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评价表:骨折后的康复治疗至关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6:28:15
          某 女士不慎摔伤,左肩粉碎性骨折,住医院打了钢钉和钢针固定。六周后她到医院拆除了钢针,原以为可以自由活动了,没想到左臂却基本抬不起来了。医生告诉她:只有及时、有效和充足的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才能重新恢复。经过数月康复科医生的精心治疗和本人的刻苦锻炼,她基本上恢复了原有的功能。.hzh {display: none; }

  但是有不少骨折患者拆除固定后,不清楚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只是慢慢地“养”,失去了康复的最佳时期。虽然骨折愈合了,但结果韧带挛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留下了功能缺陷的终身遗憾。由于人体运动系统的特殊性,骨折患者拆除固定之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才有可能恢复良好的功能。反之,即使早期治疗实施得再完美,但患者最终的运动功能可能不满意甚至很差。

  骨折后的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骨折愈合,避免组织粘连、瘢痕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使患者从身体、心理、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恢复到原来良好的状态。康复的过程是较长而艰辛的,患者只要遵照医嘱、持之以恒、不怕吃苦就一定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骨折后如何进行康复治疗

  骨折后康复治疗一般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也称愈合期

  骨折或脱位等急性损伤经骨科处理后2一3天,损伤反应开始消退,肿胀和疼痛减轻,无其他不宜活动的情况,一般情况即应开始康复治疗。

  (一)第一期康复治疗的基本作用

  1、骨折经过复位、固定等处理后达到临床愈合一般需时一月至数月,这期间肢体被迫制动,缺少应力刺激。而一定的应力刺激能活跃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是维持组织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定的应力刺激所产生的生物电,能帮助钙离子沉积于骨骼,防止骨质脱钙,促进骨折愈合。应力刺激包括对肌腿与韧带的牵拉作用和重力作用。

  2、维持一定的肌肉收缩是促进肌肉生理作用的最佳方法,能有效地预防因肢体被迫制动而引起的肌张力降低和肌肉萎缩。故必须尽早使伤区肌肉开始适当的训练。

  3、维持伤区邻近关节的适当运动,关节运动能牵伸关节囊及韧带,防止关节挛缩。关节运动并能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促进关节内滑液分泌与循环,从而预防和减轻因长期制动所引起的废用性关节挛缩、关节软骨萎缩变性、关节腔变窄、滑液量减少与关节内粘连。在运动间歇期,要注意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

  4、骨折与脱位往往同时损伤肌肉、韧带、关节、血管、神经、淋巴、结缔组织和皮肤等软组织,产生局部血肿,局部血肿压迫使肌肉收缩受到影响,甚至会发生肌肉反射性痉挛;局部血肿压迫使静脉与淋巴回流障碍,静脉淤血,液体大量渗出,形成粘连。若肌被膜与肌纤维粘连,会严重影响肌肉收缩与伸展功能。局部血肿压力继续增高时,会影响动脉血供,使骨折愈合迟缓。康复治疗促进血肿及渗液的吸收,维持邻近肌肉或肌肉的活动幅度,预防和减轻粘连。

  5、活跃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与新陈代谢,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从而防止肺炎褥疮尿路感染或结石,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等并发症,改善病人情绪,维持全身健康。

  (二)运动疗法

  第一期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是运动疗法。

  1、伤肢近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应做所有活动轴位上的运动,主要是主动运动,必要时进行辅助运动,争取逐步达到正常活动度。上肢应特别注意保持肩关节外展、外旋和掌指关节屈曲与拇外展的正常活动度。下肢应特别重视踝背屈的运动度,防止关节挛缩、足下垂,中老年人关节挛缩倾向大,更应特别注意。

  2、在被固定的区域,当骨折端复位基本稳定,无明显疼痛时,即可开始有节奏的肌肉等长练习,以预防或减轻废用性肌萎缩。主动的肌肉收缩能使肌腹和肌键向近端滑移是防止与减轻粘连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伤肢近端与远端未被固定部分做按摩,有利于退肿,预防和减轻粘连。

  3、用中医夹板做局部固定时,伤后1一2周,肿胀消退,无明显疼痛时即可开始在夹板允许的范围内做伤区关节小幅度的、不引起疼痛的主动运动,再逐步扩大活动幅度及用力程度。进行时必须注意避免做与骨折移位方向一致的运动,防止骨折端重新移位。例如,肱骨外科颈骨折外展型禁忌肩外展的主动运动;内收型禁忌肩内收的主动运动,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禁忌主动伸肘运动;屈曲型禁忌主动屈肘运动。挠骨下端骨折时远端向背侧移位的柯雷氏(Colles)骨折,须禁忌腕背伸及挠侧屈等主动运动,这些动作要待骨折基本愈合后再开始练习。每次练习重复次数宜少,可每日进行数次。

  4、当骨折涉及关节面时,于固定2-3周后,即应每日取下外固定物,做受累关节不负重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再予固定,每日1-2次。开始时幅度不宜过大,重复次数也宜较少,以后再逐渐增大运动幅度和用力程度,并逐步增加重复次数。

  不负重的关节主动运动使关节软骨面受到轻柔的挤压与摩擦,是一种良好的生理刺激,可促进关节软骨面的修复,并使之更合乎生理状态,并有可能使关节面上修复的结缔组织向软骨分化,形成新的关节软骨。受损的关节面在愈合过程中静休不动,缺少应力刺激,则由骨痂覆盖关节面,使关节面上出现粗糙不平的新生骨痂,成为产生创伤性关节炎的病理因素。受损关节的主动运动能有效地改善关节内血液循环,促进关节滑液分泌与流动,防止关节内粘连形成。

  5、为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水平。要使未受伤肢体保持正常活动,这一点非常重要,临床医师在作临床处理如固定和包扎时,就应考虑到不要对可允许活动的肢体设置运动障碍,例如不恰当地扩大外固定范围;手或前臂损伤,持续地用绷带或三角巾将上肢悬吊于胸前时,应一日数次将患肢离开悬吊带做肩与肘的主动运动。应在病情允许时尽早起床活动,并做全身保健体操。必须卧床的病人,特别是年老体弱者,要做卧位保健体操。
 保健体操:是徒手进行的全身体操,以健身为目的,多在早晨起床后进行。目的要消除残余的睡眠抑制,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紧张度,活跃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全身各大系统的生理活动,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情绪和养成遵守生活制度的良好习惯,让生物钟正常运行。.hzh {display: none; }

  保健体操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准备姿势,有卧位、坐位和站立位,如下肢损伤者多选卧或坐位,上肢损伤的患者则应及早采用站立位,而脊柱损伤者早期均用卧位。保健体操内容应包括深呼吸、腹背肌和躯干练习,以及未受伤肢体的各关节的全幅度运动和主要肌群的用力收缩。患肢及其附近要保持安静。

  (三)物理治疗

  1、愈合期物理治疗的目的

  (l)消除淤血,促进渗液吸收,减少疤痕粘连。

  (2)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活跃细胞代谢,促进骨折愈合。在骨折与脱位骨科处理后,经过24一48小时可开始物理治疗。

  2、常用方法

  (l)光疗法:目的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局部渗液和代谢产物的吸收,活跃细胞代谢,促进组织再生,有助于骨痴形成。常用的有红外线、白炽灯、紫外线等。

  (2)直流电离子导人治疗法:可提高局部钙、磷浓度,促进骨折愈合。

  (3)透热疗法:能使深部组织充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活跃细胞代谢,消炎、退肿,有助于骨痴形成。可选用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电疗法。

  (4)超声波:每平方厘米小于0.1瓦的小剂量超声波有助于骨痂形成。但骨髓未封闭的小儿忌用。

  第二期,也称恢复期

  骨折基本愈合,外固定物去除后进人此期。此期康复医疗的主要目的为争取关节活动度与肌力的最充分和最迅速的恢复,并要求恢复日常生活、工作与运动能力。要求使用康复医疗的所有手段,如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必要时要有康复医学工程工作者的服务。

  (一)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康复治疗

  1、运动疗法是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康复治疗的基本措施。方法以牵伸受累关节内外挛缩与粘连的纤维组织为主,各轴位运动依次进行。

  (l)主动运动:

  ①摆动练习,最常用于肩,也用于腕、髋与膝。

  ②徒手的主动运动,要求包括受累关节的各轴位运动,逐步扩大运动幅度,常采用中慢速度进行。

  ③利用肢体重力作用和肌力起协同作用,以便利完成动作,使动作幅度更大,例如仰卧位练习肩上举。俯卧位练习伸膝,坐位小腿下垂,练屈膝等。

  (2)被动运动:最好由医务人员进行。运动应包括关节的各轴向,动作应平稳缓和,不引起明显的疼痛和肌痉挛,切忌使用暴力以免引起新的损伤或骨化性肌炎等合并症。

  (3)助力运动:①可以由病员自己在健肢帮助下进行,如以左手帮助右手,也可由医务人员协助进行。

  ②用器械作自助运动。最常用的是左右上肢通过体操棒互相帮助及扯动挂在滑轮上的吊环进行两上肢互助,利用特制器械作腕关节、踝关节自助运动等。

  (4)主动牵伸:在固定器械上利用自身体重作被动的关节牵伸。

  例如:

  ①在肋木上搁起肘及前臂,下蹲或向前弯腰以扩大肩外展或外旋活动度。

  ②手握肋木,身体前俯或后仰以帮助肘关节屈或伸。

  ③跪在体操垫上的枕垫上帮助膝关节屈曲。

  ④手扶肋木,前脚掌站木片上,足跟放松下沉以帮助踝关节背伸。

  ⑤关节功能牵引,利用器械、支架、滑轮、沙袋等进行。

  ⑥间歇性固定,在两次功能锻炼间的间歇时期可用夹板固定患肢,以减少纤维组织弹性回缩,加强牵伸效果, 夹板材料一般为石膏,若用低温热塑高分子塑料则更适合、方便。

  2、物理治疗恢复期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软化疤痕;还可以松弛肌肉,解痉止痛。在做功能锻炼前,先做理疗,有助于锻炼的进行,在做关节功能牵引时同时做热疗,可明显地提高牵引疗效。

  常用的理疗方法有:

  (1)温热疗法:蜡疗、中药薰洗、温水浸浴、泥疗。

  (2)光疗法:红外线、白炽灯。

  (3)电疗法:直流电碘离子导人、音频。(4)超声波:用直接接触移动法。

  3、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康复治疗的注意点

  (1)治疗要包括该关节的所有运动轴位或运动平面。

  (2)要活动到最大幅度,但须避免引起明显疼痛。

  (3)运动应采用中等强度,较长时间或多次重复的方式。

  (4)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可以一日多次进行。

  (5)关节活动范围练习必须和肌力练习同步进行,以避免关节软弱不稳导致损伤性关节炎的可能。  (6)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禁忌暴力,暴力可引起组织损伤,反复损伤,渗液、肿胀可使局部纤维组织积贮;暴力会导致韧带及其附着点撕脱,乃至骨折;暴力可撕脱骨膜,损伤骨膜血管导致骨化性肌炎。
 (二)恢复肌肉力量的康复治疗.hzh {display: none; }

  1、肌肉力量练习是恢复和增强肌肉功能的唯一途径。恢复肌肉力量的康复治疗第一步要确定主要和次要受损肌群,以及该肌群现有功能水平。再根据功能检查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肌力练习计划。

  当肌力较弱不能抗地心引力时(2级)可做助力练习、主动练习和摆动练习、本体促进法和生物反馈练习。

  当肌力能抗地心引力时(3级)肌力练习应以主动运动和本体促进法为主。

  当肌力能够抗负荷时(4级),肌肉力量练习应以抗阻练习为主。抗阻练习可用橡筋、拉力器、沙袋、弹簧以及特制器械进行,常用渐进抗阻练习法,肌肉练习的方式可选用等长练习、等张练习和等速练习。

  2、进行肌肉力量练习的要点:

  (1)肌力练习必须遵循“超量恢复”原则。既不能间隔太长,也不宜过于频繁。

  (2)肌力练习效果与练习者的主观努力密切相关,故而要求患者理解和配合。

  (3)要求制订适宜的练习计划。清晰讲解练习目的、方法和要求,不断用语言与信号强化指令,随时鼓励练习者努力练习。

  (4)肌力练习不应引起疼痛,疼痛提示损伤,且疼痛会反射地抑制肌肉收缩,对恢复肌肉功能不利。

  (5)用力做等长收缩会引起显著的血压升高,努力做等长收缩时伴有闭气动作(Valsal-va反应),给心血管系增加额外负荷,所以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系疾患时禁忌做大阻力的等长肌力练习。

  二、骨折后康复训练

  1、骨折康复的目的是什么?

  康复的目的就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促进骨折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继发症的发生。对于失去功能者,通过对其已有功能的训练能够对已经失去功能的部分,进行代偿,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尽可能健全地重新回到社会,回到工作岗位。骨折康复的开始时间尽可能要早。一般在骨折得到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骨折得到复位固定后指的是石膏固定已经干了或牵引已经安装好或已施行了内固定术后,病情稳定即可开始。

  2、 为什么要进行康复训练?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正常功能,但骨折在治疗中常常需要较长时间固定伤肢或伤部,这样会使肢体因长期固定不动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内粘连或韧带退变失去弹性,弄不好虽然骨折已愈合,但肢体仍不能恢复正常功能,甚至造成残疾。

  为了顶防这种不良后果的发生,就要进行功能锻炼,通过肌肉运动刺激运动器官里的感受器,使运动反射联系能重新牢固地竖立起来,肌肉活动还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促进浮肿的消散和残余炎症的吸收,血液循环的改善可使肌肉韧带的状态改善,并进一步影响它们的功能,还可增加关节腔滑液分泌,减少摩擦。

  恢复期的运动可以牵伸已经挛缩的软组织,恢复其弹性和延展性,增强肌肉力量,对抗肌肉萎缩,并可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和劳动能力。可见,功能锻炼很重要,并且必须在骨折复位固定后的早期就开始施行。凡未固定的肢体和关节都要每天定时、定量地进行主动充分活动,促进新陈代谢,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直

  3、骨折后的康复训练应如何进行?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

  康复训练的早期

  此期即伤后l~2周,此时伤肢肿胀、疼痛、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再移位。因比,此期功能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以利消肿和稳定骨折。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伤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即在关节不动的前提下,肌肉做有节奏的静力收缩和放松,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绷劲和松劲,通过肌肉的等长收缩可以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

  此期的康复训练,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康复训练的中期

  即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期伤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此期除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以防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在病情允许时,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此外,可配合理疗以达到消肿、化瘀并促进骨痂形成的目的。

  伤后5~6周,骨折有足够的骨痂形成,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常遗留较显著的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最好于固定2周左右就开始关节面不负重的主动运动,运动后再予以固定。这样,通过关节软骨面间的互相挤压和磨擦,可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并使其有较好的塑形,同时,可以防止关节内粘连形成。

  康复训练的后期

  已达到临床愈合或已经去除外固定,此时骨性骨痂已形成,X线检查已显影,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康复训练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恢复期进行康复的同时可配合理疗及步态训练等。

  三、骨折康复期饮食

  多处骨折伴有内脏损伤较严重者,因人体应激性反应较大,消化功能受到明显抑制,饮食就应以清淡为主。可以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特别不宜食用肥腻饮食,如骨头汤等。

  1、分期膳食要求

  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骨痂生成。

  早期(1~2周)

  此时受伤部位肿胀疼痛明显,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此一时期的治疗以活血化淤,行气消肿为主。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宜多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其不应过早地进食肥腻滋补的食品,如骨头汤、肥鸡、牛羊肉等,否则可能导致淤血积滞难以消散,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推荐食疗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红糖适量,将桃仁捣烂,水浸后研汁去渣,加入红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烂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连续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时骨折处的淤肿有所减轻,但淤伤尚未化尽,骨痂开始形成。治疗应以和营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宜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增加骨头汤、田七煲鸡等,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推荐食疗方——当归排骨汤:取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炖煮1小时以上,连汤带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连吃1~2周。有助于祛淤续断。

  后期(4周以上)

  此时,骨折部淤肿已基本吸收,骨痂开始生长,治疗上讲究一个“补”字——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饮食上可以补虚为主,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

  推荐食疗方——当归生羊肉汤:取当归20克,生姜12克,羊肉300克,加水1500毫升,一起放入锅中煮烂至熟即可。食肉喝汤,每天1次。本方具有养血活血、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特别适于骨折后期及年老体虚患者。

  2、骨折病人吃什么好的比较快?

  方1

  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

  猪骨头1000克,黄豆250克,加水小火烧烂,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方3

  猪脊骨一具,洗净,红枣120克,莲子90克,降香、生甘草各9克,加水小火烧烂,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方4

  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

  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5克切片,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

  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

  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方8

  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9

  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