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停要扣分吗:新课改 100 问(教学篇)(71-10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11:27:42
By  陆老师 发表于 2008-8-3 12:45:00 
71. 评价学生有哪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⑴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又称准备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或教育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准备。它主要对教育背景、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作出诊断,以便 “ 对症下药 ” ,据此进行教育设计。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它涉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学生前一阶段学习中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能力倾向及对本学科的态度;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态度、身体状况及家庭教育情况等。
诊断性评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明确学生发展的起点水平,为教学活动提供设计依据。
二是识别学生的发展差异,适当安置学生。
三是诊断个别学生在发展上的特殊障碍,以作为采取补救措施的依据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而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不同,形成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进行过程中开展,其主要作用有是:一是引导学习活动的方向。二是强化学生的学习。三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矫正处方。形成性评价所借助的手段有平常作业、日常观察和形成性测验等。形面性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我国中小学校的学生评价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作出的评价。它要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发展达到目标的程度。终结性评价的次数比较少,一般是一个学期或一学年两三次,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其作用有:一是考察学生群体或每个学生整体的发展水平,为各种选拔、评优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总体把握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发展水平,为教师和学生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这一点在我国当前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中普遍不被重视,其表现为考试结束,评分完毕,就意味着终结性评价结束,没有进行考试结果的分析,不重视把试卷发给学生进行讲评。
⑵ 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在总结分析相对评价的优劣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绝对评价是以教育目标为基准,对每个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作出的判断,也可称之为教育目标参考评价。绝对评价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共同的客观的标准可以参照,它不受学生所在群体的发展状况的影响。
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群体中,为了对每个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作出区分而进行的评价,也可称之为教育常模参照评价。这种评价有两种作用:一是有利于在群体内作出横向比较。二是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这种评价应注意两点:一是比较要坚持等质的原则。二是比较要力求实效,把评价的着眼点放在研究和改进教学上,不要把它放在惩治某些学生的手段。
个体内差异评价
个体内差异评价主根据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观点提出来的,客观它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就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纵向或横向比较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评价方法比较充分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
⑶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自我评价
是指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并把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
他人评价
他人评价是指由其它有关方面的人员对评价对象所实施的评价。在他人评价中,能否在评价主体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决定他人评价成效的关键。

72 、什么是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它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而学生成长记录袋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记录袋中材料的收集和和选择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是与一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它不只是简单汇集学生作品,而是有意义、有目的地收集学生迈向课程目标的与成长和发展相关的材料。二是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作品,但同时也包括对学生完成作品过程的描述或记录,还包括学生本人、教师、同伴和家长以作品的评价。三是学生应是选定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主要决策者。四是记录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大量材料的收集和学生本人对材料的反省,客观而形象地反映出学生某方面的进步、成就及其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

73. 学生成长记录袋的类型有哪些?
⑴ 以不同的功能为标准,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和课堂型五种
类型 构成 目的
理想型 作品产生和入选说明,系列作品,以及代表学生分析和说明自己作品能力和反思。 提高学习质量。通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帮助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历史的思索者和非正式的评价者。
展示型 主要是由学生选择出来的学生最好和最喜欢的作品集。自我反思与自我选择比标准化更重要。 给由家长和其他人参加的展览会提供学生作品的范本。
文件型 根据一些学生的反映以及教师的评价、考察、考查、轶事、成绩测验等得出的学生进步的系统性、待续性记录。 以学生的作品、量化和质性评价和方式,提供一种系统的记录。
评价型 主要由教师、管理者、学区所建立的学生作品集。评价的标准是预定的。 向家长和管理者提供学生在作品方面所取得成绩的标准化报告。
课堂型 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根据课程目标描述所有学生取得的成绩的总结;二是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每个学生的观察;三是教师的年度课程和教学计划及修订说明。 在一定情境中与家长、管理者及他人交流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判断。
⑵ 以入选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学生成长记录袋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三种
最佳成果型:是指通过收集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最佳成果,来对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最佳成果,来对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达到的水平做出评定。这种记录袋材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反映出学生在这一学科或这一领域的最高水平即可。
精选型:与最佳成果型相比,要求了解最广泛的学生成果。它要求学生提交的不只是标志他们已经达到的最高水平的成果例证,还包括他们感到最困难的典型成果例证。这种记录袋可以深刻地反映学生成长的概要,高度揭示学生取得的一般成绩。收集这种记录袋材料的时间往往要持续一年以上。
过程型:其突出特点是致力于寻求发展性成果证据,而不是最终达到结果的证据。它要求学生一步一步地收集能够反映他们在一定领域中从起始阶段到完成阶段所取得的进步的成果证据。
混合性记录袋是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的混合体。它既包括过程性作业,也包括结果性作业;既包括最佳成果,也包括虽然不是最佳但具有典型性的成果。它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学生作业提供一个有形的窗口,以便教师、学生、家长等可用它来评价学生的进步以及一学期的发展。大多数的记录袋都属于这种类型。

74. 如何制订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评价功能,使它真成为教师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学生发展成长的有效工具,需要对学生成长记录袋进行认真设计。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
⑴ 确定评价对象
即确定涉及的学科、年级、学生范围等。
⑵ 明确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不同,收集的材料就不同,学生成长记录袋有三种不同的目的:
展示
学生将其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装入展示性成长记录袋,反映进步的作品不包括在内。
反映学生进步
这种评价是一个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装入记录袋的作品不一定是学生最好的。即确定涉及的学科、年级、学生范围等。有许多问题要认真考虑:成长记录袋评价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科?是否学科中的所有的教学领域都适合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对象是不是要涉及各年级的学生?是不是班级中的所有学的作品。
评价工具
这种评价是一个终结性评价的过程,通常是作为学生升学、留级与否的参与,也可用于一定时期的总结报告。其内容通常是标准化的,是根据特定的评价任务而设计的。
⑶ 确定要收集的材料的类型以及收集的时间和次数
确定收集材料的类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与评价的目的联系起来考虑。二是要与评价的内容结合起来。三是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四是要考虑到底应该把谁的评价放进成长记录袋中。
⑷ 制订调动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有效办法
在实施成长记录袋的初期,教师首先要想办法巧妙地向学生介绍成长记录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生有了积极性之后,还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参与进行指导。
⑸ 确定给成长记录袋评分的办法
成长记录袋的评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给成长记录袋中所收集的材料评分,即分项目评分;二是对成长记录袋进行总体评分,即综合评分。第一个方面的评分一般在收集材料时进行,第二个方面的评分是在记录袋中所需的材全部收集完以后进行的。
综合评分的设计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评分项目的选定应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二是评分方式宜采用等级制,对每个等级都应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三是评分者的选择,课堂教学评价用记录袋主要由教师来评分,如果是在学区或更大范围内的评价有记录袋,则由教师组成的工作小组或网络来评分。四是权重的确定,成长记录袋评分最好只作课程的一小部分,在学生总分中所占的比例不宜太大。
⑹ 制订评价结果交流与分享的计划
这是发挥成长记录袋的发展性功能的关键环节。一般来说,评价结束时应把评价结果及时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告知时,应将收集的所有材料和评分的等级同时告知,提醒家长和学生应以不同于对待分数通知单那样的方式来对待记录袋中所收集的材料和得到的等级。

75 、进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有何优缺点?
⑴ 利
一是能够促进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二是重视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能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提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证据;三是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尤其是学生参与表现性活动的信息;四是能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学生,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五是能个性化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六是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并从中受到激励;七是能让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负责的能力和态度。八是能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和理解,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九是便于向家长展示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有利于改善家校关系。
⑵ 弊
一是工作量太大,教师负担过重;二是内容太多,标准化程度较低,不好整理和分析;三是评价的效度难以保证,很难得到客观、真实;四是如果各科都设学生成长记录袋,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厌烦情绪。五是容易走形式,走过场。

76 、在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时,怎样处理全面评价和差异评价的关系?
一是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反对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的做法,尤其要摈弃以牺牲学生其它方面的健康发展为代价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做法。
当前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教育教学围着考试转的现象,反映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出现了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的做法,对考试涉及的知识技能等学业内容优先考虑,重点评价;考试不涉及的非学业评价内容则较少关注。二是要坚持差异评价,以适合儿童独特发展的评价方式来促进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对学生个体来讲,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学生 “ 全优 ” ,方方面面都优秀,而是允许和鼓励学生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发展个性。

77 、今后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遵循新课程评价改革的基本理念,考试改革的发展方向主要有:
⑴ 突出考试的诊断性和发展性功能
这次考试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只强调考试的选拔功能的状况,突出地考试的诊断、发展功能,使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⑵ 考试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
考试的内容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强调考试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三是考试不仅要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以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
⑶ 改进考试的方式,倡导灵活多样、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的原则
⑷ 考试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⑸ 注重考试结果的运用,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
新课程考试改革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作到:对考试结具体的分析指导的运用;二是对于成绩的评定与处理,进一步推行等级制,并利用有针对性的评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改进;三是考试结果的反馈要以激励为主,除告诉学生考试成绩外,还应给学生激励性的评语以赞赏的语言鼓励学生的成绩与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指出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坚决杜绝以任何借口公开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队这样一种严重损害学生心理发展的错误做法。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将考试结果向家长反馈,通过沟通与交流,共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改进学习。
⑹ 改革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将升学考试成绩和平时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新课程考试改革要求将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分开,前者重在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水平,属水平考试,应严格控制试题的难度,以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为基准;后者重在根据某种需要筛选人才,属于选拔性考试,可以根据需要的不同加大难度。

78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对教育评价的启示是什么?
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⑵ 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因为个体先前的经验毕竟十分有限,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的意义,无法确定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
⑶ 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⑷ 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立性,每一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不同。
建构主义理论给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课程实施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学生在自身的经验、信念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师生互动,而且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学过程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由此,我们认为,新课程评价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付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引导学生成为自律学习者,使其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前进。

79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对教育评价的启示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与必然。后现代主义者否定绝对真理的合法化。后现代主义尊重个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鼓励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破除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后现代主义认为,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应该容忍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承认开放性,也就为人充分展示人的生命的本质提供了舞台。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体主动性的宽广胸怀给每一个人开发了生命空间。后现代主义注重过程,认为个体估活动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
后现代主义为我们实施新课程评价提供新视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对课程的看法是: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只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可以根据实际加以调整,课程的组织不再是囿于学科界限,而向跨学科、综合性发展,课程从累积知识走向发展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性,不以权威的观念控制课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评价不仅要注意结果,更应注重过程。评价不仅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更应该是开展下一步学习活动的逻辑起点,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学生学习。

80 、什么是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 • 加德纳教授提出: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具有同等重要性。作者还认为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七种以上智力的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
加德纳认为以上各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相对独立的,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并使用不同的符号系统。各种相对独立的智力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即便是同一种智力,其表现形式也不一样。
加德纳认为,因为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形式,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教育和指导必须根据智能发展的轨迹来评价,以准确地了解学习者的智能状态为先决条件,评价在教育中扮演中心角色,只有适合学生的特定发展阶段,才能使学生获利。而过去在西方浒的智商测试和传统教育,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社会实践。单纯依靠用纸笔的标准化考试来区分儿童智力的高低,考察学校教育效果,甚至预言他们的未来发展和贡献,是片面的。这样实际上是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否定了其它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是人才的极大浪费。
《多元智能》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第一,必须是 “ 智能展示 ” 的评价方法,既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 “ 反光镜 ” 。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说是通过有趣的、场景化鲜明的活动吸引儿童参加;通过儿童活动也即 “ 智能展示 ” 直接观察他们的智能状态,而不是通过语言和逻辑数学能力的间接表现来判断;有意识地模糊了课程和评价的界限,使评价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通过系列评价提出建议,测试学生擅长的领域。第二,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也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小学阶段多元智能理论的《重点实验学校》项目;初中阶段的怎样在学校表现更出色的《学校实用智能》项目;高级中学的学科探索《艺术推进项目》等都是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的发展方案。第在,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标准化考试的替代方案。
多元智能所主张的教育评价应该是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的。多元智能所欣赏的评价方法,将跨越物质条件的限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的能力。每一种智能的评价,都应该侧重这种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数学评价应该提供数学领域的问题。分数不代表一切,这种评价过程应该向家长、老师、甚至向学生自己提出建议,是学生智能状况的部分表现,根据提供的信息,儿童能够加强他们自己智能的弱项,结合自己智能的强项,以便将来满足职业和事业的需要。


81 、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学目标不一致时怎么办?
我们听课时经常碰到学生的回答脱离教学目标或与教师预先准备的答案不一样,碰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该怎样处理?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与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 这就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引领。在与学生沟通交往的过程中,教育本身赋予教师一种特殊身份,虽然与学生是平等、民主的沟通交往关系,但教师同时又是 “ 平等中的首席 ” 。在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把握教学方向的责任,这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是一个放任自流的旁观者和毫无价值的中立者,而理应成为教学对话过程中的引领者。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取向,纯粹客观的教学永远不可能存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积极的影响,是每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创设和谐的情境,促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 … ,这本身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面对争议,特别是面对一些需要引导的话题,他不是以真理的垄断者或是非的仲裁者自居,发表一锤定音的最高指示,而是充分行使自己的发言权,以富有启发性的真实发言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选择。面对学生的众多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怎样想的?并与之商榷,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和完善,明确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怎样做,同时及时调整教学,把学生引领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82 、怎样让表扬恰到好处?
表扬是一门学问。不加思考的表扬,非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有时还会适得其反。那么,在班级管理中,怎样让表扬恰到好处?
恰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 学生若离开了表扬 , 就会丧失自信心 ; 若经常受到表扬 , 学生就会变得沾沾自喜以致缺乏承受批评的能力 ; 不切实际的夸大表扬 , 则会扰乱学生的判断力 , 使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乃至周围的事物。所以,教师要全面权衡,把握好表扬的 “ 度 ” ,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给学生一个恰到好处的表扬。
公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认真判断事情的真与假、对准确公正地表扬,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否则,达不到表扬的效果不说,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可信度也会因此而下降。
深入。实际工作中,教师看得最多的是学生显性的表现,而对其隐性的东西并不十分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例如:
事实 显性的 隐性的
数学成绩好 课外请教、多看、多做
绘画进步大 课外坚持天天练
作文写得好 课外阅读大量作品,坚持写日记
比较后不难看出,学生的隐性优点应该是教师如其分表扬学生的关键。

83 、课堂教学中怎样对待学生错误的回答?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听到 “ 嗨,嗨,嗨,你真棒! ” 的赞扬,经常听到 “ 啪,啪,啪 ” 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有的甚至能戴上大红花,回答不好的学生也能得到老师翘起的大拇指。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取滞后评价的办法,于是出现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有的教师认为评价应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 “ 好 ” 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 “ 好 ” 、 “ 很好 ” 进行笼统的评价。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对学生的错误结论不加以纠正,模糊的概念不加以澄清,这不能不说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欠缺。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退去应有的热情,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 “ 迷失 ” 。我们认为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准确的答案。教师不应只是一味的喊 “ 好 ” 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鼓舞、鼓励学生,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 鼓励赞赏 ” 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84 、什么是教材?
许多教师把教材理解为教科书,认为教科书就是教材的全部,并常与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等概念混淆。到底如何界定教材,不同观点的人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列举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帮助我们理解教材的含义,理解教材的广义性与多样性。
1 、《中国大百科 教育卷》对教材的解释是:( 1 )根据一定学科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技能体系,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 2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
2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对教材的界定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通常按照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顺序编辑。包括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
3 、日本学者欢喜隆司教授认为, “ 从总体上说教材是受学校教学内容所制约的。它源于实质性的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以计划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包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通过学习活动在心理上和实践上主动地作为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成分加以掌握的物质对象和观念对象。
4 、传统教育派认为:教材是历史积累的人类经验,是学校各学科的目的内容或材料。现代教育派认为:教材既包括师生所从事的活动,又包括完成此类活动所应用的各种材料或工具。教材可分为有形的(物质的)和无形的(精神的)。
5 、教材是由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材料,又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
从教材构成的角度讲,信息及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载体是组成教材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从教材的功能上看,教材是教师为一定育人目标服务的师生之间的是中介媒体。在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靳玉乐等主编)将教材定义为: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又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本书所指的新教材是指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下,根据《课程标准》开发和使用的教材系列。

85 、教材与学科的是什么关系?
学科是随着科学知识体系的发展与分化而出现的。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是选取不同的角度对事物加以分析,力图使所得到的认识更加深入。这样便形成了今天的学科分类体系。学科是指某一特定的科学研究领域,它反映公认的科学概念、基本原理、规律和事实,并反映本学科最新成果。从教育的角度讲,教育领域中的学科是使儿童以人类文化遗产为线索展开对话,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须的能力进而谋求人的整体发展的教育内容。
在 “ 课程是知识 ” 的影响下,教材成为学科知识和载体。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中的内容必须是定论或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排除有争议的问题,不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讨论的余地。随着 “ 课程是经验 ” 的观念的确立,课程与教材打破了学科知识的樊篱。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能力形成、人格建筑的范例,是引进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教材应该基于学科,同时又超越学科,面向真实世界。

86 、新中国教材改革经历了哪些历程?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学习苏联模式,由国家编写统一的教材供全国所有学生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是专门研制、编写全国统一教材的专业队伍,人教社自 1950 年建社到 1988 年,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历次课程(教学)计划,受教育部委托,先后主持或参与主持编订了历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 7 套面向全国中小学的各科教材。人教社为新中国建设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这些教材存在严重不足,特别是无法适应 21 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这些教材的缺点表现在: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忽视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规律;重视各门学科的学术性的经典内容,忽视知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知识内容相对陈旧,没有反映科学技术的新成果;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在课程实施方面,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占了绝大多数,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忽视交流、合作、主动参与、探究等学习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束缚。
1986 年以后,国家倡导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教材多样化,人教社积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 1988 年起开始研究编写与义务教育教学(课程)计划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 “ 六三制 ” 和 “ 五四制 ” 两套新教材,作为国家规划的多样化的义务教育教材的两个系列。
这两套义务教育教材在总结建国以来各套全国通用教材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现代心理学、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及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借鉴引进各地学科教学法改革探索的成熟经验,比原来的教材有了多方面的改进和突破。表现在:
1 )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教材的难度与分量有所降低;
2 )教材内容的选择方面较好地处理了现代化与基础性的关系,既反映了本学科的新成果、新动向,又保证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材内容更注意与社会、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3 )教材具有一定弹性,教材内容分必学和选学,以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职业技术教育和地方乡土教育留有 10%~25% 的课时,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需要;
4 )充分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的研究,体现教材的教学法功能,不仅便于教师教还使学生乐学、易学,如设计各种小栏目,增加精美的插图等;
5 )强调教材的整体化设计,一方面注意各学科教材纵向与横向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开发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学生自读课本、教学挂图、音像制品等系列化教材。
1995 年,人教社又开始全面投入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面向 21 世纪的普通高中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是人教版第 9 套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学教材。这套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 )着眼于 21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2 )重视整套教材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
3 )重视教材内容的基础性,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体系;
4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5 )重视教材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
6 )重视因材施教,使教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7 )教材编写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体现革新精神。

87 、新教材 “ 新 ” 在什么地方?
目前在全国各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的教材,都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制的,反响很热烈,其主要新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内容总量,适当降低知识难度。
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一方面注意控制教材内容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一方面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改变原理性知识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这样一来,既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要求,以能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
2 、更新教学内容,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教材内容的现代化问题是新教材改革的核心之一。为了改变以往教材中出现的体系僵化、内容陈旧、缺乏现代气息状况,新教材大胆更新了 “ 双基 ” 的概念和内容,适时删除了次要的、陈旧的、用处不大的信息,适当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即时信息。
3 、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定格在预先设定的 “ 书本世界 ” 和 “ 科学(知识)世界 ” 之中,满足于 “ 理论知识 ” 的学习,而恰恰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新教材观不仅关注那些客观的、系统的、逻辑的 “ 共同知识 ” ,而且关注那些主观的、情境的、默会的 “ 个人知识 ” ,关注儿童的 “ 生活经验 ” 和 “ 生平情境 ” ,力图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努力实现 “ 科学世界 ” 和 “ 生活世界 ” 的汇通融合。
4 、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强调探究学习和实践活动,可以说是这次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亮点,各种新教材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 “ 讨论 ” 、 “ 观察 ” 、 “ 调查 ” 、 “ 练习 ” 、 “ 研究性学习课题 ” 、 “ 实验制作 ” 等形式出现,着力加强探究的力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同时。注重探究难度的循序渐进以及探究环节由隐到显的逐渐深入,编排了具有较强思考性的讨论题和练习题。
5 、尊重师生个性,提供多种选择机会
新教材十分强调教师的教学创新和专业创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鉴赏、体验、感悟和想象,以及这种个性化感受、见解和启示的发表、交流和分享,而尽量避免所谓的 “ 标准化 ” 、 “ 统一化 ” 的固定答案。体现在教材内容上,如向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栏目和课外自选的家庭小实验;允许学生自主解读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样化的理解;鼓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工利用教材,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体现在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设计、建议上,是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猜想、讨论、交流、反思、批判、发表创建等等。
6 、利用信息技术,扩展课堂学习空间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进行教材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加速和改善学生对世界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活跃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新教材在组织编写有关文字材料的同时,还陆续开发出成套的、系列化的录音、录像、光盘等多媒体视听教材,有的教材还结合各章节内容向学生提供有关的互联网站,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这些网站涉及到天文、地理、科技、文学、语言、历史等各个领域,不仅提供了大量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无法纳入的学习内容,而且及时推出了文字教材来不及更新和提供的最新材料,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以 “ 课堂 ” 、 “ 教科书 ” 为中心的狭小范围。
7 、版式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为充分发挥教材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中的作用,新教材在编写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一是大多采用大开本,并充分利用每页的空间进行版块式设计,如将 “ 信息窗 ” 、 “ 加油站 ” 、 “ 迷你实验室 ” 、 “ 实验探究 ” 、 “ 请提问 ” 、 “ 讨论与交流 ” 、 “ 作业 ” 等版块内容加以巧妙编排,活泼而又清晰;二是从学生理解程度、语言规律出发,文字表达简明扼要,流畅生动,且根据内容需要对文字的大小、体式及色彩进行了灵活处理,使教材里的关键内容一目了然。三是选用了大量的表格、彩图、照片等,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引人入胜。
本文根据《现代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

88 、新教材的本质是什么?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材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 “ 教材即知识 ” 。因此,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定论、共识或某一领域公认的原理、法则、定理,排除有争议的问题,不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和研讨的余地。因此,教材就是要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这种远离学生情境的 “ 学科中心 ” 或 “ 学术中心 ” 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材实质的认识呈现出新的转向,这种转向的根本特征是 “ 示范性 ” ,即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它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因此它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 “ 文化中介 “ ,是师生进行对话的 ” 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 “ 话题 ” ,而是通过 “ 话题 ” 这一中介进行交流,获得发展。
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媒介,教材的存在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有用纸质印刷品构成的图书教材,有用各种视听媒体构成的视听教材,有借助电子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电子教材,还有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转化而成的生活教材。
本文根据《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编写

89 、新教材具有哪些特点?
1 、教材管理由 “ 国编制 ” 转变 “ 国审制 ” ,教材呈现方式多样性。以前我国为国家统编教材,全国一个版本,课改后,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由各地编写并通过国家审定了 20 个学科几十种中小学新课程实验教材。
2 、适当降低了知识难度 ,大量引进现代信息
一方面新课程注意控制教材内容的总量,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降低某些知识的难度要求。另一方面新教材大胆更新了 “ 双基 ” 的概念和内容,删除了陈旧的、用处不大的信息,充实了学生能够接受、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的信息。如有的教材引进了 “ 神舟五号 ” 、克隆等内容。
3 、密切联系生活,关注学生个体经验。
传统教材的弊端之一是把学生定格在设定的 “ 书本世界 ” 和 “ 科学(知识)世界 ” 之中,满足于 “ 理论知识 ” 的学习,而恰恰远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致使儿童与现实生活的疏离感日益增强,社会意识逐渐淡化。新教材不仅关注那些客观的、系统的、逻辑的 “ 共同知识 ” 而且关注那些主观的、情境的 “ 个人知识 ” ,关注儿童的 “ 生活经验 ” ,力图把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纳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努力实现 “ 科学世界 ” 和 “ 生活世界 ” 的融合。
如人教社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新教材处处强调从生活中的科学讲起,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物理的导言 “ 有趣有用的物理 ” 中讲到了变速自行车,公交车中的新宠 ―― 清洁燃料车等。化学则从 “ 我们周围的空气 ” 和 “ 自然界的水 ” 两个单元讲起。生物课第一章就有 “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 等实践活动内容。地理教材的开篇言 “ 与同学谈地理 ” 中两个小标题分别为 “ 生活离不开地理 ” 、 “ 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 ,通过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的体验,对每一个学习内容的引入都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是鲜活的。
4 、重视活动设计,鼓励学生探究创造
传统教材编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精选那些确定无疑的知识或理论,教材对学生无异于一个权威的发布知识的载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质疑、求异的心理取向。新教材注重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通过提供与学生背景有关的丰富素材,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教材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境、说法、事例,以及丰富多彩的探索性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以 “ 讨论 ” 、 “ 观察 ” 、 “ 调查 ” 、 “ 练习 ” 、 “ 研究性学习课题 ”“ 实验制作 ” 等形式出现,着力加强探究的力度,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5 、尊重师生个性,给师生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多角度地学习教材,大胆的阐述自己的看法。过去的教与学都是以掌握知识为主,教师很难创造性的理解和开发教材,现在教师可以 “ 改 ” 教材了;新教材还编入了一些让学生猜测和想象的内容,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及不同的思维取向。总之,新教材让不同的教师、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极大的拓宽师生的发展空间。

90 、新教材在呈现形式上和传统的教材有什么区别?
传统的教材(特别是教科书)呈现形式单一,基本上以文本形式呈现,版面不活跃,很少出现图画,板着面孔迎接学生,纸张及印刷也不是很好。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很少思考教材的形式美以及呈现形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激励作用。这次出版的新教材在上述方面都有了极大的突破,无论从哪个方面的表现形式来看,都是传统教材无可比拟的。
首先,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对教材的呈现形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促使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要去思考教材的呈现形式。比如,一向逻辑性强、版面严肃、内容严谨的物理教材在内容和版式的呈现上也有了很大发展,在内容方面提出 “ 应传递多种有益的信息 ” 。一是注意与科学内容相伴的大量其他信息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如教科书图片中人物的性别角色,不能是搞实验的,开机器的都是男性,唱歌跳舞的都是女性。同时还要注意少数民族形象的多少及其角色;二是在选材上既要注意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又要注意世界上多种文明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在教科书的形式上要求生动活泼,明确提出图片是呈现科学情境的重要形式,凡是能能用图片表达清楚的,不必再以文字重复,在版式上可以以版块的形式来区分各个栏目。
其次,充分运有现代媒体来表现教材内容。比如,音乐教材在学生用的教科书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文字简明,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教师用的参考资料除了有文本资料外,还开发有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同时,音响教材紧密配合教科书的选曲,采用了录音带、录相带、 VCD 等。又如,美术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做出了五方面的努力,一是以教科书为主,辅以画册图片、标本实物、作品以及相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计算机软件等;二是在重视美术教材的内容时,还关注了体例和版式设计,体现视觉特色和可读性;三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包括了课题、作品范例、教学辅助图、学习活动图片、文字内容、作业方式和评价要求;四是教材编写采用了单元式、单课式或单课组合式的结构;五是把文本与电子媒体相结合,形成集成和互动优势,加强美术教学的效果,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91 、新教材具有哪些功能?
各省、市、自治区依据《纲要》和《课程标准》,开发出了不同版本的新教材,推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教材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它和以往的教材是否具有不同的功能?
⑴ 新教材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教材作为一种 “ 文化中介 ” ,很好的发挥了范例作用,内容的编排都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具备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都需要不断地自学来实现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另外,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人人都应具备查找、分析、综合和分辨真伪的能力,这种能力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锻炼。
⑵ 新教材具有符合实际的思想教育功能
以往的教材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具备基本技能的方面关注得比较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则重视不够。而现在的新教材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学生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具体说来,新教材注意加强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情感及科学太度,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正确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⑶ 新教材还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功能
传统的教材对科学真理的表达与解释被认为是 “ 事实性知识 ” ,教师与学生很少考虑教材对科学真理的表达与解释是否正确与准确,因而科学知识与科学原理的真理性被绝对化了;还由于教材是教学评价和对学生进行评价和主要依据,所以学生很少思考和怀疑教材中有关科学事件或现象的叙述和解释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学习时也只是接受科学知识与事实,难以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其实创新就是科学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品质之一,新教材从现代科学的发展或事例中,选择一些内容新颖又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素材,来展示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与创新活动的关系,在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育阶段提出不同的问题,设置一些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⑷ 新教材还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教材是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为特定的教师和学生编写的,它必须由教师自主编制或对现在的教材进行再加工。教师的教学不再是向学生传递既定的原理、定理、法则等权威性的知识,而是通过教材这个中介与学生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与对话,在这种交流与对活中进行知识的建构活动,获得心灵的沟通与发展,这样的教学是具有创造性的。

92 、怎样认识新教材所体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某种教学目标展开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首位的,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 “ 肢解 ” 的人,甚至是被 “ 窒息 ” 的人。这次课程改革产生的新教材在教学目标上改变了以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单一性,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力求培养出具有创新、进取、开拓精神的人才。每门具体学科的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 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即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这样对教学目标的规定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性(即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模糊性和笼统性,更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针对不同学科、学段水平提出不同目标。
但是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不能够走入另一个极端,即认为基础知识的掌握已经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获得知识的方法,要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移。就知识与方法的关系来说,一方面知识从类型上说不仅包含了 “ 事实性的知识 ” ,而且也包括了 “ 程序性的知识 ” ,后者就是我们说的 “ 方法 ” 。因此,方法范畴包含在知识范畴之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知识。另一方面,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以一定的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条件的,离开了程序性知识,也就没有任何的事实性知识,对事实性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必然地包含了对作为其条件的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对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而言,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所谓能力,无非是解决某一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熟练程度,这种熟练程度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问题解决者对问题的熟练程度,对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的熟练程度,对采用常规或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可能性大小的理解程度。而所有这些,又都依赖问题解决者所拥有的有关知识的丰富性程度和结构合理性程度。那些在某一问题上知识贫乏或结构不合理的人,必然缺乏解决那一问题的能力。所以,能力问题最终可以转化为知识问题;因此,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方法和能力的目标的重要性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和弱化知识目标,否则就会影响到方法和能力目标的实现。
本文根据《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单元三)编

93 、怎样理解教材的整合性?
整合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针对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而提出来的一个理念,教材的整合是新教材编写的重要理念之一,那么新教材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其整合性呢?
⑴ 在内容的设计上注重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增强教材的整体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使教材内容跨越原 “ 学科 ” 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 “ 整体 ” 面目,实现跨学科领域的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如在人教社的实验教材中,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中,加强了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教材则一方面强调语言的人性化,一方面穿插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讲述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坚韧精神,这些都是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与融合的有益尝试
⑵ 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有机统一,实现目标的整合。如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阐述。并指出,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在西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期)教材中的实践活动: “ 环保小卫士 ” 部分,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很好的体现了目标的整合。

94 、怎样用新观念教新教材?
⑴ 重视单元教学目标。
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历史、地理等各门学科,新教材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大胆取舍,紧扣重点,重点抓住了,难点也就容易突破,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避免面面俱到。
⑵ 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古人云: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注重学法指导,就是要让学生组成一个完整的学法系统,形成科学的整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法指导放在第一位,帮助学生分解、整理和归纳学习方法。
⑶ 强化教学的反馈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与情境,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学习的了解、反省,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品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力系统。基于这一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增设批改课。在批改课上,除了学生的练习作业之外,还包括学生的自我检查、教师或学生的自我评价、师生一起处理遗留问题,明确新的任务等等。从人们的思维习惯出发,可以把批改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步,进行这一步时,可以让学生采用写批语的方法。第二步,回报交流。第三步,巩固提高。学生可以采用写日记的形式,谈经验,谈教训,巩固并提高单元学习的教学效果。

95 、面对新教材,教师首先要作什么?
第一,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
《纲要》指出, “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基础 ” 。因此,摆在教师当前最为紧迫的工作,莫过于研究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了。通过对所教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教师能够达到熟悉所教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和评价要求;并且能够对这些方面做出自己的理性认识、提出个人见解;了解《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的基本要求,并且对其科学性、可行性作出评价;学会以对课程的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实践创新与情感态度、价值的有效渗透,达到课程内容综合、整合的效果。据此,教师必须站在学科教学整体设计的高度来完成教学,而非一隅一得。
第二,研究教材
教师要从课程整体设计高度、从学科知识技能整合视角、从教材知识技能的体系编排审视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具体而言,研究教材主要有:一是研究教材对《课程标准》反映的真实性,即教材是否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教材是否真实反映《课程标准》所坚持的教育要求,以及通过教材运用所反映的《课程标准》的地方适用性如何等问题。二是教材内容选择的容量与难度是否符合地方教育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印刷与装帧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卫生等问题。

96 、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首先,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由过去 “ 教师对教材的忠实取向 ” 向 “ 教师与教材的互适 ” 转变,即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只关注教法,不关心为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对教材的运用只是全部的接受、执行,不存在教师对教材的取舍增添的权力。因此,仅仅是教材的就极大的束缚着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予了教师一定的教材运用灵活性,强调了教材只是材料或范例、只是师生展开活动的中介与话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删减、增补教材,从而达到教师与教材到互相适应。这种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转变自然涉及到教师专业知识的延伸问题,即教育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局限于教材的知识视野、满足于教学参考材料的知识范围来完成教学,相应地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教育环境的许可与限制等因素,恰当的选用教材、灵活地增删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视野。因此,新教材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方向性的专业知识要求。主要包括通过继承、批判,宏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形成当代教育所需要的 “ 科学人文主义 ” 观念;确立环境意识,以天人合一的博大胸怀来寻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具体性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主要是新的课程理论,诸如课改中涉及的课程种类(如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或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和课程层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知识都需要教师重新学习;课改中涉及的新教法(如体验式教学、探究性教学、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也是在过去教师作中提及较少的,需要教师重新学习,并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引入教学。

97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哪些新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新教材 “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 为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新教材从以往单纯规定和建议教学方法,发展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想,那就是主体性教学思想和反思性教学思想。以此为指导,教师应该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种:
⑴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
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激励、引导下,主动积极地置身于教学活动中以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师激励、引导的含义应该是: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动机、指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的全面性、为学生提供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要的参考意见等。
⑵ “ 探究 —— 发现 ” 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策略是关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素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教学策略。这时特别注意探究教学也必须一定的程序。学生的探究活动始于问题,而问题产生于学生对教师创设的问题的仔细观察。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符合教学活动要求的认知意义,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与问题相适应的观念,而且学生的已有观念又不能对问题情境作出完全理性的解释。
⑶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是以小组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小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去达成小组共同目标,并以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区别是: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小组合作目标是组内成员合作的动力和方向;组内成员之间分工协作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活动形式;小组活动的整体效果是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评价指标。
⑷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是通过教学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生活或通过对生活的模拟以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智力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策略。

98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表现在哪些方面?
⑴ 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主要指的是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比如,更换教学内容、重组教学单元、整合教学内容等。
⑵ 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表现为教师对教辅、教具的自主开发。当教师的教学成为极富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活动时,教材出版单位及市场所提供的教辅、教具必然不能满足真实的课堂需求。适合自己课堂教学法的教辅、教具的开发就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因此,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重要表现还在于要求教师依据新课程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制作简单的教辅、教具,尤其是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辅和适宜学生交流感受、动手操作及在小组合作中使用的教具。
其次,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保障。对教师来说,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了解、发现学生及家长的情况、变化,即时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还可以请他们一起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过程成为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由师生甚至是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创造、建构的过程。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一个终极表现就是开创适合自己学校(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因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教师,一定有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效地利用自身及学校、班级的特点,形成适合自己班级的、有特色的教学是优秀教师的共同追求。

99 、创造性使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证明,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首先,它要求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看待学生,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一时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应充分认识教学目的重要性。每节课、每次活动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否则容易形式化 —— 为活动而活动,为体验而体验,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轻率、刻意地去更改教材内容,等等。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和谐一致的原则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基本着眼点与归宿。
最后,希望教师们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记得某《科学》教材对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进行说明时,列举了 “ 平视,看好刻度,准确读出 ” 等要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眼睛平视,读刻度,一定要等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再进行。 “ 水银柱不再上升后 ” 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要素,必须给学生以提醒。这启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树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完善教材的意识,要克服权威定势中对教材、教参、教研员及专家的依赖,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善于思考。把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学会探究、验证、思考,成为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当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有了明显的课程意识和研究、探索意识,他就不再是普通的 “ 教书匠 ” 了,而是已经步入到学者型、专家型的实践研究者行列,他的专业化水平必然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100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教材?如何评价教材的优劣?
这涉及到好教材标准的问题,判断中小学教材的优劣有三个标准: ⑴ 看教材是不是简明。只有教材简明才能给教师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学生探索学习留有空间。如果教材过于详尽,和盘托出所有的答案,那就等于剥夺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权利。 ⑵ 是否体现人类的基本经验和核心价值。体现举一反三的 “ 一 ” ,就是在大的学习领域里是否抓住了最根本的学习主题。例如数学,除包括 “ 数与计算 ” 外,还应有 “ 概率统计 ” 、 “ 物体的计量 ” 、 “ 事物的量的比较 ” 、 “ 物体形状及其空间序列 ” 、 “ 数学综合问题的解决 ” 等,过去教材的弊端就是 “ 数的计算问题 ” 占的比重太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⑶ 看教材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密切程度以及它是不是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人的个性的解放,重视人的独特价值,重视文化的多元化。那么教材是否代表了这个方向?可以看它是否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是否能自觉地从世界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就中汲取营养。以往的语文教材外国作家的作品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且节选的外国作品其主题基本上是以批判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阴暗与血腥为主。但是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我们只有以公正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取其精髓,以开放的胸怀接纳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来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