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可以治过敏性鼻炎:人教版普高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第四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6:11:55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引言分析

  引言第一部分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取得的巨大成就。党领导人民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一五计划,建立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探索期间和文革期间经历了曲折过程。十年探索期间,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失误。十年文革期间,错误地确定了社会主要矛盾,发动了文化大革命,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劫难。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引言第二部分在学习建议中,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一方面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理论上理解我国经济模式的重大转变,一方面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通过经济现象和社会变化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第十一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八大的正确决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与教训。

  教学难点

  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分析和对其教训的总结。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从三个历史时期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即建国初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

  引言部分

  以一个被誉为“纺织大王”的民族资本家的对白,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将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同时并举,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进程。同时指出:这一过程中,在取得巨大成就之时,由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出现了严重失误,为本课的中心内容作了铺垫。

  第一目: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本目教材介绍了从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过程中在经济领域里的重要工作及成就。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及其成就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等三个主要问题。

  (1)国民经济的恢复

  1)教材首先介绍了建国初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严峻形势并简要分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2)然后介绍了党和政府用了三年时间来努力恢复残破的国民经济,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指出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的历史作用,为后来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

  1)教材首先介绍了一五计划实施时的背景,中国近代工业虽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帝国主义的阻挠,连年战争,没有实质的突破,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广大人民迫切要求启动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2)然后介绍了基于上述情况,党和政府一面着手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一面为了尽快满足人民群众对发展生产力的要求,于1953年制定了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一五计划中,为了加快工业化速度,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建议教师对这一方针的必要性做一定分析,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方针的理解。

  3)教材还简列了一五计划期间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3)社会主义改造

  1)首先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即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建议在此适当说明当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要性。

  2)介绍了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途径和方式,即鼓励农民组织起来,通过成立合作社,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3)介绍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途径,采取“赎买”政策,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将私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4)指出了三大改造的社会影响。到1956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由此而使我国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变,即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也最终确立起来。

  第二目:探索与失误

  本目教材主要介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中的重大实践。包括在八大上确定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人民的基本任务;八届二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等主要问题,并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经验和教训的概括总结。

  (1)中共八大

  1)关于八大:教材介绍了大会基于对国内形势和社会矛盾变化的正确分析,确定了当时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又正确规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即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接着教材对八大的这些决议进行了简要评价,指出:大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确定都是十分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同时也指出: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坚持贯彻八大的正确路线,留下了历史遗憾。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教材首先介绍了八届二中全会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制定了一条行动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于教材对总路线评价过于简单,建议教师在此增加适当评价。已形成对其较为全面的认识。

  2)接下来教材介绍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些具体表现。

  3)然后教材简要揭示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的原因,指明了其严重危害。建议在此对失误的原因做一些补充的分析和评论,加深对其失误根源的认识。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教材介绍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建设实践中失误的纠正。首先纠正了在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建议教师补充说明几条具体调整措施,然后对整体国民经济提出了一个“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说明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结果,1962年得到初步恢复,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建议教师在此对这一阶段探索失误的经验和教训进行适当的补充分析和总结。

  第三目:国民经济的劫难

  本目概要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周恩来和邓小平与“左”倾错误抗争,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整顿工作及其结果。建议在本目教学中,不必过多展开。

  (1)文革给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损失

  指出了由于文化大革命大大超出了文化范围和文化手段,扩大到了经济领域后,严重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许多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企业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和农民停产“闹革命”,卷入混乱的政治斗争当中,甚至是武斗,使国民经济损失惨重,仅1967年和1968年两年时间里,工农业生产总值损失超过一千亿元。

  (2)周恩来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调整

  1971年9.13事件后,毛泽东对文革有所控制,让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使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但是由于周恩来患重病,建议教师补充说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四人帮”的阻挠,使周恩来的调整工作被迫中断。

  (3)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周恩来病重后,毛泽东恢复了邓小平的工作。邓小平上任后,提出了全面整顿的思路,建议在此解释这一思路的实质,即全面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结果使国民经济出现迅速回升的状态。但不久,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和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全面整顿不满,邓小平再次被打倒,刚刚稳定的局势再度陷入混乱。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是将老教材中三课书的相关内容综合而成,时间跨度大,知识点的头绪较多。而由于内容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刻,所以建议教师在这些问题上,适当补充一些分析和评价,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加深认识。

  导入:

  带领学生简要回忆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艰难经历,导出主要是客观方面的原因阻碍了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建国以后,我们的客观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一些主观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建设又经历了一些新的曲折过程。再引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建国以后我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我们又是怎样走上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的,由此导入新课。

  在讲解第一目知识点(1)时,为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残破的程度,建议教师对战争破坏这一原因,做一点补充分析。指出:国民党在后来发动的三年大规模内战期间,除了直接的破坏以外,特别是在战争最后阶段退往台湾之前,将能够转移的各种形式的财富全部转移,不能够转移的,则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破坏。因此,建国初,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到处废墟,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通过这一补充说明,反衬中国共产党在后来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领导人民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这一事实,就能够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具有组织管理经济的能力,还会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增强教学效果。

  在讲解第一目知识点(2)时,在对“一五计划”背景做铺垫,特别是分析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方针时,可引用毛泽东对当时国民经济的那段论述:“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再加上教师的适当描述,让学生充分感到迅速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性。此外,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其他重要性再作一些适当补充。如:它对于当时国防建设的重要性。又如,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由此进一步加深对当时采取这一方针的认识。

  在讲解第一目知识点(3)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结合教材的“历史纵横”中有关知识作一点分析。首先要明确,土地改革后的土地制度实际上是农民个体所有,这种土地所有制,本质上依然是私有制,还造成了广泛的小农经济。这种情况长期发展下去,一方面会产生新的贫富分化和新的剥削。另一方面,小农经济将严重阻碍工业化的发展。所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全有必要。在讲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历史影响──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这一问题时,建议教师作一定的解释。因为一些知识较好的学生会依据他们在政治课中所了解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知识(在这一时期,特别是中国当时的国情,所有制不宜采取单一形式),由此而对这一影响产生置疑。教师应指出:当时之所以强调生产资料的普遍公有制,是因为当时我们对社会主义传统理论的片面认识造成的。尽管如此,我们通过这一过程,彻底消灭了剥削,使社会经济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目的,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其社会主义属性和巨大历史意义是不容否定的。

  在讲解第二目知识点(1)时,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出台的背景做一定的补充分析。一方面是由于全党和全体人民对迅速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强烈要求,造成了一个过热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是由于党和政府在前一阶段的经济工作中连续取得了骄人成绩,工作太顺了,以致许多领导人产生了骄傲情绪和轻视经济工作的态度。另外增加一些对总路线的全面评价:主观愿望上讲,它反映了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无可厚非。但从科学的角度讲,多快好省同时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客观效果上讲,催生了“左”倾经济思想和盲动的经济行为,直接导致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讲解第二目知识点(2)时,对当时出现的那些荒谬的事情,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一些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进行展示,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适当揭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并分析其根源,以使学生对这两件事形成更准确认识。指明“大跃进”的失误在于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度、高指标,以钢为纲,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其思想根源在于严重忽视经济规律,把经济工作当成群众运动去搞,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在于一是片面追求粮食产量,造成浮夸风;二是片面追求公有化的程度,损害了农民的实际利益,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思想根源在于片面理解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

  在讲解第二目知识点(3)时,建议教师要明确指出:虽然调整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做得还很不够。因为还没有从思想的高度认识到错误的根源所在,总的指导思想也没有改变,更没有找到新的、正确的道路,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在文革中犯了更加严重错误的根源。

  在讲解第三目时,建议教师对文革头两年国民经济损失的1000亿元数字,结合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价值或换算成今天的实际价值,来说明其损失有多大。因为学生缺乏相应的经济意识,对这一数字的理解就比较平淡,而教师做一些相应的补充对比说明,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此外,对周恩来和邓小平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整顿措施为什么难以取得根本成效这一问题做一些深入分析。从客观上看,主要是“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从主观上看,由于党的基本路线和经济指导思想还没有实现转变,即使没有“四人帮”的干扰和破坏,那些整顿措施也是在旧的指导思想下的微观调整,难以实现根本突破。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解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时,可先给学生创设情景,把如何对其改造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提出自己的一些解决办法,教师做一些引导,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最后归纳总结,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这项工作中的特点和它所体现出的创造性。提供以下观点仅供参考。关于必要性:民族资本在旧中国也受到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他们多次参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在解放战争后期,开辟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在建立新中国的工作中,也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密切合作,因此对它们不宜采取革命手段,而应采取温和的改造手段。此外,民族资本代表了中国本不够充分的先进生产力,而且大都涉及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行业,为了减少阻力和负面影响,也尽量不要采取过激方式。从可能性来看,一是国家已积累了一定的财力,有一定能力实现赎买。二是当时绝大多数民族资本家是拥护共产党的和平改造的,还可以引用本课教材引言部分中的那位民族资本家的言论加以佐证。

  案例二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考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期所留下的历史痕迹,(各地都会遗留一些形式不同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遗址和遗迹)以增强学生对该问题的真实感受。建议北京的城区学生可以组织实地参观福绥境大楼(这是一座1958年“大跃进”时期利用建造人民大会堂剩余的建筑材料而修建的居民大楼,是典型的大跃进产物。由于受到当时吃大锅饭的影响,这座大楼的设计当中居然没有设计厨房,而是设计在地下室修建公共食堂,居民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都去大食堂吃大锅饭。以至后来“大跃进”结束后,大楼的居民没有厨房做饭,都在楼道中搭建各式各样的小厨房)。

  案例三

  在讲解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对这一历史挫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讨论与总结。形式可以采取先分组讨论,也可以布置讨论点,选派几个骨干学生组成小组,在课下完成,再拿到课上集中阐明。本人在此提供以下几个预期结论仅供参考:第一,要充分认识国情;第二,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第四,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分析当时人们是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进行建设的?

  解题关键:了解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当时人们希望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急迫心情。

  思路引领:回忆学习过程中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历史背景的介绍和分析。

  答案提示:在当时全国上下一致迫切要求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下,在前一阶段一五计划经济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就而兴奋不已的情绪下,人们一方面是以一种热火朝天、忘我的精神面貌,一方面又是以一种急于求成、不顾代价的心情投入到大规模经济建设中的。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纵观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解题关键:清楚这一时期经济工作失误的具体所在,理解失误的根源所在。

  思路引领:回想和思考学习过程中对经济工作失误及其根源的分析,结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进行思考和归纳。

  答案提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认识国情;第二,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第四,国民经济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要急于求成。对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主要是:要正确确定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

  学习延伸

  查找并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解题关键:看准图示,结合历史知识。

  思路引领:位于东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原因所决定。

  答案提示: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地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此外,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

  周平安 北京海淀实验中学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大跃进”时期的农业战线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我们热烈地向发射早稻、花生高产量“卫星”的同志们祝贺。

  去年,我国水稻亩产的最高记录,单季稻是二千四百多斤。麻城麻溪河乡建国第一社所创造的记录,比去年增长十四倍以上。去年我国花生亩产的最高记录是一千五百多斤,南安县所创造的最高记录,比去年增长了六倍。这样高的单位面积产量,这样高速度的增产,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毛泽东同志在1955年冬就说过:“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在的农作物的高产量。”今年的农业丰产,完全证实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预见。早稻、花生高产“卫星”的出现,同不久以前小麦高产“卫星”的出现一样,是共产主义风格的胜利,是破除迷信、彻底解放思想的胜利。湖北麻城县麻溪河乡建国第一社的同志们,在小麦高产“卫星”的鼓舞下,发扬了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打破了陈规,实行了高度密植及其他许多革命性的措施,终于赢得了伟大的胜利。这又一次生动地证明,“人有多大的胆,地有多大的产”,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奇迹来……

  ──节选自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大跃进”时期的工业战线

  抚宁式高炉产量加码:创造日产生铁七点九八吨新记录

  本报天津22日电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在16日创造了生产灰生铁七点九八吨的高产新记录,超过了这个厂一号小高炉日产七点二吨的高产记录。

  这个厂的二号小高炉是用炭素捣固材料建成的,原来暖风室设计得不够合理,产量较低。在一号炉创造了日产七点二吨的高产记录以后,二号炉的职工一方面学习和推行一号炉的经验,一方面由领导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从多方面寻找提高产量的办法。原来风量小、温度低,他们就加大鼓风机的转速,使热风温度由过去的四百度很快上升到五百八十度。工人们还改进了装料方法,增加了装料次数,改进了对原料的管理,使冶炼时间由原来四小时出一炉缩短到三小时出一炉。13日的产量由过去的三吨多提高到七点五吨;在这一基础上,职工们又继续改进了操作方法,16日创造了七点九八吨的新记录。

  ──选自1958年8月23日《人民日报》

  “徐水人民公社颂”

  人民公社和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标志,还在于粮食的高产……由于我在很早以前和刘廷奎研究过高产小麦的事,他也就曾在那一亩地边诡秘地眯着眼笑问我:“你猜猜这亩小麦要搞多少万斤?”“八万?”我反问着。这是我听说过的最高的数字。“嘻嘻”,刘廷奎用巴掌捂着嘴唇,悄悄笑道:“我跟你坦白了吧!这搞的是十二万斤!”想要亩产十二万斤小麦!我实在不相信世界上曾有任何人听说过这种事。我问刘廷奎的措施,他告诉我说,现在是在让伏天的太阳晒翻开的土,然后深掘七尺,把地下的红土层翻上来同好土和匀;施底肥三十万斤;种籽先进行人工培育,刚出芽的工夫播下,防止粪大烧芽……最后还是该回到大寺各庄,回到那儿的七亩棉花地。那里毛主席看过的三棵棉枝都绑上了红布。每亩四千棵,平均高六尺,谁看了都说那是棉花树。每棵平均果枝二十五个,成铃四十个,花蕾四十五个;成铃最多的已达一棵一百一十个,眼前的情况就可亩产皮棉近二千斤……这些将要发射的卫星庄稼,是在迈向共产主义的人民公社殿堂上空飘扬的鲜明耀眼的红旗;也只有人民公社才能竖起这样的红旗。试想想,一个二分地的沼气山药堆就得花去成百个工人,成本更是不可计算;这可除了几万人大的人民公社,哪一个普通农业社能够办得到!唱不尽人民公社优越性,颂不完人民公社的灿烂前程。徐水的人民公社将会在不远的期间,把社员们带向人类历史上最高的仙境,这就是那“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王国的时光。

  ──节选自1958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王铁人的故事

  王铁人,是大庆人对王进喜同志的亲热称呼……一次,他看见马路上汽车背个包来回跑,感到奇怪,就问别人:“这是哪国造的,上面背那家伙干什么?”人家告诉他,因为咱们国家缺油,汽车没油烧,烧的煤气。王进喜听了,心里就像锥子扎一样……早在一九一四年,有个美国佬来到中国考察石油时就说:“中国没有石油。”过了六年,一个艾·斯达金的美国人又公开地说:“中国石油储量极其贫乏。”……凭着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他一直相信中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相信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一九六〇年三月二十五日,王进喜和全队工人到达大庆车站……他领着队员们来到一列载着庞大的泥浆泵和钻井器材的平板车跟前,第一个跳上车厢,一边解绳扣一边对大家说:“先别管是哪个队的,是来打井采油的都往下卸!”……王进喜奋力扛着钻机,操着浓重的甘肃口音,唱起了自编的号子: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都不怕……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战斗,王进喜和同志们把钻机装上了钻台。朱副指挥看见王进喜右肩突起很高,知道他肩膀给压肿了,紧紧握住他的手,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钻井设备已快速安装完毕,水管线还没有接通。钻机没有水,就像人没有血液一样,动弹不得。王进喜心急火燎。他想干革命不能等,时间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就是要快摆硬上。他对大家说:“没有水,我们端水也要开钻!”……一九六○年四月十四日……一阵轰鸣,开钻了!王进喜消瘦的面孔变得更加肃穆,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滚动着泪花,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这口井,雄辩地说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就是能在短时间内,高速度、高质量地拿下大油田。

  ──节选自《大庆人的故事》

  2.课文注释

  1.第一个五年计划

  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的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确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21.3%上升到92.9%;建成了一大批重要工程,五年内完成基建投资额55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460.5亿元,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初步铺开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五年合计钢产量1656万吨,等于从1900年到1948年49年间钢总产量760万吨的218%,煤产量达到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9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在工业总产值中,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901亿斤,棉花产量达到3280万担,都超额完成计划。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二是1956年出现全局性的冒进,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后遗症。

  2.三大改造

  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叫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议,规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11月开始至1956年底结束,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了“和平赎买”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开展的运动。关于在农村建立“大社”的思想,早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已初见萌芽。1956年完成了高级合作化,每社平均200户左右。1957年冬和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又出现了联队、联社。毛泽东考虑到当时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觉得需要办大社。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和“人民公社”。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第一次在报刊中提“人民公社”的名字。8月6日,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人民公社名字好”。9日,在与山东领导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各地掀起办人民公社热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到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农户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但后期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后,中央开始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1961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在现阶段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4.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取得的成就、失误及其教训

  20世纪50年代,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为标志,开始了对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之后的1956年,中共八大就我国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等问题作出了正确决定,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及同年反对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等都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在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诸如,在此期间,我国建成大中项目500余个,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建立了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建成,1965年实现了石油的全部自给,铁路新建8000多公里,原子弹爆炸成功,研制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农村用电量增长70多倍等等。但是也出现了重大失误,1957年的“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了,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1958年确立了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又错误地开展了反右倾斗争,我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导致了十年的“文革”浩劫。教训是深刻的,警醒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经济规律,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还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扬民主,加强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

  3.学术观点

  1.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

  有学者认为,除了调整时期注重市场机制等一些制度创新外,仅有两种典型发展战略模式,即“一五”建设模式和“大跃进”模式。前者实质上是照搬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全是重工业,而从1953年到1978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数据看,农业得到的投资额为11.2%,轻工业只有5.5%,重工业得到的投资额为47.7%,由此可见一斑。后者则着力于以赶超为核心的工农并举的全面增长战略,是寻求开辟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道路的尝试。“大跃进”运动兴起于农业生产高潮,由于它的经济战略是全面跃进,坚持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尽管在资金分配上仍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从工作重点的时间序列上看,农业的基础地位也给予了关注。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北戴河会议在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同时,也作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虽然并未真正促进农业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同时并举。“文革”时期也是奉行这一战略。而调整时期,虽然一定意义上是“一五”模式的复归,但从恢复了农村集贸市场和运用价值规律、出售一些高价商品调节市场、注重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看,显然此时中国领导人有了社会主义是需要市场调节的可贵认识,其积极意义是应肯定的。

  2.关于“大跃进”运动的成因

  有的学者认为,一方面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急于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在经济建设上的反映;另一方面是党缺乏建设经验,对在革命年代所积累经验的采借;有的研究者则主要分析了“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践与主观愿望出现巨大反差的原因;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迫于与帝国主义争时间、抢速度及苏联的压力等等。有的学者还从过分夸大人的能动性和社会主义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也有学者着重探讨了“大跃进”发生的客观原因、当时人的心理原因,如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民主制度不健全,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等等。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历史性合力的结果。

  3.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该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看法主要有三种:充分肯定;基本否定;在基本肯定的基础上对失误进行足够的估计。多数学者认为,当年的所有制改造和今天的所有制形式改革特别是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有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两者都是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既不能因为肯定今天的改革而怀疑或否定当年的改造,也不能因为肯定了当年的改造而指责今天的改革。许多文章专门探讨了三大改造后期工作过急、过快、过粗和追求单一的公有制形式的原因与教训。

  4.参考资料目录

  1.贺耀敏、武力主编:《五十年国事概要·经济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3.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刘长江:《毛泽东对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载《唯实》1999年Z1期。

  5.王秋成:《关于“人民公社”的历史反思》,载《理论学刊》2000年第1期。

  6.王也扬:《论毛泽东关于“大跃进”的思想》,载《史学集刊》2002年第4期。
第十二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教学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内涵和具体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第二,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成就;第三,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过程。

  引言部分:

  通过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引申出两个问题,一是说明了文革结束后,“左”倾思想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束缚还远远没有打破,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还没有新的突破。所以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倡导进行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以求打破精神枷锁。二是说明正是这次大讨论,打破了长期以来的精神枷锁,实现了思想解放,彻底从文革的消极影响中走出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今后走上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奠定了基础,也为教材的第一目内容作了背景铺垫。

  第一目 伟大的历史转折

  本目教材集中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教材分四个方面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一,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议教师简单回顾,在过去民主革命时期,我党在革命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就是在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基础上,才不断制定出正确的革命方针与政策,才能战胜各种强大的敌人。二,果断决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三,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战略决策,明确了党和政府今后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四,确定了党和国家在经济工作中的指导方针,即实行改革开放。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材最后对这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指出: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建议教师适当结合“引言”与“历史纵横”中的相关内容,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和深刻地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这些正确决策的出台,也经过了一些曲折。

  第二目 经济体制改革

  教材从工、农业两大领域概括地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及效果。建议教师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及目的进行适当解释和说明,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那些具体改革措施的效用。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教材首先介绍了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和四川进行试点,内容是实行包产到组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然后揭示了其作用,使农民在生产和分配上有了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建议插入本目“学思之窗”提供的材料加以佐证。

  2)在取得明显效果之后,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1980年党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通知》,使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从试点开始在全国推广和普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3)概述了农村改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农业生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度提高,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解决了中国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随着后续配套改革措施的不断推出(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使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变。

  4)概述了为适应农村经济改革,在上层建筑方面所做的工作;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生产和经营的自主化,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和统一组织农业生产的领导机构人民公社已失去了它的历史作用,1983年国家撤消人民公社,改设乡镇政府;撤销作为人民公社的村级机构──生产大队,改设村民委员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教材首先明确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2)教材在此分项介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建议教师在此补充说明,上述仅是微观管理体制的调整,在经济宏观管理方面,改革措施是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所有制方面,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各自优势。在分配体制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建议教师在此结合教材本目的“历史纵横”中对旧经济体制弊端的介绍,让学生对新旧体制的差别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对改革措施作用的体会和理解。

  3)教材最后综合概述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调动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第三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本目教材主要介绍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路的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它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等问题。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路的提出

  1)背景:教材首先介绍了进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遇到了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国际上,苏、东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挑战。

  2)提出:教材接着介绍了邓小平在关键时刻,排除阻力,把握方向。先后到南方几个改革开放较成功的省份视察,围绕着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市场经济到底姓“资”还是姓“社”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在邓小平讲话的指导下,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整个改革开放指明了新的方向。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

  教材在此介绍了为进一步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理论,对今后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明确指导,1993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要长期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次会议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工作发挥了实际指导作用。此后,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工作全面展开。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作用

  2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年均9%的增长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并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

  1.教学设计

  这节课的内容专业色彩比较浓,涉及了许多经济学专业知识,对学生理解和接受都有较大的难度,建议教和学双方都做一些预先准备工作。教师在参考一些资料,提高自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应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通过有关工具书查阅课文中所涉及频率较多的名词、概念等,以求在学习过程中增强教和学的效果。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然后指出,虽然文革结束了,但是对文革后社会主义建设正确道路的探索,还要经过一个复杂和艰苦的过程。在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将一起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过程。由此导入本课。

  在讲解第一目关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建议教师说明,这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做出这样的决策,不要使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国后30年才找到这一正确方向,这样就会让人感觉代价太大了。实际上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八大上,都已做出了类似的决策(可对这两次会议的内容进行适当回顾),在一五计划期间还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十年探索期间也是按照这一决策工作的,只不过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冒进的失误。只是到了文革期间,党的指导方针才从正确方向上发生偏离。这次做出这样的决策,实际上是又回到了正确方向上来。

  在讲解本目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新中国历史伟大转折时,建议教师对转折含义作相应说明,增强学生对这一评价的认识。以下仅供参考:彻底结束了文革“左”倾错误的束缚,实现了党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在讲解第二目时,建议教师首先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和目的进行解释和说明,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在讲解本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对为什么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进行解释说明。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为了反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建议教师对人民公社旧体制的弊端进行补充说明,加强对废除人民公社必要性的认识。(在上一课关于人民公社问题只是从宏观上揭示了其在生产关系方面的失误,没有说明对其体制在农业生产具体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首先,“政社合一”,它是为集中组织和管理农业生产而设,但是我国农村生产力落后,基本上没有实现以机械化为基础的社会化生产,生产主要还是依靠农民的个体生产劳动,再加上农业生产过程的复杂性,这种体制显然就与其不相适应了,必然会造成长官意志和脱离生产实际的瞎指挥。其二,“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规模过大,不利于复杂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和实施。此外,公有化程度过高,不仅使个体农民脱离了对土地的所有权,就是村和合作社也实际上脱离了对土地的支配权,结果,剥夺了广大农民和小规模集体的生产经营权。更深层次的影响还在于,广大农民不久前还沉寂在通过土地改革拥有土地的幸福中,突然间这种对土地的所有权被转移走了,必然造成农民心理上的巨大的失落感,再加上生产上也没有自主权,分配上平均主义泛滥,又必然造成他们普遍性地没有生产积极性。其三,“一平二调”,人民公社可以无偿地平调生产队的财产,可以无偿地平调生产队的劳动力,这更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和生产集体生产积极性的下降。以上这些,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发展缓慢,到1978年仍有两亿多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在解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建议教师对其内含和成功所在进行分析,以增强学生对其认识。先要强调,这项制度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民集体所有,但是它把土地的使用权剥离后,以土地承包的形式还给了农民。在这一基础上,土地的经营权也自然地交还给农民。通过这一改革,使劳动者的责、权、利紧密连接起来,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并没有破坏土地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而是把集体所有和个人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把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造,独具中国特色。

  在解读关于废除人民公社知识点时,建议教师将其废除的必要性做出更明确地说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实行,土地所有权和支配权的下放,生产经营权的下放,作为国家基层政权和生产组织单位的人民公社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理由。此外,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由于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动,国家上层建筑也要进行与其相适应的变动。因此,国家必然要逐步撤销人民公社。

  在讲解知识点(2)时,应先向学生说明,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比农村改革复杂得多,但中心环节是如何增强企业的活力。这时教师可以引出疑问,难道企业不愿意多生产产品,不愿意多赚钱吗?作为企业怎么会没有活力呢?然后再从这里引出对过去我国经济体制弊端的适当介绍,让学生看到过去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经济的制约作用,以此来得出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的结论。关于过去经济体制的弊端,可以利用教材在“历史纵横”所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师进行适当解读即可,不必过分展开,以免影响主题。

  对具体改革措施的讲解时,建议教师在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方面可以适当从简,因为,这些措施对促进企业生产积极性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应把重点放在所有制体制的改革措施上,因为这些措施对经济发展的有益作用表现得不是很明显。笔者提供一些拙见以供参考。从企业的生产主动性、积极性和生产效率方面看,私营企业都要高于国有经济。这是因为私营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更加强烈,而且它要自负盈亏。另外,全面国有化,必然要牵扯国家对经济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关注企业效益,去介入企业的管理工作。而由于企业生产过程和市场的复杂性,政府的管理工作自然不可能做到准确到位,(实际上,国家和政府也不可能管得过来)从而影响到经济的顺利发展。从经济安全方面,国家管住大型企业,管住主导经济,整个经济就会安全。从社会主义性质来看,不一定全部公有才是社会主义,只要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掌握在国家手中,就能体现社会主义性质。总之,单一的公有制,是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

  在讲解第三目时,首先指出,上述的改革措施,仅仅是政策层面,是不够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继续探索新的对策,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扩大,对世界经济发展成功国家经验的研究,随着我们对经济规律的新的认识,也使我们对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定了更高的目标。从十四大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到一个制度创新的高层次改革阶段,由此而引入本目的学习,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不能因为实现了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停止,还要长期继续深入下去。

  在讲解知识点(1)时,建议对“阻力”进行一定的解释:一是伴随着改革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让一部分比较保守的人对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前途产生了疑问,甚至有些人主张退回到过去的道路上去。二是初步的改革措施,已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特别是走向世界的要求,改革走入了瓶颈状态,必须深化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在讲解本目知识点(2)时,建议教师引入对市场经济的基本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与区别等问题进行适当解释,以帮助学生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形成准确的认识。以下仅供参考: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市场需求强弱的变化来自然调整资源配置,实现推动和调节经济发展的经济模式。其基本特征是,通过市场供需强弱变化来影响商品价格和企业生产;它要求商品和投资市场是开放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自主的;企业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企业的发展归宿是优胜劣汰。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出现后普遍采用并逐渐完善的经济模式,因此,长期以来被人们习惯性地冠以资本主义经济的别称。其实,只不过是资本主义较早地采用了它,这并不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代名词,也不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实质上,它仅仅是一种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要具备上述那些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决定它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坚持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而不是完全放任的市场机制。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地农村改革以来,成就突出、变化巨大的示范典型(各地都有一些类似的示范村,示范乡),或邀请当地经历了改革前后变化整个过程,感受深刻的村民作主题报告,介绍农村改革的主要步骤,以及它所引起的每一步变化。还可以组织参观一些著名的乡镇企业,或对它们进行专题介绍(各地也都会有一些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著名企业或企业集团,如北京韩村河建筑集团,广东健力宝集团,浙江吉利汽车制造公司等)。

  案例二 为增强学生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的体会,可以要求学生向他们的家人去询问有关的实例,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实际例证。如:在当时不仅重要商品要按国家计划进行,就是像火柴、铅笔、大白菜这些基本工农业产品,都要按计划进行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买,卖多少钱,也不能由企业决定,而要由其上级主管公司来确定。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使用什么设备,去哪里买原料,用多少工人,定什么样的工资标准等问题,也一概没有自主权,都要听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没有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经济主管上级,不是按照经济规律管理企业,而是依照行政管理原则管理企业。企业只对上级计划负责,不考虑市场,价值与价格,成本与效率等经济因素。这样的经济管理怎么能出经济效益,而这样的经济体制怎么能促进生产力健康发展。

  案例三 在第三目教学中,为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事先搜集一些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物证,如:粮票、布票、工业卷、副食品供应卡等,汇总后选择一些代表性较强的在课堂上展示。还可以演示当时居民排成长队,购买一些现在看来极其普通的日用商品的场面。还可以让一些学生向家人了解当时家庭消费品的简陋情况,选择几例比较精彩的在课上进行描述。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解题关键: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思路引领:承包制的实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答案提示: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展开?主要内容是什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解题关键:掌握和理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及其作用。

  思路引领: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中对国有企业进行全面改制。

  答案提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在农村对人民公社的旧体制和城市中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在农村改革中,主要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城市中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中,主要围绕着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通过政企分开、简政放权,通过推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经济,通过改革分配制度等,调动了企业和领导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率,推动我国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发展。

  学习延伸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结合今日农村的变化,试分析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解题关键:理解首先进行农村改革的必要性。

  思路引领:农业的地位、过去农村工作问题的严重性、农村改革未来的方向。

  答案提示: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是否得到健康发展,所以要选择农业首先改革。其次,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所以要先从农村改革。另外,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了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大趋势,所以农村改革率先开始。

  农村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克服了平均主义,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国情导致改革后我们依然实行的是小农经济,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都十分落后,要实现农民富裕的目标还有很大难度。此外,农村经济的社会化、商品化程度还很低,还跟不上工业化发展的要求,还需要开拓思路,探索新的改革措施。

  周平安 北京海淀实验中学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邓小平对“两个凡是”的批评

  粉碎“四人帮”后,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坚持“左”的政治路线,又提出了错误的思想路线,叫做“两个凡是”。我说过,如果毛主席在世,他也不会承认“两个凡是”,因为那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按照“两个凡是”,我就不能出来工作,更不用谈别的问题了。我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九个月,即一九七七年七月才出来工作的,到那时我才能参加中央的会议。我出来以后,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从此开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当时有一些人抵制这个讨论。一九七八年六月我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讲了一篇话。以后我从你们那里访问回来,在东北三省沿途又讲这个思想路线问题。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讨论,到一九七八年底我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还有农村政策、对外关系政策,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的政策。

  ──选自《一心一意搞建设》(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邓小平谈自己出来工作的心情和态度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17日,全会一致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在这次全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说:

  坦率地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

  邓小平坦言:“这是我的一种交心的话。”

  ──选自《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八十年》中共中央党史教研部著盖军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邓小平对真理标准大讨论作的评价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不打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他指出: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是毛泽东同志在整风运动中反复讲过的。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选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1994年10月第2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和意义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政治局讨论通过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这种趋势,预示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将更快到来,从而为实现党的十二大的战略目标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现在,方向已经明确,道路已经开通,群众正在前进。我们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同志对这一历史性变革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某些上层建筑的改革赶不上经济基础变化的需要。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农民已经高涨起来的积极性就可能重新受到挫伤,已经活跃起来的农村经济就可能受到窒息。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力求做到,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满腔热情地、积极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生产服务,认真执行党的十二大确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依靠八亿农民和知识分子,为建设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新农村贡献力量,使农村社会主义事业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选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日通过的《中共中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进行,只应该促进而绝不能损害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强。”

  ──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城市企业是工业生产、建设和商品流通的主要的直接的承担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导力量。现在我国城市企业,包括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和服务业的企业,有一百多万个,职工共达八千多万人。仅城市工业企业提供的税收和利润,就在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这些情况表明,城市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八千多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就是说城市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和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具有决定性意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而现有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恰恰集中表现在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所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全体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使国有企业形式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上迈出新步伐。”

  ──选自《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摆脱这种观念,形成新的认识,对推动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今年初重要讲话进一步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不等于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个精辟论断,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认识上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经开放,计划直接管理的领域显然缩小,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作用大大增强。时间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继续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时常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起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们要大力发展全国的统一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的作用,并依据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好经济政策、经济法规、计划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选自《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中共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邓小平同志一九九二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换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必须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而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制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选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中国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重要性的论述

  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我们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到了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经济高度发展了,物资极大丰富了,才能做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从以后的实践看,这条路线是对的,全国面貌大不相同了。

  ──选自《一心一意搞建设》(一九八二年九月十八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邓小平界定革命和改革的涵义,并强调坚持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这一点,我讲过几次。

  ──选自《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二月二十一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课文注释

  1.“两个凡是”

  指一九七七年二月七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的“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进行的一场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粉碎“四人帮”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华国锋推行并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邓小平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应该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党的工作。随后,他多次同党内同志谈话,说明“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同年九月十九日,他同教育部主要负责人谈话时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毛泽东的顶礼膜拜使中国人不容置疑地把毛泽东的话当作最高标准。“两个凡是”则把这条标准推向至高无上的地步。中国人要前进,就必须解放思想,打破把毛泽东的话作为判断一切是非之准则的思维定势。

  胡福明,这位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任教于南京大学政治系的教师,在“两个凡是”发表不久,就在敏锐地思考:判断是非的标准究竟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在历史上也经常按照实践来修改自己的观点,怎么能搞“两个凡是”?胡福明经过认真思索,决定从正面立论,选择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作为理论武器。

  1977年7月上旬,胡福明开始对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有关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不久,他就完成了躁动于腹中的《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一文。作了三次修改后,于9月寄给《光明日报》编辑王强华。真是英雄慧眼,《光明日报》决定采用胡福明的文章。人们没有想到的是,这纯属胡福明个人的行动,后来竟酿成了震撼中国的大波。一个普通教师的手,首先牵动了历史的帷幕。

  几乎就在胡福明埋头按照王强华的意见修改文章的同时,远在北京的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也在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光明日报》社的总编辑杨西光知道此事后,决定把两篇文章合在一起,以胡福明的文章为基础,由孙长江进行一次大修改。文章的题目后来定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加上“唯一”两字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更加醒目了。文章最后经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胡耀邦亲自审定,于1978年5月10日刊登于中共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5月11日,《光明日报》以头版地位推出了酝酿9个月之久、反复修改多次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新华社发了通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共分四部分: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2.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3.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4.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这是一篇现实性和针对性极强的理论文章,实际上批评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篇文章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受到华国锋等的压制,但由于邓小平等多数中央领导人的积极领导和支持,讨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这场讨论,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思想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理论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3.中央工作会议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这次会议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充分的准备。

  按照原来的设想,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是讨论经济问题。华国锋于11月10日在中央工作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会议的三项议程是:(一)讨论如何进一步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尽快把农业生产搞上去的问题,讨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两个文件。(二)商定1979、1980两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三)讨论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在宣布这三项议程的同时,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提出:中央政治局决定,在讨论上面这些议题之前,先讨论一个问题,就是:从明年一月起,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中心思想。

  华国锋致开幕词后,许多同志对工作重点转移的提议热烈拥护。但与此同时,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纷纷提出当时党内外普遍关心的一些重大问题。11月12日,陈云在东北组发言。他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一致主张,从明年起把工作着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我完全同意中央的意见。安定团结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心的事。干部和群众对党内是否能安定团结,是有所顾虑的。陈云指出,华主席说,对于那些在揭批“四人帮”运动中遗留的问题,应由有关机关进行细致的工作,妥善解决。我认为这是很对的。但是,对有些遗留的问题,影响大或者涉及面很广的问题,是需要中央考虑和作出决定的。对此,中央应该给予考虑和决定。例如:薄一波等61人被错定为叛徒集团问题;彭德怀的冤案问题;“天安门事件”错定为反革命事件问题;“中央文革”顾问康生的严重错误问题,等等。

  许多人又提出“一月风暴”、“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等许多在“文革”中被颠倒了的重大是非问题。

  根据与会同志的愿望和提出的意见,中央政治局常委作了认真研究。11月25日,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全体会议,华国锋代表中央政治局在会上讲话,宣布了为天安门事件平反等九项重大决定。

  根据会议的进展情况和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从中央工作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应当放手让大家讲话,用以总结工作,肯定成绩,批评错误,分清是非。在这一精神和上述决定推动下,会议气氛更加热烈。围绕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这一战略任务,大家畅所欲言,对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真正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陈云再次发言,就经济工作要从国情出发,克服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影响,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提出建议。胡耀邦就彻底平反冤假错案,放手恢复老干部工作等问题,提出了重要的意见。胡乔木就少宣传个人问题提出了建议。

  1978年12月13日,中央工作会议举行闭幕会,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在会上讲话,邓小平讲话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邓小平在讲话中首先对中央工作会议作了评价。接着,邓小平从四个方面深刻阐述了解放思想的问题: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处理遗留问题为的是向前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邓小平的讲话是中央工作会议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邓小平在讲话中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12月15日,长达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落下帷幕。

  4.十一届三中全会

  指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八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大贡献是:

  第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全党的根本的思想路线,然而,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潮泛滥成灾,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盛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抛弃了。粉碎“四人帮”后,华国锋又提出“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方针,造成新的思想禁锢。显然,不冲破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不端正党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就不可能确立起来。

  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全会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要继续打破林彪、“四人帮”的精神枷锁,同时要坚决克服权力过于集中的官僚主义,赏罚不明现象和小生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以利于人人解放思想,“开动机器”。

  全会提出,党中央在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就是领导、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第二,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中全会决定,鉴于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揭批林彪、“四人帮”的群众运动已经基本上胜利完成,提出从1979年起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对新时期的政治路线作了最新概括,这就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进一步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动员起来,鼓足干劲,群策群力,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进行新的长征。”全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决策,反映了历史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能否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能否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在生产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显著地改善人民生活,加强国防,这是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大事,对于世界和平和进步事业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中全会这一战略决策,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从1957年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全会毅然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左”的错误方针,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并以毛泽东1957年作出的我国“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的正确论断为理论依据,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状况和主要矛盾作了新的分析。

  为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局面,实现全党工作中心的转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也讨论了“文化大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某些历史问题。决定撤销中央发出的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和天安门事件的错误文件,肯定邓小平1975年主持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和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全会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肯定了他们对党和人民的贡献。会议认为,过去那种脱离党和群众的监督,设立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弊病极大,必须永远废止。

  全会还对民主和法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认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第三,从封闭和固守成规转向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并确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重大战略方针,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和从固守成规到各方面改革的转变。

  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酝酿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1978年七八月间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和1978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计划会议。国务院务虚会初步讨论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改革开放的思想。

  1978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计划会议提出了经济战线必须实行三个转变的思想,这就是:一是从上到下都要把主要注意力转到生产斗争和技术革命上来;二是要从那种不计经济效果,不讲工作效率的官僚主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转到按经济规律办事、把民主和集中很好结合起来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三是从那种不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的闭关自守状态,转到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大胆地进入国际市场上来。这“三个转变”的思想写进了提交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的《一九七九、一九八零两年经济计划的安排(草案)》中。

  在国务院务虚会和计划会议酝酿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并确定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全会讨论了李先念在国务院务虚会上的讲话和《一九七九、一九八零两年经济计划的安排》,正式确认要实现“三个转变”,并对如何改革、开放、搞活进行了深入探讨。全会期间,有关部门提供了《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经济为什么能高速发展?》的专题资料,其中包括他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做法经验,作为借鉴。全会还印发了《苏联在二、三十年代是怎样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经济的?》以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两国实行开放、引进的专题资料,作为参考。

  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全会明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并指出了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全会提出,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并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全会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全会提出的上述思想和措施,标志着改革开放方针的正式确立。

  三中全会提出的“搞活”经济的思想,表现在对农业的政策和措施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要搞活中国经济,首先必须搞活农村经济。为此,三中全会提出,必须首先调动我国几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从这个指导思想出发,全会提出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经济措施。

  第四,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同时,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1978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决定人事问题。会议接受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许多同志的意见,通过以下一系列人事更动;设立中央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中央领导同志处理日常工作。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免去汪东兴的所有各项兼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的人事更动,为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组织保证。

  1980年11月10日至12月5日,中央政治局连续开了9次会议,主要议题是中央政治局准备向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事更动方案。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和决定,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得到确认,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肯定华国锋“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有功,以后也做了有益的工作”的同时,指出了华国锋的错误。决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改选华国锋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继续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规定取消党的主席、副主席的设置,只设党的总书记,并选举胡耀邦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一段时间,尽管华国锋仍然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只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副主席,但就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邓小平就已经开始成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变动华国锋领导职务后,邓小平没有担任党的主席或总书记职务,只担任了中央军委主席等职务,但他是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核心人物不担任第一把手的职务,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特殊格局。

  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这次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全会还增选了中央领导机构的成员。

  这些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从此,中国走上并逐步开辟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5.改革开放

  改革是邓小平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改革”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改革是指一切在不改变社会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以和平的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水平和要求的活动,这种活动的最终结果或多或少地引起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变化。狭义的改革,是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生的深刻改变我国社会贫穷落后状态的革命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主要是指狭义的改革。

  对外开放,就是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政策,是对我国长期闭关自守造成经济社会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际形势变化敏锐观察、正确把握的结果。

  (1)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世界,就其经济内容而言,客观基础在于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化。而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关系更加密切,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商品交换发展到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交流,形成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体系。各国都已程度不同地卷入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体系之中,都在利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今天,脱离国际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任何国家要发展经济都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上我们自己的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2)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节约社会劳动;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和资金的利用效益;可以广泛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技术基础上起步,加快现代化建设;可以有力地推进改革的深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已成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基本国策。

  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党把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国民经济停止、倒退的局面虽已扭转,但重大比例关系失调的情况仍然相当严重。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在调整国民经济时,党中央特别重视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整和改革。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天下不安,农民不摆脱贫困,就是决大多数人没有摆脱贫困。因此,党中央在领导经济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中,首先推进农村改革,并且在农村进行了改革试验。

  7.小岗村的壮举

  1978年夏秋之交,百年未遇的大旱肆虐安徽,安徽省委号召全省人民“倾家荡产,奋力抗旱。”全省上下奋力拼搏,但在大自然的巨大灾害面前,人的力量仍显得那么微弱而有限,1978年全省粮食大减产已成定局。老百姓的吃饭将要发生问题。1978年9月1日,安徽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做出了“借地度荒”的决定,这使1978年遭到旱魔残酷蹂躏的江淮大地,在第二年夏收之后形势迅速好转。借地给农民的口子一开,就如“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直接诱发了农民大包干的浪潮。

  提起安徽省凤阳县,人们都知道这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闻名全国。当时有一首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1978年特大灾害后,凤阳人走四方更是达到了高峰,但有一群人不愿坐等饿死,他们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他们就是凤阳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个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召开了,会议主要是研究分田单干。他们采用了抓阄的方式,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艰难地迈出了分田到户的第一步。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最初一步。在实行之初,遇到了重重阻力,邓小平给予支持。1982年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得以正明。小岗农民走出了一条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之路。

  8.国有企业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针对国有企业缺乏自主权的情况,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等6个部委在北京、天津、上海3市选择了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8家大中型国营工业企业进行了扩大自主权试点,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排等方面的一部分权利下放给企业。从1981年起,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工作在国营工业企业中全面推广。放权让利工作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国营企业的活力。正是从向企业放权让利开始,逐步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门。

  以首都钢铁公司为例,公司在向国家确定了承包责任和义务之后,在企业内部实行了层层落实的管理政策,先把经济责任和义务及要实现的指标分解给厂矿、处室、车间。再把分解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落实到各个职工的工作岗位,从而层层、人人明确各自在经济上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冷拔车间过去为图省事,锻尖用的缝式炉往往停炉不停火,承包后,停炉就停火,节省了大量能源。机械厂以往把不好干的备件往外推,承包后,主动收回三十多万元的活。首钢用几年时间被改造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成了80年代企业改革的主要形式。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是党在十四大提出的制度性创造。主要具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特点。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9.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又一项伟大创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走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曾用“异军突起”来形象地比喻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反叛。在开拓市场方面乡镇企业煞费苦心。他们或瞄准市场缺口,靠新产品、新工艺往上冲,或高薪招来老技术工人、“星期天工程师”来指导企业,以求得一席之地。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乡镇企业的发展培育了农民一系列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促使农民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朝着工业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乡镇企业一个被人们认同的过程。以安徽省芜湖“傻子瓜子”经营者创业为例,在当时他作为个体户为扩大经营,从1981年9月开始雇工,1983年雇工增加到103人。小小的一颗“傻子瓜子”引发了不同认识的激烈碰撞。有人认为雇工就是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必须采取限制措施。也有人分析了1982年“傻子瓜子”总收入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傻子瓜子”经营者并没有全部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个人所得、雇工工资、上交国家税分别占总收入的44.6%、12.1%、43.3%,他所雇佣的工人的收入比国营企业职工的收入要高得多。还有人指出他办私营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芜湖一下子涌现出近60家瓜子企业,成为全国有名的“瓜子城”。

  10.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了几年的酝酿才实践。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它的成功经验,农村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这几年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也已进行了许多试验和探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重要经验,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活跃局面。但是改革是初步的,进一步改革是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和工人集中的地方,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坚决、系统的进行改革,繁荣经济,才能适应新形式,使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快、更好的发展。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只有有效的改革经济体制,吸收新科技成就,推动科技进步,创造新的生产力,才能适应世界的挑战,更好的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12.计划经济体制

  就是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而且几乎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排斥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资源首先集中在政府手中,然后由政府根据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逐级向下分配,最终跟着下达给企业的生产计划分配到各个企业。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已经完全打破了原来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国家经济管理机构改革等方面正在不断建设与完善。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确定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为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在90年代以来,加强了各类企业法规的建设,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1997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对1994年实施的《公司法》的修定。中国的企业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

  中国的财政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两方面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是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国家财政和国有企业的关系变化反映原来“统收统支”和财政单纯“出纳”角色的改变,国家70年代末开始推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80年代进行了利改税改革和承包经营责任制。进入90年代,决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政府不再直接敢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依法照章纳税。随着国家与国有企业关系发生变化以及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的税制进行了两次较大改革。1983-1984年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建立和完善其他税种(如开征土地增值税)。1994年,中国进行了分税制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按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实施中央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保证地方必要的支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体制也从计划经济下的体制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制转变。70年代末到80年代上半期,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恢复或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其他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陆续建立,奠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制的基本框构架。1994年,针对金融秩序混乱及通货膨胀严重的状况,金融领域推行了几项重大改革,包括加快人民银行改革,实施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改革汇率与外汇制度,加快金融立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等相继出台。1994年的改革推动金融体制加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同年11月召开全国金融会议,决定三年左右时间彻底改革金融系统。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城镇工薪劳动者和企业机关单位职工,占人口80%的农村人口并未包括在内,国家提供的社会救助常是不定期和有限的。中国从80年代开始进行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实施。

  1998年,全国人代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政府工作部门的重点转向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部门机构大大缩减,从1999年起,地方政府的改革也开始进行。

  14.关于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关系

  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从而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看法,在早期被人们普遍接受。有着认识的现实基础: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排斥政府计划的自由的市场经济,而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则是一种排斥市场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因而,从现象上看,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对立的。这种认识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中,商品关系和市场调节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是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因而,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调节,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和市场是对立的。而在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唯一方式,计划调节是没有必要的。同时,市场调节与私有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可能存在市场。这种把计划和市场对立起来的观点大体上符合早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未进行体制改革时的实际情况,但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变化,这种认识则越来越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列宁说过,哪里有社会分工,哪里有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这说明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它与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并无必然的联系。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运用计划手段调节本国经济活动。本世纪30年代凯恩斯出现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特别是明显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控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商品生产是社会生产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既然如此,我们不仅要发挥时常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而且起作用的范围和力度也必将越来越大。

  15.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的束缚,优化配置资源。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别社会制度的标志,而是社会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哪一种手段在配置资源上对社会主义有利就采用哪一种。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参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起来的,这种体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启动工业化的过程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我国156个重点工程项目就是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起来的。但这种经济体制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复杂化,人民需求的不断变化,其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主要有:第一,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政企职责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第二,排斥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三,在分配上是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第四,在所有制结构上,取向单一化,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所有制越大越公越好。从而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就计划经济的弊端举几个实例。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都要听北京的。这样的体制当时就暴露了弊端。

  企业没有自主权,使企业不可能发挥创造性、积极性,造成了官僚主义,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讲过,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首先解放生产力,而解放生产力必须对原有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甚至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江泽民也指出: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发展生产力,首先要接受放生产力,清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15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我国的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我们经常听到的“娃哈哈”的名字,这个企业是个校办工厂,原来只有10平方米的厂房,资金14万,但现在销售额达2.5亿元人民币,利润达4000万元。它靠的就是市场,它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的变化,考虑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心理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对孩子舍得花钱、舍得投入,为了满足这样的心理,于是就想到了儿童营养液,就开发了“娃哈哈”这种新产品。这就是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这样在市场面前就取得了成功。再一个例子,河南一个县办的味精厂,它的莲花牌味精占领了市场,而且还出口,一些大的国有味精厂受到了它的竞争,这个厂子的味精质好价廉,所以消费者愿意买他的味精。现在这个企业兼并了13个企业,其中有一个被兼并的企业是搞了50年的国有味精厂。所以,市场是无情的,市场机制确实能促进企业的创造力。发挥企业的潜力。从15年的改革的实践看,发挥市场作用、走市场取向的路,搞市场经济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16.小康思想

  历史上的小康是相对于大同而言的。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礼运》曰:“大道只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为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是为‘小康’”。

  《礼记·礼运》描绘了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图景大同社会是一个财产公有、政治民主、社会文明、社会保障健全和社会秩序稳定的理想社会形态,而小康社会则显示出不同的社会面貌:它的经济特征是财产、劳动力私有,政治特征表现为阶级礼制,伦理特征是等级规范制,社会保障模式是家庭赡养制,社会秩序的维持靠兵刑制。最初孔子提出的“小康”仅是一个大体框架和雏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小康社会思想又在儒学框架内不断被后世儒家补充、发展、完善,影响日益扩大。作为儒家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小康社会尽管在思想家的笔下被描绘的极为诱人,但这种理想的小康社会从未实现过。尽管如此,小康思想在民间则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作为长期生活在极度贫困下的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盛行千年而不衰。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概念,用了几种表述方式:“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后来,邓小平在提到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时,还使用了“小康水平”、“小康生活”的表述方式,最重要的是明确提出和使用了“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实际上,邓小平使用的关于“小康”目标的多种说法,虽然着重的方面有时有所不同,却大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在邓小平看来,小康生活水平是小康社会的主要标志或者说基本标志。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达到小康生活水平的必备条件,没有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就不可能过上小康生活。他所说的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小康社会就是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的。长期以来,许多人忽略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而侧重于把小康理解为一种生活水平,甚至简单地视之为八百或一千美元的问题,这样来理解邓小平提出的小康思想是不完整的。小康生活是小康社会中广大群众的生活状态,是包括在小康社会总的概念中的一个概念,其他关于小康的种种提法和表述,只是用语或重点有所不同,都是小康社会这个总概念中的一个概念或一个方面的表述。

  3.学术观点

  1.关于拨乱反正的内容与涵义

  尽管在阐述上各有侧重,但党史界认同三层意思,即基本不出三项任务的范围:一是要拨林彪、“四人帮”破坏之乱,扭转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种种是非颠倒的混乱局面;二是要批评和纠正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坚持毛泽东思想;三是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回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轨道。

  参看孙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研究综述》,载《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2期

  2.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伟大的转折是伟大的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认为,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为邓小平理论的酝酿准备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完善时期。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这是因为,历史从哪里开始,理论思维的逻辑就应从哪里开始。中国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党工作重点实行战略转移,邓小平才开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理论思考。所以,邓小平理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理论成果。

  参看居继清、孔国保:《伟大的转折与伟大的理论──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价值意义》,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5期

  3.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人事问题的正确意见

  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采纳邓小平的正确意见,决定在政治局人事问题上,采取只进不出,只增人不减人的原则,即只增选了陈云、胡耀邦、邓颖超、王震四同志为政治局委员,并未撤消犯有错误的同志的政治局委员职务,更未点名批评华国锋,仍由他担任主席,主持中央工作。这样既有利于安定团结,稳定大局,也不妨碍老同志在中央领导核心中起中流砥柱的决策作用,这是深得党心人心的,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远见卓识和领导才能。全会鉴于“文化大革命”的沉重教训,强调中央和各级党委要在组织上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反对突出个人和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并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党纪国法。全会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必须有充分的民主,才能做到正确的集中。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全会还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同志所作的错误结论,肯定了他们对党对人民的贡献。同时还指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这些就为全面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看刘孝良:《十一届三中全会与遵义会议比较研究》,载《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

  4.陈云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独特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陈云同志作为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者与开拓者之一。他的许多正确理论主张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正确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转折期间,陈云同志为纠正“左”倾错误路线,重新恢复与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与组织路线作出了重大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云同志作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实现与发展三中全会路线,在若干重大的关键问题上,提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观点与主张,对丰富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独特贡献。

  参看赵泉钧:《论陈云同志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独特贡献》,载《浙江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5.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看法不一:

  有的认为,是在矫正过去对马克思合作制理论的错误认识基础上的发展(过去理解为一种固定模式: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按劳分配)。

  另有一些同志认为,联产承包制是对马列主义合作制理论的直接继承和发展。在这一观点下,又有具体分歧:有的认为土地公有、联产劳动、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方面,只是贯彻,不是发展。发展主要在经营形式上,把发挥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结合起来了。其核心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处理,通过承包关系把个人或联合的经济实体同社会利益连结起来,使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物质利益得到了保证,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和多样性组合获得了现实的可能性,丰富了合作经济的内涵。

  有的则认为,发展不仅在经营形式上,而且在所有制上,突破了绝对、单一的框框,成为多种形式的结构;按劳分配方面也有发展,即劳动收入同农业生产的最终成果直接挂上了钩。

  有的认为,在专业化基础上的经济联合才是新发展。

  还有的认为,联产承包贯彻了家庭、个人物质利益和劳动成果相联系的原则,这是新发展。

  也有的认为,联产承包制是一种杂交形式,即主要是集体的,也带有个体的因素,是一种新品种,这是新发展。

  6.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问题

  主要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集体经济的性质没变。因为土地仍然公有,集体经济在实行统一经营、按劳分配、贯彻国家计划等方面仍起作用。家庭承包主要是经营管理改革,集中劳动变为分散劳动。

  另一种意见认为,已超过集体经营内部责任制的范围,是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有人认为,这已远远超过生产责任制,是经营责任制,而且形成了“多层次交叉经营制”。有人认为,农村现已形成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经济:国营经济、合作经济、联合经济、个体经济。有的说,土地以外的生产可以私有,实际形成了集体经济为主、含个体经济成分的杂交种。有的说,与其说是集体所有制,不如说是劳动所有制。

  还有的认为,农业大包干是一种土地租赁制形式。集体提留,对集体经济来说是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对农民来说是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付出的地租。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

  有人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要从行政指令型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型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模式。

  有人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创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多种形式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的模式。

  此外,还有人认为,经济体制改革要从单纯数量增长型向效益提高型转变,概括为发展模式的转变。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颇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提出和改革朝着这个目标的推进,表述为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实质上是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断言为资本主义经济。这是一种相当尖锐和相当极端的看法。

  第二、市场经济划分为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两大类,而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一种相当有影响的看法。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跟市场经济结合的一种经济。这是一种具有相当权威性的看法。

  第四、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一种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这是90年代后期最为流行的一种看法。

  第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讲效率、追求公平的经济。

  4.参考资料目录

  1.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郭大钧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朱育和主编:《中国革命史通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张岂之主编,杨先材本卷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盖军主编:《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八十年》中共中央党史教研部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7.胡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谈党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载《求是》1995年第4期。

  8.朱庆芳:《从社会指标体系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9.吴敏先:《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概况》,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4期。

  10.关海庭:《“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11.朱佳木:《胡乔木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2.陈述:《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拨乱反正》,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3.张寿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的特点极其意义》,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4.汪青松:《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标志和走向成熟的起点》,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5.李正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经济领域思想解放的表现与特点》,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16.张湛彬:《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7.廖盖隆主编:《中共党史文摘年刊》,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8.邵维正主编:《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聚焦》,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版。

  19.《邓小平时代》编委会:《三中全会二十年邓小平时代》,党史读物出版社1998年版。

  20.周新城、张雷声编:《邓小平经济理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编:《经济体制改革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史泽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现代化》,载《贵阳师院学报》1985年第1期。

  23.许可成:《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史的研究》,载《国际共运》1985年第1期。

  24.朱元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发展》,载《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25.洪永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载《中山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26.叶蠖生:《在我国发生的举世瞩目的大事将大大推动世界共运》,载《世界共运》1985年第1期。

  27.刘烈龙著:《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8.程帆主编:《厉以宁讲经济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版。

  29.《高尚全文存》第六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0.周永亮著:《中国经济前沿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桂世镛著:《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2.白和金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33.魏杰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制度体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4.国家计委课题组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第十三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初步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了解有关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和国内的背景资料。

  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国内方面,“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教材第一目“经济特区的创办”,介绍了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相继于1980年和1988年成立,此后特区发展迅速,真正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窗口。

  (1)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宣布:为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分别划出327.5平方千米、6.7平方千米和1.67平方千米区域,设置经济特区。12月10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面积为2.5平方千米。

  随后,邓小平将特区经验,推向了更大的范围。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

  (2)经济特区的性质

  有的人担心特区会变成旧中国的“租界地”。

  中央对这个问题明确表态是在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记要》明确地提出,“这些疑问是没有根据的。我国特区是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特区内全面行使我国国家主权,这和由不平等条约产生的租界、殖民地在性质上根本不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证明,特区是扩大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发展经济的比较成功的好形式。对我国来说,特区是我们学习与外国资本竞争、学习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现代化经济管理的学校,是为两省甚至全国训练和造就人才的基地。”

  (3)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教材第二目“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介绍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进而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特区“外向型经济”的战略在20世纪末应运而生。

  (1)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背景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创造了条件。

  (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获得了经济特区的部分优惠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教学建议,让学生找出14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并思考这些城市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985年后,中国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的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截止到2002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土地面积不足全国的2%,人口不足全国总人口的1/10,却创造了全国近30%的国内生产总值。

  (4)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1988年至2007年3月,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东部沿海地区27个,中部地区10个,西部地区12个)。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和积极探索,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并在扩大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的作用。2004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总值占全国4.8%,工业增长值占全国7.7%,进出口占全国14.2%,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17.2%。

  (5)“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

  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经济发展急需解决外汇供应严重短缺以及市场经营经验缺乏等问题的情况下,我国政府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5个城市,颁布有关利用外资等法律法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调整外经贸政策,我国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果。在日本经济、亚洲四小龙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奇迹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战略转移,利用外资、发展外贸、带动经济增长的战略思路逐步清晰和强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中国的改革和投资环境的变化,一些知名外企纷纷把中国作为投资地,外资大量涌入,我国外向型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外向型经济”战略,在制度创新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资外贸发展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外资带动外贸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大大增加了外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1985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22.7%,2006年进一步提高到70%。外资带动外贸发展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1980年我国外贸出口额排位在世界第26位,2006年位居第三。

  教材第三目“浦东的开发和开放”,介绍了1990年中央政府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及其目的,突出了浦东发展所依靠的有利条件和取得的重大成就。

  (1)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浦东

  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步,是开发上海浦东。1990年4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

  中央政府给予浦东新区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除实行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所实行的有关减免关税、所得税和进出口许可证等优惠政策外,还特许外商在浦东开办金融机构和百货商店、超级市场等第三产业,并允许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以及扩大投资审批权和实行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

  (2)浦东开创的众多“全国第一”

  在大规模、高强度、快速度的开发建设中,浦东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形态和生态、建设与管理的协调发展,并顺利通过APEC会议的世纪大检阅。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体制创新、城市管理等方面,浦东的创举更是不胜枚举。仅在法律服务方面,就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等。

  教学建议,结合教材“历史纵横”部分,指导学生归纳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了解有关浦东开发前后的巨大变化的资料,并制作成对比柱状图,感受浦东取得的巨大成就。

  通过本课学习,请学生在地图上完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图或多媒体演示文稿。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节课内容涉及历史、地理、经济等多学科内容,应注意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教师应联系上一课的内容,和学生共同回顾我国开始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原因,然后进入本课学习。

  导入可参考案例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教师请学生结合他们所搜集到的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语录,谈谈他们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认识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提出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是邓小平以及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外交的结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正如邓小平说的,“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关于“经济特区的创办”一目的教学,教师可以采取谈话及讨论的方式,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教学过程:

  (1)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寻找和选择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的?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并整合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组织学生讨论。

  (2)深圳经济特区是如何担当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的?教师可以参考案例二,组织学生讨论。

  (3)我们过去曾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为荣,现在要利用外资,是否会受外国资本家的剥削,妨碍坚持独立自主;进口外国商品,我国是否会像建国前那样变成外国商品的倾销市场,甚至有人担心特区会变成旧中国的租界、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将受到侵害。果真如此吗?教师可以参考案例三,组织学生讨论。

  (4)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应引领学生理解、归纳、总结。

  关于“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一目的教学,教师可请学生找出14个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在地图上的位置,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思考这些城市和地区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区域较多,教师可以利用地方史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采访父母改革开放前后的切身感受,结合耳闻目睹的社会变化,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巨大成就及其深远影响。

  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有关当地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的数据资料和图片,并将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制成图表或柱状图,为图片配写说明,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改革开放前后当地、家庭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关于第三目“浦东的开发和开放”的教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历史纵横”部分,指导学生归纳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了解有关浦东开发前后巨大变化的资料(GDP、财政收入、税收、出口创汇等),并制作成对比柱状图,领略浦东取得的成就。

  通过整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最后在一张地图上完成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图或多媒体演示文稿。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邓小平多次谈到,中国在逐步摆脱贫穷落后、由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历史进程中,最突出的困难是建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缺乏组织现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邓小平以中国经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严峻现实为切入点,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著名论断:

  利用外资可以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引进技术是后来居上的重要途径,通过开放,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

  只有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行必要的互接互补,加上自己的艰苦奋斗,才能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

  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论断,高度概括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必须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是社会主义超越和战胜资本主义的必然选择。

  案例二 杀出的“血路”──深圳经济特区崛起

  课前准备

  步骤一:课前请学生自愿组成小组,分别搜集深圳开放前后经济发展状况的图片及数据资料;列宁、斯大林、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语录等文字资料和图片。

  步骤二:请学生把搜集的资料整理成小短文。

  步骤三:请学生将收集到的图片进行筛选,并给每张图片配解说词。

  步骤四:请学生合作制作“深圳经济特区史话”多媒体课件,放入校园网。

  教学过程

  教师创设情境:有人说深圳除了挂五星红旗外,其他与资本主义地区差不多。还有一位来自内地的副省长参观深圳后说:“想不到辛辛苦苦干革命几十年,现在一下子都变了”,不禁哭了起来。对于深圳的发展,有人赞成,有人怀疑,也有人反对。

  请同学们以实证的方法考察深圳特区。

  一、1979年前的深圳

  学生代表A:(演示:《1979年前的深圳》图片)在1979年建立特区前,深圳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隶属于广东省宝安县。

  没有技术:全县只有二十几家生产小农具、小五金和农副产品的小工厂,大多亏损。

  没有人才:全县有农业、林业、农机、水产4家县属科研机构,27名技术人员,其中只有两人具有中级职称。

  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电力不足。

  商品匮乏:商业流通缓慢,购买力低。

  二、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学生代表B:邓小平指出:“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深圳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深圳敲响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拉开了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发行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奏响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序曲;率先推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开启了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率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走出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条新路。

  三、邓小平南巡

  学生代表C: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了深圳这块热土。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梁湘介绍着深圳特区五年来引进外资、基建工程进展的情况:共与外商签定协议2378项,协议投资118亿港元,还引进了15000多台(套)设备,新修了上百家工厂;仅是1983年一年的工业总产值,就比特区建立前的1979年增长10倍,职工和农民生活水平也比以前提高了一倍至几倍。财政收入也比4年前增长了10倍,1983年达到3亿多。

  学生代表D:1984年1月25日上午,邓小平走访深圳渔村。全村34户渔民全部住上双层小楼。目睹家家新买的冰箱、彩电、洗衣机、电子煤气炉……耳闻户户万元存款。

  1月26日,邓小平挥笔写下了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四、经济特区姓“资”还是姓“社”

  学生代表E:特区的崛起决不是一帆风顺的远航,除了要克服贫乏的物质条件外,特区人还要冲破困扰特区发展的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正如邓小平所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

  学生代表F:(演示:列宁、斯大林语录)请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租地”的深刻阐述:

  1918年,列宁设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他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1944年,斯大林对其左右诙谐地说:苏联有三分之二的大型工业企业是用美国的技术援助建成的;在此之前,聘请的美、德、意专家有2万多人!

  学生代表G:(演示:《开放后的深圳》图片、《1979年与2001年人口、GDP、财政收入、工业、出口创汇实绩对比柱状图》、《深圳1980年至2004年经济地位表》)凭着中央的开放政策和勇于开拓创新的胆识,深圳人开始了“规划一片,开发一片,收益一片”的飞跃!

  经过26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已由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速度。1980至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8%,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3.7%。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68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居全国大中城市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2374.11亿美元,其中出口1361.08亿美元,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847.02万标箱,增长14.0%,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4位。

  深圳以其独特、全新、极富生命力的实践回答了经济特区姓“资”还是姓“社”问题。

  教师小结:回顾深圳经济特区26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深圳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间迅速崛起,是因为她始终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如果没有诸如当年的土地拍卖、劳动力市场、股票发行、国际招标等一系列全方位、制度性的深层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就根本不会有深圳的今天。

  深圳的发展道路和巨大成就给人深刻的启示,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是一个有机整体。体制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二者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和关键所在。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

  案例三 经济特区是旧中国“租界”的再现吗?

  旧中国的租界,是帝国主义列强推行炮舰政策和利用不平等条约侵略和掠夺中国的产物。他们强迫中国在通商口岸或城市划定区域,提供外侨居留和贸易,享有独立的行政和司法权,成为国中之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往日的租界已成历史陈迹。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是在行使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允许外国公司、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而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特区内的外国人要服从中国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仍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只是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因此,我国的经济特区与旧中国的租界截然不同。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并整合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组织学生讨论:

  1.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

  2.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答案提示:

  1.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2.回顾国家二十多年来实行对外开放的历程,我们看到:深圳等经济特区不仅本身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有效发挥了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解题关键: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思路引领:形成的步骤

  答案提示: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二十多年里,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学习延伸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个经济开发区发展情况的图片,配上解说词,举办小型展览,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解题关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思路引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前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比较

  答案提示: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查阅、搜集有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的数据资料和图片,并将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制成图表或柱状图,为图片配写说明,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改革开放前后北京的经济及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朱广簪 北京二中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世界经济特区的一般趋势

  按照国际通行的归类方法,目前世界上共有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600多个,分布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大部分在发达国家,以美国为最多,达130多个。

  纵览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其演进的过程大体有几个阶段:自由贸易型阶段、出口加工型阶段、高科技型阶段、综合型阶段。我国的经济特区大都属于综合型。

  世界经济特区的一般趋势为:首先是数量越来越多,近10年翻了一番;其次是功能越来越复杂,产业结构日趋多元化,而且升级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世界经济特区从自由贸易型到出口加工型阶段走过了几百年,从出口加工型到高科技型阶段用了20年,而从高科技型向综合型阶段的发展仅是近10年来的情形;再者,经济特区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国际技术经济交往与合作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世界经济特区的贸易总额现在已高达万亿美元,其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已从1979年的7.7%增至1985年的20%,直至1990年突破33%大关。

  ──摘自《中国改革》1994.3

  首选深圳等4个地区举办特区的原因

  这四个地方在地理、人文条件方面具有展开对外经济活动的优势。一是靠近国际市场。深圳和珠海与香港、澳门毗邻。汕头和厦门也与港澳临近。厦门还面对台湾。二是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三是深圳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汕头和厦门是中国南方的重要海运港口。四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为依托。五是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有许多人的祖籍就在这里。

  ──刘庆旻主编《潮落潮起》下卷,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国务院决定将“出口特区”更名为“经济特区”的原因

  1979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可在深圳、珠海两市试办“出口特区”。这种“出口特区”是借鉴国外“出口加工区”和“自由贸易区”的模式,以进口原料加工制造商品出口为其发展方向的。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这种模式有它的局限性,它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制约,而且对内地又是封闭的……特区不应建成一个类似国外的单项性的“出口加工区”,而宜于建设一个工、商、农牧、渔、旅游、住宅等综合性的经济特区,这就区别了资本主义国家地区办的“出口加工区”。

  ──郑惠等主编《五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81年7月19日,中央27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

  (一)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四个经济特区内,全面行使国家的主权。特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它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与历史上帝国主义强加给旧中国的“租界”有本质的区别。

  (二)举办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为了吸收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扩展对外贸易,加快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举办经济特区的实践中,观察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学习与提高参与国际经济交流的本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三)特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在工业生产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可以大于内地。特区的经济活动在社会主义计划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四)特区建设要指定全面规划,量力而行,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各特区的经济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五)特区要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特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置。

  (六)加强特区的法制建设。

  (七)对在特区举办的外商投资企业给予优惠和方便。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收取场地使用费按不同行业和用途给予优惠;对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简化入境手续。

  (八)授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务院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核准后实施。

  (九)国家大力支持特区建设。特区建设所需的资金由国家给予财政和信贷支持。允许特区银行吸收的存款全部用做贷款。深圳、珠海两市的财政收入1985年以前不上缴,厦门、汕头两市上缴的财政收入,由两省人民政府核减。特区的外汇收入单列,超过1978年基数的增收部分5年内不上缴,用于特区建设,特区的对外贸易在国家统一政策指导下,自主经营,特区可接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委托,代理国家外贸主管部门不统一经营的出口业务,等等。

  (十)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加强社会治安,打击走私活动。

  ──程中原等著《1976~1981年的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经济特区之“特”在审批问题上的优惠政策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重工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家计委审批外,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五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

  经济特区内政府采取的税收刺激的办法

  在经济特区和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公司税率仅为15%。而在中国其他地方国内企业税率高达55%(将逐渐减少至33%)。内地外资企业税率也高达33%,外资企业在赢利后头两年享受免税待遇,在随后两年中减税50%。

  ──[英]D.英尔,艾景学译《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程:经济特区的作用》,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侨乡汕头的相关资料

  汕头特区原是全国有名的侨乡,600多万潮籍华侨分布于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还有100多万同胞旅居港澳。随着我国侨务政策和其他各项政策的逐步落实,在海外的广大侨胞和港澳同胞掀起了爱国爱乡,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潮,特区在引进外资和兴办特区各项事业上,得到了不少华侨的帮助。香港地产界超级巨富李嘉诚先生捐赠巨款创办汕头大学和潮州医学院就是其中有影响的突出事例。

  ──《五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

  《天津贯彻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精神,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老企业改造》

  天津市正积极行动起来,贯彻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精神。天津是个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潜力大,这次明确提出,要把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放在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快老企业改造上,同时兴办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中小企业,把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市内工业结构改组、企业技术改造、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鼓励有条件的老企业在开发区内和外商合资办分厂。

  目前,天津市技术改造领导小组,正在着手起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方案,争取尽快上报国务院批准,同时全面检查一次全市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工作,逐项研究正在谈判的利用外资项目,抓紧进行基础设施和已定的利用外资项目工程的进度,如塘沽输水工程、海河二道闸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摘自《人民日报》1984.5.28

  深圳特区经济的发展

  到1990年,与办特区前的1979年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由1.96亿元增加到135亿元,增长67.88倍,平均递增46.9%;国民收入由1.6亿元增加到94亿元,增长57.75倍,平均年递增44.8%;工业总产值由6061万元增加到161.31亿元,增长263.4倍,平均年递增66.1%;农业总产值由1.15亿元增加到2.75亿元,增长1.3倍,平均年递增8.1%。

  ──王幼樵、肖效钦主编《当代中国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边境城市开放工作的有序进行

  1992年3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黑龙江的黑河、绥芬河、吉林省珲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等我国北部地区四个边境城市。7月,又决定开放云南的畹町、瑞丽、河口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东兴镇等。接着又将新疆的伊宁、博乐、塔城市和内蒙古的二连浩特宣布为“边境对外开放城市”。西藏边境口岸普兰也正式对印度开放,中断30年之久的中印边境贸易恢复。与此同时,国家还进一步开放了内陆的所有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并相继建立与开放沿边一些口岸。其中有:黑龙江与俄罗斯一江之隔的21个口岸;内蒙古与蒙古人民共和国边境线上的十几个水陆空口岸。这些开放的口岸成为我国内陆通往东北亚、中亚和西亚最为便捷的通道。广西边境线上开放了对越南的12个口岸;云南沿中越、中老、中缅的边境线上,开放了16个对应口岸。

  ──王瑞璞等编《共和国经济大决策》(卷四),中央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经济区(包括港澳台)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中国的国土总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占世界7.17%;

  中国是人类社会人丁兴旺的大家庭,总人口居第一位,占世界21.68%;

  中国的GDP仅次于美、日、德、法、意、英,居第七位,占世界3.61%;

  中国的进出口总值仅次于美国、德国而超越日本,居第三位,占世界8.73%;

  中国的国际储备为全球之最,达2251亿美元。

  ──黄作平著《中国经济区域新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2.课文注释

  1.经济特区是怎样建立的?

  思想准备:

  (1)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从粉碎“四人帮”以后到经济特区正式创办,邓小平对有关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问题,作出多次论述,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1987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着重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的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邓选》第2卷第91页)

  (2)吸取国外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访问日本,11月5日至14日,邓小平到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访问。世界现代科技的发达和各国利用外资带来的经济迅速发展状况,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邓小平在1979年10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到新加坡去,了解他们利用外资的一些情况。外国人在新加坡设厂,新加坡得到几个好处:一是外国企业利润的百分之三十五要用来交税,这一部分国家得了;一个是劳务收入,工人得了;还有一个是带动了它的服务行业,这些都是收入……我认为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可惜了。”(《邓选》第2卷第199页)

  政策指导:

  (1)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最早的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思想,他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1979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特区,当时称“出口特区”。

  (2)1980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会议,提出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同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4号文件,正式定名为“经济特区”。

  (3)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决定: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完成了设置特区的立法程序。

  (4)1981年7月,中共中央批准的广东、福建两省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中,规定了办好经济特区的10条政策措施。

  (5)1982年3月,中共中央批转的广东、福建两省座谈纪要,指明了特区的发展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就特区建设和发展所批发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纪要,规定了政策措施和发展方向,从而保证了经济特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多层次全方位性。从1978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领域已逐步扩大到包括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3个三角地带、2个半岛、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28个沿江城市、13个边境城市、52个国家的高薪技术开发区、13个保税区、1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初步开放了900多个市、县。这样,一个由沿海—沿江—沿边—内陆,梯次推进的多层次全方位格局基本形成。

  (2)宽领域性。90年代后,我国政府鼓励扩展外商投资领域,使对外开放扩展到基础设施等诸多方面。并允许外商外资进入第三产业,进入仓储、运输、贸易、房地产等部门,金融、商业、保险等领域的开放也在积极有步骤的进行。

  3.经济特区

  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合适的地方,划出一定的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方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经济特区最早出现在意大利。1547年,意大利在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设立“自由港”。以后其他国家相继出现了自由贸易区、自由工业区、科学工业区、保税仓库区、自由关税区、自由边境区、促进投资区等不同形式和特点的特区。我国特区和世界经济特区相比,具有的共性:1.特区的经济性;2.政策的特殊性;3.特定区域的隔离性;4.经济活动的开放性。我国目前有5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特区、珠海特区、汕头特区、厦门特区和海南特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内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其目的主要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中吸收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兴办生产性企业和科研机构,发展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发挥四个窗口(即技术窗口、知识窗口、管理窗口和对外政策窗口)的作用。在开发区内对投资者实行某些类似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区内的经济成分以中外合作、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企业一般技术水平较高、工艺先进、管理科学、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各沿海开放城市已不同程度的筹建或建成了一些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地区大多是濒临港口的新开发区,多以老市区为依托,发展港口加工工业较为有利。其基本特点是:1.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2.经济成分以“三资”企业为主;3.产品结构以工业为主;4.产品以外销为主;5.经济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5.沿海经济开放区

  为了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外商来华投资环境,1984年4月,中央决定把14个沿海港口城市作为对外开放城市,把海南岛作为对外开放区。使我国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由四个经济特区扩大形成为南北全线的战略布局。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三个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从而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1988年4月,中央决定进一步扩大我国沿海开放区的范围,共140个市、县,其中包括杭州、南京、沈阳三个省会城市。至此,我国沿海开放地带显著扩大,市、县增加到288个,面积增加到32万平方千米,人口增加到1.6亿。这些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连同特区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使我国东南部沿海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县—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6.外向型经济

  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外向型经济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技术、资本、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外向完全型经济主要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各异,因而外向型经济也各有不同特点。国际上的外向型经济,按其商品、资本、技术与资源的运用情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1出口导向型。即出口总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占据重要的比重。包括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和深加工产品出口导向型两种。如韩国、台湾。2资本贸易型。除了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外,更重要的是资本国际化。如美国、日本。3完全外向型。贸易、外汇、金融完全国际化,基本上没有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货币兑换自由,资金进出自由。如香港。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属狭义范围的经济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并以出口替代为主;其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主;资金利用是以外援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

  7.高技术企业

  从事以光电技术、人工智能为主的信息技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材料为主的新材料技术;以核聚变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技术及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开发技术等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其特点是:1.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其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2.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总额中所占比例较高;3.产品面向世界市场;4.区域密集。高技术企业往往集中在一些智力密集的特殊区域内,比如美国加州的“硅谷”;5.高风险。由于高技术的复杂性、尖端性、发展变化的迅速性以及高技术领域内异常剧烈的竞争,高技术企业往往要承受比普通企业大得多的失败风险,而它一旦成功,所获得的效益却是巨大的。

  3.学术观点

  我国东西部差距产生的原因

  我国学者提出了多种观点,概括起来有七种。

  第一是体制说,代表者是厉以宁。他认为计划体制是导致中西部地区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第二是投资政策说,代表者是毛惠辉。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资政策均向东部倾斜。

  第三是人口素质说,代表者是王小强、白南风、王晋德。王、白二人强调的人的素质是“特指人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素质”。即西部地区人们缺乏商品经济意识和能力。而王所指的人口素质是人口教育水平,他认为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第四是宏观说,代表者是陈士能。他认为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我国历史上的生产力布局一直就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二是按照国家产业垂直区域分工布局,加工主导型产业集中在沿海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大部分在西部地区,这种分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基础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致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部分效益外流。而东部沿海发达省区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使得具有超前试验领先一步的优势。

  第五是多因说,代表者是陈栋生、魏后凯、陈耀、刘楷等。他们认为东西差距拉大的原因有四个:一是自然地理条件与发展起点。二是渐进式市场化市场转变,导致要素资本的单向流动(从西部流向东部)、基础产品价格改革的滞后(初级产品低价输出、制成品高价输入导致价值净外流)、非国有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东西部经济发展速度的差距)、地方政府行为方式的差异(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敢于放权,而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坚持控制)。三是开放政策的区域推进,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出口地缘条件等,均集中在东部地区。四是产业结构效应及资源转换效率,即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落后(第一产业西高东低、第二产业东高西低、工业结构东轻西重)、西部农村工业化进程落后、西部资源转换效率低。

  第六是基础建设落后说,代表者是田江海。

  第七是双重转型说,代表者是宦国渝。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落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发展模式仍然是以重工业为主,而东部地区则是以轻工业为主。二是西部地区市场化程度发育低,而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发育高。

  4.参考资料目录

  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程中原等著:《1976~1981年的中国》,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王瑞璞等编:《共和国经济大决策》(卷四),中央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4.金其祯主编:《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十年概览》,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冯天瑜等著:《中华开放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刘毅:《简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完善》,载《前进》1996年第4期。

  7.王志民:《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载《金融科学》1998年第1期。

  8.彭立勋:《经济特区的创新实践及其意义》,载《特区理论与实践》(深圳)2000年第10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小学艺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备课 【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试题或网站 历史必修2 必修三的会考考点 实验用标准帆布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书 古诗文 及其它诗歌(外国.中国现代诗)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高一政治必修2 历史必修2 考试知识点.新课标的,急急急急急! 谁有高一历史人教版的必修2和3的知识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历史必修1复习提纲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求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综合试题岳麓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