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t微商授权代理商:日志现代汉式婚礼介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31:51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婚礼仪式,西方的白色婚纱,在神圣的教堂里让我们内心为之感动……我们自己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也是有美好而特别的仪式来表现的。却鲜为人知……

放眼现今,西式婚纱盛行。国人喜新倒也不厌旧,有很多人并没有忘记拜天地闹洞房。于是“中西合辟”成了我们的一大特色。中,西我们都光有其表而已。

在城市里的人们都是选家酒店,新人身穿美丽的白色婚纱迎来宾朋好友,司仪们如同相声演员般闹闹场后大家便大块朵颐、猜拳行令。新人们像上战场一样与亲友们进行一轮轮酒精大战。待新人败下阵来后,大家高高兴兴各自散去。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是什么呢?

在农村中,婚礼中民俗成分还保留不少,不过大部分习俗仅留下支片末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中民族文化深意早已丢失怡尽!

现今国家及力倡导重视保护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就占有极大的一部分!试问天下:属于我们华夏的婚礼,婚俗是什么样的?如何来保护?——其实最好的保护就是能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将其传承下来!

自承汉文化论坛成立的这一年多以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不断的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我们一起过端午,庆中秋。。。我们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传承我们的衣冠,礼仪,节庆,风俗。。。展现我们华夏五千年的民族特色。

《礼记》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他们对昏礼的态度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昏礼称得上是“礼之大礼”。

《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亲迎礼于黄昏时进行,含有“阳往阴来”之意,讲究天人合一的华夏先民选择了这么一个微妙的时刻,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带上了神圣虔敬的情愫。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婚礼逐渐向喜庆方向发展。
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古代汉族婚礼基本仪程
婚礼结构: 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
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合床礼,正式成为夫妻)】
婚后礼(成妇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  舅姑即公婆


圣人因俗而制礼,周,唐,宋,明的婚礼有沿袭,有变化,但都最具华夏特色,我们去粗取精,主要从这四个朝代里寻求资料,精心策划了这场现代版的汉式婚礼。

具体仪程如下:
婚前礼:将婚前礼的五礼合一为定婚礼;
正婚礼:是整个婚礼的重头:
1. 迎亲:黄昏之际,新郎到新娘家迎取新娘,首先拜见岳父,岳母;后念催妆诗,新娘方在伴娘及一位家中女性长辈的带领下走出闰房,牵巾而出;到酒店后新娘“传袋”而入。传袋:传宗接代之意。
   传袋由一小伙子拿三条布袋轮流铺地的,让新娘一步一步地踩在袋上,铺袋人则一袋接一袋地向前传去,直至走进礼厅。在此过程中,赞礼念念有词地高喊:“传一袋,郎才女貌;传二袋,鸳鸯合好;传三袋,三星高照;传四袋,四喜如意……”贺喜众人随其赞词呼应喝彩。

2. 行三拜礼:在亲友宾朋的见证下,拜天地,拜父母,互拜。

3. 掀盖头:新郎掀盖头要用称:称心如意之意,称芯是也有:福,禄,寿之意;却扇时新郎要三念却扇诗;新娘方以面示之。
           贺喜众人随其诗词呼应喝彩;

4. 结发礼:象征二人结发同心、夫妻和睦,永不分离

5. 同牢合卺礼:同牢而食,以示同甘共苦;合卺而饮,以示夫妇一体,永结同心

6. 婚礼仪式结束,请亲友宴饮。

   1,2,3前三礼,喜庆祥合;4,5两礼神圣虔敬,庄重肃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