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证状态异常:最"经典"的通货膨胀(德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15:01:03


"经典"的通货膨胀



  第四章

  最"经典"的通货膨胀

  本章导航

  通过观察"最经典的通货膨胀",也就是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可以洞悉现代通货膨胀的机理与危害,以及通货膨胀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

  要点索引

  --如果把通货膨胀比作一部"财富绞肉机",摇动手柄的是德国银行家,他们血洗了中产阶级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

  --20世纪,所谓的"恶性通货膨胀"已不再是古代或是工业革命早期那样,年物价上涨200倍之类的"小儿科",而是动辄以较几何级数更快的指数模式飙升。

  --近乎于荒诞的纸币发行,不仅制造了一个个荒诞离奇的经济故事,给德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同时,它也为日后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印钞机,再次粉墨登场

  场景一:有位先生走进了咖啡馆,花8000马克买了一杯咖啡,当他喝完这杯咖啡,却发现,原来同样的一杯咖啡,此时已经涨到10 000马克。

  场景二:一个美国人去德国旅游,他来到银行,想把一张5美元的钞票兑换成马克。可银行职员说:"我们没有这么多钱,您能不能只换2美元?"美国人看看背后的长队,只好同意了。

  场景三:另一个美国人,在离开德国之前,给了他的德国导游1美元小费。这个德国人居然拿着这1美元,成立了一个家族基金,掌管这笔款项。

  场景四:有家大工厂发工资了。只见火车拉来了一车的钞票,火车还没停稳,就开始向焦急等候在铁路旁的工人们,大捆大捆地扔钱。

  场景五:一个老人想买一盒鸡蛋,却数不清价格标签上的零。卖鸡蛋的小贩却说,你数数有多少个鸡蛋就行了。

  ……

  这一组令人匪夷所思的"镜头",绝不是什么虚构的故事,而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恶性通货膨胀的真实写照。

  当时光进入20世纪,所谓的"恶性通货膨胀"已不再是古代或是工业革命早期那样,年物价上涨200倍之类的"小儿科",而是动辄以较几何级数更快的指数模式飙升。因为,比起以往的任何时代,20世纪的人们普遍使用着便于携带、便于交易、也便于大量印刷的纸币。

  在西方世界逐渐确立金本位制的过程中,信用货币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也发展了起来,除钞票之外,银行期票、汇票、银行券、支票等信用货币形式都普及到社会生活中。20世纪的人们,已经不再使用沉甸甸的硬币支付日常交易,塞到钱包里充当财富符号的,都是种种由"信用"构成其价值的花花绿绿的印刷纸片。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战争和大规律的经济衰退,谁也难保印钞机不开足马力工作,让货币的数量快速地释放和膨胀。比如第一次大战之后的德国,就创造了"打破世界纪录"的通货膨胀。

  一战结束后,西方国家普通陷入了经济衰退。整个欧洲在1920~1921年年间,制造业就下降了9.5%。英国失业率高达11%,美国的失业率则达11.5 %。每个国家,都承受着社会大变动的剧烈震撼。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这样概括当时人们的恐惧心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胜任重建的任务……资本主义社会的衰落就在眼前,这是不容置疑的。"

  相较之下,更为严重的经济衰退,则发生在俄国和德国,并都伴有恶性的通货膨胀,一日之间物价陡升一倍甚至数倍,显得稀松平常,不足为怪。这同时,为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德国堕入纳粹主义则制造了环境和铺平了道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发生在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1919年1月到1923年12月,德国的物价指数由262上升为126 160 000 000 000,上升了4 815亿倍,被称为"最经典的通货膨胀"。迄今为止,也只有1946年的匈牙利和1949年的中国可与之相提并论。

当时,德国在战争中丧失了10%的人口和将近七分之一的土地,换来的是每年1 32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1921年德国商品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德国拿不出这笔钱,法国就联合比利时、波兰,毫不客气地进入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史称"鲁尔危机"。手忙脚乱的德国政府走投无路,断然采取了千古不变的饮鸩止渴的老办法:大量增发纸币。

  真正的灾难由此开始了。随着印刷机的全速开动,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如同张开翅膀的死神,扑向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德国经济。人们尚未来得及摆脱战败的沮丧和羞辱,严峻的生计问题就噩梦般紧逼了上来。

  那么,这次通货膨胀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可以这样打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在1922年初持有3亿马克债券,仅仅两年后,这些债券的票面价值就买不到一片口香糖了。据说,有两位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1923年的数据柱,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

  而对所有的企业主来说,薪水必须按天发放。不然,到了月末,本来可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到面包渣了。发工资前,大家通常都要活动一下腿脚,准备好起跑姿势,钱一到手,立刻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市场与杂货店。那些腿脚稍微慢了几步的,往往就难以买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会付出更高的价格。

  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都在急剧萎缩,市面上商品奇缺,唯一不缺的就是钱。孩子们把马克当成积木,在街上大捆大捆地用它们堆房子玩耍。1923年,《每日快报》上刊登过一则轶事:一对老夫妇金婚之禧,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众随从隆重而来,庄严地以国家名义赠给他们1 000 000 000 000马克--相当于0.24美元或者半个便士。更有甚者,就连钞票也先是改成单色油墨印刷,继而又改成单面印刷--因为来不及晾干。而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一名女子用马克代替木柴,投入火炉中烧火取暖,因为这样更划算一些。

  到了这个地步,德国人的日常生活可想而知。无数百姓陷入赤贫,整个德国处在深深的绝望之中……

  犹太银行家的罪责?

  一战之后,德国政府曾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而一旦投放巨额纸币,这些纸币又很快贬值,工商业者们就可以用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于是,就产生了一批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国难财的金融投机者。而德国的各经济部门,还有每个民众的家庭生活,却受到致命的打击。


  巨大的社会财富遭到疯狂的无形洗劫,无数普通德国人倾家荡产,美元或英镑的购买力被无数倍地放大,在美元英镑与马克间兑率的狂跌和暴涨过程中,财富已经悄然易手。与以往任何武力驱动的赤裸裸的掠夺相比,这种转移显得更加文明和更不留痕迹,但同时也更加残酷。任何一个手上有一些美元或英镑的外国人,在德国都可以生活得像一个国王。几个美元便可以使人过得如同百万富翁一般。因此,外国人蜂拥而至,以便宜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价格,四处抢购德国人的家庭财富,包括不动产、珠宝和艺术品。

  如果把通货膨胀比作一部超级"财富绞肉机",那么,摇动手柄的就是德国银行家,他们血洗了中产阶级多年辛辛苦苦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从而奠定了日后纳粹上台的"群众基础",并深深种下了德国人对犹太银行家的痛恨。实际上,下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大战的所有诱因已经在1923年基本上全部到位了。

  关于这场恶性通货膨胀,是否该完全归罪于犹太银行家,历史上尚无定论。因为,作为数百年来一直在影响世界金融格局的国际犹太金融集团,他们的事迹很难见诸媒体。但是,西方社会的种种街谈巷议,却都将他们锁定为历次经济危机的谋划者和制造者。

  据说,他们从来不出现在前台,却能把手伸向各个国家和民族,培养他们的代理人,左右各国的经济政策。至于"资本主义的癌症"--经济危机,就是他们的统治和掠夺渠道。他们利用现代金融机制,利用各种投机市场,制造金融繁荣将财富进行最大规模的集中,再通过崩盘进行集中掠夺。支持这种观点的不乏其人,比如近年来以揭露国际金融战争内幕而畅销国内的《货币战争》一书的作者宋鸿兵,以及那些自诩为"经济杀手"的人。

  暂不论犹太金融集团在德国通货膨胀中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可以证实的是,巨大的悬殊的贫富分化,已经在这次危机中形成了。这必将引起社会的阶级对立,导致社会动荡。德国老百姓对犹太人的仇恨,也必然会被日后的战争狂人所利用。

  有一位后来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的经济学家,当时曾作为英国财政部的公务员,出席了凡尔赛召和会,他就是以开创了经济学的"凯恩斯革命"而闻名的凯恩斯。凯恩斯极力劝说协约国对德国采取较少的惩罚,劝说无效后,他冲出大会,写下了《和平的经济后果》。在这篇文章中,凯恩斯认为德国永远不会遵从条约中苛刻的经济条款,而且邪恶的德国会对欧洲持续的稳定造成威胁,还可能发动另一场战争。

  凯恩斯写道:"用这种办法(超级通货膨胀)可以任意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这个过程潜在地积聚了各种经济规律中的破坏因素,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不过,"一百万人中也不会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的论断,似乎武断了些。此时,在巴伐利亚的监狱里,一个未来的恶魔也正在关注通货膨胀问题。

  1923年11月,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发动了以失败而告终的慕尼黑啤酒馆政变。这位未来的元首只好坐在监狱里,埋头写作《我的奋斗》,并在文章中表达了他对通货膨胀的看法:

  政府镇定沉着地继续印发这些废纸,因为,如果停止印发的话,政府就完蛋了,因为一旦印刷机停止转动--而这是稳定马克的先决条件--骗局马上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果受惊的人民注意到,他们即使有几十亿马克,也只有挨饿的份儿,那他们一定会作出这个结论:我们不能再听命于一个建筑在骗人的多数决定的玩意儿上面的国家了:我们需要独裁。

  后来发生的历史告诉我们,凯恩斯的预言很不幸地言中了。战争赔款、通货膨胀,如影随形,在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的20世纪初,德国的灾难,也必将会演化为全世界的灾难!

  谁来拯救德国的货币?

  在1923年底,持续将近三年的恶性通胀,终于开始得到了缓解和控制。这个功绩与一个名字密不可分,他就是雅尔玛·沙赫特(HjalmarSchacht)。25年以后,此人作为纳粹战犯,出现在了举世震动的纽伦堡审判的法庭上。而在当时,他却是拯救德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英雄。

  1923年11月,46岁的德意志帝国银行董事雅尔玛·沙赫特被任命为国家货币流通专员,治理德国的通货膨胀问题。雅尔玛·沙赫特与德国总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和财政部长汉斯·路德共同制定出一个创造性的新财政政策--"地产抵押马克"(又称为"地租马克",Rentenmark),用以遏制当时的恶性通货膨胀。

  因为德国国内缺乏足够黄金支持马克,于是,发行地产抵押马克的"地租银行"(Rentenbank)用价值32亿"地租马克"的土地与工业产品做为抵押,以支持新发行的货币。

  此时,通货膨胀时代不值钱的马克被人们称为"纸马克"(Papiermark)。新的"地租马克"与美元挂钩,以4.2马克兑换1美元。与"纸马克"的比价,则是1马克等于1兆的"纸马克"。

  同时,根据国际上要求德国中央银行保持独立的呼声,1924年魏玛政府颁布了《银行法》,规定当时的中央银行--"帝国银行"独立于政府,独立对其货币政策及其贷款活动承担责任,向政府提供贷款数额也有严格的限制,对于流通中的货币必须至少拥有40%的黄金及外汇储备,承担以黄金和外汇兑换其纸币的义务。另外,在机构设置上,为了保证帝国银行的独立性,摆脱德国政府的控制,设置了行使实质性权力的股东大会和理事会,同时,也为了保证政府对战胜国的赔款义务,该法还规定,帝国银行理事会中半数成员应当为外国人,而且其中负责发行货币的专员必须是外国人。
 "地产抵押马克"和中央银行稳定的货币体系重新确立,消除了造成通货膨胀的产生机制,使德国经济逐渐走向稳定。

  而沙赫特,也由此成为沟通华尔街金融集团和纳粹德国核心圈子的关键人物。

  沙赫特,一位为希特勒立下了汗马功劳的经济学家。他不仅对治理德国20世纪20年代的通货膨胀卓有成效,后来也为纳粹创造了许多"新方案",并奉希特勒之命着手拟定战后世界的总方案,对希特勒的"新欧洲"作出了经济上的完备规划。

  沙赫特的父亲是德裔美国公民,也是一位银行家。成长在美国的沙赫特,从少年时代起就是美国精神的信仰者。沙赫特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先后攻读医学、哲学和政治学,年仅22岁就得到了经济学博士头衔。在父亲的影响下,沙赫特步入银行界,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很快成为引起关注的金融精英。

  当沙赫特受命拯救德国货币流通体系时,以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他自然会向美国、向华尔街寻求帮助。

  此时美国作为国际经济政治关系中最强有力的一端,已经开始闪亮登场,并试图完成向欧洲大陆的经济渗透。此时德国伸过来的求援之手,与华尔街的金钱魔杖正好一拍即合。

  1924年,以美国银行的查尔斯·道斯(Charles Dawes,1865~1951)为首的委员会推出了"道斯计划 ",1924~1928年内总计8亿美元的贷款流向德国,帮助它偿还凡尔赛条约的赔款,利息收益直接投资于德国市场。同时,国联出面调停法、比两国撤军,接管了鲁尔工业区。

  到了1924年,"地产抵押马克"作为取代"纸马克"的"过渡性货币",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作用。有了一定黄金储备的帝国银行开始发行"国家马克"(Reichsmark,简称RM)。折磨德国漫长而可怕的恶性通货膨胀,终于结束了,"国家马克"一直发行到1948年德国分裂为西德和东德之前。

  1928年,沙赫特率领德国国家银行代表团,与美国为首的国联赔款委员会谈判签订了"杨计划",它是"道斯计划"的延续,德国每年只要付赔款额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部分可以推迟。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胡佛总统甚至提议暂停德国赔款的90%。

  "道斯计划"和"杨计划"背后,都站着华尔街金融巨鳄"摩根财团"的庞大身影。据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卡罗尔·奎格雷的研究结果,道斯计划 "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摩根产物",而杨计划的提出者"杨"(Owen Young)就是摩根财团派出的代表。这两个计划最大限度保证了美国金融资本的利益,美国资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德国实业界,将德国私人资本几乎全盘排挤出去。
  这种情况下,德国中小企业破产,实业资本流失,造成了大面积的失业,刚刚稳定的经济又面临着新的考验。

  华尔街把世界推向战争

  由于美国的经济渗透,刚刚从恶性通货膨胀灾难中走出的德国老百姓,不得不再次面对生活的艰辛,这为纳粹的蛊惑宣传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而美国资本集中的电力、钢铁、化工几个大的行业,此时正滚雪球一般在积累着财富,为希特勒的竞选活动提供了主要资助,进而为他发动的战争承担了经济支持。

  1924-1933年,在"道斯计划"和"杨计划"的支持之下,通过华尔街的国际财团经手流入德国的贷款总额为330亿马克,其中最大的三笔款项,分别建立和帮助了三家大工业的"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这种垄断形式最早就源于德国,词根也是德语,指的是把小生产厂家由统一定价限量的协议联合起来,控制某一种行业的整个市场。卡特尔的特点是简单有效,缺点是不够稳定,每人都有破坏协议的动机。但德国有着持重守信的悠久传统,德国人不愿做背信弃义的事。于是,美国资本很快就看中了这种垄断形式。

  美国银行家们的操纵方法很简单,控股其中最强的一个或几个企业,让它们在一两种基本产品上占绝对优势,进而控制整个卡特尔。

  三家最有名的卡特尔,分别是德国通用电力(A.E.G)、联合钢铁和法本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I.G.)。其中,法本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因其与党卫军的合作,生产屠杀用化学制剂而臭名昭著。它的大股东则包括福特汽车公司的老板,纽约联储银行的董事,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的董事,曼哈顿银行总裁,以及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泉基金的主席。

  三家卡特尔分别控制了电力、钢铁和化工行业,把握了整个德国的工业命脉。美国资本促进了德国工业的迅速卡特尔化,除了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经济环境和金钱资助之外,也成为纳粹经济政策中的重要一环。

  先是华尔街的股东养肥了卡特尔,后来,纳粹上台后,继续在工业界大搞卡特尔,用巨额订单喂养它们,从而为战争提供足够的物资保证。

  1930年,希特勒赢得了选举中的第一次胜利,纳粹党取得107席,成为德国议会第二大党。希特勒在与工业家达成共识后,转身讨好工人,许诺消灭失业,提高福利。

  正是这个时候,美国爆发的大规模经济危机波及到全世界,过度依赖美国资本的德国,自然不能幸免,于是生产收缩,失业率骤增。政府只得将"凡尔赛赔款"和美国"杨计划"贷款,都转嫁到了民众身上。而此时的沙赫特,越来越不满于政府对美国作出的一些新让步,黯然辞去了帝国银行主席的职务。

 辞职后的沙赫特来到美国,在各大学里演讲,会见各界名流尤其是华尔街的同事,抨击凡尔赛条约,鼓吹德国经济复兴。就在这次旅途上,沙赫特读到了《我的奋斗》。尽管他评价希特勒的文笔无异于在糟蹋德语,但其中的观点却正中下怀。在对软弱无能的魏玛政府绝望之后,沙赫特毅然转向了希特勒。

  1931年之后,在纳粹党二号人物戈林的引荐下,沙赫特与希特勒见面了。沙赫特开始运用他的声望、人脉和杰出的理财本领,为希特勒经营竞选资金。1932年11月,沙赫特成功发动了一次德国工业和金融界大规模联名上书,要求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为帝国总理。1933年1月底,希特勒戏剧性地上台,2月,希特勒宣布竞选总统。沙赫特不失时机地组织了一个晚会,工业界的大部分巨头,如法本化工、克虏伯军火、通用电力、德国汽车协会、联合钢铁公司、电报电话公司全部到场,当场解决了竞选资金问题。不仅如此,这个晚会还发出了一个显著的信号:德国的工业寡头,以及作为其后台的美国金融资本,对希特勒上台和进一步统治德国表示了他们的认可。

  不过,纳粹党还是没有在议会选举中占领法定席位,希特勒阴谋制造了"国会纵火案",以此打击国内反纳粹力量。直到1934年,兴登堡总统逝世,希特勒才操纵国会宣布,德国总统和总理的两个职务合并为一。从此希特勒自称为"元首",拥有国防军最高统治权。由此德意志第三帝国正式形成。

  魏玛共和国,这个夹在两个好战政府中间的民主共和国,终于走到了尽头。它失败的根源是它缺少一个稳定的经济基础。脆弱的货币体系,沉重的外债负担,没有长大的本国工商业,都造成了它畸形的经济结构。任何一点经济波动都有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动荡,也必然会最后摧毁上层建筑。

  经济"奇迹"的背后……

  在德国上上下下充斥着民族主义狂热的时候,纳粹党通过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迅速实现德国复兴的主张,很轻易地就成为德国人最大的共识。他们宣传的所谓"德国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一下子就俘获了民众的心。

  从1932年到1937年,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2%,国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纳粹当局的确在不长的时间里,创造了德国经济复兴的奇迹。而这一奇迹,又是如何创造的呢?

  其实,纳粹治理经济的方法并非独出心裁,与同一时代发生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和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有很多共同点。在当时,"大萧条"使得西方世界开始质疑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与此同时,前苏联的"计划经济"却高速发展起来。于是,首先采取"国家干预"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便是美国和德国。
 美国的"新政"以及其与日后1970年代世界性大滞胀的因果关系,本书将在后面章节剖析。而纳粹德国的经济政策,比之美国,其"国家计划"的色彩还要更强一些。

  希特勒的第一项"计划"是治理失业。与罗斯福一样,希特勒非常识时务地将经济重建的突破点放在了筑路、工业以及电气化等基础设施上,成功地为饥饿的德国人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面包。

  希特勒在上台后的第三天,他就在广播电台发表《告德意志国民书》,声称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农民,维持给养和生存基础!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全面进攻"。 在纳粹当局的努力下,到1938年,德国失业率降到了1.3%,而同期美国失业率为1.89%,英国为8.1%,这样对比一下,纳粹党足可以宣传自己创造了"消灭失业的奇迹"。

  同时,政府大力推选社会保险制度,增加和提高国民的社会福利,在通过"劳动美化活动"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同时,还扩大了职工的有薪休假制度。纳粹属下的工会劳动阵线,在疗养胜地鲁根岛等地,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仅1937年1年内,全德就约有1000万工人享受到了这项福利。

  希特勒政府上台依始,就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军事计划主义经济政策"。1933~1936年秋天,帝国经济部是最高中央调节机关。它下面设有各种专业管理局,分管各工业部门,如农业、市场、对外贸易、物价等等。同时,根据1934年的《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在原有企业主联合会及各垄断组织基础上,新设立了按部门和按地区的两类经济调节机构,交由垄断寡头及其亲信直接掌握。这两类调节机关都具有政府机构的权力,通过各级经济集团和省经济厅系统,在有关中央专业管理局的协同之下,垄断资本。希特勒政府企图自上而下地实现对国民经济的双重交叉控制。有计划的经济,使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英、法、美等国。

  德国在希特勒独裁之下的确曾经取得了一些卓越成就。然而,军事化的计划管理使德国的部门经济结构出现了不平衡。在军火工厂加紧制造武器的同时,德国的纺织及制鞋工业的半数设备被闲置起来。在农业方面,从播种面积及作物类别、农业就业人数、化肥的分配、饲料的购买、农产品义务上缴数量、农产品价格、经营农产品贸易的利用额、农户的收入,甚至农民自己留用的脂肪量及运送给城市亲友的蛋品数量等,都受到国家的控制,导致农业停滞不前,希特勒政府时期的德国粮食产量基本停滞在30年代初期的水平上。

  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同时,纳粹政府继续强制执行卡特尔化,淘汰中小企业,扩大垄断组织。1933年7月,希特勒政府颁布所谓的"卡特尔条例",规定帝国经济部有权建立新卡特尔,而一切卡特尔则有权限令局外企业合并起来。大量中小局外企业被迫并入垄断组织,受垄断资本的直接统治。卡特尔的数目迅速增加,1930~1936年,德国已登记的卡特尔总数,由2100个增加到2500个。

  1937年,希特勒又颁布了《股份公司改革法》,规定凡是资本不足10万马克的小股份公司应予淘汰,而新设立的股份公司,资本不得少于50万马克。由此,中等资产阶级被的势力大大削弱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各部门生产的垄断化达到惊人的程度。垄断组织控制生产的比重在钾盐、炼铁、金属加工、人造氮、水泥、制糖、化学及药品、电力等部门为95%~100%,在机器及运输工具制造、人造丝、麻织业、制纸业等部门为80%~95%,在优等钢生产中为60%~70%。资本进一步集中于各康采恩(Concern,"相关利益共同体"的意思,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之一,由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组成)手中,到30年代末,他们已经控制了全国股份资本总额的85%,为数众多的小业主被迫沦于破产。

  同时,纳粹政府启用新的货币政策,拒绝接受国外借款,以生产作为德国货币的基础,而不是以黄金为本位。并停止所谓"外汇自由",用直接易货的方式来进行进出口贸易。

  纳粹政府把德意志帝国银行转变为自己筹措战争款的工具,帝国银行则完全丧失了独立性,按照政府甚至希特勒个人额意志发行货币。

  为了使以信用扩张来支持战争经济的金融体制合法化,希特勒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银行法规。1933年,重新修订的《银行法》颁布,规定取消帝国银行的理事会,帝国银行行长及董事会成员的任命权转归国家元首。帝国银行可以"创造就业汇票"进行贴现,以便为创造就业向新政府提供资金。但是,当这一融资手段被用作为战争准备资金时,这一制度彻底丧失了信用,并由此导致了通货膨胀性的货币供应。

  到了1937年2月,帝国银行新秩序法颁布,规定帝国银行董事会由元首直接领导,该银行的独立性被彻底剥夺。到1939年,该董事会也被最终解散。1939年,纳粹政府又颁布《帝国银行法》,规定停止金属兑换纸币,而中央银行对帝国提供的贷款数额最终由"领袖和帝国元首"决定。至此,纳粹政府最终完成了中央银行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的"国有化"。

  于是,另一次和战争有关的货币大贬值由此拉开了序幕。刚刚从恶性通胀"钱不如纸"的梦魇中挣扎出来的德国人民,面临的是更大的蛊惑和更大的灾难。如果追根溯源,正是一战后的通货膨胀,如阴沟里的瘟疫一样,毁掉了这个国家主流民众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