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旅游带什么回来:内蒙古甘肃等多地土豆出现滞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4:01:04
节目导视:

  北方大幅降温,内蒙古、宁夏、陕西土豆滞销令农户心急如焚。

  “七亩八分全是土豆”

  “我们家七亩多地,我担心挖来卖不出去。”

  “白天干活,晚上睡不着”

  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大幅下挫,农民急、政府急,出路究竟在哪儿。

  某蔬菜批发企业 任杰锋:

  当地价格大概是两毛钱一斤,但是它卖不出去。

  乌兰察布市副市长 赵锦:

  但现在等待出手的有七亿斤。

  乌兰察布,中国马铃薯之都,2011这是一个让人痛苦的土豆丰收。

  乌兰察布市副市长 赵锦:

  去年我们全市场的马铃薯总产是45亿斤,产值是41亿元。今年产量达到80亿斤,总产值30亿元。

  土豆、芹菜、洋葱面对一个又一个焦急的农户,我们的农业生产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新闻1+1》今日关注——小土豆,大问题!

  主持人  白岩松: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几个月前的时候去德国听到了当地人给我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德国过去有个国王,这个国王干了一件非常非常牛,并且永载史册的事,为什么呢?他引进了土豆,引进了土豆就有这么大的功绩吗,当地人给我详细地介绍了,当时德国人口增加的很快,但是农业又欠收,整个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于是国王非常有勇气地从外面引进了土豆,结果拯救了整个民族。所以,这个国王就因为土豆的故事,而被德国人一直在讲述下去。

  几个月之后,这几天,在中国也有一个关于土豆的故事正在上演,不过不是土豆拯救人类,而是人们要拯救土豆,一起往下看。

  (播放小片)

  解说:

  北方开始大幅降温,在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很多地方的土豆销售也更加叫人心急如焚。今年在记者采访过的内蒙古达茂旗镇大旱海村,土豆大丰收并没有给大家带来喜悦。

  内蒙古 达茂旗农民:

  你看这土堆堆,全是土豆,今年公路两边就没有任何(其他)作物,全部是土豆。

  解说:

  北京、广州、南京、南昌,眼下很多地方都在销售来自内蒙古的爱心土豆,但是,对于内蒙古今年1140万亩的土豆来说,政府的措施和各界的帮助,仍然无法彻底解决农民们的问题。10月初,达茂旗镇的夜间气温就已经降到零度以下,挖出来的土豆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电话采访

  记者:

  现在已经卖出去多少了?

  达茂旗乌克镇大旱海村村民 孙观兵:

  现在已经卖出两万多(斤),卖的是三毛四、五(每斤)。

  记者:

  还剩多少?

  孙观兵:

  还剩六七万(斤)。

  解说:

  达茂旗乌克镇大旱海村村民孙观兵,今年收获了近20万斤土豆,10月初记者第一次采访时,他家的土豆只卖出了一车。

  记者:

  您现在有损失吗?

  孙观兵:

  损失算下来的话,亏了两万多。

  记者:

  那您以往每年收入是多少?

  孙观兵:

  以往每年收入,从去年开始三四万吧。

  解说:

  同村的武生大叔,今年64岁,家里的40亩地全都是土豆。

  达茂旗乌克镇大旱海村村民 武生:

  去年土豆价格高,(每斤)八毛多,今年想种土豆,村里的人都种了。

  解说:

  今年达茂旗土豆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了6万亩,全旗近70%的地都种的是土豆,再加上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今年达茂旗的土豆产量预计在12亿斤左右。

  今年为土豆烦恼的不只一个达茂旗,眼下甘肃古浪的周俊山也一直在奔波,从古浪到兰州,再到北京,为的是给村里的土豆寻找销路。   

  据了解,今年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土豆种植面积都有所扩大,而最新监测数据却显示,2月以来全国土豆价格整体呈下降走势,5月初至7月上旬下降较快,10月以后降速再次加快,与2月4号相比,10月13号全国土豆价格下降35.3%,其中北京、黑龙江等地降幅甚至超过了58%,土豆滞销成了眼下很多农民的心病。

  记者:

  咱们现在古浪这边大概有多少斤的土豆等待销售?

  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镇农民 周俊山:

  光我们黑松驿镇是一万两千亩地,有三万多吨。

  记者:

  现在销售储出去多少了?

  周俊山:

  估计不到三千吨。

  记者:

  那以前是怎么销售的?

  周俊山:

  以前没种这么多,以前一家最多种两亩地土豆,今年最少也有七、八亩,十亩,多的就三十亩、四十亩。

  白岩松:

  在一个月前,北京国际饭店在这个一层大厅里,很多人都看见了这个乌兰察布盟,推广土豆的展销会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当天正好是中日媒体对话会议也在这个饭店里举办,无论是中方的参会的媒体人员,还是日方参会的媒体人员,对土豆推广都进了这样的大饭店,如此大的阵势,都感到有些惊讶,甚至有人说了这样的一番话,说哎呦,内蒙现在可真是富了,看,推销土豆都玩了这么大的阵势。一个月之后的今天再回头去看的话,突然感觉到那是一种预感到大事不好,带着警觉的这种情况下的时候,赶紧要想尽办法提前出动的一种行为。

  这几天一直持续全国媒体都在关注着乌兰察布、内蒙这样的土豆问题,给我的感触一直有三句话紧紧萦绕在我的脑海中,第一句话是,不幸当中有幸运,首先呢,不过还是我们先来看看不幸。对于所有种土豆的当地的农民来说,他不种土豆不行,它的海拔是1400米,无霜期100多天,种土豆最好。那我们看最关键的价格,在2005年的时候是0.5元一斤,不算贵。可能正是因为不算贵的农民就更愿意种土豆了。2010年的时候变成了一块钱一斤,这相当不错的价格了。到了2011年的时候,今年一下子跌到了0.35元左右一斤,这种情况不仅在乌兰察布盟。因为我前两天刚刚在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回来,呼伦贝尔其实是土豆的质量非常的好,它运气的一点是8月中旬的时候,土豆就开始收获了,那个时候上市的量还不是那么大,但是价格始终没上去,去年一块钱,今年也就在三毛五左右,所以很多的农户也是相当的吃亏。

  那我们看看,由于价格的这种变化,导致另外有一个对比的数字,短片里其实已经说了,2010年的时候,乌兰察布市是马铃薯总产45亿斤,收入就41亿,今年创记录的达到了80亿斤,恨不得差点翻一倍,可是收入不升反降,降到了30亿元,你就可以感觉到对于种土豆的农民来说是多么的一种不幸的感受。

  那么幸运在哪儿,幸运是首先农民开始自救,当地的政府也开始推广,我刚才讲的农民用微博,用互联网等等方式展开了自救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媒体迅速捕捉到了这样一种行为,然后开始放大,就像很多年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样,有人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我觉得也是这样,叫“爱国土豆运动”,的确大家一起去努力帮着它去促销,这是不幸中的幸运。

  第二句话是,再幸运也要经受了太大的损失,这种损失其实我觉得不仅仅在农民这儿,大家可以看到一块钱是去年,今年到了0.35元一斤,它的损失会有多大,它的这种预期几乎不能实现,那又要面临明年做怎么的抉择。其实不仅仅是他们,今天央广的《经济之声》也做了一个报道,有一个乌兰察布的种土豆的农户,他用微博的方式说,推广土豆,告诉大家自己土豆卖不出去了,被转发了九万多次,留言恨不得两万多条。但是,别看雷声很大雨点却并不大,卖得不多。但是,也有好心的经销商就从他那儿收购了土豆来帮他的忙,但是今天的报道却显示一个非常不乐观的局面,经销商虽然做了好事,把这土豆从他那儿收来了,但是砸在了自己手里,推广不出去,于是又跟这个农户联系,我还得给你退回去,否则就变成我损失了。

  你看,即使是幸运的话这里也要经受相当大的损失,这是第二句话。

  第三句话,我特别想问一点,这也是我们今天的节目格外关注的事,明年或者是后年,不管种土豆还种其他的东西,我们都只能去碰运气吗,大家可以看这样的一个两个微博写的挺好的。《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员张天蔚也说,如果土豆生产总量超过实际需求,则任何促销手段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只是风险损失的转移和分担而已。利用行政手段帮助完成这样的转移和分担,可以帮助内蒙古农民暂渡今年的难关,却可能人为延迟了市场调节机制的形成。

  那么我们再看另一条,就跟我们有关了,历史作家 十年砍柴发给我们的是,这句话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其实也是一种经济规律。内蒙乌兰察布的土豆丰收了,但卖不出去,今年菜贱伤农,明年就可能菜贵伤市民。是啊,明年很多的农民不敢种它了,价格又上去了,我们又跟着倒霉了。难道我们就要这样过山车吗,究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接着往下看。

  (播放短片)

  解说:

  自筹资金70万,又找到两个合伙人投资200多万,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土豆种植大户胡佳日,去年一下子包下了1000亩地,全部种了土豆,现在看来他的这个选择更像是一个恶梦。

  乌兰察布 土豆种植大户

  胡佳日:

  今年起还没人要呢,你说便宜点,贱点,贱点也没人要。

  解说:

  都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种植作物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既然如此,胡佳日为何还是要筹集巨资,把所有希望都压在土豆上呢。

  胡佳日:

  现在自己(觉得)有点盲目,当初没感觉,去年买主太多,来了进了地以后抢了。

  记者:

  和抢一样,一下子就抢完了。

  解说:

  去年土豆收购火热,随之带来的价格高涨,火爆的行情点燃的不仅仅是一个胡佳日的冲动,看看乌兰察布市今年的土豆种植面积我们就可以知道,有无数的农户做出了和胡佳日一样的选择。

  画面提示:2011年10月13日新闻

  本台记者 陆伟:

  我现在是在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红团乡种植大户(王贵先)家的储窖里,去年当地的土豆收购价格达到一块钱以上,王贵先今年特意种植了500亩土豆,从产量已经达到了100万斤。所以王贵先今年特意花30万元修建了这个仓储窖。可是由于今年的土豆收购价格十分低迷,每斤只有两三毛钱,可是呢,前来收购的土豆商寥寥无几。

  解说:

  王贵先说,今年他家投入了170多万元,按照目前的市场价全部卖出去,最多也只能收回其中的五分之一,其余的100万元就要打水漂了。

  解说:

  面对去年土豆价格的暴涨,我们能埋怨农民们今年的选择呢,同样的困境也出现在甘肃省的古浪县,为增加村民收入今年县政府还引导他们种植耐旱的马铃薯,对于一些特殊家庭,政府不但免费发放地膜,还对种植马铃薯的家庭提供补贴,大伙儿积极性都很高,今年天气好,马铃薯丰收了,但是丰收并没有给大家带来希望。

  记者:

  那今年的收购价有可能达不到3毛。

  甘肃古浪 庙台村村民

  刘文德:

  肯定达不到3毛。

  解说:

  刘文德,家里收入除在外打工的女儿补贴一点,就全都靠这几亩庄稼,自打三月种下这些马铃薯,他就天天盼着丰收,可按现在的价格,三亩地最多1500块钱的收入,就这样还是没有人愿意来村里收购。在村里像刘文德这样守着大片马铃薯犯愁的村民还有很多。

  白岩松:

  其实说现在这个农民一点不了解信息当然是错的,正是因为去年的土豆价格相当不错,你想想从前年的5毛钱一斤,一下子跳到了1块钱一斤,于是很多的农户就开始种了,这一定是知道了信息,但是知道的信息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问题所在就是中国的农户都是散户,他只是一味的去年贵了今年种,没想到一下子又突破了这种边界。其实从市场这只手来说,如果去年卖一块价格上涨了,很多人愿意去种这是正确的,有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关键是我们的不正常在于这种波动太大了,由一块钱到今年的八毛、九毛,这我们应该尊重市场的选择,明年可能又回到一块了,但是它跌到了三毛五,这一下子就把很多人给砸到地里头了,这就比较麻烦。

  第一个问题当然是农户这种信息是严重不对称,了解一点但是无法变成一种整合,那接下来的时候不排除今年有一些游资对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起到了一种不良的推动的作用,这是要警惕的。

  第三一点很重要,政府其实在这里头相当作为,比如说乌兰察布盟它是希望打造它的马铃薯之都,因此它给补贴,但是这种补贴不是别的补贴,是良种补贴,它希望当地的农民都种这个好的土豆种,挣更多的钱。因此全市一共要补贴13万户,你想想政府这是多大的手笔,补贴的环节和标准,最后每斤按八毛钱,每亩需资金160元,其中政府补贴一半80元,农户自筹80元。

  这样的一种补贴就会形成一种促进,让农民觉得反正政府跟我们在一块,种吧,于是一下子就突破了这种边界,变得如此巨大的一种起伏。恐怕对于很多的政府来说也有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

  接下来,我们要关注的是视线稍微离开一下土豆,这几年关于这种农副产品价格,种的多了就急剧的跌,种的少了就急剧的涨,这种巨大起伏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了。

  (播放短片)

  画面提示:2011年7月  海南

  海南 蕉农:

  一亩地要亏到5000块,基本上是血本无归了,总的也要亏450万到500万这样子。

  海南 蕉农1:

  他们老板订了现在也没人来要,这个蕉老了,没有用了。

  解说:

  今年6月,香蕉的滞销让海南的农户损失惨重,190万吨的高产没有为他们带来丰收的喜悦,相反很多农户因无力支付香蕉冷藏费用,而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香蕉一天天变熟,最后烂在地里。

  海南省香蕉协会副会长 钟振源:

  无禁止地扩大没有计划,今年挣到钱了,种一百亩,明年就扩大到两百亩、三百亩。

  解说:

  当时,尽管有关部门也成立了香蕉促销应急协调小组,发布倡议书号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宾馆、酒店等有条件的单位,购买“爱农香蕉”,但是一系列措施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画面提示:2011年4月

  山东

  记者:

  抢收苹果时容易吗?

  苹果收购商 李永福:

  那不容易啊,你看好的价格人家加二分钱加五分钱就给你订走了,觉得也很好笑,那时加价抢着收,这时候磕头卖(都)卖不出去。

  山东单县冷藏协会会长 岳喜科:

  以前基本不存苹果,存的苹果很少,就去年开始存了几百吨,一听说挣钱了,就盲目上马,盲目跟风,觉得收到手里就能挣钱。

  解说:

  除了海南的香蕉,同样命运的还有山东单县的苹果,虽然正值销售旺季,苹果根本卖不出去,3500吨苹果只卖出了400吨左右,不到八分之一。

  画面提示:2008年8月

  贵州

  解说:

  2008年贵州的番茄滞销,波及农户之广也是历年少见,价格从2007年最高的一块五、一块六,一路跌到一毛钱,很多农民血本无归。

  贵阳市白云区蔬菜办 罗主任:

  动员机关干部职工买番茄,那是给农民一个信心,认为党委政府还是重视、在关注他们,在关心他们的,实际上买一点番茄解决不了大问题。

  记者:

  现在咱们这些干部职工们大概买了多少斤了?

  罗主任:

  这个量很少,几万斤。

  解说:

  从山东的苹果、海南香蕉、贵州的番茄,再到眼下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的土豆、芹菜和洋葱,农户们的农业生产似乎变得越来越有些惊心动魄,面对一些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面对那些最应该保护的农民利益,出路究竟在哪里。

  白岩松:

  这次经过农民的自救,包括媒体的这种报道,全社会来拯救土豆这种热情不可为不高,比如说商务部、农业部等等都出台了很多这样的一种举措,但是换一个角度去想,我们现在作为农民的这种比如说他对市场的敏感度,他对现代信息的这种掌握的程度,指望一夜之间就发生提高,显然还无法去做到。

  那么如何通过其他一种方式,去使这种波动不至于出现的这么大起大落,然后让所有的人都有点揪心。

  比如说易鹏财经评论员他就说,农产品价贱卖难又现,要解决此问题不能靠爱心,靠运动,需要对农业的生产业态进行根本的转变,必须让农业生产规模化,并且公司化。通过公司这种方式提升农产品对市场的敏感度,否则,靠农民单个农业生产基本上是盲人摸象,靠瞎碰。这背后还有更大的工业化等等。关键是不能再靠散户了,必须完成一种集合,但是这依然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各级政府恐怕要扮演的角色还不得不扮演,那么如何不是事后开展这种爱国土豆运动,而是事先的时候就能有相对更好的这种信息呢,听我们专家怎么说。

  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郑风田:

  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农户的规模太小,我提出一个观点,怎么来解决这样一个买难卖难(情况),那么最核心的可能是,应该做一个工作,我们现在的农业统计是事后统计,而实际上比如之在农民进行,今年决定不决定种土豆的时候,全国能汇集一下,把各个地方意愿想种多少亩,这样把这些数汇总起来后,农民再做下一次的种植决定的时候,可能就比较好了,现在没有任何单位能够提供这样的信息。

  第二个,确实现在目前这种问题地方政府一直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去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另外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农产品的种植基地要形成,所谓种植基地就是,比如土豆我就集中在几个地方种,别的地方不敢轻易种,一种了以后就卖不出去了,这样就集中在几个地方的产量的种植面积好统计,农民也可以根据周围大概农民的种植情况,他来决定要不要扩产,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这种种植基地还是没有形成,尤其是农产品作物带,还没有形成,以后要形成了的话,可能会好一点。

  白岩松:

  我们现在非常担心出现一种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样一种情况,因为在刚才那个短片里头,我们看到土豆只不过是今年在这个季节的时候,我们感受到大起大落的这样的又一个代表而已,而在过去不管是橘子,不管是番茄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我们总是好像在同一个地方就再次跌倒,那么这一次关于土豆的这种轰轰烈烈的爱国土豆运动在媒体上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会不会让我们真的开始发生一种转变呢,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政府有很多的东西要思考,因为如果不能够,如果太过主动天天指导着农民,那农民永远提升不了,他就依附着你,但是一旦市场出现波动的话,最后你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农民,这样的话,永远长不大。

  可是另一方面的时候,你如何用一种很好的信息提供慢慢地提升农民的这种对信息的敏感度,另外如何去整合更多的散户变成一种集体,否则的话中国的农业未来并不让人非常的看好。

  其实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有很多这种点围绕土豆,比如说财经评论员叶檀,她认为撒胡椒面式的补贴不可能治本,这样做可以彰显政府的同情心,而不能解决中国农业的瓶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是将小农经济整合成市场化的农庄经济,使农业生产者拥有市场议价权。那么这也是我刚才也在谈到的,光靠散户的话,提升过程太过漫长,而且议价的能力太弱,很难。所以必须去整合,另外如何让期货这样的概念也能够进入到我们农副产品的生产当中。   

  那接下来我觉得特别有价值的是叶檀提到了这样一点,政府对对农业进行专项扶持,还不如降低对农业物流等方面的歧视性的税费,比如说现在我们农业就卖原料,但是到深加工的时候就涉及到长期的物流,可是咱一个高速公路N个收费口,价格越来越高,那么使这种绿色的通道几乎形成虚设,那我们只有在地震的时候说有绿色通道,所以叶檀也说了,对农产品城市所需蔬菜的绿色通道并非常态。

  那我们能不能把它变成常态呢,如果能在这些税费上去降低的话,就会鼓励蔬菜更多的让农民获取一种收益,另外在进行深加工方面,可能由于它的成本的降低,很多的企业就会变得更加有热情。

  所以总得说来在这个季节,在这几天的时候,我们可能所有的人都记住了一个关于土豆的故事,但是谁能够一定打保票,在明年也许土豆的故事不会再上演了,但是其他的地方又会有新的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