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买家秀排名活动:保税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8 05:59:43

保税区

百科名片

保税区(Bonded Area ;the low-tax; tariff-free zone ;tax-protected zone)亦称保税仓库区。这是一国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是我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

目录[隐藏]

简介
综合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创全国五个之最
  1. 一 审批效率最高
  2. 二 面积最大
  3. 三 政策最优
  4. 四 经济规模最大
  5. 五 模式最新
天津保税区
海口综合保税区
  1. 简介
  2. 性质和功能
  3. 重点产业定位
  4. 优惠政策
  5. 配套环境
  6. 未来发展
  7. 管理模式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深圳福田保税区
  1. 基本信息
  2. 概况
  3. 地理位置
  4. 基础设施
  5. 生活条件
  6. 产业导向及招商重点
  7. 区内著名企业
  8. 沙头角保税区-概 况
  9. 盐田港保税区-概 况
简介
综合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创全国五个之最
  1. 一 审批效率最高
  2. 二 面积最大
  3. 三 政策最优
  4. 四 经济规模最大
  5. 五 模式最新
天津保税区
  • 海口综合保税区
    1. 简介
    2. 性质和功能
    3. 重点产业定位
    4. 优惠政策
    5. 配套环境
    6. 未来发展
    7. 管理模式
  •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深圳福田保税区
    1. 基本信息
    2. 概况
    3. 地理位置
    4. 基础设施
    5. 生活条件
    6. 产业导向及招商重点
    7. 区内著名企业
    8. 沙头角保税区-概 况
    9. 盐田港保税区-概 况


  

[编辑本段]简介

  保税区能便利转口贸易,增加有关费用的收入。运入保税区的货物可以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但必须处于海关监管范围内。外国商品存入保税区,不必缴纳进口关税,尚可自由出口,只需交纳存储费和少量费用,但如果要进入关境则需交纳关税。各国的保税区都有不同的时间规定,逾期货物未办理有关手续,海关有权对其拍卖,拍卖后扣除有关费用后

,余款退回货主。  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根据现行有关政策,海关对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境外货物进入保税区,实行保税管理;境内其他地区货物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境;同时,外经贸、外汇管理等部门对保税区也实行较区外相对优惠的政策。  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由于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它已成为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桥头堡”。因此,保税区在发展建设伊始就成为国内外客商密切关注的焦点。  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编辑本段]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封闭管理,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国家开放金融、贸易、投资、服务、运输等领域的试验区和先行区。其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即: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保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该区以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保税加工等功能为主,以商品服务交易、投资融资保险等功能为辅,以法律政务、进出口展示等服务功能为配套,具备生产要素聚散、重要物资中转等功能。

[编辑本段]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1990年6月,经中央批准,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即天津港、大连、张家港、深圳沙头角、深圳福田、福州、海口、厦门象屿、广州、青岛、宁波、汕头、深圳盐田港、珠海保税区以及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目前全国15个保税区隔离设施已全部经海关总署验收合格,正式投入运营。  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之后,各保税区纷纷加快了实质性启动,基本建设进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招商引资的软硬环境,海内外客商投资踊跃,大多数保税区首期开发区域的土地已批租或出让完毕,并在进一步开发二期工程,吸引外资工作也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全国各个地区的保税区已经根据保税区

的特殊功能和依据地方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集中开发形成的功能有保税物流和出口加工。  随着中国加入WTO,全国保税区逐步形成区域性格局,南有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中有以上海、宁波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北有以天津、大连、青岛为主的渤海湾区域,三个区域的保税区成为中国与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口岸,并形成独特的物流运作模式。

[编辑本段]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2007年8月28日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国家九部委联合验收  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05年就根据吴仪副总理对特殊区域进行“政策叠加、功能整合”的指示,积极探讨实现园区内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 B型 和直通式陆路口岸、三区间的联动。2006年召开的第八次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进一步明确,允许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试点工作。2006年12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该区域执行保税港区的相关政策,是目前国内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功能区

综合保税区整合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所有功能政策。如国外货物入区实行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企业在区内不仅可以进行货物的保税仓储和加工、制造业务,还将可以开展对外贸易(包括国际转口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研发,以及港口作业等业务。相比洋山、天津和大连等保税港区侧重的口岸通关功能,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直接服务于周边的加工制造业,为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功能平台,满足加工贸易的各种需求。  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在园区现有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直通式陆路口岸基础上进行功能整合和政策叠加而形成的,总面积5.28平方公里,本次验收4.2平方公里,集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进出口贸易、采购分销、金融服务、检测维修、展示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殊监管区域。将建立具有口岸作业、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等多种功能,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保税区,成为上海洋山港,浦东空港及太仓港在内陆地区的喂给、疏散港,最终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制造集群的生产服务业基地和重要的国际货物集散地。

[编辑本段]重庆(寸滩)保税港区

  重庆(寸滩)保税港区是我国首个内陆保税港区,也是首个同时拥有空港和水港的保税港区。该保税港区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寸滩港,规划控制面积8.37平方公里,分水港和空港两个功能区。其中,水港功能区面积6.00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江北区寸滩街道寸滩村甘蔗堡社、大桥社,南至沿长江至渝黔高速公路大佛寺大桥,西至渝北区人和镇童家院子立交,北至渝北区人和镇双碑

村十七社、220国道。空港功能区面积2.37平方公里,分为两个地块。其中地块一面积1.04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硚田村七社,南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十社,西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十一社,北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硚田村九社;地块二面积1.33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村八社,南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村六社,西至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办事处黎家村十六社,北至渝北区古路镇荣华村七社。

[编辑本段]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西部新城的西永镇和陈家桥镇,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是我国规划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于2010年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将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平台,目前该区已经吸引惠普、富士康、英业达等一批IT巨头相继进驻,将助推重庆建成中西部第一大加工贸易基地。

西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于今年2月由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分为A、B两个区块,面积为全国最大。据了解,该区将重点打造外向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至“十二五”末期,将形成8000万台以上的笔记本电脑生产能力,包括一批关联项目在内,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自去年以来,以惠普、富士康、英业达等IT巨头为龙头的笔记本电脑基地正式落户重庆西永,未来将形成1000多亿美元的进出口规模,对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需求巨大,西永综合保税区应势而生,它将和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一起,构建起重庆水陆空保税的“双子星座”,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平台,助推重庆加快建成中西部第一大加工贸易基地。  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综合保税区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实行最先进的海关监管模式。我国综合保税区政策始于2006年,目前包括重庆西永在内,全国共设有苏州工业园、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凭祥、江苏昆山等9个综合保税区。

[编辑本段]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创全国五个之最

一 审批效率最高

  去年8月份重庆向国务院申报,10月份海关总署牵头组织国家六部委来渝实地调研,今年春节前的小年夜国家相关部委会签2月15日温家宝总理签批,从报批到瓜熟蒂落,仅用了半年时间。

二 面积最大

  沿海的出口加工区大多在3平方公里以内,而西永综合保税区获批面积为10.3平方公里,全国第一。

三 政策最优

  西永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功能于一身,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比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执行,是目前国内功能最全、规格最高、政策最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同类出口加工区中绝无仅有。

四 经济规模最大

  目前惠普、富士康、英业达、广达等IT巨头已花落其中,在2-3年内即可形成几千万台、几千亿元产值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

五 模式最新

  西永综合保税区不是因袭先设区、再引项目的传统模式,不是“栽下梧桐,才引凤凰”,而是为落地“凤凰”栽“梧桐”,为“凤凰”飞天添“跑道”,是水到渠成、顺势而为的国门资源的服务配套。

[编辑本段]天津保税区

  天津保税区于1991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位于天津港港区之内,开发面积5平方公里,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唯一的、也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保税区。作为高度开放的特殊经济区域,保税区具有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临港加工和商品展销四大功能,享有海关、税收、外汇等优惠政策。  建区17年来, 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帮助下,始终以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为目标,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 30% 以上的速度增长,位居全国保税区前列。截至2008年底,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80.1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72.9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6.1亿元,有中外企业12986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62家。保税区每平方公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达到10亿美元,产生税收4.5亿元,是开放区域资金密集度和单位效益较高的地区。  2008年, 区域经济在继续快速增长,完成合同外资5.8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2.6亿美元,合同外资是全市总量的30.7%, 占全国保税区总量的40.29%特别是现代物流发展迅猛,全年进出区货物总值417亿美元,分拨销售进口汽车5.1万辆,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进出口汽车基地位置。在进出区物流中,天津占40%,北京占30%,华北、西北及其他地区占30%,服务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中国北方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保税区以保税为特色, 临港为依托,形成了国际贸易、现代物流和出口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环渤海区域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  一是发挥了联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窗口和桥梁作用。目前,区内3000多家贸易公司,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进出口总额每年以 50% 以上的速度增长。  二是发挥了作为国际货物大进大出的绿色通道作用。保税区已成为国际商品的重要集散地,先后吸引了美国UPS、德国大众、德国奔驰、瑞士名门、瑞士地中海、丹麦马士基、新加坡叶水福、日本丰田通商、香港东方海外、香港嘉里等500多家跨国物流企业,分拨配送货物达2000多个品种

。  三是发挥了吸引国内外投资的聚集效应。我们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投资环境,加快通关速度,提高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世界500强企业中有62家在保税区投资。  四是发挥了改革开放先行先试试验区的作用。在全国保税区中,把国家要求与天津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率先实现地方立法,形成了海空两港一体化运作的物流体系。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已经由过去单一的海港保税区,成为拥有海港保税区、空港保税区、空港加工区、空港物流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三个区域、五种形态”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具备了开放区域的多种资源、政策和功能优势。  保税区本世纪前十年的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物流总量和吸引投资要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力争两年半翻一番,成为全市发展最快的地区和全国一流的开放区域,为环渤海地区和中国北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编辑本段]海口综合保税区

简介

  海口综合保税区这是我国第四个综合保税区,区位调整至老城经济开发区。它和保税港区一样,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这是我国继苏州工业园、天津滨海新区和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之后设立的第四个综合保税区,也是首个在省会城市设立的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以虚拟港口为依托,设立在特定区域内,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保税港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即叠加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它和保税港区一样,都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具有口岸、物流、加工三大主要功能,具体包括仓储物流,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售后服务,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口岸作业等9项功能。  海口综合保税区的主要优惠政策有: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它将与此前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封关运营的海南洋浦保税港区实施“错位布局、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据规划目标,海口综合保税区将建设成为按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市场接轨,实现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和投资经营自由、高度开放的特殊区域,形成依托省会城市、辐射海南、拓展海外的现代物流和加工贸易运营示范区。  据了解,海口保税区1992年10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3年4月13日经海关总署验收正式封关运作,规划建设面积1.93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引进了海马汽车、韩国三星光电子、金盘电气、中和药业等100多家中外企业,形成生物制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和机电加工四大产业群,为海口及海南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因为远离货运港口和区内发展空间不足等,海口保税区的发展已受到严重制约。  为打破制约瓶颈,进一步办好保税区,推动海口乃至海南的发展,省第五次党代会做出了关于“实现海口保税区易地发展,形成琼北地区发展的新动力”的决定。2007年9月28日,省政府开始向国务院进行有关申报,并果断提出了设立海口综合保税区的设想,最终获得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局的大力支持。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海口综合保税区的设立,表明我省将继续走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全国进入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海南相继设立了洋浦保税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两个开放区域,牢牢占据着改革开放的制高点。这是我们以特别之为推动特区开放大业的一次具体行动,是海南着力发挥特区试验的作用一次具体表现,充分体现了海南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精神。  海口综合保税区的设立,犹如一匹强劲的“新引擎”,必将为推动海南又好又快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将全面提升海口市的核心竞争力,极大地拓展海南对外开放空间,为海南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形成吸引资金和资源的强大优势。可以预见,随着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海南的经济建设将会迎来一轮新的热潮。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机遇,着力发挥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吸引人才,吸引资金,为加快海南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于2009年4月21日经国务院国函批准设立,规划控制面积1.8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东起沿河路西端转盘,南至301国道,西至自来水公司加压泵房,北至滨绥铁路。

性质和功能

  设定的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是由国家批准并实行特殊保税政策的区域,实施国家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政策。由海关按照“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区内自由、入区退税”的监管原则,实行全区封闭化、信息化、集约化监管,除具有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商品展销、进出口加工等功能外,还有集聚企业和政策示范功能,可为周边及腹地加工贸易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

重点产业定位

  国际贸易。充分利用绥芬河地缘优势,把中、俄、日、韩及欧洲等地的经济要素联系起来,增大进出口、转口贸易物流量、货值量和金融结算量,带动整个通道沿线的经济开发,增大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牵动力,把绥芬河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国际贸易中心。  现代物流。结合绥芬河口岸功能,打通东北亚中、俄、日、韩陆海联运大通道,辐射全国乃至东北亚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把绥芬河综合保税区打造成为黑龙江出海口、北亚区域进出口商品集散地。  进出口加工业。面向中俄两国和国际市场,凭借综合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中俄两国和其它国家的技术、人才、资源和设备进区投资合作,发展多种投资合作形式的综合性进出口商品加工业,引导东北亚地区企业资源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创新能力,形成区内外配套的完整的加工制造链和产业体系。

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对境外运入区内的企业建设所需机器、设备和基建物资等,企业自用的生产、管理设备和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及所需维修零配件,生产用燃料、设备等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对境外运入区内的企业加工出口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件以及转口货物和在区内存储货物实行保税。  保税货物在区内存储无期限限制。  区内企业生产供区内销售或运往境外的产品,免征区内加工环节增值税。  区内加工企业生产销往国内的产品,按照产品所含境外料件的比例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国内货物进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货物入区后凭海关签发的出口退税报关单证明联,即可办理退税。  外贸政策:境外货物(除实行出口被动配额管理的外)入出区免验许可证,免出口配额管理。  外汇政策:区内企业可以开立经常项目外汇帐户和资本项目外汇专用帐户;不实行外汇核销;企业外汇收入可以全额留存;企业外商投资者的利润、股息、红利可以汇出境外。

配套环境

  综合保税区位于绥芬河市主城区西侧,具有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国家一级公路口岸和国家一级铁路口岸与俄罗斯联结;301国道正在扩建成高速全封闭公路建,三年内完成;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段高速电气化铁路也在修建,三年内完成通车。保税区内有标、宽轨铁路专用线入区,与滨绥铁路联结;公路卡口与301国道联通。

未来发展

  2012年,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基本建成,将吸纳国家贸易企业40家,现代物流企业30家,进出口加工企业30家,区内基本形成木材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保税加工体系,辐射全国中、东部地区15个省、直辖市,为100家生产企业提供保税物流服务。综合保税区将发展成为配套设施体系完备,集装箱增值服务和口岸物流产业发达,国际中转、采购配送和转口贸易功能突出,服务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显著,体现东北亚区域竞争水平的核心区域。

管理模式

  采用“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政企合一的方式组建保税区管委会和保税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方式。管委会由政府授权统一承接市级部门行政管理职能,对保税区进行服务和管理;开发公司负责对保税区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对土地实施集约化经营,其收益用于保税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开发公司资金来源,一是政府投资,二是企业参股,共同运营。在完成区域六通一平、围网、监控、卡口、通关、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建设厂房和仓库,出租给入驻企业。欢迎广大企业参股入股。

[编辑本段]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于2008年5月29日获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是继上海洋山、天津东疆、大连大窑湾、海南洋浦、宁波梅山之后的全国第6个保税港区。这也是继2008年1月16日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党中央、国务院支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又一重大举措,是北部湾经济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该保税港的设立在增强区域综合吸引力和竞争力,深化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带动西南、中南和华南地区的开放合作,加快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的发展定位是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是中国—东盟合作以及面向国际开放开发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要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面向东南亚,力争成为运行高效、功能完善、开放度高的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和资源配置枢纽,进一步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口成为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根据国务院批复,钦州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港区北至金光工业园启动区,西至钦州港10万吨进港航道,东至大环作业区后方陆域,南至大榄坪南作业区。钦州保税港区的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封闭管理。  钦州保税港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条建成”的原则,分三期进行建设。第一期工程建设2.5平方公里,总投资估算31.34亿元,其中经营性项目投资23.35亿元,非营利性项目7.99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建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保税港区范围内首期两个10万吨级深水泊位已于2007年5月开建,现已完成投资8400万元。直通保税港区的大榄坪二号路去年5月动工建设,工程项目进展较为顺利,已全部完成长5.5公里的简易路面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56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49%,2008年底可全面竣工。按要求,一期所有工程将于2009年10月底前竣工,2009年12月底实现封关运作。第二、三期的建设,将视保税港区的发展实际适时实施。  港而建的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我国南海的北部湾北畔,是广西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广西大型临海工业园的核心区域。开发区管辖面积89.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4平方公里,海洋面积55.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6万。  一、该区区位优势独特、建港条件优越、旅游风光迷人  (一)区位优势突出,交通设施完备。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处于广西沿海地区的中心门户,地处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的中心,是广西沿海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便捷、最快速的出海国际大通道。大西南货物由昆明经钦州港出海比绕道贵阳经湛江出海近290多公里,比绕道湖南经广州出海近1161公里,黔桂铁路、湘桂铁路和枝柳铁路过来的货物经黎(塘)钦(州)铁路经钦州港出海比经黎(塘)湛(江)铁路出海近125公里,比邻近的北海港近90多公里、比防城港也近20多公里,具有运距短、成本低、损耗小的显著特点。  (二)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钦州港三面环山,南部向海,港池地形隐蔽宽阔,航道水深,潮差大,回淤少,腹地广,避风条件良好,拥有60多公里长的深水码头岸线,可供开发的深水泊位1—30万吨级20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可达亿吨以上,是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黄金海岸之一。  (三)土地开发空间广大,适宜建设“前港后厂”大型物流工业。以港口为依托的后方陆域开阔平坦,可供布局临海工业的贫脊低丘荒地达300多平方公里,山丘海拔高度基本在40米以下,农田很少,地质承载力好,容易平整,开发成本低,是布局临海工业的理想场地。  (四)滨海旅游独具风光,人居环境舒适宜人。区内七十二泾旅游风景区有数十个大小各异的岛屿参差错落在海面上,岛岛相望,泾泾相连,山青水秀。曲迳通幽,岛、海、潮、礁、林等天然景观融为一体,连片的植物活化石——红树林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依山傍海而建的滨海别墅空气清新,景色秀丽,是最佳的人居环境。  (五)淡水资源充裕。目前为港区配套的对坎龙水库和金窝江水库日供水量5.5万立方米,2005年将扩容达到日供水量20万立方米,2006年将达55万立方米以上,“十一五”期间通过郁江调水扩容至日供水量达120万立方米以上,为临海工业发展提供充裕水源。  (六)电力资源充足。开发区已建成220、110KAV变电站各一座,拟建500KAV变电站一座。一期工程为120万KW、扩容后最终发电能力达420万KW的钦州燃煤电厂已在开发区开工建设,将为临海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充沛的电力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七)经济腹地幅员广阔。开发区的经济腹地为南昆线、黔桂线、昆贵线、湘桂沿线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湖南枝柳沿线地区。腹地区域范围内,各类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二、开发建设成绩裴然  早在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把钦州港列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解放后,1959年广东省曾组织力量对钦州港进行过大量的勘测工作。后来,由于钦州地区归属的变更及海防建设的需要,钦州港作为军港一直未能开发。钦州港原是几条小渔村,人口很少,不通电、不通路、缺水。1992年,钦州人民开始自筹资金建设钦州港。1994年1月钦州港两个万吨级起步码头建成使用。1994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钦州港一类口岸。1996年6月,广西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1997年6月国务院批准钦州港一类口岸对外开放。1999年,自治区在南北钦防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把钦州港定位为临海工业港。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自1992年开发建设以来,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港兴市,以市促港,项目支撑,开放带动,建设临海工业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市委“323”工作思路,坚持以港口建设为立区之本,以发展大型临海工业为强区之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奋发努力,临海工业和港口建设呈现出互动良性发展的喜人势头,招商引资和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10多年来,开发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努力探索招商引资的机制、方法、方式和手段,运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方式招商,招商引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已引进项目100多个,合同投资总额202.57亿元。已有美国、新加坡、英国、香港、台湾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开发区投资了7个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美元。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房地产集团、香港华润集团、中国吉粮集团等大型企业都已在开发区投资。  港口和基础设施取得了历史性跨越。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开发区的“先行”工程来抓,累计投入50多亿元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一批码头、公路、铁路、街道、供水、供电、通信等事关开发区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其中,码头泊位方面已建成18个,年吞吐能力达800万吨;在建码头泊位14个,其中7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在建的码头泊位建成后,钦州港总吞吐能力将达到1400万吨,步入全国千万吨大港行列。同时,总投资约9.6亿元的10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作为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的标志性工程正紧张地施工,2006年可竣工通航。  临海工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发区创建以来尤其是1999年以来,认真按照自治区的部署,加大了临海工业规划和招商建设力度,使临海工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开发区已引进工业项目26个,其中已竣工投产的工业项目15个,在建的6个,已经签订合同即将开工建设的5个,投资超亿元的12个。建成或在建的较大工业企业有:年加工100万吨重质原油的广西东油沥青项目,一期工程装机容量为2台60万千瓦机组、二期工程240万千瓦、三期工程420万千瓦的钦州燃煤电厂,首期年产10万吨酒精、二期生产酒精50万吨的广西木薯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工程项目等。这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后,开发区的工业产值将达600亿元。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1992年至2004年底,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完成21.95亿元,年均增长32.74%;从1993年至2004年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9.74亿元,年均增长18.53%;从1996年建立一级财政到2004年底,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09亿元,年均增长65.4%;从1994年开港到2004年底,港口吞吐量累计完成1506.38万吨,年均增长38.68%;从1998年至2004年底,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5亿元,年均增长153%。开发区的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在2003年初广西各类开发区综合评比中名列第二。  今年1-10月份,开发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4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64亿元,同比增长306%;财政收入完成7516万元,同比增长61%。  回顾十多年的发展历程,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之所以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众多的开发区中脱颖而出,核心的一条经验,就是紧紧地抓住了发展这一主题,千方百计地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地拼搏奋斗。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准确定位,坚持以建设大型临海工业为奋斗目标。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发区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情况下,遵循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大胆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自筹资金上马建设钦州港。1999年,自治区在南北钦防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把钦州港定位为临海工业港,把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广西大型临海工业园区的起步区。为了弄清临海工业的科学内涵,更好地把握和利用好临海工业港的功能定位,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到国内外港口参观考察、学习和吸收先进的理念。通过考察学习,开发区借鉴日本大阪、横滨、台湾高雄等地的经验,充分发挥钦州港港口码头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走临海工业与现代物流相结合、前港后厂这种全球化大生产模式的道路,明确了以大进大出、原料销售两头在外的石化、能源、冶金、粮油加工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方向,这对开发区临海工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落户开发区的石化企业有7家、能源企业有2家、冶金工业产业7家、粮油加工企业有3家,以石化、能源、冶金、粮油加工等为代表的临海工业产业群在广西大型临海工业(钦州)园区已初步形成。  第二,坚持以园区规划先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招商引资为本的发展之路。开发区始终把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逐步完善了进港公路、铁路、航道、配电、水厂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近年来,相继设立了能源工业园、石化工业园、冶金工业园、生物制药工业园、磷化工业园、粮油加工工业园等。每个“区中园”或以综合性、或以专项性而各显特色,独具引力,使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具备了较强的承载力和灵活性,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三,坚持走多元化投资的开发模式。在推进港口开发建设和发展临海工业过程中,开发区在政府搭起的开发区这个舞台上,不靠财政拨款,而靠运用市场机制,巧施资本运作,坚持多元化的开发模式,不断提升开发区建设、发展的能力,建港初期,在地方财政困难,国家缺乏投资的情况下,大胆突破计划经济的体制性障碍,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多元投资机制,大规模地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港口的开发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利用外资、民资为主的投资新路。进入新世纪以后,大批工业项目落户开发区,配套资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开发区采用配套设施和项目捆绑建设,较为有效地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第四,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严控制土地和岸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开发区十分注意控制土地和岸线,充分发挥土地和岸线资源的最大潜力。由于石油、化工、能源、冶金等项目本身物流量大,占用土地较多,加上要严格按照消防安全标准确定装置之间的安全间距,因此,必须通过科学安排,节约用地。开发区对每个项目用地都是在认真研究其总体平面规划,在满足消防间隔距离等安全要求前提下,从严节约地安排土地。坚持优先盘整、推动收购、盘活沉淀多年的项目用地和岸线,以节约资源。因此,国家实行宏观政策调控时,开发区依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招商引资仍然保持良好的势头。  三、开发建设前景广阔  钦州港经济开发区除了具有港口资源优势、腹地广阔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便捷优势等比较优势外,还面临着较好的开发建设的外部环境。各方面条件对开发区的发展十分有利。一是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国家仍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债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宏观调控政策总体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内市场需求将平稳增长。二是国家每年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速度加快,为开发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三是自治区继续开展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临海工业建设面临极好机遇。四是通过几年来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一批工业项目相继入户和陆续投产、达产,经济增长支持作用和带动效应增强。五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正在逐步形成,为开发区更好地与发达地区经济接轨,接受广东等省区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钦州港开发建设的前景一片光明,只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就能保持一个高速的发展期。

[编辑本段]深圳福田保税区

基本信息

  福田保税区1991年5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2月18日隔离围网设施通  过海关总署验收。面积为1.35平方公里,配套生活区面积为0.63平方公里。  福田保税区东起皇岗口岸,北邻广深珠高速公路,比邻兴建中的深圳地铁与香  港西北铁路接驳的皇岗地铁总站。  福田保税区建有一号专用通道经落马洲大桥直通香港,区内企业拥有的香港货  柜车可自由进出保税区,经批准的私家车可从香港到保税区并在深圳市内行使。另  建有二号通道、三号桥与深圳市区相连,并已开通公共巴士。  福田保税区内的各项市政设施均已完善,已完成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  通邮、通排污。配套生活区内建有宝瑞轩、朗庭豪园、居雅苑、京隆苑等供家庭居  住的豪华寓所,另有充足的员工宿舍可供租用。区内银行、保险公司、律师事务所  和报关行等一应俱全。

概况

  福田保税区1991年5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1993年2月18日隔离围网设施通过海关总署验收。面积为1.35平方公里,配套生活区面积为0.33平方公里。 福田保税区东起皇岗口岸,北邻广深珠高速公路,南沿深圳河,西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比邻兴建中的深圳地铁与香港西北铁路接驳的皇岗地铁总站。 福田保税区建有一号专用通道,经落马洲大桥直通香港,实际投资200万港元以上的外资企业可办理特殊行驶标志。有特殊行驶标志的香港货柜车可自由进出保税区,有特殊行驶标志的香港私家车可经一号通道到保税区并在深圳市内行使。另建有二号通道、三号桥与深圳市区相连,并已开通公共巴士。 福田保税区内的各项市政设施均已完善,已完成土地平整及通路、通水、通电、通邮、电讯、排污等工程。区内建有供8000人就餐的配餐中心和大型的会议厅,商务配套设施齐全。配套区、生活区内建有员工宿舍,另商品住宅、酒店、餐厅、银行、学校、医疗机构等设施等一应俱全。

地理位置

  福田保税区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中心区的南端,东起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皇岗口岸,西至新洲河和世界著名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南沿深圳河,隔河与香港落马洲相望,北邻广深珠高速公路,生活配套区与市中心紧密相连。保税区面积为1.35平方公里,配套生活区面积为0.63平方公里。所在地为海积平原,海拔4米,防洪设施可抵御100年一遇的洪水,所在地属第四系地层,主要为海陆互相沉积地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温度22.4℃,年均降水量1948.6毫米,日照2010小时。

基础设施

  福田保税区南至香港九龙尖沙咀31公里,葵涌货柜码头30公里,香港新机场38公里,东至深圳罗湖火车站10公里,至盐田港30公里,西至妈湾,蛇口港25公里,西北至深圳黄田机场30公里。保税区建有封闭的日通车4000辆次的一号专用信道,经落马洲大桥与香港直接连通,区内企业拥有的香港货柜车可自由进出保税区,经批准的私家车可从香港进入保税区并在深圳市区行驶。另建有二号信道、三号信道与深圳市区相连。已有多路公共汽车连接保税区和深圳市中心,区内公共穿梭小巴已经开通。保税区毗邻正在建设中的深圳地铁皇岗总站(与香港规划的西北铁路接驳)和广深珠高速公路深圳起点。保税区内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已完成通水、通电、通电信、通邮、通排污及土地平整。道路四通八达,周边地区高速公路、铁路、码头、机场一应俱全。区内建成有220KV变电站,可提供双回路供电,电力供应充足。自来水日供应能力1万吨,可充分满足区内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保税区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2万门,可直拨世界各地,深圳及香港的移动电话在区内均可使用。深圳的数据通讯网络和卫星通讯网络均可覆盖该区,保税区建有邮电局和速递服务机构。预计在2000年,区内将可提供管道供应工业用气。2001年区内将建成日处理量达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

生活条件

  福田保税区依山傍海,四季常青,景色秀丽,气候宜人。23条道路种有不同的花草树木,且以其命名。 保税区生活设施完善,周边地区超级市场、肉菜市场、医院、邮局、银行、书店、中小学、幼儿园等一应俱全。体育设施有足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网球场等,距最近的高尔夫球场仅十余分钟车程,拟建外商俱乐部。既有"欧风一条街"等带眷家属居住的豪华寓所,又有适合工人居住的单身公寓和工人宿舍。 区内及周边地区有完善的宾馆、酒楼、配餐中心,提供一流接待、后勤服务。

产业导向及招商重点

  福田保税区致力于发展高科技工业和现代物流业。目前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福田保税区内投资,产品主要为微电子、电脑及零配件、光通讯元器件、生物医药工程等。 福田保税区商品交易市场已投入运作,可协助区内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及与国内企业开展贸易活动。 主要驻区单位 福田保税区服务中心 投资咨询 83480438 83480526 公共事业 83480498 劳动服务 83480922 租赁登记 83480678 福田保税区海关 对进出福田保税区的货物、运输工具、人员携带物品进行监管 83590345 福田保税区边防检查站 对经保税区出入境的人员实施边防检查。 83590156 皇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田保税区办事处 负责福田保税区内相关的检验检疫工作 83590250 土地及物业价格与租金 用地分类 最长使用年限 参考价格(美元/平方米) 高科技工业 50 120 一般工业 50 155 仓储用地 50 200 商贸用地 40 260 物业租金参考标准 类别 价格(美元/平方米·月) 备注 写字楼 7 管理费1% 仓库 3-6.5 管理费1%-8% 厂房 3.5-5.5 管理费1%-2% 宿舍 2.5-3.5 每房60 M2左右 (带卫生间)

区内著名企业

  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  由著名跨国公司意法半导体公司(SGS-THOMSON)与深圳赛格高技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封装测试和设计工作。目前该公司投资已达2.2亿美元。  日立环球存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为HITACHI在深圳投资的一家独资高科技企业,主要从事制造加工和销售信息存储产品和手提电脑液晶显示器。首期投资2000万美元。  光炬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由全球光通信元器件龙头JDSU投资的一家光通讯元器件制造企业,总投资2800万美元。  长城国际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福田保税区分公司  为IBM和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桌面型电脑和手提电脑和服务器等,为深圳市外贸出口大户之一。  联想信息产品(深圳)有限公司  由世界第三大PC厂商联想在深圳设立的高科技企业(原IBM在深圳的生产企业),主要生产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和服务器等.该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外贸出口为主.  日通国际物流(深圳)有限公司  由世界著名跨国物流企业日本通运投资设立的一家现代物流企业.主要为在深圳及华南地区的众多外资厂商提供物料分拨、配送和产品出口等物流服务。  沃盛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是全球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沃尔玛在保税区内设立的一家全球采购中心,总投资额800万美元,主要为沃尔玛海外商店从中国采购产品出口及提供相关服务。  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水电服务有限公司   主要负责福田区供水、供电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检修、10KV以下电力电气施工安装及代管变配电所等业务。  深福保(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深福保(集团)有限公司是福田保税区管理局直属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总资产10多亿元。  福田保税区物业公司  专业负责福田保税区投资的外商和驻区企业提供企业注册、办公场所和员工公寓,为投资者提供物业租赁和物业管理服务。  深圳市福田保税区园林市政有限公司   从事市政设施和市政道路的管理和维修、绿化工程的管理和养护的专业服务公司。  深圳市深福保运输有限公司  是深圳市保税区管理局下属的专业化、规模化、规范经的大型国有运输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深圳市万乘储运公司  万乘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有由上级主管部门授权委托经营的万乘综合仓库,万第六综合仓建筑面积为92500平方米,是一个集货物储存运输、出口贸易创汇、来料加工、外商投资办厂、高科技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仓库。  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水电服务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水电服务有限公司是深圳市保税区管理局直属国有服务性企业,成立于一九九七年八月,主要负责福田区供水 、供电网络的日常运行、维护、检修、10KV以下电力电气施工安装及代管变配电所等业务。

沙头角保税区-概 况

  深圳市沙头角保税区,于1987年12月25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办,并于1  91年5月28日由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她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东部的沙头角,东北接  华南最大国际中转港盐田港,南接通住香港的沙头角口岸,西通梧桐山隧道与深圳  市区相连。现规划区内工业用地27万平方米,生活用地15万平方米,是中国创办最  早的保税区。  沙头角保税区的发展目标是:以发展先进的外向型工业为主,并适当发展进出  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运输、房地产及其他第三产业。目前,保税区出口加工  企业76家,投资客商主要来自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其中  台湾精英、大众、唯冠等知名企业分别在我区投资设立了鑫茂科技、才众电脑、唯  冠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产品主有电脑主机板、电脑显示器、智能玩具、黄金  珠宝、纺织服装、塑胶制品等。2000年工业总产值达161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17  亿美元。

盐田港保税区-概 况

  盐田港保税区于1996年9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首期开发0.85平方公里,  以盐田港大道为界分为南北两片,南北两片将以全封闭高架专用通道相联。北片区  面积约为0.68平方公里,正在进行开山填海工程;南片区面积为0.17平方公里,其  隔离围网设施已于1999年1月8日通过海关总署验收;  盐田港保税区位于盐田港港区内,设有区港专用通道直通码头作业区。盐田港  为中国四大集装箱大港,已开通了 条国际班轮航线通往欧洲及亚太地区。2001年  盐田港吞吐量达 万TEU,并以每年约50%的速度高速增长。  盐田港建有全长24公里的平盐疏港铁路与京广、京九铁路大动脉连通,铁路运  输连通全国各地。 盐田港保税区周边还有盐坝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公路及盐田港  大道等公路网络。海运、公路与铁路共同组成了一个便捷快速的海陆联运交通网络  。 盐田港保税区内的各项市政设施均已完善,已完成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  、通邮、通排污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