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怎么旋转方向:关于构建我国民族宗教和谐社会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3:52:30

关于构建我国民族宗教和谐社会的思考

作者:那日森


   [摘要] 从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民族特点、文化特点、生态特点、边疆特点等方面分析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合理性,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生命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随着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族因素和宗教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明显上升,各种民族主义思潮和活动趋于活跃,引发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冲突和内乱。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在我国周边一些地区仍然相当活跃,它们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活动……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涉及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各个方面。”(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政策法规处编印,2005年7月)中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有56个民族、有1亿多人信仰各种宗教。因此,实行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对于保护和促进我国国泰民安、民族和谐、宗教和睦、边疆稳定、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党和国家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治权主要有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制定和实施《自治条例》权、《单行条例》权和变通执行权。《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还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截至2003年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自治条例133个、单行条例384个,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的实际,对婚姻法、继承法、选举法、土地法、草原法等法律的变通和补充规定有68件。截至2004年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左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物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实践证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强大生命力。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同上)我国之所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依据我国民族历史特点、民族关系、民族分布和民族人口结构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我国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文化特点、生态特点、边疆特点。
  民族特点: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就繁衍、生活在祖国辽阔的疆域,在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中,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东方文明,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地域,共同发展了我国的多种经济类型,共同抵御了外敌的入侵与占领。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黄河农耕文明、长江水稻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冲突与交融、对话与沟通、互渗与并存,共同推动和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文化特点: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口承相传的民间智慧、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发达的民族工艺、优良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传统和习俗。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曾多次指出:“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就要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就要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复兴和发展的灵魂。人类社会有三种力量来支撑着文化的创新和建构:发明和发现、借用和传播、现代化。未来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同时也是多元化的世界,在分化整合的互动共生格局中,寻求一种不是单一的,硬性的规定,而是在秩序和规范的条件框架中,寻求一种自由贸易和自由意志充分表达的多元世界。本土化是全球化的地方化,它不仅是构成全球化的有力支撑,也是多元文化丰富多彩的发展类型。这是因为,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过程中,不同的共同体、族群和集团被文化所塑造的是如此的不同,无论是价值观、行为准则,还是思维方式和审美取向及其生活方式都呈现出多样性。地方性的民间智慧不仅是全球化整合运动的有力补充,更是全球化运动面临的不可忽视的客观事实和现实存在。
  边疆特点: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都属于边疆地区,我国2.1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有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在边境线的143个县、旗、市中,少数民族自治县(旗)为134个,占93.7%;国家陆地边境口岸共有43个,其中34个在民族地区。我国的五大自治区都在西部、30个自治州中的27个自治州在西部,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在西部,分别占全国总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自治地方总数的100%,90%,69.17%。根据有关研究,西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系数只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9.76%、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的14.49%;工业竞争力系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88%、内地汉族聚居地区的8.52%。全国工业竞争力位居前10位的省区,除位于居8的四川属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外,其余全部集中在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工业竞争力位居后15位的省区,绝大部分集中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追赶战略是促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主要是立足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以大项目建设为主体、以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国家投入为主渠道”的区域开发模式,推行以资源开发导向型的传统工业化战略以及以种植业为核心的粮食主导传统生存战略。其支柱产业的选择长期以能源、冶金等资源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只是单纯注重自然资源特别是对能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忽视特色的本土化经济体系。根据统计资料计算,1997年西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产值比重高达63.5%,远高于内地汉族聚居地区、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青海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70.6%,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分别为63.8%、61.9%、59.6%、52.5%和52.3%,云南、贵州也均在30%以上,全国平均水平仅为28.9%,呈现出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结构的边疆特征。
  生态特点: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的有关研究表明,中国生态环境条件最微弱的省区有15个,其中就有7个省区分布在民族地区。全国生态环境恢复时间100年以上的省区共有6个,全部集中在民族地区,西藏生态环境恢复时间长达241年、新疆223年、宁夏215年、内蒙古174年、青海134年。全国荒漠化率大于30%的省区共有6个,其中有5个分布在民族地区,新疆荒漠化率高达86.1%、宁夏为76%、内蒙古为59.3%、西藏为42%、青海为33%。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5万平方公里的省区共有14个,其中有1/3分布在民族地区,内蒙古水力侵蚀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云南为14.5万平方公里、新疆为11.4万平方公里、贵州7.7万平方公里、西藏6.2万平方公里、青海4万平方公里、宁夏2.3万平方公里、广西1.1万平方公里。长期以来,对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的差异,我们要充分尊重和理解,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也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加以改变。同时,对各民族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我们更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缩小和消除差距。
  总之,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巩固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充分保障各民族的文化、语言、习俗、宗教、传统的自由权利,充分保障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够构建我国民族宗教和谐社会。
  (本文作者:中共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