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桌面相册图标没了:莘塔兴盛的史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10:50:56
莘塔兴盛的史迹2012年01月19日 08:27:01 来源:吴江日报 作者:顾永翔 浏览量:290

  明弘治元年(1488年)莫旦编纂的《吴江志》有“莘塔村”与芦墟同在二十九都的记载。清乾隆吴江县志(1747年)记载莘塔西南岸的陆家桥:“明初建,后圮(坍塌)。国朝(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陆典重建。雍正五年(1727年)修。”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桥已废,但两岸桥石尚在”。

  南社创始人之一的陈去病(1874年~1933年)在其《五石脂》书中说,元朝末年,河南有一蒙古家族迁移到吴江,避居南莘塔村,取“迮”字为姓。迮氏家族在明清朝或以科第入仕,或以文名于乡。明嘉靖吴江县志(1561年刻本)记载:“大有桥,在莘塔村,建置未详。”乾隆吴江县志卷六记载:“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里人凌通、周惟敬重建,郡人朱存理记。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里人迮霖再建。国朝(清)乾隆八年(1743年)霖裔宏范重建。”大有桥存世500多年,在南莘塔村北,是石环桥,在1978年10月即将坍塌时拆除。

  现在莘塔老街的里仁桥为单孔梁式桥。县志说初建无考,《分湖志》有始建于明代一说。清康熙四年(1665年)重建,乾隆二十年(1755年)再建,后又重修,改名德庆桥。现存石板桥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修。

  三座古桥浓缩了莘塔在明清朝的历史。晚清,莘塔向市镇化发展。咸丰(1851年~1861年)末年,太平军与清军及英法兵舰在芦墟争战三年时,一些地主、商家、士绅避居莘塔,人口繁衍,渐有茶馆、酒摊和零星手工作坊,遂成集市。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区域自治,莘塔与芦墟、北厍、周庄都是吴江县的属镇。同年莘塔在城隍庙正式建立小学,校名“莘溪公学”。民国元年(1912年)吴江县共设立18个市乡,莘塔乡辖2个都,领11个图。民国4年吴江县划成八个学区,莘塔、芦墟、周庄、北厍四乡为第六学区,莘塔的丁逢甲任教育委员。民国9年,莘塔设立警察分所。民国16年10月,警察分所改称公安分局。

  民国18年(1929年)3月开始调整行政区划,全县拟设10个区。民国18年3月24日吴江县向江苏省民政厅递交划分自治区域详图时,已拟定芦墟、莘塔、周庄三乡(后加入北厍乡)合并成莘塔区。区公所设在莘塔。芦墟乡行政局局长王国光认为,芦墟“人烟稠密,户口繁多”,“经商亦盛,轮船往来,交通便利”,比莘塔等地优越得多,要求区公所设在芦墟。

  莘塔乡行政局局长凌其棅和国民党莘塔区党分部及建设局局长孙守廉等人轮番向县长呈文,强调“莘塔介于芦、周之间,为适中地点,便于统治”,说公安分局、区教委、党部也“一向驻莘塔”,希望县长“维持原案”。争论到民国18年8月初省民政厅决定将第六区区公所设在莘塔才定局。

  由此可见莘塔当时已成为吴江县东部的中心市镇。抗日战争的前三年,国民党的陈耀宗部队主要驻扎地是莘塔周边和城司等村。1941年,国民党忠救军司令部和几个职能小组都设在莘塔,只有经济组设在芦墟。

  在交通主要依靠船只的年代,莘塔是有其地理优势的。解放后也仍然发挥着这种潜能。1957年撤区并乡时,芦墟农村全部并入莘塔乡;1958年7月龙泾乡又并入。1958年9月成立的莘塔人民公社,包括芦墟全部和今天的金家坝部分农村,直到1962年4月分置出芦墟公社和金家坝公社。