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成集装箱:如何用好滤光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5:05:27

                                         如何用好滤光镜  

2011-10-17 12:04:36|  分类: 生活百科

          许多朋友久闻滤光镜大名了,但对于初涉摄影大门的朋友还是会问:滤光镜是什么?滤光镜有哪些种类?怎么使用滤光镜?
一、滤光镜是什么?
滤光镜是能够明显改变照片外观的最便宜的一种附件。说白了其实就是拍摄时放在照相机镜头前端的一块玻璃片或塑料片。

二、滤光镜有哪些种类?
滤光镜大致分为六类:
1、对比滤光镜:用于黑白摄影改变被摄景物某一色调以提高对比的滤光镜,又称反差滤光镜。对比滤光镜的运用原则是,要使某色彩在照片上变浅,采用通过该色光的滤光镜,要使某色彩在照片上变深,采用吸收该色光的滤光镜。例如拍摄带有绿叶的红花,若红花与绿叶的明度相当,则在照片上的色调几乎没有差别,可用通过红光的红色滤光镜,使红花的颜色变浅。一般使用较多的对比滤光镜有六种,每一种又分成浅中深三级:
·红色滤光镜:吸收绿蓝紫色,主要通过红色,次为橙黄色。
·黄色滤光镜:吸收蓝紫色,主要通过黄色,次为红橙绿色。
·橙色滤光镜:介于红色和黄色滤光镜之间。
·绿色滤光镜:吸收红橙蓝紫色,主要通过绿色,次为黄色。
·黄绿色滤光镜:介于黄色和绿色滤光镜之间。
·蓝色滤光镜:吸收红橙黄绿色,主要通过蓝色,次为紫色。

各色滤光镜
2、紫外线滤光镜:简称UV,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线,但软片对其感应却很强,所以拍摄风景时宜利用紫外线滤光镜来吸收远景的紫外线,以减小其对底片的作用,加强影像的清晰度。又有名为天光镜,也是紫外线滤光镜的性质。
3、中色滤光镜:简称ND。中色滤光镜对各种光的吸收率相等,是用来减低通过镜头的光量。当使用最小光圈或最快快门还曝光过度时,便需要中色滤光镜来减低曝光值。它分为二倍、四倍、八倍三种,所谓的倍数是指曝光倍数而言。 
4、偏极滤光镜:简称PL。它是由许多方向一致的极小晶体构成,从天空,水面,非金属光滑表面某个角度反射的光线会被偏极。若在镜头上装偏光镜,即可管制这些反光,把它消除或减弱,以表现物体的质地。它大约有以下四个功能:
·控制天空的色调:彩色摄影若要加深蓝天的彩度,可使用偏光镜、树木和水面的彩度也会因部分反光被吸收而加强。
·控制物体的反光:从非金属光滑表面所反射的光,用偏光镜来控制是很理想的。例如拍摄橱窗内的商品或拍水底的景物等,其中又以三十度左右斜对反光面较有效。
·提高色彩度
·代替中色滤光镜:偏极滤光镜的曝光倍数和四倍的ND相近,前者可以代替后者。
5、红外线滤光镜:它吸收红外线以外的所有可见光线,仅通过红外线。专用于红外线软片摄影。

红外线滤光镜
6、色温平衡滤光镜:彩色软片是针对标准色温而设计的,使蓝绿红三层乳剂的色感和速度达到平衡,以求色彩平衡。但太阳光线早晨到黄昏的色温不同,阴天晴天的色温也不同,灯光色温因电压而不同。当光源的色温不符合软片色温的要求时,便会呈现偏色,需要用色温平衡滤光镜。
三、怎么使用滤光镜
滤光镜能起到校正光线色温,渲染色彩气氛以及增强照片的艺术效果等作用,因而在彩色摄影中被广泛使用。这里介绍一些常用的滤光镜。
1、色温转换滤光镜 
当照射光色温与彩色胶片色温不相符合时,就要使用色温转换滤光镜,把照射光色温转换成与彩色胶片相一致的色温。色温转换滤光镜有两类。一类呈蓝色供日光片在灯光下拍摄使用,如雷登80系列。另一类呈琥珀色,供灯光片在日光下使用,如雷登85系列。

色温转换滤光镜
2、色温平衡滤光镜 
这种滤光镜的作用是对照射光色温作小幅度的校正,把光线中过多的红色或蓝色光线吸收掉。如清晨或傍晚,日光色温较低,偏红色;而在阴天或树荫下,日光色温又较高,偏蓝紫色。 
3、偏振镜 
在彩色摄影时,物体表面的反光常常会使照片的色彩饱和度降低,如拍摄水面景物,玻璃墙面等非金属表面以及天空,均会出现这种情况。采用偏振镜可消除反光而不会对被摄物色相产生影响。偏振镜还可以用业控制天空的亮度,平衡蓝天与白云,蓝天与建筑之间的反差。使用时要转动以选择合适的位置。偏振镜的阻光率较大,因子是2.5-4,拍摄时应相应地增加曝光量。


图一图二
图一利用偏振镜一定程度的消除了水面反光,使荷花的背景更暗,突出主体。图二没有加偏振镜,过亮的水面反光,影响了荷花主体的表现。
4、UV镜 
UV镜又称紫外线镜,透明。在高山,海滨等地拍摄开阔远景时加用此镜,可滤掉紫外光,减少透射到胶片上的蓝紫光波,使远景清晰;并提高远景色反差与色彩的饱和度,使色彩更真实。另外,也可以经常将这种滤光镜装在镜头上,当作镜头保护器使用。
5、天光镜 
这是一种带浅红色的滤光镜,能吸收照射光中相当于底片绿色光谱范围内的光线。在晴朗的天空下拍彩色片使用此镜能减少蓝色调,有利于色彩再现,并可使人物的肤色保持真实自然。 

天光镜
6、半色镜、双色镜和三色镜 
这三种镜都属于特殊效果滤光镜,在彩色摄影中应用得得法,可使照片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半色镜,双色镜和三色镜是由彩色胶质滤光片夹在两片光学玻璃中间而组成,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组合,能拍出多种特殊的变色效果。在使用这种透镜时,将镜头装在可转动的框架上来增加色彩变化的种类。 
7.十字镜、雪花镜和米字镜 
一些艺术摄影,广告摄影作品中,光源体或反射光点呈现出光彩夺目的光芒,有的呈十字型,有的呈其他放射形状,非常好看。这些作品是怎么拍出来的呢?原来是在镜头前加上了十字镜或其他形状的光芒镜。使用这种透镜以后,凡是照片中的光点,都能发出相应形状的闪光。用这种镜拍珠宝,日出较为理想。 
8、滤光镜因子与增加曝光量级数 
加用滤光镜后,由于阻光率增加,对胶片曝光将产生一定影响。阻光率低的影响小,可以忽略不计,如UV镜,雾镜,彩色渐变镜等。
色彩常识:
初学者在进入彩色摄影大门时,最好能掌握一定的色彩知识,以便为日后成功地进行摄影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三原色与色光的相加 
在太阳光七色之中,红、绿、蓝三种色是地基本的,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光。用这三原色两两相加,可以得到其他所有的色
光。如用红色迭加绿色就可得到黄光;绿色迭上蓝光得青光;红光迭上蓝光得品红光。

三原色
三原色光相加得到白光,相当于七色光相加。相加的两色光的比重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如红与绿相加得黄色,红光重于绿色得到橙色,绿光重于红光得黄绿色。 
2、色彩三要素 
自然界的色彩虽然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但不论何色都具有色别,明度与饱和度三方面的色觉属性,通常称之为色彩三要素。我们研究色彩配合,鉴别色彩效果都是从色彩的三要素着眼的。 
(1)色别指颜色的类别,相貌,色彩学上又称为色相。我们给不同类别的颜色以不同的名称,如红,黄,绿,黄绿等。色别一般是以人眼能分辩出明显差异的色大约有100种。如把这些色中最主要的12种色排成一个环形,就成了美术家常说的“色相环”。从这个色相环上,能较容易地发现色彩之间的一些内在关系。
(2)明度指色的明亮程度。不同的色有不同的明度。 
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诸色,红,绿,蓝较深暗,明度低;黄,青较明亮,明度高。同一色相中的色,也有不同的明度区别。例如红色中,有明度较高的浅红及明度较低的深红。色光的明度高低是由光线的强弱造成的。光线强的色明度较高,光线弱的色明度较低。明度较高的色明朗响亮,但色素清淡,如浅红,浅黄,浅绿,浅蓝等;明度较低的色则较重,如深红,墨绿,深蓝,暗黄等色。明度相近的色反差也小,区别不明显;明度相差大的色,反差大,区别清晰。
镜头虚化人像背景 

        在人像摄影中,虚化背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画面更简洁、主体人物更突出,而镜头生产的漫射又具有浪漫和优美的气息。
   如果是拍摄环境人像,应该较多考虑环境因素,需要适当地保持环境的可辩识因素,做到人景如一。作为人像拍摄就应该将视觉重心转移到人的身上,可是人像摄影毕竟不等同于肖像摄影,需要表现出人与环境的关系,这样才能起到以景衬人或人景相融的作用。
   中焦、大光圈将主体人物之外完全虚化
  许多情况下将人物之外的部分全部虚化,可以将阅读者的注意力完全放到画中人物身上,这样的拍摄方法上并太多技术含量,但却是突出人物的最佳方式。当然由于环境的点染,使用这种技法时更应该重视人物的情绪特征,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主题。如果人物神态呆滞缺乏表情,画面就失去了应有的美感。


 图1人物点了大半空间,背景完全被模糊掉,由模糊的树木与草丛形成的色块柔和而美丽,神态也抓拍得恰到好处。  
   实拍中如何获得这样的浅景深效果呢?长焦距大光圈是获得良好虚化的重要保证.如果拍头部特写,用较长焦距不需要太大光圈就可获得这样浅的景深、而像这张照片,要将人物腰部以上和张开的手都摄入画面,要获得这样的景深.就必须用大光圈配合。
   技法解读:105 mm 典型的人像焦段.F2.8 大光圈、人物在画面中占据较大的面积.形成完美背景虚化。
 
  中焦较大光圈构筑有层次的虚化
    除了人物清晰.背景完全模糊的图片,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将人与景融合在一起,形成人与景物之间的呼应关系,丰富画面内容。这样的照片,需要更多的环境信息量,但又不能让环境太过清晰.以免对画面形成干扰。
    这种照片的重点首先需要有合适的景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人在画面中占据的比例比前面相对减小,拍摄时需将要保留的景物与人物处于同一平行线上,然后使用较大光圈,这样需要保持清晰的部分就被安排在景深范围之内,也就实现了局部清晰,而前景与背景部分因处于景深范围之外,形成有过渡的逐渐虚化,这样就使画面出现了丰富的层次。
 


   图2 中除人与平行面的枯枝清晰,其他部分逐渐虚化.直到成为色斑和色块,气息优美而浪漫。
    技法解读:   将需要保持清晰的景物与人物布置在同一平行线,中长焦镜头,光圈收小1-2 级使景深范适当扩大.就形成人物附近清晰.而背景逐渐模糊的图片。
 

用中焦较大光圈拍摄、焦点平面上人与景清晰、其前后逐渐虚化
 
 
使用相同焦距,摄影师越靠近模特,景深范围越小。
     标准镜头较大光圈.保留更多环境信息
    在杂乱的环境里进行人像创作,如果人与环境中的人与物都有着一样的清晰度,那么画面就会杂乱无章,这是人像拍摄中最需要避免的。但是背景完全虚化就使得画面缺乏了必要的环境交代。遇上这种需要保留环境的本来面目.又要突出人物应该怎么办呢?那就应该适当地虚化。
    这种画面的景深应该如何控制呢?以使用50 -100 mm 之间焦距的镜头较为合适.这是因为如果焦距太长.只要光圈稍大就会使背景模糊.如果使用50 mm 焦距.在比较靠近被拍对象的情况下.用F5.6 左右的光圈就可以使得背景保持合适的清晰度.
    图3 人物安排在树阴下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走动的人。街道上的黄线,金黄色的银杏叶都落入画面里。正是由于焦距与光圈适中,主体外的人物及环境在动感中有着一定虚化,这样在主体突出的同时.增加了画面内容。
  

     技法解读:   标准镜头与适中光圈使画面中主体与陪衬人物得以分离.使用标准镜头时拍摄者与被拍者需要保持较近距离.这样才能拍摄人物的局部.同时拉大了人物摄距与背景摄距的比例.有利于加强虚化作用。
        中长焦.没有大光圈同样可以虚化
    我们都知道,大光圈能虚化背景.但是虚化不一定非得大光圈.利用长焦距、合理控制相机与被摄主体、被摄主体与背景的距离也能获得良好的虚化。大光圈镜头虽然好,影友们却未必都有.如果在没有大光圈的情况下.怎么办呢?
    具体来说就是在较长焦距下.相机尽量接近被摄主体.而将被摄者与背景的距离拉开,这样也能得到不错的虚化效果.如果离被摄者足够近,而焦距也很长时(如:300 mm),就会得到近似长焦、大光圈的效果。



    图4 使用的是一只尼康70-300G 镜头.价格仅数百元。画面中不仅保留人物全身.还有前景的交代,由于人物与背景距离较远,使用170 mm 焦距.虽然只是F4.8 光圈.也获得了良好的虚化----主体清晰.背景的虚化没有破坏环境应有的清晰度。如果、需要更加突出人物,那么只要使用其最长焦距,就能得到更为虚化的背景。当然. 如果拍摄者向前走几步,也将得到了较浅的景深,但这样就只能拍摄人物的局部特写了。
    技法解读:   不必为没有大光圈镜头而烦恼,利用普通中长焦镜头的较长焦段.较大的光圈,同样能虚化环境。需要掌握的就是焦距越长.相机距离被摄人物越近.虚化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