孩子把厨房打扫干净,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在学习上,妈妈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并不是为家长学,而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因此,在孩子做作业时,妈妈没有必要一直在孩子旁边陪着,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方法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为其负责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走路摔倒了,趴在地上哭,这时妈妈会急忙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并对孩子说:"这路真坏,把我们家宝宝绊倒了,妈妈打它。"说着向地面用劲踢两脚,孩子看了,又笑了起来。

  看上去,妈妈当即把孩子哄住了,但却给了孩子一个暗示:跌倒了怪路,孩子完全没有责任。这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一种思维惯性:凡有错误都怪别人,自己完全没有错。这样的孩子做事往往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因此,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妈妈首先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然后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小新不小心把同桌的文具盒弄坏了,虽然同桌一直说没关系,但小新总觉得心里过意不去,便对妈妈说明了情况。妈妈说:"小新,你是个好孩子,妈妈鼓励你给同桌买一个新文具盒,妈妈也会帮你。但是,你必须明白,弄坏同学的文具盒是你自己的责任,你也必须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买文具盒的钱妈妈先帮你出,但是妈妈会从你的零花钱里一月扣两元,直到把买文具盒的钱扣完为止,你愿意吗?"小新点头同意了。

  每一个妈妈都不会缺少买文具盒的钱,但是,小新妈妈的做法不但让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让孩子通过行动弥补了自己的错误,从而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尽管你很小,但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方法四:给孩子表现"责任"的机会

  7岁的磊磊出门从来不用妈妈费心,磊磊妈妈从来不会像别的妈妈一样冲着顽皮的孩子大喊:"慢点,看车!"有时,反倒是小磊磊像小大人一样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领着你",生怕妈妈迷路和发生危险的样子;每次妈妈带磊磊去逛超市时,磊磊都会为妈妈拿购物篮,出来时还会帮妈妈拎东西。

  看着磊磊小小年纪就这样有责任感,邻居们就问磊磊妈妈:"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这时,磊磊妈妈就会很自豪地说:"我总会在小磊磊面前'示弱',每次出门的时候,我会告诉他:'妈妈不认识回来的路,你回来时要给妈妈带路呀';去购物时,我就会对他说:'妈妈力气很小,拿不动了',他就会主动过来帮忙……每次回到家后,我都会向他的爸爸大大夸奖一番:'咱们家磊磊表现真不错,现在都是大男子汉了',现在我们母子俩在一起,他就像一个小绅士一样照顾我。"
有时,妈妈在孩子面前就应该表现得"弱"一点,给孩子一些表现自己"责任"的机会,当孩子的表现真的很不错时,妈妈要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当孩子得到肯定和受到表扬时就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便会增强成功感和自豪感,养成一直负责到底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