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桥梁施工技术pdf:麟游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6:53:51
麟游印象 2011年05月30日 星期一 上午 08:56

匆匆过客,虽细看却胡说,一家之言。麟游网友轻拍啊

——题记

宝鸡往麟游有三条路可走。选了最近的一条:经凤翔过十八岭到麟游。行至距麟游县城约十三公里处,三块巨石横卧路上挡住了去路。那石头方方正正,像是专门凿出来的一样,土黄色的,每个恐怕都有五六吨的样子。只好改道岐山走眉麟路。

从箭豁岭进山,良田渐少,两边山坡逐渐陡峭起来,最后完全成了悬崖峭壁,岩石和刚才挡路的石头一样呈土色,若不是风雨的侵蚀显出的黑色,真的看不出石与土的分别。路上多是拉石料的重车,哼哼着努力的朝山外行驶。山愈深,树愈茂。山区人口稀少,几乎见不到成片的村落;待行至麟游境内,拉石料的大车也没了踪影,因为石料厂都在岐山境内,来往的人车少了很多,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其间,空气变得芬芳起来。

行至深处,有岔路至玉女泉。传说因西岳华山之神女玉女和众仙女经常来此潭边沐浴、梳洗,使得潭水越来越清,越来越美故名玉女泉。景区人介绍:潭呈圆形,隔水看去,底石石面纹里都为圆形,隐隐若莲花。周围山清水秀,花香袭人。隋唐时,帝王多次驾幸来此避暑,女皇武则天也曾效法神女,在潭中沐浴洗澡。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深源滚滚出青莲,泻入成龙百尺澜”之佳句来称赞玉女潭之景。可惜现今水库蓄水,此潭尽被淹没,只能看见露出水面的“玉女”二字和今人所立的重修玉女潭记石碑,虽不能尽兴极致,但此处的清幽、秀美,让人心旷神愉,满眼的流水潺潺、鸟鸣啾啾、树绿花红及峥嵘的山岩,倒让人拿它和江南精致的园林做一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山高总有平缓处。待至平缓,就该入城了。麟游历史悠久,文化古老。隋唐时期,帝王在此修筑过举世闻名的避暑离宫仁寿宫、九成宫。两朝四位皇帝21次驾幸麟游,这里曾一度成为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特别是由唐代著名宰相魏征撰文、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丹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刻和唐高宗李治御制御书、当朝三品以上文武官员48人亲笔签名的万年宫铭碑,均属国宝级文物 。说起来真的很幸运,我们来时正遇上有达官贵人参观,平时不开放的碑亭破例开放,便跟着混了进去。看罢让日本书法大师惊叹的痛哭流涕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刻,突然腹痛如刀绞,匆匆如厕;谁知那些显要们已离去,急唤闭馆,难的我狼狈出门。万年宫铭碑无缘欣赏,不知还有缘相见没有?

从碑亭出来往旧县城去,经过一院落外 ,透过树枝间隐约看见院后面的崖上有菩萨雕像,佛龛大有尺余。因山岩是土色,雕像也无色彩,所以看如泥塑一般。抑制不住兴奋,拿出相机爬上墙头咔咔猛照了起来。

旧县城在今县城东约1公里的庵山之上,建于唐贞观年间,经历了1300多年的历史,有东西一条大街与南北一条小街。所谓大街不过几百米长,六十年代的时候一共栽有七八根电线杆,人戏称七个半电线杆长。旧城有围墙,现在还可看见几米厚的夯土城墙残迹。城隍庙据说是原县委机关所在地,大殿前有一棵千年银杏树,高达数十米,两人不能围拢。人们说此树为雌性,每到秋季,果实累累,秋风吹来,不时有银杏果落下,可称祥瑞。旧城西北约一里的地方,另有一古银杏树,较城隍庙大殿前的银杏树更大更粗,因树杆之上挂满了藤蔓不曾结果,说是雄性树。这对千年古银杏树被称为麟游一景。

慈善寺在漆水之滨,它是隋唐时皇帝后妃及大臣在麟游避暑时礼佛的皇家寺院,现在保存有三大窟。石窟一律凿山而建,佛像高达四米五,气势恢宏。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836年)慈善寺佛舍遭大水毁坏。当时洪水之大简直无法想象,不但寺庙尽毁,淤泥竟将大佛大部分掩埋,从此寺院被遗忘,大水退后逐渐生长起来的草木完全的遮掩住了佛龛和佛像。只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才重新被发现。旋即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后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走进依山而建的房廊,左右各有一处三尊像龛。在亲历沧桑巨变之后,高大的佛像的胸前依稀可以看到洪水泛滥时淤泥堆积的痕迹。因为经过了太长的时间,经历了太多的洗礼,除了一座石窟顶上还留有淡淡的色彩之外,佛龛和佛像已经没有了过去华丽的装扮,除了雍容庄重的神态外,普通到与周围的黄土、岩石一样的朴实。右边龛内供奉着现在佛、过去佛和未来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表情端庄,脖子略显长,唇上留须,右臂微扬,腕关节处有活动机关,可是手掌前后摆动。 这是典型的隋代风格。据工作人员介绍:左右两侧的燃灯佛、和弥勒佛则不同。脸部、脖子显胖,这是受唐时以胖为美的影响,关节处也不再是能够活动,胡须没有了。因此,可以肯定两侧的佛像是唐朝扩建时开凿的。因为是皇家寺院每次皇帝礼完佛都要从左向右围着佛转一圈以示敬仰,所以这个洞窟与一般的洞窟不同,佛像距石壁留有距离,供人行走。仔细观察果然如此。再看左边的佛龛,佛像体态圆润饱满,应是唐朝所建。慈善寺的佛像,造型完美,外轮廓完整,头作高肉髻,双目微合,仪态安详,五官端正明显,具有雍容庄重的风度。袈裟披肩衣褶层次分明,赋予韵律,下身衣褶勾画出体态结构,使褶纹的粗细厚薄具有多种变化。参观完大佛,顺着漆水河边的小径向山内走去,岩崖上的佛龛不时显现,被树木藤萝并遮半掩的佛龛显得更加神秘。想起去旧县城的路上见到的佛龛,惊叹麟游境内到底还有多少待解之谜啊!

匆匆的来也匆匆的去。出麟游县城看见南面正在大兴土木,有已经建成的青莲山公园和凤凰山广场,更多的是正在建设的高楼大厦;原有的道路都被占用,不得不改走施工道路。眼前的景象与我刚刚形成的印象反差太大了,真不愿意相信看到的一切是真的。

麟游县目前是国家贫困县,长期的贫困使这里的人们急切盼望改变现状,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作为人口不足十万、地广人稀、沟壑纵横的山区县,把有限的财力拿到复制、照搬山外的建设模式注定是行不通的!现在,一说改变就是拆迁,一说建设就是追求现代,根本不考虑自身情况。记得不久前有学者提出“城市不是迁出来的,是积淀出来的。”我以为极是。

麟游县境内群山结秀,溪流密布,植被茂盛,生态良好,加之独特的夏季凉爽气候,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麟游佳境天成,自古便有“麟山十二景”之说,素有“天然公园”的美称,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如果你买东西,小贩会很友善很平和地给你介绍他们的商品或土特产,丝毫没有故弄玄虚漫天要价的市井习气;徜徉在在街道上,见不到车水马龙的景象,见不到人头攒动的喧嚣,见不到脸红脖子粗的争吵,有的只是一片安详和平静,甚至全县城竟然没看到一个交警。这里景景色秀丽,民风淳朴。正如一位麟游的网友所言:“这里的山不高,石不奇,水不深,没有秦岭巍峨壮观,但麟游的山有一种内在的美要你去仔细的观赏、品味,才会知他的外表朴实而内秀。山与树、与石、与水、与人、与物是那样的和谐,他的线条与节奏是那样的苍润与沉稳,他的色彩是那样的丰富,春天烂漫,夏天浓绿,秋天红花遍野,冬天沉稳练达。著名油画家王国伟教授来此地写生时说:‘我去过好多地方,在别处我是找景,而在麟游我是选景。’可见麟游处处是一幅画,从哪个角度去观赏都是美的,甚至无须构图、经营位置,直接入画就是了。麟游的民风醇厚,这里的人诚实,待人谦逊温和,人们之间不欺不诈,和睦相处,社会秩序安定,住在县城可以夜不闭户,可以把自行车或其他物品撂到路边不管,农村人家多不用围墙,院子裸露在外。这里人逢年过节送礼不是大包小包,而是图个热闹,农村人图的是帮个忙、干个活、拉个家常。你到麟游人家里做客他不用碗端核桃、柿子招待你,而是用笼、用筛子往来端,走时不是用包装东西,而是用化肥袋子,这就是麟游人。 麟游的面没有歧山臊子面汪,但他清香,麟游的苹果没有礼泉的大,但他甜,麟游就像茅台、龙井他需要你慢慢的品味,麟游就像欧阳询的书法,需要仔细的观赏。”

听说麟游的麟北煤田即将开发,麟游将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第二个榆林。希望那时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深厚的文化积累与现代理念完美结合的新山城!祝福麟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