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计算机:胜利与失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29:11

  《左传》中有两篇著名的关于论战的文章,一是《曹刿论战》,一是《子鱼论战》,分别记述了春秋时期齐、鲁长勺之战和楚、宋泓水之战的经过,结果是一胜一败,至今读来令人深思。

 公元前684年春,尚未称霸的齐桓公发兵攻鲁,鲁庄公准备迎战。深具谋略的鲁国乡人曹刿勇于自荐并随庄公出战。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迎击齐军。两军列阵完毕,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齐军击鼓进攻三次均未奏效,士兵疲惫,士气沮丧,而鲁军阵势稳固,斗志高昂。曹刿见战场形势已呈现彼竭我盈的有利变化,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庄公急于追击,曹刿恐齐军佯败设伏,即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发现辙乱旗靡,判明齐军确败,方建议乘胜追击,终将齐军逐出鲁境。此战史称“长勺之战”,并被后世兵家誉为以“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原则取胜的典范。

《曹刿论战》记载了曹刿自荐与破敌的经过,体现了曹刿作为普通百姓以国家利益为重和参政议政的自觉性。从另一角度讲,鲁国统治者虽然在战前进行了“取信于民”的政治准备,为展开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鲁庄公与手下大臣在国家危难之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军事上的无能,伏下高贵的身子,虚心听取下层人物的正确作战指挥意见,并放手让其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干,在当时的奴隶社会时期是难能可贵的。而文章中的两句名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成为后人批判官僚尸位素餐的诛心之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成为激励人们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

长勺之战后,中原霸主齐桓公去世,楚、宋两国为争夺霸权,于公元前638年初冬发生了泓水之战。宋襄公为阻击楚军于边境地区,在泓水(在今河南柘城)以北列好阵势,以待楚军。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宋大司马公孙固(字子鱼)鉴于楚宋两军众寡悬殊,但宋军已占有先机之利,建议宋襄公把握战机,乘楚军渡到河中间时予以打击,却为宋襄公所拒绝。当楚军全部顺利渡过泓水而列阵未毕、行列未定时,公孙固又请求宋襄公乘机发动攻击,但宋襄公仍然不予接受。一直等到楚军布阵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宋襄公方击鼓向楚军进攻。可是,这时一切都已经晚了,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负伤,身边卫士也全部被歼,泓水之战就这样以楚胜宋败降下帷幕。
  泓水之战后,宋国上下都把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宋襄公。可是常以道德自居的宋襄公执迷不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的错误指挥进行辩解。说什么“君子不重伤”(不再伤害受伤的敌人),“不禽二毛”(不捕捉头发花白的敌军老兵),“不以阻隘”(不阻敌人于险隘取胜),“不鼓不成列”(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势的敌人)。对此,大司马子鱼批评宋襄公是一个不懂得作战道理的君王,并针对宋襄公的错误观点一一进行了驳斥。到第二年夏天,宋襄公因腿伤过重,带着满脑子“仁义礼信”的陈旧用兵教条死去,他的霸主夙愿,也如昙花一现,就此烟消云散了。而宋襄公的这种仁义道德,被毛泽东认为是 “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成为了千古笑柄。

想起看过的电影《天下无贼》中贼头黎叔的一句台词:“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当今,人才不可能人人成为领导,而领导未必个个都是人才。不管是什么,人才就应该干人才该干的事,但处于领导之位时,还是多学一下鲁庄公,切莫效随宋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