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大队:太极杂说9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3:10
太极杂说91


太极网罗


从意拳角度一般不把气独立出来,其实很多太极大师也是这样主张,如此才有“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和“气沉丹田,顺其自然”等等的说法。大概有这么几种可能:1、前辈大师们藏私,如后来披露的杨式内府拳(如汪永泉《杨式述真》中的内功)和陈式家传拳(含丹田内转和低架等),都主张以意驭气;2、前辈大师们怕初学者不得要领反而走入歧途,出现过“气滞”的病象;3、我们对拳论本身是否有误解。


l         杨澄甫的看法,“不在气”之气为强运之浊气,那么可不可以“意在清气”呢?我觉得汪永泉在《述真》里讲得非常好——外部的动作完全服从于内部意气的走向,内动引起外动,这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比较深入浅出的解释。我坚定执着的认为“意”和“气”是两种区别很清晰的物质,各位看我这个反证的逻辑:A、以意运身(不谈气或认为意气一体)的太极拳和广播体操毫无区别;B、太极拳套路中招式本身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气,因为这些招数来源于明朝民间武术(外家拳)。意完全可以在气(以意驭气),但意要足够强、神要足够凝、体要足够的松、劲路要足够的畅,非高手不能为。不求运气,何来陈式之螺旋和杨式之鼓荡,如何打人实战。


l         练拳应该时时追究太极拳的本质,不能被枝节问题蒙蔽,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孙禄堂公语“道在拳为内劲”,我认为这只说出了拳道在技击方面的内涵。其实拳道即武德,是要把我们在太极拳中感悟到的精神品质落实指导日常生活,如以太极的包容宽厚而待人、以太极的全神贯注而做事、以太极的“舍已从人、不卑不亢”而处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如果能得拳道,则能得生命之喜悦欢愉,即使有一天不幸残病而不能继续练拳,而太极的精神不灭。在“拳道”中,武德的层次要高于内劲的层次。


l         所谓“随”,应是陈式太极拳之“节节贯穿”和杨式“九曲珠”的理论。


l         可以将意拳的理论用于太极,是因为两者同属拳道。


l         在己则滞,从人则活一般是说推手,但在己则滞不局于此,我体会在己则滞,作为练习时也是如此。


l         意是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核心内容,是最主要的太极要素。


l         “意为心之所欲”,很对。但这是意在运动起点的静态表象,还不全面。


l         应该从“意即气”或“意气不分”的认识中把“气”剥离出来分析。


第一,陈式太极拳直接产生于明朝民间武术,尤其是戚继光《纪效新书》中对武艺的总结直接泽被太极,如陈式二路炮捶中“兽头式”一招直接从戚继光《纪效新书》来,招法用法和咏春拳中的“翻背拳”很像,但那时候都是外家拳。后来,太极宗师们用易理造太极拳理、经络理论指导太极养生,兵家思想指导太极战术从而改造了这些武术,所以说太极的招数并不是内家拳特有的,太极的核心在于内功内劲,用现代术语讲叫“发劲原理”。综上所述,推手发明之前太极拳师照样和别人打架,只不过用的是外家拳的招法,内家拳的劲而已。第二,太极的实质其实是“以强胜弱,以快制慢”,只不过这种强和快是“意、气、劲”的强快和控制力量落实、重心平衡的强大技巧——很拘泥的用太极套路的招法慢吞吞地和人实战,那是比驴子还呆的骡子!另外,“快、准、狠”是技击的素质,太极拳手也讲求这些,但还要强调技巧,即“快、准、狠”本身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总之,好的太极拳一定是能打善打、非常强调技巧和科学发劲方法的太极拳。


l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姜榕焦和姚先生的解释:全身意思皆用精神不尚丝毫拙力。专司运气,鼓腹者虽有气而无内劲,是为后天之浊气,无先天之浩然正气,则纯刚不柔。李先五注:太极拳专尚精神不尚气力,彼局限气力者,必为浊气与拙力而已。杨澄甫:太极意在此,不在气者不在运气之气。在气则滞,如运气膨胀一部分,滞而不灵。有气者无力,有浊气者自觉有力,敌觉我无力。无力者纯刚,无浊气即生绵力,意到力到。。。。。


l         何为意,我说意为心之所欲。“以心行气”,心之所欲为行气,此为心意发动。“以气运身”,即“先在心,后在身”,此为意遍周身的过程,为“意”的身知过程,此时意气不分,“以心使身”,但要进一步使身能从心,不能执着于此。执着于此为“在己”,拳论曰“在己则滞”,不能从人。“全身意”在精神,即意遍周身,达到身知后,“全身意”要内敛,提起,此时意不执于“气”,要反向身外求,要有慎如临渊、出寻问路、欲行又止,欲止又行...等提起精神的状态,此时强调“神”。


l         何谓意,何谓气,何谓形,何谓体。我觉得理解他们及其间的关系可以对比一下盘架。太极拳的套路与招式其实是人为定的。练至深处,明了太极的道理时,哪里还有招与式的分别,哪里还有套路与桩法的分别呢?人为的划分他们只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他们。切不可舍本逐末,看着手指谈月亮啊!


l         "太极拳非他种拳术可及,太极二字已完全包括此种拳术之意义。太极乃一圆圈,太极拳即由无数圆圈联贯而成之一种拳术,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此圆圈,离此圆圈,便违太极拳之原理。四肢百骸不动则已,动皆不能离此圆圈,处处成圆,随虚随实。练习以前,先须存神纳气,静坐数刻,并非道家之守窍也,只须屏绝思虑,务使万缘俱静。以缓慢为原则,以毫不使力为要义,自首至尾,联绵不断。"(沈复《浮生六记·卷六》)


l         据介绍,我国喜爱武术的名作家有:《四世同堂》的作者老舍、《八月的乡村》的作者萧军、著名现代京剧《沙家浜》编剧阿甲、《青春之歌》作者杨沫、《新英雄儿女传》作者袁静、《那五》作者邓友梅和著名诗篇《有的人》作者藏克家等人。在这些作家中,萧军可以称得上是文武全才。萧军11岁开始拜师习武,先后学地长拳、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等。从文以后,萧军文武兼顾,文思不断,习武不辍,练就一身好功夫。袁静练的是八十八式太极拳,邓友梅学的是一百零八式太极拳。名作家在辛勤的笔耕之余练几路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消除疲劳,强身健体,这也许是他们成功的秘诀。——摘自《南京日报》


l         据马虹在著作中介绍,低架练拳应该是陈式家传太极拳的基本特征,陈长兴还有“牌位先生”的雅号,陈家弟子也有“日练低架拳”20遍而成为技击高手的美谈。不单老架一路中“斜行、撇身捶、护心拳、击地捶、高探马转搠十字脚等”等动作,只要是出脚插裆或套腿的动作都可以用大铺身法,如“金钢大捣锥”、“单鞭”等等,不能用低架的拳式很少。

    以我的实践而言,陈式低架的好处一是锻炼腰膝裆的缠丝绞荡劲,二是开胯根,三是劲气下沉,总而言之就是增长劲力。陈式低架的问题,一是难以处理低架和松展的矛盾、非功深者必流于僵病;二是低架耗力、难以久练;三是低架和养生有点冲突。

    冯志强先生在著作中认为,陈式拳手必然会由初期的低架过渡到中架,最后定型于高架。冯先生的观点很有他的道理,因为高架易求意气圆活、易养生,陈式拳手功深后自然会向“用意不用力”的方向发展,往往会选择高架。

我的观点认为拳架以舒适松展为唯一标准,拳架的高低应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绝不可刻意追求低架而致于僵硬,或拘泥于高架而陷于轻飘。以我自己为例,开始练低架,后来架子越来越高,最近好像又沉到中架且大有沉到低架的趋势(因为领会了腿部缠丝和开胯展髋后的内在需要),但境界和开始时有本质不同。现在对我来说,中定舒展、缠绞松沉、意气圆活是绝对标准,架子高低是外在形式,绝不会为了架子高低而放弃太极拳的本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