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城北交管所:太极杂说 9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17:44
太极杂说95


太极网罗


禅宗之“空”是摒除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方法论,去除现象直现事物本原的意思,否认掉的是假象,但仍有事物本原之真相存在。如禅宗中有“黄龙三观”的公案,即“三十年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三十年中见山非山、见水非水,三十年后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其实三十年前的山、水是一种理性的概念,三十年后的山、水才是实体真相。所谓“明心见性”,其实不空,因为还有真理和真相存在。纵观历代禅宗高士,绝非一团死气,而个个生机盎然,得大自在,作主人公。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乃是因为从真相——文字——受者感知领悟的过程会产生误差,说得越多,偏差越大;这并不是不可以说,而是表达方式和效率的问题。


l         禅宗之“空”其实等于道家之“真”;可听过犹太教中名言“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也是“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意思,可见甚至原始的基督教都和禅宗不谋而合。以我所见,太极拳实以道家黄老学说(《易经》)为哲学依据,以〈黄帝内经〉阴阳经络学说为生理医学基础,以儒家思路为正统(练拳研究拳的人终究多为文人),而也追求禅宗之空灵意境。综此所述,学拳应明思路、穷拳理,吸纳百家,如此才是我太极风范。不可刻意以禅论拳,却排斥儒道,应知禅以“执著”为病。


l         佛教武术,以空为理,注重真实体验,绝对是上乘的好功夫。不说中土的南北少林,其实禅宗对东瀛影响更大,日本的空手道、柔道、剑道、合气道,乃至花道、茶道莫不以此为根,古有剑客宫本武藏,今日小日本也是高手辈出,天下谁敢小看。


l         内气的运行应该本着勿即勿离似守非守的原则,精气神三者是统一的。精满气自足,内气会按照其自然的路线运行。老子曰:道法自然。何必画蛇添足,强加之以后天的意呢?


l         现在的练拳之法似乎都是舍本逐末。无极生太极。初学者应该先多多认真练习无极桩才是。所谓的拳打万遍其理自现事告诉我们要多下功夫,坚持练习。并不是打了一万遍拳就明白什么道理了。我们不能盲目的练拳。


l         行气时可谓提气容易沉气难。气从脊背沿督脉上提,其神经学机理很清楚。例如,性快感的神经传递是由会阴而从腰下骶部“八鹘区“(那里神经最多)经脊背入大脑(此例不雅,但论拳理,见谅),又如打个喷嘁时,快感如不能到达头顶而入大脑,而是滞留在背部,人会非常不舒服,此例虽浅,但足以论清这个道理。提气时可谓一吸,气即到顶。而沉气时甚难,提气时快,沉气时慢;提气时脊背器官结构单一,只要认准一条脊椎就万事大吉,而沉气时要经过面部、胸椎骨区和腹部软组织区,我沉气时面部、胸膈和腹膈也是三关。打个比方,提气时可以硬来,甚至可以“霸王硬上弓”;而沉气时,只能哄着下下来,真是只能顺其自然。古人把督脉定为阳、任脉定为阴,不知是否含此道理。


l         行气最怕不能通达终点,如督脉提气不能至于百会而滞于脊背、任脉沉气不能至于丹田而塞于胸间,皆行气大病。


l         第一,行气不能着意于脊背(特别是肩胛骨之间和劲项处)和胸间(尤其是胸椎骨处),气塞胸间不下,是行气最常见的毛病。如果练的是佛教气功,主张万法皆空,根本就不能用意。第二,兄所言“在吸气时气从丹田处积满后直到胸腔处,然后再含胸让气慢慢往丹田处走”,似乎不对,应该吸气时气往上提,走督脉;呼气时,气很下沉,走任脉,否则就背离的《黄帝内经》体系的基本原则。第三,弟以为丹田并非行气的起点和终点,至少沉气时,气应入丹田,至会阴(两裆之间),再沉入两脚间,否则必会出现气滞的现象。


l         如果太极拳还没有练至大成,动作对错对拳手非常重要。太极拳形的层次我以为有几个基本的关键的内容:第一、中定,也就是做到“上下一条线”,这条无论如何强调也不过分;第二,开展,其中关键的是松开骨节,如脊椎要节节松开,由肩而肘而腕而指各关节和由胯而膝而踝而趾各关节也要节节舒展。杨式宗师也“站住中定,往开里打”,我觉得真是说绝了。第三,松柔,练拳一定要从柔中练,“极柔软始能极坚硬”,这点我的教训和收获都是太深刻了。太极拳动作中讲缠丝圆满、讲开展、讲刚柔,都是为了求气之饱满、劲之顺达、意之圆活,以我等现在的造诣,不可不认真对待。但是,到了拳的高境界时,形体动作的确可以放在一个很次要的位置,而专求意、气、劲、神。


l         杨派太极拳用架是与练架(又称行功架、慢架)不尽相同的拳法,又称小架或快架,事实上这套拳法在杨禄蝉先生进京以前就有了。练习太极拳用架,有系统的功法操练——即太极功,吴图南先生将其分做着功、劲功、松功、气功四部分。太极拳用架首先十分注重对着熟的训练。吴图南师爷对套路中反复出现的势子很重视,主张套路与单势操练相结合,仔细地体会各种劲路的变化,从松入手把功融于着法当中。每一势无论动作、劲路、意气、呼吸都有极为严格的要求(同练架有不同的地方)。


l         练拳时如“两臂相吸,如绳相缚”要领,并不存在于想像中,而实是有气之力相吸,如要移开都如人行水中那难需刻意用力。


l         感觉某一动作对错(形上)不重要,关键看是否由内出的。开始由于东西不够,做不到位,做不到就做不到。等东西慢慢养大了,自然就做到位了。


l         练太极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过程(回归婴儿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没有穷尽的。实际上太极练到某一阶段,生理和心理都起了变化,应达到同步,才有用。


l         当你在任何时候都能自如松断开,而对方却跟不上时,断手才能真正能发挥作用(对方的感觉是,总慢半拍),否则就是悚,非挨打不可。所谓不断不能打。


l         丹田内转应该是太极拳内功内劲的练法。陈式太极老架的缠丝劲练法吧。它是一种练法,所以它应该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对初级阶段来讲,身法的正确及放松是很重要的,身法对了内气其实就不难产生。在对内气没有什么感性认识之前,即使读了很多有关气功的书,当练太极拳产生内气后,会有这样的感觉:哦,气原来是这样的。〈太极拳研究)中顾老对练太极拳产生内气的感觉的描述,我体验过。丹田内转法跟太极拳的腹式呼吸是相联系的,其实它是一种逆呼吸。逆呼吸是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时小腹放松还原状态。在练拳时,“主要是当一呼一吸时,腹内轻轻做作或右大小不等的缠丝劲。这种腹式呼吸法我们称作丹田内转法。当每式定式时,腹内才轻轻作下沉动作。”


l         其它派的太极拳可能强调气沉丹田的,有人是不赞成太极拳的逆呼吸练法的,认为是违反自然的原则。但至少那是以前的比较原始练法吧。我练过陈式太极,因为我很喜欢它的风格,但我没有继续练它。因为我开始学练的太极拳也是比较传统的,它的第二套路柔软架(内功架)就是练丹田内转的,拳式要求是逆呼吸的练法。我练的太极拳不是五大派里的,也不是六大派里的。它是当年全佑宗师传给常远亭先生的那派。〈太极拳研究〉P21页之“附表二:太极拳主要传递系统表”之“附注6:常远亭学于全佑之小架,动作有起伏,有隐于内之发劲,有跳跃。”这套拳主要流传于上海。应该是吴家太极拳的一个支流吧。丹田内转开始比较难练,要有老师亲教才好。它是一种练功的手段。外动带内动,以形练气;以后是意动起内动,以气练形。它们在这过程中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融合的,当然随之阶段不同而主次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