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县农村改厕:『天涯时空』王晓东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图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5:59:38

『天涯时空』 王晓东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图文)

点击:888 回复:19 作者:卫雨 发表日期:2004-4-25 17:15:00
回复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讯: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1点,美国科学院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留学生中第一个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学者。
  
   今年41岁的王晓东教授现任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任终身教授,并在著名的霍华德·休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是该校第15名院士,也是近20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中当选美国科学院的第一位院士。
  
   1980——1984年,王晓东从河南新乡考入我校生物系本科,并于当年考取北师大生物系硕士研究生,1985年赴美留学。1991年获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学位,师从该校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主要致力于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凋亡的路径及其生化调控机制,他在该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先导地位,发现了一条以细胞色素C释放(从线粒中)为关键的调控机制。这项研究可以为揭示生物生长与死亡的规律,为人类癌症及传染病等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近年来,他在RNA INTERFERENCE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美国科学院于1863年由美国国会立法成立,距今有140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美国科学院逐渐扩展为以下几个组织:国家研究理事会(1916),国家工程院(1964)和国家医学研究院(1970),并将这些组织统称为“国家科学院”。 对多数美国的科学家来说,他们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除诺贝尔奖之外,就是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的院士。美国科学院现有院士2300多名,当选者均是在科技和工程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眼中的他
  
   (北京师范大学校报讯,实习记者 谭礼剑)北京时间4月21日,美国科学院宣布,美籍华裔科学家王晓东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美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得知这个消息后,全校师生都为之振奋,4月22日,记者采访了王晓东当年的班主任,现在负责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工作的武爱老师。
  
   虽然武爱老师在4月21日晚上就得知了这个消息,但当记者提到这件事情时,武老师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当时真的很激动,很兴奋,也很自豪。”武老师说,“作为老师,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了。”据武老师介绍,王晓东在校期间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不但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的职务,还经常参加其他社团活动,是一位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学生。在王晓东的学习情况方面,武老师还特别强调说,“他的脑子很活,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当强,做事很有条理,是一个很专业的学生,这是他能够取得如此成绩的重要基础。”
  
   其实,“王晓东当年就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薛绍白教授的硕士研究生,但他放弃了读研,而是选择了出国求学。” 武老师说,“因为他当时正赶上“中美生化考试和申请”的时机,经过学校的推荐以及美方严格的考试,王晓东成为当年北师大唯一通过这项考试的学生,在全国也是少数几个。”
  
   出国之后,王晓东并没有忘记祖国和母校,据武老师介绍,他到美国之后还经常与母校的老师联系,经常回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现在他不但是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兼职教授,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增殖与调控实验室的客座教授,2003年,他还被聘为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武老师说。
  
   在采访的过程中,武老师还颇有感慨地说,王晓东的老家是河南新乡的一个农村,上学期间他的家境并不是很好,“这孩子平时都挺节俭,看到他现在发展得这么好,真的很令人欣慰。”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17:22 
回复
  http://162.105.31.250/Ytht.Net/attach/bbscon/001.jpg?B=ZhongYuan&F=M.1082810531.A&attachpos=3076&attachname=/001.jpg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20:01 
回复
  纳米时代的领跑者 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卢柯
  
  卢柯,1965年出生,籍贯河南汲县(卫辉)。1985年考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攻读硕士学
  位,1988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99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导师是已故王景唐院士。1990
  年毕业后留所,现为该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快速凝固非平衡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
  任,1999年被聘为首席研究员。他还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沈阳市科
  协副主席。
  
  2000年,卢柯又获第三世界科学院TWNSO技术奖等奖励。他负责领导的研究组获中科院优
  秀科研团队称号,辽宁省直属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 。
  
  2001年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因为有他,中国在纳米研究领域成了世界的领跑
  者。他成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能将名字嵌刻在“纳米时代”丰碑上的人之一。因其特殊
  成就于2001年7月提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
  
  卢柯近年来在纳米材料科学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工作,已成为该领域国际知名
  学者和我国在此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发展的利用非晶完全晶化制备全致密纳
  米材料的新方法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纳米材料的三种主要制备方法之一;
  
  他深入系统地研究了纳米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稳定性,在全致密纳米材料中发现了反常Ha
  l1-Petch关系;提出并在实验中证实了纳米晶体的晶格畸变效应。这些开创性的研究成
  果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观点和理论框架,将纳米材料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过热晶体熔化的均匀形核灾变模型,建立了固体熔点的动力学极限理
  论;提出了非晶态合金晶化的新微观机制——有序原子集团切变沉积机制,这些结果极
  大丰富和完善了非平衡相变过程动力学理论。
  
  他发现了纳米金属铜的室温超塑延展性,被国际权威科学家认为是本领域的一次突破,
  并被评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他领导的青年研究小组被国际纳米材料界公认为世
  界六大研究小组之一。他们的工作,已成为国际材料科学界的风向标。
  
  近年来他发表学术论文159篇(其中SCI论文126篇,《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
  g:Reports》特邀专刊综述1篇)。有关论文被SCI刊物引用590余次。国际学术会议特邀
  报告15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各一项,香港
  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十余项奖励。被聘为国际纳米材
  料委员会(中国唯一)委员,《Nanostructured Materials》杂志副编辑和《Int. J. No
  nequilibrium Processing》杂志编委。他立足国内,致力于青年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研究
  群体的建设,他领导的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建立的青年科研小组被德
  国马普学会确立为“马普青年科学家伙伴小组”。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ISMANAM)于
  1998年授予他ISMANAM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在材料科学领域中的突出贡献。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21:53 
回复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崔琦
  
   河南宝丰县人,1984年赢得“美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头衔及巴克利物理大奖。1998
  年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之后的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美籍
  华裔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九八年十月十三日宣布,把一九九八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科
  学家霍斯特·斯托尔默、美籍华人科学家崔琦和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劳克林,以表彰他
  们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十三日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闻公报说,斯托尔默教授和崔琦教授
  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这种条
  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具有一些特异性质
  。一年之后,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
  又陆续作出一些重大发现。公报强调说,这三位科学家的成果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
  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崔琦和斯托尔默在一九八二年对在强磁场和超低温实验条件下的电子进行了研究。
  他们将两种半导体晶片砷化镓和砷氯化镓压在一起,这样大量电子就在这两种晶片交界
  处聚集。他们将这种晶片结合体放置在仅比绝对零度高十分之一摄氏度(约摄氏零下二
  百七十三度)的超低温环境中,然后加以相当于地球磁场强度一百万倍的超强磁场。他
  们发现,在这种条件下大量相互作用的电子可以形成一种新的量子流体,这种量子流体
  具有一些特异性质,比如阻力消失、出现几分之一电子电荷的奇特现象等。一年之后,
  劳克林教授对他们的实验结果做出了解释。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科学家又陆续作出一
  些重大发现。
  
   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
  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崔琦因此又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
  
   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
  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崔琦,1939年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的一个乡村。由于贫困,乡中连一间校舍也没有
  ,崔琦只有接受私塾中的四书、五经教育。不久,他便随大姐来到香港直接进入六年级
  学习。在香港,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关,一是学说广东话,二是学好英文。后来,
  他进入培正中学就读,这使他的英文进步很快,因为这是一所双语并用的学校,课本用
  中文,授课用英语或是名词中英对照,这种教学方式使崔琦受益匪浅。他后来回忆认为
  :华人研读科学应该中英文交错使用,才可兼容并蓄,收到真正学习之效。他说,只懂
  得中文会令科学家无法追读最新的科研报告,而完全放弃中文却是舍本逐末。
  
   1958年,19岁的崔琦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奥古斯塔纳学院学习,那时全校只有他
  一名华裔学生。由于青少年的崔琦在从河南辗转到香港,又从香港到美国的历程中,克
  服了种种挫折和困难,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勤奋学习,努力向上,以优异的成绩从
  学院毕业。
  
   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来到芝加哥大学师从史达克教授,在这里,史达克教授风趣
  的物理教学、及物理学广博的奥妙,使崔琦对物理学产生了特别的喜好,并开始对物理
  学研究投入更多的精力。当他圆满完成这里的学业后,又前往贝尔研究室跟随罗威尔教
  授学习研究,这里的物理实验更使他趣味盎然,并决心投身于物理学的研究与探索。
  
   崔琦一方面治学严谨、专心致志,对自己钟爱的物理学研究事业非常投入,他喜爱
  做物理实验,需要时常常是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有时为了实验研究的需要,他可不惜四
  处奔波,走遍波士顿及佛罗里达州,找个强力磁场以进行他的“量子液体实验”,并且
  工作时很少理会身旁其它事情,以致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出色、非常有效率。在发现了“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后两年,他便于1984年和另外两位应 炫 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赢得
  “美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头衔及巴克利物理大奖。
  
   而另一方面,崔琦又是一个很具幽默感、很随和的人,他常视物理实验如玩游戏,
  他说,能随心所欲设计新模型,能制造一个个用钱都买不到的新产品,那种满足感难以
  形容,做实验又有何难?“做研究报告才烦人呢!”。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时,他也会说
  :“外面天气很好,到外面玩玩再回来,不要压着自己钻进牛角尖,松弛一下,将会更
  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这次他与另两位科学家因发现强磁场中共同相互作用的电子能形
  成具有分数分子电荷的新型“粒子”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物理奖。崔琦却微笑说:“我
  还没有资格去提如何应用这个新理论。但它是客观存在的,量子物理的电子有其新的特
  性。”
  
   13日清 看 琦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当大家向他表示 :厥 ,他像平常那样微微一笑
  ,只说了句“谢谢”就躲了起来。
  
   据介绍,崔琦非常关心祖国,经常与中国学生谈论祖国的发展情况。此外,崔琦还
  是一个兴趣广泛、全面发展的人。他对很多事物均感兴趣。当年,他不仅物理、生物、
  化学、中英文等学科成绩都特别好,而且他还喜爱打篮球和唱歌。大学毕业时,有同学
  对崔琦如下评价:“六尺身材堪谓高,天赋英聪功课好,兼长国、英、数,日常小事却
  糊徐,五毫当一毫。写字时笔墨飞舞,笔迹字体犹如乱草,指挥音乐,南拳北腿如比武
  ,歌声动人,姿势美妙够风度……”。他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周末数小时的阅报,从不间
  断,无论是政治、科技,还是经济、艺术、体育,他都不放过。崔琦因此还幽默地说:
  自己什么新闻都爱看,但不是所有的都看得懂。也正是他广泛的兴趣和宽阔的知识面,
  使他思维活跃,脑中经常涌现新想法,新念头像是永无止境。
  
   许多人说,崔琦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是:腆腼甚至羞涩。其实皆是因为他有一颗非凡
  的平常心。获知喜讯的当天,他仍旧按事先预约,前往医院检查身体,没有向任何人声
  张,甚至没有给在西岸探望小女儿的妻子琳达,和正在哈佛读艺术系的大女儿艾琳打电
  话,与她们分享快乐。
  
   当普林斯顿校方为此召开记者会时,公关人员找了好久,才把他几乎是“逼上了讲
  台”。此时他一副实验室打扮,面对“汹涌的记者”,只是好脾气地点头微笑,半个小
  时的记者会上,崔琦的发言不超过3分钟,在简短的发言中,他的致辞不无幽默,“蒙幸
  运之神的眷顾,我才得以进行所谓研究工作,实际上基本就是做一些好玩、有趣及挑战
  性的事,而且还有钱拿。”
  
   从一个贫穷乡间的普通孩子成长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的成功是华人的骄
  傲,崔琦的成才经验和全面素质培养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24:57 
回复
  中国汉字输入发第一人——王永民
  
    王永民出生在河南南召县河冲寨凹乡,是地道的农家子弟,乡村生活的艰辛,
  培养了他吃苦耐劳、勤奋创造的优良品质。1956年,王永民考入了南召一中。
  1962年他以南阳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为祖国科技发展迎来了明媚的春天。他敏感地意识
  到,一个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他承担了省重点科
  研项目——汉字校对照排机。开始了十年的艰辛研究。
    浩如烟海的汉字如何进入只有26个键位的现代计算机,被视为举世难以征服的
  “癌症”。国内外舆论面对古老汉字遇到的历史性挑战颇为关注。为了弘扬民族文
  化,王永民主动向汉字输入计算机这一世界性难题提出挑战。艰难的探索开始了,
  他苦读语言文字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心理学、信息科技学等多种学科,认真研究
  《甲骨文编》、《说文解字》、《中华大词典》等,逐渐有所领悟。他发现,看起
  来结构复杂、千变万化的汉字,实际上只是由横、竖、撇、捺、折五种基本笔画组
  成,由一个个字根按一定的程序拼合而成。难关一个个攻破,工作不断取得进展,
  62、48、42、36、编码方案的键数在逐级下降。1982年12月20日深夜,36键方案上
  机成功!
    1983年,一个科技宠儿诞生了。王永民的这个方案把汉字的基本笔画分成横、
  竖、撇、捺、折5种,把汉字的字型分成左右、上下、包围、独体4种,把200多个
  字根分成5大类,每类5个小组,在英文键盘上搞成一个井井有条的由5区25个键位
  组成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键盘。“五笔字型”作为一项重要发明在省会郑州通
  过省级鉴定,从此“汉字输入不能与西文同时而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984年“五笔字型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7年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金奖,1988年在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上获大奖。王永
  民本人也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国家级有突出贡
  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诸多珠荣。
    十年艰辛,千秋辉煌。王永民依靠自已的才智和拼搏,将现代高科技的福音带
  给了千百万人们,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印刷厂家告别了“铅与火”,实现了电脑化。
  “五笔字型”汉字输入以更快、更广的被人们使用,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科学、
  教育各项事业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
    王永民被称为“当代毕升”的中原科技英才。

作者:一休608 回复日期:2004-4-25 17:27:07 
回复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27:26 
回复
  两个河大人的《东方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河本报首席记者 于茂世/文图
  
    我们唱着《东方红》,跨黄河过长江,赶走蒋家王朝,当家做主站了起来;我们听着“中国哀乐”,在肃穆庄重、催人泪下的无限悲哀中,先后沉痛悼念周恩来、朱德、毛泽东、邓小平与世长辞……但你是否知道,这都是河大学子、著名音乐家马可先生谱写的不朽乐曲。
  
    我们天天在看卫星天气预报,我们眼下正在欢庆神舟飞船载着杨利伟“走出地球村”。回首航天史,我们不能忘却中国卫星空间技术的开端之作“东方红1号”……但你是否知道,“东方红1号”正是河大学子、著名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卫星之父”赵九章先生领导下的杰作。
  
    1970年4月24日,河大学子赵九章先生的“东方红1号”卫星把河大学子马可先生的《东方红》乐曲送入浩瀚的太空,那真是河南大学无上光荣的一天。“东方红”是毛泽东的,也是两位河大人的,更是全中国人民的。
  
  《东方红》上天
  
    穿过古朴典雅、中国传统形制的河南大学校门,迎面又是一门。该门迥异于现今的河大校门,西方味道很浓烈,但其门楣上镌刻的却是方方正正的中国字———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该校与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一起,被誉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
  
    1912年创办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是在1904年结束了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河南贡院旧址上设立的。第一任校长林伯襄先生把“以教育致国家于富强,以科学开发民智”作为预备学校的办学宗旨,旨在泽惠中原。
  
    在当时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教师中,三分之一都是外国人。
  
    1907年10月15日降生于开封的赵九章先生,走进的就是这样一所学校———1921年,他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之后,他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在名师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等的指导下完成学业,于1935年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44年5月,赵九章出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代理所长、研究员,他率先将数学和物理引入气象学。赵九章不仅是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开创者,而且也是世界上现代天气预报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赵九章说:卫星对于空间科学研究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只有发展自己的卫星,才能真正进入空间科学的最前沿。1958年,中国将研制人造卫星列为重点任务,这项绝密工作的代号是“581”。毛泽东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我们要抛就抛大的,抛两万公斤的。也许要从较小的抛起,但像美国那样鸡蛋大的我们不抛。”
  
    中央拨专款两亿元用于研制人造卫星,赵九章和他的581组住进北京西郊宾馆,中国第一个航天科研机构从此开始了艰苦的秘密历程。
  
    “大跃进”的1958年,中国科学院在6月份提出要放重型卫星,向1959年国庆十周年献礼。于是,一帮年轻人夜以继日地苦干3个月,于当年10月完成了卫星和火箭的设计图和模型。而实际上这些参与设计的年轻人对火箭、卫星知识的了解,还不如现在的中学生。“国庆献礼”的工作体验,让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深深地认识到:冲天的热情不能代替科学,需要学习再学习。
  
    1958年10月,由赵九章、杨嘉墀、钱骥等科学家组成的“高空大气物理代表团”到苏联考察,主要目的是考察卫星工作。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后,接待的人很热情,今天安排参观市容,明天安排参观博物馆,就是不安排到科学研究机构参观。赵九章先生说:“靠天,靠地,靠不住!发展宇航科学主要得靠我们自己的力量!”1964年12月,积极倡导中国要搞人造卫星的赵九章提笔上书周恩来,建议开展人造卫星的研制工作。与此同时,钱学森也上书中央建议加速发展人造卫星。1965年,国家将人造地球卫星工程列入计划,代号为“651”任务,并把发射时间定在1970年,成功的标志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1966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卫星设计院,赵九章院士出任首任院长。
  
    1970年4月25日晚8时29分,“东方红1号”飞经北京上空,成千上万的市民拥上街头,高举彩旗,燃放鞭炮,在节日般的欢呼中仰望天空。“东方红1号”卫星的升空也实践了毛泽东的说法:“我们要抛就抛大的。”此前只有苏联、美国、法国、日本4个国家发射过卫星,但他们第一颗卫星的重量总和也没有超过“东方红1号”的重量。这是中国的重量,这是中国科学家的重量,它使历史的天平向古老的东方倾斜。1970年4月25日18时,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布: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1970年的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狂飙中,街头游行屡见不鲜,然而4月25日的游行与以往不同———北京、上海、天津、郑州……全国各地,几乎万人空巷。当时的人们可能淡忘了那热闹的场面,但卫星从太空中发出的《东方红》,却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然而,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研制工作并为其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卫星设计院院长、被称为“中国卫星之父”的赵九章先生却含冤消失于卫星升空前夜。1968年10月10日,他吞下数十片安眠药,离开了人世。
  
    1978年,赵九章得以昭雪平反,恢复名誉。1999年9月,国家表彰23位“两弹一星”元勋,作为“两弹一星”的学术领头人,河南大学校友赵九章(卫星)位列其中。如今,赵九章铜像被安放在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
  
    与科学巨匠赵九章相比,马可是幸运的,他总算在“牛棚”里听到了自己整理的《东方红》乐曲从太空飘落大地。
  
    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呼号是《东方红》乐曲,在某种意义上,《东方红》也成了“红色中国”的象征。因此,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取名为“东方红1号”,也要播送《东方红》音乐,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听到中国的声音。但播送《东方红》就不仅是科研,也是政治。如果卫星上天后,乐曲变调或不响,按“上纲上线”的说法,无疑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研制者就有可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如此说来,《东方红》顺利落地,就不只是马可的幸运,也是科学家们的幸运了。
  
    马可是《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歌剧《白毛女》与《小二黑结婚》等音乐的作者或主创者,正是他在延安与回族歌手李有源的相遇,才有了《东方红》乐曲的呱呱落地。李有源的《东方红》经马可等整理后,一下传遍了延安,继而随着革命的发展传遍了全国———为了让人们深信这是一位陕北农民发自内心的赞歌,马可等人的名字从不见于此歌的词曲作者中;为了使人们深信这是一位有文化代表性的农民,李有源的回族身份也隐而不露。一曲《东方红》,就这样有意无意地夹杂着很多东西从“陕北民歌”而成为最红的流行歌曲,且长盛不衰。
  
    1944年5月24日,马可在《解放日报》撰文,介绍陕北农民李有源、李增正编写的秧歌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东方红》。马可与《东方红》的关系,为大家所知晓的是“在绥德一带记录了农民歌手李有源的《东方红》等民歌”。
  
    在1976年,有一首哀乐在祖国大地上曾经回响了将近一年———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年头,中国三位政治巨人周恩来、朱德与毛泽东相继去世;1997年春天,这首肃穆庄重、催人泪下的哀乐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整整回响了一个月,中国又一位巨人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
  
    这首哀乐不仅是中国政界的一首标准治丧音乐,而且日益普及到普通老百姓中间,成为千百万家庭为不幸去世的亲属送别时的礼仪用曲。这一“中国哀乐”的主创者也是马可。这哀乐,是1940年把刘志丹的灵柩移入新建陵园时,鲁迅艺术学院的马可、安波等根据《绣荷包》、《珍珠倒卷帘》等民歌改编创作的。为适应迎灵的哀伤气氛和缓慢步伐,乐曲的演奏速度比原来的民歌慢了许多。
  
    1935年9月,马可抱着科学救国的想法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
  
    在河大,马可成天“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梦想做一个发明家”,但日本鬼子的入侵搅乱了他的“清梦”,他被时代风暴卷入了斗争的行列。马可到开封火车站参加“卧轨请愿”示威,与同学一起露宿十多天;马可发起和组织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走上街头……这时,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率领“救亡演剧队”到河南巡回演出。与冼星海的会晤,彻底改变了马可生命的方向。1939年秋,马可到达延安,经冼星海推荐进入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1944年秋,马可作为歌剧《白毛女》的音乐主笔,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才能。《白毛女》受到了毛泽东等同志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新歌剧的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马可被任命为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并兼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1966年,他被打成“文艺黑线”的代表人物,被批斗、审查近10年之久。就在马可很“黑”的时候,他的音乐却红得发紫……精神上的打击与肉体上的折磨,严重损害了马可的身心。1976年7月27日,他匆匆离开了人间,时年仅58岁。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这唱给“南泥湾”的歌,是一位河大学子心灵深处的颤动,它与《东方红》、《白毛女》等一起,永远是中华民族心中的歌。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30:12 
回复
  三个"运动"中的河大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河本报首席记者 于茂世/文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伯声在我国首次发现并提出太古代与元古代地层间的造山运动———“嵩阳运动”;因为杂文《野百合花》,著名作家王实味在上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运动中含冤而死;著名学者、报人邓拓因《燕山夜话》在上世纪60年代死于非命,“文化大革命”运动大幕就此揭开。
  
    张伯声、王实味、邓拓皆是河南大学的学子———发现了“运动”的张伯声威震地质学界,被“运动”吞噬掉的王实味、邓拓也彰显着河大人的“铁塔牌”精神,从而与开封铁塔一样,永垂千古。
  
  被“运动”吞噬的王实味和邓拓
  
    河南大学与开封铁塔结缘,不仅仅是因为河大与铁塔互为邻居,铁塔湖是河大师生一锨一锨地挖出来的,更在于天天看着铁塔成长起来的河大学子心中渐渐培育出一种铮铮精神———这种精神被河大称之为“铁塔牌”精神。
  
    在河大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那就是“冯玉祥卖铁塔办河南大学”。说是上世纪20年代初,冯玉祥主政河南期间,硬把开封铁塔卖给大财主赵倜,筹集款项来办河南大学。有这样的传说在,河大学子岂敢不以铁塔为榜样修身养性?传说归传说,但河南大学的办学资金确实有许多是来源于赵倜的,不过是冯玉祥没收来的。为这事,当时的中央政府还下过文件,并说“校名应定为‘中州大学’方为‘合法’”,想来“中州”有面向全国招生的意思,不独为河南所“私有”吧———你冯玉祥应“天下为公”才好呀。
  
    据河南大学教授李丙寅追忆,那时“冯玉祥和他的官员一样,每月都是20大洋,而当时河南大学聘请的外国教授每月拿300~400大洋,就是学校的普通教师,至少也拿150大洋以上,而当时一个技术工人的工资是每月只有3个大洋”。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一批优秀的河大学子,王实味、邓拓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王实味是上世纪40年代延安最大胆、最有争议的知识分子,连毛泽东都曾深夜提着马灯去看《矢与的》墙报(上面最轰动的就是王实味写的短文)。1945年“七大”时,毛泽东甚至说:“四二年,王实味在延安挂帅,他出墙报,引得南门外各地的人都去看。他是‘总司令’,我们打了败仗。”1962年,王实味死去十几年后,已经成为新中国领袖的毛泽东又一次在最高层会议上提起他。
  
    1942年3月,王实味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杂文《野百合花》,文章把某些机关在节假日举办的晚会说成是延安“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的升平现象”;把干部待遇上的某些差别夸大成“衣分三色,食分五等”;把在战争环境下偶尔发生的“青年学生一天只得两餐稀粥”视为普遍现象;把个别干部的某些官僚主义,说成“到处乌鸦一般黑”……更严重的是,国民党特务根据王实味的文章,编成小册子———《关于〈野百合花〉及其他》,作为国民党在政治上“讨伐”中国共产党的檄文。
  
    开始,有关方面只是打算对《野百合花》的思想错误进行批评与帮助,但在康生的“指导”下,座谈会很快变成对王实味的斗争会。1943年4月,康生下令将王实味逮捕。这时,不在延安的王实味的爱人刘莹还一无所知。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刘莹从中央电台的广播中忽然听到王实味的名字,说他是暗藏的“国民党特务”,而且早被处决。
  
    守候了几十年、已经72岁的老太太追根究底,方知她丈夫的死凭的只是康生的一句话———1947年3月中旬,国民党25万军队在胡宗南统领下进犯延安,被拘押中的王实味随队撤离。6月中旬,晋绥公安总局为减轻撤离中的负担,请求处决王实味,得到康生的“口头批准”;7月1日,王实味被秘密处决。他,只活了41岁。
  
    王实味被处决的事,毛泽东1949年才知道。听到汇报后,毛泽东大怒,说:“还我一个王实味!”在毛泽东眼里,王实味是没有犯罪的。
    1991年,王实味被平反昭雪,他的《野百合花》也获得平反。王实味20岁就入党,译著等身,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但他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有人性色彩的,所以他才批评斯大林缺乏人性,才敢直言延安的阴暗面,他不是那种只会唱赞歌的喜鹊。他为自己的思想和骨头,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他的名字留在20世纪的历史上,抹也抹不掉。
  
    但这样一个硬骨头的人,长的是什么样子呢?
  
    王实味1906年生于河南潢川,1923考入河南大学英文科。“去年建校90周年期间,我找来找去,只找到王实味的‘半身像’。‘文化大革命’期间,刘莹怕抄家,就把王实味一张照片的上半部剪了下来,这竟成了‘王实味留给世人的唯一的照片’。”河大宣传部的时勇对记者说,“照片是在群众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四本的《名人与冤案》上找到的。这套书第一本的封面是河大校友王实味,第二本的封面又是河大校友———邓拓……”
  
    1934年,邓拓转学河南大学。1936年,他在学校完成了他的不朽名作《中国救荒史》。1937年6月,邓拓在河大7号楼完成最后一门毕业考试后,被特务逮捕,“七七事变”后获释。如今,7号楼北门悬挂的牌子是“新闻与传播学院”,这或许是对著名报人邓拓的一种最好的怀念吧。
  
    邓拓曾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但他广为人知,还是因为《燕山夜话》与《三家村札记》杂文集,也因此,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他含冤逝世,年仅54岁。
    1934年秋,受中共地下党组织派遣,22岁的邓拓从上海法政学院转至河南大学经济系读书。这位中共地下党员不久就成为河大经济系主任罗章龙教授和王毅斋教授最喜欢的学生,同时邓拓也从文学院嵇文甫、范文澜、李达等教授那里学到了历史、哲学和文学方面的许多知识。根据中共河南省委的指示,邓拓和他的老师罗章龙、王毅斋等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1936年春,邓拓用文言文撰写的《中国救荒史》脱稿。此书的写作始于1935年,当时黄河长江同时于秋季泛滥,中原、江南哀鸿遍野,作为河南大学经济系的学生,邓拓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社会重大课题,并联系实际进行研究。《中国救荒史》自1937年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学术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与好评,它填补了灾荒研究这一学术领域的空白,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1944年,邓拓主持编印了《毛泽东选集》,这是我国首次出版的有关毛泽东著作的集子。
  
    上世纪60年代,邓拓在《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中以杂文的形式,在广泛介绍文化科学知识和历史知识时,对现实中的某些消极面、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判。1966年5月8日,江青在《解放日报》发表《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开火》;5月10日,姚文元在《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同时发表《评“三家村”———〈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的反动本质》,对邓拓、吴晗、廖沫沙进行恶毒攻击;5月16日中央“五一六通知”号召向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猛烈开火,自此“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5月17日深夜,邓拓写下一封6000字的遗书,驳斥了江青一伙对他的诬告;5月18日凌晨,邓拓含冤离世。
  发现“运动”的张伯声
  
    上世纪50年代初,石油部门极缺地质人才,希望找一所院校代培学生,但任务紧、招生量大,加之缺少教材和专业课教师,各大学都不愿接受这项任务。西北大学副校长、地质系主任张伯声教授知道了这一情况后,急国家之所急,毅然把这一任务领回到西北大学地质系。为集中力量代培每年六七百名(连招3年)专科生,他把自己辛勤培养的二、三、四年级学生在院校调整时拱手让给了北京地质学院;为编写石油地质学讲义,他除翻译了大量英、德、法文石油地质文稿外,在年过半百、两鬓成霜的景况下,又孜孜不倦地突击学习俄文,并在4个月后终能阅读俄文文献资料,大大丰富了讲课内容。现今,西北大学地质系被我国石油界人士尊称为“中华石油地质之母”,这一殊荣同张伯声院士的贡献是连在一起的。
  
    1950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为了在中原地区给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大建设奠定矿产资源基础,成立了豫西地质矿产考察团,并向冯景兰(也是河大校友,冯友兰的弟弟,中科院院士)和张伯声两位有名的河南籍地质学教授发出聘书,请他们担任地质顾问。张伯声欣然接受了故乡人民的聘请,立即带了1名助手日夜兼程赶回河南。地质矿产考察团的领导十分惊讶:来得这样快?张伯声说:“为故乡人民找矿,是我20多年的心愿,但以前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人民政府好像摸透了我的心事。”他和冯景兰一起,冒着盛夏酷暑,在豫西山区辗转10余县,行程逾千里,检查和评价了100多个矿点,其中有开采价值的30多个。他们最重要的发现是巩义小关铝土矿(后扩大为巩义铝土矿)和宝丰大营梁洼煤矿(后扩大为平顶山煤矿)。巩义铝土矿的发现,奠定了中国炼铝工业发展的基础,它现已成为郑州铝业公司的主要矿石基地;而平顶山煤矿不但储量大、煤质优,而且是华北最南部的一个大型煤矿,它对减少“北煤南运”的花费有重要经济意义。这些地区的地质调查工作虽是集体完成的,但对它们的正确评价,则主要是张伯声的意见。
  
    在参加豫西地质矿产考察时,在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下面的小沟中,张伯声发现深变质的太古代杂岩和元古代石英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接触面,遂进行了认真观察描述,并把该不整合接触面所代表的地壳运动命名为“嵩阳运动”。如今“嵩阳运动”、“少林运动”、“登封群”、“嵩山群”等名称一直为地质界所沿用。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嵩山成为国家地质公园,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这与张伯声的发现是分不开的。
  
    张伯声1903年出生于河南荥阳,幼时就读于乡间私塾,15岁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英文科,17岁入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在清华园,他与河南籍老乡冯友兰(曾任河南大学教授)、冯景兰结下了深厚友谊。他是一个很重乡情的人,他用自己的知识报效了祖国,更报效了他的家乡———河南。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32:38 
回复
  “中国专利金奖” 第一个获得者——李官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时间:2004-01-30 08:40:13 来源:河南报业网击: 396
  
    日前,第八届中国专利奖揭晓,我省农民发明家李官奇的植物蛋白质合成丝及其制造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授予“中国专利金奖”,这是自设立中国专利奖以来惟一授予的一个个人发明金奖。
  
    李官奇发明的这种新型植物蛋白质改性纤维又称“大豆蛋白纤维”,被国际纺织界称为全球“第八大人造纤维”,有“人造羊绒”之称,它实现了世界化纤史上我国原创技术零的突破,并深刻影响着未来全球纤维的发展方向。
  
    李官奇是我省滑县的一位农民发明家,1991年以来,他致力于利用大豆豆粕等农作物废料提取蛋白质制作纺织纤维,经过十几年艰苦研制获得成功。目前我国是惟一能工业化生产植物蛋白质改性纤维的国家。②13 (马正国 涂先明)
  
  

作者:幸福的黄手娟 回复日期:2004-4-25 17:37:03 
回复
  河南人民值得尊重,但搂主你注定成不了河南人民的救世主!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40:20 
回复
  无招胜有招——记中科院优秀博士生曹俊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见曹俊杰,意想不到的平凡与朴素。一米六几的个头,单薄的身体,普普通通的一
  件黑色外套。若是陌路相逢,谁能把眼前的人和中国高能物理“晨光杯”优秀论文大赛第
  一名获得者、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优秀博士生联系在一起呢?但是从他目光中流露出的
  一种执著、坚毅的精神,从他的言语行动,你却能强烈感受到一颗坚强向上的心。翻开他
  的简历,赫然入目的是如下事实:入学一年半就著有八篇文章,其中发表在Phys.Rev.Le
  tt.上的文章一篇,P.R.D.三篇(其中一篇以Rapid Communication形式发表),Nucl. P
  hysics B一篇,E.P.J.C一篇,高能物理核物理一篇……
  
  
  “无招胜有招,这是我所追求的学术境界”
  
  
    从上高中开始,每次考试之前等待发卷的几分钟曹俊杰的心里都忐忑不安。“我不知
  道自己会点儿什么,但发下卷子一看,所有的题目又都似曾相识。”这正是曹俊杰一直追
  求的学习或做学问的一种境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变成自己的东西,随时都可
  以发挥。“如果你刻意去准备考试,那只能表明你没有掌握知识的精髓,它对你仍然是外
  在的。正如《笑傲江湖》中的‘无招胜有招’,或者《小李飞刀》中的‘不知刀从哪里来
  ,不知刀往哪里去’所言,招数和兵器本身都是外在的东西,你只能把他们和你自己融为
  一体,忘记它们本身的存在,才能成为武学至尊。做学问也是一样。”
  
    曹俊杰在高中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只能去了河南师
  范大学——一个坐落在他的家乡的地方院校,因为那里几乎不用交什么学费,而且补助又
  高。曹俊杰本科读理论物理专业,由于他从高中时就崇尚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所以数、理
  、化的基础特别好。大学学习一开始就感觉大量的东西压过来,别的同学都很不适应,他
  却觉得并不费力。授课老师发现他的特点后,开始有意培养他的超前学习能力。“我看问
  题总想把它变成我自个儿的东西,别人看一页书用半个小时,我可能就要用1-2个小时,
  因为我很容易去联想其他有关知识。看到书上讲一个事实、定理,我就想这个定理为什么
  是这样的,有什么应用。”“如果你能把一本书读成一页纸,那就是你自己的。要达到这
  个境界必须狠下功夫。”曹俊杰说他在大学里周末基本上没休息过,不知道学校操场的夜
  色是什么样子的,时间都花费在读书上。直到现在如果半天没有读书,他就会觉得非常焦
  躁不安。他自我评价不是个很聪明的人,但是一个看问题很深刻的人,而这深刻的见识正
  来源于扎实的知识积累。
  
  
  “科研让我伤透了心,可看到人家考博我又羡慕的不得了。”
  
  
    95年本科毕业后,曹俊杰被直接推免为本校的硕士研究生,读理论物理方向。他们那
  一级一个系总共就4个研究生。河南师大的理论物理虽然很强,当时却处于人才短缺阶段
  。在他的硕士三年中,经历了可能改变一生的磨难。
  
    曹俊杰的导师只辅导了他一个月就到美国去了。当时对他而言,真是寝食难安,因为
  开始对研究一点概念都没有,别人都有导师带着,他却是两眼一抹黑,没人告诉他该读什
  么书,该做什么事。苦闷了几天,他最后把心一横,“反正就这三年,外界条件不好,但
  我自己不应被这种条件打垮,如果以为没人管就可以无所事事,那就错了。条件差只意味
  着我比别人需要更多的付出而已。”因为别的同学都有导师,所以他看别的同学读什么书
  ,他也读什么书,别人看一看就算了,他却要仔仔细细地读。硕士期间,他把许多基础课
  都完完整整的学下来了。在自学期间,有时读懂一页可能需要花费几个星期。“一页书好
  久都理解不了,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如果你放弃了,那就永远是坏事了;但如果你抓住
  不放,那一旦领悟,就真正是你自己的了。”当时因为没人指导,很多问题弄不懂,他看
  到学校的老师,感觉他们懂,不管说过几句话,也不管认识不认识,拉住就问。
  
    当他觉得自己的功底已经很不错了,就跟身在美国的导师联系,导师让他做一个高能
  物理过程。当时曹俊杰很容易地完成了理论推导,但是当他调入导师提供的相关程序后,
  发现结果不正常。他立即发邮件给导师说遇到了困难,导师只给了他一句话,“很多事你
  应该自己去做。”曹俊杰毅然决定要弄清楚到底是自己把程序用错了还是程序本身有问题
  。从作出决定的那天开始,他就开始了一生难以忘怀的磨练。每天,他早晨6:00起床,
  经过食堂拿着一天的食物,在机房一直呆到晚上11点。“三个多月!三个多月,我没有见
  过阳光,可以说除了计算机那非常刺眼的显示器,我什么都没有见到。”好几次头晕眼花
  ,差点晕倒在计算机旁,他反复鼓励自己“我还年轻,挺一挺没事的”。终于在一天下午
  ,在他确信导师给的程序是错误的之后,他从机房走出来了,“这是我三个月来第一次在
  下午露脸,第一次见到阳光。一阵风吹来,我打了一个寒颤,忽然看见满地黄叶,才知道
  已经是秋天了。我记得第一天进机房的时候还是7月份的盛夏呢,遍地绿草,可以闻到泥
  土的芳香,现在已经是落叶满地了,我却还穿着夏天的衣服,恍如隔世。三个月得到了一
  个信息——这个程序有问题,不容易啊!”
  
  曹俊杰98年6月份就要毕业,当时已经是97年10月份了,他除了这个艰难的经历外,没有
  做任何找工作的准备。“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焦急到什么地步啊!”为了毕业,他暂
  时放下了最初的选题,重新开始。时间紧迫,他想了个快捷的办法:别人看什么文章,他
  也看,然后尽量从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角度来考虑。那个寒假,别人都回去过年了,他
  一个人留在学校里,宿舍封楼了,他就抱了床被子住进了办公室。楼很大,空荡荡的就他
  一个人,晚上他也很害怕,就买了把菜刀放在手边。白天工作,晚上就枕着一摞书,睡在
  桌子上。别的同学的论文差不多都发表了,而他却要拼命干,尽快拿出文章来。由于是假
  期,看门人往往忽略了他的存在将他锁在办公楼里面。接近春节的一天,从晚上6点到第
  二天中午12点,曹俊杰一直被锁在楼里面,一点东西都没有吃。实在饥饿难奈,他找了一
  根绳子顺着楼外壁从三楼溜到一楼,想出去弄点吃的。结果被学校发现了,他们说曹俊杰
  是贼,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扣起来了。“当系里面的老师将我从派出所领出来后,看到我
  的办公室一床被子,一摞书,一把菜刀,他们……”说到这儿,曹俊杰的眼圈红了,他把
  头转向窗外,深吸了一口气。“很多人做论文都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我从找选题、写程序
  到写文章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这个磨练使我拥有了很大的财富。”
  
    8个月的时间,他完成了两篇论文,投给了P.R.D,但到毕业之际,还没有接到接收的
  通知。最后其他三个同学都是优秀毕业生,只有他不是。毕业PARTY上,同学们纷纷向那
  三位同学表示祝贺,曹俊杰却一个人很黯然地离开了。7、8月份,他的两篇文章先后被P
  .R.D接受了,“但实在是来得太晚了……”曹俊杰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泪水在无限
  惋惜的目光中涌了出来……为了完成毕业论文,他没有时间考博士,最后,很无奈地留校
  任教。由于参加工作3年内是不准考博的,开始一段时间他很消沉,“一方面为科研伤透
  了心,另一方面看到人家考博我又羡慕得不得了。”他整夜整夜睡不着觉,不知道自己的
  路该怎么走。有一次他正在打牌,大学时候的辅导员走过来了,“俊杰,你还能不能干点
  正事儿啊?!”
  
    这句话给了他当头一棒,曹俊杰不再自甘堕落。他花了一年的时间,终于自己写出了
  那个曾经困扰他三个月的错误程序的正确版本,破解了那个黑匣子。这件事在当时给了他
  很大的鼓舞,“我知道我还行!”在一次和来学校作报告的人的交谈中,曹俊杰发现自己
  对前沿的东西知道得太少了,他又开始读书。因为他有他的境界和信仰,很多书尽管读起
  来很辛苦,但他都能读懂,两年过去了,他涉猎了粒子物理的很多领域。
  
    2001年,有一位正在北大读博的河南师大的老师提出要和他合作写一篇文章,他只告
  诉曹俊杰一个题目“关于B物理稀有衰变的一个过程”。“尽管我当时两眼一抹黑,对那
  方面知之甚少,但是我很珍惜第一次与别人的合作。经历了艰苦的八个月,我终于完成了
  初稿。最令我高兴的是北大的老师对我的初稿一字未改,他说:‘没必要改了!’”文章
  被P.R.D接收了,曹俊杰预感到“我的春天来了”!
  
  
  在中科院读博士
  
  
    在2001年10月份博士生考试中,曹俊杰凭借各门成绩都是第一名的资格进入中科院理
  论物理所学习。入学以后,导师想先给他一个课题练练,让他找一下做研究的状态。他的
  这篇课题最终被P.R.L接收。这个结果让所有人感到震惊:自建国以来,在理论物理方面由
  中国人独立完成的、在P.R.L上发表文章是非常少的。事实上,这也是曹俊杰的导师在P.R
  .L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曹俊杰当时很自豪的告诉别人:"我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
  
    在论文Supersymmetric Effects in Top Quark Decay into Polarized W-boson 中,
  曹俊杰指出辐射修正领域一位公认的国际权威人士发表的文章中的严重错误。这个发现在
  top夸克的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深信不疑国际权威人士的结果到开始怀疑,这
  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为了保证他的结果的正确性,他运用几种方法反复检验,对理论推
  导以及所用计算机程序都做几十次的检查。曹俊杰把结果挂到网上,很多国内及国际上的
  行内人士都发e-mail给他们,表示"相信你们是对的"。科学研究就是这样,是错了就不要
  怕被指出来,观点和理论只能在不断修正中获得进步。
  
    曹俊杰说,作为一个学生,不要认为导师可以替你解决一切问题,要有自己独立自主
  的能力,抱定一个立场:这是我应该自己去做的,实在做不出来的话再去请教导师。学生
  跟导师最好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依赖与索取。导师都
  喜欢有独立主见的学生,看到学生创新,他们会很高兴。
  
    "我的第二篇论文就是我‘指挥‘导师去做的。因为当时我有很好的想法,并且我忙于查
  阅相关的资料,一个人力量过于孤单,所以需要导师的帮助。于是,我天天在‘老板‘办公
  室门前贴条:今天请完成……计算,然后向我汇报。"事实上,也正是我们的这种真诚合作
  ,那篇文章被国外专家称为一个"新发现,在探测TC2模型过程方面最好的工作"。
  
    有关科研环境,曹俊杰说,积累知识阶段,只要是全心全意做学问,在普通高校与重
  点高校差不多。重点高校虽然提供环境,怎么利用还是看自己;即使在普通高校,只要心
  情上不浮躁,坚持把厚书读薄,把大学的专业书读到不知道自己学了点什么,但都能想到
  的境界,就能为今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当谈到今后的发展,曹俊杰说希望自己的博
  士后导师是个世界级人物,因为科研做到比较高的层次,科研环境就很重要了。如果能够
  和世界前沿的观点、人物在一起,自己也就在无形中拥有世界前沿的眼光和视角了,这对
  学术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多出好工作,不要凑文章"
  
  
  关于应该如何搞科研,曹俊杰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要有很好的基本功,要读点书,并且读懂、读透,把外在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力争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所谓"有感而发",这感就来自扎实的基础,以及对相关领
  域的充分了解,有基础才能有发挥。"现在,我每天除了9个小时的睡眠,其余时间都在办
  公室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努力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第二,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那样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在看别人的东
  西的时候,我们总是要先认同再接受。这个认同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我们会从中发现很多
  问题,这正是创新的开始。曹俊杰把物理学家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玩基本物理思想的,像
  爱因斯坦,那是天才人物;第二类是构造模型的,像象Howard Georgi;第三类是算模型的
  ,中国大部分搞物理的都在这一类型中,这正是我们水平不够高的体现。这类人也分成两
  种,一是别人算什么我算什么,总是跟着别人走,这种人很土;另一种人耍点小聪明,变
  变花样,搞一个小创新,考虑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曹俊杰自认为现在就属于这一种人,
  不过他的理想是做一个玩模型的物理学家。他现在每天都抽2-3个小时的时间阅读广义相对
  论、微分几何、群论、宇宙学等书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我相信如果按我自己的方式发展
  ,将来会做出自己的成绩"。
  
    第三,科研态度要端正,这是非常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捏造数据,不要只
  冲着发表文章的目的去搞科研,那样一辈子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成绩。"我们虽然不一定能
  做大人物,但却应该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如果一个结果超乎你的预料之外,并且是正确的
  ,这就是好结果,不要轻言放弃,不肯做艰苦的努力。"
  
    第四,不要太浮躁,老老实实的做学问。博士、硕士仍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功名利
  禄的东西最好先放在一边。"我们还年轻,不要考虑那么多,先把手边的事情做好。老天爷
  是公平的,要想取得让别人羡慕的成绩,自己就要忍受别人所不能忍受的煎熬。"
  最后,曹俊杰说:"我一直勉励自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出好工作,不要凑文章。为了
  物质利益而滥造文章是丧失自己做人的尊严的。"
  后记:曹俊杰说,以前也很不能想象革命前辈面对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那样的酷刑怎么还
  能咬紧牙关,视死如归呢?后来,自己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之后,才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么
  强大。我问他,现在来看,如果你是被捕的共产党员,面对那些酷刑,你会叛变吗?曹俊
  杰说,我不会。"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42:19 
回复
  幸福的黄手娟
  
  你好,
  谢谢你的批评!
  但我从没想过把自己一个人当救世主。

作者:幸福的黄手娟 回复日期:2004-4-25 17:41:59 
回复
  自恋、幼稚、自卑的楼主 !?

作者:幸福的黄手娟 回复日期:2004-4-25 17:44:19 
回复
  提醒你:这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49:25 
回复
  河南省内新当选的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养洁 郑州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铁岗 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江兴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作者:幸福的黄手娟 回复日期:2004-4-25 17:50:08 
回复
  再次提醒你:你具有河南人民的纯朴,但天涯绝不是一个纯真的地方!

作者:艾丽斯囚徒 回复日期:2004-4-25 17:51:27 
回复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55:02 
回复
  幸福的黄手娟 
  
  呵呵,难道你不觉得你的言语反映了你的“高”水平么?
  
  提醒你一下,这里还不是你能随便耍无赖、狗鸡跳墙的地方。想发泄回家去!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7:59:21 
回复
  幸福的黄手娟 
  
  谢谢你的批评和提醒!
  
  虽然你有些词语,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我只想说:“我早就没把社会当成纯真的社会,但我内心仍要有一份纯净,不许别人随便污染。”

作者:卫雨 回复日期:2004-4-25 18:03:02 
回复
  建筑大师----杨廷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廷宝(1901-1982),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一级教授,蜚声中外的建筑学家、教育家。字仁辉,1901年2月生,河南省南阳市人。他的父亲杨鹤亭为清末进步学者,后投身革命任同盟会南阳分会会长,1912年因反对袁世凯窃国只做了三个月的南阳知府就拂袖而去。杨廷宝幼年受其父奋发有为、刚直不阿性格的影响极深。基于良好的家教,还曾受业于南阳名士地理天文学家、艺术家王圜白先生,遂养成了酷爱美术和建筑设计技艺的浓厚兴趣。
  
    1912年9月,杨廷宝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第一次英文科。在校苦学三年,专修英语,加之有严师指导,进步很快,提前二年毕业,于1915年秋以河南考生第一名的好成绩被北京清华大学高级班录取。在清华大学六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两次跳级。课余,他为《清华学报》和《清华季刊》定期设计版面和插图,表现了出众的艺术设计才华。当时,清华大学正在修建大礼堂、图书馆、体育馆和科学馆,从砌墙到盖顶,他都经常细心考察,研究这些堂馆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与巧夺天工的雕刻、绘画艺术。正是这些特殊爱好和浓厚兴趣,最终促使他选择了到美国留学,继续深入钻研建筑学专业的道路。1921年秋,杨廷宝于清华大学毕业,考上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研究生部。留美期间,他刻苦努力,锐意进取,把全部精力用于学习,常常吃最便宜的饭菜,却买最好的颜料绘图。他虚心求教,方法得当,学业长进很快。1924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后,他以其精湛的设计作品参加美国设计方案评奖活动,荣获美国城市艺术协会设计竞赛一等奖和艾默生设计竞赛一等奖,立即引起轰动。几家美国报纸连续刊登他的事迹和照片,称赞他的建筑设计“风格独特,技艺高超”。这两件设计作品均被收入当时美国高校建筑学专业通用教材《建筑设计原理》一书。1925年秋,他到曾教过他的老师——美国著名建筑学家保尔·克芮留开设的建筑事务所实习,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声望也与日俱增。不少美国建筑公司愿出重金聘用他,但他始终认为他的事业在中国。1926年,他被授予建筑师衔(相当于副博士学位)。1927年,他途经欧洲回国,决心振兴祖国的建筑设计事业,为中华民族争光。
  
    杨廷宝回到祖国后,被聘任为基泰工程公司建筑师。在天津、北平(今北京市)、上海、南京、重庆、沈阳,杨廷宝一次又一次以完美的设计方案击败外国对手而获得多项工程的建筑设计权,打破了洋人长期垄断中国建筑设计权的不正常局面。1932年,他受聘兼任北平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主持古城名胜的修缮工作。他亲临古建筑现场勘察,提出“合理修缮、保持原貌”的原则,并虚心向老工匠求教,很快成为古建筑修缮行家。他深有体会地说:“中国古代建筑有自己传统的特色,现代建筑是从欧美搬过来的,一定要消化成为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那才有生命力。”1936年至1939年,他相继主持九所高等学校的建筑总体规划设计工作。他亲自参加设计,精心构思整体规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使这九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的建筑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受到教育界、建筑界的一致好评。
  
    1940年,他受聘于重庆中央大学,任建筑系教授。时值抗战相持阶段,“当教授很清苦,很多建筑师宁愿多做几个工作,大家都不愿意教书,杨老在那时已经是名建筑师了,手上做的工程特别多,而他却欣然接受中央大学建筑系的聘请,挤出时间来学校教课,每次上课,从城里到学校要坐一个多小时挤得像沙丁鱼一样的市郊公共汽车,然而他风雨无阻,从不缺课”。(《河南教育名人传》)这段学生的回忆生动地说明了杨廷宝的教育事业心与严肃认真刻苦的教学精神。从这时起直到1982年,他始终工作在高等学校。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他被任命为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教授,并兼任建筑系主任。四十余年来,他为中国培养出大批建筑设计人才,许多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学者、教授,例如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戴念慈,中国科学院学部建筑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寿燮,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张坦等人,均曾就读于他的门下。
  
    杨廷宝除以主要精力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外,还以极大的热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兼任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筹建委员、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兴业投资公司设计部顾问。    1952年,当新中国筹备“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时,政务院把北京第一个高层建筑“和平宾馆”的设计重任交给了他。他从实际出发,一切为国家着想,将建筑环境、功能、施工、经济和建筑空间艺术高度综合设计,终于建成美观大方的和平宾馆,受到周恩来总理和亚太国家外宾的赞扬。1962年,原经别人设计的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在施工中出现了塔身倾斜的严重故障,杨廷宝应邀前往提出改进方案,巧妙地保住了已建成的大部分塔身,避免了200万元经济损失。此外,天安门广场规划、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南京长江大桥、江苏省体育馆、南京机场候机楼、毛泽东主席纪念堂、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武夷山风景区的设计规划等等,也都是在他的主持指导或参与下完成的。晚年,他还曾两次返豫,察看郑州、开封、南阳的城市规划工作,亲自在南阳参加研究扩建“张仲景医圣祠”方案,并在郑州向全省建筑工程界作了长篇学术报告。
  
    杨廷宝毕生致力于建筑学教育,并为中国现代的建筑工程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党和人民给杨廷宝以应有的尊重和崇高的荣誉,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河南人民选举他为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人民选举他为代表。他曾17次率领代表团或代表中国出席国际学术会议,进行科学考察和友好访问。1953年至1980年,他连届当选为中国建筑协会副理事长;1981年当选为该会理事长。1956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7年至1965年,两届连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参与领导国际建坛八个春秋。还长期担任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名誉主席等重要职务。
  
    杨廷宝作为河南大学的一名杰出校友,1915年离校至1982年逝世,投身建筑教育和建筑工程设计事业67年,成绩辉煌显赫。曾发表学术论文120篇,其著作有《综合医院》、《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杨廷宝水彩画集》、《杨廷宝素描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