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如何隐藏盘符:第十课 《孟子》《荀子》文化思想精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59:08

第十课  《孟子》《荀子》文化思想精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孟子的著作和他的仁政主张。

2、认识孟子的 “舍生取义”与“浩然之气”。

3、了解《荀子》的成书及其思想精华。

4、了解荀子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扬。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识孟子的 “舍生取义”与“浩然之气”。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

多媒体要点板书、同内容相关的图示,讨论。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孟子的著作和他的仁政主张

 

一、孟轲的生平及其著作

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而子思又是孔子门人曾参的弟子,因而他的学术渊源与孔子一脉相承。

孟轲的思想本于孔丘而有所发展。他主张施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社会。“民贵君轻”是他的著名观点。他对当时某些统治者虐民以逞的行为提出过尖锐的批判,甚至斥责为“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上》)。同时,基于宗族统治集团的利益,孟子对君主的个人绝对权威表示否定:“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万章下》)“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离娄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如此大胆的话,在专制强化了的后代君王统治之下,就没有人敢说了。
  孟轲的著作《孟子》,共七篇,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此书主要记述孟轲的言行,其写作与《论语》不同。从体制上讲,《孟子》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的发展。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是独立成篇的文章。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孟子》和《庄子》文学性最强。

二、孟子的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

孟子大力提倡“与民同乐”,并把它作为“仁政”的内容之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在经济关系方面主张“制民之产”,反对横征暴敛,以保持小生产的相对稳定。他说:“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 孟子把井田制下小农的生活状况描绘得相当美好。他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这段经常被史家引用的名言,是孟子所构想的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的美好图景。这种构想承认农民有一定的财产权,反对杀鸡取卵式的剥削,主张征税有一定限度,要使农民生活得到保障,这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关系方面是一种道德政治论,也称为“王道”,同暴力政治“霸道”相对。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着眼于争取民心,目的是“保民而王”(《粱惠王上》)。 

    孟子的“仁政”学说发展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的观点。《尚书》中有两句话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继承了这个观点,并给它找到了理论根据。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得到百姓的拥戴就可以做天子。

 

第二节  “舍生取义”与“浩然之气”

 

一、“舍生取义”的伦理思想

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构建在他的“性善论”中。《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章,从“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至“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在二难矛盾中,揭示了一个有关人生价值的重大问题。

道德观念是否是先天赋予的?这是孟子与告子争论的中心问题。告子否认有天赋道德观念。他比喻说,人性如杞柳,道德如杯盘。可以用杞柳为材料做成杯盘,而杞柳本身并不是杯盘。以此譬喻说明,可以因人性而造成道德,而人性本身并不是道德。告子又认为,人性犹如回旋的流水,从东边开了缺口便向东流,从西边开了缺口便向西流,人性本身没有善不善的区别,正如回旋的流水本身没有要向东流或要向西流一样。告子看到善恶是后天形成的,否认天赋道德论。孟子反对的正是告子否认天赋道德的观点。  

    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的主要贡献,是把伦理范畴与性善说联系起来,作了比较深刻的探讨,论证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孟子认为,“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四心”包含着“四德”(仁、义、礼、智)的萌芽。人们经过后天的努力,将“四心”发扬光大,仁义礼智的品德就会“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达"(《公孙丑上》)),不可遏止地喷射出来,足以保有四海,治理天下。他的结论是,仁义礼智这些伦理观念“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至于那些“为不善”的人,并不是他天生的资质与别人不同,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尽其才”,而“非才之罪也”(《告子上》)。

    “四德”是孟子伦理思想的主要范畴,是处理“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规范。“五伦”不是平列的,主要指君臣、父子关系。“四德”也不是平列的,主要是仁义。所以,他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与孔子的伦理思想相比,孟乎将仁义并称,明显地提高了义的重要性。同时降低了礼的地位,把礼看成仁义的形式(“节文”),而不再像孔子那样“克己复礼为仁”,这反映了时代的进步。

 

二、善养“浩然之气”的修身方法

    孟子提出善养“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他认为浩然之气是一种最伟大、最刚强的精神状态,但它必须与义和道相配合才能存在。人一旦做了于心有愧的事(“行有慊于心”),这种气就会消散。所以,养“浩然之气”首先要保持道德纯洁。为此孟子把心、性与天命联系起来,沿着孔子的思路,发展改造殷周传统的天命思想,从而形成伦理化的世界观。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这段话包括了孟子世界观的基本环节、修养方法和修养目标。

                                                                                                                                                                                                                                                                                                                                                                        

第三节  《荀子》的成书及其思想精华

 

一、荀况和他的著作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出生于战国末期,早年游学于齐,上书说齐相不遂,一度离齐之楚。齐襄王时返齐,三为稷下学宫祭酒。公元前266年应秦昭王聘请入秦,对秦国民风淳朴、政治清明有深刻印象。返赵后,与临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强调“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公元前255年再次入楚,被楚相春申君用为兰陵(今山东峄县)令。春君死后免官,居于兰陵,授徒著书终生。他的弟子很多,韩非、李斯和汉初传《诗》的浮丘伯,都出其门下。他最后死于楚国。

荀况的著作,后人编定为《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为其自著。荀子对社会文化的态度,是重视政治和伦理上的实用性,要求一切诗书礼乐,都归于儒家所说的圣王之道。对于不顺礼义的文章,一概斥为“奸说”。由此建立了后世儒家文学观的基础,这对文学的发展是不利的。《荀子》中还有一组称为《赋篇》的文章、共有《礼》、《知》、《云》、《蚕》、《箴》五篇,形式为问答体,前半设谜,后半破谜,在描述中掺杂说教的成分。但论理既不能透彻,又不具有文学应有的美质。可见他的严格要求实用的文章观念,对于文学作品是不合适的。不过,在体制上,《赋篇》也是汉赋的渊源之一。另外又有《成相篇》,以民间歌谣形式表达他的政治思想。如: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怅怅。
  这种体裁,具有明快的节奏感,读来很顺口。对于研究古代民谣,是珍贵的资料。

   

二、《荀子》的思想精华  

1、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出自荀子的名篇《劝学》。他说:“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也。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段话主要是讲学习的重要作用。一个人一生都需要学习,学习是不能够停止的。为什么呢?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善性需要后天的培养。学习可以改变人,使人去掉恶性,培养善性,这学习的作用可就大了,因而不能够停止。

2、好善无厌

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的著名观点。其“性恶”论包括三个要点。

第一,荀子把人性规定为先天的自然性,即“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

第二,荀子认为人性与社会道德规范不相协调。如果顺从人性自然发展,人与人就要互相冲突,互相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性恶》)道德规范就要遭到破坏。强调人性与封建道德规范的对立,否认封建道德为人心先天所固有,是荀子“性恶”论的特色。

第三,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即通过人为努力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获得所谓“善”的品质,使之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在“性”与“伪”的关系上,他看到两者的对立,认为“性”产生“恶”,“伪”产生“善”,他又看到两者的统一,说:“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在荀子看来,人之性恶,并不意味着不能为善,相反,性恶正是人欲为善的原因。因此,荀子强调后天人为的努力。荀子还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性恶》)只要后天努力,人人都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荀子没有用天命解释礼法制度的起源,而是从人类物质生活说明社会组织产生的原因,是“天人相分”思想在历史观方面的运用和深化。

    3、令行禁止

与“性恶”论密切相关,荀子还提出“礼法”并重的政治思想。从孔子提倡以周礼治国以来,礼治成为儒家的重要政治主张。荀子继承儒家的传统,主张“隆礼”。与孔孟不同的是,荀子将礼与法并举,称为“礼法”,或称为“礼义法度”。当他用人类物质生活需要解释礼的起源时,或把礼的作用规定为“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时,或把礼看作人们的物质欲望的“量度分界”时,他所说的“礼”就包含了“法”的意义,而与孔孟的观念有所不同。另一点不同的是,孔、孟维护世袭制度,而荀子反对世袭制度。他明确主张:“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王制》)说明社会等级制度还是存在的,而社会成员的等级地位则是可以变动的。所以他反对“以族论罪,以世举贤”,主张“刑不過罪,爵不逾德,故殺其父而臣其子,殺其兄而臣其弟。”(《君子》)这就具备了法家“法不阿贵”的意义。

4、知之不若行之

    荀子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意为,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客观事物有可被认识的性质。他从分析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功能来说明认识过程:他把人的感官(耳、目、鼻、口、形)称为“天官”,而把人的思维器官(“心”)称作“天君”。认为感官与思维器官都是人体的自然器官,而在认识过程中有不同的作用。对事物的形体、颜色、纹理等要用目来辨别,对声音清浊、高低等要用耳来辨别,对味道的甘、苦、成、淡、酸、辣等要用口来辨别,对气味的香、臭、臊、腥等要用鼻来辨别,对冷、热、轻、重要用形体来辨别。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感官,这叫“缘天官”,“天官之意物”,“天官之当簿其类”。(《正名》)但是,仅凭感官也不能获得认识,尤其不能完成认识。为了获得正确认识,还需要对感性认识加以辨别、证明。而辨别、证明感官认识的能力属于思维感官。思维感官辨别证明的能力叫做“征知”。荀子说:“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正名》)

  

  第四节   荀子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扬

 

荀子围绕着“正名”的问题,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命题,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名实关系,发展了我国古代的逻辑思想。他认为“正名”关乎治乱,若有“王者”兴起,必然要重视“正名”。要“正名”,则必须考察三个问题:

    一、“所为有名”,即为什么要有名?荀子认为,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实体。

    二、“所缘以异同”,即根据什么来确定名的异同?荀子的回答是:“缘天官”(同上),根据感官来确定名的异同。

三、“制名之枢要”,即规定名的时候应当掌握的基本原则。荀子提出了规定名时应遵守的一系列原则。如:“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同上)这是说,相同的实就给其规定相同的名,不同的实就给其规定不同的名。

    荀子在主张人“不与天争职”的同时,又肯定了人能利用规律,改造自然,来为人类谋福利。他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论》)参就是参与。人能够适应天时,顺应地利,参与自然界的变化。人的这种能力,叫做“能参” 。荀子以“能参”和“所以参”为基础,提出“制天命”的思想。他对改造自然、战胜自然充满信心,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前景抱着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如果能够发挥人的能动性,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种种条件,人们就可以创造出财富,过上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